- 相關推薦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全文及譯文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詞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全文及譯文,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代: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譯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雨具先前被帶走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么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創作了這首詞。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葉的雨聲,不妨一邊吟詠長嘯著,一邊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輕捷得勝過騎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春風微涼,將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頭初晴的斜陽卻應時相迎。回頭望一眼走過來遇到風雨的地方,回去吧,對我來說,既無所謂風雨,也無所謂天晴。
注釋
⑴定風波:詞牌名。
⑵沙湖:在今湖北黃岡東南三十里,又名螺絲店。
⑶狼狽:進退皆難的困頓窘迫之狀。
⑷已而:過了一會兒。
⑸穿林打葉聲:指大雨點透過樹林打在樹葉上的聲音。
⑹吟嘯:放聲吟詠。
⑺芒鞋:草鞋。
⑻一蓑煙雨任平生:披著蓑衣在風雨里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一蓑(suō):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⑼料峭:微寒的樣子。
⑽斜照:偏西的陽光。
⑾向來:方才。蕭瑟:風雨吹打樹葉聲。
⑿也無風雨也無晴:意謂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創作背景
這首記事抒懷之詞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春,當時是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的第三個春天。詞人與朋友春日出游,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詞人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吟詠自若,緩步而行。
作品鑒賞
此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詞人借雨中瀟灑徐行之舉動,表現了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全詞即景生情,語言詼諧。
首句”莫聽穿林打葉聲”,只“莫聽”二字便見性情。雨點穿林打葉,發出聲響,是客觀存在,說“莫聽”,就有外物不足懷之意。“何妨吟嘯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應小序“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又引出下文“誰怕”即不怕來。徐行而又吟嘯,是加倍寫:“何妨”二字逗出一點俏皮,更增加挑戰色彩。首兩句是全篇主腦,以下詞情都是從此生發“竹杖芒鞋輕勝馬”。先說竹杖芒鞋與馬。前者是步行所用,屬于閑人的。作者在兩年后離開黃州量移汝州,途經廬山,有《初入廬山》詩云:“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識故侯。”用到竹杖芒鞋,即他所謂“我是世間閑客此閑行”(《南歌子》)者。而馬,則是官員或忙人的坐騎,即俗所謂“行人路上馬蹄忙”者。兩者都從“行”字引出,因而具有可比性。前者勝過后者的道理,用一個“輕”字點明,耐人咀嚼。竹杖芒鞋誠然是輕的,輕巧,輕便,然而在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帶水的,比起騎馬的便捷來又差遠了。那么,這“輕”字必然另有含義,分明是有“無官一身輕”的意思。因為封建士大夫總有這么一項信條,是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蘇軾因反對新法,于元豐二年被人從他的詩中尋章摘句,硬說成是“謗訕朝政及中外臣僚”,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臺獄;羈押四月余,得免一死,謫任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元豐三年到黃州后,答李之儀書云:“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屨,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輒自喜漸不為人識。”被人推搡漫罵,不識得他是個官,卻以為這是可喜事《初入廬山》詩的“可怪深山里,人人識故侯”,則是從另一面表達同樣的意思。這種心理是奇特的,也可見他對于做官表示厭煩與畏懼。“官”的對面是“隱”,由此引出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來,是這條思路的自然發展。
關于“一蓑煙雨任平生”,流行有這樣一種解釋:“披著蓑衣在風雨里過輩子,也處之泰然。(這表示能夠頂得住辛苦的生活)”(胡云翼《宋詞選》)從積極處體會詞意,但似乎沒有真正觸及蘇軾思想的實際。這里的“一蓑煙雨”,不是寫眼前景,而是說的心中事。此時“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了,已無蓑衣可披。“煙雨”也不是寫的沙湖道中雨,乃是江湖上煙波浩渺、風片雨絲的景象。蘇軾是想著退隱于江湖。他寫這首《定風波》三月,到九月作《臨江仙》詞,又有“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之句,使得負責管束他的黃州知州徐君猷聽到后大吃一驚,以為這個罪官逃走了(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二);結合答李之儀書中所述的“扁舟草屨,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而自覺可喜,他的這一種心事,在黃州的頭兩三年里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白出來用語雖或不同,卻可以彼此互證。再看看別人對“一蓑”的用法,如陸游《題繡川驛》的“會買一蓑來釣雨”,和《舟過小孤有感》的“商略人生為何事,一蓑從此入空蒙”,儼然是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那幾句的翻版。陸游也是個宦途不得志的詩人,以放翁詩證東坡詞,則“一蓑煙雨任平生”之為歸隱的含義,也是可以了然的。蘇軾對于張志和的《漁父》詞“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極為稱賞,恨其曲調不傳,曾改寫為《浣溪沙》入歌(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六)。江湖上的“斜風細雨”既令他如此向往,路上遭遇的幾點雨自然就不覺得什么了。
下片到“山頭斜照卻相迎”三句,是寫實,不須作過深的詮解;不過說“斜相迎”,也透露著喜悅的情緒。詞序說:“已而遂晴,故作此。”七個字閑閑寫下卻是點睛之筆。沒有這個“已而遂晴”,這首詞他是不一定要寫的。寫晴,仍牽帶著原先的風雨。他對于這一路上的雨而復晴,引出了感觸。這就是接下去的幾句:“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蕭瑟,風雨聲。“夜雨何時聽蕭瑟”,是蘇軾的名句。天已晴了,回顧來程中所經風雨,自有一番感觸。自然界陰晴圓缺的循環,早已慣見,毋用懷疑;宦途中風雨的襲來,卻很難料定何時能有轉圜必定有雨過天晴的遭際。既然如此,則如黃庭堅所說的,“病人多夢醫,囚人多夢赦”(《謫居黔南十首》),遭受風吹雨打的人那是要望晴的吧,蘇軾于此想得更深,他說無風雨最好。無風雨,則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這便是“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真諦。那么要到得政治上“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境界,是“歸去”。這個詞匯從陶淵明的“歸去來兮”取來,照應上文“一蓑煙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煙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風雨好多了。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謚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后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
本課嘗試運用層面教學法。層面教學有兩個含義:一是文本解讀的表層和深層,二是教學內容選擇的基本層次和發展層次。即使是朗讀。也分為分析前讀和分析后讀兩個層面,前者要求讀準字音和節奏,后者則要有提高,讀出情感和意蘊。
【教學目標】
I.深入探究“微冷”“歸去”等詞語的語用義,掌握擬人、雙關等修辭手法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運用,初步理解“語境的壓力”。
2.把握本詞較為復雜的情感線索,并由點及面,了解宋詞的基本特點。
【教學過程】
【基本層面】
一、導入新課如果在路上遇到下雨,又沒帶雨具,我們一般會怎么辦?對。我們一般會小跑避雨。但是,有一人不但不避雨,反而“吟嘯徐行”,這人是誰?他為什么這樣特別呢?我們看PPT的三幅圖,哪一幅圖最符合本詞的意境呢?大部分學生會選擇第二幅畫,因為這幅畫的主人公戴著草帽.穿著草鞋,拄著一根竹杖,正應了詞中的一句“竹杖芒鞋輕勝馬”。
二、分析前的朗讀三個字的字音要讀準——蓑,料峭,蕭瑟;幾處的節奏不能讀破。
三、解析注解和題序
蘇軾詞多用題序,點明詞作的時間、地點、環境和創作動機,這也是蘇軾對宋詞的一個貢獻。注意以下幾點:作品寫于黃州,聯系上學期學過的《赤壁賦》,請學生講述一下蘇軾到黃州的原因。
“烏臺詩案”在學《赤壁賦》時已經講過,這里不再重復。注意提示這樣三個方面:首先,“雨具”是指帶雨具的人。其次,作者為什么要在題序中特地指出這個細節呢?其實這是為下文雨中漫步張本。再次,蘇軾去沙湖干什么?準備到此買田終老?經過三年的磨洗,蘇軾的心境是不是更平和了?
四、文字層面的賞析(重點理清幾處修辭手法)
1.“山頭斜照”賦以人的情感,是擬人,夕陽像一位老朋友,在山頭等候,給歷經“風雨”洗禮的蘇軾以關懷、以溫暖,表達了作者在酒醒之后的驚喜之情。“風雨”是雙關,既指現實中的“穿林打葉聲”,也指人生險途和險致其死地的政治風雨。“微冷”也可理解為雙關,是酒醒雨淋之后身體寒冷,也是寫夢醒后的心理狀況,回到現實中的凄苦無奈之情。
2.“竹杖芒鞋”有沒有可能“輕勝馬”?作者怕什么?歸納小組討論的結果,大體得出如下結論:
(1)“竹杖芒鞋輕勝馬”應該是作者在酒醉狀態下的一種獨特的心理感受。
(2)“誰怕?”,表層含義是不懼風吹雨打,實際上也是面對政治風雨的一種態度,在宦海沉浮中隨遇而安,求得心靈的寧靜,這就和下一句“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境界黏合在一起了。
“新批評”主將布魯克斯說:“反諷作為對于語境壓力的承認,存在于任何時期的詩、甚至簡單的抒情詩里。”①語境能使一句話的含混意顛倒,這就是反諷。詩歌中的所有語詞都得受到語境的約束,它們的意義都受到語境的影響,因而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反諷。本詞的反諷意味就很濃烈:在語境的壓力下,“誰怕”這一簡單語詞獲得了新生,產生了復雜的語境義——“烏臺詩案”的制造者們本來想從精神上壓倒蘇軾,但沒想到他在黃州吟詩作畫,甚至準備買田終老,日子過得很滋潤。這是典型的悖論型反諷。
五、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學生找出詞中的三處景致,小組共同完成以下表格。
1.漠然視之(關鍵詞“任平生”的“任”,即任憑之意,隨遇而安的心理。)
2.無奈(關鍵詞“微冷”既有酒后的冷意,更是回歸現實后內心的凄苦。)
3.超然視之(對于宦海沉浮的達觀態度)
注意作者情感的變化:漠然一無奈一超然。到了這個層次,完成了基本層面的教學。但是,還有更為深層次的東西需要探究。
【發展層面】
一、深層意蘊挖掘
1.學生提問:既然是“雨具先去”,蘇軾怎么可能穿著蓑衣呢?提示:要理解這個問題,就要和下閡的“酒醒”結合起來分析,他覺得“竹杖芒鞋”輕便得很,勝過了坐騎,這是一種醉酒狀態下的獨特感受,這個“輕”字里分明有“無官一身輕”的意思。
他甚至還朦朦朧朧覺得自己是披了蓑衣在雨中徐行的,暫時忘卻了官場險惡難測,人世蠅營狗茍,而沉溺于酒后的自我陶醉之中,隨遇而安,這正如胡云翼在《宋詞選》中所說的“披著蓑衣在風雨里過一輩子,也處之泰然(這表示能夠頂得住辛苦的生活)”。當然,醉酒淋雨是要付出代價的,蘇老夫子得病了,他在散文《游沙湖》中有記載:“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而聾。遂往求療。”但是,醉酒中的陶醉沉迷總是暫時的。“料峭春風吹酒醒”,料峭的春風無情地把作者吹回到現實之中。這“醒”字既是實寫雨淋身體寒冷而酒醒;也是寫夢醒后的心理狀況,回到現實中的凄苦無奈之情。但是,遠處山頭溫暖的夕陽讓作者感到了些許暖意,也增添了他戰勝逆境的信心。
2.我們知道.詩以抒發社會性的群體情感為主,常常把感情濃縮在一個點上,選擇最動情的一個短鏡頭,情感最強烈的一個飽和點。
以蘇軾《惠州一絕》為例: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這里最動情的鏡頭就是吃荔枝,情感的飽萬方數據和點就是“長作嶺南人”。沒有人會去追問作者為什么這么熱愛嶺南,更不必擔憂荔枝吃太多會得糖尿病。
但詞不一樣。大家知道,詞源于唐代的曲子詞,句子有長有短,和樂曲緊密結合在一起,可以歌唱。由于宋代商業發展、城市繁榮,市民數量不斷增加,能夠歌唱的詞比其他形式的文學作品更適應市井娛樂生活的需要,而當時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銳,句子長短不齊的詞,有利于抒發個體生存的憂患、紓解人生失意的苦悶。
總之,宋詞以更加細巧的語言,更加靈動的形式,表達更為細膩的個體情感。
二、哲理層面探究“歸去”,作者欲歸何處?結合提供的參考資料,展開小組討論探究。
參考資料(課前先印給學生閱讀):蘇軾《游沙田》、《赤壁賦》(“且夫天地之間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臨江仙·夜歸臨皋》,百度百科資料(神宗朝,新黨執政,推行新法,反對變法的舊黨人士大多被排斥出朝廷。哲宗元祜年間,高太后垂簾聽政,起用舊黨人士而力斥新黨,屬于舊黨的蘇軾及蘇門諸君子紛紛回朝,會師于汴京,詩詞酬唱,酒酣耳熱,文壇盛況空前),余秋雨《蘇東坡突圍》“蘇東坡的這種自省,體味著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學生分組探究的四種觀點:第一組:歸去沙田,那是作者買田終老之處。
點評:結合注解,大抵不錯,只是太實了,缺少深層次的體悟。
第二組:作者從此真正成熟了,不問官場事物,歸隱山林,不問世事,如陶淵明和“竹林七賢”。
點評:和第一組相比,能夠向深層挖掘,但這是照搬余秋雨的推斷,結論太武斷,缺少對其他參考資料的比照,錯解了蘇軾當時的心境。
第三組:歸去朝廷。重整旗鼓。
點評:這是從積極處去理解人物,有拔高之嫌。
第四組:歸去江海,尋找心靈的寧靜,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
點評:既能深層次挖掘,又不過分拔高,和作品、參考資料提供的核心意思深度融合,“于我心有戚戚焉”。(學生笑聲,掌聲。)以上是對作品深層意蘊的探究,形成相互對立的四種觀點,正符合新批評的反諷理論中的主題型反諷,“在一部作品中,有時能發現它表達的主題思想意義是相反相成的二層意義”。
三、分析后的朗讀(讀出節奏、韻味、情感)
四、作業
1.背誦本詞,完成《三維設計》中相關練習。
2.預習柳永《雨霖鈴》,找出詞中“過片”的文字。思考“虛實結合”的手法。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全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04-21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賞析11-30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賞析及評價07-09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古詩原文翻譯賞析07-03
《孝經》全文及譯文02-05
《定風波·自春來》原文及譯文10-21
《蝶戀花·春景》全文以譯文08-07
《鸚鵡賦》全文及譯文06-12
《秋聲賦》全文及譯文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