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蝶戀花·春景》全詞翻譯鑒賞
導讀:《蝶戀花·春景》,是由北宋時期著名詩人、文學家蘇軾所寫的一首詞作。在此詞中,作者通過對殘紅退盡、春意闌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寫和遠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繪,借惜春傷情之名,表達出作者對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嘆和浮生顛沛的無可奈何。
簡介
《蝶戀花·春景》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這是一首描寫春景的清新婉麗之作,表現了詞人對春光流逝的嘆息,以及自己的情感不為人知的煩惱。上闋寫春光易逝帶來的傷感,沒有拘泥于狀景寫物而融入自身深沉的慨嘆。下闋寫得遇佳人卻無緣一晤,自己多情卻遭到無情對待的悲哀。全詞詞意婉轉,詞情動人,于清新中蘊涵哀怨,于婉麗中透出傷情,意境朦朧,韻味無窮。
原文
《蝶戀花·春景》宋·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注釋
⑴蝶戀花:詞牌名。又名“鳳棲梧”“鵲踏枝”等。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四仄韻。
⑵花褪殘紅青杏小:指杏花剛剛凋謝,青色的小杏正在成形。褪,萎謝。
⑶飛:一作“來”。
⑷繞:一作“曉”。
⑸柳綿:即柳絮。
⑹天涯何處無芳草:指春暖大地,處處長滿了美美芳草。
⑺漸悄:漸漸沒有聲音。
⑻多情:指旅途行人過分多情。卻被:反被。無情:指墻內蕩秋千的佳人毫無覺察。
譯文1:
花兒殘紅褪盡,樹梢上長出了小小的青杏,燕子在天空飛舞。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風吹得越來越少,天涯路遠,哪里沒有芳草呢!
圍墻里有位少女正蕩著秋千,圍墻外行人經過,聽到了墻里佳人的笑聲。笑聲漸漸就聽不到了。聲音漸漸消散了。行人悵然,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無情所傷。
譯文2:
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長出了青澀的果實。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但天涯到處都長滿了茂盛的芳草。
圍墻之內,少女正在蕩秋千,發出動聽的笑聲。圍墻外的行人聽到笑聲,忍不住想象少女蕩秋千的歡樂場面。慢慢的,墻里的笑聲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無情所傷害。
譯文3:
杏花退紅瓣已凋,枝頭杏果青又小。燕子飛來尋舊巢,綠水潺潺把人家環繞。風吹柳枝絮花漸少,芳草長到天邊能不傷春老?
墻里秋千搖,墻外有行道。行人墻外過,聽見墻里美人笑。歡聲笑語漸不聞,但覺墻里靜悄悄,可憐墻外多情人,枉被笑聲撩拔聲煩惱。
文學賞析
這首詞是傷春之作。蘇軾長于豪放,亦擅婉約,這首詞寫春景清新秀麗。同時,景中又有情理,人們仍用“何處無芳草”以自勉。作者的“多情卻被無情惱”,也不僅僅局限于對“佳人”的相思。這首詞下片所寫的是一個愛情故事的.片段,未必有什么寄托。只是一首很好的婉約詞。王士禎《花草蒙拾》所說的“枝上柳綿,恐屯田緣情綺靡,未必能過。”同時指出這首詞與風格婉約的柳永詞不相上下。
“花褪殘紅青杏小。”開頭一句描寫的是暮春景象,這是說,暮春時節,杏花凋零枯萎,枝頭只掛著又小又青的杏子。作者的視線是從一棵杏樹開始的:花兒已經凋謝,所余不多的紅色也正在一點一點褪去,樹枝上開始結出了幼小的青杏。“殘紅”,他特別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語氣中透出憐惜和喜愛,有意識地沖淡了先前濃郁的傷感之情。“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燕子在空中飛來飛去,綠水環繞著一戶人家。這兩句又描繪了一幅美麗而生動的春天畫面,但缺少了花樹的點綴,仍顯美中不足。“繞”字,曾有人以為應是“曉”。通讀全詞,并沒有突出的景物表明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顯得沒有著落。而燕子繞舍而飛,綠水繞舍而流,行人繞舍而走,著一“繞”字,則非常真切。“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樹上的柳絮在風的吹拂下越來越少,春天行將結束,難道天下之大,競找不到一處怡人的景色嗎?柳絮紛飛,春色將盡,固然讓人傷感;而芳草青綠,又自是一番境界。蘇軾的曠達于此可見。“天涯”一句,語本屈原《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是卜者靈氛勸屈原的話,其思想與蘇軾在《定風波》中所說的“此心安處是吾鄉”一致。最后竟被遠謫到萬里之遙的嶺南。此時,他已人到晚年,遙望故鄉,幾近天涯。這境遇和隨風飄飛的柳絮何其相似。
上闋描寫了一組暮春景色,雖也有些許亮色,但由于缺少了花草,他感到更多的是衰敗和蕭索,這正如作者此時的心境。作者被貶謫在外,仕途失意又遠離家人,所以他感到孤獨惆悵,想尋找一些美好的景物來排解心中的郁悶,誰知佳景難覓,心情更糟。上闋表達了作者的惜春之情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墻外是一條道路,行人從路中經過,只聽見墻里有蕩秋千的聲音,一陣陣悅耳的笑聲不時從里面傳出,原來是名女子在蕩秋千。這一場景頓掃上闋之蕭索,充滿了青春的歡快旋律,使行人禁不住止步,用心地欣賞和聆聽著這令人如癡如醉的歡聲笑語。作者在藝術處理上十分講究藏與露的關系。這里,他只寫露出墻頭的秋千和佳人的笑聲,其它則全部隱藏起來,讓“行人”去想象,在想象中產生無窮意味。小詞最忌詞語重復,但這三句總共十六字,“墻里”、“墻外”分別重復,竟占去一半。而讀來錯落有致,耐人尋味。墻內是家,墻外是路;墻內有歡快的生活,年輕而富有朝氣的生命;墻外是趕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態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過,在這無語之中,有一種冷落寂寞之感。“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也許是行人佇立良久,墻內佳人已經回到房間;也許是佳人玩樂依舊,而行人已漸漸走遠。總之,佳人的笑聲漸漸聽不到了,四周顯得靜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卻怎么也平靜不下來。墻院里女子的笑聲漸漸地消失了,而墻外的行人聽到笑聲后卻心緒難平。他聽到女子甜美的笑聲,卻一直無法看到女子的模樣;心情起伏跌宕不已,而女子也并不知道墻外有個男子正為她苦惱。男子多情,女子無情。這里的“多情”與“無情”常被當愛情來解釋,有感懷身世之情,有思鄉之情,有對年輕生命的向往之情,有報國之情,等等,的確可謂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輕單純、無憂無慮,既沒有傷春感時,也沒有為人生際遇而煩惱,真可以說是“無情”。作者發出如此深長的感慨,那“無情”之人究竟會撩撥起他什么樣的思緒,對此,他并沒回答。也許是勾起他對美好年華的向往,也許是對君臣關系的類比和聯想,也許倍增華年不再的感慨,也許是對人生哲理的一種思索和領悟,作者并未言明,卻留下了豐富回味、想象的空白。
下闋寫人,描述了墻外行人對墻內佳人的眷顧及佳人的淡漠,讓行人更加惆悵。在這里,“佳人”即代表上闋作者所追求的“芳草”,“行人”則是詞人的化身。詞人通過這樣一組意象的刻畫,表現了其抑郁終不得排解的心緒。
綜觀全詞,詞人寫了春天的景,春天的人,而后者也可以算是一種特殊的景觀。詞人意欲奮發有為,但終究未能如愿。全詞真實地反映了詞人的一段心理歷程,于清新中蘊涵哀怨,于婉麗中透出傷情,意境朦朧,韻味無窮。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謚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后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并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蘇軾經典古詩詞
一、《滿庭芳·蝸角虛名》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乾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閑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思量。能幾許,憂愁風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張。江南好,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
二、《減字木蘭花·玉房金蕊》
玉房金蕊。宜在玉人纖手里。淡月朦朧。更有微微弄袖風。溫香熟美。醉慢云鬟垂兩耳。多謝春工。不是花紅是玉紅。
三、《減字木蘭花·鄭莊好客》
鄭莊好客。容我尊前先墮幘。落筆生風。籍籍聲名不負公。高山白早。瑩骨冰膚那解老。從此南徐。良夜清風月滿湖。
四、《點絳唇·不用悲秋》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還高宴。江村海甸。總作空花觀。尚想橫汾,蘭菊紛相半。樓船遠。白云飛亂。空有年年雁。
五、《點絳唇·紅杏飄香》
紅杏飄香,柳含煙翠拖輕縷。水邊朱戶。盡卷黃昏雨。燭影搖風,一枕傷春緒。歸不去。鳳樓何處。芳草迷歸路。
六、《減字木蘭花·回風落景》
回風落景。散亂東墻疏竹影。滿坐清微。入袖寒泉不濕衣。夢回酒醒。百尺飛瀾鳴碧井。雪灑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七、《南鄉子·涼簟碧紗廚》
涼簟碧紗廚,一枕清風晝睡馀。
睡聽晚衙無一事,徐徐,讀盡床頭幾卷書。 搔首賦歸歟,自覺功名懶更疏。
若問使君才與術,何如?占得人間一味愚。
八、《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 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困酣妖眼,欲開還閉。
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 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蘇軾《蝶戀花·春景》全詞翻譯鑒賞】相關文章:
蘇軾《蝶戀花·春景》原文及翻譯11-08
蘇軾《蝶戀花·春景》11-08
《蝶戀花·春景》翻譯及賞析01-12
晏幾道《蝶戀花》全詞翻譯01-11
蘇軾《卜算子》全詞翻譯賞析05-25
《蝶戀花·春景》賞析10-26
蘇軾《卜算子》意思及作者全詞翻譯賞析05-25
《水調歌頭》蘇軾詞作鑒賞10-28
宋詞《蝶戀花》蘇軾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