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朝中措》張炎宋詞鑒賞
《朝中措·清明時節雨聲嘩》是南宋詞人張炎所作的詞。這首詞作于宋亡以后,抒發飄泊淪落之悲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朝中措》張炎宋詞鑒賞,歡迎閱讀與收藏。
《朝中措》
清明時節雨聲嘩,潮擁渡頭沙。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
燕簾鶯戶,云窗霧閣,酒醒啼鴉。
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
注釋
①渡(dù)頭:渡口。
② 翻:卻,表示轉折。
③天涯:遠離家鄉的異地。
④燕簾鶯戶,云窗霧閣:借指歌樓舞榭。
⑤楊柳:古時清明節有家家戶戶門上插柳以祛邪的風俗。
譯文
清明時節,雨聲響成一片。江水漲了,潮頭淹沒了渡口的沙灘。路旁,雪白的梨花冷淡地看著我走過,仿佛責怪我這個時候還在異鄉游蕩。
在那燕舞鶯啼的珠簾繡戶,云裳霧鬢的朱閣瑣窗。我喝醉了。醒來時,已是鴉噪夕陽的傍晚。臨走時順手折了一枝楊柳,回來后才醒悟:插到哪里才是呢——我在這里又沒有家啊!
創作背景
宋恭帝德佑二年(公元1276年),臨安被攻陷,張炎祖父被元兵所殺,張家亦遭籍沒,從此家道中落,貧難自給,當時張炎29歲。三年后,南宋覆滅,之后張炎隱居浙東西之間。江山易主,國破家亡,而自己又不甘屈節求榮,詞人只能借詞抒家國之恨。
鑒賞
提起清明時的雨,大家都會聯想起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詩句,而本詞作者張炎筆下,清明時節的雨,清明時節的情又別具一格。
上片“清明時節”二句,描寫的清明時的雨,不是毛毛細雨,而成了嘩嘩大雨。恰在此時作者冒雨尋春,卻被大雨所困,見到江邊水急,浪潮翻涌。“翻被梨花冷看”,二句,作者此時心口難言,無心看花,但作者卻使梨花有感,冷眼旁觀作者雨中的狼狽,責怪作者不思故土暖被,卻對他鄉山水花木如此病情苦戀。作者的此番“遭遇”有口難言,而其中源由,無限辛酸無限悲恨,盡在不言之中。
下片“燕簾鶯戶,云窗霧闊,酒醒啼鴉。”“燕簾鶯戶,云窗霧闊”是指歌妓舞女之所。雨中尋景不成,因而只能到鶯啼燕舞的珠簾玉戶消磨時光,一醉解千愁。然而醉鄉雖好,難以久留,醉醒客散,只見歸鴉啼鳴,人去樓空。“折得一枝楊柳”二句,楊柳,古時清明節中家家戶戶門上插柳以祛邪。歸去的途中,作者也隨手折了一枝楊柳,但走至住所才恍然醒悟——浪流之人羈駐之旅,哪會有自己的家門呢?作者不禁感嘆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一種天涯游子欲歸無處,欲住無家的悲哀,猛然襲向心頭。一枝無處可插的楊柳,滿腹悲怨溢于詞中,幽默中見無奈。詞人用筆舉重若輕,不見著力,是那么自然,用筆之巧,用意之妙,叫人拍案叫絕。
本詞寫情愁,選景獨出新裁,寫情愁言愁之精妙,表達之條理。這使在詞中平素并不顯眼的詞語,在詞人筆下卻顯得那么幽默,那么有韻味。俞陛云評價作者說:“司馬周南留滯,貽笑梨花,幼安遼海無家,空攀楊柳,是善于怨徘者。”(《宋詞選釋》。劉熙載說:“張玉田詞,清遠蘊籍,凄愴纏綿。”)《藝概。詞曲概》
作者簡介
張炎(1248-1319),南宋詞人。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祖籍鳳翔成紀(今甘肅天水),寓居臨安(今浙江杭州)。他是貴族后裔(循王張俊六世孫),也是南宋著名的格律派詞人,父張樞,精音律,與周密為結社詞友。張炎前半生在貴族家庭中度過。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貧難自給,曾北游燕趙謀官,失意南歸,落拓而終。曾從事詞學研究,著有《詞源》,有《山中白云詞》,存詞約三百首。文學史上把他和另一著名詞人姜夔并稱為“姜張”。還與宋末著名詞人蔣捷、王沂孫、周密并稱“宋末四大家”。
【《朝中措》張炎宋詞鑒賞】相關文章:
張炎《月下笛》宋詞鑒賞06-16
《摸魚子高愛山隱居》張炎宋詞鑒賞07-03
《蘭陵王》宋詞鑒賞02-27
《月下笛·翠山舍》張炎宋詞注釋翻譯賞析06-19
宋詞《蘇幕遮·懷舊》鑒賞02-27
《女冠子》宋詞鑒賞08-28
月下笛宋詞鑒賞10-13
《南鄉子》宋詞原文及鑒賞04-19
《瑞龍吟》宋詞鑒賞08-05
《夜游宮》宋詞鑒賞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