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山中》古詩詞鑒賞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你所見過的古詩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山中》古詩詞鑒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山中》古詩詞鑒賞1
【原文】:
山中與幽人對酌
李 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注釋】
⑴幽人:幽隱之人;隱士。此指隱逸的高人。《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貞吉。”對酌:相對飲酒。
⑵“我醉”句:此用陶淵明的典故。《宋書?陶淵明傳》記載:陶淵明不懂音樂,但是家里收藏了一把沒有琴弦的古琴,每當喝酒的時候就撫摸古琴,對來訪者無論貴賤,有酒就擺出共飲,如果陶淵明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
【翻譯】:
我們兩人在盛開的山花叢中對飲,一杯又一杯,真是樂開懷。我喝醉想要睡覺您可自行離開,如果余興未盡,明天早晨抱著琴再來。
【賞析】:
《山中與幽人對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絕句。詩表現了詩人李白和幽居朋友隨心所欲、不拘禮節的`人生態度,展現出一個超凡脫俗的藝術形象。
幽人是指隱居的高人。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詩的一開頭就點明了詩人李白與朋友喝酒的地點――山中。對李白來說,山中是“別有天地非人間”的所在。盛開的“山花”更加增添了兩人喝酒的氣氛。此情此境,稱心如意,就“一杯一杯復一杯”開懷暢飲。一杯一杯復一杯,接連重復三次“一杯”,不但寫飲酒之多,而且寫快樂的程度。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由于貪杯,詩人李白的朋友喝得大醉,就告訴李白“我已經喝醉,想要睡了,你回去吧!明天你若還覺得有意的話,就請順便抱只琴來!”“我醉欲眠卿且去”的典故出自晉代偉大詩人陶淵明。《宋書》記載,陶淵明不懂音樂,但是家里收藏了一把沒有琴弦的古琴,每當喝酒的時候就撫摸古琴,醉了就和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我醉欲眠卿且去,幾乎用陶潛的原話,表現出一種天真超脫的風度。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山中與幽人對酌》,在藝術表現上也有獨特的所在。盛唐時期,絕句已經格律化。而李白的《山中與幽人對酌》卻不遷就聲音格律,語言上又有飛揚的氣魄,有古代歌行的風格。
《山中》古詩詞鑒賞2
唐代王勃《山中》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譯文/注釋
譯文
長江向東滾滾而去,我也在外只留太久。故鄉遠隔萬里,令我時時思念。
何況秋風已經勁吹,山山飄零枯黃秋葉。
注釋
⑴滯(zhì):淹留。一說停滯,不流通。
⑵萬里:形容歸程之長。念將歸:有歸鄉之愿,但不能成行。
⑶況屬:何況是。屬:恰逢,正當。高風:山中吹來的風。一說即秋風,指高風送秋的季節。
全文賞析
這是一首抒寫旅愁歸思的詩,大概作于王勃被廢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間。
詩的前半首是一聯對句。詩人以“萬里”對“長江”,是從地理概念上寫遠在異鄉、歸路迢迢的處境;以“將歸”對“已滯”,是從時間概念上寫客旅久滯、思歸未歸的狀況。兩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則是用來點出因上述境況而產生的感慨和意愿。詩的后半首,即景點染,用眼前“高風晚”、“黃葉飛”的深秋景色,進一步烘托出這個“悲”和“念”的心情。
首句“長江悲已滯”,在字面上也許應解釋為因長期滯留在長江邊而悲嘆。可以參證的有他的《羈游餞別》詩中的“游子倦江干”及《別人四首》之四中的“霧色籠江際”、“何為久留滯”諸句。但如果與下面“萬里”句合看,可能詩人還想到長江萬里、路途遙遠而引起羈旅之悲。這首詩的題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詩人在山上望到長江而起興,是以日夜滾滾東流的江水來對照自己長期滯留的旅況而產生悲思。與這句詩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詩中的名句“大江東流去,游子日月長”,以及謝脁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這里,“長江”與“已滯”以及“大江”與“游子”、“客心”的關系,詩人自己可以有各種聯想,也任讀者作各種聯想。在一定范圍內,理解可以因人而異,即所謂“詩無達詁”。
次句“萬里念將歸”,似出自宋玉《九辯》“登山臨水兮送將歸”句,而《九辯》的“送將歸”,至少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為送別將歸之人;一為送別將盡之歲。至于這句詩里的“將歸”,如果從前面提到的《羈游餞別》、《別人四首》以及《王子安文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別的詩看,可以采前一解釋;如果從此詩后半首的內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釋。但聯系此句中的“念”字,則以解釋為思歸之念較好,也就是說,這句的“將歸”和上句的“已滯”一樣,都指望遠懷鄉之人,即詩人自己。但另有一說,把上句的“已滯”看作在異鄉的客子之“悲”,把這句的“將歸”看作萬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這又是一個“詩無達詁”的例子。
三四兩句“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寫詩人在山中望見的實景,也含有從《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遙落而變衰”兩句化出的意境。就整首詩來說,這兩句所寫之景是對一二兩句所寫之情起襯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這里,秋風蕭瑟、黃葉飄零的景象,既用來襯映旅思鄉愁,也可以說是用來比擬詩人的蕭瑟心境、飄零旅況。當然,這個比擬是若即若離的。同時,把“山山黃葉飛”這樣一個純景色描寫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寫法上又是以景結情。南宋沈義父在《樂府指迷》中說:“結句須要放開,含有余不盡之意,以景結情最好。”這首詩的結句就有宕出遠神、耐人尋味之妙。
詩歌在藝術上常常是抒情與寫景兩相結合、交織成篇的。明代謝榛在《四溟詩話》中說:“作詩本乎情、景。……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這首詩,前半抒情,后半寫景。但詩人在山中、江邊望見的高風送秋、黃葉紛飛之景,正是產生久客之悲、思歸之念的觸媒;而他登山臨水之際又不能不是以我觀物,執筆運思之時也不能不是緣情寫景,因此,后半首所寫之景又必然以前半首所懷之情為胚胎。詩中的情與景是互相作用、彼此滲透、融合為一的。前半首的久客思歸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點染而加濃了它的悲愴色彩;后半首的風吹葉落之景,也因旅思鄉情的注入而加強了它的感染力量。
王勃還有一首《羈春》詩:“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歸。還傷北園里,重見落花飛。”詩的韻腳與這首《山中》詩完全相同,抒寫的也是羈旅之思,只是一首寫于暮春,一首寫于晚秋,季節不同,用來襯托情意的景物就有“落花飛”與“黃葉飛”之異。兩詩參讀,有助于進一步了解詩人的感情并領會詩筆的運用和變化。
《山中》古詩詞鑒賞3
山中
王勃
長江悲已滯, 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 山山黃葉飛。
【注釋】
①已滯:謂羈留甚久,悲于長江,故江水也因之而不暢。
②高風:指秋風。 ③晚,指晚秋。
1.從一、二句中的哪兩個字,可以看出詩人怎樣的感情?(5分)
2.三、四句的寫景有何作用?(6分)
【答案】
1.悲念 (各1分) 客旅久滯、思歸未歸的羈旅之愁(2分)、思鄉之痛(1分)
2.后兩句對一二句所寫之情起映襯烘托作用,秋風蕭瑟,黃葉飄零之景象,映襯凄寂心情,飄零旅況,映襯旅思鄉愁。(寓情于景、以景結情也正確,分析言之成理即可。)(手法3分,分析3分)
【解析】
1.試題分析:此題要在整體感知詩歌內容的基礎上,結合著詩歌注釋,抓住關鍵詞來體會理解作者的情感。一個悲字體現了客旅久滯的羈旅之愁;一個念字體現了思歸未歸的思鄉之痛。答題時,要抓住悲念所給人帶來的豐富的想象與共鳴感分析作答。
考點: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2.試題分析:在賞析詩歌的表現手法中,景物描寫一般都是為了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起著襯托作用,所以答題時,可先分析景物描寫的特點,再由景物描寫所起的襯托作用來答出作者情感。如詩歌最后兩句渲染了秋季凄涼的氣氛,是為了襯托作者的凄寂心情及思鄉之情。
考點: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閱讀練習二
(1)明代謝榛在《四溟詩話》中說:作詩本乎情、景。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請簡要分析該詩中的情景關系。(4分)
(2)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情景交融,(1分)第二句直抒胸臆,一、三、四句融情入景,第一句用擬人手法,表達悲傷之情,三、四句用深秋景色,(具體分析2分)進一步烘托悲和念的心情。(1分) (4分)
(2)本詩抒發的是詩人的旅愁歸思。(1分)詩的前半部分,寫自己遠在異鄉、歸路迢迢的處境;(1分)詩的后半部分,用眼前高風晚黃葉飛的深秋景色,進一步烘托出悲和念的心情。(2分) (4分)
賞析
這首抒寫旅愁鄉思的小詩,詩人在寥寥二十個字中,巧妙地借景抒情,表現出了一種悲涼渾壯的氣勢,創造了一個情景交融的開闊的意境。
首句長江悲已滯,是即景起興。在字面上也許應解釋為因長期滯留在長江邊而悲嘆,詩人在蜀中山上望見長江逶迤東去,觸動了長期滯留異鄉的悲思。可以參證的有作者的《羈游餞別》詩中的游子倦江干及《別人四首》之四中的霧色籠江際、何為久留滯諸句。但如果與下面萬里句合看,可能詩人還想到長江萬里、路途遙遠而引起羈旅之悲。這首詩的題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詩人在山上望到長江而起興,是以日夜滾滾東流的江水來對照自己長期滯留的旅況而產生悲思。與這句詩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詩中的名句大江東流去,游子日月長,以及謝脁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這里,長江與已滯以及大江與游子、客心的關系,詩人自己可以有各種聯想,也任讀者作各種聯想。在一定范圍內,理解可以因人而異,即所謂詩無達詁。古代詩人往往借江水來抒發羈旅愁情,而王勃此句的藝術獨創性在于,他不僅借大江起興,而且把自己的悲愁之情注入大江,使長江感情化、人格化。詩人客居巴蜀,一顆心為歸思纏繞而無法排解,因此,當他在山上俯瞰長江時,竟感到這條浩浩奔流的大江,也為自己的長期淹留而傷心悲痛, 以至它的水流也遲滯不暢了。這新奇的想象,既緣于詩人的移情作用,又符合生活的實感。人在山上望長江,由于距離遠,看不清它的滾滾奔騰的波濤,往往會感到江水是凝滯不動的。所以,這句詩中長江悲傷滯留的形象,也真切地表達了詩人的直覺感受。悲愁的長江與悲愁的詩人相互感發、契合、共鳴,強烈地感染了讀者的情緒。詩一開篇,境界便很悲涼渾壯。
詩人在創造了長江悲滯的新奇意象之后,才在第二句萬里念將歸中直接抒情,點明自己身在他鄉,想到盼望已久的萬里歸程而深深感嘆。萬里念將歸,似出自宋玉《九辯》登山臨水兮送將歸句。而《九辯》的送將歸,至少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為送別將歸之人;一為送別將盡之歲。至于這句詩里的將歸,如果從前面提到的《羈游餞別》、《別人四首》以及《王子安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別的詩看,可以采前一解釋;如果從此詩后半首的內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釋。但聯系此句中的念字,則以解釋為思歸之念較好,也就是說,這句的將歸和上句的已滯一樣,都指望遠懷鄉之人,即詩人自己。但另有一說,把上句的已滯看作在異鄉的客子之悲,把這句的將歸看作萬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這又是一個詩無達詁的例子。悲、念二字,是全篇之眼,直接抒發懷念故鄉而不得歸的'悲愁情緒。詩的前兩句中長江和萬里是從空間上表述自己遠在外地他鄉,歸家的路途遙遠。已滯和將歸是從時間上表明詩人長期滯留他鄉,還沒有歸去。
緊接著,詩人緊緊抓住眼前的環境和景色,寫出了況屬高風晚,山山紅葉飛兩句。從字面上看,這兩句單純是寫景,但其實是通過寫景,表達自己內心因思鄉而凄楚的心情。詩人在山中望見了秋風蕭瑟、黃葉飄零之景,這些既是實際的景物描寫,同時表現詩人內心的蕭瑟、凄涼。正因為詩人長期漂泊在外,所以內心因為思念家鄉而分外悲涼,詩人又看到了秋天萬物衰落的秋景,這就更增添了他思鄉的愁緒。此二句沒有一個直接表現感情的字眼,但滲透了詩人濃厚的感情。這里的秋天景色,兼寓比、興之意。從興的作用來看,在這樣凄涼蕭索的環境中,詩人的鄉思是難忍和難以排解的。從比的作用看,這蕭瑟秋風、飄零黃葉,正是詩人的蕭瑟心境、飄零旅況的象征。這兩句可能化用了宋玉《九辯》中的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詩意,卻用得沒有模擬的痕跡,又使讀者增添一層聯想,對詩的意境起了深化作用。就整首詩來說,這兩句所寫之景是對一二兩句所寫之情起襯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當然,這個比擬是若即若離的。同時,把山山黃葉飛這樣一個純景色描寫的句子安排在篇末,在寫法上又是以景結情。南宋沈義父在《樂府指迷》中說:結句須要放開,含有余不盡之意,以景結情最好。這首詩的結句就有宕出遠神、耐人尋味之妙。
《唐人萬首絕句選評》評此詩道:寄興高遠,情景俱足。從通篇的藝術構思來看,詩人采用了興法起結的藝術手法。一下筆便借景興情,結尾處又以景結情,把所要抒寫的思想感情融入一個生動、開闊的畫面中,讓讀者從畫中品味。這樣,便收到了語雖盡而思緒無窮的藝術效果。該詩首尾三句寫景,第二句抒情敘事,采取景情景的結構。由于情在詩結尾處藏于景中,所以《山中》的意境含蓄而耐人尋味。
《山中》古詩詞鑒賞4
【原文】
山中送別
王維
山中相送罷,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注釋】
⑴掩:關閉。
⑵柴扉:柴門。
⑶王孫:貴族的子孫,這里指送別的友人。
【譯文】
在山中送走了你以后,
夕陽西墜我關閉柴扉。
明年春草再綠的時候,
您能不能回來呢?、
思想感情:懷念友人、盼望友人快快回來的思想感情。
【鑒賞】
這首《山中送別》,不寫離亭餞別的情景,而是匠心別運,選取了與一般送別詩全然不同的下筆著墨之點。
詩的首句“山中相送罷”,在一開頭就告訴讀者相送已罷,把送行時的話別場面、惜別情懷,用一個看似毫無感情色彩的“罷”字一筆帶過。這里,從相送到送罷,跳越了一段時間。而次句從白晝送走行人一下子寫到“日暮掩柴扉”,則又跳越了一段更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送行者的所感所想是什么呢?詩人在把生活接入詩篇時,剪去了這一切,都當作暗場處理了。
對離別有體驗的人都知道,行人將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種寂寞之感、悵惘之情往往在別后當天的日暮時會變得更濃重、更稠密。在這離愁別恨最難排遣的時刻,要寫的東西也定必是千頭萬緒的;可是,詩只寫了一個“掩柴扉”的舉動。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時都要做的極其平常的事情,看似與白晝送別并無關連。而詩人卻把這本來互不關連的兩件事連在了一起,使這本來天天重復的行動顯示出與往日不同的意味,從而寓別情于行間,見離愁于字里。讀者自會從其中看到詩中人的寂寞神態、悵惘心情;同時也會想:繼日暮而來的是黑夜,在柴門關閉后又將何以打發這漫漫長夜呢?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無窮的。
詩的三、四兩句“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從《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句化來。但賦是因游子久去而嘆其不歸,這兩句詩則在與行人分手的`當天就惟恐其久去不歸。唐汝詢在《唐詩解》中概括這首詩的內容為:“扉掩于暮,居人之離思方深;草綠有時,行人之歸期難必。”而“歸期難必”,正是“離思方深”的一個原因。“歸不歸”,作為一句問話,照說應當在相別之際向行人提出,這里卻讓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時才浮上居人的心頭,成了一個并沒有問出口的懸念。這樣,所寫的就不是一句送別時照例要講的話,而是“相送罷”后內心深情的流露,說明詩中人一直到日暮還為離思所籠罩,雖然剛剛分手,已盼其早日歸來,又怕其久不歸來了。前面說,從相送到送罷,從“相送罷”到“掩柴扉”,中間跳越了兩段時間;這里,在送別當天的日暮時就想到來年的春草綠,而問那時歸不歸,這又是從當前跳到未來,跳越的時間就更長了。
這首送別詩,不寫離亭餞別的依依不舍,卻更進一層寫冀望別后重聚。這是超出一般送別詩的所在。開頭隱去送別情景,以“送罷”落筆,繼而寫別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濃更稠,為望其再來的題意作了鋪墊,于是想到春草再綠自有定期,離人回歸卻難一定。惜別之情,自在話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別運,高人一籌。
王維善于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深厚、真摯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遠。這首《山中送別》詩就是這樣的。
《山中》古詩詞鑒賞5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后尚征苗。”這兩句是說,統治者不放過對這位山中寡婦的榨取,而且手段很殘忍——農民以農桑為本,由于戰爭的破壞,桑林伐盡了,田園荒蕪了,而官府照樣不顧百姓的死活,照舊逼稅和“征苗”。殘酷的賦稅剝削和無情的壓榨,使這位孤苦貧窮的寡婦簡直難以為生。詩人對此表示了極大的憤慨,因而予以無情揭露。
杜荀鶴《山中寡婦》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焦。
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后尚征苗。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
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①桑柘:指桑林。
②納稅:指繳納絲稅。
③征苗:指征收青苗稅,因在糧食未成熟前征收,故稱。這是唐代宗廣德二年開始增設的田賦附加稅。
參考譯文
丈夫死于戰亂她獨守茅屋受煎熬,身穿苧麻布衣衫鬢發干澀又枯焦。
桑樹柘樹全廢毀還要交納蠶絲稅,田園耕地已荒蕪仍然征稅叫青苗。
時常外出挖野菜連著根須一起煮,隨即四處砍生柴帶著葉子一起燒。
任憑你住在比深山更深的偏僻處,也沒辦法逃脫官府的賦稅和兵徭。
賞析
《山中寡婦》是唐代詩人杜荀鶴的作品。此詩反映了在統治階級殘酷的剝削和壓榨下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全詩通過山中寡婦這樣一個典型人物的悲慘命運,透視當時社會的面貌,語極沉郁悲憤。詩人把寡婦的苦難寫到了極至,造成一種濃厚的悲劇氛圍,從而使人民的苦痛,詩人的情感,都通過生活場景的描寫自然地流露出來,產生了感人的藝術力量。
此詩的“夫因兵死守蓬茅”,就從這兵荒馬亂的時代著筆,概括地寫出了這位農家婦女的不幸遭遇:戰亂奪走了她的丈夫,迫使她孤苦一人,逃入深山破茅屋中棲身。
“麻苧衣衫鬢發焦”一句,抓住“衣衫”、“鬢發”這些最能揭示人物本質的細節特征,簡潔而生動地刻畫出寡婦那貧困痛苦的形象:身著粗糙的麻布衣服,鬢發枯黃,面容憔悴,肖其貌而傳其神。從下文“時挑野菜”、“旋斫生柴”的描寫來看,山中寡婦應該還是青壯年婦女,照說她的鬢發色澤該是好看的,但由于苦難的熬,使她鬢發早已焦黃枯槁,顯得蒼老了。簡潔的肖像描寫,襯托出人物的內心痛苦,寫出了她那飽經憂患的身世。
然而,對這樣一個孤苦可憐的寡婦,統治階級也并不放過對她的榨取,而且手段是那樣殘忍:“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荒后尚征苗。”此處的`“納稅”,指繳納絲稅;“征苗”,指征收青苗稅,這是代宗廣德二年開始增設的田賦附加稅,因在糧食未成熟前征收,故稱。古時以農桑為本,由于戰爭的破壞,桑林伐盡了,田園荒蕪了,而官府卻不顧人民的死活,照舊逼稅和“征苗”。殘酷的賦稅剝削,使這位孤苦貧窮的寡婦無以為生。
“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只見她不時地挖來野菜,連菜根一起煮了吃;平時燒柴也很困難,燃生柴還要“帶葉燒”。這兩句是采用一種加倍強調的說法,通過這種藝術強調,渲染了山中寡婦那難以想象的困苦狀況。最后,詩人面對民不聊生的黑暗現實,發出深沉的感慨:“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深山有毒蛇猛獸,對人的威脅很大。寡婦不堪忍受苛斂重賦的壓榨,迫不得已逃入深山。然而,剝削的魔爪是無孔不入的,即使逃到“深山更深處”,也難以逃脫賦稅和徭役的羅網。“任是”、“也應”兩個關聯詞用得極好。可以看出,詩人的筆觸象匕首一樣揭露了封建統治者的罪惡本質。
詩歌是緣情而發,以感情來撥動讀者心弦的。《山中寡婦》之所以感人,正在于它富有濃厚的感情色彩。但詩并不直接抒情,而是把感情訴諸對人物命運的刻畫描寫之中。詩人把寡婦的苦難寫到了極至,造成一種濃厚的悲劇氛圍,從而使人民的苦痛,詩人的情感,都通過生活場景的描寫自然地流露出來,產生了感人的藝術力量。最后,詩又在形象描寫的基礎上引發感慨,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一個更廣闊的境界,不但使人看到了一個山中寡婦的苦難,而且使人想象到和寡婦同命運的更多人的苦難。這就從更大的范圍、更深的程度上揭露了殘酷的剝削,深化了主題,使詩的蘊意更加深厚。
《山中》古詩詞鑒賞6
《宿石邑山中》
作者:韓翃
原文:
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看轉迷。
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峰西。
注釋:
1、山靄:山中的云氣。
2、秋河:指天上的銀河。
3、迷:分辨不清。
4、暫:短暫,忽然。
賞析:
這首七盡以極簡煉的筆觸,描繪了石邑山變幻多姿的迷人景色。石邑,古縣名,故城在今河北獲鹿東南。石邑一帶為太行山余脈,山勢逶迤,群峰錯列,高峻陡峭插天。起句“浮云不共此山齊”,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寫了這種直插云天的氣魄:那高空飄忽浮動的白云也飛升不到山的頂端,敢往與它比個高低。假如說第一句是寫仰看所見,那么第二句“山靄蒼蒼看轉迷”,則是寫遙眺情景:摩天的山巒連綿不中斷,飄蕩的晚霞忽淡忽濃,忽明忽暗,給重巒疊嶂的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看轉迷”三字,玲瓏剔透,活脫脫地寫出了詩人身臨其境的感觸感染,將沉醉在暮色中的群山幽深神秘、變化莫測的氣氛,描繪得淋漓絕致。此句巧妙地照應上句,正由于山高云繞,才使進山的游人產生“看轉迷”的感覺。同時由“迷”字,又暗示夜暮來臨,詩人將在山中投宿。“宿”字是此詩的題眼,倘若不在此處投宿,后面寫破曉時的景色就顯得無根無襻。
三四句“曉月暫飛高樹里,秋河隔在數峰西”,是這首七盡精妙傳神之筆。陳子昂有“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春夜別友人》)詩句,寫拂曉與友人告別的景色,畫面是靜止的。韓翃這兩句詩由此化出,在寧靜的氣氛中增加了豐碩的層次和光鮮的動感。句中“秋”字點明了投宿山中的節令,“曉”字寫出暮宿曉行的時間。踏上旅程,通過參天大樹的縫隙窺見朗月高懸天中;當旅人緣著山徑行入,跟著峰歸路轉視角的變換,剛才還可以望到的明月忽然隱躲到濃密的'樹中往了。“暫飛高樹里”,望似隨意涉筆,無意求工,卻清盡洗煉,獨到蘊藉:讀者從“暫”字中可以領悟到,跟著山路的曲折歸環,明月還會躍出樹叢;從“飛”字中可以感覺到,拂曉時萬籟俱寂,天空仿佛忽然增添了動感。這是一幅語意新鮮、有層次有節奏的流動畫面,意境幽美,景色錯落有致,令人產生無窮遐想。因為曙色漸開,銀河逐漸西流沉淪,又被群峰遮蔽,所以望不到了。最后一句“秋河隔在數峰西”,一筆帶過,戛然而止。這兩句一詳一略,一實一虛,把近景前景、明暗層次、時間空間安排得井然有序,將所描繪的景色熔鑄在俊美流暢的對句中,給全詩增添了富有特色的藝術魅力與和諧動聽的音樂效果。同時,通過這兩句景色描繪,使人深深體味到旅人夜宿曉行,奔波不已的艱辛。
這首七盡寫得很圓熟。詩人采用剪影式的寫法,截取暮宿和曉行時自己感觸感染最深的幾個片斷,來表現石邑山中之景,而隱含的“宿”字給互不聯系的景物起了紐帶作用:由于至山中投宿,才目睹巍峨的山,迷漫的云;因為曉行,才有登程所見的曉月秋河。“宿”字使前后安排有軌轍可尋,脈中斷峰連,渾然一體。這種寫法,避免了平展直敘的呆板,顯得既有波濤又生神韻。表面望,這首詩好像單純寫景,實際上景中寓情。一二句初進山之景,流露作者對石邑山宏偉高峻的驚愕與驚嘆;三四句曉行清幽清寒的畫面,鋪現了“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溫庭筠《商山早行》)式的意境,表達了詩人羈旅辛勞,孤傲凄清的況味。
【補解“秋河隔在數峰西”】
此句實在意味獨特,手法巧妙。
其一,對于描繪主體“秋河”而言,詩人寫出了它先前本在峰前峰頭呈現,此刻雖被山峰“隔”中斷諱飾,卻仍在西天的特點,凸起其隨時而變,乃至隨自己腳步移動而異的情態。同時,也道出了自己心中對“秋河”似遙卻近,似近實遙的感覺:“數峰西”在不同的參照體之下,可以是很遙的空域,也可以是很近的間隔。因此,此句詩寫景傳意,其實是虛實相生,曲絕其妙。
其二,“數峰”在該句,是客體或曰之“襯(烘托陪襯)體”,詩人在寫出空中的“秋河”被“隔”而不見的情形之同時,也用一個“數”字表明了峰連嶂疊的山況。作者以簡約的詞句,收到了“一石二鳥”之效。假如說首句“浮云不共此山齊”側重于寫出石邑一帶山峰“高峻陡峭插天”的高度,這是縱向的,那么,此句的“數峰”則道出其“群峰錯列”的廣度,這是橫向的。這不只是角度上的互補,也是內收留上的充實了。
【《山中》古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山中》唐詩鑒賞04-28
《山中問答》李白的唐詩鑒賞08-10
古詩詞的鑒賞07-23
古詩詞鑒賞01-11
經典的古詩詞鑒賞06-17
《南鄉子》古詩詞鑒賞05-29
經典愛情古詩詞鑒賞09-06
古詩詞鑒賞技巧09-23
優美古詩詞鑒賞11-23
《水調歌頭》古詩詞鑒賞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