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花的詩詞14篇
經典花的詩詞 篇1
1、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韓愈《晚春》
2、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3、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徐俯《春游湖》
4、眾芳搖落獨鮮妍,占斷風情向小園。——《梅花》
5、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6、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7、結根未得所,愿托華池邊。
8、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詠荷詩》江洪
9、白蓮種山凈無塵,千古風流社里人。《東林寺》
10、春已過半,百花競芳。
11、平池碧玉秋波瑩,綠云擁扇青搖柄。——宋·張文潛《蓮花》
12、有意十分開曉露,無情一餉斂斜陽。——范成大《州宅堂前荷花》
13、幾日不來春便老,開盡桃花。——吳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鴉》
14、柴門雜樹向千株,丹橘黃甘北地無。
15、梅花渾似真真面,留我倚闌桿。
16、潮腮笑入清霜。——吳文英《惜黃花慢·菊》
17、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陶淵明《和郭主簿》
18、裊風驚未定,溪影晚來寒。不得重陽節,虛將滿把看。神仙誰采掇,煙雨惜凋殘。牧豎樵童看,應教愛爾難。——崔櫓《村路菊花》
19、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忽枉巖中詩,芳香潤金石。全高南越蠹,豈謝東堂策。會愜名山期,從君恣幽覿。——顏真卿《謝陸處士杼山折青桂花見寄之什》
20、月缺霜濃細蕊乾,此花無屬桂堂仙。鷲峰子落驚前夜,蟾窟枝空記昔年。破裓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愿公采擷紉幽佩,莫遣孤芳老澗邊。
21、海棠不惜胭脂色,獨立蒙蒙細雨中。——宋·陳與義《春寒》
22、山邊幽谷水邊村,曾被疏花斷客魂。
23、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24、稽山影落水精闕,荷花露滴波中月。
25、玉痕銷,似梅花,更清瘦。——吳文英《夜游宮·春語鶯迷翠柳》
26、石言曾非石上生,名蘭乃是蘭之類。療疴炎帝與書功,紉佩楚臣空有意。——宋·梅堯臣《石蘭》
27、一陣風來碧浪翻,真珠零落難收拾。——宋·杜衍《雨中荷花》
28、重重青蓋下,千嬌照水,好紅紅白白。——宋·蘇東坡《荷花媚荷花》
29、佳人反覆看荷花,自恨鬢邊簪不得。——宋·宋自遜《東湖看荷花呈愿父》
30、不會頻偷眼,意如何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發。——唐·歐陽炯《女冠子》
31、云隨綠水歌聲轉,雪繞紅綃舞袖垂。
32、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遠,斜日杏花飛。——北宋·寇準《江南春》
33、壽陽空理愁鸞。——吳文英《高陽臺·落梅》
34、藕田成片傍湖邊,隱約花紅點點連。——《采蓮曲》
35、荷花開后西湖好,載酒來時。——《采桑子·荷花開后西湖好》
36、新妝才罷采蘭時,忽見同心吐一枝。珍重天公裁剪意,妝成斂拜喜盈眉。
37、面面湖光面面風,可人最是白芙蓉。分明飛下雙雙鷺,才到花邊不見蹤。——姚勉《四望亭觀荷花》
38、雨馀無事倚闌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萬瓊珠天不惜,綠盤擎出與人看。——王月浦《荷花》
39、接天蓮葉無究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出凈茲寺送林子方》
40、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秋菊》
41、荷葉曉看元不濕,卻疑誤聽五更風。——宋·江萬里《荷花》
42、無情燕子,怕春寒輕失花期。
43、暮色斜陽山接水,一行秋雁往南飛。夏荷已無擎雨蓋,秋菊猶有傲霜枝。
44、田邊采菊移盆栽,清風吹菊苞含芳。
45、北方有佳人,遺世而獨立。
46、天人寧許巧,剪水作飛花。——唐·陸暢《驚雪》
47、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顏色好,只流清氣滿乾坤。
48、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猶余雪霜態,未肯十分紅。
49、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翃《寒食》
50、依稀倩女離魂處,緩步出、前村時節。
51、笑舊家桃李,東涂西抹,有多少、凄涼恨。
52、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5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54、東風著意,先上小桃枝《六州歌頭·桃花》
55、恩疏寵不及,桃李傷春風。《上之回》
56、楚芳有幽姿,采采倏盈把。馨香滿襟袖,欲寄同心者。道遠不可求,余懷為誰寫。佩服林下游,自愛逸而野。——《采蘭吟》
57、殘萼梅酸,新溝水綠,初晴節序暄妍。——王沂孫《高陽臺·殘萼梅酸》
58、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南陳與義《臨江仙》
59、翠翼高攢葉,朱纓澹拂花。
60、策馬前途需努力,莫學龍終須嘆息。
6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的《雜詩》
62、破裓山僧憐耿介,練裙溪女斗清妍。
63、牡丹殊絕委春風,露菊蕭蔬怨晚叢;
64、雪下桂花稀,啼烏被彈歸。——李賀《出城》
65、黃金色未足,摘取且嘗新。若待重陽日,何曾異眾人。
66、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67、可憐汾上柳,相見也依依。
68、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
69、廉纖小雨養花天。池光映遠山。——《宴桃源/如夢令》
70、宿露輕盈泛紫艷,朝陽照耀生紅光。
71、整天劈桃穰,人正在心兒里。牛希濟《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72、《南海使院對菊懷丁卯別墅》:"何處曾移菊,溪橋鶴嶺東。籬疏還有艷,園小亦無叢。日晚秋煙里,星繁曉露中。影搖金澗水,香染玉潭風。罷酒慚陶令,題詩答謝公。朝來數花發,身在尉佗宮。"(許渾)
73、"采采者菊,芬其榮斯。紫英黃萼,照灼丹墀。愷悌君子,佩服攸宜。王國是維,大君是毗。貽爾子孫,百祿萃之。
74、《奉和陸魯望白菊》:"白艷輕明帶露痕,始知佳色重難群。終朝疑笑梁王雪,盡日慵飛蜀帝魂。燕雨似翻瑤渚浪,雁風疑卷玉綃紋。瓊妃若會寬裁剪,堪作蟾宮夜舞裙。"(鄭璧)
75、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陣子》)
76、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出自《絕句》
77、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王維——出自《臨湖亭》
78、嶺上寒多,溪頭月冷,北枝瘦、南枝小。——吳文英《天香·蠟梅》
79、后不如今今非昔,兩無言。
80、高樓曉見一花開,便覺春光四面來。暖日晴云知次第,東風不用更相催。
經典花的'詩詞 篇2
生在幽崖獨無主,溪蘿澗鳥為儔侶。
行人陌上不留情,愁香空謝深山雨。
“山驛”,即在山間的驛站。驛站,為古代傳遞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歇宿的地方。生在驛站附近幽深的石崖上的梅花,自然是孤獨寂寞的。雖然山驛時有過路之人,但都來去匆匆,無暇到幽深的山崖去觀賞梅花。梅花只能落個雨中凋謝的下場。這同后來陸游寫的“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的情景有些類似。詩人有感于此,寫詩歌詠山驛梅花。
詩的開頭兩句寫山驛梅花處境清寒孤寂。首句說她生在驛站附近幽深的石崖上,孤獨地不自主地開著。這個“獨”字不僅表達了梅花寂寞無主的開著,也表達了她無依無靠的孤單。她好象是被遺棄在山中似的,早為人所遺忘了,根本無人來觀賞,當然也無人來培植。所以次句接著寫她只能同溪邊的藤蘿和澗邊小鳥朝夕作伴。所謂“儔侶”即伴侶。進一步表現了幽崖梅花被人遺忘的凄苦。
詩的后兩句承前進一步寫梅的孤苦和愁思。“行人陌上不留情”,是說在路上來往的行人在這“萬花紛謝一時稀”的時候,山驛梅花雖然獨放異彩,獨飄奇香,但行人依舊無暇光顧她。“陌上”,則是通過山驛的路上。顯然這一句進一步突出了梅花“獨無主”的悲涼。“愁香空謝深山雨”,寫出了梅花的.高潔和不幸結局。用“愁香”指代梅花,寫梅因為無知音無賞識者而愁苦,也有贊美梅花不改初衷、堅守其志之意。因此,只能在“深山雨”的欺凌摧殘下,“空謝”而抱恨終生。他曾有詠梅詩句“更遭風雨損馨香”,也是斥風雨訴梅花不幸的。山驛梅花雖有奇香異艷,可惜生不逢地,無人垂青,只好自生自滅。這表明梅花有自憐自惜之意,也暗喻作者對高潔之志被遺棄、受冷落的不幸遭遇,抱有深切的同情。
總之,這首詩通過對山驛梅花凄苦孤寂境遇的描寫,流露出作者對高潔之士被遺棄的黑暗現實不滿與同情。作者借山驛梅花自喻,以抒發自身之遭遇。該詩的主要特點是,詩人哀怨的情緒以四句脫口而出的短詩來表現,顯得似不經意,而實際意蘊頗深。
經典花的詩詞 篇3
春滿院,疊損羅衣金線。睡覺水精簾未卷,檐前雙語燕。
斜掩金鋪一扇,滿地落花千片。早是相思腸欲斷,忍教頻夢見
鑒賞
《花間集》收薛詞十九首,這是最后一首。在花間詞人中,薛昭蘊詞風雅近溫(庭筠)、韋(莊),以婉麗軟媚名世,這首詞當然也不例外。 全詞寫金閨相思之苦,然作者只在結句點明題旨,余則全寫美人睡前睡后的情態。這情態又被融入雙燕呢喃、落花千片的春色之中,活似一幅美人春睡圖。
作者這樣寫的原因,是選取美人春睡乍起一瞬間的所見所聞及其心理感受,容易將相思之苦寫到十分,是背面傅粉。詞的開頭先點明時與地:春光明媚的深閨小院。然而它的主人卻似乎辜負了這大好時光,在蒙頭睡覺。睡前的情態作者沒有直接去寫,卻寫她睡醒之后發現綺羅衣裳折疊得亂七八糟的,以致于將刺繡上的金線也摺損了,皺巴巴的一點也不挺,并由此可知她是和衣而睡的。這實際上寫出了睡前的'慵懶情態,比直接寫還要形象生動。這么慵懶的原因作者也沒有明說,卻來了句“睡覺水精簾未卷”(“覺”這里是睡醒之意;“水精簾”即“水晶簾”),還是一幅慵懶樣兒。大約女主人公還未及睜開惺忪之眼,檐前燕語就闖入了她的耳膜。這燕語還不是孤燕獨吟,而是雙燕呢喃,當然是甜膩膩的。孤燕令人憐,雙燕令人恨,這正是深閨思婦的獨特感情。所謂“最恨應是檐前燕,故向愁人作對語”,大約就是女主人公此時的心境。然而這些作者全都沒有說,留給讀者去想象了。白描手法之妙,也正于此等處可見。
“雙語燕”完全將主人公的慵懶情態解釋清楚了,而作者卻還在繼續寫她的慵懶。她睡前連門也懶得去關,是虛掩的,而且一扇閉著,另一扇半開半閉,這說明是晝眠,而不是夜寢。“金鋪”是金做的鋪首,用以銜門環,常是龜蛇獸形,這里用來代指門。正是在這“晝眠初醒未惺忪”(楊萬里詩句)的一瞬間,主人公還未下床,就通過半掩的門縫,看見了千片落花紅滿地。落紅是值得同情的,然而相思難解的女主人公也是像落紅一樣值得同情的。銷魂當此地,她不由得自言自語了:“早就為你害相思害得肝腸寸斷了,怎么能忍心只教我在夢中與你頻頻相見呀!”“相思”——“腸斷”——“夢見”,這就是女主人公長期經受的感情歷程,而作者卻把它分作兩層寫,先說“相思腸欲斷”,再說“頻夢見”,且加上了“忍交”(“交”即“教”)二字,是愛,是恨,也是怨。愛、恨、怨已經攪合在一起,分不清,理還亂,而她如此慵懶也就理所當然了。
經典花的詩詞 篇4
鳳凰臺上憶吹簫
記夢遣懷
野渡凝云,荒煙埋草,昏鴉離亂悲風。怎鬢如沾雪,身似飛蓬?曉月不甘寂寞,依依又、半透簾櫳。原來是,黃粱綺枕,夢里虛空。匆匆。邯鄲幻景,有飲食人間,酒綠燈紅。更恨山愁海,利鎖名籠。放眼江流萬里,渾不過、一樣征篷。陶然醉,行吟踏歌,去也從容。
點評:夢是現實之折射,心靈之影現。夢是縹緲虛無的,述夢必狀其恍惚,“怎鬢如沾雪,身似飛蓬?”心之惑正現夢之狀。然而,她并未溺于“述夢”,因為是作旨在“遣懷”。所以詳寫夢后之慨,詞之結語顯然是睿智之言:“放眼江流萬里,渾不過、一樣征篷。陶然醉,行吟踏歌,去也從容。”關鍵是“一樣”,由此想到的處世態度則是“行吟踏歌,去也從容”。可謂豁達大度,這在花間的詩詞中是陽光明媚、剛性閃現,大有古仁人志士如蘇東坡黃州詩文之境界。
八聲甘州
戊子年二月十一,島上忽降大雪,瑞氣紛呈
向人寰幾度事殷勤,碎玉落紛紛。傍長空古道,意浮林表,夢冷江云。柳絮因風吹起,詩意謝家門。梨樹猶嫌早,半點無痕。載取情思一段,問漫天瓊花,原是春魂。念孤山梅老,陰嶺漸風熏。任騷人、評章擱筆,卻已然、灑灑作微塵。來歸去,不辜晴日,喚醒乾坤。
點評:是作寫雪,全詞緊扣這一主題,但詞中自始至終并未出現“雪”字(出則叫犯題)。詩詞必用比興,她句句都寫雪,喻之為“碎玉”“柳絮”“梨花”“瓊花”,又引與雪有關的“謝家”“孤山梅老”。這首詞一改她向來的幽柔惋嘆迷茫惆悵,寫雪“原是春魂”“喚醒乾坤”,可謂情感昴揚、精神開朗。是作構篇妙,幾處領句字如“向”“傍”“問”“念”都是去聲,合于詞譜之規范。
木蘭花慢
偶懷
春光才轉眼,紅已盡,似成空。甚北往南來,生涯到處,不過飛鴻?當年博陵記否,想曾經柳色系游蹤。生處何辭辛苦,行來卻怕迎逢。匆匆也漸是龍鐘。嘆寵辱窮通。縱勘破人情,踏穿世路,誰與西東。松間莫如落子,忘流年一笑對山翁。隨性襟前煙雨,由它袖里花風。
點評:《白雨齋詞話》主沉郁厚重,花間可謂有其聲影。本詞寫己之人生感悟、入世態度。“生涯到處,不過飛鴻”,雖加了問號,然傳出的還是人生如夢之慨嘆,悲。“何辭辛苦,卻怕迎逢”道出了處世之難。“隨性襟前煙雨,由它袖里花風”,似豪達,實凄愴,“由它”實無可奈何之浩嘆啊。該作語暢韻亮,嫻熟之體現也。一些虛詞很好,如“卻怕”“縱”“由它”,增強了詞的表達效果。
綺羅香
薔薇
細草凝香,輕陰染綠,試數花風今幾。乍放叢柯,便是縱心隨意。驚春夢、巧笑佳人,點春色、紅顏朱髻。也曾經、宿雨初晴,一枝曉臥自難起。
群芳誰與堪比,偏得東君能解,個中滋味。不似殘紅,空惹舊愁新淚。且看取、飛蝶爭先,只頃刻、落英相繼。說塵間、無系無牽,原來開謝里。
點評:花間誠然是以才學填詞,詞中文典豐富,而成詞又工于設計。是作上片首句出時令,二句寫形、神,三四句融典故、古詩詞,用擬人法敷其神采,寫活了薔薇。下片與諸芳橫向比較,一句正說,二句對比,三句又似正面攝像,最后慨贊。全詞活用了一些典故,然不生僻,故不影響詞意的表達。“驚春夢、巧笑佳人,點春色、紅顏朱髻”,真綺麗幽芳雅靜詞也。
總說:
花間留晚照無疑是才女,她學識豐淵,情感細膩,用心于中華傳統詩詞。她詩詞均佳,相較而言,她更致力于詞。她填詞遵循“詩剛詞柔、詩直詞曲、詩顯詞隱、詩男詞女”之說,講究“要眇宜修”“幽柔宛轉”,追求“古色古香”,寫出了很多優美的詩詞。在“紅袖添香”詩風詞韻這個園苑,她是佼佼者,是我最欣賞認可的當今女詞人。
但是我并不一味贊賞她的.詩詞。我倒想指出,她太“古”了。似有不食人間煙火的況味。她的詩詞文化底蘊豐淵,但有些作品塞得太多,頗有曬書袋的嫌疑,一些詞語也太陳舊。她的詩詞頗難懂,叫人難以讀下去。即如我這么欽佩她,但她送我的詩詞集,直到現在也未能全讀。劉章先生為她詩詞集《行云集》作序,明確地肯定了她的才學詩品,也委婉地提出了希望,可謂言簡,然意不賅。賅者,完備也,但是劉先簡直未說及她的詞,而詞是她的重點、大頭戲。于是我想“續貂”,明言指出,希望她能關注現今,留心民生,發現、創造新的意象、詞語,即使寫個人“私語化”的詞,也應折射出時代的光彩。詩詞是心史,更是時代之史,望花間女士留意焉。
經典花的詩詞 篇5
梔子花是原產于我國的一種常綠灌木,為重要的庭院觀賞植物。梔子花的花香芬芳馥郁,清馨雅致,為古代的文人所喜愛,歷史上留下了許多歌頌和贊美梔子花的瑰麗詩篇。在這梔子花吐香溢芳的日子里,讓我們捧讀詩書,吟誦一下跟梔子花有關的佳詞麗句,在古詩詞中去欣賞和領略一番古人是怎樣描繪梔子花的,倒不失為一樁樂事。
唐代詩人王建在《雨過山村》一詩中寫道:“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看中庭梔子花”。詩人王建一生貧窮,沉淪困厄,這使他有機會接觸到社會最底層,了解當時社會底層人民喜怒哀樂的真實境況。整首詩通過對農村景物的“素描”來表達山村的動靜相宜之美。看似漫不經心,實為深入淺出的大家手筆,展現了一幅清新秀麗、真實自然的山村農忙景象,細細品味之,令人不禁拍手叫好。
“蜀國花已盡,越桃今又開。色疑瓊樹倚,香似玉京來。且賞同心處,那憂別葉催。佳人如擬詠,何必待寒梅。”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的《詠梔子花》。梔子花輕輕舒展開白色的小花瓣,靜靜悄悄地散逸著既淡又濃的清香,就好像是初夏時節里乍然闖進視線的鄰家小姑娘,蹦蹦跳跳,美目顧盼生輝,笑容清麗可人。梔子花儼然是夏天裙角的精巧刺繡,嫻靜不失優雅,清淡不失高潔,宛若一幅描繪春天的中國工筆畫。
這是明代詩人沈周的《梔子花詩》:“雪魄冰花涼氣清,曲欄深處艷精神。一鉤新月風牽影,暗送嬌香入畫庭。”詩人用生花之妙筆,從初夏最平常的景物著筆,起句即開門見山、直奔主題,貌似走馬觀花,恬淡無意,卻是由里及外、由深到淺,粗看是平鋪直敘,細瞧竟發現暗藏精妙,雖不敢說是力透紙背、入木三分,但也是平中見奇,奇從平出;令人委實不敢側目,更不敢小覷,只有嘖嘖稱奇的份了。
唐代大詩人杜甫所作的《梔子》一詩是這樣寫的:“梔子比眾木,人間誠未多。于身色有用,與道氣傷和。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無情移得汝,貴在映江波。”在這里,詩圣杜甫對梔子花進行了客觀中肯的思考與評價,并且對梔子花的美與實用性如數家珍一般娓娓道來,詩意清新,如梔子花的清香撲面而來,使人甚感心情愉悅。
“疑為霜裹葉,復類雪封枝。日斜光隱見,風還影合離。”清代詩人劉灝在《詠梔子花》一詩中選材精當,詩思亦不同凡響,將梔子花比喻為霜、為雪,而“裹葉”“封枝”可見梔子花開有多么茂盛與熱鬧,斜陽光影,風去風還,錯落有致,有動亦有靜,臨池恣意傾吐清香。無盡詩美遽然現,詩不醉人人自醉,詩情畫意兩成趣,不亦樂乎莫如此。
古人贊頌梔子花的詩詞,還有許多,不勝枚舉。而且,風格迥異,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情懷。但都是風光無限,令人神往,可謂殊途同歸;甚至,可以說是各有各的`精巧、別致與傳神之美。桃花、梨花、櫻花、杏花等各種花兒都一一謝了,不知不覺間,又該輪到梔子花登上舞臺表演了,我感覺梔子花真的就好像是連接著春天與夏天的一座橋梁,一座用花的色和香味搭建起來的橋梁,讓人們不會因為季節的更替而黯然神傷。梔子花開了,香飄溢遠,芬芳歷久彌新。也許,梔子花正是在用綻放生命的方式來答謝造物主與大自然的恩賜,從而在百花盛開的時節里擁有了屬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經典花的詩詞 篇6
原詩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賞析
此詩是杜甫飄泊西南時期的名作。
花卿,名叫花敬定,有的書寫作花驚定。他是成都尹崔光遠的部將。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梓州刺史兼東川節度副使段子璋謀反,花敬定前去平叛,斬殺段子璋后將其首級親自擲獻給崔光遠。隨后,花敬定率部奏凱而旋。當時,杜甫有關寫花敬定的詩歌還有一首七言古詩《戲作花卿歌》,較詳細地描寫了這次平叛。在那首詩中,杜甫稱花敬定為猛將,并說“學語小兒知姓名”,可見花敬定當時在成都的影響。卿,是古代對男子的敬稱,也作夫妻之間或朋友之間的愛稱。在這里,無論是敬稱或愛稱,都是杜甫出于對花敬定的尊重。從詩的題目看,花敬定應該算作杜甫的朋友。
錦城,又稱錦官城,古為主管織錦之官府所在,故城在今成都西南。錦城的另一層含義是景物華美的城邑。在此代指成都。絲管,是指代兩種樂器。絲,指可彈奏的弦樂器;管,指可吹奏的管樂器,如蕭、笛之類。紛紛,本意是既多而亂的樣子,此指各種樂曲相互糅和,和諧動聽。“半入江風半入云”,字面的解釋是,一半樂聲隨江風飄蕩,一半樂聲升入云霄。這里是寫詩,是詩人的想象,當然不是科學的計量。音樂無形,眼睛是看不見的。但是詩人在此借助于風和云,將抽象的音樂描繪得有形有色,似乎能讓人看得見。前兩句寫音樂之美,是實寫。但這里須指出的是,實寫與虛寫,只是相對而言。如果第二句與第一句相比,第一句是實寫,第二句屬虛寫。如果將前兩句合起來,再與后兩句相比較,三四兩句為虛寫,一二句全成了實寫。從這一點來看,對詩的`表現方式的看法就如同中醫辨證論治一樣,須具體問題具休分析。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這首詩用反問作結,極贊音樂之美。美到什么程度?美到只有在天上才會有,而人間極難聽到,詩人通過夸張,使詩意得以升華到一個暫新的高度,給人以無限暇想。
對于這首詩,千百年來,一直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生于杜甫之后數百年的明代楊慎說:“花卿在蜀,頗僭用天子禮樂,子美作此譏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詩人之旨。”僭的意思是超越本分。古代等級制度森嚴,地位在下者不得冒用地位在上者的名義、禮儀或器物,如果冒用了就是僭越,必須治罪。大約楊慎臆定花卿僭用了皇帝禮樂,杜甫寫詩來諷刺他。另一種觀點則以為杜甫只是贊美樂曲之妙,并無嘲諷之意。不少學者即持此說。筆者也認為此詩之意即屬后者。這首詩是一篇贈言,就是杜甫與花敬定分別時寫給對方的話。我們可以就此詩作一下延伸,花敬定平叛之后,肯定興奮異常,一些社會名流前去為其祝捷,花敬定歡喜不盡,盛情款待。在宴會上除了唱酒吃肉外,再奏一些音樂,這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從“贈”和“卿”兩個字都不能認定此為譏諷之作。哪有吃了人家的、喝了人家的以后,再費盡心機寫一首名傳千古的諷刺佳作!這于理于情都說不通!是否楊慎將“天上”誤認作“天子”了也很難說。
詩人這樣寫,只是為了夸張。正如大思想家王充在《論衡·藝增》中所云:“譽人不增其美,聞者不快其意;毀人不益其惡,聽者不愜于心。”夸張是詩人的慣用手法,杜甫曾在詩中多次運用,如贊譽章彝為“指揮能事回天地,訓練強兵動鬼神”。贊譽蘇渙詩時更是極盡夸張之能事,如讀蘇詩的感覺是“乾坤幾反復”,“勝食齋房芝”,“余喜發卻變,白間生黑絲”等等。在贊譽李白時不僅用了“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而且夸他“斗酒詩百篇”。別的不說,但說“李白斗酒詩百篇”就夠夸張了。李白說自己“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又說“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好了,如果杜甫是寫實的話,李白一天該寫多少詩?一生又該是多少呢?因此,楊慎所說杜甫用詩諷刺花卿之事,純屬臆斷。我們只把這首《贈花卿》當作贊美音樂的妙詩來讀就行了。
經典花的詩詞 篇7
【海棠】
海棠
宋·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桃花】
題都城南莊
唐·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在,桃花依舊笑春風。
詩詞君:這首詩設置了兩個場景,“尋春遇艷”與“重尋不遇”,雖然場景相同,卻是物是人非。開頭兩句追憶“去年今日”的情景,先點出時間和地點,接著描寫佳人,以“桃花”的紅艷烘托“人面”之美;結尾兩句寫“今年今日”此時,與“去年今日”有同有異,有續有斷,桃花依舊,人面不見。兩個場景的映照,曲折地表達出詩人的無限悵惘之情。
【牡丹】
賞牡丹
唐·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丁香】
攤破浣溪沙
南唐·李Z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
詩詞君:“丁香結”本是丁香的花蕾,取固結難解之意,詩人多用它比喻相思之愁的郁結不散,如李商隱《代贈》詩有句:“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李Z的獨創就在于將丁香結化入雨中的境界,使象征愁心的`喻體丁香花蕾更加凄楚動人,更加令人憐憫。
【櫻花】
本事詩
民國·蘇曼殊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杏花】
游園不值
宋·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詩詞君:這首小詩寫詩人春日游園所見所感。此詩先寫詩人游園看花而進不了園門,感情上是從有所期待到失望遺憾;后看到一枝紅杏伸出墻外,進而領略到園中的盎然春意,感情又由失望到意外之驚喜,寫得十分曲折而有層次。
【迎春花】
中書東廳迎春
宋·韓琦
覆闌纖弱綠條長,帶雪沖寒折嫩黃。
迎得春來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紅藥】
揚州慢
宋·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詩詞君:揚州的名勝二十四橋仍然存在,水波蕩漾,冷峻的月光下,四周寂籟無聲。唉,試想下,盡管那橋邊的芍藥花年年如期盛放,也很難有人有情思去欣賞它們的艷麗。詞人用帶懸念的疑問作為詞篇的結尾,很自然地移情入景,今昔對比,催人淚下。
【山茶花】
山茶
宋·陸游
東園三月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
唯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
【蘭花】
古風
唐·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詩詞君:此詩以幽蘭自喻,蓋謂人有逸才,埋沒于眾,雖當圣明之朝,恐時光易逝,才未見用,而身已衰老,故望有德高望重者提攜。
經典花的詩詞 篇8
江畔獨步尋花
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詞語釋義】
1.獨步尋花:獨自一人一邊散步,一邊賞花。
2.蹊(xī):小路。
3.嬌:可愛的。
4.恰恰:形容聲音和諧動聽。
5.留連:即留戀,舍不得離去。本詩句用來形容蝴蝶在花叢中飛來飛去,戀戀不舍的樣子
6.江畔:江邊。
【詩歌譯文】
黃四娘家的周圍的小路上開滿了繽紛的`鮮花,千朵萬朵的鮮花壓得枝條都低低彎下了身。
嬉鬧的彩蝶戀戀不舍地盤旋飛舞,自由自在的小黃鶯叫聲婉轉動人。
【詩歌賞析】
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詩人杜甫在飽經離亂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暫時有了安身的處所,心情比較舒暢。春暖花開時節,他獨自在江畔散步賞花,寫下了《江畔獨步尋花》一組七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六首。
首句“黃四娘家花滿蹊”,點明尋花的地點。“蹊”是小路。“花滿蹊”是說繁花將小路都蓋住了,連成片了。次句“千朵萬朵壓枝低”。“千朵萬朵”形容數量之多。“壓枝低”中的“壓”和“低”兩個字用得十分貼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春花密密層層,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條都壓彎了。這句是上句“滿”字的具體化。第三句“留連戲蝶時時舞”。“留連”是形容蝴蝶飛來飛去舍不得離開的樣子。這句從側面寫出春花的鮮艷芬芳。其實詩人也被萬紫千紅的春花所吸引而留連忘返。第四句“自在嬌鶯恰恰啼”。“嬌”是形容鶯歌柔美圓潤。“恰恰啼”是說正當詩人前來賞花時,黃鶯也在鳴叫。只因為詩人內心歡愉,所以想當然地認為黃鶯特意為自己歌唱。這與上句說彩蝶留連春花一樣,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詩人成功地運用了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這首小詩讀起來就更親切有味。
經典花的詩詞 篇9
[金]蔡松年
能自克。志復疏怯,嗜酒好睡。遇乘高履危,動輒有畏。道逢達官稠人,則便欲退縮。其與人交,無賢不肖,往往率情任實,不留機心。自惟至熟,使之久與世接,所謂不有外難,當有內病,故謀為早退閑居之樂。長大以來,遭時多故,一行作吏,從事於簿書鞍馬間,違己交病,不堪其憂。求田問舍,遑遑於四方,殊未見會心處。聞山陽間,魏晉諸賢故居,風氣清和,水竹蔥。方今天壤間,蓋第一勝絕之境,有意卜筑於斯,雅詠玄虛,不談世事,起其流風遺躅。故自丙辰丁巳以來,三求官河內,經營三徑,遂將終焉。事與愿違,俯仰一紀,勞生愈甚,吊影自憐。然而觸於事物,感今懷昔,考其見於賦詠者,實未始一日而忘。李君不愚,作掾天臺,出佐是郡,因其行也,賦樂府長短句,以敘鄙懷。
行春勝日,物彩照人,為予擇稚秀者,以雨中花歌之,使清泉白石,聞我心曲,庶幾他日,不嗜酒偏憐風竹,晉客神清,多寄虛玄。有山陽遺跡,水石高寒。曾為幽棲起本,幾求方外微官。謾蹉跎十載,還羨君侯,左駕朱。山村霰雪,竹外花明,瘦梅半樹斕斑。溪路轉、青簾佳處,便是蕭閑。寄謝王君精爽,摩挲森碧瑯。個中著我,儲風養月,先報平安。
經典花的詩詞 篇10
一叢花·溪堂玩月作
宋代陳亮
冰輪斜輾鏡天長,江練隱寒光。危闌醉倚人如畫,隔煙村、何處鳴榔?烏鵲倦棲,魚龍驚起,星斗掛垂楊。
蘆花千頃水微茫,秋色滿江鄉。樓臺恍似游仙夢,又疑是、洛浦瀟湘。風露浩然,山河影轉,今古照凄涼。
譯文
夜空圓月斜轉,月下的溪水波明如鏡,映入長天,仿佛被輾成一匹白練,隱映著一片寒光。酒醉的我倚在高樓的欄桿旁,欣賞這如畫般的風景。隔著水霧的漁村,不知什么時候傳來漁舟捕魚時木板敲擊船舷發出的根根聲。烏鵲倦而棲息于林木,魚兒驚而從水中躍起,唯見滿天的繁星靜靜無聲地掛在柳樹梢頭。
廣闊的水面迷茫一片,隱約可見水邊蘆葦的灰白花序,秋色籠罩著渺無涯際的江南水鄉。在樓臺上欣賞著這秋江月夜的清麗景象,恍若夢游仙境,還像是置身于洛水之濱、湘江之畔。夜風清露廣大壯闊,山河的空間隨著月影推移的時間而變化。明月普照下,想到古往今來世事滄桑,聯想到南北分疆,江山易主,心境感到無比悲愴凄涼。
注釋
一叢花:詞牌名。雙調七十八字,上下片各七句、四平韻。
溪堂:臨溪的堂舍。這里指陳亮的好友辛棄疾的溪堂,在信州(今江西上饒)玉溪(即信江)邊。
玩月:賞月。玩:欣賞,觀賞。
冰輪:圓月。因月圓如輪,光寒如冰,故稱。
輾(niǎn):軋,這里有轉動的意思。
鏡天:明凈如鏡的天空。這里指水在月光照射下波明如鏡映長天。
江練:謂江水澄澈、平靜如同潔白的綢子。這里指月光下的江水如同一條白練一般。
寒光:清冷的月光。
危闌:高樓上的欄桿。危:高。
煙村:指煙霧繚繞的村落。
何處:用來詢問時間。
鳴榔(láng):一作“鳴根”。指敲擊船舷發出根根的聲音,使魚驚而入網。或為歌聲之節。
烏鵲:指烏鴉和喜鵲。
魚龍:偏義復詞,指魚。
星斗:泛指天上的星星。
蘆花:蘆絮。夏秋之季蘆葦花軸上密生的穗狀花序,灰白色。
千頃:這里概言水面之廣。
微茫:隱秘暗昧,隱約模糊。
江鄉:多江河的地方。多指江南水鄉。
恍(huǎng)似:好像似,仿佛像。
游仙夢:指脫離塵俗、游心于仙境的夢。
疑是:像是。
洛浦(pǔ):洛水之濱。
瀟湘:指湖南的瀟水和湘江,二水合流后北注洞庭湖。
風露:風和露。
浩然:廣闊、盛大的樣子。
轉:變化,改變。
今古:古往今來。
凄涼:悲涼,凄愴。
賞析
這首詞是一首玩賞風景作品,但由于融進了感嘆國家興亡的內容,從而使它的認識意義和審美意義驟然加重。全詞景象大開大變,但由于描寫有序、布局有致,又有“玩月”二字貫穿其間,加上詞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提綱挈領,所以,全詞結構仍顯得很嚴謹。
全詞共分三部分。上片起首兩句為第一部分,先總寫月照澄江、水映長空的雄偉景觀。上句由月而及江,下句由江而及月,勾勒出一幅月光水色交相輝映的壯麗圖景。用“輾”字而不用“照”字,是因為“輾”字有轉動的意思,用在這里,不僅與“冰輪”搭襯得當,而且,還給人以運動感,仿佛看到了倒映在江水中的皓皓月輪,正隨著江水的流動而緩緩移動。“隱”字可謂一字傳神,寫出了月光無聲地射照江水的韻致。而“寒”字,既與上句的“冰輪”相綰合,又暗伏下片的“秋色”。這兩句的江月傳神寫照,境界闊大,景象宛然。
從“危闌”句到下片的“又疑是”句是第二部分,寫秋月照耀下的江鄉景色。“危闌”句承上啟下,順筆交代一下“溪堂玩月”的感受,詞人完全陶醉在這畫圖般的景色之中了。“危闌”,照應了題面中的“溪堂”二字,說明“玩月”的所在是臨江的樓臺。“醉倚”,寫出了作者憑欄玩月賞景的情態,但“醉”字不一定是“酒醉”的“醉”,而是“陶醉”的“醉”,著此一字就把詞人彼時的心態也寫出來了。詞人自我形象的出現,不僅豐富了這幅秋江月夜圖的內容,也使它顯得更有情趣。接下來“隔煙村”數句,便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對“人如畫”的“畫”作了具體的描繪。“隔煙村”句從聽覺的角度寫漁舟夜歸。詞人只是憑欄所聞,而且又因隔著煙靄迷蒙的江村,不辨漁舟從何而來,歸向何處,故云“何處鳴榔”。“烏鵲”三句從視覺的角度著墨,寫了三種事物的三種表現:烏鵲倦于棲息,魚龍驚而躍起,只有北斗星默默地掛在垂楊梢頭。至于烏鵲何以“倦棲”,魚龍又何以“驚起”,是因為月光明亮,還是因為漁舟鳴桹,詞人沒說,也不必說,何況“倦”、“驚”云云,本來就包含著想象的成分,帶上了詞人的主觀感覺。這三句雖然都從局部著墨,但布局得宜,很有層次,而且靜中有動,使這幅“畫”顯得更有生意。
過片繼續寫景。換頭兩句又從整體上勾勒一筆,為上片所寫之景描繪出一個更為廣闊的背景,使整個畫面顯得更加瑰偉壯麗:蘆花千頃,江水迷茫,渺無天際的秋色籠罩著整個江鄉。蘆花是江鄉秋色中最富代表性的景物之一,寫蘆花便突出了江鄉的特點。而云“千頃”,則極言遼闊無垠,并非確指。至于“水微茫”,這一則是月光水色交相輝映,二則也因為蘆花紛紛揚揚,所以遠遠看去,便有了朦朦朧朧的感覺。
下片“樓臺”兩句與上片“危闌”句遙相呼應,把鏡頭拉到自己的身邊來,進一步抒寫憑欄“玩月”的感受。詞人佇立江樓,看到秋江月夜下的清麗景象,恍若夢游仙境,又仿佛置身于洛水之濱,湘水之畔。這里“洛浦瀟湘”合而用之,不僅突出了江鄉之美,給詞人描繪的這幅秋江月夜圖涂上了一層神奇色彩,同時也強化了詞人的覽物之情,流露出詞人對江鄉的.熱愛之忱。
結拍三句為第三部分,景象陡然一變,情調轉入悲涼,寄寓了詞人的國家興亡之感。“風露”句極寫寒氣濃重,浩然莫御。“山河”句和篇首“冰輪斜輾”遙相呼應,顯示出時間的推移、景象的變化和詞人“溪堂玩月”之久。但既云“山河影轉”,境界就更為開闊,整個空間都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著,而不僅僅局限于“溪堂”和“江鄉”,它分明織進了詞人的想象。這兩句全為結拍一句蓄勢。“今古”句是全詞的結穴所在,也是作者“溪堂玩月”的最后感觸所在。從古到今,明月無殊,普照人間。詞人這種“今古照凄涼”的感受首先是從嚴酷的現實而來。半壁江山落于金人之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不僅不思恢復,還對主張和堅持抗金的人進行壓制迫害,使他們“報國欲死無戰場”(陸游《隴頭水》)。詞人自己的抗金方略,不但未被采納、不被理解,反遭陷害。此時,詞人登上江樓,看到雄偉壯麗的秋江月夜景色,自然要引起他的無限感慨。詞人還想到了“古”,想到了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南北分裂局面,故云“今古照凄涼”。“山河影轉”句已自隱寓著江山易主之感,最后再以“今古”句一結,就和盤托出了作者感時傷景的悲涼情懷,使全詞意韻和格調為之一變,帶上一層濃重的悲古傷今、感嘆興亡的色彩。這樣就使詞從詞人賞玩風景的情事范圍開拓出去,具有了更多的內容,提高了詞的境界,豐富了詞的內涵。總觀結拍三句,氣象恢宏,意境雄渾,聲情悲壯,含義深遠。
陳亮所作的詞的風格并非單一,于豪邁奔放之外還有幽雅秀麗的一面,而這首詞則又另具風韻,遠非豪邁奔放和幽雅秀麗所能概括。這首詞的內容如題,通篇描繪秋江月夜的瑰麗景象,只在詞的結尾處才透露出作者感時傷懷的悲涼情懷。
創作背景
陳亮是辛棄疾的摯友。辛棄疾在淳熙八年(1181)被劾落職,第二年在信州(江西上饒)閑居,筑溪堂于信江邊。故陳亮此詞應作于淳熙九年(1182)之后。
經典花的詩詞 篇11
原文
波面銅花冷不收,玉人垂釣理纖鉤。月明池閣夜來秋。
江燕話歸成曉別,水花紅減似春休。西風梧井葉先愁。
古詩簡介
《浣溪沙·波面銅花冷不收》由南宋詞人吳文英創作,是一首寫景壞人詞。上闋寫玉人佇立池邊,悵望一彎纖月,妙在不寫抬頭望月,而寫凝望水中之彎月。無限情思,俱從倒影中映出。下闋抒情,卻不從眼前景入筆,而是從與江燕曉別寫起,再嘆紅減春休,最后歸到西風吹拂梧桐深林的深夜,回應上闋“月明池閣夜來秋。”全詞意境朦朧而清奇,情深而意重。
譯文
水波清澈的西湖像一面菱花銅鏡,好像誰將它丟在冷夜里不來收拔,哪位美人理出釣竿,將一彎纖細的月鉤垂釣在湖中,月色澄明映池閣,夜來池閣秋風冷。
當年像雙燕呢喃話歸,清晨時勞燕分飛,各自西東,仿佛隨著春意終結,水面上蓮荷凋謝了艷紅。瑟瑟西風吹過天井的梧桐,最感到悲愁的葉子先自飄零。
注釋
①浣溪沙(huànxīshā):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名,后用為詞調。一作“紗”。有雜言、齊言二體。
②銅花:銅鏡。比喻水波清澈如鏡。古代銅鏡刻有花紋,故稱銅花。
③纖鉤:新月影,如鉤,彎細的月影,約農歷初二、三時的月亮。黃庭堅《浣溪沙》詞:“驚魚錯認月沉鉤”。
④冷來秋:指比秋天還冷
④水花紅:水邊紅蓼(liǎo),也叫水蓼,莖葉呈紅色。柳永《八聲甘州》詞:“是處紅蓑翠減,冉冉物華人。”這里借用其意。
⑤曉:清晨時分。
⑥水花:荷花。崔豹《古今注》:“芙蓉一名荷華,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春休:春天結束。
⑦梧井:井,即露井,無蓋井。葉先愁:樹葉先凋謝。梧井,取前《解連環》(暮檐涼薄)“嘆梧桐未秋,露井先覺”詞意,因梧桐落葉最早,由其葉落,即知秋至。
賞析
此詞乃是借寫西湖秋夜之景,以此來懷念舊人之作,全詞造境清奇,情意深永。
上片寓情于景,繪出西湖秋夜清冷凄寂之景,奇幻優美。當時波平如鏡,月影在水,而詞人只覺得梧桐葉落,一派秋意,生動描繪了一幅清冷寂寥的秋景圖。“冷不收”是詞人的.刻意之言,說銅鏡被遺落在凄冷的夜晚沒有人收。陳洵在《海綃說詞》里說:“‘玉人垂釣理纖鉤’是下句倒影,非謂真有一玉人垂釣也。”“玉人垂釣理纖鉤”營造了一個虛幻美麗的景象,寫詞人看見月亮倒映在湖水中,湖面竟然出現了一位“玉人”。這位玉人就是傳說中的月宮美人嫦娥。月亮是真實的景物,而湖面的“玉人”是虛假的,這一真一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顯示出詞人的想象力非常豐富,而且具有人情味。最后一句說池閣月夜冷寂方知已經人秋。“月明池閣”,點明詞人身在池閣,欣賞月明西湖之景,而“夜來秋”寫出詞人在池閣上輾轉難眠,只感到陣陣秋風襲來,分外奇寒,暗喻內心的凄涼。
下片回首當年與情人離別的情景,以西風井邊梧桐落葉的蕭瑟景色渲染悲涼氣氛。
詞人與情人在拂曉告別,看見湖水上的紅蓮都凋謝了,瑟瑟的西風吹得梧桐葉紛紛掉落。詞人取江燕、水花的意象,描繪了一個勞燕分飛,花自飄零人自悲的凄慘景象。“水花紅減”描寫了西湖水面上嬌艷的荷花凋敗的景象,詞人感嘆時光的流逝,暗含對情人的相思之情。最后一句寫景,卻不僅僅是寫景,景中見情,將詞人悲切的心情刻畫得入木三分。“西風”句是指西風吹拂梧桐,樹葉瑟瑟抖動,如同悲秋,暗寓詞人對飄零身世的深深感慨。
全詞意境朦朧而清奇,情深而意重。
經典花的詩詞 篇12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
宋朝:柳永
煦色韶光明媚,輕靄低籠芳樹。池塘淺蘸煙蕪,簾幕閑垂飛絮。春困厭厭,拋擲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緒。終日扃朱戶。
遠恨綿綿,淑景遲遲難度。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處。深院無人,黃昏乍拆秋千,空鎖滿庭花雨。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翻譯/譯文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譯文
春光明媚,陽光和煦,薄霧低低的籠罩著芳香的樹叢。池塘上飄著如煙的霧氣,凌亂而荒蕪,簾幕無聊的垂著,像風中的柳絮一般飄蕩。春困的日子讓人想睡覺,把斗草的游戲拋開了,踏青的心情也沒有了。整天關著房門。
綿綿的思念,幽幽的愁緒,何時才能得到丈夫的愛憐。年輕的郎君,你和從前一樣嗎?在哪兒眠花宿柳呢。寂寞的院子的空無一人,黃昏時剛剛把秋千拆掉了,白白的鎖住了一院子落花。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注釋
1、斗百花:詞牌名,又名《夏州》。格律以“雙調八十一字,前段八句五仄韻,后段七句三仄韻”為正體。
2、煦色:美好的春色,春天陽光和煦,因此稱煦色。
3、韶光:本指美好的陽光,這里指青春年少的美好時光。
4、輕靄:薄霧。
5、淺蘸(zhàn):輕輕地挨碰。
6、煙蕪(wú):如煙的霧氣混合顯得凌亂而荒蕪。
7、閑垂:沒有必要的垂掛,簾幕本是用來遮掩夫妻親昵之用的,由于丈夫不在家簾幕也成為了一種沒有必要的擺設。
8、厭厭:精神不振的樣子。
9、斗草:古代民間習俗,農歷五月初五有斗草之戲,唐宋時稱為“斗百草”。
10、踏青:春天到郊外去游玩。
11、扃(jiōng):門窗的插條,此處是關閉之意。
12、遠恨:因丈夫不知是在何處眠花宿柳,恨又沒有具體對象,因此稱遠恨。
13、綿綿:連續不斷,此處又有情意纏綿之意。
14、淑景(yǐng):日影。景,通“影”。此處指美好的`光陰。杜甫《紫宸殿退朝口號》:“香飄合殿春風轉,花覆千官淑景移。”
15、遲遲:遲緩。
16、年少傅粉:喻年輕貌美的少年男子,此處指此年輕女子的丈夫。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何平叔(何晏)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
17、依前:和從前一樣。
18、醉眠:酒醉之后的睡眠,此處指眠花宿柳。
19、乍:剛剛。
20、空鎖:白白的鎖住
21、花雨:落花如雨。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賞析/鑒賞
此詞具體創作年代暫不可考。因此詞為代春閨怨體,而柳永創作此類作品多為早年游歷江南的時候,故此詞也應該是作于這個時候。
這是柳永早年寫的一首中調詞,描寫一名被拋棄的年輕女子思念她的情人而不得見的悵怨心情。上片寫她面對大好春色而深感寂寞的情景;下片寫她想念情人而百無聊賴的心境。
上篇開頭四句,猶如一組連續不斷、由遠而近、由大到小的靜景鏡頭,把大好春景寫得如詩如畫:先展示出和暖美好的春光是那么明麗嫵媚,渲染出一個迷人的全景;然后拉近鏡頭,現出輕淡的云氣低低籠罩著花開樹木的景象;再把鏡頭推進,照著芳樹旁的一個池塘,那池塘中有一片好似輕淺地沾著水而生長的水氣朦朧的青草;最后把鏡頭對著池塘邊的小樓,只見遮蔽門窗的簾布靜靜地垂著,任憑楊花柳絮在簾外春風中飄舞。從結構上看,第一句是總寫,下面三句是分寫;分寫的三句又句句相加,步步逼。這就使春光明媚的靜景不斷變化,最后使讀者的眼光集中到閑垂簾幕的地方來了。
詞人為什么要著力描繪這大好春景呢?這幅春景又是從什么角度來看的呢?這在“春困厭厭”以下四句中才點出了答案。原來這都是春困者眼中之所見;而她面對如此迷人景色,并未引起歡樂的快感,反倒越加困惱起來,久久不能消除。“厭厭”,好久。這種久久困惱的心情,使得她連賽百草的游戲也丟開了,使得她連到郊外散步游玩的情緒也冷淡下來了,一天到晚把朱紅的大門緊閉。“斗草”,據《荊楚歲時記》云:“五月五日,有斗百草之戲。”踏青指在清明節前后郊游,“青”即青草。“工夫”,時間;“扃”關門。看來春光越美,春意越濃,越使她感到孤寂,心緒冷落,這種反常的情緒原因何在呢?從而勾起讀者的懸念,詞意也就自然而然地過渡到下片。
“遠恨綿綿,淑景遲遲難度。”這個換頭,承上啟下,解開懸念。原來是她由于有著綿綿不斷的悠長怨悔的心情,所以面對如此美好春景反倒感到時間緩慢,難以熬過。“遠恨”,即長恨,長久的怨悔。“淑”,美好。意思雖然十分醒豁,而用詞卻頗為含蓄。它既揭示了大好春光反而使她困惱無緒的秘密,又賣了一個何為“遠恨”的關子。這確如周濟所說:“以一、二語勾勒提掇,有千鈞之力。”
“年少傅粉,依前醉眠何處?”緊接上句,點明“遠恨”的內容。說她想念的那個年輕人搽著脂粉,又像以前在她這兒喝醉共眠一樣地到別處去尋歡作樂了吧?這里面包含了對“年少”的往日恩愛的回顧,更蘊藏著對“年少”的今日薄情的怨恨,而全由她想像的口吻出之,即使“遠恨”的內容深化了一層,又照應了上片“終日扃朱戶”的內心活動,從而把一個被拋棄的女子的一腔纏綿悱惻而又怨悔交集的心境描摹得淋漓盡致。
在這萬般愁緒無可解脫的情況下,她只好想借著打打秋千來排遣愁緒。“深院無人”,是寫她實際還在盼望“年少”能來,可幽深的院子里并沒有人來,其間寂寞失望的心情可以想見。“黃昏乍拆秋千”,則把她對景難排、出于無奈的神態刻畫出來。“黃昏”,與上片的“終日”遙相呼應,顯見她在朱戶獨思之久;“乍拆”,暫忽打開,描摹出迷離恍惚、無可奈何之態。“空鎖滿庭花雨”之句,用在這兒正與她的被棄飄零的不幸遭遇相互映襯。其間一個“空”字,更把她蕩秋千而不再有“年少”欣賞、只有滿院落花與她一起空自關在這深院中冷落心境渲染出來,景中有情,意在言外,成為情景交融、詞意含蓄的結筆。
此詞首尾兩處寫景,起首以大好春色反襯內心的困擾寂寞;末尾以深院花雨映襯內心的遠恨難排。在寫法上,有如夏敬觀所說:“層層鋪敘,情景兼融,一筆到底,始終不懈。”其中詞意之曲折含蓄,敘事之委婉有序,章法之綿密謹嚴,音律之和諧悅耳,也都顯示了柳詞的特色。
《斗百花·煦色韶光明媚》作者簡介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始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其中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說。柳永作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有《雨霖鈴》、《八聲甘州》、《鳳棲梧》等,現存有大量詩篇。
經典花的詩詞 篇13
【漁家傲】
花底忽聞敲兩槳。逡巡女伴來尋訪。
酒盞旋將荷葉當。蓮舟蕩。時時盞里生紅浪。
花氣酒香清廝釀,花腮酒面紅相向。醉倚綠陰眠一餉。驚起望。船頭閣在沙灘上。
詩詞賞析:
此詞以清新可愛而又富有生活情趣的語言,描寫一群采蓮姑娘蕩舟采蓮時喝酒逗樂的情景,塑造出活潑、大膽、清純的水鄉姑娘形象,給人以耳目一新的藝術享受。
首句“花底忽聞敲兩槳”,“聞”字、“敲”字,不寫人而人自現,“槳”字不寫舟而舟自,用“花底”二字映襯出了敲槳之人,是一種烘托的手法,著墨不多而蘊藉有味。第二句“逡巡女伴來尋訪”,方才點明了人和人的性別。“逡巡”,頃刻,顯示水鄉女子蕩舟技巧的熟練與急欲并船相見的心情,人物出場寫得頗有聲勢。“酒盞”句,是對姑娘們喝酒逗樂的描寫,是一個倒裝句,即“旋將荷葉當酒盞”的意思,倒文是為了協調平仄和押韻。這個“旋”二字,與上面的“忽”字、“逡巡”二字,匯成一連串快速的行動節奏,表現了姑娘們青春活潑、動作麻利的情態,惹人喜愛。
“酒盞”句寫荷葉作杯。據說是把荷葉連莖摘下,葉心凹處,用針刺破,一手捧荷葉注酒凹處以當酒杯,于莖端吸飲之。隋殷英童《采蓮曲》云“荷葉捧成杯”,唐戴叔倫《南野》云“酒吸荷杯綠”,白居易《酒熟憶皇甫十》云“寂寞荷葉杯”等,都是指此。荷香萬柄、輕舟蕩漾中間,幾個天真爛漫的姑娘,用荷葉作杯,大家爭著吮吸荷杯中的醇酒,好一幅生動而富有鄉士氣息的女兒行樂圖!接著輕蕩蓮舟,碧水微波,而荷杯中的酒,也微微搖動起來,映入了荷花的紅臉,也映入了姑娘們腮邊的酒紅,一似紅浪時生。
下片第一、二二句“花氣酒香清廝釀,花腮酒面紅相向”,是從花、酒與人三方面作交錯描述。花的清香和酒的清香相互混和,花的'紅暈和臉的紅暈相互輝映。花也好,人也好,酒也好,都沉浸一片“香”與“紅”之中了。這就把熱鬧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然而第三句“醉倚綠陰眠一餉”筆鋒一轉,熱鬧轉為靜止。又拈出一個“綠陰”的“綠”字來,使人視覺和聽覺上產生一種強烈的色彩和音響的對比,從而構成了非凡的美感。下面兩句筆鋒又作一層轉折,從“眠”到“醒”;由“靜”再到“動”,用“驚起”二字作為轉折的紐帶。特別是這個“驚”字,則又是過渡到下文的紐帶。姑娘們喝醉了酒,荷葉的綠陰中睡著了,而船因無人打槳隨風飄流起來,結果沙灘上擱淺了。“驚起”是言醒來看到了這個令人尷尬的場面,這樣既坐實一個“醉”字,又暗藏一個“醒”字。
這首詞妙起、承、轉、合脈絡清晰;更妙其風格清新、言語含蓄而又設境秾艷,詞風健康明朗、生動活潑,是少有的佳作。
經典花的詩詞 篇14
1、清平樂
李白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干。
2、牡丹
劉灝清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3、賞牡丹
唐?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開花時節動京城。
4、牡丹詩
唐?徐凝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穎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5、牡丹詩
唐?唐彥謙
顏色無因饒錦繡,馨香惟解掩蘭蓀。
那堪更被煙蒙蔽,南國西施泣斷魂。
6、牡丹詩
唐?殷文圭
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栽成對玉堂。
紅艷裊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
剪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西子妝。
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占斷春光。
7、牡丹
唐?薛濤
去春零落暮春時,淚濕紅箋怨別離。
常恐便同巫峽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傳情每向馨香得,不語還應彼此知。
只欲欄邊安枕席,夜深閑共說相思。
8、牡丹詩
元?李孝光
富貴風流拔等倫,百花低首拜芳塵。
畫欄繡幄圍紅玉,云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
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
9、牡丹詩
唐?李山甫
邀勒東風不早開,眾芳飄后上樓臺。
數苞仙艷火中出,一片異香天上來。
10、牡丹詩
宋?謝枋得
蘭佩蓉裳骨相寒,山中何日鼎成丹。
春深富貴花如此,一笑尊前醉眼看。
11、紅牡丹
王維
綠艷閑且靜,紅衣淺復深。
花心愁欲斷,春色豈知心。
12、白牡丹
韋莊
閨中莫妒新妝婦,陌上須慚傅粉郎。
昨夜月明渾似水,入門唯覺一庭香。
吉祥寺花將落而陳述古期不至蘇軾
今歲東風巧剪裁,含情只待使君來。
對花無語花應恨,直恐明年花不開。
13、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一
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
寂寞萎紅低向雨,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二
寂寞菱紅低向南,離披破艷散隨風。
晴明落地猶惆悵,何況飄零泥土中。
14、買花
唐?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
貴賤無常價,酬值看花數。
灼灼百朵紅,戔戔五束素。
上張幄幕庇,旁織笆籬護。
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
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來買花處。
低頭獨長嘆,此嘆無人喻。
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
15、賞牡丹一首
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16、牡丹吟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況是期間更有王。
四色變而成百色,百般顏色百般香。
17、牡丹種曲
唐朝?李賀
蓮枝未長秦蘅老,走馬馱金屬春草。
水灌香泥卻月盆,一夜綠房迎白曉。
美人醉語園中煙,晚花已散蝶又闌。
梁一老去羅衣在,拂袖風吹蜀國弦。
歸霞帔拖蜀帳昏,嫣紅落粉罷承恩。
檀郎謝女眠何處?樓臺月明燕夜語。
18、題益公丞相天香堂
宋?楊萬里
君不見,沉香亭北專東風,謫仙兒詞天無功。
若不見,君王殿后春第一,領袖眾芳捧堯日。
此花可令轉化鈞,一風一雨萬物春。
十分整頓春光了,收黃拾紫歸煤表。
天香染就山龍裳,余芬卻染水云鄉。
青原白鷺萬松竹,被渠染作天上香。
人間何曾識姚魏,相公新移洛中裔。
呼灑撫招野客看,不醉花前為誰醉
贊美牡丹花的詩句2
1、牡丹
五代?孫魴
意態天生異,轉看看轉新。
百花休放艷,三月始為春。
蝶死難離檻,鶯狂不避人。
其如豪貴地,清醒復何因。
2、牡丹
五代?唐彥謙
真宰多情巧思新,因將能事送殘春。
為云為雨徒虛話,傾國傾城不在人。
開日綺霞應失色,落時青帝合傷神。
帝娥婺女曾相送,留下?s黃作蕊塵。
3、看天王院牡丹
五代?王貞白
前年帝里探春時,寺寺名花我盡知。
今日長安已灰燼,忍隨南國對芳枝。
4、看牡丹
五代?殷益
擁毳對芳叢,由來趣不同。
鬢從今日白,花是去年紅。
艷色隨朝露,馨香逐晚風。
何須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5、牡丹
五代?裴悅
數朵欲傾城,安同桃李榮。
未嘗貧處見,不似地中生。
此物疑無價,當春獨有名。
游蜂與蝴蝶,來往自多情。
6、再看光福寺牡丹
五代?劉兼
去年曾看牡丹花,蛺蝶迎人傍彩霞。
今日再游光福寺,春風吹我入仙家。
當筵芬馥歌唇動,倚檻妖羞醉眼斜。
來歲未朝金闕去,依前和露載歸衙。
7、胡武平遺牡丹一盤
宋?梅堯臣
疇昔居洛陽,看盡名園花。
臨水復蔭竹,艷色照彤霞。
良好相與至,竟飲歡無涯。
而今猶老翁,鬢發但未華。
昨日到湖上,碧水涵蒲芽。
此情頗已愜,薄宦非初嗟。
況乃蒙見憐,帶雨摘春葩。
雖無向時樂,蕙好仍有知。
【經典花的詩詞】相關文章:
經典花的詩詞02-15
描寫花的詩詞01-21
贊美花的詩詞01-07
有關花的詩詞01-24
關于花的詩詞01-20
關于花的詩詞名句03-27
描寫花的詩詞名句08-20
贊美花的詩詞名句03-18
古代寫花的詩詞08-08
與花有關的詩詞名句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