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長江的詩詞5篇
描寫長江的詩詞1
1、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絕句二首》
2、云氣生虛壁,江聲走白沙。——杜甫《禹廟》
3、春風催客醉,江月向人開。——劉長卿《喜李翰自越至》
4、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王維《送沈子歸江東》
5、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6、江春不肯留歸客,草色青青送馬蹄。——劉長卿《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
7、一抹斜陽沙觜,幾點閑鷗草際,烏榜小漁舟,搖過半江秋水。——劉基《如夢令·一抹斜陽沙觜》
8、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
9、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10、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潘閬《酒泉子·長憶觀潮》
11、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溫庭筠《利州南渡》
12、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13、三奏月初上,寂寥寒江深。——權德輿《月夜江行》
14、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5、扁舟一棹歸何處?家在江南黃葉村。——蘇軾《書李世南所畫秋景》
16、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李白《尋雍尊師隱居》
17、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李商隱《暮秋獨游曲江》
18、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王維《送康太守》
19、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20、江上春山遠,山下暮云長。——葛長庚《水調歌頭·江上春山遠》
21、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暮江吟》
22、江上陰云鎖夢魂,江邊深夜舞劉琨。——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23、落木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忙。——陳師道《次韻李節推九日登南山》
24、一朵江梅春帶雪。——趙鼎《蝶戀花·一朵江梅春帶雪》
25、此意仗江月,分付與沙鷗。——楊炎正《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26、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呂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
27、江南好,風景舊曾諳。——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
28、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戚繼光《馬上作》
29、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辛棄疾《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30、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劉長卿《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31、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李白《夜泊牛渚懷古》
32、那信江海余生,南行萬里,屬扁舟齊發。——鄧剡《酹江月·驛中言別友人》
33、安穩錦屏今夜夢,月明好渡江湖。——晁沖之《臨江仙·憶昔西池池上飲》
34、解道澄江凈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35、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36、亂碧萋萋,雨后江天曉。——梅堯臣《蘇幕遮·草》
37、不能更折江頭柳,自有青青松柏心。——貫休《春送僧》
38、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綿。——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39、短夢依然江表,老淚灑西州。——張炎《八聲甘州·記玉關踏雪事清游》
40、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41、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馬致遠《壽陽曲·江天暮雪》
42、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43、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44、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黃庭堅《寄黃幾復》
45、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張籍《成都曲》
46、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王勃《滕王閣詩》
47、江上小堂巢翡翠,苑邊高冢臥麒麟。——杜甫《曲江二首》
48、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杜牧《南陵道中》
49、茫茫江漢上,日暮欲何之。——劉長卿《送李中丞之襄州》
50、青云未得平行去,夢到江南身旅羈。——方干《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51、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杜牧《題烏江亭》
52、人如風后入江云,情似雨余黏地絮。——周邦彥《玉樓春·桃溪不作從容住》
53、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
5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55、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詞三首》
56、天缺西南江面清,纖云不動小灘橫。——陳與義《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
57、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杜甫《梅雨》
58、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蘇軾《念奴嬌·中秋》
59、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杜甫《宿府》
60、山蒼蒼,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蘇軾《李思訓畫長江絕島圖》
描寫長江的詩詞2
【魏晉】阮籍
湛湛長江水,上有楓樹林。
皋蘭被徑路,青驪逝骎骎。
遠望令人悲,春氣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進荒淫。
朱華振芬芳,高蔡相追尋。
一為黃雀哀,淚下誰能禁。
得行簡書聞欲下峽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來又得東川信,欲取春初發梓州。
書報九江聞暫喜,路經三峽想還愁。
瀟湘瘴霧加餐飯,滟預驚波穩泊舟。
欲寄兩行迎爾淚,長江不肯向西流。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長江萬里晴,千帆一道帶風輕。
盡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陽城。
放魚
【唐】竇鞏
金錢贖得免刀痕,聞道禽魚亦感恩。
好去長江千萬里,不須辛苦上龍門。
白沙渡
【唐】杜甫
畏途隨長江,渡口下絕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漢。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馬向北嘶,山猿飲相喚。
水清石礧礧,沙白灘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濤越凌亂。臨風獨回首,攬轡復三嘆。
描寫長江的詩詞3
念奴嬌·赤壁懷古朝代:宋代作者: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望天門山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暮江吟朝代:唐代作者:白居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春別曲朝代:唐代作者:張籍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江頭橘樹君自種,那不長系木蘭船。渡荊門送別朝代:唐代作者: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水調歌頭·金山觀月朝代:宋代作者:張孝祥江山自雄麗,風露與高寒。寄聲月姊,借我玉鑒此中看。幽壑魚龍悲嘯,倒影星辰搖動,海氣夜漫漫。涌起白銀闕,危駐紫金山。
表獨立,飛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視萬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處,聞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還。揮手從此去,翳鳳更驂鸞。金陵望漢江朝代:唐代作者:李白漢江回萬里,派作九龍盤。
橫潰豁中國,崔嵬飛迅湍。
六帝淪亡后,三吳不足觀。
我君混區宇,垂拱眾流安。
今日任公子,滄浪罷釣竿。晴江秋望朝代:唐代
作者:崔季卿八月長江萬里晴,千帆一道帶風輕。
盡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陽城。江上阻風朝代:清代作者:宋琬睡起無聊倚舵樓,瞿塘西望路悠悠。
長江巨浪征人淚,一夜西風共白頭。
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朝代:明代
作者:高啟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鐘山如龍獨西上,欲破巨浪乘長風。
江山相雄不相讓,形勝爭夸天下壯。
秦皇空此瘞黃金,佳氣蔥蔥至今王。
我懷郁塞何由開,酒酣走上城南臺;
坐覺蒼茫萬古意,遠自荒煙落日之中來!
石頭城下濤聲怒,武騎千群誰敢渡?
黃旗入洛竟何祥,鐵鎖橫江未為固。
前三國,后六朝,草生官闕何蕭蕭。
英雄乘時務割據,幾度戰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國,禍亂初平事休息。
從今四海永為家,不用長江限南北。
描寫長江的詩詞4
1、江城人悄初更打。——蔣捷《女冠子·元夕》
2、一江春浪醉醒中。——李清照《浪淘沙·簾外五更風》
3、尋苗裔,湘江曲。——陸容《滿江紅·詠竹》
4、風流江左久客,舊游得意處,朱簾曾卷。——高觀國《齊天樂·碧云闕處無多雨》
5、黃昏院落,無處著清香,風細細,雪垂垂,何況江頭路。——曹組《驀山溪·梅》
6、平章風月,彈壓江山,別是功名。——陸游《訴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7、見說江頭春浪渺,殷勤欲送歸船。——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8、湘浪莫迷花蝶夢,江上約,負輕鷗。——吳文英《江神子·送翁五峰自鶴江還都》
9、念寒蛩殘夢,歸鴻心事,那聽江村夜笛。——吳文英《瑞鶴仙·秋感》
10、半壁橫江矗起,一舟載雨孤行。——歸莊《錦堂春·半壁橫江矗起》
11、江蘺怨碧,早過了霜花,錦空洲渚。——周密《掃花游·九日懷歸》
12、何日向,江村躲。——鄭燮《滿江紅·思家》
13、江南煙草綠,夢迢迢。——張景祁《小重山·幾點疏雅謄柳條》
14、秋江帶雨,寒沙縈水,人瞰畫閣愁獨。——史達祖《八歸·秋江帶雨》
15、吳宮嬌月嬈花,醉題恨倚,蠻江豆蔻。——吳文英《瑞龍吟·送梅津》
16、魂驚冉冉江南遠,煙草愁如許。——高觀國《玲瓏四犯·水外輕陰》
17、洛濱江上,尋芳再望佳節。——陳子龍《念奴嬌·春雪詠蘭》
18、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馬戴《楚江懷古三首》
19、倚闌凝望,獨立漁翁滿江雪。——李綱《《六么令·次韻和賀方回金陵懷古鄱陽席上作》
20、涪江與中泠,共此一味水。——蘇軾《送金山鄉僧歸蜀開堂》
21、門橫皺碧,路入蒼煙,春近江南岸。——吳文英《解語花·梅花》
22、微云淡月,對江天、分付他誰。——李邴《漢宮春·梅》
23、英雄去盡羞容在,看卻江東不得歸。——汪遵《烏江》
24、云鳩拖雨過江皋。——周邦彥《浣溪沙·水漲魚天拍柳橋》
25、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路遠。——呂渭老《選冠子·雨濕花房》
26、眼邊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歸。——杜甫《雨不絕》
27、遙想江口依然,鳥啼花謝,今日誰為主。——王瀾《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
28、登臨處,喬木老,大江流。——袁去華《水調歌頭·定王臺》
29、濯錦古江頭,飛景還如許。——吳潛《海棠春·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30、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辛棄疾《木蘭花慢·席上送張仲固帥興元》
31、去歲江南見雪時,月底梅花發。——張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32、倒葦沙閑,枯蘭溆冷,寥落寒江秋晚。——高觀國《齊天樂·碧云闕處無多雨》
33、江漢西來,高樓下、蒲萄深碧。——蘇軾《滿江紅·江漢西來》
34、便挽取、長江入尊罍,澆胸臆。——趙鼎《滿江紅·丁未九月南渡泊舟儀真江口作》
35、冷淡還如西草,凄迷番作江東樹。——張寧《滿江紅·題碧梧翠竹送李陽春》
36、江國多寒農事晚。——范成大《蝶戀花·春漲一篙添水面》
37、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張元干《卜算子·風露濕行云》
38、采蓮調穩,吳侶聲相續,倚棹吳江曲。——徐昌圖《河傳·秋光滿目》
39、楚江湄,湘娥乍見,無言灑清淚。——周密《繡鸞鳳花犯·賦水仙》
40、照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姜夔《疏影·苔枝綴玉》
41、一幅云藍一葉舟,隔江山色鏡中收。——薛時雨《浣溪沙·舟泊東流》
42、夕陽倒影射疏林,江邊一帶芙蓉老。——陳霆《踏莎行·晚景》
43、云外好呼南去雁,系書先為報江鄉。——齊之鸞《九日登清水營城》
44、江南憶,最憶是杭州。——白居易《憶江南·江南憶》
45、鐃吹發西江,秋空多清響。——王維《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46、秋風吹到江村,正黃昏,寂寞梧桐夜雨不開門。——顧彩《相見歡·秋風吹到江村》
47、移家避寇逐行舟,厭見南徐江水流。——李嘉佑《早秋京口旅泊章侍御寄書相問因以贈之時七夕》
48、何日更重游?江南憶,其次憶吳宮。()——白居易《憶江南·江南憶》
49、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獨為靈均。——嚴遂成《烏江項王廟》
50、江回玉壘下,氣爽錦城西。——羊士諤《酬彭州蕭使君秋中言懷》
51、去年夜半橫江夢,倚危檣,參差曾賦。——劉辰翁《桂枝香·吹簫人去》
52、買陂塘、旋栽楊柳,依稀淮岸江浦。——晁補之《摸魚兒·東皋寓居》
53、江東大道日華春,垂楊掛柳掃清塵。——蕭子顯《春別詩四首·其三》
54、風拍波驚,露零秋覺,斷綠衰紅江上。——吳文英《法曲獻仙音·秋晚紅白蓮》
55、江天日暮,何時重與細論文。——辛棄疾《上西平·送杜叔高》
56、采珠非合浦,贈佩異江濱。——江總《三善殿夜望山燈詩》
57、照江疊節,載畫舫之清冰。——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58、遠人南去,夕陽西下,江水東來。——徐再思《人月圓·甘露懷古》
59、年年生在秋江上。——歐陽修《漁家傲·近日門前溪水漲》
60、江南幾日又天涯,誰與寄相思?悵夜夜霜花,空林開遍,也只儂知。——董士錫《木蘭花慢·武林歸舟中作》
描寫長江的詩詞5
【望天門山】
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創作背景
《望天門山》是公元725年(開元十三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東經當涂(今屬安徽)途中行至天門山,初次見到天門山時有感而作的。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望天門山】藝術特色
“望”字統領全詩
這是一首江行寫景的七絕詩,題為“望天門山”,可見作為描寫對象的天門山風光,系詩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詩在“望”字統領下展開,“天門”之山形水色融為一體,雄奇壯偉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現。詩人身在船上,眼望兩岸青山,有船不動而山在動的錯覺,故寫出“兩岸青山相對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遠來的孤帆,頗富情趣。
山水互為映襯
詩中的山水是緊密關聯,互為映襯的。楚江浩蕩,似乎把“天門”沖“開”,而“天門中斷”使楚江得以奔騰而出。天門兩峰橫夾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門。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連,景象壯觀。“碧水東流”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門而回旋,山為水開,水為山回,互為制約,又融為了一體。“相對出”的“兩岸青山”,與水中的“孤帆一片”,點面結合,動靜相襯,構成一幅完整而動人的畫面。通覽全詩,山形水勢,或合說,或分寫,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關,互映互襯,展現出了極為宏闊壯觀的`景象。
譯文及注釋
【望天門山】譯文
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
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注釋
天門山:位于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古代又稱博望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天設的門戶,天門由此得名。
中斷:江水從中間隔斷兩山。楚江:即長江。因為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開:劈開,斷開。
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轉。指這一段江水由于地勢險峻方向有所改變,并更加洶涌。
兩岸青山:分別指東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現。
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遠遠望去,仿佛來自日邊。
【望天門山】賞析
這首詩寫了碧水青山,白帆紅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絢麗的畫面。但這畫面不是靜止的,而是流動的。隨著詩人行舟,山斷江開,東流水回,青山相對迎出,孤帆日邊駛來,景色由遠及近再及遠地展開。詩中用了六個動詞“斷、開、流、回、出、來”,山水景物呈現出躍躍欲出的動態,描繪了天門山一帶的雄奇闊遠。一、二句寫出了天門山水雄奇險峻不可阻遏的氣勢,給人驚心動魄之感;三、四句寫足也寫活了渾闊茫遠的水勢。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這兩句寫詩人遠眺天門山夾江對峙,江水穿過天門山,水勢湍急、激蕩回旋的壯麗景象。第一句緊扣題目,總寫天門山,著重寫出浩蕩東流的楚江沖破天門山奔騰而去的壯闊氣勢。它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天門兩山本來是一個整體,阻擋著洶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濤的沖擊,才撞開了“天門”,使它中斷而成為東西兩山。這和作者在《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中所描繪的情景頗為相似:“巨靈(河神)咆哮擘兩山(指河西的華山與河東的首陽山),洪波噴流射東海。”不過前者隱后者顯而已。在作者筆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顯示出沖決一切阻礙的神奇力量,而天門山也似乎默默地為它讓出了一條通道。第二句寫天門山下的江水,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由于兩山夾峙,浩闊的長江流經兩山間的狹窄通道時,激起回旋,形成波濤洶涌的奇觀。如果說上一句是借山勢寫出水的洶涌,那么這一句則是借水勢襯出山的奇險。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為指東流的長江在這一帶回轉向北。這也許稱得上對長江流向的精細說明,但不是詩,更不能顯現天門奇險的氣勢。可比較《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盤渦轂轉”也就是“碧水東流至此回”,同樣是描繪萬里江河受到崢嶸奇險的山峰阻遏時出現的情景,但作為一首七言古詩,寫得淋漓盡致。從比較中就可以看出《望天門山》作為絕句的崇尚簡省含蓄的特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寫長江江面的遠景,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詩人的淋漓興會。詩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遙望天門山,他“望”的立腳點便是從“日邊來”的“一片孤帆”。讀這首詩的人大都贊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因為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美,但卻很少去考慮詩人何以有“相對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生“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感。反之,舟行江上,順流而下,望著遠處的天門兩山撲進眼簾,顯現出愈來愈清晰的身姿時,“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現了在舟行過程中“望天門山”時天門山特有的姿態,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鮮喜悅之感。夾江對峙的天門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來,表示它對江上來客的歡迎。青山既然對遠客如此有情,則遠客自當更加興會淋漓。“孤帆一片日邊來”,正傳神地描繪出孤帆乘風破浪,越來越靠近天門山的情景,和詩人欣睹名山勝景、目接神馳的情狀。由于末句在敘事中飽含詩人的激情,這首詩便在描繪出天門山雄偉景色的同時突出了詩人豪邁、奔放、自由灑脫、無拘無束的自我形象。
這首詩意境開闊,氣魄豪邁,音節和諧流暢,語言形象、生動,畫面色彩鮮明。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個字,但它所構成的意境優美、壯闊,人們讀了詩恍若置身其中。詩人將讀者的視野沿著煙波浩渺的長江,引向無限寬廣的天地里,使人頓時覺得心胸開闊、眼界擴大。從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李白的豪放不羈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廣闊胸懷。
【描寫長江的詩詞】相關文章:
描寫長江的詩詞03-20
描寫長江的詩詞01-11
詩人描寫長江的詩詞04-07
描寫長江的詩詞名句08-20
描寫長江的詩詞有哪些?12-02
描寫祖國長江詩詞名句02-21
描寫長江的古詩詞12-14
關于長江的詩詞與詩句04-01
關于長江的詩詞名句08-18
描寫長江三峽的古詩詞句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