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描寫思鄉之情的古詩詞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描寫思鄉之情的古詩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描寫思鄉之情的古詩詞 1
《月夜憶舍弟》
年代:唐作者: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避,況乃未休兵。
賞析:
在思鄉人的眼里,故鄉的月色格外明亮;兄弟們因離亂也久已沒有得到他們的音訊,連想要寫卦信去都沒辦法,懷念之情一層一層遞進。
這首詩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這年九月,史思明從范陽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進洛陽,山東、河南都處于戰亂之中。當時,杜甫的幾個弟弟正分散在這一帶,由于戰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強烈的憂慮和思念。《月夜憶舍弟》即是他當時思想感情的真實記錄。在古典詩歌中,思親懷友是常見的題材,這類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單憑作者生活體驗是不夠的,還必須在表現手法上匠心獨運。杜甫正是在對這類常見題材的處理中,顯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詩由望月轉入抒情,過渡十分自然。月光常會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鄉之念。詩人今遭逢離亂,又在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他的綿綿愁思中夾雜著生離死別的焦慮不安,語氣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上句說弟兄離散,天各一方;下句說家已不存,生死難卜,寫得傷心折腸,令人不忍卒讀。這兩句詩也概括了安史之亂中人民飽經憂患喪亂的普遍遭遇。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緊承五、六兩句進一步抒發內心的.憂慮之情。親人們四處流散,平時寄書尚且常常不達,更何況戰事頻仍,生死茫茫當更難逆料。含蓄蘊藉,一結無限深情。讀了這首詩,我們便不難明白杜甫為什么能夠寫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春望》)那樣凝煉警策的詩句來。深刻的生活體驗是藝術創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詩層次井然,首尾照應,承轉圓熟,結構嚴謹。“未休兵”則“斷人行”,望月則“憶舍弟”,“無家”則“寄書不達”,人“分散”則“死生”不明,一句一轉,一氣呵成。
在安史之亂中,杜甫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既懷家愁,又憂國難,真是感慨萬端。稍一觸動,千頭萬緒便一齊從筆底流出,所以把常見的懷鄉思親的題材寫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頓挫。
描寫思鄉之情的古詩詞 2
《泊船瓜洲》
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賞析:
《泊船瓜洲》是一首的抒情小詩,它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鄉的深切感情。從詩題中我們又知道,詩人的立足點是在長江北岸的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寫的是遠眺所見,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江南,看到“京口”與“瓜洲”這么近,中間只隔一條江水,由此聯想到家園所在的鐘山也只不過隔了幾座大山,也不遠了,于是水到渠成地就有了“鐘山只隔數重山”。前者寫的是所見,而后者寫的.是所想,這一想,就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形象再塑空間。同時,“鐘山只隔數重山”不僅寫了瓜洲與鐘山之間并不遙遠的距離,也流露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濃濃的情懷。
“春風又綠江南岸”不僅點出了時令已是春天,也不僅僅是描繪“江南岸”的春色,其中一個“又”字,又深深地蘊含了詩人多年的企盼。春風吹過江南已不知多少次,江南的田野山川也不知綠了多少回,如今春風依舊,明月依然,思鄉之情也在,可是詩人自己又身在何處?再看句中的“綠”字,它也不單單是今年吹綠了“江南岸”,而是年復一年,不止一次地“綠”遍千山萬水,就連整個江南都被染出了靈氣,卻終究難以染綠游子此時的思鄉情結。“明月何時照我還”是由“春風又綠江南岸”觸動詩人的思鄉情懷自然引發而來,詩人滿目新綠,想起春風已經不止一次吹綠大江南岸,可自己依然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到久別的故鄉,不覺寄情于明月:皎潔的明月啊,你什么時候才能陪伴著我回歸故里呢?再一次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深情。
詩人在詩作中十分注重用詞的準確性、生動性與形象化,“綠”字原本是一個形容詞,可在詩中卻是“吹綠”的意思,這在古漢語中叫做使動用法,是形容詞的動詞妙用,足見詩人遣詞造句的非凡功力。
描寫思鄉之情的古詩詞 3
《蝶戀花旅月懷人》
清·宋琬
月去疏簾才數尺,烏鵲驚飛,一片傷心白。萬里故人關塞隔,南樓誰弄梅花笛。
蟋蟀燈前欺病客,清影徘徊,欲睡何由得。墻角芭蕉風瑟瑟,生憎遮掩窗兒黑。
【賞析】
這首詞的標題是“旅月懷人”,其實僅上闋便已題無剩義,下闋乃更深一層,是作者由此而來的萬端感觸。
起首三句寫月。“疏簾”乃詞人旅居之處。“才數尺”并非實寫,而是道出月光之明麗皎潔,正因為此,所以隔著“疏簾”才仍能使人感到與月相距如此之近。“烏鵲驚飛”一句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幾句而來,表面上進一步寫月光之明亮,以至于使烏鵲疑為天色將曙而驚飛起來,其實是將“無枝可依”的身世之感暗寓其中,隱隱道出旅況之蕭條。月本無心,光明如初,一片潔白,而觀者有意,境隨情生,所以詞人在“白”之前冠以“傷心”二字。“傷心”之人,觸物皆可“傷心”,更何況身在旅途之中,又凝對這素月的遍地清輝?此時偶聞鄰家笛聲,于是頓起故人遠別之思。四、五兩句寫“懷人”,所懷者為何人不得而知,但詞人在旅途中,月光下,寂寞時,偏偏想起了他,可見這不是一般的朋友,而必是能與之心意相通者。“萬里”寫與“故人”相“隔”之遠,而且這“萬里”之間又非坦途,那“故人”更遠在“關塞”之外,可見要想與之謀面是極難的事。“南樓”典出《晉書·庾亮傳》,后來代指騷人詞客乘雅興所登臨之處,如李白詩曰“清景南樓夜,風流在武昌”,此處泛指鄰家。“梅花”即笛曲中之梅花落或梅花引,后代用為別曲之代稱。“誰弄”二字表面上是疑問,其實在驚詫中還帶有責備的意思,因為那遍地月光已自令“疏簾”下的詞人“傷心”了,驀然間“南樓”上不知何人又吹起嗚咽的笛聲,豈非更令他魂不守舍?而那笛客所吹者偏偏又是“梅花”,這專述離情別意的名曲使詞人益發思念萬里關塞相隔的故人,相思而不得相見,耳畔偏又有別曲縈繞,這旅途月下笛聲中的“懷人”滋味,真不知該是何等的凄楚。
詞寫了一半,“旅月懷人”的題義似乎已寫盡,其下闋頭三句,詞人又回過頭來寫這個“旅”字,進一步揭示出自己的客況窮愁與內心隱憂。“蟋蟀”聲聲,好象近在“燈前”,正是《詩經·七月》中所謂“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所寫的季節,表明秋意已極濃了。唯有孤燈相伴,客中寂寞之狀已然可見,何況還是一位“病客”,更何況連蟋蟀都來相“欺”!至于蟋蟀們究竟是如何“欺病客”的,二、三兩句作了交待,詞人說因為它們的聲聲鳴叫攪得人無法入睡,于是自己的“清影”只好在月下燈前“徘徊”不止。其實,“徘徊”的舉動正說明心緒紛亂,其“影”甚“清”又說明詩心之苦現于形體,竟是清癯如許了,這些都是“欲睡何由得”的真正原因。詞人不明說,卻反怪蟋蟀相“欺”,更見出詞風委婉與愁緒之深。最后兩句,詞人由“蟋蟀”怪到“墻角芭蕉”,厭憎它擋住了月光,以至于“遮掩窗兒黑”。“生”是語助詞。本來“墻角芭蕉”是應帶有幾許詩情畫意的,原該是詩人畫家們眷顧的'對象,況且此刻它又正在月光下、秋風里“瑟瑟”搖曳,更應使人生出幾分憐愛,然而詞人卻偏道出一個“憎”字,若非他身負如此文名,有這樣豐富細膩的情感和藝術氣質,幾乎讓人疑心為焚琴煮鶴之輩。這一切看似不好理解,其實清人譚獻《篋中詞》在評這首詞時,僅以“憂讒”二字便揭明了個中原委。至于“讒”從何來,且不必深究,反正詞人之憂心與憂狀在詞中都已表露無遺,而“遮掩窗兒黑”恰恰不過是古人所謂“浮云蔽日”的另一種說法而已。
總體來看,全詞形象鮮明,從令人“傷心”的月光到“病客”的“清影”以及隱隱笛聲、“瑟瑟”芭蕉,都使讀者覺得宛在目前。而且,詞的上闋“懷人”之旨既十分彰明,但又不是一瀉無余;下闋寫“憂讒”之情雖稍隱晦,但也不是無可捉摸,形象與情感融為一體,筆致曲折卻不失之晦澀,的確可當得上“婉約”二字。
描寫思鄉之情的古詩詞 4
《薊北旅思》
唐·張籍
日日望鄉國,空歌白纻詞。
長因送人處,憶得別家時。
失意還獨語,多愁只自知。
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
【賞析】
“詩要避俗,更要避熟”,這是《藝概》作者對詩歌創作提出的要求之一。詩格卑下謂之俗,這等作品固然無多可取;而熟濫之詩,由于它了無新意,既不能向讀者提供新的認識,又不能向讀者提供值得玩味的新的審美對象,無疑更加缺少存在的價值。劉熙載的“避熟”的要求其實并不低。詩人們要達到這一要求絕非易事,尤其在寫那些已經被前人反復吟詠的題材的時候。誠如嚴羽所言:“唐人好詩,多是征戍、遷謫、行旅、離別之作。”然而張籍畢竟避開了這個“熟”字。這也正是《薊北旅思》往往被不同時代的詩歌編選家垂青而沒有淹然無聞的原因所在。
《薊北旅思》新在哪里?通讀全詩不難發現它主要新在“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這結末的兩句。
“折柳枝以送人遠行”,是唐代的習俗。唐代很多詩人都把這一細節寫進贈別和思鄉的篇章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李白:《勞勞亭》)“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枝苦,應為別離多。”(王之煥:《送別》)“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陽聞笛》),無不是傳誦千古的佳作名句,張籍在《薊北旅思》中也寫折枝,但和他人并不雷同,他所采取的角度和借以體現的情思都有異于前人。如果以崔湜的《折楊柳》、元淳的《寄洛中諸妹》與之比較,就越發可以證明這一點。
元淳的詩如次:“舊國經年別,關河萬里思。題書憑雁翼,望月想蛾眉。白發愁偏覺,歸心夢獨知。誰堪離亂處,掩淚向南枝。”元淳的'這首詩和《薊北旅思》頗有幾點相似。詩人離家甚遠,是其相似之一。元淳和家鄉有萬里之隔,張籍離故土亦很遙遠。張籍故鄉何處?歷有幾種說法:一說是和州人(今安徽和縣),一說為蘇州人(今江蘇境內),一說少長于和州而祖籍于蘇州。從這首詩的前兩句看,他的家鄉當在“吳”地:他“望鄉國”而歌“白纻詞”,而“白纻歌”正是吳地的一支舞曲。由吳地到薊北(今天津以北),自然是十分遙遠的了。詩人有家不得歸去,是其相似之二。元淳“歸不得”的原因,詩中已經寫明:“誰堪離亂處”,正處在離亂之中;張籍詩中則未寫出,也許是到薊北公干因某種原因滯留下來,但滯留時間不短則是肯定的,這從第一句的“日日”、第三句的“長因”、第八句的“折盡”可以看得出來。借楊柳以抒發思鄉之情,是其相似之三。元淳和張籍的詩都以最末一句為結穴,都在這結穴之句中刻劃了一個動人的形象。但元淳筆下是詩人自身的形象:一名女道士手撫楊柳向著故鄉掩面而泣;張籍筆下的則是一株楊柳,一株立于清清客舍旁側的楊柳;它雖然青翠蔥蘢,向南的枝條卻已被人折盡。這遭到破損的楊柳本不及“掩淚向南枝”入畫,但由于它破損的原因——枝條為思鄉情濃的人所折,反而獲得了特殊的美感。它更啟人遐思:折枝本為送友,送友又惹起鄉愁;楊柳向南的枝條既被折盡,那折枝的詩人胸中的思鄉之情已經掀起多少潮頭?物尚如此,人何以堪?詩人思鄉之苦已溢出胸臆彌漫于客舍,彌漫于薊北了。
崔湜在《折楊柳》中寫道:“二月風光半,三邊戍不還。年華妾自惜,楊柳為君攀。落絮縈衫袖,垂條拂髻鬟。那堪音信斷,流涕望陽關。”這無疑是一首代言體的征婦詩。詩人同樣借助折柳表現思念之情。但這種感情抒發還是比較直接的:由思夫而導致折柳,以折枝表現思夫;張籍思鄉之情表現于楊柳時則更加曲折深沉,這已為前言。當然這種曲折深沉是就結句而言。在《薊北旅思》中并不缺乏直抒胸臆、直接表白的句子。但正因為詩的前二句頗多直白,所以結束時出現的這一楊柳的形象才含蘊著極豐富的情感,并給全詩增加了含蓄和蘊藉的意味。
【描寫思鄉之情的古詩詞】相關文章:
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詞01-16
描寫思鄉之情的詩句03-03
關于描寫思鄉之情的詩句02-18
古代詩人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詞01-20
思鄉之情的詩句08-20
描寫思鄉的古詩詞11-23
表達思鄉之情的詩句(經典)06-29
思鄉之情的古詩李白03-25
抒發思鄉之情的詩句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