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詩詞鑒賞
王維
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金門遠,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韻譯】
政治清明時代絕無隱者存在,為朝政服務有才者紛紛出來。
連你這個象謝安的山林隱者,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齊去采薇。
你應試落弟不能待詔金馬門,那是命運不濟誰說吾道不對?
去年寒食時節你正經過江淮,滯留京洛又縫春衣已過一載。
我們又在長安城外設酒餞別,同心知己如今又要與我分開。
你行將駕駛著小船南下歸去,不幾天就可把自家柴門扣開。
遠山的樹木把你的身影遮蓋,夕陽余輝映得孤城艷麗多彩。
你暫不被錄用純屬偶然的事,別以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
【賞析】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王維不僅是公認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錢鐘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
這是一首勸慰友人落第的詩。綦毋是王維的朋友,他赴長安應進士舉不第,王維寫了此詩送他還鄉。落第還鄉之人,心情自然懊喪。作為摯友,多方給予慰籍,使其覺得知音有人是極為重要的。
“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開篇作者并沒有像一般人那樣對時局進行抱怨,而是說清明盛世沒有隱者,杰出人才都在為國效力,就連隱居山林的世外高人也都走出寂寞。
“既至金門遠,孰云吾道非。”王維不說那些來年再來,繼續努力等這些俗套話,而是鼓勵友人不要懷疑自己的理想。這種安慰實在是比簡單的鼓勵要來得有力和鼓舞。一個人只要堅信自己的理想,那還有什么困難是不能克服的,還有什么險阻是可以擊倒他的!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寫到這作者筆鋒一轉,開始敘情。你來趕考時,江淮正在準備寒食,現在洛陽卻在家家準備春衣。在長安郊外我為你置酒餞行,感嘆好友就要踏上歸家的路途。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這里王維又開始寫景。浮舟江海,不用多少時間你就會推開自己家的柴門。你越行越遠漸隱在遠方的山林,只剩落日的余暉斜照這孤零零的古城。只短短兩句令人讀來倍生傷感惆悵之情。友人遠去,空留古城。一個是想念故友,一個是落弟失意。這一去不知何時方能相見。讓人感嘆世事無常,聚少離多。短短20個字,其中的意境和傳達的韻味卻何止千百層。
如果作者只寫到這為止,那這首詩就有點俗了。王維不愧是盛唐時期的'大詩人。筆鋒又一轉,“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這是全詩點睛之筆,情也敘了,景也寫了,但是一定要囑咐友人:我們的文章一時沒有得到賞識采用,千萬不要以為世間沒有你的知音。詩人勸慰朋友堅信自己的能力和才華,不要就此消沉。即便這次失敗了,可天下仍有你的知音。在安慰中帶著鼓勵和肯定。其實王維這句話也是對自己說,一時政治的失意不能泯滅詩人報效國家、心系天下的大志。
看得出來,綦毋潛對自己的不第是滿腹牢騷的,很有懷才不遇之慨。王維就安慰他:當今圣明之世,有才學的人都不愿隱居,而愿出來輔佐朝廷,所以像你這樣的隱居者也不愿采薇隱居了。然而你沒有考取,這不是說你做錯了。這一番安慰之語委婉曲折,王維是一個很能體味朋友心情的人。然后王維叮囑綦毋潛:你此次還鄉,要過江淮之間,天氣尚冷,須多備衣裳。這顯示出王維對朋友的殷殷情意。
現在王維在長安道上置酒為綦毋潛餞行,志同道合的朋友就要相別了。王維展望綦毋潛的行程:你馬上要乘舟而歸,不日即可到家了。在路途上,你會很孤單,只有遠樹和孤城的落暉伴你。在那個時候,你不要怨恨,你的不第是很偶然的,但世上還是有矢賞你的人的,至少有我王維。
王維的送別詩都能寫得情深意長,此次送別的是落第的好友,除了惜別,還要勸慰,但王維寫得委曲自如,綦毋潛讀了此詩,心中當會有所安慰的。
全詩著意在主旨上加以烘染,有敘事、有寫景、有抒情,有感慨,有勉勵。寫景清新,抒情柔蜜,感慨由衷,勉勵摯敬,處處為友人著想而又委婉相勸,還巧妙使用典故,寄意十分幽微,反復勸慰,曲折盡致,給落第之人以慰藉、勸勉,有一種鼓勵和振奮的作用。詩意明晰動人,語言質樸真實,充溢著詩人對友人的信任和希望。正如沈德潛所說:“反復曲折,使落第人絕無怨尤”。
【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唐詩《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原文及賞析11-23
《過融上人蘭若》綦毋潛唐詩鑒賞07-16
王維《桃源行》詩詞鑒賞09-27
《送丘為落第歸江東》原文及鑒賞01-15
王維《洛陽女兒行》詩詞鑒賞09-27
《落第》的唐詩鑒賞07-16
《齊州送祖三》王維唐詩鑒賞11-29
《落第》李德裕古詩鑒賞06-12
《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王維唐詩鑒賞,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