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行古詩詞鑒賞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山行古詩詞鑒賞(通用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山行古詩詞鑒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山行古詩詞鑒賞 1
山行原文: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翻譯:
譯文 深秋時節,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霧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戶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車靠邊,是因為這傍晚楓林的美景著實吸引了我,那被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的花兒還要紅。
注釋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時候的山。
3、徑:小路。
4、斜:此字讀xiá,為傾斜的意思。
5、深:另有版本作“生”。
6、坐:因為。
7、霜葉:楓樹的'葉子經深秋寒霜之后變成了紅色。
8、遠上:登上遠處的。
9、山:高山。
10、車:轎子。
11、楓林晚:傍晚時的楓樹林。
12、紅于:比……更紅,本文指霜葉紅于二月花。
13、晚:晚上,通常指夕陽落下的傍晚。
賞析:
原文第二句中,是“深”還是“生”字在學術界仍就存在爭議。清康熙陳夢雷編輯《古今圖書積塵》作“白云深處有人家”。明萬歷趙宦光刊本,宋洪邁編《萬首唐人絕句》作“白云深處有人家”。清乾隆《四庫全書》收入的兩種版本都有,例如明高棅編《唐詩品匯》和《御定全唐詩》作“白云深處有人家”,而宋洪邁編《萬首唐人絕句》作“白云生處有人家”。有些課本中本詩也從原來的“白云深處有人家”修改為現在的“白云生處有人家”,并于注釋處說明“‘生處’一作‘深處’”(考試時應以使用的課本為準)。94年版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作“白云深處有人家”。
山行古詩詞鑒賞 2
古詩原文
山光物態弄春輝,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
譯文翻譯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氣象萬千。何必初見陰云,就要匆匆回家?
就算天氣晴朗,沒有一絲雨意,走入云山深處,也會沾濕衣裳。
注釋解釋
山行:一作“山中”。
春暉:春光。
莫:不要。輕陰:陰云。便擬歸:就打算回去。
縱使:縱然,即使。
云:指霧氣、煙靄。
詩文賞析
這首詩緊扣詩題中的“留”字,借留客于春山之中,描繪了一幅意境清幽的山水畫。
首句“山光物態弄春輝”,寫出了留客的前提條件——山中萬物都在春天的陽光下爭奇斗艷,呈現著一派醉人的美景。一個“弄”字出神入化,給山中景物賦予了人的性格,描繪了萬物朝氣蓬勃的盎然生機。全詩正面描寫山景只有這一句詩。因為只有一句,所以詩人就不去描繪一泉一石,一花一木,而是從整體入手,著力表現春山的整個面貌,從萬象更新的氣象中,渲染出滿目生機、引人入勝的意境。因為只有把這一句寫得很濃,而且先聲奪人,形成一種壓倒的優勢,“留”才有意義,客人所擔心的問題才顯得無足輕重。
次句“莫為輕陰便擬歸”,是詩人對客人的勸留之辭,恰值游興正濃之際,天空中忽然浮過一片“輕陰”,大有大雨將至之勢,這是令客人游興頓減的`惟一客觀原因,暗示了客人主觀上并非不戀山景的心靈信息。次句與首句緊密相關。由于第一句蘊含豐富,很有分量,第二句雖然是否定了客人的想法,但卻顯得順流而下,毫不費力。
最后兩句“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采取以退為進、欲擒故縱的筆法,進一步勸慰客人既來之,則安之,不要錯過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為客人怕“輕陰”致雨、淋濕衣服,詩人就婉曲地假設了一個晴天游春的問題——在晴天中,因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霧鎖的山中也會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徑上,衣服和鞋子同樣會被露水和霧汽打濕的。這也就是說,雨天游山,要“沾衣”;晴天游山,也要“沾衣”,“沾衣”是春日游山無法避免的問題,從某一角度說,這又是春日游山的一大樂趣,那么,就不必為一片“輕陰”而躑躅不前。
這兩句不只是消極地解除客人的疑慮,而是巧妙地以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積極地去誘導、去點燃客人心中要欣賞春山美景的火種。
這首詩的意境異常清幽,還表現在雋永的哲理啟迪上。它告訴人們:事物是復雜的,不應片面地看問題,對待困難也是如此。在人們前進的道路上,要正視困難,勇往直前,“莫為輕陰便擬歸”;在克服困難中迎來的美景,才更加賞心悅目,其樂無窮。正由于詩中含義豐富而深刻,所以,這首詩與同類登山春游詩相比就更別具一番悠然不盡的韻味。
山行古詩詞鑒賞 3
【年代】:唐
【作者】:杜牧
【內容】: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賞析】: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天的景色。詩中寫了山路、人家、白云和紅葉,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而是巧妙的把它們聯系在一起,有的處于畫面的中心,而有的只是陪襯。簡單來說,前三句是為了第四句描繪背景,起鋪墊的作用。
“遠上寒山石徑斜”,寫山,寫山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頭。“遠”字寫出了山路的綿長。“斜”字與“上”字呼應,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
“白云深處有人家”,寫云,寫人家。詩人的目光順著山路一直向上望去。這句里的“人家”照應了上一句的“石經”。山上的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就是這“石經”。有白云繚繞,說明這里的山很高。詩人讓片片白云遮住了讀者的眼睛,但確認給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間。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肯定會有另外與眾不同的景色吧!
對上面的“山”、“山路”、“云”和“人家”,作者只是作了一個簡單的描述,雖然用了一個“寒”字,但也只是點出了下文的“晚”和“霜”字,并沒有表現出作者是多么喜歡秋天,秋天是多么吸引人。
“停車坐愛楓林晚”,這句詩跟前兩句不同。很鮮明的`表現出了秋天的美。“山路”、“白云”和“人家”都沒有使詩人動心,但這楓林晚景卻使詩人難以抑制這種喜歡這兒的心情。
“霜葉紅于二月花”,補足第三句。在夕陽照射下,楓林顯得更美,它比二月的春花還要紅,還要艷麗。通過描寫這么一片紅色,讓人們看到了生機勃勃的秋天。
從這首古詩中,我充分的感受到了,詩人對秋天是那么的喜愛,秋天的景色是那么的美,讓我加深一步的認識了著生機勃勃的秋天。
山行古詩詞鑒賞 4
【原文】
《商山早行》
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注釋】
1.動征鐸(音奪):震動出行的鈴鐺。征鐸:車行時懸掛在馬頸上的鈴鐺。鐸:大鈴。
2.槲(音弧):一種落葉喬木。
3.枳(音只):也叫“臭橘”,一種落葉灌木。驛墻:驛站的墻壁。驛:古時候遞送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暫住、換馬的處所。這句說:枳花鮮艷地開放在驛站墻邊。
4.杜陵:在長安城南,因漢宣帝陵墓所在而得名,這里指長安。作者此時從長安赴襄陽投友,途經商山。這句說:因而思想起在長安時的夢境。
5.鳧(音符):野鴨。回塘:岸邊彎曲的湖塘。這句寫的就是“杜陵夢”的夢境。
【作者簡介】
溫庭筠(音云)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省祁縣)人。唐代詩人、詞人。商山:在今陜西省商縣東南。
【解說】
這是一首抒發個人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作。開頭兩句寫早行引起了對故鄉遙念。中間四句寫景,處處突現一個“早”字。末尾二句說雖然途中觀賞著景色,但頭腦中卻在回想著“鳧雁滿回塘”的.“杜陵夢”境,表達了對長安的留戀之情和孤獨失意之感。“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二句,把幾個名詞排列連綴起來,構成一幅早行的清冷圖景,向為傳誦的名句。后人常引此形容游子早行的景象和心境。
山行古詩詞鑒賞 5
北行見杏花裁剪冰綃,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問院落凄涼,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新來不做。
譯文
那杏花仿佛是能工巧匠的杰作,用潔白透明的素絲裁剪而成。那輕盈的重重疊疊的花瓣,好像均勻地涂抹著淡淡的`胭脂。新的式樣,美的妝束,艷色灼灼,香氣融融。即使是蕊珠宮中的仙女,見到她也會羞愧得無地自容。但是那嬌艷的花朵最容易凋落飄零,何況還有那么多凄風苦雨,無意也無情。這情景真是令人愁苦!不知經過幾番暮春,院落中只剩下一片凄清。我被拘押著向北行進,憑誰來寄托這重重離恨?這雙飛的燕子,又怎能夠理解人的言語和心情?天遙地遠,已經走過了萬水千山,又怎么知道故宮此時的情形?怎能不思念它呢?但也只有在夢里才能相逢。可又不知是什么原因,最近幾天,竟連做夢也無法做成。
注釋
①裁剪冰綃(xiāo),輕疊數重,淡著燕脂勻注:寫杏花的形色。冰綃,白色絲綢,用來比喻花瓣。燕脂,同胭脂。
②靚妝:用脂粉打扮。
③蕊珠宮女:仙女。蕊珠宮是道教傳說中的仙宮。
④憑寄:寄托。
⑤思量:思念。
⑥和夢也新來不做:和,連。新來,一作“有時”。
【山行古詩詞鑒賞】相關文章:
山行古詩詞鑒賞12-11
杜牧《山行》原文及鑒賞09-29
山行古詩詞08-24
從軍行古詩詞鑒賞10-23
《題破山寺后禪院》古詩詞鑒賞09-16
山行07-01
古詩詞鑒賞01-11
經典的古詩詞鑒賞06-17
古詩詞的鑒賞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