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詩《臨江仙》全文賞析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臨江仙》全文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古詩《臨江仙》全文賞析 1
《臨江仙》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
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賞析
這首詞抒發作者對歌女小蘋懷念之情。據他在《小山詞?自跋》里說:“沈廉叔,陳君寵家有蓮、鴻,蘋、云幾個歌”晏每填一詞就交給她們演唱,晏與陳、沈“持酒聽之,為一笑樂”晏幾道寫的詞就是通過兩家“歌兒酒使,俱流傳人間”,可見晏跟這些歌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有一首這樣的《破陣子》。柳下笙歌庭院,花間姊妹秋千。記得青樓當日事,寫向紅窗夜月前,憑伊寄小蓮。絳臘等閑陪淚,吳蠶到老纏綿,綠鬢能供多少恨,未肯無情比斷弦,今年老去年。可見,這首《臨江仙 夢后樓臺高鎖》不過是他的好多懷念歌女詞作中的一首。比較起來,這首《臨江仙 夢后樓臺高鎖》更有其獨到之處。
《臨江仙》共四層: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垂”為第一層。這兩句首先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如不仔細體味,很難領會它的真實含義。其實是詞人用兩個不同場合中的感受來重復他思念小蘋的迷惘之情。由于他用的是一種曲折含蓄,詩意很濃的修詞格調。所以并不使人感到?嗦,卻能更好地幫助讀者理解作者的'深意。如果按常規寫法,就必須大力渲染夢境,使讀者了解詞人與其意中人過去生活情狀及深情厚誼。而作者卻別開生面,從他筆下迸出來的是“夢后樓臺高鎖”。即經過甜蜜的夢境之后,含恨望著高樓,門是鎖著的,意中人并不真的在樓上輕歌曼舞。作者不寫出夢境,讓讀者去聯想。這樣就大大地增加了詞句的內涵和感染力。那么“夢”和“樓”有什么必然聯系呢?只要細心體味詞中的每一句話,就會找到答案。這兩句的后面不是緊接著“去年春恨卻來時……”么?既然詞人寫的是“春恨”,他做的必然是春夢了。回憶夢境,卻怨“樓臺高鎖”,那就等于告訴讀者,他在夢中是和小蘋歌舞于高樓之上。請再看晏幾道的一首《清平樂》:幺弦寫意,意密弦聲碎。書得鳳箋無限事,卻恨春心難寄。臥聽疏雨梧桐,雨余淡月朦朧,一夜夢魂何處?那回楊葉樓中。這首詞雖然也沒有寫出夢境,卻能使讀者聯想到,這是多么使人難以忘懷的夢境呀!以上所談是詞人第一個場合的感受。另一個場合的感受是:“酒醒簾幕低垂”,在不省人事的醉鄉中是不會想念小蘋的,可是一醒來卻見原來居住小蘋的樓閣,簾幕低垂,門窗是關著的,人已遠去,詞人想借酒消愁,愁豈能消!
古詩《臨江仙》全文賞析 2
原文
愁與西風應有約,年年同赴清秋。舊游簾幕記揚州。一燈人著夢,雙燕月當樓。羅帶鴛鴦塵暗澹,更須整頓風流。天涯萬一見溫柔。瘦應因此瘦,羞亦為郎羞。
注釋:
注釋
①澹:“淡”的異體字。
②風流:這里指風韻。
評解
這是一首閨中懷人詞。上片寫年年清秋,愁與西風俱來。
“一燈人著夢,雙燕月當樓”,寫出了閨中人孤獨寂寞的境況。
下片言“羅帶鴛鴦,塵灰暗淡。”睹物思人,不勝感懷。“瘦應因此瘦,羞亦為郎羞”,寫盡閨中相思之苦。全詞抒情委婉,工麗別致。
集評
姜夔《梅溪詞序》(《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卷七引):梅溪詞奇秀清逸,有李長吉之韻,蓋能融情景于一家,會句意于兩得。
王士禛《花草蒙拾》:宋南渡后,梅溪、白石、竹屋、夢窗諸子,極妍盡態,反有秦、李未列者。雖神韻天然處或減,要自令人有觀止之嘆,正如唐絕句,至晚唐劉賓客、杜京兆,妙處反進青蓮、龍標一塵。
史達祖的這首《臨江仙》一詞選自《歷代詩余》卷三十八,這是一首借景詠人的詞。上片寫秋士善懷,因秋懷人;下片緊承雙燕,從對方著筆,是男方想象中的情景。從對方對自己的相思,寫出自己對對方的深情厚意。
頭兩句造語極為雋永巧妙。不說因秋生愁,而說西風約愁赴秋。皇甫冉“暝色赴春愁”(《歸渡洛水》),杜甫“群山萬壑赴荊門”(《詠懷古跡》)皆善用“赴”字。這兩句說愁與西風就象有了心靈感應一樣,一年一度如約趕到秋天去。這樣來表現“秋士悲”這一傳統主題,不僅標新立異,給人以獨特的感受,而且語言樸實,不流于纖巧,達到了格高意新的境界。
第三句至上片末,用逆筆追寫愁的由來。舊游揚州,牽人魂夢。揚州,風月之地。杜牧《贈別》詩云:“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蘇軾《和趙郎中見戲》詩:“燕子人亡三百秋,卷簾那復似揚州?”簾幕,成了揚州的象征。著夢,猶言入夢。燈光引人入夢。一覺醒來,皓月當空,看到的是乳燕雙棲,想到的是燕雙人獨,心里徒生悲傷。“一燈”二句,傳達出秋夜獨處、醒夢無時、對月懷人的愁苦神情。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同是夢后醒來突見雙燕最難為懷的愁苦之情,彼言春恨,此寫秋愁,共以境界傳意,可稱珠連璧合。
下片就上片撲朔迷離的夢境和夢覺所見的月中雙燕,展開聯想的翅膀,轉入遐思。羅帶鴛鴦,即鴛鴦繡帶,一種繡有鴛鴦圖案的合歡帶。江總《雜曲》:“合歡錦帶鴛鴦鳥,同心綺袖連理枝。”看見繡帶上的鴛鴦,自然會引起閨思,從而發出“更須整頓風流”這句心靈深處的獨白。“整頓”,猶言修飾,是承上句“塵暗淡”說的。羅帶生塵,可見久不整頓了,這里有“豈無膏沐,誰適為容”的感慨。“更須”是就下句“萬一重見”說的。萬一重見,引起了更須整頓的心理活動,這里有“女為悅己者容”的`意思。由羅帶引起的內心活動是復雜的:無法重見,卻又希望重見,直到萬一重見的各種想法,一齊涌上心來。這就非常細膩地刻畫出了閨情。結尾二句,尤為纏綿悱惻。元稹《鶯鶯傳》載鶯鶯詩云:“不為旁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瘦”是由羅帶感到的,“瘦應緣此瘦”,寫出了相愛之深,不惜為郎憔悴,表現了對愛情的執著追求。“羞”是由萬一見想起的,“羞亦為郎羞”,這里既有對青衫憔悴的同情,也有對紅袖飄零的自責,反映了作者內心世界的復雜,表現了對不幸身世的感慨。下片結構巧妙,脈絡細密,句句關聯,字字映帶,一環扣一環,使言情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前人論白石、梅溪、碧山、玉田四家詞,曾以味厚、情深、品高、氣靜評說他們在藝術上的共同造詣(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八)。這首小令,“節短韻長,其情乃深”的藝術特色,尤為突出。寫自己,則顛倒夢魂,棲情雙燕;寫對方,則綿綿情思,化為癡想。或借外物詠懷,或直探心靈的奧秘,感情真摯強烈,蘊藉含蓄,發展了五代、北宋以來婉約詞風,很有深度。而深情又是通過千錘百煉的語言來完成的,這正是張镃在《梅溪詞序》里說的“辭情俱到”的意境。
古詩《臨江仙》全文賞析 3
[宋]晏幾道
斗草階前初見,穿針樓上曾逢。
羅裙香露玉釵風。
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
流水便隨春遠,行云終與誰同。
酒醒長恨錦屏空。
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
注釋:
【1】臨江仙:原唐教坊曲名,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2】斗草:古代春夏間的一種游戲。梁·宗懔《荊楚歲時記》載:“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戲。”但宋代在春社、清明之際已開始斗草。
【3】穿針:指七月七日七巧節。《西京雜記》載:“漢宮女以七月七日登開襟樓,寄七子針”,以示向天上織女乞求織錦技巧,稱之為“七巧節”。
【4】玉釵風:指女子頭上的玉釵在風中抖動。
【5】靚(jìng)妝:秾麗的打扮。
【6】眉沁綠:黛石描眉所顯現的青綠色。
【7】“流水”句:從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句化來,此處指女子去遠,無處尋覓。
【8】行云:這里用“巫山云雨”的典故。喻指女子如行云一樣飄忽不定。
【9】錦屏:內室的屏風,此指內寢。
【10】飛雨:微雨。
作品賞析:
此詞系作者為思念一個自己曾經深愛過的女子而作,全詞寫情婉轉而含蓄。作者正面寫了與女子的初見與重逢,而對于兩人關系更為接近后的.錦屏前相敘一節卻未作正面表現,給讀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間。
夢中相尋一節也寫得很空朦,含蓄地暗示了多量的情感內涵,把心中的哀愁抒寫得極為深沉婉曲。
上片敘寫與女子初見及其后交往,通過描寫穿戴、刻畫神態表現女子之美。
起首一句,寫有一天女子同別的姑娘在階前斗草的時候,詞人第一次看見了她。斗草,據《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戲”。而柳永《木蘭花慢》清明詞云“盈盈,斗草踏青”,則春日亦有此游戲。“穿針樓上曾逢”,轉眼又到了七夕。七夕,女子在樓上對著牛郎織女雙星穿針,以為乞巧。《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嘗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這種風俗就從漢代一直流傳下來。這天晚上,在穿針樓上,他又同她相逢了。“羅裙香露玉釵風”以下三句,是補敘兩次見面時她的情態。她的裙子沾滿了花叢中的露水,玉釵在頭上迎風微顫。
她“靚妝眉沁綠,羞臉粉生紅”,靚妝才罷,新畫的眉間沁出了翠黛,她突然看到了他,粉臉上不禁泛起了嬌紅。以上既有泛寫,又有細膩的刻畫,一位天真美麗的女子形象如在目前。末句一“羞”字,已露情意。
過片“流水”一聯說隨著時光的流逝,共同生活結束了,姑娘不知流落何方。“春”也是象征他們的歡聚,可惜不能長久。“行云終與誰同”,用巫山神女“旦為朝云,暮為行雨”(見《高唐賦》)的典故,說她像傳說中的神女那樣,不知又飄向何處,依附誰人了。“酒醒長恨錦屏空”,人是早已走了,再也不回來了。可是,那情感卻一直留了下來。每當夜闌酒醒的時候,總覺得圍屏是空蕩蕩的,他永遠也找不回能夠填滿這空虛的那一段溫暖了。正因為她象行云流水,不知去向,所以只好在夢里相尋了。“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在春雨飛花中,他獨個兒跋山涉水,到處尋找那女子。盡管這是在夢里,他仍然希望能夠找到她。此處以夢境相尋表現了詞人對自己深愛過的女子深沉的愛戀和思念。
晏幾道是一位沒落的貴公子。然而,他與絕大多數玩弄、侮辱女性、不把女性當人看的封建士大夫不同,在許多作品中能以同情的、嚴肅的態度塑造底層女子的形象。此詞便表現出詞人不能自己的真情實感,有意無意地揭示出他心中有一種對美好事物執著追求的崇高情操。
古詩《臨江仙》全文賞析 4
白玉堂前春解舞,
東風卷得均勻。
蜂團蝶陣亂紛紛:
幾曾隨逝水?
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
任他隨聚隨分。
韶華休笑本無根:
好風憑借力,
送我上青云。
作品賞析:
[評介]“柳絮詞”,是大觀園最后一次詩會的作品,描寫的是“三春事業付東風”的暮春殘景,暗示著賈府這個“百年望族”即將覆滅的命運。
在這五首柳絮詞中,除薛寶釵的《臨江仙》故作高調以外,蓁都是悼春傷感之作。史湘云的“莫使春光別去”,賈探春的“也難綰系也難羈”,薛寶琴的“三春事業付東風”都同樣表現了她們對好景易逝的惋惜心情。作者在賈府由盛而衰的轉折時刻,安排這次詩會,寫出了這些詩詞,等于是為封建貴族階級所作的挽歌,哀悼它必然沒落、無法挽回的.歷史命運。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這一組詞里,把林黛玉和薛寶釵這兩個對立的藝術形象放在一起,通過各自對飛絮的詠嘆,鮮明地表現了她們不同的思想和性格。
林黛玉的《唐多令》,處處以柳絮自況,明寫飛絮,暗嘆身世,落筆雙關,把自己繾綣風流、薄命漂泊、愛情破滅的深切哀愁寄托于柳絮,發出了悲憤憂怨又無可奈何的嘆息。
薛寶釵的《臨江仙》,則春風滿懷,自鳴得意。“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她對封建貴族階級必然同舟共濟的歷史命運不僅不認識,而且抱著幻想。“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就表現了她依附封建勢力,妄想出人頭地的野心。作者褒貶之意,溢于言表。對我們分析研究《紅樓夢》人物性格,頗有幫助。
古詩《臨江仙》全文賞析 5
披袍窣地紅宮錦,鶯語時囀輕音。
碧羅冠子穩犀簪,鳳凰雙飐步搖金。
肌骨細勻紅玉軟,臉波微送春心。
嬌羞不肯入鴛衾,蘭膏光里兩情深。
注釋:
【1】披袍:長衣。
【2】宮錦:宮庭中所用的高級綢料。
【3】碧羅冠子:鳳冠名。
【4】犀簪:用犀角制的簪。
【5】“鳳凰”句:鳳凰釵、金步搖,隨步抖動,二者都是首飾。
【6】紅玉軟:膚色柔美。《西京雜記》:“趙飛燕與女弟昭儀,皆色如紅玉,為當時第一,并寵后宮。”
【7】蘭膏光:燈光。
作品賞析:
這首詞是寫閨中男女合歡之事。上片用了“紅宮錦”、“碧羅冠子”、“鳳凰”等詞,極力描寫女子穿著華麗,用“鶯語時囀”來比擬她嬌滴滴的.話音。
下片進一步刻畫她的嫵媚之態,顏如紅玉,秋波含情。結尾兩句,出言率露,然情意未盡,實為情場老手之語。況周頤曾評此詞道:“奇艷絕倫,所謂古蕃錦也。嬌羞二句,尤能狀難狀之情景。”
古詩《臨江仙》全文賞析 6
冷紅飄起桃花片,青春意緒闌珊。
畫樓簾幕卷輕寒,酒馀人散去,獨自倚闌干。
夕陽千里連芳草,萋萋愁煞王孫。
徘徊飛盡碧天云,鳳笙何處,明月照黃昏。
注釋:
【1】冷(cēng)紅:淡紅,這里指代桃花。
【2】闌(lān)珊(shān):殘,將盡。
【3】畫樓:裝飾華美的樓房。
【4】萋(qī)萋:草木茂盛貌。
【5】王孫:王的子孫,后泛指貴族子弟。
【6】鳳笙(shēng):即笙。本指四寸長、十二簧的笙,因其像鳳之身,故稱為“鳳笙”。
作品賞析:
起句“冷紅飄起桃花片,青春意緒闌珊。”昭示人們已到了暮春三月,春天即將過去,象喻著南唐小朝廷的敗落已初露端倪。
“畫樓簾幕卷輕寒”,象喻富麗堂皇的宮室已包孕著難以擺脫的.令人寒心的隱患。酒余人散后,由喧鬧歸于寂靜,更增添了主人公孤寂的心緒,獨自憑欄以解愁憂。
“夕陽千里連芳草,萋萋愁煞王孫。”緊承上片,敘寫遠眺所見。
夕陽下芳草綿綿,牽動著主人公的愁緒。
最后兩句"鳳笙何處,明月照黃昏"點明時間已由夕陽轉到了黃昏,主人公在欄前憑望的時間就可想而知了。溶溶月光下,主人公獨自一人憑欄憂傷。整個境界是那么的靜謐、孤凄、又帶著難以言說的憂愁和感傷。
這首詞的最大特點是寫愁的不確定性和朦朧性。詞中的憂愁,寫來迷茫朦朧,含而不露。詞中的憂愁“閑情”,常常很難確指是什么性質的憂愁,從而留給讀者更大的自由創造聯想的空間。《臨江仙·冷紅飄起桃花片》是言情之作,突破了詞人一己抒懷的跡象,開始觸及人生的苦悶,詠嘆世事的坎坷,不期然地揭示出人生路上多困難,自己獨自面對需要歸屬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