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詩《登岳陽樓》的詳解
古詩登岳陽樓杜甫帶拼音版,全詩純用賦法,從頭到尾都是敘述的筆調。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古詩登岳陽樓杜甫帶拼音版,杜甫登岳陽樓翻譯,以及杜甫登岳陽樓賞析吧!
古詩登岳陽樓杜甫帶拼音版
dēng yuè yáng lóu
登岳陽樓
dù fǔ
杜甫
xī wén dòng tíng shuǐ , jīn shàng yuè yáng lóu 。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wú chǔ dōng nán chè , qián kūn rì yè fú 。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qīn péng wú yī zì , lǎo bìng yǒu gū zhōu 。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róng mǎ guān shān běi , píng xuān tì sì liú 。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詞句注釋
⑴岳陽樓:即岳陽城西門樓,在湖南省岳陽市,下臨洞庭湖,為游覽勝地。
⑵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長江南岸,是中國第二淡水湖。
⑶“吳楚”句:吳楚兩地在中國東南。坼(chè),分裂。
⑷乾坤:指日、月。浮:日月星辰和大地晝夜都飄浮在洞庭湖上。
⑸無一字:音訊全無。 字,這里指書信。
⑹老病:杜甫時年五十七歲,身患肺病,風痹,右耳已聾。有孤舟:唯有孤舟一葉飄零無定。
⑺戎馬:指戰爭。關山北:北方邊境。
⑻憑軒:靠著窗戶或廊上的欄桿。涕泗(sì)流:眼淚禁不住地流淌。
杜甫登岳陽樓翻譯
很早聽過名揚海內的洞庭湖,今日終于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雄闊壯觀的大湖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漂泊江湖親朋故舊不寄一字,我年老多病,乘孤舟四處漂流。 關山以北戰爭烽火仍未止息,我倚窗遠望胸懷家國涕淚交流。
古詩登岳陽樓杜甫帶拼音版,全詩純用賦法,從頭到尾都是敘述的筆調。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古詩登岳陽樓杜甫帶拼音版,杜甫登岳陽樓翻譯,以及杜甫登岳陽樓賞析吧!
杜甫登岳陽樓賞析
此詩是登岳陽樓而望故鄉,觸景感懷之作。這首詩意境開闊宏偉,風格雄渾淵深,是杜甫詩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稱之為盛唐五律第一。開頭寫早聞洞庭盛名,然而到幕年才實現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陽樓之喜悅,其實意在抒發早年抱負至今未能實現之情。二聯是洞庭的浩瀚無邊。三聯寫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末聯寫眼望國家動蕩不安,自己報國無門的哀傷。寫景雖只二句,卻顯技巧精湛,抒情雖暗淡落寞,卻吞吐自然,毫不費力。《登岳陽樓》正是運用賦法創造藝術形象的典范。它所達到的藝術境界,已經使人不覺得有藝術方法的存在,甚至不覺得有語言的存在,只覺得詩人的思想感情撞擊著心扉。
創作背景
唐代宗大歷二年(767),杜甫五十七歲,距生命的終結僅有兩年,當時詩人處境艱難,凄苦不堪,年老體衰,患肺病及風痹癥,左臂偏枯,右耳已聾,靠飲藥維持生命。大歷三年(768),杜甫離開夔州(今重慶奉節)沿江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來到岳陽(今屬湖南)。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陽樓,憑軒遠眺,面對煙波浩渺、壯闊無垠的洞庭湖,詩人發出由衷的禮贊;繼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無定,國家多災多難,又不免感慨萬千,于是在岳陽寫下《登岳陽樓》。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古詩《登岳陽樓》的詳解】相關文章:
《登岳陽樓》古詩原文及賞析10-18
《登岳陽樓》古詩詞鑒賞02-22
唐詩《登岳陽樓》01-15
《登岳陽樓》詩詞鑒賞06-15
登岳陽樓詩詞賞析01-20
《登岳陽樓》教學設計12-11
《登岳陽樓》杜甫譯文+賞析05-09
(優秀)《登岳陽樓》教學設計02-09
《登岳陽樓》的原文和譯文07-07
《登岳陽樓》教學實錄(附反思)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