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詩《庭槐》原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古詩《庭槐》原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庭槐》
唐·白居易
南方饒竹樹,唯有青槐稀。
十種七八死,縱活亦支離。
何此郡庭下,一株獨華滋?
蒙蒙碧煙葉,裊裊黃花枝。
我家渭水上,此樹蔭前墀。
忽向天涯見,憶在故園時。
人生有情感,遇物牽所思。
樹木猶復爾,況見舊親知!
注釋:
“饒”:豐富、眾多。
“支離”:形容樹木殘缺不全,這里指即使存活下來的青槐也是形態(tài)不完整、不健康的樣子。
“華滋”:形容樹木生長茂盛,充滿生機。
“墀”:臺階。
翻譯:
南方竹子和樹木眾多,唯獨青槐很稀少。十棵青槐中有七八棵死去,即使活著的也大多殘缺不全。為什么在這個郡的庭院下,有一株青槐獨自生長得繁茂滋潤。它的葉子碧綠濃密,黃色的花朵在枝頭裊裊搖曳。我家在渭水邊上,這棵槐樹曾蔭蔽著屋前的臺階。忽然在遙遠的他鄉(xiāng)見到這樣的槐樹,便回憶起了故鄉(xiāng)的時光。人生是有感情的,遇到事物就會引發(fā)心中的思念。樹木尚且如此,何況是見到舊日的親友呢!
欣賞:
主題與情感:這首詩以庭槐為主題,通過對南方青槐生長狀況的描寫以及對郡庭中一棵獨特青槐的刻畫,引發(fā)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在詩中,白居易將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庭槐這一具體的事物上,體現(xiàn)出一種物我合一的境界。從對樹木的關注延伸到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人在異鄉(xiāng)對故鄉(xiāng)和親友的深深眷戀,情感真摯而深沉。
藝術手法:
對比手法:詩的開頭“南方饒竹樹,唯有青槐稀。十種七八死,縱活亦支離”,將南方眾多的竹樹與稀少且生長艱難的青槐進行對比,突出了青槐在南方生存的不易,也為后文郡庭下那株繁茂的青槐做了鋪墊,使這株獨特的青槐更加引人注目。
借景抒情:通過對郡庭中青槐的碧葉、黃花以及其茂盛姿態(tài)的描寫,營造出一種生機勃勃的景象。然而,在這生機之下,詩人卻因看到槐樹而引發(fā)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景與情相互交融,以樂景寫哀情,更增添了詩歌的感染力。
象征意義:槐樹在詩中不僅僅是一種植物,更象征著詩人的故鄉(xiāng)和過去的生活。它的存在讓詩人在遠離故鄉(xiāng)的地方找到了情感的寄托,成為連接詩人與故鄉(xiāng)的紐帶,使詩歌的內涵更加豐富。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后遷居下邽(今陜西渭南縣)。他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忠州任上時所作。當時他遠離故鄉(xiāng),在南方看到了與北方家鄉(xiāng)不同的植物景觀。南方竹子樹木眾多,但青槐卻很稀少,這種差異讓他觸景生情,聯(lián)想到了故鄉(xiāng)渭水邊上的槐樹,從而寫下了這首《庭槐》,以表達自己的思鄉(xiāng)之情。
古詩特色:
語言風格:白居易的詩語言通俗,深入淺出,這首《庭槐》也不例外。詩句簡潔明了,用詞平實,如“南方饒竹樹,唯有青槐稀”“人生有情感,遇物牽所思”等,讓讀者能夠輕松理解詩歌的內容和詩人的情感。
結構嚴謹:詩歌的結構層次分明。開篇描述南方青槐的總體狀況,接著引出郡庭下獨特的青槐,再由這棵槐樹聯(lián)想到故鄉(xiāng)的槐樹,最后抒發(fā)自己的情感和思考,邏輯清晰,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整首詩的主題得到了很好的表達。
【古詩《庭槐》原文】相關文章:
古詩·庭中有奇樹原文及賞析09-02
庭楸唐詩原文08-28
庭中有奇樹原文及賞析08-04
《擬古》古詩原文07-28
古詩原文及鑒賞05-19
赤壁古詩原文08-03
古詩原文及賞析04-24
元曲《中呂·滿庭芳》原文及注釋12-14
效古詩原文及賞析01-09
古詩《詠柳》原文及賞析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