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關于元宵節的古詩
元宵節將至,大家能夠想到哪些寫元宵的古詩呢?下面一起去閱讀小編為你整理的小學關于元宵節的古詩吧,歡迎借鑒!
小學元宵節的古詩1
《青玉案元夕》
(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火闌珊處。
譯文:
夜晚的東風將元宵的燈火吹得如千樹花開,更讓煙火看來是被吹落的萬點流星。華麗的馬車香氣洋溢在行駛的'路上。鳳簫吹奏的樂曲飄動,與流轉的月光在人群之中互相交錯。整個晚上,此起彼伏的魚龍花燈在飛舞著。美人的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身上穿著多彩的衣物,在人群中晃動。她們面帶微笑,帶著淡淡的香氣從人面前經過。我千百次尋找她,都沒找到她,不經意間一回頭,卻看見了她站立在燈火零落之處。
《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譯文:
去年元宵夜之時,花市上燈光明亮如同白晝。與佳人相約在月上柳梢頭之時、黃昏之后。
今年元宵夜之時,月光與燈光明亮依舊。可是卻見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淚沾透了她那身春衫的袖子。
《京都元夕》
(元)元好問
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
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
譯文:
元宵節時,到處都能碰到女人們穿著盛裝,化著美好的妝容來看燈;小孩子們則在街道上歡鬧著。我這個穿樸素長衫的讀書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歡聲笑語的氣氛中賞燈猜謎。
《汴京元夕》
(明)李夢陽
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
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譯文:
中山來的戲子服飾鮮麗,鄭燕來的的女姬則各有高超的技藝。
他們從不同的地方匯集到汴京來.都唱著周憲王編著的劇本。她們唱著唱著,從白天演到晚上,月亮出來,銀光傾瀉,似在金梁橋的大地上鋪了一層自霜。人間的燈火與天上的明月交相輝映,盛況空前。
《元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譯文:
通常的元夜詩,多寫都市。而這首《元宵》卻取材農村。燈月輝映的鄉村是美的,燈月映照下的村女則更美。她們青春煥發,喜氣洋洋.盡情歡笑。《元宵》全詩意境優美感人。
《元夜踏燈》
(清)董舜民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
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
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譯文:
無數棵樹上掛滿彩燈,無數個佳人紛至沓來,
散發濃香的馬車連綿不絕。
仙女們結伴來試燈,
依依不舍溫聲惜別心上人。
一會兒徉裝生氣,一會兒微微笑意,
侍女扶起嬌無力。
雨后石橋滑膩膩,挽起衣裙小心翼翼,
與阿母低低耳語情切切。
今晚的嫦娥當后悔不已?
害怕進入那廣寒宮闕。
不如回歸人間,即使難比往昔,畢竟共享團圓月。
《上元竹枝詞》
(清)符曾
桂花香餡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
譯文:
香甜的桂花餡料里裹著核桃仁,
用井水來淘洗像珍珠一樣的江米,
聽說馬思遠家的滴粉湯圓做得好,
趁著試燈的光亮在風里賣元宵。
小學元宵節的古詩2
1、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姜夔《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2、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3、忽曉闌街兒童語,不為上元燈近。劉辰翁《金縷曲賀趙松廬》
4、比擬尋常清景別,第一團圓時節。納蘭容若《清平樂上元月蝕》
5、建元看別上元燈,處處回廊斗火層。章碣《上元夜建元寺觀燈呈智通上人》
6、聞道長安燈夜好,雕輪寶馬如云。毛滂《臨江仙都城元夕》
7、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8、去年元夜,正錢塘,看天街燈燭。趙長卿《探春令元夕》
9、夜夜嬉游賽上元,朝朝宴樂賞禁煙。關漢卿《雙調新水令》
10、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元好問《京都元夕》
11、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12、錦里開芳宴,蘭缸艷早年。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13、燈火家家市,笙歌處處樓。白居易《正月十五日夜月》
14、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15、春到南樓雪盡,驚動燈期花信。萬俟詠《昭君怨春到南樓雪盡》
16、簫鼓喧,人影參差,滿路飄香麝。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17、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
【小學關于元宵節的古詩】相關文章:
關于描寫元宵節的古詩大全02-09
關于元宵節的古詩詞06-29
關于元宵節古詩詞01-13
關于春節元宵節的古詩詞02-08
關于元宵節的五字古詩詞02-08
描寫元宵節的古詩詞01-13
描述元宵節的古詩詞01-14
元宵節有關的古詩詞01-13
元宵節的相關古詩詞01-13
元宵節相關的古詩詞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