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詩文學常識大全
古詩文學是高考必考的內容,本章小編就為大家找到了古詩文學常識大全,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古詩文學常識1
1、先秦文學
先秦文學有兩源,現實主義和浪漫。《詩經》分為風雅頌,反映現實300篇①
手法牢記賦比興,名篇《碩鼠》與《伐檀》。浪漫主義是《楚辭》,《離騷》作者為屈原。
先秦散文有兩派,“諸子”、史書要記全。儒墨道法屬諸子,各有著作傳世間;
儒家《論語》和《孟子》,墨家《墨子》見一斑;道家《老子》和《莊子》,法家韓非著名篇。
歷史散文有兩體,分為“國別”和“編年”
前者《國語》《戰國策》,后者《春秋》與《左傳》。
2、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
兩漢魏晉南北朝,詩歌成就比較高;“樂府雙璧”②人稱贊,
建安文學推“三曹”③;田園鼻祖是陶潛,“采菊”遺風見節操。
《史記》首開紀傳體,號稱“無韻之離騷”;班固承續司馬意④,《漢書》斷代創新招;
賈誼雄文《過秦論》,氣勢酣暢沖云霄;“出師”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記》樂逍遙。
辭賦盛行多空洞,張衡《二京》似驚濤。文學批評也興起,《文心雕龍》真高超。
駢文追求形式美,小說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學
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王楊盧駱創格律,律詩、絕句要記全。
浪漫詩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難》。現實主義有杜甫,“三吏”、“三別”不一般。
樂天倡導新樂府,“琵琶”、“長恨”留名篇。田園詩派有王孟,高、岑詩歌唱邊塞。
中唐李賀多奇麗,賈島“推敲”傳世間。晚唐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敗如塵煙。
韓柳古文創新體,《阿房宮賦》唱千年。唐代傳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傳》。
4、宋代文學
宋代文學詞泱泱,分成婉約與豪放。柳永秦觀李清照,風花雪月多感傷。
蘇軾首開豪放派,“大江東去”氣昂昂;愛國詩人辛棄疾,“金戈鐵馬”勢高揚。
三蘇、王曾、歐陽修,繼承韓柳寫文章;范公作品雖不多,《岳陽樓記》放光芒。
南宋詩人陸放翁,《示兒》猶念復家邦;人生自古誰無死?后世感懷文天祥。
編年通史第一部,《資治通鑒》司馬光。《夢溪筆談》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揚。
5、元明清文學
元代散曲分兩種,小令、套數各不同。雜劇代表四大家,成就首推關漢卿;
竇娥悲劇傳千古,人物形象最鮮明;其余三家鄭馬白⑥,還有《西廂》留美名。
明清戲劇精品多,《桃花扇》及《牡丹亭》。長篇都是章回體,“四大名著”是高峰。
《儒林外史》不能忘,《聊齋志異》多流行。尚有短篇擬話體,編訂“三言”馮夢龍。
方苞開創姚鼐繼,散文流派叫桐城。清末大家龔自珍,《己亥雜詩》勸天公。
注:①《詩經》共305篇,“三百”之說是取其整數。②指《孔雀東南飛》和《木蘭詩》③指曹操及曹丕、曹植。④即司馬遷⑤指李商隱和杜牧。⑥指鄭光祖、馬致遠、白樸。
古代詩歌包括詩、詞、曲。
1.從詩歌的形式可分為:
①古體詩,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②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
③詞,又稱為詩余、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闕、上闕、上片,第二段叫后闕、下闕、下片。
④曲,又稱為詞余、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于金,興盛于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2.從詩歌的題材可分為:
①寫景抒情詩,歌詠山水名勝、描寫自然景色的抒情詩歌。古代有些詩人由于不滿現實,常寄情于山水,通過描繪江湖風光、自然風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這類詩常將要抒發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寫的景物之中,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寓情于景。其風格清新自然。
②詠物言志詩,詩人對所詠之物的外形、特點、神韻、品格進行描摹,以寄托詩人自己的感情,表達詩人的精神、品質或理想。
③即事感懷詩,因一事由而引發詩人的感慨,如懷親、思鄉、念友等。
④懷古詠史詩,以歷史典故為題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諷今,或抒發滄桑變化的感慨。
⑤邊塞征戰詩,描寫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的'軍旅生活,或抒發們樂觀豪邁或相思離愁的情感,風格悲壯宏渾,筆勢豪放。
騎著豬上船
詩歌的分類
按照不同的標準,詩歌有不同的分類。這里筆者著重介紹按以題材為主劃分的分類。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類:
借景抒情詩。在詩中不是直接抒發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通過對景色的描繪來表現感情。具體到詩歌中,有因情造境和見景生情兩種形式。
詠史懷古詩。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跡來達到感慨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等目的。這一類詩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傷春傷別詩。借對春光消逝的記敘描寫來抒發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慨,或表達對心上人的無限思念之情。
羈旅行役詩。出門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心中所感都包含著由此觸發的對遙遠故鄉的眺望,對溫馨家庭的憧憬,對故里的無窮思念。
山水田園詩。詩人把細膩的筆觸投向靜謐的山林,悠閑的田野,創造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自己遺世獨立的高蹈情懷。
托物言志詩。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種具體事物。
即事感懷詩。指詩人就某件事發表自己的議論,抒發自己的感慨。這類詩往往興之所至,妙手偶得,多有一些佳句。
邊塞征戰詩。詩人或以雄渾的筆墨描寫邊塞風光,抒寫自己報國立功的壯志和寬廣胸懷,或借征戰之事表現征夫思婦對心上人的思念,對拓土開邊、窮兵黷武的統治者予以辛辣的諷刺與委婉的勸諫。
談禪說理詩。詩人把自己對禪宗的頓悟或事理的體察訴之于筆下,這類詩歌往往或以似不食人間煙火的空靈之境取勝,或以深邃綿密的哲理流傳千古。
閑適隱逸詩。某些詩人看慣了官場的勾心斗角,世俗社會的渾濁不堪,退居田野鄉間,與鄉人為伍,與明月作伴,借以表達自己光輝峻潔的品性。反映這些生活的詩歌,往往有不少獨得之作。
贈友送別詩。“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作為至情至性的詩人,面臨與摯友分別時,心中會產生一種不吐不快的激情。因此,在中國詩壇上,送別詩一直是詩家的主要題材。
悼亡游仙詩。詩人多有神奇的想象力,在心愛的人兒離自己而去或自己的理想壯志得不到實現之際,他們往往借助于睡夢游仙等形式,或與心上人相會,或在仙境中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
古詩文學常識2
孟郊,字東野。與賈島并稱,著名苦吟詩人,有( )之稱。主要作品為《秋懷》、《貧女詞》、《游子吟》等,結為《孟東野詩集》。與賈島一起世稱“郊寒島瘦”。長于五言,多寒苦之音。你能寫出《游子吟》當中表現母愛偉大的那句詩嗎?( )
答案:
“詩囚”、“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解析:
游子吟
朝代:唐代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
慈祥的母親用手中的針線,為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
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影響兒子出行。
誰敢說子女沒有小草那樣的孝心,不能夠報答慈母恩情呢?
注釋:
⑴游子:古代稱遠游旅居的人。吟:詩體名稱。
⑵臨:將要。
⑶意恐遲遲歸:恐怕兒子在外遲遲不回家。意恐:擔心。歸:回來,回家。
⑷言:說。寸草:小草。這里比喻子女。心:語義雙關,既指草木的莖干,也指子女的心意。誰言:一作“難將”。
⑸報得:報答。三春暉:春天燦爛的陽光,指慈母之恩。三春:舊稱農歷正月為孟春,二月為仲春,三月為季春,合稱三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春天溫暖、和煦的陽光照耀著子女。
古詩文學常識3
《詩經》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首,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多用“賦”“比”“興”的手法。
《關雎》(關關雎鳩) 是《詩經》首篇,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首優美動人、影響深遠情歌,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選自《詩經·周南》。
《君子于役》 選自《詩經·王風》,睹物懷人、情景交融,妻子思念丈夫的深情。
《蒹葭》(蒹葭蒼蒼) 愛情詩,對意中人的傾慕之戀,欲見而不得的惆悵,選自《詩經·秦風》。
《陌上桑》(日出東南隅) 選自《樂府詩集》,此詩為漢樂府中的民歌。
《觀滄海》(東臨碣石) 曹操,字孟德,三國時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大海宏偉壯麗的景象、詩人廣闊的胸襟、豪邁的氣概、選自《樂府詩集》,是《步出夏門行》中的一章。
《龜雖壽》(神龜雖壽) 曹操,達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和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飲酒》(結廬在人境) 陶淵明,東晉詩人,此詩是田園詩的上品,通過眼前景物的敘寫,說明“心遠地自偏”的道理,表達作者追求平靜,自由生活的志趣,選自《陶淵明集》。
《歸園田居》(種豆南山下) 陶淵明,寫作者隱居歸田后的勞動生活。
《木蘭詩》(唧唧復唧唧) 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南北朝時北方民歌,木蘭純樸、勇敢堅強的品質和愛國精神。
《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闕輔三秦) 王勃,字子安,唐朝初年詩人,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初唐四杰” 曠達爽朗、共勉互勵的惜別情懷,積極樂觀的態度、寬闊的襟懷和奮發進取的精神,選自《王子安集》。
《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 王維,字摩詰,唐代詩人,頸聯寫塞外景象,開闊鮮明、氣勢雄渾。
《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 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園詩人,孟浩然與王維并稱王、孟,選自《孟襄陽集》。山村田園風光和農家生活情趣,老友間樸素深厚的情誼。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八月湖水平) 孟浩然,前四句描繪洞庭景色,氣勢磅礴;后四句表明心跡,含蓄得體,第二聯可與杜甫《登岳陽樓》中“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相媲美。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卷地白草折) 岑參,唐代邊塞派代表詩人,奇異的塞外雪景,詩人將送別與詠雪巧妙結合,通過特殊環境的描寫,襯托依依惜別之情。
《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 崔顥,唐代詩人,從神話傳說寫到現實感受,語言流麗自然。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封朝奏九重天)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忠而獲罪的憤慨,頸聯既念家人,又傷懷國事,聯想到前路艱危,因而徘徊不前 表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城欲摧) 李賀,唐代詩人,以樂府舊題寫當代戰事。
《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 李白,描繪荊門山外的壯麗景象,抒發對故鄉的依戀、惜別之情。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大詩人,詩人將月亮擬人化,以寄托自己的感情,想象奇特,令人回味無窮。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棄我去者) 李白,詩人復雜的內心活動,選自《李太白全集》。
《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詩的最后兩句充滿對未來的憧憬,是鼓舞人心的名句。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灣,唐代詩人,頸聯將景物擬人化而充滿新意。
《題破山寺后禪院》(清晨入古寺) 常建,唐代詩人,此詩以善寫靜景為人稱道,尤其中間四句。
《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 劉禹錫,唐代詩人,一反前人悲秋俗套,贊美秋天特有的'景致。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巴山楚水凄涼地) 劉禹錫,詩中抒寫生活的艱辛和對世事滄桑、親朋凋零的傷感,含蓄地表達內心的不平,但詩人并未因此消沉下去,而是振作精神面向未來,第三聯以生動的藝術形象,表現出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
《春望》(國破山河在) 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其詩顯示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后世尊其為“詩圣”,感時憂國、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選自《杜工部集》。
《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青年時代,泰山雄偉神奇的景象,詩人熱情贊美泰山高大神秀的氣象,表現出他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絕頂、俯視萬物的雄心壯志。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 杜甫,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石壕吏》(暮投石壕村) 杜甫,揭露官吏的橫暴,同情人民的苦難,選自《杜工部集》。
《觀刈麥》(田家少閑月)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詩人,敘事詩,描寫了農民在夏日割麥的辛苦和貧婦在田中拾穗的辛酸,表達詩人對農民的深切同情 選自《白氏長慶集》。
《賣炭翁》(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白居易,揭露統治者殘酷剝削人民的罪惡。
《錢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賈亭西) 白居易,寫早春游西湖風景,緊扣環境和季節的特征。
《赤壁》(折戟沉沙鐵未銷) 杜牧,唐代著名文學家,此詩借一件古物興起對歷史的慨嘆,以兩個美女象征國家的命運,真可謂以小見大,別出心裁。
《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 杜牧,懷古傷時,借古諷今,滿懷憂國憂民之情,選自《樊川文集》,杜牧與李商隱齊名,并稱“小李杜”。
《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 李商隱,唐代詩人,思念遠方的親友。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李商隱,一般認為是傷感離別的愛情詩,第二聯以象征手法描寫至死不渝的愛情,現在多引用來贊頌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憶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 溫庭筠,唐代詩人,描寫少婦盼望丈夫歸來時的心態。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李煜,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最后一個皇帝,世稱李后主,上闋以凄清的環境烘托寂寞的心情,下闋以形象的比喻反映心頭無可解脫的離愁。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北宋初期詞人,傷春懷舊的思想感情,選自《珠玉詞》。
《登飛來峰》(飛來峰上千尋塔)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詩的最后兩句反映出詩人高瞻遠矚的氣魄,道出“身在最高層”的獨特感受。
《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靜無苔) 王安石,后兩句用擬人手法寫江南田園風光,為名句。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范仲淹,北宋文學家、政治家,反映北宋西北邊境軍旅生活,上闋描繪荒涼的秋景,以顯示邊地生活的艱苦和軍事態勢的嚴重;下闋是作者自抒懷抱,慨嘆功業未立和思念家鄉的復雜心情,開豪放派詞之先聲。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熱愛生活、曠達樂觀,上闋寫景,下闋抒情。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選自《東坡樂府》,古代出獵的壯觀場景,立志報國的英雄氣概。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詠月懷人,全詞的基調是表達作者曠達、樂觀的情懷,但也反映了作者現實與理想的矛盾心理。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宋代著名女詞人,佳節懷人。
《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李清照,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懷,選自《漱玉詞》。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臥孤村不自哀)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南宋著名愛國詩人,現實與夢境的巧妙結合,渴望收復失地、看到祖國統一、渴望為國戰斗,選自《陸游集》。
《游山西村》(莫笑農家臘酒渾) 陸游,此詩是一首山村記游詩,頷聯寫出了路疑無而實有、景似絕而又現的境界,意新語工,最富理趣,給人啟迪,是傳誦千古的警句名言。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南宋著名愛國詞人,以農村為題材的佳作,夏夜獨行鄉間的真切感受。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這是一首抒寫雄心壯志的詞,前九句表達作者抗敵救國、建功立業的宏大抱負,結句以沉痛的慨嘆,抒發了壯志難酬的悲憤。
《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 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光耀史冊的生死觀,末兩句為千古傳誦的名言,選自《文山先生全集》。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號東籬,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游子漂泊,深切思念故鄉的情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幅秋郊夕照圖,令人哀愁的情調。
《山坡羊 潼關懷古》 張養浩,元代散曲家。山坡羊,曲牌名。此曲描寫潼關險要地勢,感慨歷代王朝興亡,對人民在動亂中遭受的苦難深表同情。“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兩句議論,揭示了封建統治階級與人民的對立。
《別云間》(三年羈旅客) 夏完淳,明末抗清英雄,永別故鄉的悲苦之情,視死如歸的愛國精神。
《己亥雜詩》(浩蕩離愁白日斜) 龔自珍,清朝著名思想家、文學家,詩中作者以落花自喻,表達自己辭官后志在培育一代新人的愿望。
《論詩》(李杜詩篇萬口傳) 趙翼,清代學者,惟有創新,才能領時代之風騷。
附錄1:與文學常識相關封建朝代更替簡要說明
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西漢→東漢)→三國(魏、蜀、吳)→晉(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北宋→南宋)→元→明→清
附錄2:相關的文化常識
1.古人的名、字、號:古人幼年取名,成年取字。名和字均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長輩稱字表示禮貌或尊敬。號又叫別號,由自己取定,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
2.公、侯、伯、子、男:古代的五等爵位。
3.贈序是臨別贈言性質的文字,內容多為勉勵、推重、贊許之辭。
4.郡:古代地方行政區劃的名稱。周代時郡小縣大,戰國時逐漸變為郡大于縣。秦滅六國后,正式建立郡縣制,以郡統縣。漢代沿襲這一制度。到隋、唐時代,有的稱州,有的稱郡。到宋代以后,不再稱“郡”,而稱“州”“府”。
5.傳,傳記,指記載個人或群體事跡的文字,如《五柳先生傳》。也指以演述人物故事為中心的文學作品,如《水滸傳》。
6.封建時代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避免直接說出和寫出,用改字、缺筆、空字,用同義詞等方法加以回避,叫“避諱”。如《捕蛇者說》“觀人風者”中的“人風”即“民風”,改“民”為“人”是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諱;又如“秀才”改為“茂才”是東漢為避光武帝劉秀之諱。
7.古代官職任免專稱:拜:授給官職。除:免去舊職而任新職。授:授予官職。擢:選拔,提拔。遷:調職、調動,一般指升官;左遷則為降低官職調動。罷:罷免,停職。免:免除官職。黜:廢黜,貶退,也用于剝奪王位或太子的繼承權。謫:降職并遠調。
8.古代詩文集常見命名方式:
(1)以籍貫地命名,如《柳河東集》,作者柳宗元,河東人。
(2)以書室名命名,如《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聊齋”是其書室名。
(3)以表字命名,如《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
(4)以別號命名,如《稼軒長短句》,作者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
(5)以謚號命名,如《歐陽文忠公文集》,作者歐陽修,謚“文忠”。
(6)以官職命名,如《杜工部集》,作者杜甫,官至檢校工部員外郎。
(7)以年號命名,如《白氏長慶集》,作者白居易,此集編輯于唐穆宗長慶年間。
9.“席”是鋪在地上的坐墊。“床”最初是坐具。“幾”類似今天北方的炕桌。因為古人坐時兩膝跪在席或床上,臀部坐在腳跟上,所以幾是長方形,不高。此外還有“案”,“案”相當于今天的托盤。如成語中的“舉案齊眉”。
古詩文學常識4
按內容來分類:可分為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悼亡詩、行旅詩和閨怨詩。
(1)懷古詩。
一般是懷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跡。詠史懷古詩往往將史實與現實扭結到一起,或感慨個人遭遇,或抨擊社會現實。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感慨個人遭遇,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年過半百,功業無成。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表達對朝廷茍且偷生的不滿,抨擊社會現實。也有的詠史懷古詩只是對歷史作冷靜的理性思考與評價,或僅是客觀的敘述,詩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詩人的感慨只是畫外之音而已。如,劉禹錫的《烏衣巷》,今昔對比,表達了詩人的歷史滄桑之感。
(2)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征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等表現手法。
(3)山水田園詩。
南朝謝靈運開山水詩先河,東晉陶淵明開田園詩先河,發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園詩派,代表人物是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4)邊塞詩。
從先秦就有了以邊塞、戰爭為題材的詩,發展到唐代,由于戰爭仍頻,統治者重武輕文,士人邀功邊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舉進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種積極用世、昂揚奮進的時代氣氛,于是奇情壯麗的'邊塞詩便大大發展起來了,形成一個新的詩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適、岑參、王昌齡。
(5)行旅詩和閨怨詩。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長期流離漂泊,或久戍邊關,總會引起濃濃的思鄉懷人之情,所以這類詩文就特別多,它們或寫羈旅之思,或寫思念親友,或寫征人思鄉,或寫閨中懷人。寫作上或觸景傷情,或感時生情,或托物傳情,或因夢寄情,或妙喻傳情。
鑒賞這類詩要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確定情感類別;抓住意象,構建圖景;抓住關鍵詞語,體味藝術特點。
(6)送別詩。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載難以相見,故古人特別看重離別。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一個永恒的主題。因各人的情況不同,故送別詩所寫的具體內容及思想傾向往往有別。有的直接抒寫離別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積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寫離愁別恨,有的重在勸勉、鼓勵、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古詩文學常識】相關文章:
初中文學常識:古詩詞02-17
初中古詩詞文學常識匯總02-17
有趣的文學常識08-31
名篇名句及文學常識填空12-20
總結高考語文古代文學常識08-16
學生該懂得的國外文學常識04-08
「精選」關于文學常識的謎語及答案230條04-13
語文古代文學常識:詩人的別稱10-19
文言文《馬說》文學常識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