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黃鶴樓》賞析
《黃鶴樓》這首詩是吊古懷鄉之佳作。詩人登臨古跡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詩興大作,脫口而出,一瀉千里。既自然宏麗,又饒有風骨。詩雖不協律,但音節嘹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氣呵成,成為歷代所推崇的珍品。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古詩《黃鶴樓》賞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黃鶴樓——(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注釋】
黃鶴樓:舊址在今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大橋武昌橋頭黃鶴磯上,背靠蛇山,俯瞰長江。昔人:傳說中的仙人。其說有二:一說三國時蜀人費文褘跨鶴登仙,曾在黃鶴樓上憩息;一說仙人子安曾乘鶴經過黃鶴樓。這句一作“昔人已乘白云去”。晴川:指白日照耀下的漢江。漢陽:今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位于長江、漢水夾角地帶,與武昌黃鶴樓隔江相望。鸚鵡洲:位于漢陽東南二里長江中,后漸被江水沖沒。東漢末年,黃祖殺禰衡而埋于洲上,禰衡曾作過《鸚鵡賦》,后人因稱其洲為鸚鵡洲。
【簡析】
以豐富的想象力將讀者引入遠古,又回到現實種種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誰能不感到它的凄婉蒼涼。這首詩歷來為人所推崇,被列為唐人七律之首。
「翻譯」
過去的仙人已經駕著黃鶴飛走了,這里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悠悠的白云。陽光照耀下的漢陽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有一片碧綠的芳草覆蓋。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
「韻譯」
傳說中的仙人早乘黃鶴飛去,這地方只留下空蕩的黃鶴樓。
飛去的黃鶴再也不能復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載依舊。
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歷歷在目,鸚鵡洲的芳草長得密密稠稠。
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面對煙波渺渺大江令人發愁!
「黃鶴樓介紹」
黃鶴樓位于武漢市蛇山的黃鶴磯頭,面對鸚鵡洲,與湖南岳陽樓、江西滕王閣、山東蓬萊閣合稱中國四大名樓,號稱“天下江山第一樓”。相傳始建于三國時期,歷代屢毀屢建。現樓為1981年重建,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樓址仍在蛇山頭。主樓高49米,共五層,攢尖頂,層層飛檐,四望如一。底層外檐柱對徑為30米,中部大廳正面墻上設大片浮雕,表現出了歷代有關黃鶴樓的神話傳說;三層設夾層回廊,陳列有關本詩詞書畫;二、三、四層外有四面回廊,可供游人遠眺;五層為瞭望廳,可在此觀賞大江景色;附屬建筑有仙棗亭、石照亭、黃鶴歸來小景等。黃鶴樓是聞名中外的名勝古跡,它雄踞長江之濱,蛇山之首,背倚萬戶林立的武昌城,面臨洶涌浩蕩的揚子江,相對古雅清俊晴川閣,剛好位于長江和京廣線的交叉處,即東西水路與南北陸路的交匯點上。登上黃鶴樓武漢三鎮的旖旎風光歷歷在目,遼闊神州的錦繡山河也遙遙在望。由于這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前人流傳至今的本詩詞、文賦、楹聯、匾額、摩巖石刻和民間故事,使黃鶴樓成為山川與人文景觀相互倚重的文化名 樓,素來享有“天下絕景”和“天下江山第一樓”的美譽。黃鶴樓坐落在海拔高度61.7米蛇山頂,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樓高5層,總高度51.4米,建筑面積3219平方米。72根圓柱拔地而起,雄渾穩健;60個翹角凌空舒展,恰似黃鶴騰飛。樓的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黃鶴樓色彩絢麗,雄奇多姿。更多唐本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本詩三百首欄目。
「賞析」
本詩人滿懷對黃鶴樓的美好憧憬慕名前來,可仙人駕鶴杳無蹤跡,鶴去樓空,眼前就是一座尋常可見的江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美好憧憬與尋常江樓的落差,在本詩人心中布上了一層悵然若失的底色,為鄉愁情結的抒發作了潛在的鋪墊。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是本詩中頷聯。江天相接的自然畫面因白云的襯托愈顯宏麗闊大,受此景象的感染,本詩人的心境漸漸開朗,胸中的情思也隨之插上了縱橫馳騁的翅膀:黃鶴樓久遠的歷史和美麗的傳說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終歸物在人非、鶴去樓空。人們留下什么才能經得起歲月的考驗?她不是別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爛也割舍不斷的綿綿鄉戀、悠悠鄉情。本句具有一種普遍包舉的意味,抒發了本詩人歲月難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為下文寫鄉關難歸的無限愁思鋪墊,因而成為深值關注和反復品味的名句。更多唐本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本詩三百首欄目。
本詩中“黃鶴”所指甚明,除了實體“仙鶴”之外,它的指向應該是即“一切”之意。“不復返”,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時、歲不待人的無盡感傷。“白云”變幻難測,寓托著作者世事難料的吁嗟嘆喟。如果說這個詞和“空悠悠”使人看到空間的廣袤,那么“千載”則使人看到了時間的無限性。時間和空間的組合產生了歷史的縱深感和空間的開闊感,更加催生了濃濃的鄉愁。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些二句描述了美好的憧憬與動情的追憶,極富人情味:艷陽高照,碧空如洗。恍惚中,漢水北岸的樹木化作久久思念的親愛之人,佇立在眼前。和煦的'陽光灑滿江面,溫暖著親人。依稀間,鸚鵡洲上的芳草叢中走來一身正氣、擊鼓罵曹的禰衡,他面對黃祖的屠刀,視死如歸,血灑碧草,正是無數浪跡天涯的游子浸滿血淚的無私付出,才構筑了無數令人難忘的故鄉。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太陽落山,黑夜來臨,鳥要歸巢,船要歸航,游子要歸鄉,然而天下游子的故鄉又在何處呢?江上的霧藹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濃濃迷霧,那是一種隱隱的淚花和心系天下蒼生的廣義鄉愁,問鄉鄉不語,思鄉不見鄉。面對此情此景,誰人不生鄉愁也無由。本詩作以一“愁”收篇,準確地表達了日暮時分本詩人登臨黃鶴樓的心情,同時又和開篇的暗喻相照應,以起伏輾轉的文筆表現纏綿的鄉愁,做到了言外傳情,情內展畫,畫外余音。
本詩作具有的濃郁民歌風味,景到言到情到,語如聯珠,自然天成,對仗工整,音律諧美,文采飛揚。本詩人將思念親人的狹義鄉愁與心系天下蒼生的廣義鄉愁有機結合,把鄉愁情懷抒發得波瀾壯闊、豪邁昂揚,使得本篇的韻味和風骨跨上了同類本詩作的峰巔,成為被后人推為唐朝七律本詩中的第一佳作。
簡介
崔顥(hào),唐朝汴州(今河南開封市)人氏,(公元704?—754年)唐玄宗開元11年(公元723年)進士。他才思敏捷,長于寫本詩,系盛唐本詩人,《舊唐書·文苑傳》把他和、、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終不得志。歷史上對他的記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關他的傳說和故事流傳下來,舊《唐書·崔顥傳》里非常簡略,連他文學上的成就也未提及,這些都是為了什么?很值得人們思考。作品激昂豪放、氣勢宏偉。
讀過一點唐本詩的人都知道一則佳話:崔顥《黃鶴樓》本詩,后代學者也是好評如潮。例如,宋人嚴羽稱其為唐人七言律本詩第一名。崔顥不但本詩做得好,為人的風流,也少有人能企及。新舊《唐書》崔顥傳、《唐才子傳》等文獻都記載:崔顥跟東方朔有相同的愛好,娶妻必須是美貌女子。結婚之后,稍有不滿,很快就會把她們給休了,另外聘娶美貌女子。《新唐書》說崔顥“凡四五娶”。更多唐本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本詩三百首欄目。
崔顥,少年時代居住在河南開封。關于他離開河南老家,赴長安科考,得中進士的時間有多種說法,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直齋書錄解題二十二卷,南宋陳振孫撰。陳振孫(約1186—約1262),曾名瑗,字伯玉,號直齋,湖州安吉(今屬浙江)人,一說湖州吳興(今浙江湖州)人,著名目錄學家。寧宗、理宗之際,歷溧水、紹興、鄞縣教更多>>》卷十九內注,“唐司勛員外郎崔顥開元十年進士”。元辛文房《唐才子傳》說他“開元十一年源少良下及進士第”。
明正德十年刻《崔顥本詩集》則注“開元十二年姚重晟下進士”。不論哪個說法正確,崔顥中進士時也不過是18歲~20歲。(據聞一多先生《唐本詩大系》的說法,他認為20歲左右中進士已很年輕,18歲左右未免小了一些,所以聞先生說崔顥的生年可上推至公元700年左右。這就是本文開頭將崔顥生年704年打上?的原因。)這也就是說崔顥最遲是20歲離開故鄉汴州去長安趕考的,然后他在外地漫游20年,再到京都西安居官。而在故鄉開封,除青少年時期外,時間是很短的。
在他所遺的本詩篇中,只有一篇是寫他回鄉的,《晚入汴水》:“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客愁能幾日?鄉路漸無多。晴景搖津樹,春風起棹歌。長淮亦已盡,寧復畏潮波。”(本詩中第一句楚,指楚州。唐時楚州,治所在山陽,即今江蘇淮安縣。故由淮安回開封,始有溯汴水而上之說。)從本詩意看,崔顥還是思念故鄉,并有回鄉歸隱、急流勇退之意的。然終因他功名心切,仍然回到長安,死于唐天寶十三年(754年),未得返回故里。這可能正是崔顥的故事在開封流傳不多的主要原因。但作為開封人,在做大做好文化產業的今天,我們還是應該對崔顥有一個全面、正確、恰當的認識,不應當因為其人格低下,就否定其成就。歷史應給以適當評價的。
【古詩《黃鶴樓》賞析】相關文章:
古詩黃鶴樓賞析04-01
黃鶴樓的古詩賞析04-01
黃鶴樓古詩賞析04-01
古詩賞析之黃鶴樓04-14
《登黃鶴樓》古詩賞析03-30
《登黃鶴樓》的古詩賞析01-26
古詩《登黃鶴樓》賞析04-01
黃鶴樓古詩原文及賞析04-01
古詩《黃鶴樓》原文及賞析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