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尋隱者不遇》意思及賞析
《尋隱者不遇》是唐代詩僧賈島所作的作品,這是一篇難得的言簡意豐之作。接下來由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古詩《尋隱者不遇》意思及賞析,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古詩《尋隱者不遇》意思及賞析1
作者: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注釋
云深:指山深云霧濃。
譯文
在蒼松樹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
他說,師傅已經去山中采藥去了。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面,
可是林深云密,所以不知他的行蹤。
創作背景
此詩是中唐時期詩僧賈島到山中尋訪一位隱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隱者不詳何人,有人認為是賈島的山友長孫霞。此詩的具體創作時間難以考證。
賞析:
賈島是以“推敲”兩字出名的苦吟詩人。一般認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實他的“推敲”不僅著眼于錘字煉句,在謀篇構思方面也是同樣煞費苦心的。此詩就是一個例證。
全詩只有二十字,作為抒情詩,卻有環境,有人物,有情節,內容極豐富,其奧秘在于獨出心裁地運用了問答體。不是一問一答,而是幾問幾答,并且寓問于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語“我”。“我”來到“松下”問“童子”, 見得“松下”是“隱者”的住處,而“隱者”外出。“尋隱者不遇”的題目已經交待清楚。“隱者” 外出而問其“童子”,必有所問,而這里把問話省略了,而寫出“童子”的答語:“師采藥去。”從這四個字而可想見當時松下所問是“師往何處去”。“我” 專程來“尋隱者”,“隱者”“采藥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來。因而又問童子:“采藥在何處?”這一問詩人也沒有明寫,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辭,把問句隱括在內。最后一句“云深不知處”,又是童子答復對方采藥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頂、山腳的問題。明明三番問答,至少須六句方能表達的,賈島采用了以答句包賅問句的手法,精簡為二十字。這種“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間了。
然而,這首詩的成功,不僅在于簡煉;單言繁簡,還不足以說明它的妙處。詩貴善于抒情。這首詩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見深沉。一般訪友,問知他出,也就自然掃興而返了。但這首詩中,一問之后并不罷休,又繼之以二問三問,其言甚繁,而其筆則簡,以簡筆寫繁情,益見其情深與情切。而且這三番答問,逐層深入,表達感情有起有伏。“松下問童子”時,心情輕快,滿懷希望;“言師采藥去”,答非所想,一墜而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線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處”,就惘然若失,無可奈何了。
然而詩的抒情要憑借藝術形象,要講究色調。從表面看,這首詩似乎不著一色,白描無華,是淡妝而非濃抹。其實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鮮明,濃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這青與白,這松與云,它的形象與色調恰和云山深處的隱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見隱者先見其畫,青翠挺立中隱含無限生機;而后卻見茫茫白云,深邃杳靄,捉摸無從,令人起秋水伊人無處可尋的浮想。從造型的遞變,色調的先后中也映襯出作者感情的與物轉移。
詩中隱者采藥為生,濟世活人,是一個真隱士。所以賈島對他有高山仰止的欽慕之情。詩中白云顯其高潔,蒼松贊其風骨,寫景中也含有比興之義。惟其如此,欽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悵惘之情了。另外,作者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離開繁華的都市,跑到這超塵絕俗的青松白云之間來“尋隱者”,其原因也是耐人尋味,引人遐想的。
古詩《尋隱者不遇》意思及賞析2
《尋隱者不遇》
作者: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唐詩三百首之賈島:尋隱者不遇。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注解】:
1、云深:指山深云霧濃,古詩大全《唐詩三百首之賈島:尋隱者不遇》。
【韻譯】:
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
他說,師傅已經采藥去了山中。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蹤。
【評析】:
這是一首問答詩,但詩人采用了寓問于答的手法,把尋訪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盡致。其言繁,其筆簡,情深意切,白描無華。以白云比隱者的高潔,以蒼松喻隱者的風骨。寫尋訪不遇,愈襯出欽慕高仰。這首詩有人認為是孫革所作,題為《訪夏尊師》。
古詩《尋隱者不遇》意思及賞析3
【作品簡介】
《尋西山隱者不遇》由邱為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是一首描寫隱逸高趣的詩。詩以“尋西山隱者不遇”為題,寫專程到山中去訪隱者,竟然不遇。如此,本應叫人失望,惆悵。然而,詩借寫“不遇”,卻把隱者性格和生活表現得清清楚楚,淋漓盡致地抒發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曠達的胸懷,比相遇更有收獲,更為滿足。詩的前八句,寫隱者獨居高處,遠離塵囂,尋訪者不辭山高,等到叩關無人,才略生悵惘。于是猜想隱者乘車出游,臨水垂釣,表現隱者的生活恬適雅趣。后八句宕開一層,寫周圍的草色松聲使尋訪者陶然,因而尋訪不遇亦無所謂,使其悟出隱者生活的情趣。因此,乘興而來,盡興而返,自得其樂,大有君子風度。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原文】
《尋西山隱者不遇》
作者:邱為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叩關無僮仆,窺室惟案幾。
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
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
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凈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解】:
1、差池:原為參差不齊,這里指此來彼往而錯過。
2、黽勉:殷勤。
3、契:愜合。
4、之子:這個人,這里指隱者。
【韻譯】:
西山頂上有一座小茅屋,尋訪隱者直上三十里路。
輕扣宅門竟無開門童仆,窺看室內只有幾案擺住。
主人不是駕著柴車外出,一定是垂釣在秋水之渚。
來得不巧不能與其見面,殷勤而來空留對他仰慕。
綠草剛剛受到新雨沐浴,松濤聲聲隨風送進窗戶。
來到這愜意幽靜的絕景,我心耳蕩滌無比的滿足。
盡管沒有賓主酬答之意,卻能把清靜的道理領悟。
興盡才下山來樂在其中、何必要見到你這個隱者?
【講解】:
丘為,唐代詩人,其傳世作品不多。本詩之所以廣為流傳,在于它寫隱逸之情時另辟蹊徑,道出了另一番味道。
整首詩可以分為兩部分,前八句寫尋隱不遇,似露失望惆悵之意,后八句則宕開一筆,寫隱者的高雅情趣與所居環境的閑靜優美,將他的志趣與詩人自己的追求訴諸于筆端,表現出了一種倚世獨立的精神境界。
詩的前兩句寫隱者居所的高、遠、簡,“絕頂”言其高,“茅茨”,為茅草屋,指其簡,“三十里”則語其遠,如此,作者卻要“直上”尋找隱者,可見詩人對他的欽佩之情,必欲見之而后快。這樣的鋪陳渲染,便讓讀者對隱士為何等高人充滿了想象與期待。
“扣關無僮仆,窺室惟案幾。”寫詩人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卻連個仆人也沒有遇到,屋里亦是空空如也。《尋隱者不遇》中“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詩人雖未見隱者,但也有童子可問,知其所去。而本詩中詩人未見僮仆。依筆者看來,隱者可能只有一、兩個僮仆,出門時帶去了,或者根本就沒有。詩人敲門時,無人應答,門上無鎖,可推門而入。直觀其室,室內只有案幾,無任何奢華之物。這樣,隱者又何必用僮仆呀?真正的隱者是要剔除物欲、反觀內省的,由此可見,該隱者必是真高人雅士。
五六句中,“巾柴車”中“巾”可理解為名詞用作動詞“用巾覆蓋”,引申為“駕柴車”,“釣秋水”應是于秋水邊垂釣之意。此兩句全是詩人的想象。隱者不在,詩人不免要推斷他的去向,或砍柴或垂釣,都是人與自然的交流,都脫離了人世的紛擾與欺詐,尤其是“垂釣”古人更是把它當作一種閑適脫俗的生活,“閑來垂釣碧溪上”“獨釣寒江雪”等詩句便是明證。詩人如此寫,更突出了隱者的超然。
七八句,寫了詩人不遇的心情:錯過了與隱者相遇的機會,就只能失落地在心里默默地對他表示無盡的景仰了。詩人不辭辛苦、跋山涉水去尋隱者,不得相見,此時的失望與憂郁不免要溢于言表了。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雨中草色”“窗里松聲”,色極悅目,聲極悅耳。九十句描畫了這里空氣清新、草色青翠、青松掩映的優美環境,頓時便讓讀者從詩人所渲染出因不遇產生的惆悵之情中脫離出來。
不能相見,或為缺憾,但在這優雅的居所里,詩人卻感到與隱者的幽情逸致產生了契合,身心也如被清水蕩滌了一般變得澄澈清明,雖然沒有賓主相見的興奮,但卻也深深地體悟到了清凈無為的禪理,而這正是此行真正的目的,目的達到,便可欣然下山,又何必等著與隱者相見呀?詩的最后六句直接陳述了自己的想法,表現了詩人灑脫不羈的心性和追求。
在筆者看來,詩中句句在寫隱者,也時時在寫詩人自己,寫他對隱居遁世、恬淡怡然生活的追求,而最巧妙的是以“不遇”來表情達意。
【評析】:
這是一首描寫隱逸高趣的詩,從思想上說,這類詩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所在多有,并沒有什么分外高奇的.地方,但細讀起來,又令人感到有些新穎別致。這新穎別致來自什么地方呢?主要來自構思。我們看,這首詩以“尋西山隱者不遇”為題,到山中專程去尋訪隱者,當然是出于對這位隱者的友情或景仰了,而竟然“不遇”,按照常理,這一定會使訪者產生無限失望、惆悵之情。但卻出人意料之外,這首詩雖寫“不遇”,卻偏偏把隱者的生活和性格表現得歷歷在目;卻又借題“不遇”,而淋漓盡致地抒發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曠達的胸懷,似乎比相遇了更有收獲,更為心滿意足。正是由于這一立意的新穎,而使這首詩變得有很強的新鮮感。
詩是從所要尋訪的這位隱者的棲身之所寫起的。開首兩句寫隱者獨居于深山絕頂之上的“一茅茨”之中,離山下有“三十里”之遙。這兩句似在敘事,但實際上意在寫這位隱者的遠離塵囂之心,兼寫尋訪者的不憚艱勞、殷勤遠訪之意。“直上”二字,與首句“絕頂”相照應,點出了山勢的陡峭高峻,也暗示出尋訪者攀登之勞。三、四兩句,寫到門不遇,叩關無僮仆應承,窺室只見幾案,杳無人蹤。緊接著下兩句是寫尋訪者停在戶前的踟躕想象之詞:主人既然不在,到哪兒去了呢?若不是乘著柴車出游,必是臨淵垂釣去了吧?乘柴車出游,到水邊垂釣,正是一般隱逸之士閑適雅趣的生活。這里不是正面去寫,而是借尋訪者的推斷寫出,比直接對隱者的生活做鋪排描寫反覺靈活有致。“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遠路相尋,差池不見,空負了一片景仰之情,失望之心不能沒有。但詩寫至此,卻突然宕了開去,“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雖無賓主意,頗得清凈理”,由訪人而變成問景,由失望而變得滿足,由景仰隱者,而變得自己來領略隱者的情趣和生活,誰能說作者這次跋涉是入寶山而空返呢?“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結句暗用了著名的晉王子猷雪夜訪戴的故事。故事出于《世說新語。任誕篇》,記王子猷居山陰,逢雪夜,忽憶起隱居在剡溪的好友戴安道,便立時登舟往訪,經夜始至,及至門口又即便返回,人問其故,王子猷回答說:“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詩人采用了這一典故,來自抒曠懷。訪友而意不在友,在于滿足自己的佳趣雅興。讀詩至此,似乎使我們遇到了一位絕不亞于隱者的高士。詩人訪隱居友人,期遇而未遇;讀者由詩人的未遇中,卻不期遇而遇──遇到了一位胸懷曠達,習靜喜幽,任性所之的高雅之士。而詩人在這首詩中所要表達的,也正是這一點。
【作者介紹】
邱為(生卒年不詳),字不詳,蘇州嘉興(今屬浙江)人。累舉不第,歸里苦讀。至天寶初始登進士,與王維、劉長卿友善,嘗相唱和。官至太子右庶子,致仕歸,時年八十馀,繼母健在,給俸祿之半,以孝稱。年九十六,以壽終。詩擅五言,善摹湖山景色。
古詩《尋隱者不遇》意思及賞析4
古詩原文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譯文翻譯
他把家遷徙到了城郭一帶,鄉間小路通向桑麻的地方。近處籬笆邊都種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卻尚未見它開放。
敲門竟連一聲犬吠都沒有,要去向西家鄰居打聽情況。鄰人報說他是到山里去了,回來時總要西山映著斜陽。
注釋解釋
陸鴻漸:名羽,終生不仕,隱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境內),以擅長品茶著名,著有《茶經》一書,被后人奉為“茶圣”、“茶神”。
雖:一作“唯”。帶:近。郭:外城,泛指城墻。
籬邊菊:語出陶淵明《飲酒》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著花:開花。
扣門:敲門。
西家:西鄰。
報道:回答道,報,回報,回答。去:一作“出”。
歸時每日斜:一作“歸來日每斜”。日斜:日將落山,暮時也。
詩文賞析
此詩載于《全唐詩》卷八一五。下面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文學教研室主任唐永德教授對此詩的賞析。
陸羽和皎然是好友。這首詩當是陸羽遷居后,皎然過訪不遇所作。
陸羽的新居離城不遠,但已很幽靜,沿著野外小徑,直走到桑麻叢中才能見到。開始兩句,頗有陶淵明“結廬在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隱士風韻。
陸羽住宅外的菊花,大概是遷來以后才種上的,雖到了秋天,還未曾開花。這二句,自然平淡,點出詩人造訪的時間是在清爽的秋天。然后,詩人又去敲他的門,不但無人應答,連狗吠的聲音都沒有。此時的詩人也許有些茫然,立刻就回轉去,似有些眷戀不舍,還是問一問西邊的鄰居吧。鄰人回答:陸羽往山中去了,經常要到太陽西下的時候才回來。這二句和賈島的《尋隱者不遇》的后二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恰為同趣。“每日斜”的“每”字,活脫地勾畫出西鄰說話時,對陸羽整天流連山水而迷惑不解和怪異的神態,這就從側面烘托出陸羽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的襟懷和風度。
這首詩前半寫陸羽隱居之地的景;后半寫不遇的情況,似都不在陸羽身上著筆,而最終還是為了詠人。偏僻的住處,籬邊未開的菊花,無犬吠的門戶,西鄰對陸羽行蹤的敘述,都刻畫出陸羽生性疏放不俗。全詩四十字,清空如話,別有雋味。
古詩《尋隱者不遇》意思及賞析5
【詩句】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關無僮仆,窺室唯案幾。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出處】
唐.邱為《尋西山隱者不遇》
【意思】
西山絕頂孤獨的一間茅舍,
山路崎嶇約有三十里。
門扉長叩卻全無僮仆的聲息,
窺視室內,唯有桌案茶幾。
你若不是坐著布幔的木車去訪客,
就應是秋水垂釣去。
惜哉未能相會,
令我躊躇徘徊
空懷著對你的敬意。
【全詩】
《尋西山隱者不遇》
.[唐].邱為.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關無僮仆,窺室唯案幾。
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
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
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凈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題解】
這是一首描寫隱逸高趣的詩。詩人訪友而不遇,轉而問景,抒發詩人平淡高潔的隱逸志趣。
【注釋】
①絕頂:最高頂。茅茨:茅屋。 ②扣關:敲門。 ③巾柴車:以帷幕裝飾車子。指整車準備出行。巾,給 車子裝上帷幕;柴車,簡陋無飾的車子。釣秋水:用《莊子·秋水》篇莊子吊于濮水之典,即莊子寧愿隱居而不任楚相的典故。 ④差池:猶參差,這里是錯過的意思。黽:努力,勉力,這里是殷勤用心之意。仰止:仰望,向往。 ⑤及茲二句:意為對著這雨中草色、窗里松聲幽雅,足以蕩滌心胸。契,愜意,相合。 ⑥興盡二句:用《世說新語·任誕》中王子猷訪戴安道典。王子猷居山陰,一天大雪憶起居剡溪的戴安道,立即乘船往訪。一夜行船到了戴門又返去。人問他,他說我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見戴。意為訪人不見,意興已盡,不必等待了。之子:這位隱者。
賞讀
【作者小傳】
丘為(703—798),嘉興(今屬浙江)人。累舉不第,歸山讀書。天寶二年(743)登進士第,時年約五十。歷仕主客郎中、司勛郎中,遷太子右庶子,以左散騎常侍致仕。終年九十六。與王維、劉長卿友善,時相唱和。其詩多寫田園風景。《題農父廬舍》詩“春風何時至,已綠湖上山”,當對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名句有影響。其集已佚,今存詩十八首。
古詩《尋隱者不遇》意思及賞析6
尋隱者不遇
作者: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尋隱者不遇/孫革訪羊尊師詩譯文及注釋
譯文
蒼松下,我詢問隱者的童子他的師傅到哪里去了?
他說,師傅已經采藥去了。
還指著高山說,就在這座山中,
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注釋
①尋:尋訪。
②隱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隱居在山野之間的人。
③不遇:沒有見到。
④童子:小孩。這是指隱者的弟子。
⑤言:回答,說。
⑥云深:指山上云霧繚繞。
⑦處:地方。
古詩《尋隱者不遇》意思及賞析7
原文: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譯文
蒼松下詢問年少的學童,他說他的師傅已經去山中采藥了。
只知道就在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霧繚繞不知道他的行蹤。
注釋
尋:尋訪。隱者:隱士,隱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隱居在山野之間的人。一般指的是賢士。
不遇:沒有遇到,沒有見到。
童子:沒有成年的人,小孩。在這里是指“隱者”的弟子、學生。
言:回答,說。
云深:指山上的云霧。
處:行蹤,所在。
賞析:
中國傳統文化中,松、竹、梅為歲寒三友,士大夫們往往以此表明其安貧樂道,不與世俗、清潔孤傲之志。首句“松下問童子”,從表層上說交待了作者尋訪隱者未得,于是向隱者的徒弟問尋的這一連串的過程;而深層上則暗示隱者傍松結茅,以松為友,渲染出隱者高逸的生活情致。下面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包含著詩人的層層追問,意思層層遞進,言約意賅,令人回味無窮。
第一答:“言師采藥去”,從全詩的結構看,從環境氛圍的渲染,進入到行動的白描,從抽象進入到具體。我國古代有追求長生不老的思想,秦皇漢武,就是一種典型,乃至秦漢方士盛行,欺詐成風。與此不同,高蹈世外的隱者注重的是自身修煉。在隱逸生活中,悟道、養生與服藥(保健養生之藥)構成主要的內容。魏晉以還尤其如此。因之,對隱者說來,采藥是一項有重要的活動,其效用或還不僅在于服藥能養生,更在于為采藥而攀峰登嶺,就是極好的體育鍛煉。于是,對于真正的隱者,善悟道,擅養生,能采藥也就是三位一體的事了。道行高深就表現在鶴發童顏,往來如天馬行空。童子言師采藥去,正是把隱者這一典型特征揭示出來,同時添了詩人傷其不遇的惆悵。
第二答,是針對詩人何處采藥的問話而來。
這一答很明確肯定,似乎給了詩人若干追尋的期待,不過緊接著第三答一轉,好像是猜到了詩人的這種期待,最后給了一個沒有結果的回答:“云深不知處。”
這時,山巒之高峻,云霞之深杳,隱者之神逸,驀然躍進讀者的想象中。
圍繞這幾句答話,實際有兩種表現結構在交織演進。一是隱者的行為表現結構,它由虛而實(不在此地而在此山),由實而虛(云深不知處),虛虛實實,宛若云中游龍,若隱若現,給人一種撲朔迷離,恍惚迷離之感,充分呈現了隱者的風神。一是詩人自己的感情表現結構,它由惆悵而期冀(不遇到知在此山中),由期冀轉而更深一層的惆悵,流露出終不可及的慨喟。詩人本來是僧,后還俗,但仕途并不得意,因此始終傾羨高潔超俗的世外生活。“但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實際不獨是詩人對隱者的描繪,也正是詩人自己所追求向往的人生境界。
世謂賈島的詩過分陷于字句的“推敲”,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往往有佳句而無佳篇;此詩卻剛好相反,在謀篇構思方面煞費苦心,無佳句而有佳篇。
這首詩有人認為是孫革所作,題為《訪夏尊師》。
古詩《尋隱者不遇》意思及賞析8
尋西山隱者不遇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關無僮仆,窺室惟案幾。
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
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里。
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凈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釋:
1茅茨:茅屋,指隱者所居。
2扣關:敲門。關指門閂,代指門。
3窺室:從門縫中看室內。
4巾柴車:即駕柴車。巾作動詞用,有整飾意。柴車:簡陋粗劣的車子,隱士所乘。
5釣秋水:《莊子·秋水》載:莊子釣于濮水,不愿接受楚國官職,而寧愿隱居。此用其意。
6差(cī)池:不齊,此指彼此錯過,故不得相見。
7黽(mǐn)勉:勉力,努力,有殷勤意。仰止:向往,欽仰。
8契:契合,愜意。幽絕:清幽絕美的景色。
9蕩心耳:猶言心曠神怡。
10清凈理:清靜無為之道。
11興盡:暗用王子猷雪夜訪戴事。《世說新語·任誕》:“王子猷居山陰,夜大雪……忽憶戴安道,時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人問其故,王曰:‘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子:指西山隱者。
賞析:
這首詩通過作者訪隱者不遇這個具體事件,感悟隱逸之趣與清靜之理,寫得別有新意。作者艱苦跋涉三十里山路,攀登絕頂,尋訪西山隱者,那無限欽仰之情與急切求道之心溢于言表。可是及至絕頂,扣關尋問,隱者已去。“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那悵惘失意之情是可以想見的。但作者卻意不在此,而是宕開一筆,著力寫盤桓絕頂的幽情雅趣,隱者居處清幽絕美的景色,使人心曠神怡,世俗塵垢為之蕩滌無余,感悟到清靜無為的理趣。人未遇而心深契,末用王子猷訪戴故事,表達了作者任性自然的曠達胸懷。“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大有得意忘言之妙。
【古詩《尋隱者不遇》意思及賞析】相關文章:
《尋隱者不遇》古詩詞賞析03-23
古詩《尋隱者不遇》教學反思范文01-21
古詩《尋隱者不遇》優秀教學設計04-22
小學語文《尋隱者不遇》片斷賞析08-06
古詩《尋隱者不遇》教學反思3篇05-25
古詩《尋隱者不遇》教后反思三篇06-13
《尋隱者不遇》的教學設計03-30
古詩兩首《尋隱者不遇》《所見》 教學反思07-28
古詩兩首《尋隱者不遇》《所見》教學設計07-28
丘為《尋西山隱者不遇》譯文及鑒賞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