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書所見古詩翻譯
翻譯是在準確(信)、通順(達)、優美(雅)的基礎上,把一種語言信息轉變成另一種語言信息的行為。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夜書所見古詩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
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
夜深籬落一燈明。
古詩簡介
《夜書所見》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寫。蕭蕭的秋風吹動梧桐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一二兩句寫景,借落葉飄飛、秋風瑟瑟、寒氣襲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單寂寞的凄涼之感。三四兩句寫兒童夜捉蟋蟀,興致高昂,巧妙地反襯悲情,更顯客居他鄉的孤寂無奈。這首詩寫羈旅鄉思之情,但作者不寫如何獨棲孤館、思念家鄉,而著重于夜間小景。
翻譯/譯文
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
注釋
①蕭蕭:風聲。
②客情:旅客思鄉之情。
③挑:用細長的東西撥動。
④促織:俗稱蟋蟀,有的地區又叫蛐蛐。
⑤籬落:籬笆。
賞析:
①作者抒發了一種思鄉念親、懷想故園的感情。
詩中一、二兩句寫梧葉飄飛,寒聲陣陣,秋風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詩人客居他鄉、輾轉漂泊的凄涼心境。三、四兩句描寫兒童挑燈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場景,自然容易引發詩人的聯想。他會想起自己童年時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開心有趣;他會想起故土家園的溫馨美好;他會想起親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種如歸故里,如返童年的親切感油然而生。
②詩歌抒發了作者客居他鄉、歸無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一二兩句寫景,借落葉飄飛、秋風瑟瑟、寒氣襲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單寂寞的凄涼之感。一江秋水,滿天黑暗,觸耳寒聲,詩人徹夜難眠必定是心有郁結,意有不順。三四兩句寫兒童夜捉蟋蟀,興致高昂,巧妙地反襯悲情,更顯客居他鄉的孤寂無奈。
③詩歌抒發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留戀的思想感情。
通觀全詩,整體而論,三、四兩句寫詩人客舟所見。兒童夜捉蟋蟀,興致勃動,忘記了瑟瑟秋風、陣陣寒意,忽略了落木紛紛、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還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專注癡迷,那份謹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舉手一投足的舉止中展露無遺。這種歡快有趣的生活場景自然容易勾起詩人對自己童年生活的追億、留戀。一二兩句也可以作這樣的理解,蕭蕭寒聲、梧葉搖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種漂泊不定、愁緒莫名的感覺,更反襯出詩人客居他鄉對童年無憂無慮生活的留戀、思念。
(2)題: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全詩四句均是寫景。一二兩句寫自然環境,三四兩句寫生活場子景。落木蕭蕭,寒聲陣陣,秋風秋江,傳達漂泊不定、凄愴落寞之感;秉燈夜游,捉弄蟋蟀,兒童歡悅,流露忘乎所以、得魚忘筌之意。一悲一喜,相互映襯,均是不著痕跡地融匯在環境描寫之中。
②動靜結合,以動襯靜。
秋葉、秋風、秋聲、秋江、秋燈、秋童、秋舟、秋意,均是寫動,動得有聲有色、有光有影;漆黑如墨,幽深莫測,黑暗無邊,這是寫靜,靜得凄神寒骨、惆悵滿懷。蕭蕭風聲,頑皮兒童,這些動態情景巧妙地反襯出深秋半夜旳幽深寂靜,更引發人們對寒涼靜夜中詩人那顆愁緒難眠旳苦況心靈旳體味。
③ 悲歡對比,以歡襯悲。
一二句寫景,秋風掃落葉,長天送寒意,是悲景,傳悲情;三四句寫人,深夜挑促織,明燈照籬落,是樂景,傳歡情。悲喜交加,以歡襯悲,更顯游子流浪天涯旳孤寂無奈、惆悵無眠。
④傳情達意,暗用典故。
“江上秋風動客情”暗用張翰典故。據傳晉人張翰官居洛陽,見秋風起而思念故鄉,于是辭官回鄉,了卻心愿。明白了這一點,自然就容易理解,詩句傳達了詩人久居在外、歸家不得、思家念親旳思想感情。
⑤ 擬人、通感,增輝添彩。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一“送”一“動”,寓情于物,賦予梧葉、秋風以人旳情態意緒。這些物態聲情旳詩文,似乎把讀者帶進了一種風送寒涼、情動秋江旳意境之中,癡迷難返,惆悵滿懷。“蕭蕭梧葉送寒聲”妙用通感,以蕭蕭之聲催發寒秋之感,用聽覺形象溝通觸覺感受,意味深長。
⑥ 字斟句酌,“寒”“挑”傳神。
“寒”字一語雙方,既有秋風襲來寒涼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細節逼真見妙趣。兒童旳專注敏感、精挑細翻,兒童旳屏息觀察、驚喜興奮,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韻!
⑦ 虛實結合,以實映虛。
全詩四句寫景寫人,所見所聞,或明或暗,全是寫實。滿耳秋聲,滿目秋夜,一江秋水,一群兒童,猶如場景寫真,給人以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之感。這活靈活現的場景寫實巧妙地傳達出詩人愁緒滿懷、長夜難眠的凄清孤寂之情。實中有虛(客情),寓虛(情)于實,以實映虛,言有盡而意無窮!
相關賞析
這首詩是詩人客居異鄉,靜夜感秋所作,抒發了羈旅之愁和深摯的思鄉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殘,江上秋風瑟瑟寒,梧葉蕭蕭吹心冷。詩中一個“送”字令人仿佛聽到寒氣砭骨之聲。此詩以疊字象聲詞置于句首,一開始就喚起讀者聽覺形象的聯想,造成秋氣蕭森的意象,并且用聲音反襯出秋夜的寂靜。接著用一“送”字,靜中顯動,引出“寒聲”。在梧葉搖落的蕭蕭聲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氣;以聽覺引起觸覺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環境的凄清幽冷。第二句方點出“秋風”。“月寒江風起”,來自江上的`陣陣秋風,觸發了羈旅行客的孤寂情懷。晉人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因思故鄉的莼菜羹和鱸魚膾,就辭官回家了。此詩作者耳聞秋風之聲,牽動了旅中情思,也悵然欲歸。這兩句用“梧葉”、“寒聲”和“江上秋風”寫出了秋意的清冷,實際上是用以襯托客居心境的凄涼。再以“動”字揭出“客情”,情景湊泊,自然貼切,彌見羈愁之深。三四兩句,從庭內移到戶外,來了個大跨度的跳躍。這兩句是倒裝句,按意思順序,應該前后互移。詩人意緒紛繁,難以入睡,轉身步出戶外,以排遣縈繞心頭的羈思離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給他以新的感受。那茫茫的夜色中,閃現在籬落間的燈火,不正是“兒童挑促織”嗎?這種無憂無慮、活潑天真的舉動,與詩人的凄然情傷、低回不已,形成鮮明的對比。暗夜中的一盞燈光,在詩人心靈的屏幕上映現出童年生活的片斷,眼前之景與心中之情相遇合,使詩人陷入了對故鄉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籬落一燈”隱喻自己的“孤棲天涯”,借景物傳達一片鄉心,與“江上”句相關聯,收束全篇,尤覺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詩歌流露出留戀童年生活之情。兒童夜捉促織,勾起詩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這首詩先寫秋風之聲,次寫聽此聲之感慨,末兩句點題,寫戶外所見。這首詩語言流暢,層次分明,中間轉折,句似斷而意脈貫穿。詩人善于通過藝術形象,把不易說出的秋夜旅人況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颯的境界。最后以景結情,詞淡意遠,耐人咀嚼。
創作背景
江上的秋風吹過來,梧桐樹沙沙作響,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風的聲音,最能觸動在外的人的思鄉之情。夜已深了,還有兒童點著燈,在籬笆邊找并捉蟋蟀。
節候遷移,景物變換,最容易引起旅人的鄉愁。作者客居異鄉,靜夜感秋,寫下了這首情思婉轉的小詩。
作者簡介
葉紹翁,南宋中期詩人,字嗣宗,號靖逸,處州龍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本姓李,后嗣于龍泉(今屬浙江麗水)葉氏。生卒年不詳。曾任朝廷小官。其學出自葉適,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與真德秀交往甚密,與葛天民互相酬唱。有《四朝聞見錄》、《靖逸小集》。葉紹翁是江湖派詩人,所著詩集《靖逸小集》。他的詩以七言絕句最佳,如《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歷來為人們所傳誦。
對古詩《夜書所見》新的理解
曾于多年前在人教網提出《夜書所見》中的“挑促織”不宜理解為“捉蟋蟀”而應為“斗蟋蟀”。同時詩意不宜理解為“他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這幅圖景令他倍感親切,也許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鄉和童年吧”而應是“(思念家鄉時)最記掛的是自己疼愛孩子,此時可能還在興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靜了還不肯睡覺。”得到不少老師支持。人教社也在2010年新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時,也把《夜書所見》原來解釋“挑:捉。”改成“挑:用細長的東西撥弄。”但我們使用的教參《教師教學用書》仍然堅持用原來的“捉蟋蟀”的說法。由此使我們在教學工作中留下了誤區與瑕疵,失去古詩原有的唯美性。
其一,有老師說“南宋詞人張镃在《滿庭芳促織兒》寫道:‘兒時曾記得,呼燈灌穴,斂步隨音,任滿身華影,獨自追尋。’生動描寫了兒童夜晚捕捉促織的情景。”于是說“知有兒童挑促織”也是描寫“兒童在夜里捕捉蟋蟀。”這種說法是片面的,怎能以張镃小時候在夜里捉蟋蟀就能說《夜書所見》里所寫的兒童一定也要在夜深時捉蟋蟀呢,難道說兒童夜深就不能斗蟋蟀嗎?
其二,更有老師在指導孩子們學習的刊物上說道:“細細想來,孩子是想在夜里得到促織,而不是想在秋夜的燈下玩促織”、“ 白天是很難捉到促織的,只有在夜晚才還容易捉到”、“ 促織是住在地表以下的,兒童要捉到它,就需要用木棍等器物去翻動泥土才能找到”。這些說法是有待考證的。第一,有過捉蟋蟀、斗蟋蟀經歷的人都會知道:(兒童)捕捉促織主要是因為愛玩蟋蟀,而非“不想在秋夜的燈下玩促織”;第二,夜晚拿著燈籠捉蟋蟀絕對比白天難捉到。在白天,促織很難逃過捕捉者的目光,晚上就不同了,促織只要有機會一跳,不要說古時的燈籠,就連現在拿著手電筒,也難跟蹤上。第三,捉蟋蟀很多也不用反動泥土。“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入秋捕獲的斗蟋絕大多數都不“住在地表以下”。如不改變老師們這種解釋,豈不是誤導了學生!
再三,如按原理解古詩去看,全詩的結構就變得有瑕疵,理解“客情” 不符合常情。一、二句“蕭蕭秋風吹動梧葉發出聲音和拂面秋風,催起我的思念感情!”三、四句“又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啊!又催起我的懷念感情。”本人認為,這樣的理解顯然不符合詩中“動”“知”兩字的承接作用。一、二句所寫事物已經觸動了詩人的“客情”,三、四句理應抒發“客情”,不該又描寫眼前事物。再者客居他鄉的詩人的“客情”更應是記掛家中親人,而不會想自己童年的事情。以詩人葉紹翁的作詩才能,來看是不會犯如此敗筆。
最后,容筆者再次談談對全詩的理解。
(題目)在孤寂夜里寫寫所思念的景象。(全詩)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詩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最記掛的是自己疼愛孩子,此時可能還在興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靜了還不肯睡眠。
在教學上,如果我們自己的觀點看法是對的,就得拿出理論依據去堅持,如果我們自己的觀點看法是有誤的,就果斷地改正,才是我們的教學正道。
【夜書所見古詩翻譯】相關文章:
夜書所見古詩的翻譯04-01
古詩夜書所見翻譯04-01
夜書所見翻譯古詩04-01
舟夜書所見古詩翻譯04-01
《舟夜書所見》古詩翻譯08-07
古詩夜書所見的翻譯意思04-01
夜書所見的古詩04-01
古詩夜書所見04-01
夜書所見古詩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