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憫農》賞析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按內容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懷古詩(詠史詩)、詠物詩等。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憫農》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古詩《憫農》賞析 篇1
前兩句既是對第一首的補充描寫,表明那廣種、豐收,都灑滿農夫的汗水;又以“汗滴”與米粒相似為契機,引出后兩句:“盤中”的“粒粒”米,來自農夫的滴滴汗,可是又有誰知道呢?
這兩首詩一作《古風二首》。《唐詩紀事》卷三九載李紳曾以此詩謁呂溫,溫讀之,預言必為卿相。據此推測,此詩當作于早年。李锳《詩法易簡錄》稱“此種詩純以意勝,不在言語之工。”其實不僅命意高卓,而且筆力簡勁,構思新穎,表現有力。第一首用前三句渲染廣種、豐收,滿眼富足景象,第四句突然反跌,令人驚心動魄。第二首以“盤中”映照“田間”,以粒粒飯映照滴滴汗,“誰知”一問,悲憤欲絕。用寥寥四十字概括了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而形象鮮明,激情噴涌,因而千百年來,傳誦不衰。
古詩《憫農》賞析 篇2
根據唐代范攄《云溪友議》和《舊唐書·呂渭傳》等書的記載,大致可推定這組詩為李紳于唐德宗貞元十五年(799年)所作。
這兩首小詩在百花競麗的唐代詩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卻流傳極廣,婦孺皆知,不斷地被人們所吟誦、品味,其中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這兩首詩所抒寫的內容是人們經常接觸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許多熟視無睹的情況,如果一旦有人加以點撥,或道明實質,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種道理,就會覺得很醒目,很清楚,從而加深了認識。這兩首小詩所以有生命力,就有這一方面的道理。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春種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習見,眾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難于像詩人李紳那樣去聯系社會、階級而思考一些問題。詩人李紳卻想到了,他從“四海無閑田”的大豐收景象里看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這一點撥就異常驚人醒目,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盤中餐”,這原是人們天天接觸,頓頓必食的,然而并沒有誰想到把這粒粒糧食和農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聯系在一起。詩人李紳敏銳地觀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這就給人們以啟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從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糧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詩人李紳在闡明上述的內容時,不是空洞抽象地敘說和議論,而是采用鮮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對比來揭露問題和說明道理,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從總體意義來說都是采用了鮮明的形象概括了農民在廣大田野里春種秋收等繁重勞動的辛苦。這些辛苦并換來了大量的糧食,該說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卻凌空一轉,來了個“農夫猶餓死”的事實。這樣,前后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引發讀者從對比中去思考問題,得出結論,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觀點告訴讀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兩句并沒有說農民種田怎樣辛苦,莊稼的長成如何不易,只是把農民在烈日之下鋤禾而汗流不止的情節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這種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體、深刻且真實。所以詩人李紳最后用反問語氣道出“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說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糧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體微察細,形象而貼切。
最后,詩的語言通俗、質樸,音節和諧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誦,也是這兩首小詩長期在人民中流傳的原因。
古詩《憫農》賞析 篇3
這首詩是寫勞動的艱辛。第一、二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繪出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仍然在田里勞動,這兩句詩選擇特定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寫出勞動的艱辛。有了這兩句具體的描寫,就使得第三、四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嘆和告誡,免于空洞抽象的說教,而成為意蘊深遠的格言。
這首詩沒有從具體人、事落筆,它所反映的不是個別人的遭遇,而是整個農民的生活和命運。詩人李紳選擇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告訴人們應該節約糧食,不要浪費
古詩《憫農》賞析 篇4
這首詩揭示了農民的悲慘遭遇。詩首句言稻谷因旱災欠收,次句言蕎麥因霜凍絕收,勤苦一年,連遭災害侵襲,心境凄慘可想而知。三句是一個頓宕,說已做好心理準備忍受長年的饑荒,四句又是一個轉折,閏月使時光愈覺難熬,先說準備忍,再說實不堪忍,將農民的悲苦無助描寫到極致。
這首詩用層層迭加的手法,步步推進,揭示農民的苦難,作者悲憫同情的意緒浸透于字里行間,使作品字字血,聲聲淚,扣動讀者的心弦。
古詩《憫農》賞析 篇5
這首詩是寫勞動的艱辛,勞動果實來之不易。第一、二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描繪出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仍然在田里勞動,這兩句詩選擇特定的場景,形象生動地寫出勞動的艱辛。有了這兩句具體的描寫,就使得第三、四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嘆和告誡免于空洞抽象的說教,而成為有血有肉、意蘊深遠的格言。
這首詩沒有從具體人、事落筆,它所反映的不是個別人的遭遇,而是整個農民的'生活和命運。詩人選擇比較典型的生活細節和人們熟知的事實,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告訴人們應該節約食物,不浪費
在表現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對比,前后映襯的方法,不僅給人以鮮明強烈的印象,而且發人深省,將問題留給讀者自己去思考,從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古詩《憫農》賞析 篇6
這首詩首詩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到處碩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農民辛勤勞動獲得豐收卻兩手空空、慘遭餓死的現實問題。
本詩開頭,就以“一粒粟”化為“萬顆子”具體而形象地描繪了豐收,用“種”和“收”贊美了農民的勞動。第三句再推而廣之,展現出四海之內,荒地變良田,這和前兩句聯起來,便構成了到處碩果累累,遍地“黃金”的生動景象。“引滿”是為了更有力的“發”,這三句詩人用層層遞進的筆法,表現出勞動人民的巨大貢獻和無窮的創造力,這就使下文的反結變得更為凝重,更為沉痛。
“農夫猶餓死”,它不僅使前后的內容連貫起來了,也把問題突出出來了。勤勞的農民以他們的雙手獲得了豐收,而他們自己還是兩手空空,慘遭餓死。詩迫使人們不得不帶著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誰制造了這人間的悲劇”這一問題。詩人把這一切放在幕后,讓讀者去尋找,去思索。要把這兩方綜合起來,那就正如馬克思所說的:“勞動替富者生產了驚人作品(奇跡),然而,勞動替勞動者生產了赤貧。勞動生產了宮殿,但是替勞動者生產了洞窟。勞動生產了美,但是給勞動者生產了畸形。”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春種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習見,眾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難于像詩人那樣去聯系社會、階級而思考一些問題。詩人卻想到了,他從“四海無閑田”的大豐收景象里看到“農夫猶餓死”的殘酷現實。這一點撥就異常驚人醒目,自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詩人在闡明上述的內容時,不是空洞抽象地敘說和議論,而是采用鮮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對比來揭露問題和說明道理,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這首詩的前三句,從總體意義來說都是采用了鮮明的形象概括了農民在廣大田野里春種秋收等繁重勞動的辛苦。這些辛苦并換來了大量的糧食,該說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卻凌空一轉,來了個“農夫猶餓死”的事實。這樣,前后的情況形成鮮明的對比,引發讀者從對比中去思考問題,得出結論,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觀點告訴讀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古詩《憫農》賞析】相關文章:
憫農的古詩賞析03-30
憫農古詩賞析07-21
古詩憫農賞析04-10
關于《憫農》古詩賞析04-06
憫農古詩譯文及賞析04-23
古詩賞析:鋤禾和憫農04-08
小升初語文考試憫農的古詩賞析04-24
憫農其二古詩翻譯賞析01-25
古詩《憫農》教學設計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