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題臨安邸》原文及翻譯
《題臨安邸》這首詩歌寫于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人攻陷北宋都城汴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中原國土全被金人占領時期。當時康王趙構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史稱南宋。
《題臨安邸》原文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題臨安邸》翻譯
青山之外還有青山,高樓之外還有高樓,湖中的游客皆達官貴人,他們通宵達旦與歌舞 女一起尋歡作樂,紙熏金迷,這種情況不知何時才能罷休?暖洋洋的春風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們忘乎所以,只圖偷安宴樂于西湖,竟把杭州城當成了汴梁城。
《題臨安邸》注釋
①題:寫。臨安:南宋的都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邸:府邸,官邸,旅店,客棧。這里指旅店。
②休:暫停、停止、罷休。
③暖風:這里不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風,還指由歌舞所帶來的令人癡迷的“暖風”——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風。熏:(煙、氣等)接觸物體,使變顏色或沾上氣味。游人:既指一般游客,更是特指那些忘了國難,茍且偷安,尋歡作樂的南宋貴族。
④直:簡直。汴州:即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原北宋都城。
《題臨安邸》賞析
這是一首寫在臨安城一家旅店墻壁上,不但通過描寫樂景來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審美境界中,蘊含著深沉的意蘊。同時,詩人以諷刺的語言中,不漏聲色地揭露了“游人們”的反動本質,也由此表現出詩人的憤激之情。
詩的頭句“山外青山樓外樓”,意思是說,山外有青山,樓外有高樓。詩人抓住臨安城的特征——重重疊疊的青山,鱗次櫛比的樓臺。這樣首先描寫了祖國大好山河,起伏連綿的青山,樓閣接著一個,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從詩歌創作來說,詩人描寫山河的美好,表現出的是一種樂景。接著寫到:“西湖歌舞幾時休?”意思是說,西湖邊輕歌曼舞何時才罷休?詩人面對國家的現實處境,觸景傷情。這樣美好的大好山河,卻被金人占有。詩句中一個“休”字,不但暗示了詩人對現實社會處境的心痛,更為重要的是表現出詩人對當政者一味“休”戰言和、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茍且偏安、一縱情聲色、尋歡作樂的憤慨之情。在詩人的心中,“西湖歌舞”正是消磨抗金斗志的淫 靡歌舞。他此時是多么希望這樣的歌舞快“休”了。這里,詩人運用反問手法,不但強化了自己的對這些當政者不思收復失地的憤激之情,也更加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擔憂而產生的憂傷之感。
后兩句“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暖風熏得游人醉”中的“游人”在這里不能僅僅理解為一般游客,它是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國難,茍且偷安,尋歡作樂的南宋統治階級。這句的意思是說,溫暖的風熏得“游人”陶醉。這句緊承上“西湖歌舞幾時休”而來。詩人面對這不停的歌舞,看著這些“游人們”陶醉其中,不由得表現出自己的感慨之情。其中,“暖風”一語雙關,在詩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風,又指社會上淫 靡之風。在詩人看在,正是這股“暖風”把“游人”的頭腦吹得如醉如迷,忘記了自己的國家正處于危難之中。其中的“熏”、“醉”兩字用得很精妙。首先,一個“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場面的龐大與熱鬧,為“游人們”營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圍。接著一個“醉”字,承接上一個“熏”字,把那些縱情聲色的“游人們”的精神狀態刻畫得惟妙惟肖。一個“醉”字,給讀者以豐富的審美想象空間,感受到“游人們”在這美好的“西湖”環境中的丑態。在這樣的狀態下,詩人為了進一步表現出“游人醉”,在結尾中寫道:“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來建都于汴梁,時已為金侵占。就是說,紙醉金迷中,這些“游人”們簡直把杭州當成了故都汴州!這里,詩人不用“西湖”而用“杭州”是很有意義的。因為“西湖”雖在杭州,但說到“西湖”,人們就感覺到是美景之地,是游山玩水的最佳去處,而且也僅僅是杭州的一個景點。而詩人用“杭州”,就很好地與宋都“汴州”(“汴州”已經被金人占有)對照。在對照中,不但引出“汴州”這一特殊的、富有政治意義的名稱,而且更有助于抒發詩人的情感——揭露那些“游人們”無視國家前途與命運,沉醉在醉生夢死、不顧國計民生的卑劣行為,同時,也表達詩人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及其對統治者只求茍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的憤怒之情。
【《題臨安邸》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題臨安邸》詩詞翻譯07-26
五年級下《題臨安邸》教學設計11-25
讀《題臨安邸》有感范文10-27
讀《題臨安邸》有感800字10-25
《題西林壁》的原文及其翻譯01-14
自題小像原文及翻譯09-25
蘇軾《題西林壁》原文及翻譯10-26
吳西逸《天凈沙·閑題》原文翻譯與賞析08-19
《葉公好龍》原文與翻譯12-02
《蝶戀花》原文與翻譯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