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古詩原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古詩原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死亦足 一作:死意足)
譯文
八月里秋深,狂風怒號,狂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后拄著拐杖,獨自嘆息。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云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頂漏水,屋內沒有一點兒干燥的地方,房頂的雨水像麻線一樣不停地往下漏。自從安史之亂之后,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是山一樣?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
注釋
⑴秋高:秋深。怒號(háo):大聲吼叫。
⑵三重(chóng)茅:幾層茅草。三,泛指多。
⑶掛罥(juàn):掛著,掛住。罥,掛。長(cháng):高。
⑷塘坳(ào):低洼積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邊低地。
⑸忍能對面為盜賊: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忍能,忍心如此。對面,當面。為,做。
⑹入竹去:進入竹林。
⑺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俄頃(qǐng):不久,一會兒,頃刻之間。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了下來。
⑽布衾(qīn):布質的被子。衾,被子。
⑾嬌兒惡臥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壞了。惡臥,睡相不好。裂,使動用法,使……裂。
⑿床頭屋漏無干處:意思是,整個房子都沒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據《辭源》釋義,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開天窗,陽光便從此處照射進來。“床頭屋漏”,泛指整個屋子。
⒀雨腳如麻:形容雨點不間斷,像下垂的麻線一樣密集。雨腳,雨點。
⒁喪(sāng)亂:戰亂,指安史之亂。
⒂沾濕:潮濕不干。何由徹: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徹,徹曉。
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廣廈(shà):寬敞的大屋。
⒄大庇(bì):全部遮蓋、掩護起來。庇,遮蓋,掩護。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處是泛指貧寒的士人們。俱:都。歡顏:喜笑顏開。
⒄嗚呼:書面感嘆詞,表示嘆息,相當于“唉”。
⒅突兀(wù):高聳的樣子,這里用來形容廣廈。見(xiàn):通“現”,出現。
⒆廬: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鑒賞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關中地區鬧饑荒,民不聊生,這年秋天,杜甫棄官到秦州(現在甘肅省天水市),又輾轉經同谷(現在甘肅省成縣)到了四川。在親友的幫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過上了暫時安定的生活。但這種表面上的安逸,掩飾不住他的貧窮,更不能沖淡他那一貫的憂國憂民情懷,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場暴風雨襲擊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從浪漫的隱居生活中敲醒,讓他面對現實,讓他憂思,于是寫下了這首詩。
第一節秋風破茅。先從風寫起,接著就寫它破壞茅屋。成都平原農歷八月,本是秋高氣爽,可現在卻刮起了怒吼的狂風。“卷”字突出了風的狂態。“三重茅”極言茅草薄,經不起風吹。“飛”、“灑”、“掛”、“飄”、“轉”動詞以及形容詞“沉”,都形象地寫出詩人面對自然的強者,只能任其所為,卻無可奈何。這就把詩人此時的慘狀展示在讀者面前。
第二節群童抱茅。詩人本把秋風吹走的有望撿回的茅草收回,但面對頑童的“趁風打劫”,他卻真的動了肝火。它如實地寫出了自己的失態。與其說他是與孩子們生氣,倒不如說他在生自己的氣。他恨自己年邁體衰,生活無依,一事無成,于國于家都沒有用。總之,焦灼之后,心中涌出悲哀和苦苦的思索。
第三節寫長夜難眠。大風過后,黑云涌來,詩人收回視線,不再關注大自然的風云變化,而把心神集中在賴以生存的茅屋里。多年的貧困,多年的流離失所,他甚至做不起一床被子,那床冰冷似鐵的被子,也讓孩子給蹬破了。滿屋漏雨,沒有干爽的地方,可秋雨卻不管不顧地下個不停。長夜漫漫,詩人何以睡得著。而“自經喪亂”,已不知有多少個這樣的夜晚,灑淚沾襟又有何用!
第四節,詩人從沉思中振作起來,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呼喊。這時,理想戰勝了現實,意志戰勝了嘆息,雖然他此時缺少住所,但是,如果眼前突然出現寬敞的房屋,能夠溫暖天下寒士,他寧可獨守茅屋,受凍而不足惜!這是一種飽覽民生疾苦、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這是何等的胸襟啊!
這是一首歌行體的古詩,連續的頻繁的韻角體現了“歌”的特點,單行散句乃至長短句的錯落搭配,又體現了“行”的動感。全詩先敘事,后議論抒情,既寫了詩人貧窮甚至惱羞成怒的窘狀,也表達了詩人博大寬廣的胸懷,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出生于河南鞏縣,一度居住在長安城南少陵附近,曾自稱“少陵野老”,后世稱“杜少陵”。是我國最偉大、最優秀的詩人之一。其中《三吏》《三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廣為傳誦。深受人們喜愛。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古詩原文】相關文章: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原文及賞析08-21
改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作文02-06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導學案精選08-06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課稿模板07-21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譯文和注釋04-20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教案設計08-20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理解性默寫02-09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改寫作文02-06
初中課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學案稿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