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見古詩的賞析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典的古詩吧,狹義的古詩,是指產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現的近體詩(又名今體詩)相對的一種詩歌體裁。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所見古詩的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所見古詩的賞析1
《夜書所見》這首詩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
yè shū suǒ jiàn
《夜書所見》
sòng yè shào wēng
宋 葉紹翁
xiāo xiāo wú yè sòng hán shēng ,蕭蕭梧葉送寒聲,jiāng shàng qiū fēng dòng kè qíng 。
江上秋風動客情。
zhī yǒu ér tóng tiāo cù zhī ,知有兒童挑促織,yè shēn lí luò yī dēng míng 。
夜深籬落一燈明。
譯文
瑟瑟的秋風吹動梧桐的樹葉,送來陣陣寒意,江面上吹來秋風,使出門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
家中的幾個小孩還在興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靜了還亮著燈不肯睡眠。
注釋
蕭蕭:風聲。
客情:旅客的思鄉之情。
挑:挑弄、引動。
促織:俗稱蟋蟀,有的地區又叫蛐蛐。
籬落:籬笆。
賞析
江上的秋風吹過來,梧桐樹沙沙的作響,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風的聲音,最能觸動在外的人的思鄉之情。夜已深了,還有兒童點著燈,在籬笆邊找并捉蟋蟀。
節候遷移,景物變換,最容易引起旅人的鄉愁。作者客居異鄉,靜夜感秋,寫下了這首情思婉轉的小詩。
這首詩,寫秋夜所見之景,抒發羈旅的思鄉之情。一句寫梧葉,“送寒聲”,微妙地寫出了夏去秋來之時,旅人的敏銳感覺。
草木凋零,百卉衰殘,是秋天的突出景象。詩詞中常以具有物候特征的“梧葉”,置放在風雨之夜的典型環境中,表現秋的蕭索。韋應物《秋夜南宮寄灃上弟及諸生》詩:“況茲風雨夜,蕭條梧葉秋。”就采用了這一藝術手法。
此詩以疊字象聲詞置于句首,一開始就喚起讀者聽覺形象的聯想,造成秋氣蕭森的意象,并且用聲音反襯出秋夜的寂靜。接著用一“送”字,靜中顯動,引出“寒聲”。在梧葉搖落的蕭蕭聲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氣;以聽覺引起觸覺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環境的凄清幽冷。
二句接以“江上秋風”四字,既點明秋風的起處,又進一步烘托出了寒涼的氣氛。秋風已至,而人客居他鄉未歸,因此觸動了思鄉之念。一個“送”字和一個“動”字,都用得十分傳神,前者寫“驚”秋之意,后者抒“悲”秋之情。
陣陣秋風,觸發了羈旅行客的孤寂情懷。晉人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因思故鄉的莼菜羹和鱸魚膾,就辭官回家了。此詩作者耳聞秋風之聲,牽動了旅中情思,也悵然欲歸。這兩句用“梧葉”、“寒聲”和“江上秋風”寫出了秋意的清冷,實際上是用以襯托客居心境的凄涼。再以“動”字揭出“客情”,情景湊泊,自然貼切,彌見羈愁之深。
三、四句寫兒童挑促織,表面上看似乎與“客情”無關,實際上是用兒童的快樂——無憂無慮,來反襯自己旅居的'孤獨和愁思。
這兩句,從庭內移到戶外,來了個大跨度的跳躍。這兩句是倒裝句,按意思順序,應該前后互移。詩人意緒紛繁,難以入睡,轉身步出戶外,以排遣縈繞心頭的羈思離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給他以新的感受。
“秋夜促織鳴,南鄰搗衣急”(謝朓《秋夜》)。那茫茫的夜色中,閃現在籬落間的燈火,不正是“兒童挑促織”嗎?這種無憂無慮、活潑天真的舉動,與詩人的凄然情傷、低回不已,形成鮮明的對比。
這首詩也有這個意思。暗夜中的一盞燈光,在詩人心靈的屏幕上映現出童年生活的片斷:“兒時曾記得,呼燈灌穴,斂步隨音”(張镃《滿庭芳·促織兒》)。眼前之景與心中之情相遇合,使詩人陷入了對故鄉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籬落一燈”隱寓自己的“孤棲天涯”,借景物傳達一片鄉心,與“江上”句相關聯,收束全篇,尤覺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這首詩先寫的是秋風之聲,次寫聽此聲之感慨,末兩句點題,寫戶外所見。全詩語言流暢,層次分明,中間轉折,句似斷而意脈貫穿。詩人善于通過藝術形象,把不易說出的秋夜旅人況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颯的境界。最后以景結情,詞淡意遠,頗耐人咀嚼。
作者介紹
葉紹翁,南宋中期詩人,字嗣宗,號靖逸,處州龍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甌),本姓李,后嗣于龍泉(今屬浙江麗水)葉氏。生卒年不詳。曾任朝廷小官。其學出自葉適,他長期隱居錢塘西湖之濱,與真德秀交往甚密,與葛天民互相酬唱。
所見古詩的賞析2
所見
作者:袁枚 朝代:清代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所見》譯文及注釋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樹林中回蕩。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他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
注釋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陰的樹。樾(yuè):樹陰涼兒。
意欲:想要。
捕:捉。
鳴:叫。
《所見》賞析
野外林陰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有什么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林全給他驚動了。 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知了,知了,知了……”樹上,一只蟬兒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下來呢!
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寫進詩中。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后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么專注啊!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聽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至于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體會、去遐想、去思考。
《所見》賞析二
這首先是寫兒童放牛時候的輕松心態,騎在黃牛背上一邊走一邊歌唱,心情何等得暢快,嘹亮的歌聲在樹陰間回蕩,這是一幅悠閑的'景象。后作者筆鋒一轉,寫兒童不知為何突然想捕捉知了,可能是回家玩耍,也可能是為別人捕捉的,總之為了不驚動樹上鳴叫的知了,兒童小心翼翼地停止了歌唱,儼然一副認真的模樣,這與前面邊放牛邊歌唱的樣子截然相反。詩中只是寫了兒童從動到靜的變化這一事實,可是并沒有點明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這反而留給讀者遐思的空間。
所見古詩的賞析3
關于作者
袁枚(1716年—1798年),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朝乾嘉時期代表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和美食家。
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年)外調江蘇,先后于溧水、江寧、江浦、沭陽任縣令七年,為官政治勤政頗有聲望,但仕途不順,無意吏祿。乾隆十四年(1749年)辭官隱居于南京小倉山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嘉慶二年(1797年),袁枚去世,享年82歲,去世后葬在南京百步坡,世稱“隨園先生”。袁枚倡導“性靈說”,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嘉三大家”,又與趙翼、張問陶并稱“性靈派三大家”,為“清代駢文八大家”之一。文筆與大學士直隸紀昀齊名,時稱“南袁北紀”。主要傳世的著作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及《補遺》,《隨園食單》、《子不語》、《續子不語》等。
《所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詩歌賞析
南京師范大學有一個校區被稱為“隨園校區”,據說校區所在地就是清朝著名文人袁枚的隨園舊址。“隨園”又叫“隋園”,它的前一任主人名叫隋赫德。隋赫德這個人好像不太有名,但是他做了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就是奉旨查抄了曾經的江寧織造曹府,也正是《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家。隋園其實是大觀園的原型。好景不長,隋赫德查抄曹家后僅僅五年,他也被發配充軍了。于是這座園林,在乾隆十三年,被袁枚以三百金購入,改成“隨園”。
袁枚與隨園通常一起出現在文學史上。晚年時,袁枚改號“隨園老人”,寫作了《隨園詩話》《隨園食單》等作品,隨園幾乎成了袁枚的代稱。
袁枚是清代“性靈派”的代表之一。隨著儒家思想的發展,社會觀念認為性和情是對立的,要滅情以明性。袁枚則不贊同,他覺得情是人的天性,“人欲當處,即是天理。”這種對傳統觀念的反叛,讓他顯得別具一格,他還在詩里調侃自己:“孔鄭門前不掉頭,程朱席上懶勾留。”孔、鄭,是漢代經學家孔安國與鄭玄的并稱,程、朱是宋代理學家程氏兄弟與朱熹的并稱,袁枚用這副自嘲的態度表明他對人性、自然的主張,并用一生實踐這種主張。
今天分享的這首《所見》就是代表之一: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后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顯得特別專注。“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倏忽突然又自然而然,把牧童天真活潑、率真可愛的形象描繪得淋漓盡致。整首詩正是在這種起伏變化中獲得了巨大的藝術效果。詩的語言,明白如話,質樸無華。在詩文的最后,詩人還為讀者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牧童怎樣捕蟬,最終捕到沒有,之后他又干了什么。使整首詩余味無窮,充滿遐想。
首句“牧童騎黃牛”平平而起,不著痕跡。第二句“歌聲振林樾”調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從而形成一個高潮。描寫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潑、悠然自得的可愛模樣和他的愉快心情,“騎”字直接寫出了牧童的姿勢,“振”字則間接點出他的心情。通過“騎”和“振”兩個動詞,把牧童那種悠閑自在、無憂無慮的心情和盤托了出來。他幾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簡直不知道世間還有“憂愁”二字。正因為心中歡樂,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繼續描寫神態。第三句“意欲捕鳴蟬”是過渡,是作勢。寫牧童的心理活動,交代了他“閉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詩的轉折點。第四句“忽然閉口立”急轉直下,如千尺懸瀑墜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詞,把這個牧童發現樹上鳴蟬時的驚喜心情和機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出來。“忽然”發生了變化:由響而靜、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閉口注目鳴蟬的瞬間神態寫得韻味十足。而“閉”和“立”兩個動詞,則把這個牧童天真的神態和孩子式的機智刻劃得淋漓盡致。全詩純用白描手法,緊緊抓住小牧童一剎那間的表現,逼真地寫出小牧童非常機靈的特點,讓人倍覺小牧童的純真可愛。
全詩通過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的描寫,直接抒發生活的感受,看似閑情逸致,實則寄托情思。同時此詩不顧及格律,活潑自由,語言淺顯明了,形象自然生動。綜觀全詩,它所描繪的和平、寧靜和優美如畫的田園風光,所刻劃的活潑、自在和天真無邪的牧童形象,表現了詩人的一種“真性情”。袁枚曾經說過“詩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所以本詩所描繪、所刻劃的,正是詩人畢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強調的.“真性情”。
無論是《子不語》還是《隨園食單》,生活氣息一直是袁枚的標簽。他廣收女弟子,不吝教授詩文,并出資刊印她們的作品。他娶了四五個妾室,直到63歲才有了第一個兒子。他愛錢愛得坦蕩,讀書卻很刻苦,一生著作等身。他少年時曾是神童,青年時進過翰林院,當官后父親悄悄去看他,發現百姓都對他交口稱贊。他39歲給朝廷遞交辭職信主動結束了仕途生涯,六七十歲年年出門旅游,足跡遍布東南山水佳處。直到他82歲,死于一場痢疾。
這樣的人生,試問我們大家誰不羨慕呢?聰慧、自信、富足、閑適,名和利他都有了,才華和努力他也不落人后,他還活在清代最鼎盛的乾隆盛世,一生不經歷戰爭和喪亂,有愛好有居所,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樣的袁枚,不正是我們理想中的樣子嗎?
其實在詩歌意象中,蟬一般都是悲涼的代名詞,因為秋蟬幾聲若斷若續的哀鳴,便命折旦夕,如曹植“寒蟬鳴我側”,駱賓王“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這些詩中的寒蟬都醞釀了離愁別緒的悲涼氣氛。詩歌史上的詠蟬“三絕”指的是虞世南的“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蟬》)、駱賓王的“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在獄詠蟬》)和李商隱的“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蟬》),三首都是詠蟬寄情的名作,歷代詠蟬名句頗多,有空的話不妨去看看。
所見古詩的賞析4
所見
作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注釋: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陰的樹。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鳴:叫。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
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
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
賞析:
戶外小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慢慢而來。也不知有啥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木全給他驚動了。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筆挺,嘴巴緊鎖,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知了,知了,知了……”樹上,一只蟬兒也在扯開嗓門,得意洋洋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招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一手呢!這情形,全被詩人看在眼里,寫進詩中。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歌唱的.氣派,多么松懈、猖狂;后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態,又是多么專心啊!這從動到靜的改變,寫得既俄然又天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廳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至于下一步的動態,小牧童如何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領會、去遙想、去考慮。
作者介紹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筑筑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袁枚是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調做官,曾任江寧、上元等地知縣,政聲好,很得當時總督尹繼善的賞識。三十三歲父親亡故,辭官養母,在江寧(南京)購置隋氏廢園,改名"隨園",筑室定居,世稱隨園先生。自此,他就在這里過了近50年的閑適生活,從事詩文著述,編詩話發現人才,獎掖后進,為當時詩壇所宗。袁枚24歲參加朝廷的科考,試題是《賦得因風想玉珂》,詩中有"聲疑來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總裁們以為"語涉不莊,將置之孫山",幸得當時總督尹繼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著作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16卷及《補遺》10卷;《新齊諧》24卷及《續新齊諧》10卷;隨園食單1卷;散文 ,尺牘,隨園食單說部等30余種。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摯,流傳久遠,古文論者將其與唐代韓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所見古詩的賞析5
夜書所見 (南宋)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①促織②,夜深籬落③一燈明。
【注釋】
①挑:逗趣。②促織:蟋蟀。③籬落:籬笆。
1.請用生動的語言描繪“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的畫面。(3分)
江上秋風吹過,梧桐樹葉沙沙作響,使人感受到寒意,觸動了異鄉人的思鄉之情。
評分意見:本題3分。兩句畫面描繪各1分,語句生動1分。
2.結合詩歌內容,對這首詩運用的表現手法作簡要賞析。(3分)
①烘托,江上秋風烘托了寒涼的氣氛和作者客居的'孤寂情懷。
②以樂景寫哀情,用兒童挑促織的歡樂反襯作者客居的孤獨和愁思。
③首句運用疊詞,“蕭蕭”一詞表現了秋夜的寒涼與蕭索。
④以動襯靜,用秋風瑟瑟反襯出秋夜的寂靜。
評分意見:本題3分。答出手法1分,結合內容賞析2分。答出任意一種即可。
所見古詩的賞析6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注釋
①書∶這里作動詞用,是寫、記的意思。
②螢∶螢火蟲。這里比喻燈光像螢火蟲一樣微弱。
③風簇浪∶風吹起啦波浪。簇,聚集、簇擁。
譯文
夜晚在船上記下所看到的事情
夜黑啦,見不到一點月光漁船上孤零零的燈光好像微弱的螢火蟲的光芒,微風吹起啦細細的波浪,由于水波動蕩,映在水面上的燈光好像化成啦許多閃耀的星星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
漆黑的夜晚,一盞漁燈閃現在河面上。那盞漁燈的光亮就像螢火蟲似的,靜靜地映在河面上。(因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漁燈的光亮雖然微弱,卻使人看啦覺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一陣微風吹來,河面漾起層層細浪。原來像螢火蟲那樣的一點光亮散開啦,變成啦無數顆星星,在河面閃動。(因為漁燈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風中起啦細浪,燈光的倒影也隨著微波蕩漾。)
賞析
雖然詩歌只有二十字,但卻體現啦詩人對自然景色細微的觀察力。沒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為有一點微風,遠處的一盞小如螢火的`漁燈,讓詩人看到啦滿河的星星。詩歌寫出啦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同時也用詩的本身啟發我們,只要你用心,就會發現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詩的詩眼。“散”字寫出啦漁燈倒影“散作滿河星”的神奇畫面。把作者所見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來,我們讀啦也仿佛身臨其境。
所見古詩的賞析7
《所見》
作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歷任溧水、江寧等縣知縣,有政績,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筑筑隨園,吟詠其中。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
注釋:
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3、林樾:指道旁成陰的樹。
4、欲:想要。
5、捕:捉。
6、鳴:叫。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
賞析:
野外林陰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有什么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木全給他驚動了。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知了,知了,知了樹上,一只蟬兒也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一手呢!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寫進詩中。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后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么專注啊!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廳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至于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體會、去遐想、去思考。
所見古詩的賞析8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注釋: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陰的樹。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鳴:叫。
譯文: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
賞析:
戶外林陰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慢慢而來。也不知有啥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木全給他驚動了。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筆挺,嘴巴緊鎖,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知了,知了,知了……”樹上,一只蟬兒也在扯開嗓門,得意洋洋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招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一手呢!
這情形,全被詩人看在眼里,寫進詩中。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歌唱的氣派,多么松懈、猖狂;后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態,又是多么專心啊!這從動到靜的改變,寫得既俄然又天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廳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至于下一步的動態,小牧童如何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領會、去遙想、去考慮。
附:所見精彩所見
袁牧
牧童①騎黃牛,歌聲振②林樾③。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題解:袁牧(17191798),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詩人。著有《小倉山房文集》與《隨園詩話》等。
所見,即詩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畫面。
注釋: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③林樾:樹陰。
今譯: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
誦讀:
①內容簡介:描述了一個牧童騎在牛背上唱著歌兒,忽然又不唱,準備捕捉知了的一剎那情景。
②寫作特點:詩人善于抓住事物瞬間的特點加以描寫,反映人物獨特的心理狀態,寫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有動有靜。
③朗誦指導: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第二句之后要有較長的停頓。要突出振、捕、鳴、閉口、立等詞語。要讀出生活情趣。
④思考:
請將這首詩與后面的《小兒垂釣》對比著讀,并分析在寫作上的共同點。
所見古詩的賞析9
其古詩全文如下: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前言】
《夜書所見》這首詩是南宋詩人葉紹翁所寫。一二兩句寫景,借落葉飄飛、秋風瑟瑟、寒氣襲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單寂寞的凄涼之感。三四兩句寫兒童夜捉蟋蟀,興致高昂,巧妙地反襯悲情,更顯客居他鄉的孤寂無奈。這首詩寫羈旅鄉思之情,但作者不寫如何獨棲孤館、思念家鄉,而著重于夜間小景。
【注釋】
①蕭蕭:風聲。
②客情:旅客思鄉之情。
③挑:用細長的東西撥動。
④促織:俗稱蟋蟀,有的地區又叫蛐蛐。
⑤籬落:籬笆。
【翻譯】
蕭蕭秋風吹動梧葉,送來陣陣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忽然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
【賞析】
①作者抒發了一種思鄉念親、懷想故園的感情。
詩中一、二兩句寫梧葉飄飛,寒聲陣陣,秋風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詩人客居他鄉、輾轉漂泊的凄涼心境。三、四兩句描寫兒童挑燈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場景,自然容易引發詩人的聯想。他會想起自己童年時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開心有趣;他會想起故土家園的溫馨美好;他會想起親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種如歸故里,如返童年的親切感油然而生。
②詩歌抒發了作者客居他鄉、歸無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
一二兩句寫景,借落葉飄飛、秋風瑟瑟、寒氣襲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單寂寞的凄涼之感。一江秋水,滿天黑暗,觸耳寒聲,詩人徹夜難眠必定是心有郁結,意有不順。三wWW.Slkj.org四兩句寫兒童夜捉蟋蟀,興致高昂,巧妙地反襯悲情,更顯客居他鄉的孤寂無奈。
③詩歌抒發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留戀的思想感情。
通觀全詩,整體而論,三、四兩句寫詩人客舟所見。兒童夜捉蟋蟀,興致勃動,忘記了瑟瑟秋風、陣陣寒意,忽略了落木紛紛、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還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專注癡迷,那份謹慎小心,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舉手一投足的舉止中展露無遺。這種歡快有趣的生活場景自然容易勾起詩人對自己童年生活的追億、留戀。一二兩句也可以作這樣的理解,蕭蕭寒聲、梧葉搖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種漂泊不定、愁緒莫名的感覺,更反襯出詩人客居他鄉對童年無憂無慮生活的留戀、思念。
所見古詩的賞析10
所見
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注釋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陰的樹。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鳴:叫。
翻譯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
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
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下。
賞析
野外林陰道上,一位小牧童騎在黃牛背上緩緩而來。也不知有什么開心事兒,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響,整個樹木全給他驚動了。忽然,歌聲停下來,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緊閉,兩眼凝望著高高的樹梢。“知了,知了,知了……”樹上,一只蟬兒也在扯開嗓門,自鳴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將蟬兒捉一手呢!這情景,全被詩人看在眼里,寫進詩中。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后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又是多么專注啊!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廳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至于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體會、去遐想、去思考。
袁枚(1719~1798),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蒼山居士,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詩人,是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
所見古詩的賞析11
古詩原文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mù tóng qí huáng niú,gē shēng zhèn lín yuè 。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yì yù bǔ míng chán,hū rán bì kǒu lì 。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譯文翻譯
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在林中回蕩。
忽然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就馬上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立在樹旁。
注釋解釋
1.所見:寫詩人所看見的事物。
2.牧童:放牧牛羊的小孩。這里是指放牛的娃娃。
3.黃牛:牛的一種毛多呈黃色,也有黑色或紅棕色。能耕地拉車,體型比水牛小。一般分為蒙古牛、華北牛和華南牛三大類型。
4.振:振蕩;回蕩。說明牧童的歌聲嘹亮。
5.林樾(yuè):指道旁成陰的樹林。樾,樹蔭。
6.意欲:想要。
7.鳴蟬:鳴叫的知了。
8.閉口:閉上嘴巴,不發出聲音的意思。
創作背景
《所見》是是清代詩人袁枚所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本詩描繪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快樂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對田園風光的喜愛之情。詩人在旅途的路上看見一個牧童騎著牛,唱著歌,忽然聽到蟬的叫聲,于是停住歌聲跳下牛背,準備捕捉蟬。這一幕觸發了詩人的詩興,就寫下了這一首“所見”。
袁枚熱愛生活,辭官后僑居江寧,“小住倉山畔,悠悠三十年”(《松下作》),其主張抒寫性情,所寫多為士大夫的閑情逸致,空靈流利,新奇眩目。此詩也即是詩人在生活中看見一個牧童騎著牛、唱著歌,忽然聽到蟬的叫聲后停住歌聲準備捕捉蟬的這一幕場景后,詩興大發而創作。
詩文賞析
《所見》的`第一句平平而起,不著痕跡。第二句調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從而形成一個高潮。一二句描寫了小的天真活潑、悠然自得的可愛模樣和他的愉快心情,“騎”字直接寫出了牧童的姿勢,“振”字則間接點出他的心情。通過“騎”和“振”兩個動詞,把牧童那種悠閑自在、無憂無慮的心情和盤托了出來。他幾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簡直不知道世間還有“憂愁”二字。正因為心中歡樂,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繼續描寫神態。第三句是過渡,是作勢。寫牧童的心理活動,交代了他“閉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詩的轉折點。第四句,急轉直下,如千尺懸瀑墜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詞,把這個牧童發現樹上鳴時的驚喜心情和機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現了出來。“忽然”發生了變化:由響而靜、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閉口注目鳴蟬的瞬間神態寫得韻味十足。而“閉”和“立”兩個動詞,則把這個牧童天真的神態和孩子式的機智刻劃得淋漓盡致。全詩純用白描手法,緊緊抓住小牧童一剎那間的表現,逼真地寫出小牧童非常機靈的特點,讓人倍覺小牧童的純真可愛。
這是一首反映生活的詩篇,詩人在詩中贊美了小牧童充滿童趣的生活面。詩人先寫小牧童的動態,那高坐牛背、大聲唱歌的派頭,何等散漫、放肆;后寫小牧童的靜態,那屏住呼吸,眼望鳴蟬的神情,顯得特別專注。“此時無聲勝有聲”。這從動到靜的變化,寫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爛漫、好聽多事的形象,刻畫得活靈活現。這首詩正是在這種起伏變化中獲得了巨大的藝術效果。詩的語言,明白如話,質樸無華,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動靜,小牧童怎樣捕蟬,捕到沒有,詩人沒有寫,留給讀者去體會、去遐想、去思考。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的描寫,直接抒發生活的感受,看似閑情逸致,實則寄托情思。同時這首詩不顧及格律,活潑自由,語言淺顯明了,形象自然生動。綜觀全詩,它所描繪的和平、寧靜和優美如畫的風光,所刻劃的活潑、自在和天真無邪的牧童形象,表現了詩人的一種“真性情”。詩人曾經說過“詩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諱言,詩所描繪、所刻劃的,正是詩人畢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強調的“真性情”。
【所見古詩的賞析】相關文章:
古詩《所見》精彩賞析09-14
古詩夜書所見賞析07-30
夜書所見古詩賞析04-01
古詩所見的詩意_古詩所見的意思_古詩寄語09-16
《舟夜書所見》古詩詞賞析04-21
舟夜書所見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0-23
夜書所見葉紹翁古詩賞析09-20
古詩《所見》教學實錄09-06
小學古詩《所見》說課稿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