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古詩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那么你有真正了解過古詩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鷓鴣天》古詩,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鷓鴣天》古詩1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
作者:晏幾道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注釋】
①鷓鴣天:詞牌名,一名《思佳客》,一名《于中好》。雙調55字,押平聲韻。 此詞黃升《花庵詞選》題作《佳會》。內容寫相熟的歌子久別重逢。
②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
③玉鐘:珍貴的酒杯。
④拚(pàn)卻:甘愿,不顧惜。卻:語氣助詞。
⑤舞低楊柳樓心月: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掛在楊柳樹梢照到樓心的一輪明月低沉下去;歌女清歌婉轉,直唱到扇底兒風消歇(累了停下來),極言歌舞時間之久。 桃花扇,歌舞時用作道具的扇子,繪有桃花。歌扇風盡,形容不停地揮舞歌扇。這兩句是《小山詞》中的名句,晁補之說它“不蹈襲人語而風調閑雅,自是一家。”桃花扇底風:桃花扇背面的歌曲目錄。風:歌曲。
⑥同:聚在一起。
⑦“今宵”二句:從杜甫《羌村》詩“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化出。剩:讀“錦”,只管,盡量,力求達到最大限度。剩把:盡把,盡把。
⑧銀釭:釭(gāng):銀制燭臺,指蠟燭。
【翻譯】
憶當年,你手捧玉盅把酒敬,衣著華麗人多情;我舉杯痛飲拼一醉,醉意醺醺臉通紅。縱情跳舞,直到樓頂月、挨著樹梢向下行;盡興唱歌,使得桃花扇、疲倦無力不扇風。
自從離別后,總想重相逢,多少次、你我重逢在夢中。今夜果真喜相逢,挑燈久坐敘別情,還恐怕、又是虛幻的夢中境。
【點評】
此詞表現的是一對戀人的“愛情三部曲”:初盟,別離,重逢。全詞不過五十幾個字,而能造成兩種境界,互相補充配合,或實或虛,既有彩色的絢爛,又有聲音的諧美,足見作者詞藝之高妙。
“彩袖殷勤”二句,著筆于對方,落墨于自身,既展現了二人初識時的特定情境,也披露了二人一見傾心、愿托終身之際的曲折心態。“彩袖”,說明對方并非與自已門第相配的大家閨秀,而不過是侑酒于華宴的歌女。但此時伊人殷勤捧杯勸飲,卻不僅僅是履行侑酒之責,而欲藉此暗通情愫。而心有屢犀的'作者又何嘗不諳其意?為了報答她于已獨鐘的深情,他開懷暢飲,不惜一醉。這就寫出了感情的雙向交流。
“舞低楊柳”二句描寫歌舞場面,渲染歡樂氣氛,是對初識、亦即初盟時的情境的進一步勾畫。不徑言伊人舞姿曼妙,歌聲婉轉,而借時間的推移,從側面表現出其盡態極妍,是作者的獨出機杼之處。“舞低”句既點出了艷舞的持續之久,又將月升日沉的自然現象化為其動態效應。“歌頸句由暗示伊人輕搖紉扇,盡興演唱,直至精被力竭,才暫歌喉——扇底風盡,不正意味著歌喉暫歇?這種竟夜歌舞、通宵歡宴的情景,無疑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宋代文人階層的生活情趣。
但作者之所以對它歷久難忘,卻不僅僅是出于對昔日歌舞生涯的眷念,(古詩文 )更因為那是他與伊人相識相戀的契機。這兩句造語精麗,發想新奇,于織濃綺華中別見韶秀之美,因而深為后代詞論家所推賞。
下片一筆躍至別后的相思,而將初盟以迄別離的種種情事盡皆略去,頗見剪裁之工。“從別后”二句點明初逢的場面是其別后懷念的主要內容。“幾回魂夢”句直訴魂牽夢瑩的相思情懷。“與君同”暗示不獨自已如此,對方亦復頻入夢境,想思無已,但夢中重逢的歡娛極其短暫,夢后獨處的凄愴卻格外深長。如是者三,必然既想入夢,又怕入夢,乃至將夢作真、將真作夢。這就逗出“今宵剩把”二句:作者以“剩把”、“猶恐”前后勾連,通過持燈反覆照看而猶難以釋然這一對眷戀至深的情侶久別重逢的那種驚喜交集、喜極轉憂的特殊心態。 唯其眷戀至深才唯恐此番又是將夢作真。
陳廷焯《白雨齊詞話》評曰:“下半闋曲折深婉,自有艷詞,更不得不讓伊獨步。”這當不是溢美之辭。當然,末二句也許受到杜甫詩“夜闌更秉獨,相對如夢寐”(《羌村三首》之一),及司空曙詩“乍見翻疑夢,相悲各問年”(《云陽館與韓紳宿別》)的啟發。
《鷓鴣天》古詩2
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陽關曲,別個人人第五程。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賞析
據《詞林紀事》載,這首詞為作者送別李之問歸來后所寫。
上片,寫別時情景。側重寫“別”字,內容與王維暗合。王維《送元二使安西》詩:“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陽關在甘肅省敦煌縣西南,地在玉關之南,故曰陽關。為出塞必經之地。古人以此詩配曲。抒寫離情別緒的曲子,稱陽關曲。聶勝瓊的這首詞,即與此曲意相合。首句“玉慘花愁出鳳城”,三句“尊前一唱陽關曲”,鳳城(京城)、渭城,同寫離別之地;次句“柳青青”寫別時;三、四兩句,“尊”、“酒”、“陽關”,同寫別宴。運意用詞,全然一樣。
下片,寫別后凄傷,側重寫“情”。深摹情狀。始則,欲“尋好夢”,而“夢難成”;終則淚濕枕衾,輾轉達旦。妙在用雨作襯,情更凄悲。枕前、階前,一窗之隔,而雨聲眼淚,兩下無休。淚共雨長,雨滴心碎,那種離愁,正是“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鷓鴣天》古詩3
古詩原文
休舞銀貂小契丹,滿堂賓客盡關山。從今嫋嫋盈盈處,誰復端端正正看。
模淚易,寫愁難。瀟湘江上竹枝斑。碧云日暮無書寄,寥落煙中一雁寒。
譯文翻譯
不要再舞那穿著銀灰色的貂皮衣服的“小契丹”了,滿堂賓客完全來自邊防前線。從此以后,誰還能認真欣賞這美妙的舞姿呢?
表演時模仿流淚容易,要抒發悲愁就難了。瀟湘江上的斑竹枝,人們容易看到上面斑斑淚痕,這淚痕所表示的內心無比痛苦,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了。日后我在寂寞的旅途中想念你們而得不到你們的書信時,大概只能空對那橫空的孤雁了。
注釋解釋
鷓鴣天:鷓鴣天是詞牌名。雙調,五十五字,押平聲韻。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呂宮、北曲大石調都有。字句格律都與詞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
銀貂:銀灰色的貂皮衣服。
小契丹:契丹族(古代居住在西遼河七游的一個少數民族,曾建立遼,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為金所滅)的一種舞蹈。王安石《出塞》詩:“涿州沙上飲盤桓,看舞春風小契丹。”作者《次韻宗偉閱番樂》詩:繡靴畫鼓留花住,剩舞春風小契丹。”
關山:邊防關塞。盡關山:完全來自邊防前線。
嫋嫋(niǎo niǎo)盈盈:形容舞姿搖曳美好。
誰復端端正正看:誰還有心思去仔細欣賞。
模淚易,寫愁難:這兩句是說,表演時模仿流淚容易,要抒發悲愁就難了。
瀟湘:湘水在湖南零陵縣西和瀟水會合,稱為瀟湘。
竹枝斑:有斑文的竹。名斑竹、又名湘妃竹。相傳舜南巡時,死于蒼梧之野(今湖南寧遠縣東南),舜的兩個妃子淚下沾竹,竹上遂成斑紋。
寥落:寂寞。這兩句是說,碧云日暮時雖有橫空孤雁能傳書信,而我卻無書信可寄。
創作背景
此詞為別筵而作,當作于淳熙二年正月離桂林赴成都就任之時。兩年前,作者以廣西經略安撫使來此兼任知府,與僚屬、幕士關系甚洽,離別時,他們一再為之餞行,一直送到湖南地界。《鷓鴣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寫的。
詩文賞析
筵席前歌舞正歡,又奏起了“番樂”,跳起了“番舞”。“小契丹”是少數民族的歌舞。作者另有《次韻宗偉閱番樂》詩是這樣描寫的:“繡靴畫鼓留花住,剩舞春風小契丹。”跳這種舞大概是著胡裝的,“銀貂”,白色的貂裘,與“繡靴”皆為異族裝束。應當說,這樣歌舞是很能助興的,但是,對于別意纏綿的人又往往會起相反的作用。所以此詞起句即是:“休舞銀貂小契丹”。如此起筆,讀者可以想見:宴會上的歌舞已進行較長一段時間了,作者一直在克制自己,此時實在忍受不住了,央求“休舞”。不僅自己,大家都忍受不了:“滿堂賓客盡關山”。“賓客”,指送別的僚屬、幕士。“盡關山”,即為“盡是他鄉之客”的'意思(《滕王閣序》:“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據孔凡禮《范成大年譜》考證,這些幕士、官佐大都不是當地人,不少又是江浙一帶的。他們之間的離愁別緒更加深了。
這個別筵真是太叫人惆悵了啊。“從今嫋嫋盈盈處,誰復端端正正。”“嫋嫋盈盈”,形容舞姿、舞容的搖曳美好。這兩句意思是:從此以后,誰還能認真欣賞這美妙的舞姿呢。這進一步寫出了他們的惆悵,也寫出了他們之間深厚的情感,朋友分別,也大有柳七郎那種“應是良辰好景虛設”的感喟。細體會這兩句,還可以體會出作者對歌女也是懷著深深惜別之意的:目前的輕歌曼舞,以后誰還能看到呢。這樣的情意在下闋表現得更明顯。
“模淚易,寫愁難,瀟湘江上竹枝斑。”“模”、“寫”互文義同。這里意思是:表現流淚是容易的,把愁充分地表現出來就很難了;瀟湘江上的斑竹枝,人們容易看到上面斑斑淚痕,這淚痕所表示的內心無比痛苦,就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了。劉禹錫的《瀟湘神》寫道:“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這里用湘妃淚灑斑竹典故,表現了離別時難以言狀的痛苦。用這個典故,也切合將來的行程,暗示舟行瀟湘時也會有這樣的相思之苦。“碧云日暮無書寄,寥落煙中一雁寒。”這是寫別后的相思。“碧云日暮”化用江淹《擬休上人怨別》:“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這兩句是說,日后我在寂寞的旅途中想念你們而得不到你們的書信時,大概只能空對那橫空的孤雁了。最后一句亦興亦比,很有意境;途中景況的蒼茫、清寒,正映見心境的迷惘、冷寂:“一雁”既表示來書的渺茫,又比喻自己的形影相單。真是“橫淚易,寫愁難”,作者下片寫愁并不直寫愁的具體情況如何如何,而是通過典故、景象去暗示、去渲染,啟發讀者的想象力,這個“愁”就變得更具體可感了。這不是避難從易,而是因難見巧。
離別的愁緒,從歌舞場面的感觸和旅途景況的擬想中可見出很耐人尋味。與“賓客”分別的悵惘中又揉和了對歌女的柔情,文字精美,音節諧婉,體現了這首詞的婉約風格。這些,大抵是閱讀此詞的應該注意的地方。
《鷓鴣天》古詩4
《鷓鴣天·建康上元作》
趙鼎
客路那知歲序移,
忽驚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涼地,
記得當年全盛時。
花弄影,月流輝,
水晶宮殿五云飛。
分明一覺華胥夢,
回首東風淚滿衣
【注釋】:
趙鼎是南宋初年中興名臣。這首詞系他南渡之后作于建康(今江蘇南京 )。上元即元宵。詞人值此元宵佳節,撫今憶昔,表達了沉痛的愛國情思。
起首二句,以頓入之筆點明身在客地,不覺時間推移之速。詞人解州聞喜(今屬山西 ),人徽宗崇寧五年進士,之合被擢為開封士曹。靖康事變后,高宗倉皇南渡,駐蹕建康,詞人填此詞時,應當系隨駕至此。“客路”一句,直點題面,說明在金兵南侵之際,自己流踄異鄉,不知不覺又轉過了一年。出語自然通俗,然于平淡中,且為下句作好鋪墊 。“忽驚春到小桃枝 ”,這句里以小桃點出上元。小桃,上元前后即著花,見《老學庵筆記》卷四。詞句流暢清麗,于輕靈中寄慨嘆,是上句的自然歸宿。其中“那知”、“忽驚”兩個短語,緊密呼應,有兔起鶻落之勢,把詞人此時的復雜的心情,切實地表現了出來。
“天涯海角悲涼地”一語,續接起句“客路”二字。建康距離北宋首都開封,實際上并不很遠,然而對一個因金人有南渡流落到江南的人來說,卻有如天涯海角。和詞人同時的李清照流落到江南之后,也寫過表達類似的感情的詞句 :“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清平樂》)詞人此處一則曰“海角天涯”,二則曰“悲涼地 ”,這兩短語連用加重語氣,可以想見客愁之重、羈恨之深。這就具體表現了詞人“忽驚”以后的情緒。當此時局紛亂之際,作為江防要塞的建康,一方面駐有南宋重兵,準備抵抗南下的金人;一方面是北方逃難來的人民,流離失所,凄凄慘慘。面對此情此景,詞人自然而然想起北宋時歡度元宵的盛況,于是“記得當年全盛時”一句沖口而出。這句是整首詩的一大轉折。按照一般填詞規律,詞寫到此上闋歇拍 ,如同戰馬收韁 ,告一段落。可是它的詞意卻直貫下片三句,有蟬聯而下之妙。這樣的結構好似辛稼軒《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辛詞上闋歇拍云:“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闋。看燕燕,送歸妾。”下片云:“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詞意跨過兩片,奔騰而下,歇拍處毫不停頓,一氣呵成。因而王國維稱之為“章法絕妙”(《人間詞話》)。此詞也是采用同樣章法,兩片之間,毫不割裂。作者在上闋歇拍剛說“記得當年 ”,換頭就寫“全盛時”情景。但詞人并未以實筆具體描寫元宵之夜“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聲嘈雜十余里”;也未寫“燈山上彩 ,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俱見《東京夢華錄》卷六 ),而是避實就虛,寫花枝裊娜,月光皎潔,宮殿華麗云彩絢麗。從虛處著筆,本詞就避免了一般化,從而令人讀后有新穎之感,并能喚起美好的聯想。
結尾二句又將筆鋒一轉,寫詞人從回憶中的往事回到悲涼的現實生活中來。華胥夢,語出《列子·黃帝 》,故事講的是黃帝晝寢而夢 ,游于華胥氏之國。其國無帥長,一切崇尚自然,沒有利害沖突。此處例用來喻北宋全盛時景象,但是隨著金人的入攻,霎時灰飛煙滅,恍如一夢。在“華胥夢”上著以“分明一覺”四字,更加重夢幻色彩。詞人如夢方醒,仔細辨認,春光依舊,然而景物全非,故詞人兩眶熱淚,不禁潸然而下。這兩句讀之令人愴然。詞一般以景結情為好,但以情煞尾,也有佳篇。譬如此詞尾句純用情語,且以“東風”二字與上闋“春到小桃枝”相呼應,絲絲入扣,卻有溪流歸海,讀之令人有悠悠不盡的'意味。
此詞結構極其縝密 。“分明一覺華胥夢”是詞中關鍵句子,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詞眼 ”。詞的上下二闋,全靠這個“詞眼”的眼光照映。如起首兩句中的“那知”、“忽驚”寫從不知覺到陡然發現,即帶有如夢初醒的意思;下片頭三句則是夢境的顯現;結句則是夢醒后的悲哀,處處關合“華胥夢”一語,于是整首詞渾然一體,構成一首意境深沉的歌曲。從全詞來看,感情寫得有起有伏,曲折多變。如果說前三句寫悲涼,下片則轉寫歡樂;如果說過片是寫歡樂的高潮,那么結尾二句則又跌入悲愴的深淵。悲喜相生,跌宕起伏有致,因而能攫住讀者的心靈。詞中還運用了回憶對比的手法:以今日之悲涼,對比昔日之全盛;以夢中之歡樂,對比現實之悲哀。這種藝術手法沖破時間、空間的束縛,一任感情發泄,姿意揮寫,哀而不傷,剛健深摯,與一般婉約詞、豪放詞均有不同。因此清人況周頤評曰 :“清剛沈至,卓然名家,故君故國之思,流溢行間句里 。”(《蕙風詞話》卷二)這個評價是非常符合此詞的特點,也是非常符合詞人作為南宋初年中興名臣的身份的。
《鷓鴣天》古詩5
鷓鴣天·我是清都山水郎
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這首詞作于西都,即洛陽,很具特色。是北宋末年膾炙人口的一首佳作,曾風行汴洛。詞中,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視侯王”的“山水郎”自居,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上片,寫作者在洛陽時,“行歌不記流年,花間相過酒家眠”(《臨江仙》),過著流連風月的疏狂生涯。
起句,開門見山:“我是清都山水郎”,直率地說出自己不樂世塵,而留戀于山水自然的生活,心懷坦蕩。清都,傳說中,天帝的居處。《列子·周穆王》:“王實明為清都紫微,鈞天廣樂,帝之所居。”山水郎,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從。
“天教分付與疏狂。”是天帝教我這樣的。疏狂,不受禮法約束。
“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券(勸),天帝給予的憑證;章,寫給帝王的奏章。這就是說,自己能支使風云雨露,這是天帝批準的,也是屢次上書帝王才得到的.。詼諧風趣,富有鮮明的個性。《宋史·文苑傳》說:“敦儒志行高潔,雖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中,召至京師,將處以學官,敦儒辭曰:‘麋鹿之性,自樂閑曠,爵祿非所愿也。’固辭還山。”
下片,反映作者“幾曾著眼看侯王”,即傲視權貴,不愿在朝為官的思想。這句是本詞的點睛之筆,也是作者內心思想的寫照。作者雖不愿在朝作官,但對國家的命運還是關心的。雖身隱居伊嵩,嘯傲洛浦,留戀山水清音,而事實上仍“換酒春壺碧,脫帽醉清樓”(《水調歌頭》),“射麋上苑,走馬長楸”(《雨中花》),仍不能忘情于十丈紅塵。
黃升在《絕妙詞選》中說他:“以詞章擅名,天資曠遠。”這首詞就是一首婉麗流暢的小令。
《鷓鴣天》古詩6
鷓鴣天 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①。平崗細草鳴黃犢②,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③。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注釋:①些:語氣詞。②犢:牛。③青旗沽酒有人家:指山村酒家。青旗,酒家招牌。沽,賣。]
7.請展開想像,描寫 “平崗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所表現的田園春光。(2分)
▲
8.詞中加點的一個“破”字,用得非常傳神,請簡要分析它的表現力。(2分)
▲
參考答案:
7.(2分)示例: 鄉村小路邊柔嫩的桑枝上有了點點綠色,吃草的小黃牛在山坡上時不時哞哞的叫著,太陽偏西,回巢的烏鴉點綴著有幾分春寒的樹林。
8. (2分)一個“破”字,用擬人手法,傳神地寫出了桑葉在春風的催動下,逐漸萌發、膨脹,終于撐破了原來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僅有動態,而且似乎能讓人感到桑芽萌發的力量和速度。
①這首詞的上闕寫早春景象,抓住了早春景物的`特點,極富有情趣,試對此作簡要分析。
②“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句在寫法上有何特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4.(8分)
(1)(4分)上闋寫景,抓住“柔桑”“平岡細草”“黃犢”等有代表性的能表現農村早春景象的意象著力刻畫,(1分)同時詞人注意煉字,把早春景象寫得生動傳神,(1分)如寫柔桑的嫩芽用一“破”字,不僅有動態,而且讓人感受到了桑芽萌發的力量和速度,一個“鳴”字又寫出了黃犢乍見春草的歡快無比,用“點”寫寒鴉讓人不覺得傷感、凄涼。(1分)詞人用喜愛的筆觸把農村平常事物納入筆下,寫得充滿生機與活力,讀來情味盎然。(1分)
(2)(4分)運用襯托之法,把“城中桃李”與“溪頭薺菜花”對比著寫,(2分)反襯出作者對農村生活的欣賞、留戀之情,表達出作者對充滿活力的農村、農村春色的熱烈贊美之情。(2分)主觀性試題,意思正確即可給分。
《鷓鴣天》古詩7
《鷓鴣天》
【宋】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影風。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紅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隱娘說:此詞寫詞人與一個女子久別重逢的情景,以相逢抒別恨。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當年歡聚情況,似實而卻虛,當前一現,倏歸烏有;下片抒寫久別不期而遇的驚喜之情,似夢卻真,利用聲韻的配合,宛如一首樂曲,使聽者也仿佛進入夢境。全詞不過五十幾個字,而能造成兩種境界,互相補充配合,或實或虛,既有彩色的絢爛,又有聲音的`諧美,故而使得這首詞成為作者膾炙人口的名作。
《鷓鴣天》古詩8
家住東吳近帝鄉, 平生豪舉少年場。十千沽酒青樓上, 百萬呼盧①錦瑟②傍。
身易老, 恨難忘, 尊前贏得是凄涼。君歸為報京華③舊, 一事無成兩鬢霜。
注:① 呼盧:古代一種博戲。 ② 錦瑟:代指歌女。 ③ 京華:南宋都城臨安
(1)上闋中“十千”和“百萬”兩詞有何妙處?(2分)
(2)詞人說“恨難忘”,他有什么難忘之恨?(4分)
(3)這首詞最主要的表現手法是什么?請簡要分析。(4分)
答案:
(1)“十千”“百萬”,語氣夸張(1分),寫出了詞人年輕時一擲千金(或“豪放不羈”“放蕩不羈”等)的性格(1)。
(2)一恨歲月匆匆,年華老去 ;二恨抗金不成,報國無門。(或“功業未成”、“壯志難酬”等)。
(3)對比(2分,答“今昔對比”、“虛(年少)實(眼前---年老)對照”、“反襯”(以少襯老)也可)。將上闋描繪的`豪放不羈、意氣風發的詞人少年形象(1分),與下闋年老衰頹、凄涼落寞、一事無成的詞人形象(1分)形成鮮明對比。
《鷓鴣天》古詩9
古詩原文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譯文翻譯
我是天宮里掌管山水的郎官,天帝賦予我狂放不羈的性格。曾多次批過支配風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走月亮。
我自由自在,吟詩萬首不為過,喝酒千杯不會醉,王侯將相,哪兒能放在我的眼里?就算是在華麗的天宮里做官,我也懶得去,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花都洛陽城中。
注釋解釋
清都山水郎:在天上掌管山水的官員。清都,指與紅塵相對的仙境。
疏狂:狂放,不受禮法約束。
支風券:支配風雨的手令。
章:寫給帝王的奏章
觴(shāng):酒器
玉樓金闕慵(yōng)歸去:不愿到那瓊樓玉宇之中,表示作者不愿到朝廷里做官。
創作背景
此詞是詞人早年從京師返回洛陽后所作,故題為“西都作”,體現了詞人早年淡泊情致。年輕時期,他一直隱居在洛陽的山水之間,過著神仙般逍遙快活的生活。這首《鷓鴣天》,可以說是他前期詞的代表作,也是他前半生人生態度和襟懷抱負的集中反映。
詩文賞析
上片主要寫作者在洛陽時縱情于山水,豪放不羈的生活。首句以“山水郎”自居,寫自己熱愛山水乃出于天性。直抒自己的生活理想,他不喜塵世,流連山水。接下來“天教分付與疏狂”則聲稱自己懶散的生活方式和狂放的性格特征亦屬天賦,因而無法改變。這兩句充分表現出了詞人的性格特征,坦蕩直爽,豪氣四溢。 “曾批給雨”二句以天意抒懷抱,透露出作者遠避俗世,怡然自得的心理。這二句充滿了浪漫的精神,富于神奇的幻想,不僅對首句進行了絕妙而風趣的解釋,而且透露了他對大自然的由衷熱愛和對世俗發自內心的鄙棄。
下片用巧妙的方法表現作者賽神仙的淡泊胸懷。“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寫作者詩思的豐富,酒量的很大,隱逸生活的全部內容都表現為對詩與酒的鐘情。面對“侯王”幾曾看過,凸顯詞人對功名富貴的鄙夷,面對王侯的傲骨錚錚。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這二句表現出作者不愿意返回京城官場,只想縱詩飲酒,與山水為伴,隱逸歸老。玉樓金闕,本是人人羨慕向往的榮華富貴,但詞人用一“慵”字,十分準確地表現了自己鄙薄名利的'態度,相反對于“插梅花醉洛陽”的生活卻十分欣賞留戀,體現名士的清高、名士的風流,“梅花”是高潔的象征,這里意在言詞人的品性高潔。將高潔與疏狂的品性有機地統一起來,表現出不愿與污濁的社會同流合污的狂放。
全詞清雋婉麗,自然流暢,前后呼應,章法謹嚴,充分體現了作者蔑視權貴、傲視王侯、瀟灑狂放的性格特征。
《鷓鴣天》古詩10
鷓鴣天·當日佳期鵲誤傳
朝代:宋代
作者:晏幾道
原文:
當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
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情知此會無長計,咫尺涼蟾亦未圓。
鑒賞
這是一首七夕詞,寫的仍是人們所熟悉的神話故事。把牛郎、織女稱作“斷腸仙”,頗新穎,當時小晏的創意,而“佳期鵲誤傳”的情節,則未知其具體緣由和相關依據,尚待有關資料之發現,方可查考。全詞的重點,當是過片三句所抒發的感慨:“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牛、女盼望一年,方可一夕相逢,七夕之夜縱然可以盡情歡樂,也抵擋不了三百六十四天的離別相思之苦,這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無可奈何,就是明明知道它不公平、不合理,可就是沒法改變這樣的事實,左思右想,拿它沒辦法。這就是不能解決的矛盾,不能愈合的創傷,不能消除的恨事:這也正是七夕故事的“悲劇性”之所在,也是它獲得關注、獲得同情的根本原因。就這一點看,小晏這首詞還是頗有深度的。
《鷓鴣天》古詩11
古詩原文
樓上誰將玉笛吹?山前水闊暝云低。勞勞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賣餳時。故鄉惟有夢相隨。夜來折得江頭柳,不是蘇堤也皺眉。
譯文翻譯
是誰在樓上吹奏起哀怨的玉笛呢?山前,寬闊的水面被昏暗的云霧遮蓋住了。燕子又開始忙碌著做窠。可是,我所思念的人卻遠隔千里。眼前孤零零的,只有一枝梨花在雨中與我作伴。
修禊的日子快到了,如今正是賣糖的時候。故鄉呢,只能在夢中追尋而已。昨夜從江邊折回來一枝新柳,雖然不是蘇堤上的,也足以令我愁眉不展了。
注釋解釋
暝(míng)云:陰云。
勞勞:遙遠。
修禊(xì):古俗春季于水濱設祭。禊,古人在水邊舉行的祓除不詳的儀式。
賣餳(xíng):清明前后賣糖粥。餳,用麥芽或谷芽熬成的飴糖
蘇堤:作者家鄉杭州的名勝,以柳聞名。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宋亡以后的一個暮春時節,當時作者客居他鄉,觸景生情,故國之念、故國之思油然而生,揮之不去,遂作此詩。
詩文賞析
這是一首明寫客中思家實則蘊含作者故國之思的小令。
上片側重寫景,景中含情。起首寫因笛聲撩人心魄而引起思鄉之情。漢代馬融居平陽時,聽客舍有人吹笛甚悲,因思念洛陽親友,作《笛賦》。李白也有《春夜洛城聞笛》詩。小令從一開始便定下深沉的思念故鄉、故友的感情基調。次句山前水闊暝云低”,寫作者因聞笛而起故鄉之思,不禁引頸往故鄉方向眺望,然而卻是茫茫的一片春水和低垂的暝云,這一畫面在縷縷凄側的'笛聲中推出,更給人一種壓抑、低沉的感覺。所謂景語亦即情語。在這兩個畫面的背后。讀者似亦可窺見作者此時的心境。三四句繼續寫眼前所見之景。此句燕子千里,自己也流落千里,有如斷梗漂萍,隨波逐浪。白居易《長恨歌》中形容在仙界的楊貴妃的孤寂形象。中國古代詩人似總喜以雨與黃昏為背景來寄托其愁緒,如“丁香空結雨中愁”等等,那么雨中梨花亦可作為寄托愁緒之意象了。上片側重寫眼前之景,景中含情,不言愁而愁自現。
“最是過變不可斷了曲意”(《詞源》),下片側重抒情,將上片壓抑在畫面背后的愁緒直抒而出。過片前三句寫自己對故鄉的懷念。“修禊”,“賣餳”均為古代民俗,作者將兩個節日名列出,我們似可看到飄零異鄉的游子正扳著手指算著臨近的故鄉節日。“故鄉唯有夢相隨”,一個“唯有”道盡了作者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深深苦衷。作者在《渡江云》一詞中這樣形容自己飄泊他鄉的情景:“荒州古溆,斷梗疏萍,更飄流何處?”也許寫自己在夢中對故鄉的思念,尚未能盡意,接下便以具體的動作寫自己的思鄉情懷:昨夜里不得安眠,愁緒無法排遣,漫步江頭,折得一枝新柳歸來,雖非故鄉蘇堤上的,但也令人愁眉不展,足以撩動思鄉之愁了。楊柳原為離別的象征,遠離故鄉折柳,實只能徒增煩惱。作者在《朝中措》中也寫道:“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
這首小令無論是寫景或抒情,都極為自然,沒有絲毫的做作與矯飾。作者還成功地運用尋常之景,眼前之物,鋪排渲染,深切動人地把主題由淺入深、由隱至現地表露出來,顯示了作者捕捉意境,表達情感方面的才能。
《鷓鴣天》古詩12
去歲余音不可聞,晚風弄柳月銷魂。八方自會容天下,九派無非牧彩云。
芍藥鬧,鷸相鄰,長空悄剪燕歸痕。千帆過盡黃昏后,兀自憑欄是故人。
丁丁原玉
夾岸猿啼似可聞,空山岑寂黯銷魂。眉前一陣黃昏雨,雁下殘陽正照云。
花漸盡,柳相鄰,回回秋露弄離痕!憑舷望徹江煙處,孤鶩斜飛悵斷人。
秋水伊人原玉:
雨打空階不忍聞,枯桐瑟瑟痛離魂。一朝身作京都客,半載心懷故地云。
君若在,影還鄰,簾前燈下總留痕。箋箋寫盡秦樓意,寄與他鄉不寐人。
《鷓鴣天》古詩13
古詩原文
出自 宋代 李清照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譯文翻譯
深秋慘淡的陽光漸漸地照到鏤刻著花紋的窗子上,梧桐樹也應該怨恨夜晚來襲的寒霜。酒后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過去了,依然覺得白晝非常漫長。比起王粲《登樓賦》所抒發的懷鄉情,我覺得更加凄涼。不如學學陶淵明,沉醉酒中以擺脫憂愁,不要辜負東籬盛開的菊花。
注釋解釋
蕭蕭:凄清冷落的樣子。原為象聲詞,如風聲、雨聲、草木搖落聲、馬蹄聲。《詩經·小雅·車攻》有“蕭蕭馬鳴”,《楚辭·九懷·蓄英》有“秋風兮蕭蕭”,《史記·刺客列傳》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瑣窗:鏤刻連鎖紋飾之窗戶。多本作鎖窗,當以瑣窗為勝。
酒闌:酒盡,酒酣。闌:殘,盡,晚。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有“酒闌”,裴骃集解曰“闌,言希也。謂飲酒者半罷半在,謂之闌。”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有“白露凝兮歲將闌”,李善注曰“闌,猶晚也”。團茶:團片狀之茶餅,飲用時則碾碎之。宋代有龍團、鳳團、小龍團等多種品種,比較名貴。歐陽修《歸田錄》卷二:“茶之品,莫貴于龍鳳,謂之團茶,凡八餅重一斤。”
瑞腦:即龍涎香,一名龍腦香。
仲宣:王粲,字仲宣,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其《登樓賦》抒寫去國懷鄉之思,馳名文壇。
隨分:隨便,隨意。尊前:指宴席上。尊:同“樽”。
東籬菊蕊黃:化用陶淵明《飲酒二十首》的“采菊東籬下”句。
創作背景
這首詞寫秋景,寄鄉愁,應是李清照晚期作品。依詞中“仲宣懷遠”和“莫負東籬”兩句,這首詞大概作于李清照南渡后不久,時間大約是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那時趙明誠正在江寧任知府。
詩文賞析
這首詞寫秋景,寄鄉愁,是一首典型的易安晚期作品。通篇從醉酒寫鄉愁,悲慨有致,凄婉情深。此詞開頭兩句寫寒日梧桐,透出無限凄涼。“蕭蕭”這里是蕭條、寂寞之意。“瑣窗”是雕有連瑣圖案的窗欞。“上”字寫出寒日漸漸升高,光線慢慢爬上窗欞,含著一個時間的過程,表明作者久久地觀看著日影,見出她的百無聊賴。梧桐早凋,入秋即落葉,“恨霜”即恨霜落其葉。草木本無知,所以,梧桐之恨,實為人之恨。從而借景,繪出了作者的孤獨和寂寥。因為心情不好,只好借酒排遣,飲多而醉,不禁沉睡,醒來唯覺瑞胸熏香,沁人心脾。三、四兩句分別著一“喜”字“宜”字,似乎寫歡樂,實際它不是寫喜而是寫悲。“酒闌”謂飲酒結束的時候。“團茶”即茶餅,宋代有為進貢而特制的龍團、鳳團,印有龍鳳紋,最為名貴。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說明酒飲得特別多;酒飲得多,表明愁重。“瑞胸”,熏香名,又名龍腦,以龍腦木蒸餾而成。“宜”表面似乎是說香氣宜人,實則同首句的'寒日一樣,是借香寫環境之清寂,因為只有清冷寂靜的環境中,熏香的香氣才更易散發,因而變得更深更濃,更能使人明顯感覺到。
上片敘事,主寫飲酒之實“秋已盡,日猶長”寫作者個人對秋的感受。“仲宣”句用典,以王粲心情自況。王粲,字仲宣,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人,十七歲時因避戰亂,南至荊州依劉表,不受重視,曾登湖北當陽縣城樓,寫了著名的《賦》,抒發壯志未酬、懷歸的抑郁心情。這兩句透露出詞人孤身漂泊,思歸不得的幽怨之情。深秋本來使人感到凄清,加以思鄉之苦,心情自然更加凄涼。“猶”、“更”這兩個虛詞,一寫主觀錯覺,一寫內心實感,都是加重描寫鄉愁。結句是為超脫語。時當深秋,籬外叢菊盛開,金色的花瓣光彩奪目,使她不禁想起晉代詩人“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自我寬解起來:既是空想,不如對著尊中美酒,隨意痛飲,莫辜負了這籬菊笑傲的秋光。“隨分”猶云隨便、隨意。下片寫飲酒之因,是對上片醉酒的說明:本來是以酒澆愁,卻又故作達觀之想,而表面上的達觀,實際隱含著無限鄉愁。的這首詞是其晚年流寓越中所作,詞中表露的鄉愁因和故國淪喪,流離失所的悲苦結合起來,其中的憂憤更深。
《鷓鴣天》古詩14
鷓鴣天·送廓之秋試①
[宋]辛棄疾
白苧②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回廊,禹門③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注】①秋試:科舉時代秋秀舉行的考試。②白苧(zhù):用白色苧麻織成的布。③禹門:即龍六,古時以“魚躍龍門”喻指考試得中。
(1)“白苧新袍入嫩涼”句中的“嫩”字帶給你怎樣的感覺?(2分)
(2)“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怎樣體現了辛詞的'豪放特點?(3分)
(3)請舉一例分析本詞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3分)
5、(20xx山東卷)(1)文中的“煙”具有潔白、輕盈、流動的特點,作者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煙的顏色比喻成云,不僅體現了煙的潔白的色彩美,同時也突出了煙如云一般縹緲輕盈的動態美,同時用“流”一字,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煙的被風吹動時千變萬化的姿態。
(2) 霜天月升,溪流潺潺,溪煙裊裊如云般潔白,自由流淌到野外的山寺前,詩人被這月夜美景吸引,起身欣賞,但舉頭望天,將一切美景收入眼中后卻因想起自己背井離鄉、羈旅漂泊的遭遇,不免產生思鄉懷親之愁,所以“不眠”。(原因集中在文中最后兩句,但題干要求“結合全詩”,故答題時要需結合詩作整體分析說明。)
6、(1)何妨吟嘯且徐行 (2)休說鱸魚堪膾 (3)一尊還酹江月(4)贏得倉皇北顧(5)東籬把酒黃昏后(6)如今有誰堪摘(7)揾英雄淚(8)乍暖還寒時候
《鷓鴣天》古詩15
古詩帶拼音版
zhè gū tiān
鷓鴣天
cǎi xiù yīn qín pěng yù zhōng ,dāng nián pàn què zuì yán hóng 。
彩袖殷勤捧玉鐘,當年拚卻醉顏紅。
wǔ dī yáng liǔ lóu xīn yuè ,gē jìn táo huā shàn dǐ fēng 。
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cóng bié hòu , yì xiāng féng , jī huí hún mèng yǔ jūn tóng 。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
jīn xiāo shèng bǎ yín gāng zhào ,yóu kǒng xiāng féng shì mèng zhōng 。
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古詩翻譯
當年首次相逢你酥手捧杯殷勤勸酒頻舉玉盅,是那么地溫柔美麗和多情,我開懷暢飲喝得酒醉臉通紅。翩翩起舞從月上柳梢的傍晚時分開始,直到樓頂月墜樓外樹梢的深夜,我們盡情地跳舞歌唱,筋疲力盡累到無力再把桃花扇搖動。自從那次離別后,我總是懷念那美好的相逢,多少回夢里與你相擁。今夜里我舉起銀燈把你細看,還怕這次相逢又是在夢中。
古詩賞析
《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鐘》是宋代詞人晏幾道的作品。此詞寫詞人與一個女子久別重逢的情景,以相逢抒別恨。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當年歡聚情況,似實而卻虛,當前一現,倏歸烏有;下片抒寫久別相思不期而遇的驚喜之情,似夢卻真,利用聲韻的`配合,宛如一首樂曲,使聽者也仿佛進入夢境。全詞不過五十幾個字,而能造成兩種境界,互相補充配合,或實或虛,既有彩色的絢爛,又有聲音的諧美,故而使得這首詞成為作者膾炙人口的名作。
【《鷓鴣天》古詩】相關文章:
古詩鷓鴣天原文翻譯及賞析12-05
鷓鴣天·唱徹陽關淚未乾古詩鑒賞07-29
蘇軾鷓鴣天_蘇軾《鷓鴣天》原文閱讀答案07-07
《鷓鴣天·桂花》賞析09-16
《鷓鴣天》原文及鑒賞09-25
鷓鴣天賞析及譯文注釋01-27
《鷓鴣天·桂花》譯文及注釋06-27
《鷓鴣天·桂花》原文及賞析08-04
《鷓鴣天·送人》原文及賞析09-27
李清照《鷓鴣天·桂花》詩詞鑒賞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