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賞析【常用1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作的詩。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詞賞析 ,歡迎大家分享。
古詩詞賞析 1
別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殘魂倍黯然,雙垂別淚越江邊。
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
桂嶺瘴來云似墨,洞庭春盡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夢,長在荊門郢樹煙。
注:①宗一:柳宗元的從弟,元和十一年春,自柳州赴江陵。越江,未詳所指,疑即柳州諸江也。②桂嶺: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③洞庭:在柳州至江陵途中。
(1)從題材上看,這首詩是( ),詩眼是( )(4分)
(2)請簡析尾聯表達技巧及抒發的感情(4分)
11.(1)送別詩、黯然。理由:首聯寫自己身世飄零之時又遭逢兄弟離別,黯然神傷;頷聯回憶自己被貶謫的經歷,憤懣與愁苦;頸聯寫別后山川阻隔,相見很難,令人傷感;尾聯寫今后寄以相思之夢,以表思念之苦。四聯句子無不跟黯然相關。
(2)表達特色:想象(化實為虛或以虛寫實)、融情于景。作者寫別后以思念入夢,在夢中經常夢見弟弟去的郢一帶的煙樹,(或在迷離恍惚的煙樹間與宗一相見),化實為虛,意境迷離,將思念之意表現得異常深切感人。
古詩詞賞析 2
一、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吁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
-----《詩經·國風·鄭風·溱洧》
這首詩說的是什么意思呢,我們抄下余冠英先生所譯的文字:
溱水長,洧水長,溱水洧水嘩嘩淌。小伙子,大姑娘,人人手里蘭花香。妹說:“去瞧熱鬧怎么樣?”哥說:“已經去一趟。”“再去一趟也不妨。洧水邊上,地方寬敞人兒喜洋洋”。女伴男來男伴女,你說我笑心花放,送你一把芍藥最芬芳。
原來這首詩描寫的是三月上已之辰,鄭國溱洧兩河之畔,男女雜集,春游歡會的情景,有人說古人用芍藥中的“藥”(此字我們這里方言還念yue)字代表相約,所以芍藥也成為男女間定情的象征,詩中的男子將一朵鮮媚的芍藥送到女子手中,愛情之花也在彼此心中綻放。
這情景,這詩句,打動著千古以來的癡男怨女。《紅樓夢》中的林妹妹,第四十回行牙牌令時表現很有點“失態”,一會說《牡丹亭》里的“良辰美景奈何天”,一會說《西廂記》中的“紗窗也沒有紅娘報”,最后又來了句“仙杖香挑芍藥花”,這芍藥花,正象征的蓬蓬勃勃的愛情。
所以宋人張镃在詩中贊道:“自古風流芍藥花”。
姜夔有一首詞,說的是揚州的芍藥:
二、側犯·詠芍藥
恨春易去。甚春卻向揚州住。微雨。正繭栗梢頭弄詩句。
紅橋二十四,總是行云處。無語。漸半脫宮衣笑相顧。
金壺細葉,千朵圍歌舞。誰念我、鬢成絲,來此共尊俎。
后日西園,綠陰無數。寂寞劉郎,自修花譜。
北宋時揚州芍藥就極為繁盛,蘇軾有詩:“揚州近日紅千葉,自是風流時世妝”。當時每年揚州舉辦芍藥萬花會,官吏搜聚絕品十余萬株觀賞歡宴,一時熱鬧非凡,揚州芍藥就此名聞天下。后來蘇軾見太過擾民,曾一度廢止了這種行為,但只禁得一時,揚州芍藥還是“佳種年深亦多變”,品種和數量越來越多。
然而到了南宋,金兵南下洗劫揚州(1161年)后,城破人亡,芍藥也無復往日之景。姜夔重過揚州時就寫下了我們熟知的“二十四橋仍在”、“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的著名詞句。
然而,寫芍藥時,還是不得不提起揚州二字,正像寫牡丹離不開洛陽一樣,南宋大奸臣賈似道有詩:
又是揚州芍藥時,花應笑我賦歸遲。
滿堂留得春如畫,對酒何妨鬢似絲。
玉立黃塵那可到,錦圍紅蠟最相宜。
買山若就當移種,此際誰能杖履隨。
賈似道人壞詩不壞,這首寫芍藥的詩倒也不錯。要說古時做皇帝也不容易,奸臣也不是個個都是大白臉上寫著“奸臣”二字,單看這詩,怎么能想到他是奸臣庸臣?
三、元末詩人楊允孚《詠芍藥》里這樣寫道:
時雨初肥芍藥苗,脆肥香壓酒腸消。
揚州簾卷東風里,曾惜名花第一嬌。
清代塞爾赫有七絕《白芍藥》一詩:
珠簾入夜卷瓊鉤,謝女懷香倚玉樓。
風暖月明嬌欲墮,依稀殘夢在揚州。
到了明清,揚州芍藥規模雖不如宋代,但卻培育出極為罕見的黑芍藥,此品種花朵色深紫近黑。明末清初的揚州,園林極盛,各園中也都廣泛種植芍藥。
芍藥有養血斂陰,柔肝緩中,止痛收汗等功用,對于一些女性特有的'疾病更是有顯著功效,故有“女科之花”的稱謂。
四、好為花王作花相
芍藥,和牡丹的形貌非常相近,但牡丹是木本,花大枝粗,有雍容華貴的氣象,而芍藥是草木,顯得嬌小柔弱,所以古人評花時以牡丹為第一,芍藥第二,謂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如宋朝陸佃就在《崥雅》一書中寫道:“今群芳中牡丹品評第一,芍藥第二,故世謂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
宋邵雍有詩:“要與牡丹為近侍,鉛華不待學梅妝”,方回也說:“可止中郎虎賁似,正堪花相相花王”。所謂“中郎虎賁”,是這樣一個典故,說東漢時的蔡邕(蔡文姬的父親),曾做左中郎將,有一個勇士與蔡中郎長相特別相似。所以后來形容兩人面貌相似,就用“中郎虎賁”。這里是說芍藥和牡丹的“容貌”相似。
五、楊萬里有詩:
紅紅白白定誰先?裊裊婷婷各自妍。
最是依欄嬌分外,卻緣經雨意醒然。
晚春早夏渾無伴,暖艷暗香正可憐。
好為花王作花相,不應只遣侍甘泉。
關于芍藥為“花相”一說,還有以下的來歷: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補筆談》中記載了“四相簪花”的故事:
韓琦于慶歷五年(1054年)上任揚州太守時,其府署后園中芍藥一干分四歧,歧各一花。每朵花瓣上下紅色,中間圍一圈金黃色花蕊,是一種叫“金帶圍”的新品種,韓琦十分高興,又邀了三人,同來觀賞。這三人為大理寺評事通判王珪、大理寺評事僉判王安石、大理寺丞陳升之,酒至中筵,剪四花,四人各簪一朵。過了三十年,四人都先后當了宰相。因芍藥中“金帶圍”品種與宰相的金色腰帶相似,從此,芍藥便成了“花相”的代表。
每個朝代的審美標準不大一樣,在盛唐,人們喜歡體態豐腴的美人,所以富貴雍容的花王牡丹更為得寵,劉禹錫在《賞牡丹》一詩中就這樣寫道:“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蓉靜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里就貶芍藥而重牡丹。
但是漸漸地到了唐代后期,人們對于芍藥也越來越喜歡了,晚唐詩人王貞白有詩道:“芍藥承春寵,何曾羨牡丹”,而唐宋八大家中韓愈、柳宗元這兩位唐代人物都不約而同地喜歡芍藥,柳宗元有詩《戲題階前芍藥》:
凡卉與時謝,妍華麗茲晨。
古詩詞賞析 3
《水調歌頭》(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而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賞析:
這是一首最為著名的中秋詞,上片以設問句陡然領起,在追問神秘之月中,引出“乘風歸去”與在人間的心理上的`矛盾斗爭,在對矛盾雙方的取舍中,表現了作者對人間的愛戀。下片過片轉寫月光,在月光隨著時間變換的移動中,逗出無眠之人,又由無眠之人對中秋圓月的質問中,抖出離別情思,但筆到而意轉,遂借月之圓缺的“物理”排解人之離合的情理,最后以由衷的美好祝愿收結全篇,表達了作者超逸曠達的情懷。
古詩詞賞析 4
好事近
七月十三日夜登萬花川谷望月作
楊萬里
月未到誠齋,先到萬花川谷。不是誠齋無月,隔一林修竹。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未是秋光奇絕,看十五十六。
詞前小序點明全詞的中心是“望月”,同時點明時間是“七月十三日夜”,地點是“萬花川谷”。
“月未到誠齋,先到萬花川谷。”“誠齋”,是楊萬里書房的名字,“萬花川谷”是離“誠齋”不遠的一個花圃的名字。開篇兩句,明白如話,說皎潔的月光尚未照進他的書房,卻照到了“萬花山谷”。作者用“未到”和“先到”巧設懸念,引人遐想。讀完這兩句,人們自然地要問:既然“誠齋”與“萬花川谷”相去不遠,何以月光照到了“萬花川谷”,作者的書房里不見月光呢?緊接著兩句“不是誠齋無月,隔一林修竹。”使懸念頓解,也說明了作者為什么要離開誠齋跑到萬花川谷去賞月。原來,在他的書房前面有一片茂密的竹林,遮蔽了月光。本句中的“隔”字與“修”字看似平平常常,實則耐人琢磨,有出神入化之妙。
試想,竹子如果不是長得郁郁蔥蔥,修長挺拔,怎么會把月光“隔”斷?寥寥十一字,既解開了“月未到誠齋”的疑竇,也說明了書房處于竹林深處,環境幽雅僻靜。《宋史》記載,楊萬里在任永州零陵縣丞時,曾三次去拜訪謫居永州的張浚不得見面,后來“……以書談始相見,浚勉以正心誠意之學,萬里服其教終身,乃名讀書之室曰‘誠齋’。”這樣,就可以想見楊萬里名為“誠齋”的書房是費了一番心思,作了精心的設置和安排的。
上片通過對照描寫,用“未到”和“先到”點明,此時誠齋仍處在朦朧暗影之中,而“萬花川谷”已是月光朗照。下片四句,便描寫“萬花川谷”的月色。“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兩句中只有“如玉”二字寫景,這兩字用巧妙的比喻,形象生動地描繪出碧空澄明、冰清玉潔的月夜景色。“才”字與“已”字相呼應,使人想到作者在“十三”的夜里欣賞到這樣美妙的'月景,有些喜出望外;也使人想到,盡管現在看到的月色象玉一般的晶瑩光潔,令人陶醉,但“十三夜”畢竟不能算是欣賞月色的最佳時刻。
那么,何時的月色最美呢?任人皆知,陰歷的十五、十六日月亮最圓,是觀賞月光最好的日子。這樣,詞的結尾兩句,也就很自然地推出一個新的境界:“未是秋光奇絕,看十五十六。”“未是”二字壓倒前句描寫的美妙如玉,剔透晶瑩的境界,推出一個“秋光奇絕”的新天地,指出即將來臨的十五十六才是賞月的最佳時刻。尾二句筆墨看似平淡,卻表現出一個不同凡響的藝術境界,說明作者對未來、對美有著強烈的憧憬和追求。
楊萬里在文學史上被稱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楊誠齋體”在當時也頗有影響。本詞語言平易自然,意境新鮮,生活氣息濃郁,說明他的詞風一如他的詩風。
古詩詞賞析 5
過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學家。
二、字詞:
遭逢:遭受,蒙受。
起一經:這里指他考中狀元被朝廷起用。
干戈:兵器,這里指戰爭。
風飄絮:形容山河破碎如柳絮片片飛散。
雨打萍:比喻個人經歷坎坷不平,如雨中浮萍時起時沉。
零丁:孤獨無依的樣子。
汗青:史冊。
丹心:紅心。
三、翻譯和賞析
1、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熟讀經書,取得功名,從此遭遇坎坷不平,兵力單薄,戰爭頻繁,匆匆度過四年光景。總寫詩人幾十年來的風雨歷程。
2、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大好河山被敵人侵占,國勢如同風吹的柳絮一樣飄零,我這一生動蕩不安,像被風吹雨打飄泊無根的水面浮萍。運用比喻,生動形象的寫出當時社會現實和自己的遭遇,表達了作者憂國傷懷之情。
3、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在惶恐灘頭訴說心中的惶恐,在零丁洋上慨嘆自己的孤苦零丁。用“雙關”手法,概括出詩人難忘的兩次人生經歷。表達了詩人因國家覆滅和己遭危難的痛苦心情。
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來,人生誰無一死,留取赤膽忠心,永遠在史冊中放光。一問一答,由現在過渡到將來,由殘酷現實到人生理想,表明自己為了民族和國家的前途寧死不屈,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
四、主題:通過自述國破家亡的境遇,抒發了作者以身殉國的決心和崇高的民族氣節。
五,藝術手法
整首詩格調沉郁悲壯,正氣浩然,激勵著無數中華兒女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和偉大復興而奮爭,其力量勝過百萬雄兵。
古詩詞賞析 6
白樸
長醉后方何礙,
不醒時有甚思?
糟醃兩個功名字,
醅淹千古興亡事,
曲埋萬丈虹霓志。
不達時皆笑屈原非,
但知音盡說陶潛是。
[寫作背景]
鄭振鐸在《中國俗文學史》中說這首小令是強為曠達之作。它以《飲》為題,而在多方歌頌酒鄉的背后實寓藏著對現實的全面否定。作者何嘗忘卻個人功名、國家興亡,只因他既背負著學生的國恨家仇,不愿出仁新朝;同時他已身為亡國之民,又不能投身于抗元斗爭之中,自覺已無資格關心興亡大事。這都是時代使然,真個曠達,本可淡然置之。而曲里還需提到這些,還要借助酒去排除這些,下說明其未能忘情,實難遣此,只是強為曠達。
[注解]
方何礙:卻有什么妨礙,即無礙。方,卻。
有甚思:還有什么思念?
糟醃:用酒糟醃漬。
醅淹:用濁酒淹沒。
曲埋:用酒麯埋掉。曲,通麯。
虹霓志:氣貫長虹[譯文]長醉以后沒有妨礙,不醒的時候有什么可以想的呢?用酒糟醃漬了功名二字,用濁酒淹沒了千年來的興亡史事,用酒麯埋掉萬丈凌云壯志。不識時務的人都笑話屈原不應輕生自盡,但知己的.人都說陶淵明歸隱田園是正確的。
古詩詞賞析 7
“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這句詩的意思是在這莽莽紅塵之中,哪里才能覓到知音呢?眼淚打濕了我的衣襟。這句話表達了作者難覓知音的苦悶。出自婦女解放運動先驅秋瑾所寫的一首詞《滿江紅·小住京華》。
《滿江紅·小住京華》賞析
詞的上片寫與王子芳結婚八年,表面上過著富貴人的生活,實際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與其決裂,突破家庭束縛,實現了“求自立”的愿望。“苦將儂,強派作蛾眉”進一步說明表面上過著貴婦人的生活,實則奴仆不如的“八年風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對貴婦人的'生活,并不留戀,相反加以蔑視。上片主要表達了作者自己初離家庭時的矛盾心情,別具匠心。
詞的下片寫詞人雖有凌云壯志,但知音難覓,不覺淚濕衣襟。作者雖是女子,但卻有一顆男子之心,所以能沖破家庭牢籠。平日她雖以肝膽相照,真誠懇切,但不為世俗所了解,因此生活中常受折磨。離家以后,在大千世界中,不知去何處去尋找知音。找不到知音,又將會受折磨。想到這一點,作者不覺傷心落淚,也是很自然的。這種擔心和憂慮,真實地反映了一個革命者剛踏上革命征途的思想狀況。
《滿江紅·小住京華》秋瑾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苦將儂強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古詩詞賞析 8
深渡驛
張 說
旅泊青山夜,荒庭白露秋。洞房懸月影,高枕聽江流。
猿響寒巖樹,螢飛古驛樓。他鄉對搖落,并覺起離憂。
岳州別子均
張 說
離筵非燕喜,別酒正銷魂。念汝猶童孺,嗟予隔遠藩。
津亭拔心草,江路斷腸猿④ 。他日將何見,愁來獨倚門。
【注】①深渡:地名。驛:驛店。②洞房:原指幽深的居室,此處指驛站。③均:即張說長子張均。④江路斷腸猿:《世說新語黜免》載:桓公(晉大司馬桓溫)入蜀,至三峽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緣岸哀號,行百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絕。破視其腹中,腸皆寸寸斷。公聞之,怒,命黜其人。
1.《深渡驛》一詩,頷聯中洞房懸月影一句運筆巧妙,請簡要賞析。(5分)
2.兩首詩都寫到了猿的形象,在詩中的作用是否相同? 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解析答題時注意審題,運筆巧妙即對詩歌表現手法進行賞析,從詩句內容出發,聯系詩歌的主旨情感。詩人夜宿深渡驛,從詩句中的意象及用詞可以讀出詩人滿懷離憂。
答案:洞房懸月影有兩處妙筆:其一,運用襯托手法,月影襯洞房,有月影,更覺房屋的幽深空寂;(2分)
其二,懸字用得巧妙,不僅寫出了月掛中天的夜景,也寫出了詩人流落他鄉提心吊膽的感受。(3分)
2.解析本題考查對詩歌意象的分析鑒賞能力。詩歌中的意象是詩人情感的'載體,但具體作用還要結合詩歌的主旨情感分析。第一首是羈旅詩,第二首是送別詩,猿這一形象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也會有所不同。
答案:不同。《深渡驛》中,猿響與巖樹動靜相襯,(1分)營造出一種孤寂凄清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夜宿深渡驛時思親念遠的悲涼心境。(2分)《岳州別子均》中,運用斷腸猿的典故,(1分)寫出詩人與兒子分別時那種痛徹心扉的傷痛。(2分)
對比賞析
《深渡驛》是唐代張說南貶時所做的一首詩。借秋風蕭瑟抒發作者當時的抑郁心情。張說在武后及玄宗時兩次南貶,這首詩當作與兩次貶謫時。
旅行泊居在青山里的驛館的夜晚,荒蕪的庭院里正值秋風蕭瑟、白露為霜。幽深的居室里灑滿了月光的清輝,我倚著高枕傾聽著外面江水的流動聲。遠處寂寥的山樹上傳來聲聲猿啼,眼前成群的流螢在古老殘舊的驛樓旁翩翩振羽。獨在他鄉面對著寂寥的秋色,越發使人感到離鄉背井的憂愁。
《岳州別子均》這首唐代五律詩的作者是張說,詩的下闕:津亭拔心草,江路斷腸猿。他日將何見,愁來獨倚門。借猿啼寫悲苦凄清氣氛抒發別離或悲傷之情。詩人以津亭 、 哀猿襯托離愁別緒,詩境也變而凄厲了。
古詩詞賞析 9
1、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全詩用夸張的手法,戰斗場面凝重而慘烈,突出了將士們的高昂士氣和愛國熱情。
2、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詞首比喻別出心裁,反意創新。通過“送春歸”和“送君歸”,巧妙的把“惜春”與“惜別”聯系在一起,既是對友人的祝愿,又表現詩人的美好情懷。
3、別云間 夏完淳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本詩抒發了對國破身亡的悲痛和毅然抗清的堅定意志,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熾熱的愛國熱情。語言簡潔明快。敘事上,由遠至近漸次推進;感情上,由悲而烈,逐層加深。
5。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巴山夜雨之景,深沉難言之離情。設想未來相逢,再訴今日之離情。“巴山夜雨”成了離情的代用語。
6、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夜泊秦淮之景,抒憂國之情。全詩以敘事帶出議論,但議論并非指向歌女,而是指向不顧國家艱難’只顧自己享樂的上層人物。
7、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詞酒亭臺小園香徑之景,抒傷春感時之情。但感傷情緒并不濃郁,只是閑愁而已。“無可”兩句情致纏綿,音調諧婉,對仗工整,宛如天成。
8、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
用下山之行不易,比喻人生的普遍道理:一山放過一山攔。用形象的比喻來說明深刻的道理。
9、如夢令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
暮色蒼茫,泛舟誤入藕花深處,富有濃厚的生活情趣。意境的新奇感,描述的婉曲性以及語言的通俗化。
10、觀書有感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用“方塘”比書,天光云彩都倒映出來,因為有源頭活水。比喻知識越多越心如明鏡。池塘活水如明鏡清澈見底,這一境界,與一個人在學習中對一難點豁然貫通有類似的地方。所以詩句表面看來是寫景,實際上是用景物作比喻。
11、論詩 趙翼 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此詩反映詩歌創作貴在創新的主張。世人常用后兩句來贊美人才輩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換舊人。
12、山中雜詩 吳均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山,竹,日,鳥,云,窗,描寫了山中有趣的生活,表現詩人閑適心情。語言清新自然, 生動形象。
13、竹里館 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獨自彈琴與明月相伴的情景。以優美高雅的意境表達出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詩中沒有特意地去描寫景色,而著重寫了人在竹林里的活動。
14、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連用五個地名精巧的點出行程,既有“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豪邁,
也有思鄉的情懷。全詩意境優美,風致自然天成。“君”一指友人,二指峨眉山月。
15、春夜洛陽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詩人通過寫客居洛陽的夜晚,聽抒寫離別行旅之苦的《折楊柳》曲調,勾起的思念家鄉和情人之情。“楊柳”即《折楊柳》,漢樂府古曲,內容多敘離情別緒。
16、逢入京使 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全詩記敘了詩人遠涉邊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帶平安口信,以慰懸望的家人的典型場面,表達了思鄉懷親之情。用語自然本色韻味醇厚雋永。
17、滁州西澗 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從詩人創造的澗邊幽草水急舟橫的意境中,傳達出一種悠閑恬淡心情。最后兩句以飛旋流動之勢,襯托閑淡寧靜之景,可謂詩中有畫,景中寓情。
18、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全詩重在敘事,前二句言過去之盛,為下文鋪墊;后二句寫現實之衰,抒發無情感慨。全詩并無直接抒情之語,但時世之凋敝喪亂與人生之凄涼飄零,卻盡寓其中。
19、送靈澈上人 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笠帶斜陽,青山獨歸遠。
題為送人,實為寫景:暝色蒼蒼,晚鐘陣陣,一抹斜陽,幾重青山,詩中有畫。表達詩人不遇卻閑適失意卻淡泊的情懷,即景抒情。靈澈,唐代著名詩僧。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20、約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黃梅時節的一個雨夜,夜深人靜,蛙聲陣陣,伴著油燈,敲著棋子,寂寞的等著客人。詩用對句寫景,富有時令與地方特色。
21.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作者借朝露易晞花葉秋落流水東去不歸來,發出時光易逝生命短暫的感嘆,鼓勵人們緊緊抓住隨時間飛逝的生命,奮發努力,趁少壯年華有所作為.全詩觸景生情,由情入理,帶有人生哲理.
22、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全詩描寫了蕭瑟恬靜的秋天黃昏的景色,詩人目睹放牧打獵的各自隨愿而歸的情景,不禁懷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隱士.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
23、早寒江上有懷 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秋風乍起,樹葉飄零,大雁南飛,詩人站在長江邊上遙望云端,思念自己的家鄉和親人.看到孤帆從天邊駛過,勾起乘船返鄉的念頭.然而江水漫漫,試問路在何方?全詩情景交融,言淡而一遠.借蕭索的秋景,寫出科舉異地時對家鄉的無限思念以及面臨隱居與從政的抉擇時的迷茫心情.
24、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前四句描繪洞庭湖的壯麗景象,寫得氣勢磅礴雄渾壯闊;后四句抒寫渴望出仕和希望得到對方援引的心情,以"垂釣者""羨魚情"設喻作結,收到了委婉達意的藝術效果.
25、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前四句抒寫人去樓空世事蒼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繪簦樓所見,烘托思鄉之情,視野開闊,抒情真摯.
26、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前兩聯記送別地的精致和送別的事.第三聯以浮云孤飛,來去不定,喻游子之心;落日將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末聯借馬鳴猶作別離之聲,襯托離情別緒.
27。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上詩情到碧霄。
前兩句議論,直接表達了秋日勝春朝的看法,后兩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鶴形象,把詩人的豪邁樂觀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全詩議論抒情與寫景相結合,寓意深刻,形象鮮明.準確鮮明的詞語"勝,排,引"等,使意境深遠,充分體現出物我合一的意境特征.
28、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人家在何許,云外一聲雞。
本詩描寫了深秋時節,霜降林空之時,在魯山中旅行時所見的種種景象,其興致之高,為大自然所陶醉之情表露無疑.全詩語淡意遠.
29、浣溪沙 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上片描寫清新的春景,下片議論抒情,由寺前西流溪水,聯想到人生也可老當益壯.全詞充滿積極樂觀的情緒.
30、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盡管年老體衰,閑居鄉下,卻仍然盼望著為國盡力.顯愛國情深.在表現手法上,詩人采用了"寄情于夢"的寫法.
31、贈從弟 劉楨 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贊美松柏嚴寒不凋的品格,勸勉從弟。文字平實,風格古樸。《贈從弟》共三首,分別以萍藻,松,鳳凰比喻從弟的品格。從弟,堂弟。
3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本詩一改送別詩的悲涼哀怨,表達一種豪邁開闊的意境。手法嚴謹,起承轉合清晰明了。起句寫景,拓開詩人曠達的胸懷;承句寫送別的心情,感傷之意溢于言表;轉句一改離別的凄婉,成為名句;作結,慰人自我安慰,淋漓盡致的表達作者真摯的友情和曠達的胸懷。
33、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時空無窮,人生有限。而詩人懷才不遇,獨立于悠悠天地之間,孤獨寂寞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幽州臺即燕昭王當年的黃金臺遺址。
34、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先以清新明麗的寫景,點明送別的地點和時間,渲染離別的氣氛;(以樂景襯哀)再以敘述的口吻傳情的動作表達真摯的惜別之情。景美情真,辭顯意深,深受人們喜愛,以致后人為之譜曲一唱再唱,謂之“陽關三疊”。
35、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1—2寫虛度光陰報國無門的痛苦。3—5贊美主客的才華抱負。6句寫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7句寫出世的幽憤。全詩感情濃烈,筆勢奔放。
36、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前兩句描寫早春之景,體察入微寫出春雨春草的特點。后兩句議論,用比較突出早春的可愛。語言清新自然流暢,一改"韓孟詩派"奇崛險怪的風格,體現了韓愈詩歌特色的另一側面。
37、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詠嘆忠貞愛情。有離別之恨和相思之苦。頷聯體現愛情的堅貞,成為千古名句。抒情回環往復,深沉婉轉;雙關語及比喻象征等手法的運用,形象貼切。
38、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上片寫庭院中的清幽景色,下片抒發詩人的“離愁”。亡國之君的哀之痛與思之切都含蓄的體現在這首詞中。
39、登飛來峰 王安石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登高望遠,壯志凌云。展示出作者豪邁情懷。最后兩句與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
40、清平樂 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上片寫鄉情,下片寫親情。語言明白如話,但極富生活情趣。
41、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敘事詩。描寫了丁壯婦孺辛勤勞作的情景,表達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對自己沒有“功德”卻過著富足生活的愧疚。全詩用寫實手法,選取典型事件和人物來表現主題,語言簡潔,明白如話。
42、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前兩句寫詩人深夜未眠,望著庭院中迷人的月色,感受寥廓天宇斗轉星移。后兩句因聞鳴抒感。大地靜謐,蟲聲透進窗紗,感知生意盎然的春的氣息。
43、商山早行 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照驛墻。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選取具有山區特色的景物,并將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詞巧妙地組合在一起,運用聽覺視覺的感受,將旅人“早行”的情景,有聲有色地表現出來。故鄉的夢中之景與旅途之景形成鮮明對照,“早行”之景與“早行”之情,得到完美的表現。
44、卜算子 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描寫梅花重在體現梅的高潔和堅貞。托物言志,用梅花象征自己性格孤高,決不與爭寵邀媚阿諛逢迎之徒為伍的品格和不畏讒言堅貞自守的傲骨。
45、破陣子 晏殊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日長飛絮輕。巧笑東鄰女伴,采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嬴,笑從雙臉生。
用狀物法寫春景,春意盎然,清新朗潤。用白描法寫桑女,笑臉相迎,踏青斗草,意趣橫生。將色澤,聲音,形態,面容融入一個畫面里,展示春景,使人如親臨其境一般。同時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機和青春的無限美好。
46、浣溪沙 蘇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通過攝取夏季農村生活的一個側面,繪成了一幅溫馨祥和恬淡和諧清新的圖畫。全詞有景有人,有形有色,鄉土氣息濃郁,為宋詞的內容開拓了新天地,最后一句親切自然,余味無窮。
47、醉花陰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白日,香煙縈繞,喻愁思;半夜,玉枕寒涼,示獨處;以重陽為背景,喻佳節思親之意。全詞情景交融,設喻新穎,形象鮮明。最后三句,以秋日菊花喻人消瘦,暗示出相思之苦,耐人尋味。
48、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上片寫景抒情,形勝依舊,往事悠悠。下片托古諷今,借頌揚孫權,暗含對不思恢復,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的不滿。抒發自己渴望建功立業的豪情。
49、山坡羊 驪山懷古 張養浩 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至今遺恨迷煙樹。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輸,都變做了土。
阿房一炬,當年繁華現在何等蕭索。巨大的反差,使詩人悟到世事無常,徒增悲嘆。最后兩句為警句,顯示一位封建文人對統治者為爭奪政權而進行的殘酷廝殺和奪取政權之后的奢侈行為發出的悲嘆。具有強烈的批判性和醒世意義。
50、朝天子 詠喇叭 王磐 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
本曲以擬人的手法,諷刺了那些仗勢欺人,強取豪奪,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吏。
51、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描寫一位書生從軍邊塞,抵御外患的全過程。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又渲染了環境氣氛,筆力極其雄勁剛健,慷慨激昂。三聯整齊的對仗,使詩更有節奏和氣勢。第三聯寫戰斗,用景物描寫進行烘托。
52、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全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運用豐富的想象,展示自己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獨,也表現了詩人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性格。邀月對影,千古絕句,正面看自得其樂,背面看,極度凄涼。
53、羌村三首(之三) 杜甫 群雞正亂叫,客至雞斗爭。驅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父老四五人,問我久遠行。手中各有攜,傾榼濁復清。“莫辭酒味薄,黍地無人耕。兵戈既未息,兒童盡東征。請為父老歌,艱難愧深情。歌罷仰天嘆,四座淚縱橫。
寫詩人回羌村父老鄉親攜酒慰問的情景。既有深摯的謝意,又有對動蕩時局的悲嘆。詩句感情起伏較大,由前者的答謝作歌,到結尾的“四座淚縱橫”,掩卷而情不自已。
54、登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作者登高抒懷,囊括天地,縱論古今,把自然景物,國家災難與個人情思融在一起。語壯景闊,借古喻今。
55、走馬川行奉送走封大夫出師西征 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血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此詩首句極力渲染環境惡劣,風沙遮天蔽日。接著寫匈奴借草黃馬壯之機入侵。而封將軍不畏天寒地凍,嚴陣以待。最后寫敵軍聞風喪膽,預祝凱旋而歸。詩敘征戰,卻以敘寒冷為主,暗示冒雪征戰之偉功。節奏明快,音韻多變。
56、左遷至藍關示孫湘 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本詩是一首政治抒情詩。把朝廷的xx同自己的不幸遭遇結合到一塊。首聯直言獲罪的原因;頷聯表明自己忠心而被貶的抑郁;頷聯借景抒情,念家人,更系國事;尾聯與侄孫相告。氣勢壯闊,筆力雄健。
57、望月有感 白居易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全詩意在寫經戰亂之后,懷念諸位兄弟姊妹。以白描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話語。頸聯比喻形象貼切。
古詩詞賞析 10
1.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
——蘇軾《江城子 密州出獵》
典故:.“持節云中”兩句:用漢文帝與馮唐故事。據《漢書·馮唐傳》記載:云中太守魏尚治軍有方,“使匈奴遠避,不近云中之塞”,一旦入侵,必所殺甚眾。后因報功時“虜差六級”多報了六顆首級,被文帝“下之吏,削其爵”。馮唐竭力為魏尚辯白,認為文帝“賞太輕,罰太重”,頗失人心。文帝幡然醒悟,當日便令馮唐持節赦免魏尚,官復原職,并拜馮唐為車騎都尉。
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典故:長風破浪:據《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濟:渡過。
3.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李白《行路難》
典故:閑來兩句:傳說呂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時,曾一度垂釣于磻溪(今陜西寶雞東南)。乘舟夢日邊:相傳伊尹在受商湯聘請的前夕,夢見自己乘船經過日月之旁。呂尚和伊尹都曾輔佐帝王建立不朽功業,李白借此表明對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極大的希望。
4.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典故:羨魚:羨慕釣魚。《淮南子·說林訓》中說:古人有言曰:“臨河而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意思是,與其空口贊賞別人的成績,不如自己扎扎實實地做點事情。
古詩詞賞析 11
望江南
作者: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1]上看,半壕[2]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3]后,酒醒卻咨嗟[4]。休對故人思故國[5],且將新火[6]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注釋】
[1]超然臺:蘇軾被貶密州時整修舊臺,常登臨其上休憩游玩,蘇軾的弟弟蘇轍聽見這件事,就為這座臺取名為超然,來稱贊兄長超乎凡俗之外的達觀態度。
[2]壕:護城河。
[3]寒食:寒食節,古代節日,時間大致在清明前幾天。
[4]咨嗟:感嘆。
[5]故國:這里指故鄉。
[6]新火:古代習俗,寒食節禁火。吃凍食,節后重新把灶火點燃,稱為薪火。
【蘇軾】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他的家庭富有文學傳統,本人學識淵博,思想通達。蘇軾為官后一直堅持著經世濟民的政治理想,但是因為政見問題多次受到排斥打擊。然而即使被貶到地方,他也一直堅持多做實事,政績卓著。蘇軾在逆境中表現出了樂觀曠達的精神,保持著濃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創作活力。在蘇軾之前,人們多認為詞的地位不如詩,但是蘇軾努力打破這個觀點,將詩詞相提并論,并且努力豐富詞的內容,開拓詞的境界。例如:他將以前詞人不曾關注過的鄉村情景融入詞中,體現了一種全新的意味。
【賞析】
這首詞是作者在重修超然臺后登臺游覽時所作。春未老,就是還沒到春末,青春正好,但作者用未老兩字,便透出作者對生命和時光的積極樂觀態度。微風習習,楊柳枝在清風吹拂下斜飛。在這樣的美好春日,作者登上超然臺遠望。說試上,更體現了作者的'躍躍欲試,如頑童一般可愛。下句寫遠望之景,半壕春水,一城春花,還有煙雨暗沉中安然的千家萬戶,盡收眼底,可見作者心境開闊而愉悅。下片點出正是寒食的時候,作者在酒醒后發出了這樣的感嘆:不要面對舊人思念故鄉了,還是趕緊趁著寒食后開新火試試今春新出的茶葉吧。寫好詩,喝好酒,都要趕在正好的青春年華。這樣及時行樂、享受人生的勸說,卻是作者在逆境中發出的,其超然豁達的心胸令人嘆服。
古詩詞賞析 12
望月懷遠——唐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賞析]
這是一首中秋佳節對著明月懷念親人的詩。詩的開頭兩句話,就直接點出了詩的主題,作者用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秀美的景色――中秋之夜,海上升起了一輪明月,主人公仰望著月亮,想起遠在天涯的親人,是不是也在明朗的月光下想著自己呢?這兩句話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我也特別喜歡這兩句話。接下來,詩人通過對主人公的“夕起”、“滅燭”、“披衣”等一系列動作敘述,和“怨”、“憐”、“覺”等心理描寫,給我們描繪了主人公因為思念親人而半夜起床,在月光下披著衣服,望月相思的.動人情景。最后兩句“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表達了主人公想念親人的無奈,和期盼團圓的強烈愿望,語言形象真切,溫柔纏綿,回味無窮。
古詩詞賞析 13
金陵圖
【作者:韋莊】
誰謂傷心畫不成?
畫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滿故城。
【賞析】
金陵(今一江一蘇南京)是一個易于激發詩人畫家靈感的地方,它不僅有險峻的地理和美麗的自然風光,而且具有豐富的歷史內蘊,一連續有六個短期的王朝建都于此。因此詠史懷古是到達此地的文人墨客不可少的節目。在中原飽受戰爭動亂之苦的韋莊四十八歲到五十二歲間兩次到金陵,可能在這時他看到六幅描繪金陵史事的圖畫,它觸發著詩人,他感昔傷今,而寫下了這首詩。
“誰謂”二句是有針對性。在韋莊之前那位曾寫過“日邊紅杏倚云栽”名句的高蟾有《金陵晚望》。
其中寫道:“曾伴浮云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高氏在金陵處處感到一片衰敗景象,而他卻沒有看到表現六朝衰亡的圖畫!因此,所謂“畫不成”是帶有激憤情緒的反語。韋莊也并非不懂。他只是以此作為緣由,揭示所謂“畫不成”的原因的底。“畫人”們內心只注意迎合“世人”喜歡粉飾太平的庸俗心理,因此才不去揭示六朝的“傷心事”。看來,“瞞”和“騙”是中國文藝家的痼疾,它歷史悠久,為世人所歡迎。六朝偏安一江一左,內戰、外戰不斷,有什么可炫耀的'。可是六朝給后人留的印象卻是富貴氣十足的“六朝金粉”或帶有飄逸色彩的“六朝煙水”,而詩人從自己親身的經歷出發,他在金陵所感受到的是歷史的沉重的一幕。他看到的《金陵圖》恰恰和他的感受是一致的,因此對其他“畫人”的批評,正是對《金陵圖》作者的褒美。
那么《金陵圖》表現的是什么呢?“君看”句指出它是六幅描述“南朝事”的組畫,(可能一朝一畫),但畫中具體內容如何呢?詩人沒有直言,只用極空靈的一句“老木寒云滿故城”結尾。讀者不要以為這“六幅”圖畫都畫的“老木寒云”,此句只是用“老木”、“寒云”、“故城”三個意象來暗示《金陵圖》中所表現的六朝,不是繁華興盛、也不是超凡脫俗,而是它的蕭瑟、凄涼、窒息和衰敗。從六朝的歷史教訓,詩人必然想到現實,北方已經戰爭踐踏成“赤里千地”,而且戰火仍在燃燒。南方也充斥了腐朽與衰敗,唐王朝大約已走到了歷史的末路。這一點,詩人已經朦朧地感受到了。
題畫詩雖然產生于六朝,但到唐代才繁盛起來,大多題畫詩都要細致描繪畫中景物,然后抒情敘事。而此詩以議論為主,通過議論以狀寫詩人的憂懼之情和無限的傷感,對于畫的內容卻只以暗示和象征手法一筆帶過,將畫中的空白留給讀者自己去想象。
古詩詞賞析 14
越中覽古
李 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蘇臺覽古
李 白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①請談談這兩首詩藝術手法的主要不同之處。(4分)
答案要點:《越中覽古》著重渲染越宮昔日的繁華,結句聚焦在今日荒涼的遺址,以強烈的反差抒寫了姑蘇臺今日的荒涼;《蘇臺覽古》著重描繪姑蘇臺今日的荒涼,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襯托人事的變幻無常,抒寫了詩人內心的感受。
②這兩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慨?(2分)
答案要點:對人事變化、盛衰無常的`感慨,對功名富貴的否定
對比賞析
《越中覽古》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懷古之作。此詩首句點明題意,說明所懷古跡的具體內容;二、三兩句分寫戰士還家、越王勾踐還宮的情況;結句突然一轉,說過去曾經存在過的一切如今所剩下的只是幾只鷓鴣在飛。全詩通過昔時的繁盛和眼前的凄涼的對比,表現人事變化和盛衰無常的主題。
《蘇臺覽古》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描寫了姑蘇臺的今昔變化,突出了春光依舊,而窮奢極欲的帝王已無處尋覓的現實,表達了作者對昔盛今衰的感慨之情。全詩著重寫今日之荒涼,以暗示昔日之繁華,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來襯托變幻無常的人事,旨意遙深,感人肺腑。
古詩詞賞析 15
中秋登樓望月
米芾(宋)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譯文
用眼看盡淮海,漫漫海上像銀子一樣白,千萬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著珍珠。
天上的月如果沒有人修治,桂樹枝就會一直長,會撐破月亮的。
注釋
萬道虹光:引用民間傳說。傳說月圓之時,蚌才育珠。
修月戶:傳說月亮是由七寶合成的.,人間常有八萬二千戶給它修治。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
【古詩詞賞析 】相關文章:
古詩詞賞析03-07
經典的古詩詞賞析10-10
古詩詞賞析05-23
古詩詞賞析大全12-06
《雨》古詩詞賞析09-15
《江月》古詩詞賞析01-27
古詩詞原文及賞析06-07
愛情的古詩詞及賞析09-07
經典古詩詞名句的賞析08-02
冬至古詩詞賞析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