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的古詩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漢魏以后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黃鶴樓的古詩,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黃鶴樓的古詩1
[教學設想及依據]
1、依據新課標要求,加強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教師盡量少講析。
2、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語文實踐。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能以講析代替實踐。
3、教學采用四步法:聽讀、譯讀、說讀、背讀。
[素質教育目標]
知識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一些詩歌的常識。
2、了解詩歌朗讀的一些技巧,反復誦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
3、通過品讀詩歌的語言理解其內容,體會其情味,領悟其意境。
4、啟發學生創新寫作,在領會詩歌意境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
能力訓練目標:1、培養學生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過詩歌意境的再加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加強修養,陶冶情操。
情感訓練目標:通過朗讀、賞析、創新、寫作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情,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1、體會詩歌所描繪的竟境。
2、領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聯系詩歌意境,進行創新寫作。
[教學用具]錄音機
[課時安排]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了解詩歌
中國是詩的國度,尤其是中國古典詩歌博大精深,有很多創世佳作,它們
內涵深刻,意存高遠,包含許多哲理,學習一點古詩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強修養,豐富想象。大家從兒時起就開始接觸中國古詩,你永遠也不會忘記那些兒時的啟蒙詩,你們還記得李白的《靜夜詩》嗎,我建議全班一起背誦,來體會一下詩的情味美,感受詩的音樂美。(全班齊背《靜夜詩》)你們都喜歡詩嗎?為什么?(歸納詩的特點)今天我們再來和大家一起學習二首古詩《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黃鶴樓》。這節課我們要完成四個任務:
1、聽讀——劃分節奏
2、譯讀——理解內容
3、說讀——體味情感
4、背讀——積累詞語
二、第一個教學板塊,聽讀——劃分節奏學會朗讀
1、聽讀詩文,劃分節奏
放錄音,要求學生邊聽邊用筆在課本上劃分節奏,可以小聲跟讀,注意兩詩的節奏劃分規律。
2、學生回答,總結規律
教師引導,詩歌從內容上可劃分為為敘事詩和抒情詩、寫景詩等。從體裁上可分為律詩和絕句,而律詩有八句,絕句四句。劃分節奏的規律分別為“二二一或二一二”、“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
3、學生齊讀,體會詩歌節奏,掌握讀詩的方法。
[以上教學板塊讓學生掌握了詩歌朗讀方法,現學現用]
三、第二個教學板塊譯讀——理解內容領會意境
1、指導學生大聲讀課本下面的注釋,讀一句詩翻譯一句,允許學生進行討論。
2、討論后可以互相譯讀。
3、分別請幾位學生示范譯讀這兩首詩,教師更正,歸納總結。
教師小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初唐四杰之一。這是一首送別詩,寫的是離別之情,但由于詩人開闊的胸懷,完全沒有給人一種因離別而悲傷的情調。《黃鶴樓》則是攬勝懷古思鄉的名篇。它把神話與現實、古與今、情與景熔為一爐,創造了一個蒼茫開曠的詩歌境界。相傳李白在黃鶴樓想題詩,見了崔顥的作品后便感慨地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此板塊以學生譯讀為主,達到完成詩意理解的目的`]
四、第三個教學板塊,說讀——體味情感創新運用
1、再讀詩文,讓學生在讀中領會詩人的情感。
強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表達詩人對友情的堅貞信念和對世事曠達的情懷。而《黃鶴樓》則表達了詩人懷古思鄉的情感。
2、在品味詩人情感的基礎上,讓學生按以下要求寫作:
假如時光倒流,假如你就是王勃或者崔顥,請你把他們的詩文改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3、分別請學生交流自己的短文。
[此板塊以學生寫作為主,培養了學生創新能力,并豐富了學生的想象]
五、第四個教學板塊,背讀——積累詞語再悟美文
教師要求學生采用正確的朗讀方法,分男女生再讀全詩文,然后合上書,當堂背誦,亦可請個人示范背讀。
六、回味小結
通過這兩首詩的朗讀、感悟與創新運用,讓每位同學都已掌握了正確的讀詩、賞詩的方法,并激發我們更加珍視朋友間的感情、熱愛家鄉,提高了同學們的審美能力。
附板書設計:
古詩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黃鶴樓
聽讀——劃分節奏221或2122221或2212
譯讀——理解內容送別思鄉
說讀——體味情感豁達惆悵
背讀——積累語言
黃鶴樓的古詩2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古詩·翻譯·賞析
【原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注釋】
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蛇山的黃鵠磯頭,背靠蛇山,俯臨長江。
之廣陵:到廣陵去。之,往,去。廣陵,廣陵郡,揚州的舊名,今江蘇揚州市。
故人:老朋友。指大詩人孟浩然。
西辭:孟浩然是從西向東行,所以說“西辭”。
煙花:指春天楊柳如煙、繁花似錦的繁華景象。
下:沿江順流而下。
孤帆遠影碧空盡:意思是只有一葉帆船遠遠地消失在天盡頭。
天際:天邊。
【譯文】
在黃鶴樓送老朋友孟浩然東下揚州的時候,正是楊柳如煙、繁花似錦的暮春時節。帆船孤獨遠去的影子在蔚藍的天空里漸漸消失了,只有浩浩的江水依然在向天邊默默地奔流。
【賞析】
這首詩有它自己特殊的送別情味。它既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 “宦游人”“在歧路”的少年剛腸離別,也不同于屈原《九歌》那種“悲莫悲兮傷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似的離別,更沒有高適《別董大》那種同是失意之人的勸勉與激勵。這首詩,可以說是表現了一種得意之人充滿詩意的離別,充滿喜悅的離別,充滿向往的離別。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不僅僅是兩位不同尋常的風流瀟灑的浪漫派詩人的離別,還因為這次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繁華的送行地點與友人欲前往的繁華的目的地相聯系,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著詩人李白的向往,這就使得這次離別有著與眾不同的詩意。
開篇“故人西辭黃鶴樓”,一句不只是為了點題,更因為黃鶴樓是天下名勝,應該是兩位詩人好友經常流連聚會之所。因此一提到黃鶴樓,就帶出種種與此處有關的富于詩意的生活內容。而黃鶴樓本身呢?又是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之仙人飛上神圣的天宮去的地方,這和李白心目中這次孟浩然愉快地去揚州,又構成一種聯想,增加了那種愉快的、暢想曲的氣氛。
“煙花三月下揚州”,在“三月”上加“煙花”二字,說明詩人在黃鶴樓送別好友孟浩然去揚州的季節正是煙花三月,在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又是在這個開元盛世時代,繁華的長江下游揚州城又何嘗不是煙花之地呢?“煙花三月”,不僅再現了那暮春時節、繁華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時代氣氛。此句意境優美,文字綺麗,難怪清人孫洙譽之為“千古麗句”。
詩的后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看起來似乎是寫景,但在寫景中卻飽含著一個充滿詩意的細節。李白不是把朋友送上船就完事了,而是一直目送友人乘船順流東去,船已經揚帆而去,詩人仍然在江邊目送遠去的“孤帆”。李白的目光望著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久。帆影已經消逝了,然而李白還在翹首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的地方。“唯見長江天際流”,是眼前景象,可是誰又能說是單純寫景呢?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對游覽揚州的向往,不正體現在這富有詩意的神馳目注之中嗎?詩人的心潮起伏,不正象浩浩東去的一江春水嗎?
通觀全篇,沒有一個“送”子,也沒有一句話寫離別之情,前兩句僅僅以敘述的形式交代了送別的時間、地點和被送的人及去向,后兩句也僅僅是以描繪的筆調寫別后的場景,然而詩人與有人之間篤厚的交情,詩人內心深處淡淡的離愁,詩人對繁華揚州的美好向往已然躍然紙上,極為傳神地表現了出來。
孟浩然的身份證上,名字其實寫的是孟浩,可能覺得沒氣勢,重起藝名的時候,就把孟浩然,當成了自己的字號,他出生在湖北襄陽,家里條件不錯,很可能是做生意的讀書人,小康家庭。
這一點對孟浩然的前半生,影響很大,因為在他的字典里,人生可以用兩個詞來形容:落魄,流浪。
孟浩然九歲開始讀書,課余學習劍法。
讀書,畢竟是枯燥的,在私塾,孟浩然除了學習之外,因為家里有錢,也喜歡偷偷溜出去旅游,19歲那年,寫了一篇名氣比較大的游記,叫《題鹿門山》。
之后,進入大學,認識了個新朋友,叫張子容。
張子容的家庭條件也不錯,為了孩子的前途,不僅送進大學讀書,還為他的仕途,鋪好了路,在公元712年,也就是李隆基當上皇帝的.第一年,進入長安,準備參加來年的科舉考試。
考中了嗎,中了,進士,去江蘇武進,當了縣尉。
與宰相張嘉貞一樣,管理治安,因為工作期間,把活搞砸了,被處分。
不過,張子容沒有張嘉貞嚴重,一個是官都沒了,在家當了二十年的農民,張子容畢竟家里有點勢力,大事化小,官還是官,只是地方從江蘇,換到了浙江,在溫州,還是縣尉。
公元725年,孟浩然求職,四處碰壁,為了撫慰自己受傷的心靈,專門去溫州,找張子容玩了半年,中間寫了一篇有名的作文,叫《永嘉上浦館逢張八子容》,這篇文章,可能溫州人民還有點印象。
李隆基時期,經過幾代人的建設,國家比較富裕,仗打的也少了,所以社會上的主流,就是讀書,考取功名,文化人在一起,如果能寫上幾篇好文章,那是相當的受歡迎。
孟浩然和張子容,書都讀的不錯,文章寫的也好,通過這些詩文,可以看看在唐朝,旅游探親,是個什么過程。
從洛陽出來,孟浩然寫了封信,告訴張子容,自己年底到溫州,找他玩。
張子容看到信后,到了年底,就提前派了人,在城外七十里的酒店,日夜候著。
估計當時也沒有接機牌:孟老師,歡迎到溫州旅游,全靠張子容描述的特征,一個個問:是孟大官人嗎?
等了小半個月,孟浩然到了溫州,一邊安排在酒店休息,一邊就去找張子容:報告老爺,人給接到了。
張子容得到報信后,騎著馬就到酒店,先大吃一頓,喝了接風酒,兩人就浩浩蕩蕩的回家。
古代交通不便,有朋友來玩,而且又是十幾年沒見的老朋友,肯定得多住幾天,玩玩溫州附近的旅游景點,據說上面那首詩,就是當時寫的。
很快到了年底,馬上就是春節,孟浩然就在張子容家,過了年。
每逢佳節倍思親,孟浩然在大年三十那天,想起了老爹老娘,再回憶這些年來,到處求官,卻沒人賞識,一下就傷心的哭了起來,這一哭,十年的壓抑,都釋放出來了,第二天,發高燒,生病了。
自從張子容712年進京之后,孟浩然就開始了旅游,一方面確實喜歡玩,另一方面呢,可以認識些風云人物,希望這些官場上的老油條,能夠賞識自己,和皇帝說道說道,給個官做做。
比如,在公元717年,游洞庭湖的時候,經過岳陽,就拜訪了這里的大人物張說,就是那個策論第一的宰相,因為得罪了姚崇,被貶到這里,當了岳陽的刺史。
這是兩人第一次見面,張說的仕途,也沒好到哪里去,兩人一起游山玩水,吟詩作對之后,就分手了。
公元720年,可能常年出門旅游,身體搞垮了,再加上心情不好,得不到賞識,生病,在家住了一年。
第二年,孟浩然也想通了,開始頻繁的參加酒會,終于認識了兩位貴人,襄州刺史韓思復和襄陽令盧饌(讀 zhuan)。
兩人也是文化人,看到孟浩然的詩,很喜歡,知道他希望做官,兩人就聯合寫了一封推薦信,讓孟浩然去京城,碰碰運氣。
結果待了三年,還是沒人看中,心灰意冷,才去找張子容說說話。
既然求人不行,那就靠自己吧。
公元727年,孟浩然第一次參加科舉考試,結果名落孫山,沒考上。
孟浩然詩寫的好,名氣也不小,為什么輪到考試的時候,成績卻那么差呢?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28年,張說剛從第三次的宰相任期上,退下來,不過依舊在京城,皇帝給他的職位是集賢殿學士,孟浩然就去拜訪人家,看看有沒有機會,求老宰相推自己一把。
兩人也是老相識,沒有寒暄,坐下來喝喝茶,聊聊天。
沒想到,兩人剛聊了一半,管家就來稟報,皇帝李隆基來了。
唐玄宗親自來看望老臣,張說又是高興,又是激動,把孟浩然安排進臥室,就去見老板了。
李隆基來到客廳,看到桌上有兩杯茶,就問張說,家里是不是有客人,為什么不請出來,一起見見呢?
皇帝是微服私訪,既然遇到了,當然要表現出自己親民的一面,張說把孟浩然帶到皇帝身邊后,簡單介紹了一下。
看到李隆基,孟浩然也是感慨萬千,從713年,到728年,15年的時間,自己的各種努力,不就是為了能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現一次,希望皇帝能賞識自己嗎。
張說是文學泰斗,江湖地位高,皇帝呢,也喜歡詩詞歌賦,正好孟浩然擅長這個,于是張說就請孟浩然,即興寫幾首。
無論科舉考試,還是策論,講的都是治國安邦的策略,但是孟浩然的詩,更多的,是抒發情感。
搞政治的,和寫愛情小說的,似乎談不到一塊去,最后孟浩然有點自暴自棄,寫了一首詩,叫《歲暮歸南山》。
大致的意思,是這樣的:
官不做了,心灰意冷了,水平太差,好皇帝都不會喜歡我,連朋友也看不起我,我還是回家,茅草屋住住算了。
皇帝一聽,不高興了:做不做得了官,不是我說算的,文章寫的好不好,自然有官員來評價,這和我是不是個好皇帝,有什么關系,怪我干嘛!
個老子的,老子火了。
和皇帝的會面,不歡而散,孟浩然的仕途,算是沒戲了。
從京城回來,孟浩然回到了老生活,吟詩、喝酒、找朋友,有見過李白,一起玩了三次。
《送孟浩然之廣陵》就是孟浩然從京城出來,遇到李白后,李白為他寫的,兩人在襄陽碰面,玩了幾天,之后孟浩然進入四川。
當初在皇帝面前,孟浩然說自己已經看開了,不想做官了,其實那也是氣話,公元734年,張九齡成為中書令時,孟浩然找過他,希望給個機會,再見皇帝一次,沒結果。
不過皇帝沒見到,和張九齡的關系,倒是不錯,后來張九齡從宰相的位置上,退下來,在荊州,做長史,把孟浩然招到麾下,讓他做個幕僚。
48歲的孟浩然,對于做幕僚,真的沒有想法,只待了幾天,就辭職,出去旅游了。
二三十年的流浪生活,把孟浩然的所有銳氣,都消磨掉了,告別張九齡后,孟浩然很清楚,做官的夢,怕是沒指望了。
一年后回家,大病了一場。
生病了,不可怕,吃點藥,就好了,但是心病了,藥是治不好的。
公元740年,江寧丞王昌齡,被貶到嶺南,路過襄陽,找孟浩然聚聚,說說話,寫寫詩,喝喝酒。
因為上一年的病,還沒有好,喝酒又太猛,51歲的孟浩然,留著淚,死在了病床上。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首詩,表現的是一種充滿詩意的離別。其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是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為這次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繁華的地區相聯系,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著詩人李白的向往,這就使得這次離別有著無比的詩意。
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剛出四川不久,正當年輕快意的時候,他眼里的世界,還幾乎像黃金一般美好。比李白大十多歲的孟浩然,這時已經詩名滿天下。他給李白的印象是陶醉在山水之間,自由而愉快,所以李白在《贈孟浩然》詩中說:“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這次離別正是開元盛世,太平而又繁榮,季節是煙花三月、春意最濃的時候,從黃鶴樓順著長江而下,這一路都是繁花似錦。李白是那樣一個浪漫、愛好游覽的人,所以這次離別完全是在很濃郁的暢想曲和抒情詩的氣氛里進行的。李白心里沒有什么憂傷和不愉快,相反地認為孟浩然這趟旅行快樂得很,他向往揚州地區,又向往孟浩然,所以一邊送別,一邊心也就跟著飛翔,胸中有無窮的詩意隨著江水蕩漾。在一片美景之中送別友人,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美景令人悅目,送別卻令人傷懷,以景見情,含蓄深厚,有如弦外之音,達到使人神往,低徊遐想的藝術效果。
“故人西辭黃鶴樓”,這一句不光是為了點題,更因為黃鶴樓是天下名勝,可能是兩位詩人經常流連聚會之所。因此一提到黃鶴樓,就帶出種種與此處有關的富于詩意的生活內容。
“煙花三月下揚州”,在“三月”上加“煙花”二字,把送別環境中那種詩的氣氛涂抹得尤為濃郁。三月是煙花之時,而開元時代繁華的長江下游,又正是煙花之地。“煙花三月”,不僅再現了那暮春時節、繁華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時代氣氛。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經揚帆而去,而他還在江邊目送遠去的風帆。李白的目光望著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帆影已經消逝了,然而李白還在翹首凝望,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蕩蕩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之處。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體現在這富有詩意的神馳目注之中。詩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滾滾東去的一江春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
黃鶴樓的古詩3
在幼兒園的教學中,古詩黃鶴樓是一首常被教師引用的經典。它既富有教育意義,又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然而,對于我個人而言,在教學過程中,我常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和挑戰。通過反思,我可以更好地改進我的教學方法,使幼兒更好地理解古詩和培養他們的文學素養。
一、教學目標的設定:
在教學黃鶴樓這首古詩時,我首先要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通過學習這首古詩,我希望幼兒能夠:
1、理解古詩的主題和意義;
2、學會正確朗讀古詩;
3、培養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和興趣。
二、教學方法的選擇:
對于幼兒園的教學,我選擇了一些互動和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首先,我會和幼兒一起朗讀古詩,讓他們感受到詩歌的韻律和美感。我會反復朗讀,逐句解讀,引導幼兒理解每一個字詞的含義。通過親身體驗,幼兒可以更好地記住和理解古詩。
其次,我會設計一些與古詩相關的游戲和活動,以增加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例如,我會組織幼兒參觀一些名勝古跡,如黃鶴樓,讓他們親身感受到古詩中所描繪的景色和情感。
此外,我還會和家長積極合作,鼓勵他們在家里與孩子一起朗讀古詩。這樣,幼兒可以在不同的環境中多次接觸古詩,鞏固和擴展他們的學習成果。
三、教學反思和改進:
在教學過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和挑戰。通過反思,我發現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改進:
1、提供更多練習的`機會:有些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會有一些困難。我應該提供更多的練習機會,讓他們逐漸掌握正確的朗讀和理解技巧。
2、加強和家長的溝通:家長是幼兒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我應該與家長密切合作,與他們分享教學進展,并向他們提供一些建議和指導。
3、設計更多個性化的教學活動: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興趣和特點。我應該根據每個幼兒的不同情況,設計個性化的教學活動,使他們更好地參與和學習。
四、教學成果與總結:
通過不斷地努力和改進,我的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幼兒們對于黃鶴樓這首古詩的理解和朗讀都有了顯著的提高。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和興趣也得到了培養。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努力,提供更好的教學環境和資源,使每個幼兒都能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黃鶴樓的古詩4
據說黃鶴樓有仙人在此,但是當他到那兒的時候,只剩一座巍峨的黃鶴樓孤零零的待在那兒。仙人駕著黃鶴離開之后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剩下白云陪著孤獨的.黃鶴樓。太陽將要落山了,放眼望去,想要尋找那遙遠的故鄉,但眼前那大片的霧掩蓋了一切,什么都看不見,看到遠處的霧就令人發愁。
黃鶴樓的古詩5
在這個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里,大地早已脫去厚厚的白衣,換上了薄薄的春穿,放眼望去,到處都是生機勃勃。
李白和孟浩然相約來到黃鶴樓,酒桌前,兩人靜靜地坐著,誰都沒有說話。李白拿起酒壺給自己和孟浩然斟酒。他緩緩舉起酒杯,對著孟浩然做了一個“請”的`動作,眼眶微紅地說道:“孟兄,此次黃鶴樓之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了。”孟浩然也端起酒杯,不爭氣的淚水已奪眶而出,他聲音有些哽咽,“是啊!賢弟,此次一番別離,不知再過多少歲月才能再見了。“說罷,他們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這時,船夫上來說道:”客官,時辰不早了,趁著天還亮,趕快起程吧!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再怎么傷心,始終也是要分開的。“船夫說完,孟浩然才緩緩起身向停在江邊的小船走去。孟浩然上了船,此時岸上的李白已是泣不成聲了,他努力擠出一個笑容,對著孟浩然說:”孟兄,保重!早晚有一天,我們會再相見的。“”賢弟,你也保重,我相信那一天不會太遙遠。“孟浩然擺了擺手,船開了。
李白目送著那條小船漸行漸遠,終于消失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長江的不停地翻滾著,潮濕的風帶著涼意輕拂著李白的面頰,一抹孤獨的背影在江邊佇立,許久,許久……
孟兄啊,想從前,我們春天喝酒吟詩,夏天賞花觀景,秋日泛舟江上,冬日踏雪而行。而如今這已然都是回憶了。李白輕嘆了一聲,緩緩離去,為了排解心中的離愁別緒,提筆寫下了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的古詩6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鑒賞關鍵點】詩從傳說寫起,為黃鶴樓蒙上一層傳奇的色彩;又由登樓遠眺異鄉風景,引動日暮懷歸之情。最后用煙波浩渺的長江烘托愁思,使詩意重歸于開頭那種渺茫不可見的境界。文思如行云流水,富于變化。
【思想內容】抒寫了詩人漂泊異地的傷感與思念故鄉的情懷。
【名句賞析】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對偶,詩人由寫傳說中的仙人、黃鶴及黃鶴樓,轉而寫眼前登黃鶴樓所見,由寫虛幻的傳說轉為實寫眼前的所見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漢陽城清晰可見的樹木,鸚鵡洲上長勢茂盛的芳草,描繪了一個空明、悠遠的畫面,抒發了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
【中考鏈接】
20xx年四川省自貢市(課改區)
閱讀《黃鶴樓》這首詩,完成17—18題。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17、解釋下面的詞浯。(2分)
①歷歷:____________
②鄉關:____________
18、判斷下列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4分)
A.詩的前四句從傳說入筆,寫由黃鶴樓生發的聯想。( )
B.濤的五六句寫昔人乘著黃鶴見到的漢陽晴川和鸚鵡洲的景致。( )
C.三詩的七八句寫出了詩人悲苦凄涼、日暮思歸的哀怨愁緒。( )
D.傳說崔顥登黃鶴樓本欲賦詩,因見此詩而作罷,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題詩在上頭。”( )
17.①指(漢陽林木)清晰可數(或“分明的樣子”)。②故鄉。2分,一個詞語1分。
18.A√ B× C× D×。4分,一項1分。
黃鶴樓的古詩7
教材簡析:本課編排的三首古詩《送元二使安西》《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賦得古原草送別》分別是唐代詩人王維、李白、白居易的著名詩作。三首詩都是描寫送別朋友時,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情景,表達了對朋友的濃濃深情。
教學目標:
1.學會“浥”一個會認字和“孟、陵、鶴”三個會寫字。
2.結合注釋讀懂詩句的意思,并能試著背下來。
3.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與朋友相送時的思想感情。
4.朗讀并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教學重點:結合注釋讀懂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浥”一個會認字和“孟、陵、鶴”三個會寫字。
2.借助注釋,理解每一首古詩的意思。
3.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教具準備
1.生字新詞卡片。
2.查閱資料,了解古詩創作的背景。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人問處處有真情。親情是偉大的,友情是珍貴的,愛情是甜蜜的,而陌生人間的情感則是崇高的。這些情給人溫暖、給人力量,給人醉心的感動。這些情為我們演繹著人世間的真、善、美。
2.揭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三首古詩,去用心體會詩中所蘊含的美好情感。
3.教師板書課題:古詩三首。
二、正確讀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三首古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逐首指名朗讀,集體評議,糾錯正音。
3.結合朗讀評議,學習詩中的生字新詞。
⑴認識生字,并理解意思。
浥:濕。萋萋:草木茂盛的樣子。
⑵識記字形,正確書寫。
孟——盂陵——凌鶴——鸛
4.正確、流利地朗讀三首古詩,讀好停頓,讀出詩的節奏與韻律。
5.整體感知古詩內容:說說讀了這三首詩,你有什么新發現。
⑴三首都是唐朝詩人寫的送別詩。
⑵三首古詩都是寫詩人在春天送別友人的情景。
①第一首古詩寫的是唐朝詩人王維在渭城送好友元二出使安西。
②第二首古詩寫的是唐朝詩人李白在黃鶴樓送好友孟浩然去揚州。
③第三首古詩寫的是唐朝詩人白居易在原野上送王孫遠去荒城。
⑶三首古詩中第一、二兩首是七言詩,各是四句;第三首是五言詩,共有八句。
⑷三首古詩的題目基本上都點明古詩所描述的事件。
三、借助注釋,理解詩意
1.認真讀古詩,邊讀詩句邊看注釋,先弄清每行詩句的意思,再連起來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2.學生獨立讀詩,理解詩意。
3.小組合作交流,針對有疑問處,展開討論,解疑。
4.逐首反饋,全班交流。
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早晨的雨濕潤了路上的沙塵。旅店和道路兩旁的柳樹都被早晨的雨水洗得格外清新。勸你再干一杯酒,只因你西去出了陽關一路艱辛,再沒有知已的老朋友。
⑵《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我在黃鶴樓和老朋友辭別。在春光明媚的三月,老朋友坐著船順流直下到揚州去。那只孤單的'小船越走越遠,遠遠望去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藍天的盡頭。只看見浩浩蕩蕩的長江水滾滾地流向遠遠的水天交接之處。
⑶《賦得古原草送別》:原野上的青草繁茂,一年一度枯了又會繁茂起來。燎原的野火能把枯干的野草連葉帶莖統統燒盡,但深藏在地底下的根,在第二年春風吹拂時,春雨滋潤下還會復生,重新鋪蓋大地。伸向遠方的散發清香的青草侵占了古老的道路,在睛天陽光的照耀下,一片翠綠接連著荒城。今天我又來送別朋友,連繁茂的草兒也滿懷離別之情。
5.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四、課堂小結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三首古詩,理解了詩意,下節課我們就要深入地去體會詩人的情感及其表達的方法。
五、作業設計
1.練習背誦古詩。
2.記一記注釋中重點字詞的意思。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品析詩句,感受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及表達方法。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指名背誦古詩。
2.說說各首古詩的主要內容。
3.教師導語:三首都是送別詩,寫的都是送好友遠行的情景。這節課,我們就來細細賞析,想象詩中所描繪的畫面,深入地去體會詩人對友人的一腔真情。
二、品讀賞析,體會詩情
1.認真讀古詩,從三首詩中找出描寫朋友相送的詩句,想象當時送別的情景。
2.小組交流,描述送別的畫面。
3.指名反饋,教師引導聯系全詩內容,體會詩人的情感。
⑴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①描述詩人與好友送別的情景。
②說說詩人是以什么方式送別好友的?(勸酒送別)
③理解“勸君更盡一杯酒”中“更”是什么意思?(“更”是再的意思,可見詩人一次又一次勸友人喝下許多杯濃酒了。)
④議議:為什么詩人不斷地“勸君更盡一杯酒”呢?
聯系古詩創作的背景,理解“西出陽關無故人”。(因為元二此番出使的地方是安西,那是一個荒涼且遙遠的地方,出了陽關之后,朋友間就再難相聚了。)
教師補充:據資料記載,元二此次出使安西,與王維的一別竟成了永別。
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說說:你從“勸君更盡一杯酒”中體會到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對好友的留戀、關切、祝愿。)
⑤教師小結:渭城的春天多么美好,然而好友元二卻要離開此地,出使那遙遠而荒涼的安西,前途多艱險,怎不令王維牽掛。朋友啊,再干了這杯酒吧,西出陽關之后,就再難相見了。詩人與遠行之人多年的深厚友誼,以及此時深情不舍的惜別,還有那前路珍重的祝愿全都融進了那一杯濃酒之中。
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①描述送別情景。
②說說詩人是以什么方式送別。(目送友人離去。)
③議議:“孤帆遠影碧空盡”了,詩人為什么還在駐足凝望?
了解古詩創作的背景,了解友人此番要去的是繁華的揚州。
教師補充:揚州當時是一個繁華富庶的都會,詩人對它也充滿了向往。
說說你從這兩句詩中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情感。(對友人的眷戀不舍,對揚州的向往,對不能同行的淡然惋惜。)
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④教師小結:詩人目送著友人東去揚州,友人的船只都已消失在碧空盡頭,而詩人仍駐足凝望,讓那滾滾長江水帶著“我”對友人的眷戀不舍之情,帶著“我”對揚州的向往之心,一起隨友人東去吧。
⑶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①描述送別情景。
②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③了解詩人送別的方式。(隨行目送。)
④說說從詩句中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情感。(對友人的依依不舍、離愁難消之情。)
三、對比認識,了解表達
1.教師導語:同是送別詩,同是表達離別之情,然而詩人在表達方法上又有何不同之處呢?
2.小組討論,聯系有關詩句加以說明。
3.指名反饋,全班交流。
⑴《送元二使安西》:前兩句寫景,情景交融,垂柳依依表惜別。后兩句敘事,勸酒送別,別情深沉。
⑵《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前兩句敘事,寫友人要下揚州。后兩句寫景,目送友人,情寄長江水,別情悠悠。
⑶《賦得古原草送別》:前六句寫景,春草繁茂,蔓延遠方。暗示友人要遠行。后兩句直抒胸臆表離愁,隨行目送,別情濃郁。
4.再次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四、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在這三首送別詩中,詩人將敘事與寫景相結合,借物抒情,情景交融,生動地表達了送別時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字里行間飽含著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誼。是呀,朋友是我們一生中的財富,沒有朋友的人一生都孤獨,讓我們像詩人那樣懷著赤誠之心對待朋友,珍惜友情。
五、作業設計
背誦并默寫三首古詩
黃鶴樓的古詩8
傳說中的仙人——費祎早已經乘著黃鶴飛去,在這地方只留下了空蕩蕩的黃鶴樓。載著費祎的黃鶴再也不會復返了,唯有那悠悠白云的`徒然千載依舊。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歷歷在目,鸚鵡洲的芳草長得密密稠稠,這古今前后巨大的差異令無數人心生感慨。使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面對煙波渺渺的大江令我鄉愁大發。
黃鶴樓的古詩9
在傳說中,那一位仙人已經坐著黃鶴飛去,但是在這一個地方,卻只留下空蕩蕩的黃鶴樓。自從黃鶴飛去后,就再也沒有飛回來過。而在這幾千年里,就只有片片白云在天空中來回地飄蕩。晴日里那一望無垠的平野中,漢陽的'一草一木都看得清清楚楚,在鸚鵡洲上,草木長得極其茂盛,晚上的時候望著遠方,我的家鄉在哪里?面對煙波浩渺的大江,只能使人不斷發愁啊!
黃鶴樓的古詩10
黃鶴樓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樓之一,位于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蛇山之上,以其雄偉的建筑風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游客。我也有幸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參觀了黃鶴樓,與這座歷史悠久的建筑親密接觸,不僅讓我更加了解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讓我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以下是我對黃鶴樓的心得體會。
首先,黃鶴樓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它的建筑風格和結構。黃鶴樓是木結構建筑,建于公元223年,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雖然歷經多次的修復和重建,但它仍保持著當初的原貌和風采。黃鶴樓采用了經典的中國式建筑風格,其主體建筑是由三重檐式和四角樓組成。整個樓閣氣勢恢宏,層次分明,給人一種莊嚴肅穆之感。登上樓頂,可以俯瞰整個武漢市,感受到了樓的崇高和氣勢。
其次,黃鶴樓也給我帶來了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樓內保存了豐富的歷史文物,其中最有名的要數一塊青石碑——黃鶴樓碑。這塊碑刻于公元725年,是唐代著名文學家杜甫為紀念黃鶴樓而題寫的。黃鶴樓碑上的字跡依舊清晰可見,字里行間透露出杜甫對黃鶴樓的熱愛和敬仰之情。這塊碑成為了黃鶴樓的'標志之一,也是中國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再者,黃鶴樓還讓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參觀黃鶴樓時,我了解到了豐富的中國文化內涵。比如,黃鶴樓所在的地方是中國古代文人雅士的聚集地,許多著名文學家都曾在這里留下過不朽的作品。黃鶴樓的美景也激發了無數文人騷客的詩興,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佳作。黃鶴樓還是中國古代游覽勝地的代表,被譽為“江南第一勝地”。這里不僅有千年古樓的壯麗景觀,還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積淀,讓我更加珍惜中國的傳統文化。
最后,黃鶴樓還給我帶來了心靈上的洗禮和啟發。在攀登黃鶴樓時,我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融合和和諧。從蛇山拾級而上,一路風景盡收眼底,讓我忘卻了塵世的紛擾。站在樓頂,遠眺長江之美,心神寧靜,仿佛置身于另一個世界。在這里,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寧靜和魅力,也找到了內心的平靜與從容。這種感受讓我反思自己的生活狀態,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讓我更加珍視和尊重自然,更加積極向上地面對生活。
總之,參觀黃鶴樓讓我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了解,也讓我對人與自然的關系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黃鶴樓承載著千年的文化,給人們帶來了無窮的啟迪和鼓舞。站在黃鶴樓的樓頂,感受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寶貴意義。黃鶴樓的美景和文化內涵讓我終身難忘,這次經歷將成為我人生旅程中的一片瑰寶。
黃鶴樓的古詩11
黃鶴樓
唐代: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注釋
1、黃鶴樓:三國吳黃武二年修建。為古代名樓,舊址在湖北武昌黃鶴磯上,俯見大江,面對大江彼岸的龜山。
2、悠悠:飄蕩的樣子。
3、晴川:陽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
4、歷歷:清楚可數。
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譯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著黃鶴飛去,這地方只留下空蕩的黃鶴樓。
黃鶴一去再也沒有返回這里,千萬年來只有白云飄飄悠悠。
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歷歷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鸚鵡洲。
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看江面煙波渺渺更使人煩愁!
鑒賞
前人有“文以氣為主”之說,此詩前四句看似隨口說出,一氣旋轉,順勢而下,絕無半點滯礙,黃鶴,二宇再三出現,卻因其氣勢奔騰直下,使讀者“手揮正弦,目送飛鴻”,急忙讀下去,無暇覺察到它的重疊出現,而這是律詩格律上之大忌,詩人好象忘記了是在寫“前有浮聲,后須切響”、宇宇皆有定聲的七律。
試看:首聯的五、六字同出“黃鶴”;第三句幾乎全用厭聲;第四句又用“空悠悠”這樣的三卒閱煞尾;亦不顧什么對仗,用的'全是古體詩的句法。這是因為七律在當時尚未定型嗎?不是的,規范的七律旱就有了,崔顥自已也曾寫過。是詩人有意在寫拗律嗎?也未必。他跟后來杜甫的律詩有意自創別調的情況也不同。看來還是知之而不顧,如《紅樓夢》中林黛玉教人做詩時所說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
在這里,崔頗是依據詩以立意為要和“不以詞害意”的原則去進行實踐的,所以才寫出這樣七律中罕見的高唱入云的詩句。沈德潛評此詩,以為“意得象先,神行語外,縱筆寫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詩別裁》卷十三),也就是這個意思。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規,不回到格律上來,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為七古了。此詩前后似成兩截,其實文勢是從頭一直貫注到底的,中間只不過是換了一口氣罷了。這種似斷實續的連接,從律詩的起、承、轉、合來看,也最有章法。元楊載《詩法家數》論律詩第二聯要緊承首聯時說:“此聯要接破題(首聯),要如騎龍之珠,抱而不脫。”此詩前因旬正是如此,敘仙人乘鶴傳說,額聯與破題相接相抱,渾然一體。楊載又論頸聯之“轉”說:“與前聯之意相避,要變化,如疾雷破山,觀者驚愕。”疾雷之喻,意在說明章法上至五、六句應有突變,出人意外。
此詩轉折處,格調上由變歸正,境界上與前聯截然異趣,恰好符合律法的這個要求。敘昔大黃鶴,否然已去,給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覺;忽一變而為睛川草樹,歷歷在目,妻妻滿洲的眼前景象,這一對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樓遠眺者的愁緒,也使女勢因此而有起伏波瀾。《楚辭·招隱士》曰:“王孫游分不歸,春草生分萋萋。”詩中“芳草萋萋”之語亦借此而逗出結尾鄉關何處、歸思難禁的意思。
末聯以寫煙波江上日暮懷歸之情作結,使詩意重歸于開頭那種渺茫不可見的境界,這樣能回應前面,如豹尾之能繞額的“臺”,也是很符合律詩法度的。
正是由于此詩藝術上出神入化,取得極大成功,它被人們推崇為題黃鶴樓的絕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黃鶴樓的古詩12
黃鶴樓,位于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東湖之濱,是我國著名的古建筑之一。自古以來,這座樓般的建筑吸引了無數文人墨客的目光,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古詩。讀完這些黃鶴樓古詩,讓我深感其兒女感情、對人生、情愛、自然美景的描寫深入人心。下面,我將結合其中幾首古詩,談一談我對黃鶴樓古詩的心得體會。
首先,黃鶴樓古詩使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唐代文學家崔顥所作《黃鶴樓》是我國文化名篇之一,詩中寫到“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不僅描繪了黃鶴樓的壯麗景色,更通過對自然萬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之情。這種以自然景物為背景的描寫方式,體現了我們中國人對自然的敬畏之情,傳遞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關懷。
其次,黃鶴樓古詩蘊含著豐富的詩意與情感。宋代文學家林則徐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一首描寫離別之情的古詩。詩中流露出濃濃的離別之情:“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透過這些凄美的詞句,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流露出的無限思念之情。黃鶴樓古詩以其細膩的描述手法和鮮明的情感表達方式,讓讀者深入情感世界,感受到詩人內心世界的深邃與寬廣。
再次,黃鶴樓古詩喚起了我對古代人文景觀的向往。黃鶴樓以山水之靈秀而聞名于世,這里的美景不僅吸引著眾多文人墨客的目光,也鼓舞著他們創作出了許多經典之作。元代文學家劉禹錫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江陰》寫到:“黃鶴樓前一百尺,桃花萬點春光闊。白鷗飛去不可留,青松橋上帶晚暉。”這些描繪自然景物的詞句,使人不禁產生了對古代黃鶴樓的向往之情,更加期待有朝一日能夠親自踏上這片美景之地,感受歷史的厚重與文化的.底蘊。
最后,黃鶴樓古詩讓我深感文學的魅力和力量。古詩是一種簡練、抽象、精練的藝術形式,能夠通過有限的文字表達出豐富的意境和情感。讀完黃鶴樓古詩,我深感到古人善于運用文字的力量,通過短短幾行的詩句,就能夠勾勒出壯麗的景色,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正如唐代文學家王之渙所作《登鸛雀樓》中描述的那樣:“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些凌厲而富于韻味的詩句,展現出了詩人的豪情壯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總之,黃鶴樓古詩通過對自然美景和人生感悟的描寫,讓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入體會到了其中豐富的詩意與情感,喚起了我對古代人文景觀的向往之情,并引發了我對文學的更深層次的思考。黃鶴樓古詩的兒女感情、對人生、情愛、自然美景的描寫,以及表達情感的豐富方式,使我更加熱愛傳統文化,也更加向往詩意的人生。
黃鶴樓的古詩13
《醉后答丁十八以詩譏余槌碎黃鶴樓》
黃鶴高樓已槌碎,黃鶴仙人無所依。
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
神明太守再雕飾,新圖粉壁還芳菲。
一州笑我為狂客,少年往往來相譏。
君平簾下誰家子,云是遼東丁令威。
作詩調我驚逸興,白云繞筆窗前飛。
待取明朝酒醒罷,與君爛漫尋春暉。
「注釋」
⑴閻伯珵《黃鶴樓記》: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圖經》云,昔費袆登仙,嘗駕黃鶴還憩于此,遂以名樓。
⑵《漢書》:黃霸為潁川太守,吏民咸稱神明。
⑶《漢書》:嚴君平卜筮于成都市,得百錢足自養,則閉肆下簾而授《老子》。
⑷《搜神后記》: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于靈墟山。
「譯文」
黃鶴高樓已我被捶碎了,
騎黃鶴的仙人無所依憑。
黃鶴飛上天庭跟玉帝告狀,
玉帝卻把黃鶴流放回江南。
神明太守再把黃鶴樓重建雕飾,
新近圖畫的粉壁還芳菲猶聞。
整州的人都笑我為狂客,
連你這個小小少年也來譏笑諷刺我。
我去嚴君平簾下打探過,
我知道你姓丁,你家祖宗就是漢朝的遼東太守丁令威,是個神仙。
你竟然在我面前寫詩調笑我!壞我酒興,哈哈,關公面前耍的什么刀?
瞧瞧俺這把筆,那是筆尖生花兒,筆桿子繞著白云窗前飛的.筆。
小子,等我明天酒醒了,
寫一首讓你知道什么叫詩歌的詩給你看看,再與你一起尋找詩中爛漫的春暉。
黃鶴樓的古詩14
在湖北武漢,有一處著名的景點——黃鶴樓。曾經有個傳說:黃鶴樓的.仙人們乘鶴遠去,黃鶴飛出去后,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回來,白云帶著思愁向遠方飛去。晴日里的原野,漢陽的一草一木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在鸚鵡洲上,每種植物都開的特別茂盛。夕陽落了下去,遙問故鄉在哪里?濃霧和水波擋住了路線,讓人不禁引起思鄉之情,也感到了愁悶和孤獨。
黃鶴樓的古詩15
黃鶴樓送盂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射。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 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望黃鶴樓 李白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紅日。
巖巒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頗聞列仙人,于此學飛術。
一朝向蓬海,千載空石室。
金灶生煙埃,玉潭秘清謐。
地古遺草木,庭寒老芝術。
□予羨攀躋,因欲保閑逸。
觀奇遍諸岳,茲嶺不可匹。
結心寄青松,永悟客情畢。
醉后答丁十八以詩譏余槌碎黃鶴樓 李白
黃鶴高樓已槌碎,黃鶴仙人無所依。
黃鶴上天訴玉帝,卻放黃鶴江南歸。
神明太守再雕飾,新圖粉壁還芳菲。
一州笑我為狂客,少年往往來相譏。
君平簾下誰家子,云是遼東丁令威。
作詩調我驚逸興,白云繞筆窗前飛。
待取明朝酒醒罷,與君爛漫尋春暉。
江夏送友人 李白
雪點翠云裘,送君黃鶴樓。
黃鶴振玉羽,西飛帝王州。
鳳無瑯□實,何以贈遠游。
徘徊相顧影,淚下漢江流。
菩薩蠻·黃鶴樓 毛澤東
莽莽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
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黃河知何去?
剩有游人處。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黃鶴樓的古詩】相關文章:
黃鶴樓的古詩09-30
登黃鶴樓古詩08-18
黃鶴樓古詩賞析02-16
黃鶴樓記古詩07-18
《黃鶴樓》古詩翻譯07-28
古詩《黃鶴樓》賞析08-09
古詩黃鶴樓原文09-09
古詩黃鶴樓賞析07-26
黃鶴樓古詩崔顥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