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詩兩首小兒垂釣教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古詩兩首小兒垂釣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古詩兩首小兒垂釣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
2、背誦并默寫兩首古詩。
3、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描寫的景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熱愛鄉村生活的情感。
思想教育:
體會詩人所表達的熱愛鄉村生活的情感。
重點、難點:
指導學理解詩意,領會感情,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
教學準備:
有關古詩內容的圖片、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古詩呢?誰愿意背給大家聽?今天,咱們再來共同學習一首,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課件播放錄音。學生介紹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其詩題材廣泛對農民的痛苦,官吏的殘暴等都有反映,詞風清逸淡遠。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
二、釋題并初步整體認知課文
1.釋題:興是什么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訪題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么內容?
2.教師范讀全詩,學生小聲自讀并思考: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學生自讀時板書全詩)
3.指名試讀全詩,引導回答上面問題。
三、學習詩文內容
1.自由讀文,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并記錄自己的疑難問題。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①晝:白天。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績麻:把麻搓成線。
⑤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參加。
⑧耕織:耕田織布。
⑨傍:靠近。
⑩桑陰:桑樹下。
4.引導學生試著解釋全詩: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條,村里的男女都擔起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著種瓜呢!
5.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后兩句表現孩童無真可愛的行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襯托出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象其語言)
6.放聲自由讀詩,想像其意境,體會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指導背誦
五、總結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業
背誦全詩,預習下一首詩。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引入新課
我們學習《古詩二首》的第二首詩。《小兒垂釣》。(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播放錄音)
1.認讀生字詞:蓬頭、稚子、垂綸、側坐、莓苔、借問、遙招手、不應人。(注意生字蓬、稚、遙的字音字形。)
2.教學生字釣,注意右邊勺里面的點不要丟掉。
3、學生試讀全詩。
三、釋題介紹作者
讀課題,思考:小兒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釋?用釣竿釣線部分,理解絲線的一頭向下可以說成是垂下來的線。并引導學生理解:垂釣什么意思?小兒垂釣什么意思?
(看多媒體錄像,作者簡介。)
四、學習前兩句
1.指名讀第一句。思考:是什么樣的小孩在釣魚?從哪看出他年齡很小?理解蓬頭、稚子。這個頭發很亂的
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綸什么意思?出示投影圖,指圖理解學垂綸就是學釣魚的意思。
2.指名讀第二句。思考:小孩兒學釣魚是怎么坐的?什么是側坐?坐在哪?
課件出示插圖幫助理解莓苦和草映身。
3.指導朗讀。
小孩年齡這么小,卻獨自坐在草叢中模仿大人的樣子學釣魚,你覺得小孩怎么樣?(板書:天真可愛)。這樣的小孩你們喜歡嗎?要讀出對小孩的喜愛之情。教師范讀,學生試讀。
4.指名說前兩句詩意。出示投影邊聽讀邊體會,想像詩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說這兩句詩意。
五、學習后兩句
1.齊讀第三句。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魚兒上鉤,出現了什么情景呢?從哪看出路人在問路?借問什么意思?
想象路人來問路的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問些什么?小孩是怎么做的?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的?思考: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遙是什么意思?
2.指名讀第四句。思考:小孩為什么擺手?從哪看出怕把魚嚇跑?怕什么聲音嚇跑魚呢?除怕路人腳步聲、問話聲還怕什么聲音呢?讀后半句,思考應什么意思?不應人呢?
3.小孩既怕路人腳步聲、問話聲嚇跑魚,又怕自己回答聲嚇跑魚,他一門心思撲在釣魚上,你覺得他釣魚釣得怎么樣?(板書:專心認真)
4.學生扮路人、小孩表演,體會小孩緊張心理和天真可愛的形象。
5.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小孩緊張的心理和活潑可愛的特點。
6.指名看圖說后兩句意思。
六、體會詩的意境
學生觀察圖,邊看課文朗讀邊體會,想像詩的意境。(播放媒體課文朗讀)
指名到前面講全詩的內容,要展開想像。
指導朗讀,讀出詩的意境美。
七、指導背誦全詩
八、總結
這首詩前兩句寫了小孩的樣子和釣魚的姿勢,后兩句描述了小孩專心致志學釣魚的神態,把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孩描
繪得活靈活現,用詞準確,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讀后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觀其色。
古詩兩首小兒垂釣教案2
一、了解學情,指導讀詩寫字
1、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學習新課——古詩兩首。
2、和這兩首詩見過面嗎?
小時候爸媽教過的。
自己讀的。
3、讀準古詩會念嗎?
△指名讀
《池上》后鼻音:撐艇萍
《小兒垂釣》平、翹舌音:側稚
△出示生字表
△寫字:拿出筆,認真地描一描,要求:先好好看看這個字,再邊寫邊想這個字哪一筆最難寫。
Δ寫這幾個字有困難嗎?
二、基本理解詩句
1、了解古詩大意
△兩首詩寫的都是誰?怎么知道的?
小娃、小兒、稚子
△這兩個孩子他們分別在干什么?
2、《池上》偷采白蓮;
△白蓮見過嗎?
(嫩嫩的蓮蓬)
△還有那些詞語或詩句詩你一讀就能會的?
不解:不明白。
藏蹤跡:隱藏自己的蹤影。
開:劃開。
△請你來讀一讀這首詩。
3、《小兒垂釣》學垂釣;
△可以從哪兒一下子就讀到詩的內容?指讀題目對照彩圖
△垂綸:垂,東西的一頭向下。綸:釣絲。垂綸:泛指釣魚。
△小兒在哪里釣魚?
莓苔:莓,一種植物;苔,苔蘚,生長在陰濕地方。泛指野草。
△你們還讀懂了什么?
借問:問,有禮貌的問。謙辭。
教師敘述:古人總是很謙虛,杜牧《清明》一詩中也曾提到:“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側坐:側著身子坐。看看插圖
△草映身:野草掩映著身體。看插圖
△讀一讀這首詩,能通過文字看到插圖上的畫面嗎?
4、這兩首詩淺顯易懂,同學們通過看圖,討論一下子就明白了詩句的意思。可是詩學到現在這個程度還遠遠不夠,我們還要讓眼前看到的畫面活起來,還要讀出古詩地味來。
三、吟詩煉字,體會意境
學習《小兒垂釣》
1、先看《小兒垂釣》這首詩,小兒學釣魚,遇到了什么事?
出示詩句: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2、小兒怕什么?
(怕問路人的聲音驚跑了魚兒;
擔心魚兒馬上就要上鉤,被問路聲嚇跑了……)
3、這個“怕”其實是一種擔心。讀讀整首詩,說一說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小兒怕?
(1)蓬頭:形容頭發亂。
△你猜測一下小兒則門會“蓬著頭”?
(看到小兒因為急于學垂綸,怕耽擱時間,根本顧不上梳頭)
師:一個“蓬頭”讓人忍俊不禁,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小兒的模樣,還感受到小兒學垂輪的急切心情。
讀出它的這份急切,這份怕。
(2)側坐:身體向一邊歪斜著坐。
△拿起相機,給小兒一個特寫鏡頭:。然后再和詩人心靈溝通一下,想想:詩人描寫這個小動作,僅僅是想告訴我們孩子的坐姿嗎?
(側坐莓苔草映身,體現了孩子不在意坐的地方,只是一心想著怎么才能釣到魚兒;
側坐這個姿勢更方便觀察魚兒上鉤的情況;
側坐莓苔草映身,雜草擋住身體,不易被魚兒發現;)
評價:這個小兒一心就想著釣魚,側坐就是生怕看不到魚兒上鉤。
指名朗讀
(3)遙招手:遠遠地搖手。
△遙招手是在哪兒招手?(遠遠的)
△現在你們就是這個小兒,做個“遙招手”的動作。
請2名學生說說:這個動作是什么意思?
一個搖手讓路人別過來,走得遠一點;
(教師敘述:小孩子就是小孩子,釣魚心切呀!)
一個招手讓路人走到跟前,悄悄地給他指路;
(△師引導:噓,魚兒馬上就要上鉤了,現在可不能說話……對于這個招手還有不同理解嗎?)
△爭論:你們同意哪一種?請說清理由。
△你們說的頭頭是道,請你讀一讀。
師:同學們,對于這個“招手”專家們也一直在爭議呢!其實,小兒招手,不管是讓路人走近還是走遠,原因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引說)怕得魚驚不應人。
4、詩中的'小兒剛剛學習釣魚,非常專注,技術還不嫻熟,但他多么希望能釣上一條大魚啊,多么希望能初戰告捷。你們是最能理解他的,一起來讀讀這首詩。
學習《池上》
1、另一個小娃呢?他在干什么?引說——偷采白蓮
2、品味“偷”字
△讀讀前兩句,品品這個“偷”字?
△你們有沒有背著大人偷偷去干過自己喜歡的事?心情怎么樣?
(緊張,興奮,高興)
教師敘述:小娃小心翼翼地撐著小船獨自去采摘蓮蓬,太想吃嫩滑、甜美的蓮蓬,采著采著,心里越來越開心。他一邊劃小船,一邊哼著小曲呢。
△在詩人眼中,這個小娃會是賊嗎?聯系下面的詩句,再讀一讀有什么新的理解?
出示:不解藏蹤跡
△是什么暴露了小兒的蹤跡?
浮萍一道開
教師敘述:夏天,滿池綠油油的大荷葉,一朵朵嬌艷欲滴的白蓮盛開了,擠擠挨挨的,嫩生生的蓮蓬招人喜愛。真是“蓮葉何田田。”小娃采了蓮蓬
小娃根本不知道隱蔽自己的蹤跡。雖然他頂著荷葉,但他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劃開的浮萍,小池上留下的水痕早就被別人看到了。
△這個“不解”,這個“偷”子讓我們認識一個怎樣的孩子?
有評論家這樣稱贊這二十個字“寫小娃天真如在眼前”。
△多么可愛的小孩啊,這么小,這么頑皮,瞧他的樣子,就是一首天然的詩。指名讀一讀
5、總結兩首詩
△童年是最令人羨慕的,這兩首寫的就是你們,你們是最快樂的,來將這份快樂和畫面融為一體。指名分別讀兩首詩。
(評價:吟詩是感情豐富的表現,是自我陶醉的體現。)
△同學們,喜歡讀這兩首詩嗎?其實不僅你們喜歡,像老師這樣的成年人也喜歡讀,因為在詩句中我們也能讀到自己的影子。老師和你們一起讀。
三、指導背誦兩首詩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與詩中的小娃一起體會偷采白蓮的樂趣,一起去河邊釣魚……度過了一段歡樂的時光,感受了那飛揚的童趣。讓這些童趣定格在我們的腦中。
給你們配上音樂。提一個要求:不能看著文字讀,請看著畫面讀。
出示:畫面
四、拓展閱讀
1、頑皮、淘氣是孩子的天賦。這兩首詩是我們自己的詩,像這樣的詩句你還能吟誦一句嗎?
所見宿新市徐公店
袁枚楊萬里
牧童騎黃牛,籬落疏疏一徑深,歌聲振林樾。樹頭花落未成陰。
意欲捕蟬鳴,兒童急走追黃蝶,忽然閉口立。飛入菜花無處尋。
2、課后作業:(1)選擇一首詩編寫一個兒童小故事,講給低年級的弟弟妹妹聽;也可以將這個生動的情景劇演一演。(2)找一找,讀一讀,更多的描寫兒童的詩。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村居》高鼎
牧童見客拜,山果懷中落。晝日驅牛歸,前溪風雨惡。
《牧童》劉駕
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幼女詞》施肩吾
《21、古詩兩首》課例分析
一字詞教學:(基本上這些生字對于四年級的孩子來說,沒有什么困難,所以根據學生情況沒有進行指導,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基本理解詩句
(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已有經驗,讓學生自己結合了圖、文、課外資料來學習古詩,展示了學生的原有知識,為后來的指導打下了基礎,教師也能做到心中有數)
三、吟詩煉字,體會意境
(在我教學的時候,學生曾經提出“蓬頭”的兩種理解,一種是代表小孩子所梳的那個發型,從這個“蓬頭”可以看出小孩子很可愛,還有一種理解就是亂蓬蓬的頭發。孩子可以從這生發出去,想象到可能是孩子早上起晚了,著急的要去釣魚,來不及梳頭發的餓急切心情。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孩子對文本有不用的解讀!)
怕:(從“怕”字入手,一個怕字統領全文,潛移默化中讓學生學習到關鍵詞的妙處!)
(兩首詩歌都是向我們傳達了一種童趣,用前一首詩歌做例子,學習第一首扶,第二首放,學生也在其中學習了方法)
這堂課中,教師激情,學生積極,學得有滋有味,學出了古詩的味道。其中也潛移默化的教給了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一舉兩得。
當然,我也有一點思考:就是“搖招手”的理解。孩子的靈魂嫩如面粉團,不當心碰它一下,你的指紋就會印在他的內心深處,隨著他的年齡增長,那紋路就發展成腦組織紋路,發展成一種人生方式,因此,我們教師在教書育人中,可以從細微處塑造兒童健康向上的美好心靈。我們要肯定積極的想法,讓學生有獨特體驗的同時,結合行為規范準則,引導學生養成禮貌待人,樂于助人的好習慣,好品質。
【古詩小兒垂釣教案】相關文章:
小兒垂釣古詩12-12
古詩小兒垂釣10-20
古詩小兒垂釣賞析11-24
小兒垂釣的古詩翻譯03-29
古詩賞析小兒垂釣03-31
小兒垂釣古詩賞析01-28
小兒垂釣的古詩賞析01-22
小兒垂釣古詩原文10-17
《小兒垂釣》古詩的解釋08-12
小兒垂釣的古詩翻譯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