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楓橋夜泊古詩原文
寒山寺位于蘇州市姑蘇區,始建于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下面是楓橋夜泊古詩原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楓橋夜泊古詩
唐代: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創作背景
一輪殘月掛在夜空中,烏云蓋滿了天空,烏鴉那凄涼的叫聲,打破夜里的寧靜,樹葉上蓋著一層薄薄的白霜。
江面泛起了層層漣漪,風吹打著楓葉發出“咝咝”的響聲,港口漁船的燈光在夜光中若隱若現。詩人穿著單薄的布滿補丁的'外衣,一甩一甩的長袖,在夜空中顯得格外顯眼,那古胴色的臉有許多皺紋,他正呆立在船頭望著前方。遠處姑蘇城中,顯露出一點兒微弱的燈光,不時傳來嬉笑聲,守城門的士兵早已休息去了。
詩人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兒子和年邁的母親在寒峙港口為他送行的場景:老母親提著燈籠,兒子和妻子目睹著他的客船離去。可是他已經60幾歲了,想進京城趕考,做官,可是再一次名落孫山。“咚——咚咚”鐘聲響起,那一聲聲沉穩而有規律的鐘聲像鐵錘似的敲在他的心上,那種失望感覺又一次占據了他的心。船駛向了港口,船夫把船用纜繩綁住,并招呼客人們下船。詩人抬著腳,慢慢地走上了對岸。
此情此景,詩人寫下了《楓橋夜泊》這首詩。
譯文
明月西落秋霜滿天,幾聲烏啼山前;
江上漁火映紅楓樹,愁緒攪我難眠。
呵,蘇州城外那聞名海內的寒山寺;
夜半鐘聲,漫悠悠地飄到我的船邊。
賞析
這是記敘夜泊楓橋的景象和感受的詩。此詩自從歐陽修說了“三更不是打鐘時”之后,議論頗多。其實寒山寺夜半鳴鐘卻是事實,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孫覿的`《過楓橋寺》詩:“白首重來一夢中,青山不改舊時容。烏啼月落橋邊寺,倚枕猶聞半夜鐘。”即可為證。張繼大概也以夜半鳴鐘為異,故有“夜半鐘聲”一句。今人或以為“烏啼”乃寒山寺以西有“烏啼山”,非指“烏鴉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憂愁難眠”。殊不知“烏啼山”與“愁眠山”,卻是因張繼詩而得名。孫覿的“烏啼月落橋邊寺”句中的“烏啼”,即是明顯指“烏啼山”。
【楓橋夜泊古詩原文】相關文章:
古詩楓橋夜泊的詩意11-14
古詩《楓橋夜泊》賞析11-10
楓橋夜泊古詩賞析11-17
古詩楓橋夜泊張繼08-24
楓橋夜泊古詩拼音07-21
古詩楓橋夜泊解析06-08
楓橋夜泊的古詩賞析11-29
楓橋夜泊古詩的意思11-25
古詩楓橋夜泊解釋01-04
楓橋夜泊古詩翻譯及賞析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