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夏季的古詩
【文章導讀】 風兒帶著微微的暖意吹著,時時送來布谷鳥的叫聲,它在告訴我們:春已歸去。 以下 夏季的古詩 ,供您欣賞。
【篇一】暑旱苦熱
宋代:王令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
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干?
昆侖之高有積雪,蓬萊之遠常遺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間?
譯文
清風沒有力量驅趕暑天的炎熱,那西墜的太陽仿佛生了翅膀,飛旋在山頭,不肯下降。
人們個個擔心這樣干旱江湖大海都要枯竭,難道老天就不怕耿耿銀河被曬干?
高高的昆侖山有常年不化的積雪,遙遠的蓬萊島有永不消失的清涼。
我不能夠攜帶天下人一起去避暑,又怎能忍心獨自一個,到那兒去逍遙徜徉?
注釋
⑴屠:屠殺。這里意為止住、驅除。
⑵著翅:裝上翅膀。這里形容太陽騰空,久久不肯下山。
⑶昆侖:昆侖山,中國西部高山,傳說為擎天柱,是神仙東王公、西王母居住的地方。
⑷蓬萊:傳說中海中三仙島之一。遺:留存。
【篇二】夏日登車蓋亭
宋代:蔡確
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
睡起莞然成獨笑,數聲漁笛在滄浪。
賞析:
蔡確于嘉祐四年(1059年)中進士。積極支持王安石變法,元豐五年(1082年),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右丞相)。神宗死,哲宗繼位。元祐元年(1086年),罷知陳州。元祐二年(1087年)因為“軍器監之獄”受其弟蔡碩牽連,被貶知安州(湖北安陸),[2]夏日登車蓋亭,作了十首詩,此其第二首。《堯山堂外記》載:“時吳處厚箋注以聞,其略云:五篇涉譏諷。‘何處機心驚白馬,誰人怒劍逐青蠅’——以譏讒譖之人;‘葉底出巢黃口鬧,波間逐隊小魚忙’——譏新進用事之臣;‘睡起莞然成獨笑’——方今朝廷清明,不知確笑何事。”
這首詩,著意刻畫了作者貶官后的閑散之態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詩人的另一首詩說:“公事無多客亦稀,朱衣小吏不須隨。溪潭直上虛亭里,臥展柴桑處士詩”就是對他那種官冷事閑生活的寫照。不過,它沒有這首詩寫得委婉深切。
“紙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拋書午夢長。”“紙屏”,即紙屏風,以藤皮繭紙制成,取其雅致通風,屏上常以梅花蝴蝶為飾。這兩句說:游亭之后,便躺在紙屏遮擋的石枕、竹方床上,看了一會兒陶淵明的詩(“臥展柴桑處士詩”),感到有些倦怠,便隨手拋書,美美地睡了一覺。詩人是“夏日登車蓋亭”的,因而,讀了“紙屏、石枕、方竹床”,使人頓覺氣清意爽;讀了“手倦拋書、午夢長”,頓見詩人閑散之態;并且從“午夢長”中,還透出一點半隱半露的消息,這要聯系下文來理解。
“睡覺莞然成獨笑”,夢醒之后,詩人卻要“莞然”一笑。詩人所讀的書,是“柴桑處士詩”;詩人所作的.夢,也是耕樵處士之夢;夢中是處士,醒來是謫官,他想想昔為布衣平民(“持正年二十許歲時,家苦貧,衣服稍敝。”事見《懶真子》),鴻運一來,金榜題名,仕途廿載,官至丞相,后來天翻地覆,謫居此地,如同大夢一場。詩人“莞然獨笑”,是在“午夢長”中有所妙悟,從而領略到人生如夢,富貴如云煙。由此,他想到了歸隱;想到歸隱,馬上便有隱者的呼喚——“數聲漁笛在滄浪”。而聽到了“數聲漁笛”,他的歸隱之情就更加迫切了。
【篇三】首夏山中行吟
明代:祝允明
梅子青,梅子黃,菜肥麥熟養蠶忙。
山僧過嶺看茶老,村女當壚煮酒香。
賞析:
祝枝山(字允明)的《首夏山中行吟》所寫蘇州西郊一帶村女當壚煮酒的景象,讓人讀起來像吳語一般,輕快閑談,很具姑蘇特色。他的“有花有酒有吟詠,便是書生富貴時”,表達了那份滿足,那份陶醉,一切功名利祿、人世煩惱,在詩酒風流前,煙消云散。這首酒詩反映了詩人人性的自由復歸的愿望,重新發現自我,找到人生真正的歸宿。
【描寫夏季的古詩】相關文章:
描寫夏季到來的古詩精選04-21
描寫夏季到來的古詩06-29
描寫夏季的優美古詩06-22
描寫夏季荷花的古詩06-16
描寫夏季景物的古詩03-22
古詩中描寫夏季的好句06-22
描寫夏季景色的唯美古詩06-22
描寫夏季風光的古詩03-31
有關夏季的古詩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