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寒食節的古詩
寒食節原發地是山西介休綿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比端午節的`發生早358年)。據《辭源》、《辭海》“寒食節”釋義:春秋時,介之推歷經磨難輔佐晉公子重耳復國后,隱居介休綿山。重耳燒山逼他出來,子推母子隱跡焚身。晉文公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節。關于寒食節起源于介子推在介休綿山被焚的記載,最早見于西漢桓譚《新論·卷十一·離事》,后陸續載于《后漢書·郡國志·太原郡》、《后漢書·周舉傳》、曹操《明罰令》、《晉書·石勒傳》、酈道元《水經注·汾水》、北魏《齊民要術·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雜識》、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等典籍。歷史上,寒食清明兩節相近,久而久之,便合為一個節日。《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確記載:“(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大歷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準元日節,前后各給三天。”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大觀》載:“大致到了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關于寒食節的古詩,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寒食看花》
【唐】張籍
早入公門到夜歸,不因寒食少閑時。顛狂繞樹猿離鎖,踴躍緣岡馬斷羈。
酒污衣裳從客笑,醉饒言語覓花知。老來自喜常無事,仰面西園得詠詩。
2、《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3、《郊行即事》
【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4、《壬戌清明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5、《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6、《寒食上冢》
【南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7、《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官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8、《寒食》
【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 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 不獨明朝為子推。
9、《和子由寒食》
【唐】蘇軾
寒食今年二月晦,樹林深翠已生煙。 繞城駿馬誰能借,到處名園意盡便。
但掛酒壺那計盞,偶題詩句不須編。 忽聞啼貝驚羈旅,江上何人治廢田。
10、《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11、《寒食日獻郡守》
【唐】伍唐珪
入門堪笑復堪憐,三徑苔荒一釣船。 慚愧四鄰教斷火,不知廚里久無煙。
12、《寒食下第》
【唐】武元衡
柳掛九衢絲,花飄萬家雪。如何憔悴人,對此芳菲節。
13、《寒食野望》
【唐】熊孺登
拜掃無過骨肉親,一年唯此兩三辰。冢頭莫種有花樹,春色不關泉下人。
14、《寒食山館書情》
【唐】來鵠
獨把一杯山館中,每經時節恨飄蓬。侵階草色連朝雨,滿地梨花昨夜風。
蜀魄啼來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朧。分明記得還家夢,徐孺宅前湖水東。
15、《寒食郊外》
【唐】貫休
寒食將吾族,相隨過石溪。冢花沾酒落,林鳥學人啼。
白水穿蕪疾,新霞出霧低。不堪回首望,家在赤松西。
16、《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描寫寒食節的古詩】相關文章:
描寫寒食節的古詩大全08-08
描寫關于寒食節的古詩04-11
描寫清明寒食節的古詩12-25
描寫寒食節的古詩詞名句01-04
寒食節的古詩03-20
寒食節古詩03-20
關于寒食節的古詩03-20
有關寒食節的古詩03-20
有關寒食節的古詩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