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贈從兄閬之》古詩原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創作的詩。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贈從兄閬之》古詩原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作品介紹
《贈從兄閬之》的作者是李商隱,被選入《全唐詩》的第540卷第82首。
原文
贈從兄閬之
作者:唐·李商隱
悵望人間萬事違,私書幽夢約忘機。
荻花村里魚標在,石蘚庭中鹿跡微。
幽徑定攜僧共入,寒塘好與月相依。
城中猘犬憎蘭佩,莫損幽芳久不歸。
注釋
①約忘機:相約而為忘機之隱。頷、腹二聯均想象鄉間忘機境界。
②魚標:養魚的人用來作為標幟的木牌。
③猘犬:狂犬。蘭佩:屈原《離騷》:“紉秋蘭以為佩。”此借指幽潔清高之士。
翻譯
悵然遠望人間萬事皆與心意相違,曾在夢中以私信相約共同忘卻世俗機心。記得荻花村里養魚人的標牌依舊在,石蘚覆蓋的庭院中隱約可見鹿的足跡。幽深的小徑定當攜同高僧一同進入,清冷的池塘最好能夠與冷月相依。城中那些狂犬般的小人憎恨佩戴蘭草的人,莫要讓自己的幽香受損而久久不歸。
賞析
李商隱的《贈從兄閬之》是一首抒發個人情感與歸隱志向的七言律詩。全詩通過描繪對人間世事的無奈與厭倦,以及對歸隱生活的向往,表達了詩人復雜而深刻的內心世界。
首聯“悵望人間萬事違,私書幽夢約忘機”直接點出詩人對現實的不滿與失望,以及通過幽夢與從兄相約歸隱的愿望。這里的“忘機”指的是忘卻世俗的機巧與爭斗,追求一種超脫與寧靜的生活。詩人以“悵望”二字開篇,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表達了對世事無奈的深深感慨。
頷聯“荻花村里魚標在,石蘚庭中鹿跡微”則是詩人對歸隱生活的想象與描繪。荻花村、魚標、石蘚、鹿跡等意象,共同構成了一幅寧靜而和諧的田園風光圖。這些景物不僅展示了歸隱之地的清幽與美麗,也寄托了詩人對無憂無慮生活的向往。
頸聯“幽徑定攜僧共入,寒塘好與月相依”進一步闡發了詩人的歸隱心態。詩人想象著與高僧一同漫步在幽深的小徑上,或是與冷月相依于清冷的池塘邊,這種超脫世俗、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是詩人所向往的。
尾聯“城中猘犬憎蘭佩,莫損幽芳久不歸”則借物喻人,表達了詩人對現實中小人的憎惡以及對自身高潔品質的堅守。這里的“猘犬”指的是那些爭名逐利、嫉賢妒能的小人,而“蘭佩”則象征著詩人的高潔品質。詩人告誡從兄(也可能是自我勉勵),不要因為這些小人的嫉恨而損害了自己的幽芳(即高潔品質),應該堅守自己的志向,長久不歸于塵世。
創作背景
《贈從兄閬之》的創作時間不詳,但根據詩中首聯“人間萬事違”和尾聯“城中猘犬”所表露出的情緒來看,很可能作于李商隱仕途不順、心情低落之時。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李商隱自桂林返回長安后,雖然被選為盩厔尉,但他并未赴職,而是留任京兆尹鄭涓的假參軍事。此時的他經歷了仕途的多次打擊和親人的離世(如妻子王氏的去世),心情十分低落,遂發隱退之語、以泄胸中郁悶,寫下了這首《贈從兄閬之》。
作者介紹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漢族,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詩人。他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祖輩遷至滎陽(今河南鄭州)。擅長駢文寫作,詩作文學價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
據《新唐書》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詩》三卷,《賦》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特色
情感深沉:全詩情感深沉而復雜,既有對現實的不滿與失望,又有對歸隱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意象豐富:詩人運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荻花村、魚標、石蘚、鹿跡、幽徑、寒塘、冷月等)來構建歸隱生活的畫面,使得全詩充滿了詩意與美感。
借物喻人:詩人在尾聯中巧妙地運用了“猘犬”和“蘭佩”兩個意象來借物喻人,表達了對小人的憎惡和對自身高潔品質的堅守。
語言優美:李商隱的詩歌語言優美而精煉,善于運用典故和修辭手法來增強詩歌的表現力。在這首詩中,他同樣展現出了高超的語言藝術。
【《贈從兄閬之》古詩原文】相關文章:
潘閬《酒泉子》古詩原文及鑒賞08-04
《陳情贈友人》古詩原文及鑒賞07-26
贈汪倫古詩原文及賞析02-07
古詩《贈劉師服》原文以及注釋06-05
古詩《秋雨中贈元九》的原文賞析及注解10-12
康與之《訴衷情令》古詩原文及賞析09-26
《文侯之命》古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1-06
《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古詩原文及賞析10-27
古詩賞析之《望洞庭湖贈張丞相》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