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畫雁·眾禽事紛爭》古詩鑒賞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畫雁·眾禽事紛爭》古詩鑒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畫雁·眾禽事紛爭》
蘇軾
眾禽事紛爭,野雁獨閑潔。
徐行意自得,俯仰苦有節。
我衰寄江湖,老伴雜鵝鴨。
作書問陳子,曉景畫苕霅。
依依聚圓沙,稍稍動斜月。
先鳴獨鼓翅,吹亂蘆花雪。
【前言】
《高郵陳直躬處士畫雁二首》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組詩作品。這是兩首題畫詩。第二首詩寫野雁“閑潔”的品質,以及詩人畫雁的本意。這兩首詩寫得行云流水,自然天成。詩中意象不斷變幻,但始終不離主線,體現出規范與個性較為完美的結合。
【注釋】
⑸苕霅:水名,在今浙江省境內,通稱“苕溪”,其支流之一經吳興,稱霅溪。
【賞析】
第二首詩多用實寫,寫野雁“閑潔”的品質,以及詩人畫雁的本意。詩一開始,作者用畫外的“眾禽”“紛爭”反襯畫中的“野雁”“閑潔”,也在鄙棄與傾羨之間寫進了自己的心聲。接下去,“徐行”、“俯仰”寫動作,“意自得”,“若有節”寫神情,是“閑潔”二字的絕妙注腳。“我衰”以下四句寫詩人與此畫的關系。“我衰寄江湖,老伴雜鵝鴨”既照應這首詩的“眾禽事紛爭”,又回顧組詩中第一首的“弋人悵何慕,一舉渺江海”,在吐露遭受打擊以后苦悶心緒的同時,又寄托著不甘與小人為伍的情懷。句中“衰”、“寄”、“伴”、“雜”四字,在說明詩人遭遇的過程中還傳達了濃烈的感情色彩。“作書”兩句表面上看只在交代雁畫的來歷,實際上,這一聯詩的存在,不僅使不甘雜伴鵝鴨的思想更深一層,而且在全詩即將結束時點明詩與畫的關系,也使詩篇條理清晰,布局謹嚴。“依依聚圓沙”,再寫苕溪;“稍稍動斜月”,再寫曉景。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兩首詩的第九、十句開頭分別用上“慘澹”、“晶熒”、“依依”、“稍稍”,這是有意安排的,它們不僅使畫面更動人,詩的抒情味更濃烈,而且使兩首詩的音律顯得整齊、協調。“先鳴”兩句繼續寫雁。詩人的本意是題詠雁畫,然而此詩一開始卻由畫中之雁想到畫外的雁,又想到“眾禽”,再想到觀畫的“我”,繞了一個大彎子,最后才用畫雁作結束。也只有蘇軾這樣的文學家方能作出如此大膽的安排。從內容上看,最后兩句中出現的這只野雁一邊張嘴長鳴,一邊奮力鼓翅,以致吹亂了身邊的“蘆花雪”,這就是對第一首第四句所說的野雁的“無人態”的具體描繪。蘇軾在全詩結尾處才詳盡交代畫面的這一細節,章法上出人意表,藝術上也終于給讀者以完整的享受。此外,這兩句使用極樸素的十個字,卻把畫面交代得清楚逼真、細致入微,讓讀者既如同見到陳氏的雁畫,又如同見到苕溪上欲飛起的真雁,筆力十分驚人。
這兩首詩以詠畫為主,行文中又時時插進作者的思想情緒。結構上如行云流水,表面上不可捉摸,但逐句尋繹,則又自然天成,觸處生輝。詩中的意象不斷變幻,但始終不離主線。甚至用韻措詞,也常在規范中體現出詩人的個性來。蘇軾題吳道子畫時說:“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如果借用這一斷語來評價他自己的這兩首詩,也是十分恰當的。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父為蘇洵,弟為蘇轍,父子三人并稱“三蘇”。
嘉祐二年(1057年),參加殿試中乙科,賜進士及第(一說賜進士出身)。嘉祐六年(1061年),參加制科考試,授大理評事、僉書鳳翔府判官。宋神宗時,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出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外放治理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隨著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赦北還,病逝于常州。南宋時期,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文著述宏富,縱橫恣肆,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善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宋四家”;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寒食帖》《瀟湘竹石圖》《枯木怪石圖》等。
【《畫雁·眾禽事紛爭》古詩鑒賞】相關文章:
古詩早雁賞析11-04
早雁古詩詞04-20
李白古詩鑒賞07-18
杜甫古詩鑒賞10-24
《乞巧》古詩鑒賞08-12
《初日》古詩鑒賞03-04
《杏花》古詩鑒賞09-05
蟬古詩鑒賞09-19
古詩鹿寨的鑒賞09-23
梅花 古詩鑒賞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