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古詩原文及賞析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古詩,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古詩原文及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竹塢無塵水檻清,
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
留得枯荷聽雨聲。
注釋:
⑴崔雍、崔袞:崔戎?的兒子,李商隱的從表兄弟。
⑵竹塢:生長竹的池邊高地。水檻:臨水闌干。
⑶迢遞:遙遠。
⑷秋陰不散霜飛晚:秋日陰云連日不散,霜期來得晚。
⑸枯荷聽雨聲:雨滴枯荷,大約只有徹夜輾轉難眠的人才能聽到。
翻譯:
園亭里竹林環繞,經過一場秋雨的洗刷,景物煥然一新,空氣十分愜意。和崔雍、崔袞兄弟分別已經多日,思念之心遠隔千山萬水,不知他們現在怎么樣了。時已深秋,天空一片陰霾,遲遲不肯散去,霜竟然也來得遲了。天下起了雨,淅淅瀝瀝,打在枯荷之上,發出一陣錯落有致的聲響,似乎讓人略慰情思。
鑒賞
憑借詩人提供的文字語碼,我們完全可以想象一處鳳尾森森的竹塢,清幽之至,遺世超塵。非常奇怪又非常合理的是,越是在幽靜的處所,思緒卻偏偏象插上了雙翅而飛翔起來,哪怕思念的對象隔著幾重山水,幾重城池。濃重的陰云沉積不散,寒霜的遲到才留下了幾枝枯萎的荷葉在風中舞動,聽上去仿佛是秋雨瀟瀟。
在這首詩中,詩人并沒有用一字一詞來直接抒發他的情感,標明自己的情感狀態究竟如何,只使用了一個非常平常的中性詞—— “想思”,而其他則全是關于自然物象的描寫,是竹塢,是水檻,是秋陰,是枯荷。不過,這諸多物象竟然像是在黃連般苦澀的汁液中浸泡多時,等到嵌入這首感懷詩時,依然發散出沉重痛楚的傷感情調。這哪里是在寫物?明明是在寫心!可是我們又不能不看到,這首詩又不是浪漫放肆,它的內部結構又充滿了審美的秩序。紀昀解釋這首詩時曾經指明:“‘秋雨不散’起‘雨聲’,‘飛霜’起‘留得枯荷’,此是小處,然亦見得不茍。”也就是說,物象滲透了心聲,而心象卻又不侵凌物象,兩者之間達到了一合二,二合一的那種和諧境界。
李商隱是開一代詩歌風氣的天才。在李杜韓白這些大師的后面,創造顯然是難事。也許可以說,李商隱有他自己不得不然的獨特選擇。較之前輩而言,他也許不夠開闊宏大,不夠積極樂觀,但是他終究開辟了一條新路。這不僅意味著他撥轉了詩歌的創作方向,使之內心化與個人化了,更意味著他在心象的馳騁與物象的駕馭之間,尋求到了一種新的審美的均衡,一種新的創造意象的方式。如果一言以蔽之,則可以說李商隱的詩,盡得曲涵含蓄之美,而這正好體現了中國文化所特有的藝術精神。
作者簡介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古詩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李白《寄崔侍御》古詩的原文意思賞析06-12
《送崔九》唐詩賞析11-12
《旅宿》古詩原文及賞析07-26
崔涂《巴山道中除夜書懷》古詩賞析09-21
池州翠微亭古詩原文池州翠微亭原文賞析11-25
《宿建德江》古詩原文及賞析12-03
《春宿左省》古詩原文及賞析02-28
《尋雍尊師隱居》古詩賞析08-18
《春宿左省》古詩原文和賞析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