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升初語文考試古詩別董大賞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升初語文考試古詩別董大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注釋
1.董大:唐玄宗時著名的琴客董庭蘭。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古詩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盛唐時盛行胡樂,能欣賞七弦琴這類古樂的人不多。崔玨有詩道:“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 難。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終憐得董庭蘭。”這時高適也很不得志,到處浪游,常處于貧賤的境遇之中(他在《別董大》之二中寫道:“丈夫貧賤應 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但在這首送別詩中,高適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兩句“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用白描手法寫眼前之景:北風呼嘯,黃沙千里,遮天蔽日,到處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變成了 黃色,本來璀璨耀眼的陽光現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輝一般。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群雁排著整齊的隊形向南飛去。詩人在這荒寒壯闊的環境中,送別這位身 懷絕技卻又無人賞識的音樂家。
后兩句“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是對朋友的勸慰:此去你不要擔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個不知道你董庭蘭啊!話說得多么響亮,多么有 力,于慰藉中充滿著信心和力量,激勵朋友抖擻精神去奮斗、去拼搏。
【說明】
這首送別詩作于公元747年(天寶六年),當時高適在睢陽,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這篇作品當是寫高適與董大久別重逢,經過短暫的聚會以后,又各奔他方的贈別之作。而且,兩個人都處在困頓不達的境遇之中,貧賤相交自有深沉的感慨。
作品勾勒了送別時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現了詩人當時處在困頓不達的境遇之中,但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既表露出詩人對友人遠行的依依惜別之情,也展現出詩人豪邁豁達的胸襟。
創作背景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寶六年)春天,吏部尚書房琯被貶出朝,門客董庭蘭也離開長安。是年冬,董庭蘭與高適會于睢陽(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縣南),高適寫了《別董大二首》。
高適
高適(704—765年),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后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安東都護高侃之孫,唐代大臣、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世稱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贈禮部尚書,謚號忠。作為著名邊塞詩人,高適與岑參并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小升初語文考試古詩別董大賞析】相關文章:
別董大古詩賞析01-25
別董大古詩賞析12-02
[薦]別董大古詩賞析03-30
別董大古詩11-24
古詩別董大的寫作背景12-02
《別董大二首》古詩及賞析03-07
《別董大》高適古詩鑒賞06-04
小升初語文考試竹里館的古詩賞析06-08
《別董大》教學設計12-13
小升初語文古詩《詠鵝》賞析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