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賦》原文及賞析
《在我們的學習時代,我們總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八股,都屬于文言文。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別賦》原文及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原文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復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暫起。是以行子腸斷,百感凄惻。風蕭蕭而異響,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滯于水濱,車逶遲于山側。棹容與而詎前,馬寒鳴而不息。掩金觴而誰御,橫玉柱而沾軾。居人愁臥,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軒而飛光。見紅蘭之受露,望青楸之離霜。巡層楹而空掩,撫錦幕而虛涼。知離夢之躑躅,意別魂之飛揚。故別雖一緒,事乃萬族。
至若龍馬銀鞍,朱軒繡軸,帳飲東都,送客金谷。琴羽張兮簫鼓陳,燕、趙歌兮傷美人,珠與玉兮艷暮秋,羅與綺兮嬌上春。驚駟馬之仰秣,聳淵魚之赤鱗。造分手而銜涕,感寂寞而傷神。
乃有劍客慚恩,少年報士,韓國趙廁,吳宮燕市。割慈忍愛,離邦去里,瀝泣共訣,抆血相視。驅征馬而不顧,見行塵之時起。方銜感于一劍,非買價于泉里。金石震而色變,骨肉悲而心死。
或乃邊郡未和,負羽從軍。遼水無極,雁山參云。閨中風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曜景,露下地而騰文。鏡朱塵之照爛,襲青氣之煙煴,攀桃李兮不忍別,送愛子兮沾羅裙。
至如一赴絕國,詎相見期?視喬木兮故里,決北梁兮永辭,左右兮魄動,親朋兮淚滋。可班荊兮憎恨,惟樽酒兮敘悲。值秋雁兮飛日,當白露兮下時,怨復怨兮遠山曲,去復去兮長河湄。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陽,同瓊珮之晨照,共金爐之夕香。君結綬兮千里,惜瑤草之徒芳。慚幽閨之琴瑟,晦高臺之流黃。春 宮閟此青苔色,秋帳含此明月光,夏簟清兮晝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長!織錦曲兮泣已盡,回文詩兮影獨傷。
儻有華陰上士,服食還仙。術既妙而猶學,道已寂而未傳。守丹灶而不顧,煉金鼎而方堅。駕鶴上漢,驂鸞騰天。暫游萬里,少別千年。惟世間兮重別,謝主人兮依然。
下有芍藥之詩,佳人之歌,桑中衛女,上宮陳娥。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陰往來,與子之別,思心徘徊。
是以別方不定,別理千名,有別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奪神駭,心折骨驚,雖淵、云之墨妙,嚴、樂之筆精,金閨之諸彥,蘭臺之群英,賦有凌云之稱,辨有雕龍之聲,誰能摹暫離之狀,寫永訣之情著乎?
賞析
離別是人生總要遭遇的內容,傷離傷別也是人們的普遍情感。江淹的《別賦》擇取離別的七種類型摹寫離愁別緒,有代表性,并曲折地映射出南北朝時戰亂頻繁、聚散不定的社會狀況。其題材和主旨在六朝抒情小賦中堪稱新穎別致。
文章眉目清晰,次序井然。其結構類似議論文,開宗明義,點出題目,列出論點:“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首段總起,泛寫人生離別之悲,”黯然銷魂“四字為全文抒情定下基調。中間七段分別描摹富貴之別、俠客之別、從軍之別、絕國之別、夫妻之別、方外之別、情侶之別,以“別雖一緒,事乃萬族”鋪陳各種別離的情狀,寫特定人物同中有異的別離之情。末段則以”別方不定,別理千名,有別必怨,有怨必盈“的打破時空的方法進行概括總結,在以悲為美的藝術境界中,概括出人類別離的共有感情。其結構又似樂曲中的ABA形式,首尾呼應,以突出主旨。
《別賦》最突出的成就,在于借環境描寫和氣氛渲染以刻畫人的心理感受。作者善于對生活進行觀察、概括,提煉,擇取不同的場所、時序、景物來烘托、刻畫人的情感活動,鋪張而不厭其詳,夸飾而不失其真,酣暢淋漓,信然能引發共鳴,而領悟”悲“之所以為美。作者對各類特殊的離別情境,根據其各自特點,突出描寫某一側面,表現富有特征的離情。作者力求寫出不同離怨的不同特征,不僅事不同,而且情不同,境不同,因而讀來不雷同,不重復,各有一種滋味,也有不同啟迪。
善于抓住特征,善于選擇素材,還必須有相應的語言技巧,方可描寫出色。《別賦》的文飾駢儷整飭,但卻未流入宮體賦之靡麗,亦不同于漢大賦的堆砌,清新流麗,充滿詩情畫意。尤其是”春草碧色,春水淥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等名句,如溪流山中,著落預判,千古傳誦。
拓展:《別賦》賞析
“江郎才盡”說的是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江淹。也許真的是他晚年的某些作品不能為世人所認可,但是這樣的說辭并不能掩蓋他早年取得的光輝成就。江淹的《恨賦》《別賦》與鮑照的《蕪城賦》《舞鶴賦》可說是南朝辭賦的絕唱。他的駢賦主要以哀怨悲情為主題,抒發人生的哀愁悲涼。極其纏綿悱惻,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文章開篇點題——“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這一點睛之筆為文章增色不少,也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一個“別”字將離別之苦,分別之痛發揮的淋漓盡致,作者也由此想到許多許多江淹的《別賦》像一場多幕劇讓相同的蕓蕓眾生們在不同的情境下演繹他們各自的離別。《別賦》描寫了任俠、從軍、去國、夫妻、戀情等各種離別情景。“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別賦》描寫的各種離別,或慷慨悲歌,或纏綿悱惻,寫得參差錯落,豐富多采。文辭富麗,音韻優美,句法錯綜變化。以令人"黯然銷魂"的離別之情為描寫對象,概括了人世間七種不同境況的離別,以渲染"有別必怨,有怨必盈"的傷感之情,此賦不僅文詞富麗高華,音韻鏗鏘優美,句法錯綜變化,而且描寫極為精彩。下面我就來說說文中有關的離別。
去國離別之傷感。有人說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安土重遷的民族,不知道是不是經過科學統計得出的結論,不過作為一個以農為本的民族,我們千百年來釀成的鄉愁,能把任何一個在這片土地上生存過的`人醉倒。受楚辭影響的人海中肯定就有一個悠游自在的江淹,他在《別賦》里自如的化用著屈原的詩句,讓屈子沉痛的心緒又一次回蕩在異代人的心頭。會合知無日,這載著許多愁的小舟上的人,怎么都劃不動那沉重的雙槳,來來回回不肯向前,那和主人一樣悲傷的馬,久久的低鳴不已,讓那輛早應該開動的離別的車固執的停在山邊。可就算是如此的不想別,不愿別,再怎么死賴著最終也還是要走。人已經山長水闊的走了,留下來的“居人愁臥”整天望著那山一更水一更,心里總是空蕩蕩的好像是丟了東西,“怳若有亡”丟失的是什么呢,“所思在遠道”,同心而離居的人,任映在墻上的陽光漸漸地消失,月亮升起清輝灑滿了長廊。看到紅蘭綴含著秋露,又見青楸蒙上了飛霜。在日沉月升,寒露霜降中“巡曾楹而空掩,撫錦幕而虛涼”。離別的留守的,誰個不是“知離夢之躑躅,意別魂之飛揚”,這樣的相思到了極致,就當如屈子般“魂一夕而九逝”,剪不斷,理還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俠士離別之傷感。“韓國趙廁,吳宮燕市”引出了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四大殺手聶政、豫讓、專諸、荊軻,這四個人是“士為知己者死”的俠客典范。“ 割慈忍愛,離邦去里”,這些義薄云天的俠客舍棄慈母嬌妻的溫情,離開自己的邦國鄉里,又何嘗不是“瀝泣共訣,抆血相視”不知那擦拭的血是否是他們淚盡繼之留下的血淚。然俠客終非凡夫俗子,“驅征馬而不顧,見行塵之時起”縱馬遠去,慷慨決絕。“方銜感于一劍,非買價于泉里。金石震而色變,骨肉悲而心死。”不為死后的虛名,僅求報知遇之恩。這一別就是生死訣別;這一別待他們干出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盡顯男兒本色,留給親人的就只剩下生死相隔的絕望;這一別真真是義俠壯士的悲壯離別,場面何等的激烈昂揚,動人心魄。
從軍離別之傷感。“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多少父母就在這樣撕心裂肺的痛哭中永遠的送走了兒郎,送走了心頭的至愛,生命的希望。“邊郡未和,負羽從軍”,這些少年郎為了保家衛國,又或者為了實現統治者的野心,
拿起武器,告別家園。有的在這條不歸路上成為李廣般的將軍、英雄;更多的則成為無定河邊的枯骨想象著茫茫的“遼水無極,雁山參云”,那是極遙遠極艱苦的地方,那里有虎狼般的敵人,愛子、良人還能無恙的歸來嗎?與前一個場景的悲壯不同,這一回的畫面悲痛而讓人心酸。偏偏江淹覺得單單這些承受著人間最大不幸的百姓傾情演繹還不過癮,他還有意的涂抹上奪目的朝陽,燦爛的初露,霧靄籠罩的綠林,正值花期的桃李,用這大自然最美麗的春景來襯托人間的悲慘。這樣的技巧不知是否來源于某次不幸的巧合,“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在千百年文人們的繼承和選擇中這種反襯的技巧已經成為一種優良傳統。“桃李兮不忍別,送愛子兮沾羅裙”在做了種種鋪墊后,江淹選擇一對母子做這一幕戲的主角。
游子離別之傷感。游子走了,走的都是游子,留下的總是思婦,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鑄成了挺立世間的望夫崖,望夫石。情人的離別不僅僅是悲傷的也是纏綿的,相思一字纏繞著這些癡兒女的靈魂,如春蠶,到死絲方盡,如蠟炬,成灰淚始干。江淹不寫那追求功名富貴的男子,只細細的鋪敘那“瑤草”般風華正茂的女子慚對深閨中的琴瑟無心彈奏,重帷深掩遮暗了高閣上的流黃。春夏秋冬四季一一敘寫,鋪墊出的是隨著點滴流逝的時光堆積成的相思,春天樓宇外關閉了青翠的苔色,秋天帷帳里籠罩著潔白的月光;夏天的竹席清涼啊白日遲遲未暮,冬天的燈光昏暗啊黑夜那么漫長!這一幕與其說上演的是夫妻的分別,不如說是思婦一個人的獨幕劇,這一幕在文人的筆下上演了無數次,忠貞而又耐心的等待,在華章詞采中,在古詩民謠中,等待了一個又一個世紀,這樣的意象到底凝聚了多少象征,幾許深意,恐怕連習慣以思婦代言的詩人詞人們也未必能說的清楚。
情人離別之傷感,夫婦之思是禮法內的,發乎情止乎理,情人之間的癡情狂愛卻是禮法之外,難以自控的。前者是溫和,慢慢熬慢慢熬,用時間做薪柴,去熬生命那煲湯;后者卻是夜深時爆發的山火,帶著席卷一切的原始野性。可這樣的熱情卻偏偏要被束縛在禮法的牢籠里,要忍受離別的苦痛。“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到底傷如之何呢?前面幾幕離別總還是人間的,是禮法內的別情,而最后這兩幕一幕是情人之間的私心徘徊,另一幕排在情人之前演出的這一幕竟是駕鶴上漢,驂鸞騰天的華陰上士與人間的離別。江淹這樣安排的用意到底是什么,是無意為之,還是獨具匠心,在夫妻與情侶之間用仙凡之別徹底隔開,“惟世間兮重別,謝主人兮依然”告別了這個世間也就真正的告別了別離。在這樣的告別之后,偏又唱起了“芍藥之詩,佳人之歌”,這樣纏纏綿綿的情歌。
文章結尾作者又寫道“是以別方不定,別理千名。有別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奪神骸,心折骨驚”,將整篇文章之“別”作了一個總結,使各種離別之行猶如再現,使各種離別之愁躍然紙上,為文章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別方不定,別理千名,有別必怨,有怨必盈”,這個不完美的世界總有太多的理由令有情人分離。江淹的生花妙筆寫下的《別賦》不僅融入了他個人的坎坷經歷,時代的風云起伏,亦流淌著這世間所有有靈性的生物共有的悲哀。這世界哪個時代哪個地方會有哪個人一生能沒經歷過分離的悲哀呢。從這種意義上說江淹是如斯幸運,他創造出的作品超越了時空與意識形態的局限,他描寫出了人生難以逃避的悲哀,這樣的作品是永恒的。幾個世紀后的我們慨嘆著“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未來的人們將與我們共享這永恒的悲哀,只要這世界還有人,還有離別,就有心靈能對這樣的作品有感應。
【《別賦》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別賦原文及賞析03-23
江淹《別賦》原文及賞析03-19
《別賦》賞析03-17
別賦的原文及翻譯11-10
《別賦》原文與翻譯03-23
別賦原文及譯文03-10
《別賦》原文及翻譯01-15
鄭愁予現代詩《賦別》原文及賞析03-24
《別賦》課文賞析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