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有關粽子的謎語
下面小編們要和大家分享謎底是粽子的謎語,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角四樓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帶脫衣裳。 (打一食物)
身穿著蓑衣,肉兒香又甜,要脫去那蓑衣,就會手兒黏。(打一節日食品)
山里的殼,田里的肉,穿著衣服洗澡,脫下衣服吃肉。 (打一物)
兩片綠葉把米裝,小繩一綁真漂亮。(打一節日食品)
竹葉窩里睡白狗,戳一槍,吃一口。 (打一食物)
我在深山坳里坳,相公請我去看潮,我向娘子討把米,娘子反手縛我腰。 (打一食物)
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貧,半世煎熬。 (打一食物)
生在青山青朵朵,爬巖爬坎去找我,找到回家吃飽飯,拿棵草草拴住我。
珍珠玉粒女,嫁了窮夫竹葉郎。
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貧,半世煎熬。
三角四楞長,珍珠里面藏,想嘗珍珠味,解帶剝衣裳。
白色珍珠玉粒女,嫁了窮夫竹葉郎。
一個白胖子,裹著綠毯子,腰里扎根細繩子(打一食物)
珍珠白姑娘,許配筆葉郎,穿衣去洗澡,脫衣上牙床。(謎底:粽子)
一下去了八十八,剩下小二遭火災。(打一節日食品)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
粽子的來歷一
公元時期關于粽子的來歷。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把竹筒裝米投入江中,引魚蝦來食。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為什么后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后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于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節在宮中吃了九子粽后,龍顏大喜,贊不絕口,欣然賦詩一首:"四時花竟巧,九子粽爭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只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并且九種顏色的絲線扎成,形成五彩繽紛。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故"九子粽"便是多子多福的象征。清代詩人吳曼云,也寫有一首贊美九子粽的.詩篇:"裹就連筒米宿春,九子彩縷扎重重,青菰褪盡云膚白,笑說廚娘藕復松。
粽子的來歷二
古代時期關于粽子的來歷。端午節祭祀先祖,其實是后人賦予的內容。古人對端午,其實有種種說法,按《齊諧記》說法,因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粽子這種形色。因為蛟龍怕楝葉、綠絲。而李時珍《本草綱目》卻說:“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隗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因李時珍此種說法,故聞一多有 “端午為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之說。
關于粽子最早的記載是1600年前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士記》云:“仲夏端午,烹鶩角黍。”200年后南朝梁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于是以訛傳訛,相沿成俗。可見人們對忠義之士感情之彌篤了。 粽子并非源自祭奠屈原之死,它的起源說法很多。最讓人信服的是“包烹”之說,就是50萬年前發明用火熟食時,為了適口,用樹葉包裹食物放在火中煨后剝葉而食,這雖不叫粽子,卻已有粽子的雛形。經過40萬年的春秋更迭,進入石烹時代,先人們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墊獸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燒燙的石子使水沸騰,煨煮用植物葉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這就更像現在的粽子。 粽子的出現如本文開頭所說,但一說用于祭祖;又說為了紀念屈原殉難,兩說都有道理。
粽子的來歷三
春秋時期關于粽子的來歷。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稱為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后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農歷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 震遠同湖州粽
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端午節粽子的謎語】相關文章:
端午節粽子謎語大全05-06
粽子的謎語05-26
關于粽子的謎語05-26
謎底是粽子的謎語06-16
關于謎底是粽子的謎語03-31
關于粽子的謎語有哪些04-06
端午節的粽子11-17
端午節的粽子05-23
端午節的粽子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