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理論15篇【通用】
就業理論1
一、 馬克思主義相對過剩人口理論的基本內容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十三章“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中通過分析和研究伴隨著資本積累,資本有機構成提高對勞動力供求關系的影響,深刻闡述了相對過剩人口產生的根本原因、相對過剩人口的形式和作用。
(一)相對過剩人口理論基本概述
在馬克思看來,相對過剩人口是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伴隨著資本積累過程以及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一種經濟現象。“對勞動的需求,同總資本量相比相對地減少,并且隨著總資本量的增長以遞增的速度減少。”[1]這進一步說明了對勞動力的需求不僅受制于資本積累的總體規模,還與資本結構的變化有關,而這一切都與資本的本質——追求利潤最大化相關。因此,馬克思得出結論:“工人人口本身在生產出資本積累的同時,也以日益擴大的規律生產出使他們自身成為相對過剩人口的手段。”[1]資本集中是加劇資本積累的重要因素,資本集中同樣產生著相對過剩人口。“集中在這樣加強和加速積累作用的同時,又擴大和加速資本技術構成的變革,即減少資本的可變部分來增加它的不變部分,從而減少對勞動的相對需求”。[1]不僅如此,馬克思還指出了就業工人人數的減少比可變資本的減少還要快的事實。
“相對過剩人口的生產或工人的游離,比生產過程隨著積累的增進本身而加速的技術變革,比與此相適應的資本可變部分比不變部分的相對減少,更為迅速。”[1]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積累的增進,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速度要快于社會總資本的增長速度,因此,失業問題也就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一種常態。“在正常的積累進程中形成的追加資本主義是充當利用新發明和新發現的手段,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舊資本總有一天也要從頭到尾地更新,要脫皮,并且同樣會以技術上更加完善的形成在生產出來,在這種形式下,用較少量的勞動就足以推動較多量的機器和原料。”[1]“可見,一方面,在積累進程中形成的追加資本,同它自己的量比較起來,會越來越少地吸引工人,另一方面,周期地按新的構成再生產出來的舊資本,會越來越多的排斥它以前所雇傭的工人。”[1]這里的相對過剩人口或產業后備軍就是指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失業人口,因此,相對過剩人口理論也被看作是馬克思的失業理論。
(二)相對過剩人口理論的作用
關于相對過剩人口理論的作用,馬克思說道:“過剩的工人人口是積累或資本主義基礎上的財富的必然產物,但是這種過剩人口反過來又成為資本主義積累的杠桿,甚至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的一個條件。”[2]“過剩的工人人口形成了一支可供支配的產業后備軍,它絕對地隸屬于資本,過剩的工人人口不受人口實際增長的限制,為不斷變化的資本增殖而要創造出隨時可供剝削的人身材料。”[2]
第一、為一定時期內生產職能部門的擴張提供充足的勞動力支援。由于生產的發展是不平衡性、不確定性,在某個時期,由于各種原因會導致某些部門生產規模的突然擴張,需要吸收大批勞動力,而這些突然需要的大批量勞動力,就要由過剩人口轉化而來。如果沒有過剩人口的存在,這些部門的生產要得到突然擴張是不可能的。“這種周期性一經固定下來,那么,就連政治經濟學也會把相對的即超過資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過剩人口的生產,看作是現代工業的生活條件。”[2]
第二、相對過剩人口的存在所形成的巨大就業壓力,有助于督促勞動者提高其自身素質和勞動積極性,大量相對過剩人口的存在更有助于降低工業生產中的勞動成本。在相對過剩人口存在的條件下,“決定工資的一般變動是工人階級分為現役軍和后備軍的比例的變動,是過剩人口相對量的增減。”[2]同時,相對過剩人口的存在是強化勞動紀律,提高勞動積極性和勞動者素質的重要手段。
二、從馬克思相對過剩人口理論看當今我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
(一)當前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現狀
20xx年,中國有749萬名研究生、大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外加去年待就業的畢業生,20xx年的高校就業人數多達840萬。[3]20xx年已經接近尾聲,自20xx年逐漸成為接納高校畢業生主力的民營企業在今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流,"融資難、招工難、管理創新難、技術創新難"等問題影響和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各行各業都面臨著由經濟下行壓力帶來的重重困境。
(二)我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的成因
(1)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產生的就業矛盾
東部沿海及其他經濟發達地區成為畢業生首選就業地。根據相關調查,選擇以“北上廣”為代表的沿海地區就業者高達65%以上,而經濟欠發達、條件較艱苦的中西部地區則人才缺失嚴重,同時大城市的.一些邊遠郊區、縣、鄉鎮一級的民營企業、事業單位的人才需求也無法滿足。雖然國家出臺很多的優惠措施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西部去,支援祖國邊疆建設,但很多政策在實際推行過程中變成了空頭支票,福利的缺失使畢業生對西部、農村、落后地區望而卻步。
(2)用人制度的弊端導致高校畢業生就業難
從就業環境來看,用人制度的弊端使就業渠道嚴重不暢。由于我國目前的就業原則是戶口屬地原則,一些地區(特別是一些大中城市)設置就業戶口門檻,導致來自偏遠地區、小城鎮、農村籍的畢業生在找工作時四處碰壁,這實際上妨礙了人才資源的流動,大大限制了高校畢業生的擇業選擇面。[4]
2、高校方面的原因
(1)與擴招規模不相適應的培養模式
高校擴招造成教學資源分配不均、教學質量下降,直接影響到高校畢業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擴招后各類學校紛紛升格,中專升大專,大專升本科,學院升大學,普通高校爭著往綜合型、研究型大學的目標邁進。這種擴招的進程中凸現出師資力量短缺和人均師資占有率下降,特別是生源良莠不齊,導致了高校畢業生的綜合素質不高,從而直接導致高校畢業生信譽度的降低和就業壓力的增大。[5]
(2)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和升級與高校學科建設不合理之間的矛盾
高校人才培養機制與市場需求脫節是導致高校畢業生結構失調的主要原因。在當前,高校學科設置不合理的程度較為嚴重,熱門專業一哄而上,即使市場上一些熱門專業的畢業生早已人滿為患,但很多學校的相關專業還在繼續擴招。現在人才培養的觀念與機制以及高校相關學科建設遠遠落后于社會、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
3、高校畢業生自身的原因
(1)高校畢業生盲目樂觀的擇業心態
許多學生不能正確客觀地認識自我和分析自我,擇業時一味強調“我想干什么”,而不考慮“我能干什么”;不從自身的能力和社會需求出發,給自己恰當的職業定位,而是盲目地把目光盯在中心城市、沿海地區、國有單位和熱門行業,對就業抱有過高的期望值。這種不顧客觀的就業形勢和自己的競爭實力,盲目樂觀的擇業心態,無異于為自己的就業設置障礙。
(2)當代高校畢業生的職業認知能力較差
職業認知是指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職業個性、職業偏好以及面臨的就業信息等方面的認識。良好的職業認知有助于激發求職者的工作搜尋動機,提高工作搜尋的努力程度,從而使求職者取得良好的求職結果。調查表明,大學畢業生缺乏對自己的目標、性格、情緒特征、意志水平、職業興趣、職業價值觀等方面的準確認知,大多數畢業生缺乏對特定職業的職業能力特征、職業人格特征、技術技能、職業環境、職業報酬等方面的必要了解,不知道自己適合從事什么職業。
4、用人單位的原因
在實行“雙向選擇”就業辦法后,用人單位在畢業生就業過程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不應忽視的是,部分招聘方的用人標準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高校畢業生在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下競爭,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工作經驗的要求。許多用人單位,尤其是企業,在招聘大學畢業生時明確要求學生有相關工作經驗,從相關調查報告來看,64.1%的畢業生認為相關經驗不足將成為找工作時最大的限制因素;
(2)對學校的要求。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會將應聘人員的畢業院校作為首要的衡量標準而忽視對應聘人員個人能力的判定,這種擇校招聘也是導致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
(三)高校畢業生就業難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如何看待我國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學術界與理論界強調其嚴峻性和負面影響較多,實際上,隨著我國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并軌和各項改革措施向縱深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定數量高校失業、待業人口的存在,不僅對勞動力市場的合理優化、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高校人才培養機制轉變、國有企業轉機改制及經濟效益的提高,而且對整個社會經濟生活都產生了深刻的積極作用。
第一、適度失業、待業人口的存在,有助于我國勞動力市場的建立和完善,實現勞動力資源的市場優化配置。[6]規范、完善的勞動力市場是建立在勞動力供給與需求、價格決定及競爭上崗等一系列機制市場化運作基礎之上的,而所有這些又都是以一支適度數量的失業人口為前提的,所以失業人口的存在有利于加強市場競爭意識、促進勞動力資源的合理流動、提高勞動力資源的配置效率。
第二、高校畢業生中失業、待業人口的存在,增加了就業壓力,有助于提高擇業者素質和工作積極性。長期以來,我國國有企事業單位實行就業終身制,擇業者一旦進入國有制企事業單位就業,就沒有了就業壓力,再加上平均主義的勞動工資制度,嚴重損害了相關從業者的工作積極性,由此引發了國有企業的一系列問題,不僅造成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而且導致從業人員缺乏和喪失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和科技素質的動力,導致相關行業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低下,與我國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要求不相適應,因此失業、待業人口帶來的就業壓力無疑可以轉化為激發勞動者積極性和提高自身素質的強大動力。
第三、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度的增大有助于我國教育界合理配置教育、教學資源,各類高校優化課程設置,加強與社會、市場、用人單位的聯系,培養社會需要的實用型人才。就業難度的增大,會加強高校學生危機意識,督促他們努力學好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合理做好自身職業生涯規劃。
三、總結
通過對馬克思相對過剩人口理論和我國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現狀、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相對過剩人口是市場經濟和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
其本身不應被簡簡單單地貼上資本主義的標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亦有其存在的客觀必然性。但是我們也應該區別對待社會主義條件下相對人口過剩和資本主義條件下相對人口過剩的原因、性質、特點以及解決方案的不同。對馬克思相對過剩人口理論的正確態度應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失業人口的存在這一實際問題進行新的理論探討,而不應盲目局限于爭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著力尋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條件下如何解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對人口過剩的問題。
二、相對人口過剩在給社會帶來一定就業壓力、對社會穩定帶來一定影響的同時,其對社會的發展也有一定積極作用:保持適度的相對過剩人口符合社會化大生產的客觀需求。
所謂適度相對過剩人口,是指采取各種手段把社會失業人口控制在一個既能滿足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又不影響社會和諧、政治穩定、人民生活安定幸福的適當范疇內,從而可以最大限度激發市場經濟的內在驅動力、刺激相對過剩人口發揮出其對經濟發展的最大積極促進作用,降低其消極影響。
三、大學生失業、就業難問題是一個時代發展的新產物。
有關大學生就業問題是一個在表面上超出馬克思相對過剩理論范疇的一個新命題,但是其實質仍是符合馬克思經典理論概述的基本要求。要解決好當代大學生就業難、失業問題,仍需要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結合中國當代市場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結合當代中國教育的發展現狀的情況下加以解決。
四、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所折射出的當代中國教育體系混亂、課程設置不合理、教育與市場需求脫節、教育資源浪費、高校擴招所帶來的生源質量下降等問題,已經成為了全社會需要關注的大事。
合理規劃教育資源布局、整頓教育體系、嚴格把控高校人才培養機制、依據市場、用人單位實際需求制定培養方案、開設為相關專業與課程,從而創建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一體的教育機制。
五、盡管大學生就業難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提供了一定數量的人才儲備,對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
但是大量社會待就業人口尤其是高級知識分子的存在,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也是不言而喻的。失業、待就業就意味著收入的中斷,噪聲失業人口及其家庭的生活負擔加重,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從而引發各種社會問題,進而影響社會的安定團結不利于中國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所以必須加快建立和完善失業保障制度,盡可能的提供社會就業、創業平臺,避免社會震蕩,鞏固社會主義改革的成果。
就業理論2
控制理論就業方向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研究生)畢業出來后可以從事這些行業:自動化類的軟件、硬件開發。嵌入式開發。也可在高校搞理論研究。但一般得是博士。這方面的理論研究內容很豐富,可發很多高水平論文,當然也得看個人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
1.控制理論與智能控制
從事混沌預測控制、神經網絡控制、非線性系統辨識、魯棒控制理論及應用的研究。在理論研究的同時注重與實踐的結合,結合控制算法研究開展了智能儀表、智能設備等的'智能控制研究。
2.計算機控制以及系統工程和控制網絡技術
從事鐵路運輸自動化、容錯控制技術、虛擬現實、模式識別、檢測技術、人工智能、運動控制以及系統工程和控制網絡技術等方向的研究工作。該方向以應用為主,注重系統集成和工程應用。
三、從業領域
主要從業領域為:控制理論、控制技術和控制系統工程的研究;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從事控制理論教學研究、控制系統應用開發和工程設計。
四、主要相關學科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系統工程、計算機應用技術、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應用數學等學科。
控制理論簡介
控制理論是講述系統控制科學中具有新觀念、新思想的理論研究成果及其在各個領域中,特別是高科技領域中的應用研究成果,但是在民用領域即實際生活中有很嚴重的脫節。
飛行器控制技術的進步是與自動控制理論的發展密切相關的。控制理論在飛行器控制技術方面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
就業理論3
論文關健詞:就業導向 改革創新 職業教育
論文摘要:以就業為導向的改革創新是由職業教育的本質屬性決定的。以就業為導向,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創新的思路,是在社會學、經濟學、教育學的理論基拙上提出來的。以就業為導向,在職業教育中就應該充分考慮社會分層對畢業生就業的影響,正確定位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充分認識職業教育是獲取人力資本投資效益、尋求人才供需平衡的有效手段;充分認識職業教育是實現由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重要途徑。
據報道,20xx年以來,全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的畢業生每年都在110萬人以上,然而就業率僅為55%,這就意味著有將近一半的高職畢業生找不到工作。人才市場反饋的信息是很多企業招不到實用型高級技工,出現了“高級技工荒”。勞動和社會保障機構最近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城鎮企業共有1.4億名職工,其中技術工人7,000萬名,而高級技工僅占5%,與發達國家高級技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遠。高級技工的缺口高達數百萬人,充分暴露出我國職業技術教育與實踐崗位需求不相匹配的嚴重弊端。針對這種嚴峻的就業形勢,教育部明確提出了“以就業為導向,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創新”要求。“以就業為導向”,不是簡單地用就業率作為導向,而是以促進就業作為整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運用就業導向這一主線,連接政府、企業、學校和社會的各個方面,并貫穿于高等職業院校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在辦學目標上,要以社會需求為指向;在辦學定位上,要以就業為導向。其根本宗旨就是培養數以億計的適應我國現代化建設需求的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
一、社會分層與就業:以就業為導向改革創新職業教育的社會學思考
社會分層是社會學研究的范疇,概括地講,它是依據一定的標準,把社會成員劃分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級、層次的過程。近年來,在我國社會結構變遷和社會分層的研究中,一些學者提出了“以職業分類為基礎,以組織資源、經濟資源和文化資源的占用狀況為標準來劃分社會階層”的理論框架。以職業作為劃分標準,是因為任何職業都具有一定的職業聲望,通過職業,社會成員可以獲得與職業相對應的職業權利,職業還可以為社會成員帶來收人。所以,職業是多元社會分層的契合點,一個人一旦獲得了某種職業,也就獲得了相應的社會地位。
根據以職業為標準的分層原則,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變遷研究”課題組認為,中國社會是由10個社會階層和5個社會等級所組成,這是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的基本形態。10個社會階層是: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經理人員階層、私營企業主階層、專業技術人員階層、辦事人員階層、個體工商戶階層、商業服務員工階層、產業工人階層、農業勞動者階層和城鄉無業失業半失業者階層。5個社會等級是:社會上層,包括高層領導干部、大企業經理人員、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大私營企業主;社會中上層,包括中低層領導干部、大企業中層管理人員、中小企業經理人員、中級專業技術人員以及中等企業主;社會中層,包括初級專業技術人員、小企業的企業主、辦事人員、個體工商戶;社會中下層,包括個體勞動者、一般商業服務業人員、工人、農民;社會底層,包括生活處于貧困狀態并缺乏就業保障的工人、農民等。
針對我國目前的社會分層狀況,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應該定位為:在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培養對象應該定位于中下階層社會人員及其子女;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應該定位于在高中階段教育的基礎上培養數以千萬計的高級人才,培養對象應該定位于中層以及中層以上的社會人員及其子女。
職業教育應該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實施動態的以人為本的發展定位。然而我國職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偏離了正確的發展方向,尤其是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在就業時定位不清,不少學生和家長的思想仍然停留在傳統的就業觀念上,在擇業過程中緊緊盯住機關、事業單位、國企等“正規部門”,而對民營企業、私企、中小型企業少有問津。另外,職業教育文憑在就業市場的競爭中處于劣勢,這也是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情況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而,我們應該在職業教育發展中充分考慮社會分層對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的影響,強化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同時,要了解就業市場信息,加強職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為學生就業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引導學生從職業角度了解社會,了解自己,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增強學生提高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自覺性,引導學生步人對應的社會階層,做好適應社會、融人社會的準備。
二、市場搖求與就業:以就業為導向改革創新職業教育的經濟學思考
經濟學是關于投人一收益的科學,其研究核心是如何以最小的投人獲得最大的收益。從經濟學意義上說,以就業為導向發展職業教育既可以滿足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需要,也可以滿足人民群眾的根本要求。因為就業不僅能為國家帶來經濟的增長,也能對職業院校畢業生及家長帶來人力資本投資的目標收益。 教育投資是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人力資本知識存量和技能存量的主要途徑,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職業教育作為一種與社會聯系最緊密的教育投資,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收益。在未來勞動者身上進行人力資本的智力投資,必將提升人力資本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從而提高人力資本投資的收益。
職業教育投資對國家來說,是提高生產力、經濟效益和增加國民收人的來源;對個人來說,是獲得理想職位的重要條件。職業教育促進經濟發展,主要是通過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來實現的,這就決定了職業教育的中心任務和基本方向。如果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不能很好地就業,不能滿足社會生產對高素質勞動者的需求,職業教育就沒有實現自身的經濟功能。從另一角度看,家長花錢送子女到職業院校讀書,這本身是一種人力資本的投資行為,是為了實現未來收益的“積累”而并非“消費”。任何投資行為均是為了一定的目標利益,家長和學生的智力投資行為是為實現就業,通過就業、創業獲得收人來補償投資成本并獲利。職業院校承擔著為人力資本增加附加值的責任,只有讓學生如期實現就業和通過創業致富,其附加值才能成為交換價值,才能真正實現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的功能。
隨著我國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在人力資源的配置過程中,市場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要使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職業教育當然必須充分考慮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勞動力市場供需理論認為,勞動力的數量和素質、供給和需求,給經濟發展以極大的影響。若勞動力供給不足,會導致生產不足,從而限制經濟規模的'擴大;若勞動力供給大于需求,則導致就業不足,失業人口增多。勞動力供需調整,就是解決勞動力的就業問題。職業教育只有不斷滿足市場需求,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各類技術性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其畢業生才能充分就業。因為職業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是通過其“產品”(接受職業教育而提高了勞動技能的畢業生)進人勞動力市場,通過交換,完成資源“優化配置和組合”的過程,進而最大限度地發揮職業教育的經濟功能。職業教育的經濟功能發揮得越充分,社會的物質財富增長得越快,相應地職業教育得到的回報率也就越高,就會增強個人對職業教育的需求,而個人對職業教育需求的增強又能推進整個職業教育的發展和壯大。可見,職業院校畢業生充分就業是職業教育發展形成良性循環的一個重要保證,以就業為導向發展職業教育恰恰是實現這一良性循環的必要條件。
三、社會人與就業:以就業為導向改革創新職業教育的教育學思考
與其他類型教育相比而存在的職業教育類型,是實現人的社會化的一個重要途徑。所謂社會化,是社會通過各種方式,使自然人逐漸學習社會知識、勞動技能與規范,從而自覺遵守與維護社會秩序、價值觀念與行為方式,并成為社會人的過程。對于社會而言,這是社會文化得以延續的手段;對于個人而言,是個體被社會認可、參與正常社會生活的重要途徑。職業教育主要滿足的是人們從業準備的需求。從這個意義上講,職業教育一個重要的功能是使教育個體由自然人進化為社會人。促進人的社會化的一個核心內容是職業化。一個社會成員要真正實現由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變,是需要走上工作崗位的。因為職業是一個合格的社會成員所必須從事的,在人的生存與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們通常認為工作單位是個人進行職業社會化的主要場所。每一個人都要在工作單位的職業活動中學習職業技能,遵守職業規范,學會扮演職業角色。每一個人在工作單位中通過自己的職業活動和職業成就來確立自己的社會地位,實現個人的人生理想和價值,并在這一過程中形成個人能力、品格、氣質、性格等心理特征。以就業為導向發展職業教育,是充分考慮人的社會化的基本要求而作出的理性選擇。它擔負著把可能的勞動力轉化為能夠滿足各種社會需要的現實職業者的任務,是名副其實的職業引路人,能夠真正促進個體的職業社會化。我們應該以這一基本思想來指導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把學校的職業教育和教學改革與當地的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發展聯系起來,與勞動就業的需要結合起來。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把滿足勞動力市場的需求作為職業教育發展的動力,把提高學生就業和創業能力作為職業教育改革的方向。
就業理論4
論文摘要:為了有效地開拓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市場,要求高校轉變觀念,樹立營銷意識,對就業市場進行調研,結合對學生培養的特點,實施目標營銷戰略,重點從綜合運用營銷的4C''s組合入手進行開拓就業市場的策略研究并通過加強營銷隊伍的建設等有力措施,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更多雙向選擇的機會,切實發揮橋梁作用,努力實現畢業生的充分就業。
1營銷理論在就業市場中運用的可行性分析
隨著高校近年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畢業生就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單純依靠以前合作的用人單位來吸收畢業生作為高校解決就業問題的主要途徑已經不可能,“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這種情況要求高校要具有市場意識,借助現代科學理論,加強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管理和開拓,促進畢業生的充分就業。根據研究,營銷理論不僅可以為企業所運用,而且能被各種組織運用。正如營銷權威菲利普·科特勒指出:“營銷學是一門建立在經濟科學、行為科學、現代管理理論基礎上的應用科學”。通過對“高校培養畢業生”與“企業生產產品”,“畢業生就業”與“產品營銷”等特征的比較分析,我們發現普通高校作為一個主體組織,具有明顯的營銷組織主體的構成要件和具體特征,畢業生是高校的“產品”,用人單位則是高校面臨的消費者,高校將其培養的畢業生推向就業市場,滿足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需求的過程就是高校開展市場營銷的過程。因此,將營銷理論應用于高校的畢業生就業工作是必要的,也是切實可行的。
2營銷理論在就業市場中的應用
大學生就業已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因為這是關系到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一個問題,而要解決好這一問題,必須政府、用人單位、學校和學生四方共同努力。政府除了加強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外,還可以制訂一些促進畢業生合理就業的政策引導措施;用人單位需轉變用人觀,走出“人才高消費”的誤區;學生自身則需要不斷提高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而作為高校需要在全校開展“全員營銷”的教育,使全校的工作人員樹立營銷意識,運用營銷理念,以用人單位的需求為導向培養學生,加強就業指導,積極為學生的就業提供和創造機會。
2.1目標市場營銷策略的應用
高校,尤其是一所普通高校,需根據自身的辦學特色、辦學能力和地理位置,確定畢業生的就業范圍和就業單位性質,這有利于減小就業工作和畢業生求職的盲目性,也有利于幫助學校集中力量合理配置優勢資源,創造最大的社會效益。
高校負責就業工作的`人員通過必要的市場調研,了解就業市場狀況,結合學校開設的專業和近年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參考畢業生就業的地域分布、行業分布和就業單位性質等不同的市場細分標準將其畢業生就業市場細分為若干不同的子市場;再結合高校對畢業生的培養目標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需求狀況,對其畢業生進行市場定位,塑造他們在細分市場中的位置;并以此為依據選擇具有良好潛力和吸引力,且符合高校畢業生就業目標的細分市場作為目標市場。
2.2營梢組合策略的應用
傳統的市場營銷組合—4P''s 2.2.1用人單位的禽求 用人單位的需求既是高等教育的出發點又是落腳點,高校的辦學方向、專業設置、人才規格設計等都必須根據市場需求而定。同時,其人才產品又要服務于市場、經得起市場的檢驗。因此,高校應設置專門的市場研究部門,加大市場研究力度,科學地預測市場走勢,以市場為導向組織院校的整體運行,發揮自身優勢把握市場機遇。收集人才市場需求信息、市場競爭信息、國內外學術動態和專業發展動態信息以及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環境信息等。根據以上信息,開展人才需求動向研究、人才規格研究與設計、確定就業目標市場與人才市場定位、就業市場竟爭分析、新專業的開發與老專業的改造、畢業生就業指導等活動,并與有關組織、部門和用人單位協調溝通,切實了解其需求。 2.2.2用人單位所能接受的成本 就業市場跟一般的產品市場的一個很大的不同之處就在于,畢業生是一種特殊的產品,具有主觀能動性,其價格是由畢業生本人跟用人單位協商而定的。 首先,了解用人單位在招聘畢業生時可以接受的招聘成本。用人單位在招聘畢業生時會考慮招聘的畢業生在真正為企業創造價值之前所花費的成本,包括貨幣成本、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而且在不同的目標市場上不同的用人單位所能接受的招聘成本是不同的。 其次,了解畢業生的自我定位。畢業生通常會結合個人實力和所學專業,綜合考慮用人單位的性質、規模及其所在的地域、行業等因素及未來的發展和提升等因素來確定自己的就業期望值,進行自我定位。 最后,比較用人單位所能接受的招聘成本與畢業生的自我定位的差距。在就業市場,招聘和應聘雙方更多地是從自身的立場出發而忽略對方的需求,這不利于雙方達成就業協議。高校開展這項工作的目的是要在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點,并通過就業指導課等形式來引導學生,幫助他們調整好心態,促進雙方達成就業協議。 2.2.3為用人單位及畢業生提供方便 隨著高校畢業生跨省就業勢頭的增長,高校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隨之增加,為用人單位提供便捷的招聘渠道,并為其招聘過程提供盡可能多的便利性,在穩定已有市場資源的同時積極有效地開拓畢業生就業市場。 高校的就業部門在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發揮信息傳遞的紐帶作用,向目標市場提供畢業生情況的同時向畢業生反饋就業市場的需求。就業部門向用人單位寄發用人需求登記信息和畢業生生源信息,供用人單位參考;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務網絡,廣開信息渠道,利用網絡舉辦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相互交流的網上雙選活動,提高就業服務的效率、質量和水平。 高校的就業部門和相關工作人員要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為畢業生順利就業營造良好的氛圍。充分發揮就業部門的指導功能,給予學生“全程就業指導”,增強就業指導的有效性。 2.2.4與用人單位及畢業生的溝通 與用人單位的溝通,有利于高校及時了解其需求動態,也有利于促進相互之間的關系。高校要開拓新的畢業生就業市場必須要做大量的工作,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溝通工作。 第一,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溝通。二者的溝通渠道相對比較單一,這需要高校開展一些有針對性的座談和走訪活動,如主動安排用人單位進校作專場招聘宣講,請一些重要的用人單位到學校舉辦專場報告會,開展“畢業生暑期實習雙選會”等,為用人單位和學生建立相互了解的良好平臺。 第二,高校與畢業生之間的交流。高校要加強對畢業生的宣傳引導和思想教育工作,幫助他們樹立自主創業觀念、靈活就業觀念、竟爭就業觀念,邁好走向社會的第一步。高校可以開展畢業生座談會,了解畢業生對學校的評價及對學校教學管理的意見和建議,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革。 第三,高校與用人單位之間的溝通。高校保持與已有聯系的用人單位之間的關系,及時向用人單位傳遞學校的最新動態,并通過定期開展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及時了解用人單位具體的用人需求特點以及歷屆畢業生的工作表現反饋情況,及時調整學校的發展戰略,制定有效的就業指導工作思路。 在積極開拓新市場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溝通的連續性、經常性,及時把握就業市場的需求動態,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切實為用人單位提供能為其創造價值的畢業生。 2.3曹梢隊伍的建設 營銷理論是高校開展畢業生就業工作的理論指導,而一支訓練有素的專門隊伍是高校順利開展畢業生就業市場拓展工作的現實保障。 首先,加強專業隊伍的建設。高校負責畢業生就業的部門就是學校的市場營銷部門,關系學校的長期發展。面對近年來嚴峻的就業形勢,畢業生就業工作呈現出全程化、全員化、專業化、信息化的新特點,根據這些新特點,結合高校實際情況,一方面要擴大就業部門的規模,細化工作職能;另一方面要使工作人員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良好的能力素質。 其次,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開拓的輔助隊伍建設。高校要進一步轉變觀念和工作模式,加強制度建設和創新,積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員關心、支持和參與就業工作。一方面,密切聯系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全校形成“全員營銷”意識,在校內形成每一位教職員工都關心學生就業工作的良好氛圍,要求全校師生從學校生存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積極配合就業部門開展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會教育資源,例如通過與一些知名企業建立良好的關系,不僅邀請他們來校招聘人,而且邀請他們參與就業教育,不斷豐富就業指導內容,一舉多得。有了輔助隊伍的參與,高校開拓畢業生就業市場的進程將大大加快,而且將更為有效。 3結束語 將營銷理論引入畢業生就業市場是高校正在進行的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種新的嘗試,高校通過教育在全校形成“全員營銷”意識,在訓練有素的“營銷隊伍”的帶領下將營銷理論切實地貫徹實施,這不僅有利于管理原有就業市場,而且有利于及時了解人才市場需求情況,促進高校人才培養與人才市場需求的接軌,更有利于開拓新的就業領域,拓寬高等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渠道,促進畢業生的充分就業。 【摘要】心理資本作為個體內在積極心理資源,對大學生就業能力起到正向預測作用,心理資本中的自信、樂觀、希望和韌性能夠促使大學生設立合理的就業目標,增強對求職情境的掌控,有效抵御焦慮反應,尤其在面對就業壓力、求職挫折時能夠幫助大學生合理歸因,保持積極心態和持續的就業動機。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應通過全程生涯規劃、導師制學習、實踐創新、職業體驗以及結合就業心理輔導方式開發大學生心理資本,提升綜合競爭力。 【關鍵詞】心理資本;自信;樂觀;韌性;就業能力 有關就業能力(Employability)研究最早出現于英國,著重個體勞動者潛在可雇用性方面的研究,雖然目前有關理論和實證研究非常豐富,然多以在職人士為研究對象。國內學者以大學生群體為對象展開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豐富的成果;關于大學生就業能力雖然沒有公認的統一的定義,但都比較一致地認為大學生就業能力是一種獲得、保持、發展工作的綜合能力(陳勇,20xx),是大學生綜合素質和潛在能力在其職業生涯上的集中體現。20世紀末積極心理學興起以后,FredLuthans等人(20xx)將積極心理學理論引入組織行為領域,形成心理資本(psychologicalcapital)的概念,隨后有關心理資本研究大量涌現。心理資本指的是個體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積極心理狀態,包含了自信、樂觀、韌性和希望四個維度,具有可測量、可開發、可培養的特性。心理資本和就業能力作為個人內在潛在素質,具有很大相關性,心理資本的可測量、開發、可培訓的特性為大學生就業能力的開發培養提供了新的路徑。 1心理資本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促進作用 近年來,國內以大學生群體為研究對象開展相關就業能力的研究逐漸豐富,沈曉梅(20xx)、馬亞靜(20xx)、李曉娟(20xx)等對心理資本與就業能力關系展開了理論方面探討,李金地(20xx)王堯駿(20xx),師玉生、安桂花(20xx)的研究發現,心理資本的自我效能感、韌性、希望和樂觀因子對就業能力具有正向預測作用。吳旻(20xx)等人研究也發現大學生事務型心理資本(自信、樂觀、韌性、希望)對其就業能力有顯著的預測作用。韓菁(20xx)等通過實證研究,均發現大學生心理資本對就業能力有著正向的預測作用。因此,在高校大學生群體中開展心理資本干預將有助于有效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1提升自我效能感,樹立大學生就業信心 從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角度,自我效能感能有效減輕壓力對機體造成的不利影響,從而提升工作績效。工作績效的提升又將有效提升自我效能感。在現實中,自我效能水平較高的人往往能確定較高的工作標準,并能主動追求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將有助于大學生對就業目標的追求,成為發展自我提升自我的內在驅動力,使得就業過程的主動性增強,體現在面對嚴峻就業形勢和外在就業壓力時,依舊有充分的自信去面對和克服阻力,尋找與自身條件和生涯發展規劃相適應的職業目標,避免盲從或者“高不成低不就”的消極就業狀態。此外,自我效能感影響著大學生在就業選擇時的意志努力和堅持度,面對就業壓力和挫折時不會輕易放棄。在求職過程中,自我效能感比較高的大學生會確信對求職情景的控制力,從而減少緊張、焦慮等消極情緒的困擾,因此,在就業過程中精力充沛、思維活躍,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活動中,專注于問題和困難上,積極尋求解決之道,并利用情景激發出更大的能量來發揮潛能,使活動取得良好效果。 1.2開展心理資本開發,增強大學生就業韌性 韌性是心理資本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又稱心理彈性、復原力,是個體對外界變化了的環境的心理及行為上的反應狀態。日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求職過程中大學生常常遭受拒絕。研究發現,韌性好的學生即使在失敗的.情況下也能夠肯定自己的努力,有所作為。韌性有助于壓情境下的情緒控制和堅持不懈,能有效緩解焦慮,保持心理健康,并采取積極的應對方式,比如調整職業期待,改變認知、運動宣泄、重新規劃、接受培訓等有效能夠緩解就業壓力和提升就業能力的積極途徑。而韌性較低的學生在面對求職失敗等挫折情景時,更容易產生情緒和行為方面的問題,比如焦慮、抑郁、自暴自棄、逃避、攻擊等。因此,培養高韌性的大學生是高校就業工作困境突破和高素質人才培養的另一個有效途徑。 1.3保持樂觀,幫助大學生正確求職歸因 在面臨失敗和成功時,人們往往會自我去尋找原因。積極心理學家馬丁斯林格曼(MartinE.P.Seligman)認為具備樂觀型解釋風格的個體在面對失敗和挫折時,通常會做外部的歸因,認為失敗、挫折都是暫時的、是特定性的情景事件等外部的因素引起的,而在面臨成功和成就時,樂觀型解釋風格的個體會認為成功和成就是自我的內在原因所致,而且是長期的,并會影響到其他活動。因此,具有樂觀解釋風格的個體,在面對外在的就業壓力時,會采取幽默、升華等積極的心理防御機制,避免壓抑和焦慮等心理問題。就業競爭異常激烈的就業市場中,大學生求職中難免遭遇挫折和失敗,高校在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過程中,應當注重引導大學生進行正確歸因,逐步形成“樂觀型解釋風格”,幫助他們擺脫求職挫折感,保持積極心態。 1.4體驗積極,保持對就業目標的不懈追求 希望作為心理資本的另一重要維度,指的是人的一種基于內在成功感的積極動機狀態,表現為對目標的鍥而不舍;體現在對目標追求過程中的積極狀態,從總體來看,希望品質能夠促使個體長期維持興趣、高興、自豪等積極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個體的就業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發揮,特別是社會交往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得到有效發揮,從而促使大學生個體獲得更多的人際支持和就業資源;同時,良好友善、積極健康的持續狀態和堅持有序、路徑規劃的行為特征,在經歷一段時間后會逐步穩定內化,構成大學生內在較為穩定的人格特點;從就業具體情境來看,“個體在遭遇就業失敗挫折等負面影響時,對目標堅持不懈的積極狀態和鍥而不舍能幫助個體更客觀地看待失敗和挫折,從而更快地調整好培養心態,以積極的精神面貌主動出擊”,體現出百折不撓的品質,克服阻礙達成就業目標。 2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開發就業心理資本 2.1全程生涯規劃,提升就業希望感 高校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勢必要注重對心理資本的開發,做好大學生的全程生涯規劃就是要激發培養學生的希望感,幫助學生全面分析自我、用專業方法評估職業興趣、職業價值觀、職業性格、職業性向等,充分發掘內外在資源,和全面了解就業市場、就業政策環境等基礎之上設立合理且富有一定挑戰的生涯目標,幫助學生學會將目標分解,幫助尋找發掘達成目標的不同路徑,可能出現的挑戰、可以利用的資源以及解決預案等,當小的子目標達成后,就會產生積極體驗,一方面會增強學生對自身的認可,提升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會鞏固達成下一個目標的期望,增加希望感,進一步激發學生自我實現的內在需求。 2.2實踐創新開發大學生自信品質 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和創新活動,讓他們在真實而可行的任務中增加經歷和見識,“讓他們了解職場環境和崗位要求,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和交往技能,增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到創造價值的困難與快樂,培養良好職業素質”。 2.3導師制培養方式促進自主探索 本科生導師制培養模式為大學生心理資本開發提供一種創新性的途徑,一方面,專業導師能夠提供榜樣和重視他人的力量,提供大學生模仿和替代學習的對象,另一方面導師可以提供實踐的情景和真實體驗,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發現學生存在的困難,及時幫助解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選擇研究專題,圍繞任務展開學習,進行結果檢驗和過程總結,有助于自主探索,保持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態度,增強克服困難的韌性,導師在這過程中也可以引導學生對學習結果進行合理歸因,提升自信。 2.4職業生涯體驗開發大學生職業韌性 職業生涯體驗周、崗位實習等方式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職業情境,多次的演練一方面可以提高內心的職業安全感,將這些情景中學習成果可以內化和遷移到以后的就業情境,有助于就業能力提升,另外,幫助學生通過對演練中問題和困境的解決,學會積極的歸因模式,改善對自我和就業的期望、動機和外在行為反應,提升職業韌性。 3設計就業團體輔導方案全面開發就業心理資本 大學生心理資本開發,除了從總體上融入心理資本開發方法,還可以依托就業指導中心和心理健康中心開展專業化的心理干預方法,基于某個小的就業團體的開展就業潛能開發的方式,通常顯得更具有實際操作性,就業團體心理輔導是常用的一種干預方式,基于積極心理資本理論的就業輔導團體方案設計可以運用心理測評、游戲、互相評價、個人反思、視頻觀看、制定計劃結合的方式,設計游戲導入、自我探索、敘事重構、建立計劃等環節設計進一步開發積極就業心理資本,適度設置就業相關的障礙和挫折情境,允許體驗失敗,并引導個人反思和內省,引導大學生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在心理舒適區以外選擇最想完成的事件且制定計劃,幫助大學生們分析實現的步驟和找尋有效資源,重點訓練學會延遲滿足,選擇更有韌性的做法以應對障礙,提高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彈性,提升就業心理資本。 參考文獻: [1]陳勇.大學生就業能力及其開發路徑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xx. [2]沈曉梅.基于心理資本的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J].中國高教研究,20xx(12). [3]馬亞靜,段鑫星.就業困境與突圍之道:大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分析與提升[J].繼續教育研究,20xx(10). [4]馬亞靜.基于就業能力的大學生心理資本開發[J].現代教育管理,20xx(2). [5]高艷,喬志宏.大學生就業能力結構及其內部關系:質的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xx(11). [6]歐少彬.大學生積極人格與就業能力相關性研究[D].廣州: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xx. [7]吳旻,范婷,吳先群.江西省大學生積極心理資本與就業關系的研究[J].心理學研究,20xx(4). [8]韓菁.心理資本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影響[J].教育導刊,20xx(11). [9]劉婷.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與提升[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xx(5). [10]王堯駿.心理資本對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影響[J].應用心理學,20xx(19). [11]師玉生,安桂花.學生心理資本與就業能力的現狀調查與對策分析[J].社會心理科學,20xx(157). 政治學理論 就業方向: 畢業生主要在中央和地方各級黨政機關作公務員,到企事業單位和公司從事管理工作,到學校、科研機構、軍隊系統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中外政治制度 就業方向: 本專業就業方向為黨政機關、新聞出版機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和社會團體等單位,從事政府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教學科研、公共關系、專業咨詢,以及在學校擔任政治老師。 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就業方向: 畢業生就業出路相對較窄。但由于學科性質的特殊性畢業生可到黨政部門、高等院校、科研單位、新聞單位、事業單位從事公務員,講師,科研或者編輯等工作。此外還可以在學校擔任政治老師。 中 共黨史 就業方向: 主要在教育局,政策研究室,黨史研究室,黨政機關,政府部門等機構從事黨務工作,可以到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進行教學和研究。 國際政治 就業方向: 1.國家公務員,在各級黨政機關、外事部門工作,負責行政與外事協商以及政策研究。 2.高校教師,在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工作,負責國際政治及相關專業的教學和科研。 3.記者、編輯,在中央和地方新聞媒體機構工作,負責創意策劃、理論編輯和新聞采編。 4.研究人員,在科研機構工作,負責相關理論研究和對國家相關政策的分析。 國際關系 就業方向: 1.外交外事系統; 2.各種教學、研究機構; 3.各種新聞出版單位負責國際版的編輯、記者、評論員; 外交學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在各級黨政機關、外事部門、新聞單位和教學科研機構從事外事外交、政策研究、對外宣傳、國際新聞采編、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有部分進入非公有制民營企業從事需要外語能力相關的職業。 社會學 就業方向: 1.進企業,企業的市場部需要的是會市場調查、懂得社會心理學常識的人。 2.進入政府部門,政府決策、調研、管理部門公務員。 3.報刊、雜志、出版社等有關企事業單位。 人口學 就業方向: 1.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師 2.人口研究機構研究人員 3.政府決策、調研、管理部門公務員 4.報刊、雜志、出版社、保險公司、市場調查等有關企事業單位。 人類學 就業方向: 畢業生適應工作領域分別為各級黨、政機關中的民族、宗教、統戰、民政、僑務、外事、旅游、文物、博物館等部門和相關的政策研究機構、事業單位、群眾團體和各類公司、企業、外國在華機構及基金會等非盈利組織,以及企業中的公關、策劃、管理和文秘部門。 民俗學 就業方向: 1.各種博物館從事研究工作。 2. 高校和科研院所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 3. 各種民俗文化宣傳公司。 民族學 就業方向: 1.各級黨政機關中的民族、宗教、統戰、民政、僑務、旅游、文物、博物館等部門。 2.政策研究機構、事業單位、群眾團體。 3.各類 公司、企業、外國在華機構及基金會等非盈利組織以及工廠中的公關、策劃、管理和文秘部門。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 就業方向: 此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方向主要是在高等院校從事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的教學、科研工作,能夠在黨和政府的民族、宗教、統戰、宣傳等部門從事管理、研究和咨詢及相關工作。 中國少數民族經濟 就業方向: 1.在高校教學和研究機構; 2.在金融系統就業; 3.在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就業。 中國少數民族史 就業方向: 該專業畢業生可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社會團體和各類企、事業部門從事實際工作,可以留校任教或者到科研單位進行學術研究,還可以考博繼續深造。 中國少數民族藝術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到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從事少數民族藝術史和藝術理論教學科研;文化藝術事業管理部門從事相關工作。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就業方向: 此專業畢業的學生主要是在黨政機關、新聞出版機構、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從事行政管理、宣傳教育、政策研究工作,以及在學校、科研單位從事政治學、行政學等相關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可以參加公務員考試考取功名或者考博繼續深造。相關職位:考研政治教師,專職輔導員,出版社網站編輯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就業去向: 專業就業前景一般,主要是在黨政機關、新聞出版機構、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從事行政管理、宣傳教育、政策研究工作,以及在學校、科研單位從事政治學、行政學等相關學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相關職位:黨務工作專員,考研政治教師,出版社網站編輯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就業方向: 該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進行教學科科研,還有部分畢業生進入到國家機關、文教事業、黨政部門、科研機構和各類企事業部門從事實際工作的專門人才。再就是從事理論宣傳工作;在報社、出版等部門從事理論工作。相關職位:黨務工作專員,考研政治教師,出版社網站編輯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就業方向: 本專業的就業面比較窄,因為其是理論的學科,所以畢業后最好的去向是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或者到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科研、組織和管理機構從事相關研究性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后能勝任中學教學工作和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思想政治工作、黨群工作及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畢業生也可根據自己的職業興趣、特長、職業氣質等方面在新聞機構從事政治、時事方面的報導與關注,也可在企業的政工科、工會、宣傳部等部門就職。相關職位:專職輔導員,黨務工作專員,政治教師,出版社網站編輯,教育管理人員,黨群干事,招生辦主任,黨群工作部組織專員。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廳教學改革課題“新升本科院校法學專業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培養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湘教通[20xx]401 號)的階段性成果之一;并由民商法學湖南省重點學科建設項目資助。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幾年來,我國有多所新升本科院校,他們大多開設了法學專業,這些法學專業基本上是建立在專科時期的法律事務專業的基礎之上,但在本科院校建設模式和規范之下,與原有的專業建設目標、建設理念、人才培養目標、學科建設模式等均有著很大的區別,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培養方法、理念和機制也隨之發生了新的變化,故此,基于對就業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的分析,新升本科院校重構法學專業理念和機制已經是當務之急。 二新升本科院校法學專業建設理念重構的意義 第一,是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20 年)》關于科教興國戰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戰略和精神的迫切需要,是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著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的需要。但我國目前的情況是,法學專業畢業生就業較為困難的現實情況以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具體要求下,法學專業大學生就業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不足更加凸顯,能否較好地解決這些深層次的問題是關系到我國能否培養高素質法學人才的關鍵因素。 第二,是迎合新升本科院校法學專業建設、實現法學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的需要。新升本科院校法學專業相對于專科時期的法律事務專業而言,專業建設目標、建設理念、人才培養目標、學科建設模式等均有很大的區別,有著更高的要求和標準;我國法學專業大學生普遍存在著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不足的問題,這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頑疾和詬病,這顯然不符合法學專業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新升本科院校因為本科專業建設經驗不足等原因,對此尤其要引起高度注意。 第三,是突出法學專業大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加強我國“軟實力”的需要。教育之不行,立人則虛置;立人之不行,文化就萎縮;文化之不行,實力必疲軟。教育是增強一個國家“軟實力”的血液,它循環于國家的整個軀體。教育的終極目的是要傳承和發展民族文化,是要將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如果法學專業大學生經過數年的高等教育依然缺乏社會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致使理論難以聯系實際,知識難以轉化為生產力。 第四,這是解決當前法學專業大學生就業實際問題的需要。根據早先的調查,例如,根據《20xx 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法學大類畢業生就業率排名倒數第二。20xx 年麥可思研究院對20 多萬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統計出了最難就業和最好就業的10 個專業。一些專業連續多年出現了就業偏難、畢業生薪資偏低的情況。其中,動畫、法學等專業連續三年被亮紅牌。[1]可見,“就業難”成為法學專業大學畢業生心頭的一塊大石。從實現角度來看,法學專業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直接關系到他們的就業問題。如果高等學校培養出的法學專業大學生欠缺社會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其結果必然就是其在人才市場中缺乏競爭力和吸引力。因此,先不論該報告的數據是否精確或客觀,法學專業大學生就業困難已是不爭的事實。此外,根據有關調查,大學生的實踐能力成為用人單位關注的重點。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最看重的是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在學生的綜合素質中,實踐能力更被看重。可見,包括法學專業在內的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對于實現就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第五,這是為司法部門特別是基層司法部門以及企事業單位提供合格法學人才的迫切需要。近10 多年以來我國法學高等教育發展非常迅速,招生和畢業人數翻了數倍,但是由于普遍缺乏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一方面表現出法學專業大學畢業生相對過剩,而另一方面司法部門特別是基層司法部門以及企事業單位卻招聘不到合適的法學專業畢業生,例如,有的地方基層法院未能引進法官已經多年,現有法官的案件審判案件數量和工作量不堪重負。故此,培養和提升法學專業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是為國家和社會提供合格法學人才的迫切需要,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三法學專業建設理念重構的幾點思考 (一)在堅持法學基礎教育的基礎上,強調社會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的培養 如何加強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應當不是一個新話題,許多研究者和高校提出了不少的觀點和采取多種措施,例如,有的學者提出確立“生本關懷”培養理念,激發大學生鍛煉實踐能力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積極開發并利用高校專業教育教學資源;加大高校與用人單位的合作力度,構建校內外一體化實踐教育體系;有的學校通過加強學校與實習基地的聯系、加強實習學生的鍛煉來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例如湖南警察學院與多個市縣公安局、人民法院、律師事務所等實踐機構開展了實習基地的合作,取得了較為成功的經驗;有的學校通過大學生社會調查來鍛煉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如湖南農業大學曾組織學生在對張家界貧困山區貧困兒童情況的調查和宣傳,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有的學者和學校則主張或踐行“五位一體”的教學方法來提升法學專業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五位”是指法學專業學生職業技能的主要內容,具體應包括交流、查閱、寫作、調查和思辨五個方面,“一體”則指實踐性教學模式應以培養學生法律職業技能為體)。[2] (二)實現社會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之間的有效互動 “重理論,輕實務”一直是我國大學教育的重要特點。純粹的理論學習不可能造就具有創新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的人才。探索一條如何有效地將理論付諸于實踐、如何將學生的法律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以及就業能力與社會實踐能力之間如何互動的有效途徑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通過社會實踐能力來提升就業能力,反過來又通過社會實踐能力激發和促進就業能力,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通過理念的轉變和機制的改革,發掘法學專業大學生的潛質素質,讓法學專業學生從單一的專業知識學習中解脫出來,從枯燥乏味的書本知識中解脫出來,讓學生既掌握了本專業知識,又能學到書本上學不到的社會知識,并且在法律思維、學習方法、表達技巧、分析和解決實踐問題等方面得到綜合訓練。 (三)突出法學專業的職業素質教育和實踐 大學生就業能力結構由以下四個要素構成:專業能力、通用技能、個人品質、職業規劃能力。[3]可見,專業能力構成了大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部分。許多西方國家成功的經驗可以作為我國的重要借鑒。例如美國的法學教育一直以來都明確將促進法律職業或者為職業提供準備設定為教育目標,法學教育注重的是法律人的思考方式、法律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而法學專業的教育目標決定了其法學院在教學方法上必然注重學生法律職業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基于法學專業大學生法律職業素質和專業能力的考量,法學院或法學專業的教學方法也應當隨之與之相適應,提供合適培養路徑和方法。譬如,美國的法學院以“案例教學法”(Case method)為其主要教學模式,發展并運用“診所法律教育”(clinical legal education)和“模擬口頭辯論練習”(oralargument exercises)。為了幫助學生更有效地“搭建理論分析和實踐知識之間的橋梁”,將“正式的法律知識”和“法律實踐經驗”統一起來。[4]因此,這種通過實踐教學方法和路徑提升和培養法學專業大學生法律職業素質和專業能力的成功實踐對我國法學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四結語 立足新升本科院校,研究和實踐新時期法學專業大學生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培養方法、理念和機制是一個全面的、系統的、長期的整體工程,一些深層次的理念和問題需要得到進一步的解決。當然,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不僅要解決教育理念、教育教學體制和市場導向等問題,也要加強高校及其教師對學生在社會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方面的引導,豐富實踐教學資源,拓展教師的實踐教學視野,真正實現“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所以,加強師生的雙趨雙動,互趨互動,形成新型的教與學關系是非常必要的。當然,培養社會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的途徑是多樣的,這有待于我們開展進一步的研究,例如有學者提出,我國的傳統文化精華也可以促進大學生就業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能夠更好的促進就業。[5]這是從“厚基礎”的角度提出的路徑,不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參考文獻 [1]法學專業就業率為何連續三年被“亮紅燈”?[EB/OL].[20xx-04-16].http://learning.sohu.com/20130718/n382000802.shtml. [2]深化教學改革,切實提高畢業生就業競爭能力. [EB/OL].[20xx-04-16].http://fxy.zwu.edu.cn/shownews.asp?articleid=6860&flag=&BigClassName=&SmallClassName=. [3]陳勇.大學生就業能力及其開發路徑研究[D].浙江:浙江大學,20xx. [4]胡利玲.美國的法學教育及其啟示.中國法學教育網.[EB/OL].[20xx-04-16].http://www.chinalegaleducation.com/jyyj/ShowArticle.asp?ArticleID=44476. [5]熊偉,周夢,馬華華. 傳統文化促進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xx(04) 摘要:以社會學的理性選擇理論為解釋路徑,可以認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流向不均衡是“經濟理性”、“社會理性”與“理性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運用社會學的理性選擇理論對此加以分析,有利于深化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流向不均衡現象的認識,也有利于問題的正確解決與和諧社會的構建。 關鍵詞:高校畢業生;理性選擇理論;就業流向;社會學 高校畢業生就業成為近幾年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我國的改革在經濟社會和教育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這些巨大的成就背后,隱藏著許多“內傷”。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便是內傷之一,據統計,20xx年全國有120多萬大學畢業生沒有實現就業。今年的應屆畢業生人數約為495萬,因此,今年求職的大學畢業生人數累計將超過600萬人,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高校畢業生就業流向的現狀 努力提高大學畢業生就業率,是各級黨政領導關心的重大問題。為此,中央連續召開全國高校會議,下發文件。就業率的高低決定各高校下一年度的招生規模與專業設置,也從某一方面反映了高校的辦學質量。由于各級黨政領導的關注及各高校主要領導的重視,出現了對大學畢業生就業情況的各種形式的調查與分析,據此可以找出畢業生就業存在的問題,有利于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開展,也有利于高校改進教學與管理,調整專業設置與課程設置,提高學生技能與競爭力。 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流向的分析,是高校畢業生就業調查分析的細化和深入。從畢業生就業流向可以看出畢業生就業的價值取向與就業心理。畢業生作為“理性人”,從他們的就業地區選擇、單位選擇中可以折射出社會經濟發展與社會結構等方面的問題,對我國的改革開放具有啟示意義。從整體情況來看,對畢業生就業流向的研究體現了由點到面的進展,有以獨立院校為單位的分析,有以省為單位的分析,還有對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流向的分析。從調查的對象來看,有針對研究生的、有針對高職院校畢業生、大學師范生、藥學人才的就業流向的分析,也有對教育技術學專業和工科大學生就業流向的分析等等。各種方式的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流向的調查表現出的共性,一是希望到東南沿海等經濟發達地區就業的占多數,主要流向北京、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等經濟發達地區;二是希望到城市就業的遠遠大于到縣鄉就業的,更不用說到農村就業了;三是希望到黨政機關、外資企業、事業單位與國有大型企業就業的遠遠多于希望到中小型企業的。從20xx年教育部直屬高校和中央其他部屬院校畢業生的就業流向來看,到東南沿海11個省、市就業的畢業生有115636人(20xx年為109145人),占畢業生總數的44%(20xx年為45%)。其中,到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4省、市就業的畢業生有77004人(20xx年為70725人),占教育部直屬高校和中央其他部屬院校畢業生總數的29.1%(20xx年為29.3%)。20xx年,教育部針對30多所高校的兩萬多名在校大學生所作的調查顯示:在就業城市選擇上,大學生依然向往上海、北京、東部沿海地區、廣州和深圳。20xx年12月,廣東省學聯對中山大學等廣東高校進行的關于求職問題的調研顯示,將近95%的廣東省大學畢業生希望就業地區為經濟發達的廣州、深圳等大、中城市,而愿意去粵東、粵西、粵北等欠發達地區的學生只占3.1%。筆者所在單位是廣東省屬的職業院校。筆者對本院20xx年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調查顯示,95%以上的畢業生就業意愿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對于珠江三角洲地區之外的就業機會除非萬不得已,一般不作考慮。 在就業壓力如此巨大,就業競爭異常激烈的狀況下,為什么畢業生留戀于發達地區和省會城市?為什么鐘情于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大企業及外資企業?這是筆者首先要思考的問題。有關學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流向的探討,多是描述現狀或提出一些畢業生就業流向不均衡的解決對策,但理論分析較少。其中,袁樂平、王昭君在《制度因素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流向影響的經濟學分析》一文中,用經濟學成本—收益的方法分析了我國高校畢業生的初次就業和再就業市場的流動情況,并引進制度變量集中分析了我國目前的制度因素是如何影響高校畢業生的流動成本與預期收益,以至于影響他們的就業決策的,分析透徹,很有說服力。但是,筆者認為,對社會現象、社會問題的分析,首先應該從分析“人”入手,人是社會發展的最積極因素,是社會事實的制造者與主導者。高校畢業生作為“理性人”,初次擇業是人生的重大關節點,每一位高校畢業生都會考慮多種社會因素并進行博弈,而不是僅僅考慮制度因素。 高校畢業生就業流向的社會學理性選擇 20世紀50年代,社會學研究開始把經濟學的基本概念、原理與方法運用到社會學研究之中。理性選擇理論是社會學運用經濟學方法研究社會問題最為重要的理論成果之一,已成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學理論學派。理性選擇理論繼承了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提出的“經濟人”概念,與經濟學的經濟理性不同,社會學中的“理性”強調有目的性、有意圖的行動,其基本假設是“理性人”假設,即最大限度地獲得效益。這種效益不僅僅局限在經濟領域,還包括政治、社會、文化等領域。自理性選擇理論提出以來得到不斷修正與擴充,在西方,經過修正與擴充的理性選擇理論模型被運用到社會生活的各方面。國內學者近十年也運用理性選擇理論對諸多社會現象進行了研究分析,如農民工流動、人口遷移、村莊兼并與鄉村社區重建、集體行動、生育行為、大學生宗教信仰以及大學生考研等等。 大學畢業生就業主要表現為一種“個體行為”與個人的理性選擇,但又不僅僅是個人問題,同時也反映了社會流動、社會結構等深層次的社會問題。高校畢業生十幾年寒窗苦讀,就是預期畢業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獲得好的回報,面對就業選擇不可謂不謹慎。為什么高校畢業生一味追求留在大城市與經濟發達地區,熱衷于到好的行業和好的企業就業?為什么在就業壓力如此巨大的情況下,會出現“有業不就”的現象?理性選擇理論的`代表美國著名社會學家科爾曼認為:“理性行為是為達到一定目的而通過人際交往或社會交換所表現出來的社會性行為,這種行為需要理性地考慮對其目的有影響的各種因素。”高校畢業生是“理性人”,其行為是“理性行為”,其選擇是理性選擇的結果。至于高校畢業生怎樣選擇、如何選擇,則是高校畢業生微觀行為的個體理性選擇與宏觀社會結構制約共同作用的結果。人的理性行為可分為三個層次,即生存理性、經濟理性與社會理性。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理性行為表現往往十分復雜,理性人不僅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還要追求社會效益最大化。理性人在理性行為過程中需要理性地考慮對其目的有影響的各種因素,而且其中多種因素是相互制約的。因此,理性人只能在眾多因素的權衡中尋求一個“滿意解”,無法達到最優。比農民工更具理性的高校畢業生,畢業后到哪里就業,首先要經過經濟理性的選擇。高校畢業生通過多年的學習,已掌握了豐富的知識,獲得了一定的技能,與在勞動力市場尋找工作的其他勞動者相比,更具有競爭力。如果只是為就業而就業的話,即使在就業壓力很大的情況下,他們也應該有業可就。 初次擇業的高校畢業生面臨兩種選擇,一是到主要市場就業,二是降低要求到次要市場就業。他們一般會考慮未來的預期收益,然后做出流向選擇。擁有一定知識和能力的高校畢業生如果愿意到次要市場就業,基本上都能找到工作。而實際情況是,由于城鄉二元結構差異與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高校畢業生在主要市場就業獲得的收益遠遠大于次要市場,而且足以彌補找工作所花的費用。因為高校畢業生要考慮到未來預期收入的巨大差距,就不難理解為什么會出現“有業不就”甚至“自愿失業”的現象了。 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多會考慮未來的預期收入。如果城市里的就業形勢極其嚴峻,也會迫使他們到次要市場就業。只要主要市場與次要市場存在較大的差距,受過高等教育的勞動者憑借自己在勞動力市場上的競爭力,從次要市場流動到主要市場的可能性極大。如果從次要市場流動到主要市場,即再擇業比較容易,花費的成本較小,高校畢業生暫時到次要市場就業不失為權宜之計。這就要考慮與流動相聯系的預期收益現值,預期收益現值是對勞動力的流動起最終決定作用的因素。預期收益現值大于與之相聯系的貨幣成本與心理成本之和,便會發生流動;反之,就會停止流動。實際情況是,由于次要市場缺乏人才,用人單位會設法阻止人才流動,如控制檔案、規定服務期、設置高額違約金等。如此就導致高校畢業生到次要市場就業后再擇業流動困難。另外,在次要市場工作幾年之后,再回到主要市場找工作,競爭力也會下降,這樣就加劇了高校畢業生就業流向的不均衡。 高校畢業生面對就業選擇,經濟理性的考慮是主要的因素,制度與文化等社會理性的影響也很大。如果說經濟理性作為微觀個體的理性行為起作用,那么制度與文化等社會理性則作為宏觀社會結構起制約作用。首先,戶籍制度以及與其相關聯的勞動就業、醫療保險、住房補貼、退休養老等社會福利和權益無不影響到個人的未來收益;其次,由于社會保障體制尚不健全,發達地區與落后地區的貨幣收入差距懸殊,城市擁有的豐富資源可以給人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再次,城鄉文化差異以及傳統價值觀念的影響也不容低估。因此,多種因素促使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選擇主要是在大城市與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這正是理性選擇的結果。 簡短的總結 1.高校畢業生主要選擇大城市、沿海發達地區就業,是作為理性人的高校畢業生理性選擇的結果。 2.從理性選擇的層次來看,高校畢業生就業不同于農民工流動,生存理性所起的作用很小。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流向主要表現在經濟理性與社會理性上,是經濟理性、社會理性與理性選擇共同作用的結果。不然就無法解釋高校畢業生“有業不就”與“自愿失業”等現象。 3.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流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城鄉二元結構、地區發展不平衡以及制度預設等加劇了就業流向的不均衡。 4.高校畢業生就業流向不均衡,經濟理性是根本原因,現有制度與文化因素是主要障礙。因此,解決此問題,首先要促進地區、行業的均衡和諧發展,其次要深化體制改革,理順各種關系,消除流動障礙,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與人才觀念。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高校學生司.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及就業流向分析[J].云南教育,20xx,(6):12-13. [2]文軍.從生存理性到社會理性選擇:當代中國農民外出就業動因的社會學分析[J].社會學研究,20xx,(6):19-29. [3]袁樂平,王昭君.制度因素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流向影響的經濟學分析[J].大學教育科學,20xx,(6):22-25. [4]帕特里克·貝爾特.二十世紀的社會理論[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xx:202. [5]科爾曼.社會理論的基礎[M].鄧方,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0:20. [6]楊河清.勞動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xx:324-326.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著重強調了勞動力商品的吉芬性質,明確指出:勞動力的價格越高,單個勞動力為資本家創造的利潤越少,那么,資本家為了獲得同樣多的利潤,就要雇傭更多的勞動力。因此,只要增加工資,就會擴大總需求,就會擴大就業。反之,不發工資、少發工資,總需求萎縮,資本家怎么可能會多雇人呢? 遺憾的是,上面這些極為淺顯的道理,很多人接受不了——甚至從來也沒有聽說過。突然聽到了,還會覺得恐怖、震撼。 無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還是西方的主流經濟學家,幾乎一致認為,工資和利潤的關系是此消彼長的對立關系。在這樣的認識下,那些站在廣大勞動者立場上的經濟學家主張必須從資本家那里“割”一塊下來給勞動者,而那些為資本家說話的經濟學家,以效率為借口,始終不愿忍痛“割”愛。 出現上面這種不可調和的矛盾,其根源在于假定可分配的產品在總量上受到生產力的約束,已經達到一個極限,不能繼續增加。 但是,隨著資本積累和科技進步,生產力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出現了產能過剩的經濟危機。在這樣的情況下,總量約束的假設前提已經不復存在。因此,資本家和工人、利潤和工資的對立關系趨于弱化。因此,增加工人的工資,擴大需求,擴大產出——只要不突破生產力的極限,就不會損害資本家的利潤。資本家和工人的矛盾、利潤和工資的矛盾,可以調和,和諧社會,可以建成。這就是理論創新,符合科學發展觀。 下面,我們舉例來說明: 假設有2億富人享受資本利潤,每人每年的有效需求(等于有效欲望)是4萬元,合計自主需求是8萬億元。如果假定每生產1件商品,資本家可以獲得80%(“低工資優勢”使然),那么,資本家就要生產10萬億元的產品(8萬億÷80%=10萬億)。10萬億就是全社會的總需求,其中資本家靠利潤獲得8萬億,勞動者靠工資獲得2萬億——叫作被動需求。 如果單個勞動者每年的產值為5萬元,其中4萬元變成資本家的利潤,1萬元變成自己的工資,那么,資本家就必須雇傭2億人為他打工(8萬億÷4萬=2億)。 以上就是總需求和總就業的簡單算術題。盡管是極其簡單的算術題,但沒有幾個人會做,右派不會做,左派也不會做。 如果社會生產力的極限就是10萬億,那沒話可說,左右兩派都是正確的,工資和利潤,就是此消彼長的關系,沒有調和的余地。但是,現在明顯地出現了產能過剩、大量資源閑置的'浪費的狀況。這樣一來,我們完全有辦法解決問題。 比方說,我們把資本家的分配比例由原來的80%降低到60%,那么資本家為了維持它原來的消費水平,就要增加生產,總需求就會擴大為(8萬億÷60%=13.33萬億)。這道算術題成立的前提是,生產力的極限大于或等于13.33萬億。只要這個大前提成立,這道算術題就是正確的,就是具有理論指導意義的。 在這道算術題里,盡管資本家的所得份額降低了,但由于“蛋糕”做大了,資源利用率提高了,資本家的那一份一點也沒有減少——仍然是8萬億,但是,工人的那一份卻增加了——由2萬億增加到5.33萬億。 再看就業人數的變化。如果技術條件不變,每個人的產出仍然維持在每年5萬元,那么,每個人為資本家創造的利潤就會降低到3萬元,就業人數就會增加到2.67億人(8萬億÷3萬=2.67億)。 資本家的生產不是為了社會,不是為了窮人,而是為了他自己,資本家雇用工人絕不是學雷鋒,絕不是出于菩薩心腸,而是迫不得已——他的機器要人開動,他的豪宅要人打掃。因此,要解決失業問題,必須加強國際間的協調,加強國內的協調,集體要求增加工資,讓資本家別無選擇,讓資本無處可逃。比方說,美國的工資就很高,到處都一樣,無處可逃,別無選擇。有一些逃到了中國,逃到了發展中國家,但不可能全逃走。如果不加強合作,而是相互拆臺——在國內互相拆臺,在國際間互相拆臺,和越南競爭低工資——其結果必然是萬劫不復。 關于國際合作的問題,好年華網友提供了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就是歐美國家要進行驗廠。驗廠的內容大致就是我說的對違反法令、搞低工資競賽的廠商取消供應商資格。這是解決就業問題的一個良好契機,要積極配合。 盡管我們要讓資本家別無選擇,好像要“割”資本家的命。其實,并不是這樣。只要大家看一下前面的算術題,就會明白,資本家的利潤沒有受到任何損害。 但是,如果廣大勞動者不團結,相互拆臺,搞低工資競賽,資本家肯定會優先雇傭那些要價低的人——這是毫無疑問的。如果不團結,受害的是集體中的其他人,而自己,反過來也會被別人所害。這就是非合作博弈的惡果。 事實上,工資提高后,總需求增加,需求旺盛,資本家的固定資產會得到升值,資本家還會添置更多的機器,致力于技術革新,推動生產力向前發展。總需求提高后,市場活躍,經營風險降低,投資環境改善,對資本家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那些以壓低工資為資本家謀利益的人,是極其短視的。 題外話: 有的人可能還會問,為什么資本家老是8萬億,為什么不能增加?我的回答是,只要資本家愿意,只要他的肚皮足夠大,他只須多雇幾個人,就可以增加,沒有任何問題——前提是不要突破生產力的極限。作為資本家集體,他們的利潤永遠等于他們的消費和投資。這就是凱恩斯的“寡婦的壇子”的利潤原理,也就是波蘭經濟學家卡萊茨基說的“資本家得到他們花費的,工人花費他們得到的”。在資本主義的產能過剩階段,資本家的主要精力在于追求貨幣資產(而不是消費)。但是,作為一個集體,資本家一分錢的利潤也得不到——因為工人是生產不出錢來的。 一、問卷調查及描述性分析 為研究本課題,向20xx—20xx年畢業的大學生發放調查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04份,有效回收率68%。并且選擇3家用人單位及5名畢業后大學生進行了訪談。 (一)問卷調查基本分析 1.專業的選擇。麥可思《20xx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考生填報志愿的熱門專業第一是金融學,其次是電氣工程,法學、電子信息、會計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選擇熱門的法學、會計學是20xx—20xx連續三屆畢業生失業人數最多的專業。20xx年較低本科就業率排前2位的專業是動畫、法學,高職高專為臨床醫學、法律文秘;高就業率排名前2位對應的是地質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道路橋梁工程技術、生產過程自動化技術。以上排名對今后選擇專業有較大指導意義,大學生應理性看待熱門與冷門專業,不要盲目追風。 2.用人單位注重的大學生就業力。據調查數據,用人單位對各種就業力重視度如表1所示。從表1可以看出,用人單位認為的重要就業力前三位是責任感、人際溝通力、團隊合作力,其次是專業知識,最后是談判力。但是從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相關能力評價結果中發現,市場認為大學生在實踐能力、責任意識、心理承受能力方面亟待提升。因此,目前大學生的就業力無法滿足市場的實際需求。 (二)不同學歷大學生就業力描述性分析 調查數據顯示,本科畢業生讀研的動機中認為就業前景好的占33.5%,職業發展需要占26.5%,就業難暫時讀研占11%,做學術占16%,其余因素占13%。這表明絕大多數畢業生讀研是為了就業,做學術的僅為大學畢業生的1%。高學歷對就業能力的提高有顯著幫助嗎?表2是畢業時畢業生對自身的評價,其中1分最低,10分最高。表2是描述統計量表,反映不同學歷的大學生責任意識均值、標準差、標準誤差、極大值和極小值等;三個均值數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別是研究生>本科>專科;三者中研究生的標準差、極值差最小,說明其數據差異小,較穩定,代表性好。表3反映不同學歷的大學生人際溝通力均值、標準差、標準誤差、極大值和極小值等;三個均值數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別是研究生>專科>本科;本科生的標準差、極值差最大,說明其數據的差異大,代表性較差,所以不能得出在人際溝通上,本科生最弱的結論。表4反映不同學歷的大學生專業知識均值、標準差、標準誤差、最大值和最小值等;三個均值數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別是研究生>專科>本科,三者的標準差由小到大研究生<專科><本科,極值差由小到大也是研究生><專科><本科,所以均值的減小可能是由于差異大造成的,并不能得出在專業知識方面研究生最強,本科生最弱的結論。表5反映不同學歷的大學生團隊合作力均值、標準差、標準誤差、極大值和極小值等;三個均值數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別是專科>本科>研究生,再結合標準差、極大值、極小值分析,研究生的標準差最大,而且極大值與極小值的差值也最大,也就是說研究生的團隊合作力差異懸殊可能是使其均值偏小的原因之一。專科的標準差、極值差均大于本科生的情況下,其均值大于本科生可能是由于差異懸殊造成的,所以在團隊合作力方面,專科強于本科并不一定合理。表6反映不同學歷的大學生談判力均值、標準差、標準誤差、極大值和極小值等;三個均值數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別是專科>本科>研究生,研究生的標準差以及極大值與極小值之差是三者中最小的,也就是說研究生在談判力上的差異小、較穩定,數據有較好的代表性,在此情況下其均值仍是最小的,所以可以得出研究生的談判力相對最弱的結論。通過以上分析初步得出結論,高學歷并非對所有的就業力提高有顯著性幫助。 二、實證研究 為進一步了解大學生就業影響因素,分別從有無實習經歷和不同學歷兩個角度進行了分析。 (一)就業力大小與實習實踐經歷的有無是否有顯著關系 對實習經歷是否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分析,進行了獨立樣本的T檢驗,通過分析SPSS輸出結果來判斷實習實踐經歷是否對就業力存在顯著性影響,分析結果如表7所示。從中可以看出,人際溝通力和團隊合作力t檢驗的P值均小于顯著性水平0.01,表明是否有實習經歷對大學生的人際溝通力和團隊合作力具有顯著性影響;而談判力t檢驗的P值為0.2,大于顯著性水平0.05,表明實習經歷對大學生就業無顯著性影響。 (二)不同學歷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分析 運用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學歷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分析結果如表8所示。這是單因素(學歷)方差分析結果表,第三列給出了組間離差平方和、組內離差平方和及總離差平方和;第四列給出了它們對應的自由度,第五列是對應的均方差;第六列和第七列分別給出了F統計量和它對應的p值。由于以上p值均小于0.05,表明不同學歷的大學生在責任意識、人際溝通力、專業知識、團隊合作力及談判力方面具有顯著性差異。拒絕單因素方差分析原假設并不能得出不同學歷的大學生的分別在責任意識、人際溝通力、專業知識、團隊合作力及談判力這幾個方面的均值完全不等的結論。不同的學歷下,就業力各方面均值的兩相比較參見表4所示的多重比較檢驗結果。表9給出了不同學歷的大學生分別在責任意識、人際溝通力、專業知識、團隊合作力及談判力個方面的平均值之差的LSD檢驗結果,其中后面帶“*”號的表示有顯著差異,沒有帶“*”號的表示沒有顯著差異。在責任意識上,研究生顯著高于專科生;在人際溝通力上,專科生和研究生均顯著高于本科生;在專業知識上,研究生顯著高于本科生和專科生,而本科生和專科生之間的差異不顯著;在團隊合作力上,專科生最高,其次是本科生,研究生最低;在談判力上,專科生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而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間的差異不顯著。 三、提高大學生就業力的幾點建議 (一)大學生自身的角度樹立正確的就業觀,進行準確的自我定位,切忌眼高手低。就業不是畢業之際的事情,而是開始于志愿填報,貫穿于整個大學期間。大學生應盡快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明確自身目標,做好人生規劃,并在求職過程中放低姿態,不盲目追求高薪、高職位,從普通、基層開始尋找并抓住機會,鍛煉自己。同時,不僅要扎實掌握專業基礎知識,還要學會在實踐中運用理論知識。根據市場實際需求提升相應的就業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力爭滿足人才市場需求。 (二)高校的角度 充分利用政府的資源與支持,集中精力辦好優勢學科、專業。了解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根據市場變化調整專業,重視就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匹配。尋求社會資源,與企業建立緊密聯系,實現實習與就業相結合,建立“一體化”機制,使學生能將學到的專業理論知識及時運用到實際崗位中。對用人單位來講,不僅可以在學生實習期間有目的的培養學生,使其在參加工作后可以直接上崗,節省了培訓費用及時間成本,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以低成本獲得勞力,擴大本單位的影響力;對高校及學生來說,可以及時獲得對今后就業有直接價值的真實市場信息,并據此及時自我調整、適應及提升,實現身份轉換,更好地適應社會化環境,增強自身就業力。建立健全本校就業指導機制,將畢業之際的就業指導逐漸轉變成教育過程,將短期的就業指導變成長期就業教育,聘請專業人士對大學生進行細致、針對性強的教育和就業指導,努力實現就業指導全程化、專業化、綜合化。 (三)社會、政府的角度 社會應營造正確的價值導向———務實、奉獻、吃苦耐勞,而非金錢、權位與名望。政府應降低全國各地資源分布的差異,由于存在戶籍歧視、學校歧視等現象,許多大學生為下一代有更好發展,就業時不得不選擇那些教育資源優質的大城市及東部沿海地區,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才供需矛盾。 論文摘要:根據管理學的供應鏈管理模型,提出了就業導向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理論框架,主要包括概念、模型以及該模式重要節點的主要內容,有助于整合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科建設與就業管理的關系,提升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設水平。 論文關鍵詞:就業導向;供應鏈管理模型;應用型本科培養模式 一、就業是應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價值導向 高等教育的價值被定義為“教學、科研、服務社會”三大功能。應用型本科教育作為一種相對較新的高等教育形式,由于其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地位、發展演變歷史和現階段我國社會發展中的主要矛盾,決定了就業是其重要的價值取向,本文提出就業導向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這一概念。何謂“就業導向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 筆者認為,就是在現有的相對成熟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基礎上,以就業為龍頭,重新組合、定位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所涉及到的諸多要素,使之服從、服務于學生就業這一總體目標,并由此形成一套具有系統性、整體性、范型性特征的人才培養模式。 “系統性”是指該培養模式包括了從專業設置、人才培養規格、課程體系構成、學制安排、實踐教學、師資特征、就業管理等一系列影響就業的要素集合,這些要素間既存在著教學上的前后時序關系,又包含了教學上的邏輯關聯,僅僅依靠其中任何一個要素而非發揮全部要素的合力,不足以解決學生的就業難題,這強調了“整體性”。所謂“范型性”是指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相對固定,在就業導向的背景下,前述每種要素、要素包含的具體內容、在學生就業中發揮的作用基本上保持穩定,不會發生太大的本質性變化,能夠被稱為一種相對穩定的模式。 由于就業導向人才培養模式是高職高專教育領域中的一個熱門話題,因此其往往被蒙上一層“低層次”色彩,對此本文不敢茍同,本文認為就業是研究型大學、教學研究型大學、教學型大學(應用型本科)和高職高專院校面臨的共同任務,這些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大學、學院在就業方面的區別僅僅體現于其畢業生的就業層次和崗位的不同,但真實的、較高的就業率仍是它們共同追求的教育價值,因此,不同類型和層次的大學、學院在就業導向人才培養模式的原理上是相通的,只不過具體內容不同而已。 再者,就業導向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培養學生的就業適應性,而“就業適應性”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概念,它完全超出了高職高專院校為提高學生就業率所追求的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層面,同時,“就業適應性”的內涵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科研能力等較高層次的智能并不矛盾。 應用型本科院校提出就業導向人才培養模式有其客觀必然性,這種客觀必然性與現階段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發展定位、歷史淵源、人才培養規格、學科設置、區域性影響力、辦學特色等屬性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一般來說,一種人才培養模式的提出來自于3個方面的因素,即專家意見、社會需要和學科自身特點,如果我們把這3點因素置于應用型本科屬性的背景進行考量,也不難得出就業導向人才培養模式是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選擇之一的結論。 二、就業導向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 本文借鑒管理學上的供應鏈管理模型,將就業導向應用型本科培養模式的系統性、整體性、范型性特征融為一體,提出就業導向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在供應鏈管理模型中,所有影響企業利潤的要素被分解為主體性活動和支持性活動兩大類,并且主體性活動包含的要素是按照企業經營活動的時間順序進行組織;支持性活動是指使企業主體活動得以順利展開的關鍵性、職能性企業經營活動,如企業組織架構與人力資源、生產與技術開發、市場營銷、企業財務會計等(圖1)。 與此類似,就業導向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主體性活動包括了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教學組織、就業管理等環節;支持性活動包括了實踐性教學、師資特征、實習就業基地建設等內容(圖2)。 這種模式的提出,一方面簡化、固化了由諸多要素構成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使得各要素各得其所、各盡其用;另一方面向我們昭示,就業導向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既強調對一般性教學規律的.遵循——表現為主體性活動,同時又強調要采用一些特殊性的手段——主要表現為支持性活動,有意識地強化、突出一般性人才培養模式的就業功能。 根據筆者掌握的文獻資料,像這種將管理學上供應鏈模型遷移到教育領域并提出就業導向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尚屬首次,因此各種爭議在所難免,盡管如此,本文認為這種就業導向培養模式的提出有以下積極意義:第一,打通了就業與日常學科建設、專業建設間關系,使得日常的學科建設、專業建設工作更具有指向性和針對性,有利于提高學科建設效率;第二,將就業壓力化解在日常工作之中,使得就業工作不再是學生畢業時的臨時抱佛腳之舉,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就做好了該培養模式所言的主體性和支持性活動,那么較高的就業率將成為一種必然;第三,有利于以就業為起點,回溯、逆推至整個學生培養方案的各個層面,進行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方法、師資等方面的教育教學改革,形成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特色。 三、就業導向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內容 (一)專業設置應該具有應用型本科的特色 本文認為,應用型本科院校設置的專業應有以下特征:該專業以傳統學科為背景,但同時以培養學生某種技能、使之具備某種能力為己任。以傳統學科為背景保證了該專業的本科層次,培養學生的某種技能凸顯了該專業的應用型特色;該專業應該具有明確的行業指向性或針對明確的職業崗位,只有如此才能容納大量學生就業。例如,旅游管理專業就是以傳統的一級學科工商管理為學科背景,培養學生具備相應的職業能力如外語應用能力、導游、酒店管理等能力,其針對的行業又恰恰是號稱勞動密集型的旅游業,因此旅游管理專業是比較典型的適用于應用型本科院校設置的專業。 應用型本科院校如此特征的專業設置,自然而然地使得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的人才大多具有基礎理論扎實、專業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的特點,而具有這種特征的人才恰恰是社會經濟發展大量需要的人才類型。 (二)構建“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專業方向課”的課程體系。體現就業導向特色 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多遵循“厚基礎、寬口徑、重應用、多方向”的課程體系組合思路,因而表現出一種“平臺+模塊”式的課程體系。從就業角度看,公共基礎課平臺和學科基礎課平臺保證了學生的本科生培養質量,提高了其綜合素質和專業適應面;專業方向課課程由多個模塊構成,模塊集合根據社會需求、學生就業意愿、專業依托行業的內在結構等進行組合,既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又具有彈性,使得學生的培養規格始終與社會需求、產業結構保持良性互動,為學生就業打下基礎。 為了真正體現這種“平臺十模塊”式的課程體系的含義,在學制上宜采用“2+2或3+1”式的“兩階段”教學進度安排。如,前2年或3年為基礎教育階段,該階段中大專業(通常指一級學科)的教學實施統一課程、統一教材、統一教學要求,使同一大專業基礎教學具有統一性、普適性、扎實性。后2年或1年為專門化教育,根據人才需求預測、學生興趣、就業意愿按專業方向分流培養。 以旅游管理專業為例,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教學強調本科層次的通識教育和學科基礎教育,在專業模塊的構成上,根據旅游業的產業構成、產業熱點及其就業容納能力、學生就業意愿、該專業方向本身成熟度的不同設立了導游與旅行社管理方向、酒店管理方向、旅游文化與規劃3個模塊。 (三)優化教學組織,突出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優勢 首先,要加強實踐性教學,進行理論和實踐教學的雙重考核。實踐性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使之更快地適應未來工作,更重要的是從心理上、行動上改變部分大學生眼高手低的不利于就業的心理定勢,提高其職業精神和對未來職業崗位的認同度;應用型本科院校都注重實踐教學,理論和實踐教學的課時比例大都規定為6:4或7:3,但必須要像管理傳統上的理論教學那樣,正規地、系統地管理實踐教學。其次,實施“雙證教育”,即畢業生不僅要獲得畢業文憑,還要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縮短學校教育與實際工作間的距離。最后,加強授課教師資格審核,以具有“雙師雙高型”特征的教師為最佳。 在實踐教學方面,旅游管理專業制定了并行于理論教學的實踐教學大綱,并將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如職業崗位認識性實習、課程實踐、綜合性實習、畢業實習等形式貫穿于四年制教學始終,除了基礎的實踐教學考核外,還將學生獲得英語導游職業資格、酒店職業經理人職業資格等證書通過率作為衡量實踐教學效果的又一標準;專業方向課程的授課教師全部是具有英語導游證書或高級經濟師職稱的“雙師雙高型”教師,保證了實踐教學質量。 (四)加強與產業聯系,建立一大批實習、就業基地 從就業角度加強與產業聯系,應用型本科院校應主要追求以下目標:通過院校師資和企業經營管理、技術人員的相互交流,優化教學內容,使之貼近實踐,塑造學生易于就業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提升學生培養質量;以學生不同類型的實習為紐帶,加強與產業界的相互理解,不斷提升合作水平,引導校企合作由以往設立的低層次、松散型的實習基地向建設高層次、穩定型的就業基地轉化。 根據筆者經驗,如果應用型本科院校能夠在每年畢業生數量與就業基地數量問建立5:1的關系,協議就業率基本上不成問題;筆者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作訪問學者時,就注意到該學院有一產業關系辦公室(industrialrelation),其職責在于常年吸收、固化、優化與全國旅游業企業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負責每年舉辦兩屆校園招聘會(careerfair)。這種常設機構不但可以避免國內院校常見的實習、就業基地單位的流失,而且因為有專人負責,工作常態化,使得校企關系越來越緊密。 (五)就業管理 廣義的就業管理起始于專業設立之時,此處指狹義的就業管理工作,時間上是指本科畢業生的最后一個學期。在此階段要注意以下工作節點:召開畢業生實習、就業動員會,進行就業輔導,說明就業形勢、面試技巧、就業優惠政策等;舉辦針對性強、專業性強的小型校園招聘會,讓畢業生和專業所掌握的實習就業基地單位直接見面,先實習再雙向選擇就業,促進學生就業效果明顯。我校旅游管理專業已連續舉辦兩屆校園招聘會,畢業生協議就業率連續兩年達到100%;分解就業壓力,平時就要注重組織文化建設,在教師與專業間形成一種“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共同價值觀,使得此時教師關心學生就業成為一項順理成章的工作要求;加強進度管理,分為初期動員,中期檢查、落實,末期收官3個階段,通過進度管理促進就業工作的階段性落實。 綜上所述,本文提出了就業導向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定義、模型和主要內容,但還存在以下問題需進一步研究:其一,本文提出的應用性本科院校的專業設置標準是否有功利之嫌;其二,學科建設中的最重要因素——科研工作與培養學生就業適應性,提高其就業層次的關系;其三,盡管本文提出了就業導向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包含的各種要素,但還沒有對其進行量化處理以明確主要影響因素,這將影響到該模式的實施效率和效果。 一、引言 我國經濟連續多年高速增長,近幾年經濟增長率都在10%左右,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但是,經濟的高增長沒有帶來高就業。進一步講,就業形勢的好壞,與國民經濟的發展速度有著密切關系。一般而言,一定的經濟增長所帶來的就業增長也是一定的,然而我國的經濟增長對就業增長的貢獻卻不是很明顯。 最近十多年來,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但就業增長卻相對緩慢,中國目前有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以及存在大量的大學、大專畢業生面臨就業選擇,甚至畢業就失業的境況。可以說,中國的就業壓力很大,勞動力總量供過于求,局部就業供給不足,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 因而面對著巨大的就業壓力,我們應將視野放寬,在立足國情的基礎上,充分借鑒西方經濟學中有關就業理論研究的成果,解決就業問題,對于中國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西方就業理論演進剖析 就業這一重大的社會經濟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受到西方經濟學家的關注,從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就業理論。西方經濟學家對就業問題的長期研究和探索,形成了適應市場經濟需求的多角度、多層次的就業理論。如古典經濟學派的就業理論,凱恩斯的充分就業理論,新古典綜合學派的就業理論,新凱恩斯主義的工資粘性就業理論等。 (一)古典學派的就業理論 薩伊定律是古典經濟學派就業理論的基石,其基本內涵是供給創造需求。該學派經濟學家代表人物有馬歇爾、庇古等,他們從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出發,認為市場上產品價格和貨幣工資可以根據市場供求狀況自發調整。勞動供給和勞動需求相互作用決定實際工資和就業水平,供求平衡時的就業量就是充分就業水平。進而認為,只要不存在工資剛性,工資率可以自由伸縮,市場機制能自由的發揮調節作用,可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勞動力資源都被用于生產,勞動力市場總能達到就業均衡,長期持續的非自然失業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自愿失業和短期性摩擦性失業。 他們認為,解決失業問題的辦法是消除貨幣工資的剛性,使貨幣工資能夠隨市場的需求而發生相應的變化。古典學派將自由競爭作為前提條件,主張市場調節平衡就業,否定了失業問題的普遍性。但換個角度理解失業的產生仍然是有可能的,失業問題正是競爭不充分所導致的結果,要解決失業問題首先就應該解決勞動力市場競爭的不充分問題。 (二)凱恩斯的就業理論 凱恩斯就業理論是以有效需求原則為核心,認為就業量取決于有效需求。失業之所以持續不斷,是由于資本主義社會一般情況均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即總供給價格和總需求價格達到均衡時的總需求不足,由此造成較多的社會失業,即不充分就業。凱恩斯主義的促進就業理論實際上主張降低工資,即在不降低名義工資的情況下,降低實際工資。但前提是擴大總需求,因為總需求的擴大,必然會導致通貨膨脹,工人名義工資不變,但實際工資相對減少。為實現充分就業,凱恩斯認為,必須摒棄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依靠國家干預,提出需求管理政策,從而達到促進生產,增加就業的目的。 (三)新古典綜合學派的就業理論 20世紀60年代末,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相繼陷入“滯脹”的困境,凱恩斯理論失靈了。因而以托賓、杜生貝等為代表的新古典綜合學派經濟學家提出“結構性失業問題”,力圖用市場結構的變化來解釋失業和通貨膨脹并發癥,認為是微觀市場的不完全性和結構變化引起滯脹。得出結構性失業是因經濟結構的變化而引起的勞動力供給和需求的結構失調,結構性失業的存在必然引起失業與工作空位并存。由于強大的工會力量使工資易漲不易跌,所以盡管社會上存在著失業,但貨幣工資卻不下降,而只要存在工作空位,貨幣工資就會迅速上升。于是,失業與工作空位并存就轉化為失業與貨幣工資上漲并存,進而轉化為失業與通貨膨脹的并發癥。該理論主張從就業內容或就業結構角度來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如政府要指導收入政策,即政府要采取措施限制工資和物價的上升,以緩和通脹;注重完善勞動力市場,緩和因勞工市場技術結構變化造成的失業;適當修改完善失業補助金制度,激勵失業者就業。 (四)新凱恩斯主義的工資粘性就業理論 新凱恩斯主義的勞動市場理論主要包括名義工資粘性和實際工資粘性兩方面。名義工資粘性是由于長期勞動合同的存在和交錯調整工資所致,工資通常是由于工會與企業通過談判訂立的合同而固定下來的。在合同有效期限內工資不能隨市場供求行情而調整。即使沒有工會組織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企業,因受有合同的企業粘性工資的影響,工資也不會輕易變動。隱性合同理論認為,雇員與雇主之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之間會形成某種穩定收入的非正式契約,從而使工資具有粘性。隱性合同導致失業的原因是由于在非對稱信息條件下,廠商和工人因信息有限,決定了均衡合同出現無效率的非充分就業,因而通常會解除工人。效率工資論則說明了雇主會主動付給員工高工資,以提高雇員的生產積極性,提高跳槽和偷懶的機會成本同時吸引有能力及高技術人才。內部人——外部人理論則指出,內部人由于受到勞動轉換成本的保護,在工資決定上有著重要的討價還價能力,具有較強的就業優勢和地位。致使工資調整主要取決于在職人員而不是失業者,于是,便可能出現非自愿性失業。因而解決失業問題政府就要干預工資合同,要減少工資粘性,增加工資彈性,使工資能夠適時適度靈活調整。 (五)反古典經濟學的就業理論 “反古典”學派主張放棄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借鑒日本的經濟模式及行政主導性的市場經濟模式。在就業問題上,強調在保證企業自由用人和求職者自主擇業的前提下,在保持企業活力和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基礎上,國家對市場活動進行宏觀調控和政策指導。同時建立穩定就業,勞動力流動平緩、勞資合同和工資差距較小的勞動力模式。 三、西方就業理論對我國的啟示及借鑒 (一)古典學派就業理論的啟示及借鑒 首先要解決勞動力市場的分割問題和就業歧視問題,完善勞動力市場的結構,實現勞動力市場的充分競爭。我國目前勞動力市場的競爭不充分表現得很突出,市場存在嚴重的城鄉分割和地區分割,就業歧視隨處可見。就業招聘中存在嚴重的歧視性條款,如戶籍歧視、地域與方言歧視、學歷歧視、性別和年齡歧視乃至身高、相貌等身體歧視、婚姻狀況歧視、犯罪經歷歧視、姓氏歧視等等已經成為我國勞動力招聘中的`一個正常現象。這些現象嚴重阻礙了我國勞動力市場的正常發展,破壞了就業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導致了人力資源的巨大浪費,因而必須加強透明化、公平化、法制化和市場化。 其次,為了規范我國的勞動力市場,運用市場價格機制調節的同時要嚴格落實勞動用工合同制度,同時要鼓勵企業履行現在流行的SA8000社會責任認證標準的相關規定,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利。 (二)凱恩斯就業理論的啟示及借鑒 凱恩斯就業理論強調宏觀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政府對對外貿易的干預和實行稅收政策等來調節就業,是一種總量就業理論。它只考察資本主義社會的總就業量的變化、就業水平的高低,而不分析就業的結構。由于它只強調從增加有效需求來解決失業問題,忽視對勞動力供給方面的管理與改善;只強調投資總量的增加而忽視投資的就業效率和投資結構的優化。因此,中國在通過政府擴大投資規模解決就業問題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高投資的就業效率,要盡可能投向吸納勞動力較多的行業和領域。另外,政府應注意經濟增長模式的選擇,制定有利于增加就業的經濟增長計劃和產業政策,把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增長方式結合起來。因而當前應當實行就業優先的發展戰略,選擇“以就業為中心”的經濟增長模式,實施以就業為基礎的經濟政策,優化就業結構和產業結構,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 (三)新古典綜合派的就業理論啟示及借鑒 新古典綜合派認為,政府應主要從勞動力市場和人力政策來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第一,采取全方位人力資源開發措施,對勞動力進行多層次、多領域、多種形式的繼續培訓,使勞動者及時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能;第二,大力發展職業介紹機構,負責信息咨詢、指導服務、就業介紹等方面工作,使企業和求職者實現信息對稱;第三,減少戶籍制度對勞動力的限制,增加勞動力的區際流動,幫助解決勞動力和企業進行地區遷移。 結合我國目前的情況,應建立完善就業教育制度,積極開發人力資源,全面提高職業技術教育水平。對于農村學齡兒童要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同時對勞動力加強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以及在崗培訓指導等,從而有利于生產要素的及時有效配置,消除結構性失業。鼓勵引導勞動力在地區、行業間的流動,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再則建立和完善勞動力市場服務體系,借助網絡信息資源平臺加強對職業指導、職業介紹、職業培訓、特殊群體就業、下崗職工再就業等相關信息的發布,達到信息資源共享。 (四)新凱恩斯主義的粘性工資論啟示及借鑒 新凱恩斯主義所提出的工資粘性實際上是勞動力市場自身運行不可避免的現象,僅靠勞動力市場調節是不可能解決的。政府可就全社會工資水平定期進行全國性的調查,并結合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基本生活水平為基礎,制定出基準工資水平以供各地區的企業參考,使得企業工資在合理區間浮動。另外,政府應控制非工資性人工成本的過快上升,以增強工資彈性,例如,股份制企業股利的發放等要按照企業所處的成長階段采取適當的股利發放政策,以及企業在年終發給職工的年終獎金等都要在合理的預算范圍內。因為股利和獎金都是企業非工資性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發放過多,有損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無論從短期看,還是從長期看,都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及就業。 (五)反古典經濟學的就業理論啟示及借鑒 可以說反古典經濟學的就業理論對現實更具有指導意義。關于就業保證企業具有靈活的用人機制,加強人力資源部的建設,保證企業能夠在第一時間招聘到合適的、合格的勞動力,同時求職者也能夠自由靈活地選擇適應自己的滿意的工作崗位,從而充分地適應市場經濟的競爭。政府要加強對勞動力市場的宏觀調控,制定人口政策,一方面調整教育結構等來控制和影響勞動力的供給,另一方面,國家給與市場活動進行宏觀引導,建立穩定的社會保障體系等措施來建立新型的勞動就業體制服務。 四、結語 總之,西方的就業理論對我國尋求解決就業矛盾的途徑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同時我國還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不僅依賴市場機制來優化資源配置,推動社會經濟總量增長,擴大勞動力的有效需求,還要有市場調控體制改善的制度保證,兩者面相輔相成,不可偏頗。 參考文獻: [1]肖靜.西方失業理論與中國的就業問題[J].法制與社會,20xx,(11). [2]劉加強.緩解西部地區城鄉就業矛盾對策研究[M].重慶: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xx. [3]羅恩立,孫定東.西方就業理論的演變進程剖析與借鑒[J].經濟學與經濟管理,20xx,(2). [4]譚運進.西方就業理論對我國的借鑒意義[J].商業時代,20xx,(12). [5]韓志萍.西方經濟學家對失業問題的理論探討[J].經濟問題探索,20xx,(11). [6]伍希.借鑒西方經濟學失業理論解決我國就業問題[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xx,(4). [7]楊宜勇.勞動就業體制改革攻堅[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xx. [8]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xx.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就業方向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畢業生具備較全面的音樂創作知識、能力和專業化水平,能在有關文藝單位、藝術院校、科研機構以及出版、廣播影視部門從事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的創作、教學、研究、編輯等方面工作。 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就業排名 學科: 文學-藝術學類 排名: 藝術學類共27個專業,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在藝術學類專業中排名第22。 在整個文學類96個本科專業中,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專業就業排名第65。 摘要:法學相關課程的設置、講授與實踐越來越重視實務技能的操作,應秉承著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理念開展課程教學模式。在認真梳理我國法學相關課程實踐教學的現狀、問題等文獻資料基礎上,分析課堂教學與就業不匹配的原因,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法學相關課程的多元化實踐教學模式,通過對課堂教學、實驗室、校內外實習基地、教師等方面的改革,不斷的提高實踐教學的效果,發揮實踐教學的作用,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法學相關課程;實踐教學模式;就業 我國法學課程教育應該是“通才”教育模式,還是“專才”教育模式,一直爭論不休,教育現狀與就業失衡顯現出了弊端。法學相關課程的傳統教育模式,有其必然性也有局限性。社會需要法學理論深厚,知識體系扎實的專業人才,也需要擁有很強實踐操作能力和應用能力的人才。因此,改革當前法學相關課程的理論內容、教學模式、實踐方法迫在眉睫,是培養綜合性、應用型法學人才的迫切要求。以知識產權專業為例,傳統課程教育模式的現狀展現出與學生就業需求不匹配的問題,就應該以就業為導向,構建課程實踐教學新模式并保障實施應用。 1課程教學現狀及問題 我國高等學校知識產權教育理念相對落后,重視程度不夠,據統計接受過專業知識產權教育的學生不足5%,高校設置專門的知識產權教育教學機構的不到30%,大多高校未設置選修課程。我國的知識產權教育僅體現為知識產權專業教育,沒有形成系統的教育體系,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相比有一定差距。日本建立了完善的小學、中學和大學的知識產權教育體系,而美國注重培養非法律專業人員的知識產權教育。 近年來,我國知識產權普及教育雖然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開設了知識產權專業的僅有暨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十余所高校,多數高校僅開設了公共選修課程,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也缺乏知識產權專業教育,我國高校的知識產權普及教育尚處于摸索階段。高等院校法學學科及課程建設要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結合,畢業生也需要用較強的實務能力去擇業、就業。 目前知識產權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主要由課堂理論講授、課堂案例教學與分析、模擬法庭、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幾部分構成。但是大部分實踐學時主要分布在課堂理論講授、課堂案例教學與分析中,其他部分在實際的實踐教學環節中占的比例較少,導致在學校里以學習法學原理、案例分析為主的知識產權專業學生,很難在實踐中獨立操作。 應用型本科學校較普通高等院校更注重實踐教學的開展,法學專業與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金融學等專業都有很多內在聯系與交融。應用型本科學校的法學專業課程教育體現出復合性、實踐性和應用性的特點,但是在實際的課程教育中大多數也是以理論教學為主,配以模擬法庭、普法宣傳實踐活動等,形式單一,實踐環節較少,理論與實際結合效果不顯著,往往流于形式,實施性不強。 2課堂教學與就業不匹配原因 2.1固有教學模式及培養定位的制約 我國普通高等院校法學專業設置已經飽和,每年有大量法學專業學生畢業,學生就業壓力較大,知識產權專業作為法學相關專業中應用性較強的專業方向,就業時需要很強的實務能力。但在實踐教學中老師往往只重視法學概念的講解,這種應試教育模式很少涉及法學實踐的教學。原有的教學體制和培養定位較偏重于理論教育,實務操作部分比例較小,形成了固有的法科學生課程教育體制。這種教學模式易導致學生缺乏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甚至使學生脫離社會實際對法律人才的要求。20xx年司法考試改革,命名為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學畢業生的.就業方向不僅限于律師,還有公檢法及企業法務等法律從業人員。資格證書是就業的重要敲門磚,但最重要的依然是實務操作能力。由于知識產權專業的就業特點,我國高校現有的法學教育體制及模式將會對其就業造成制約。 2.2重視程度不夠,教育理念落后 目前,我國并沒有專門的知識產權資源整合體系和機構,相關的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領導對知識產權專業教育的重視程度還不足,社會及大眾對知識產權的認識需要進一步調高。知識產權教育理念的落后,在課程實踐教學中表現為偏重法學理論講授、輕業務實踐操作。如上述所言,受過專業知識產權教育的學生不足5%,高校設置專門的知識產權教育教學機構的不到30%,大多高校未設置選修課程,知識產權教育在大多數高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中未提上日程,這都顯示各高校對知識產權專業的重視不足。 2.3教學主體定位偏頗,師資隊伍不足 在法學相關課程的實踐教學中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而不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教學模式和方法混亂,形成教師單兵作戰、學生被動受教模式。模擬法庭作為傳統的實務操作環節,學生通常是機械地去扮演教師事先設置好的角色,在普法宣傳中進行簡單的宣傳、接待、文案工作,并沒有實際地將法律知識運用或發揮,實務能力較差也沒有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和提升。知識產權教育師資缺乏問題在各高校中普遍存在,已開設知識產權專業或課程的高校其任課教師受過系統知識產權教育稀少,多數為了講授課程而臨時學習,有過實務經驗和海外知識產權學習經歷的教師更少,大多缺乏專業知識背景和實際教學經驗,能熟練處理知識產權實務的教師更少。 2.4教學基地建設缺乏,校企合作不深 大多數高校的法學實踐教學基地缺乏,即便是有相應的教學基地也停留在初級建設階段,在功能上僅能解決教學實踐環節中的畢業實習單一問題,校企合作也浮于表面,沒有在企業實務操作中加深實際合作。法學實踐基地不僅能為畢業生提供實習平臺,也能為在校生進行教學實踐的課堂實習,成為學生法律職業道德養成、法律職業規劃培訓與指導和綜合素質提升的第二課堂。學生與教師開展實踐多為一時興起,沒有實現實踐教學體系化、長效化。endprint 3以就業為導向的實踐教學模式構建與實施途徑 3.1實現實踐教學的規范管理 (1)建立院系兩級的管理制度。實踐教學的宏觀管理工作由教務處開展,制定實踐教學的管理辦法和措施,各院系作為實踐教學的主管機構,負責課程實踐教學的組織和實施。 (2)加強實踐教學的計劃管理和運行管理。從人才培養方案入手,加入實踐教學計劃,制定教學大綱,并嚴格依照教學計劃和大綱落實法學相關課程的實踐教學。由專業帶頭人組織知識產權專業及相關法學課程的教師負責實習工作的各個環節,有利于及時指導學生的畢業實習工作,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實務糾紛和提升實踐能力。 3.2轉變觀念 觀念是行為的指導思想和根本準則,只有把實踐教學的觀念有效地貫徹下去,才能保證實踐教學的有效實施。必須從管理者、教師、學生三個層面的思想上進行根本的觀念的轉變,實現三者的互動,才能保證實踐教學的有效實施。 3.3改革教學方式方法 在課堂理論講授、課堂案例教學與分析等課堂教學方面,進行教學方式方法的根本改革,由原來的理論講授為主,轉向實踐為主,理論為輔的教學模式。通過企業和社會對于人才需求的分析,以及畢業生的調查分析,找出學生主要從事知識產權及相關法學專業工作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和知識,有針對性地在課堂上開展教學,把教師為主的課堂變為以學生為主,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去主動的學習和思考。 3.4重視法學實驗室和實習基地建設 實驗室和實習基地是實踐教學實現的基本條件,有利于提高法學相關課程的實踐教學效果。在傳統的模擬法庭的基礎上,還需要建立其他實驗室。 3.4.1法律診所 知識產權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只有通過參與實際案例處理和司法實習,才能鞏固和深化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知識,并通過對實務工作整個過程的親身體驗,寫作實驗報告和實習總結,才能初步理解法學的理念以及實務工作的基本方法。 3.4.2知識產權代理公司 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是一個企業法務的綜合模擬場所。該實戰演練是對知識產權、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金融學等專業的綜合演練,可以將會計、知識產權等專業的實訓結合進行。本實驗公司可作為知識產權及相近專業如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學生實踐教學和中高層次企業職工培訓的基地。通過實驗、實訓指導人員的合理配置,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實訓指導人員隊伍。 3.4.3其他 除了建立實驗室,還可以利用隸屬于學院的后勤部的超市、打印社等校辦企業為學生提供實踐教學的便利條件,讓學生能夠利用課余時間或者實踐教學的時間能夠到這些校辦企業進行實戰演習,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現有的校外實習基地大部分都是空有虛名,沒有真正的實現產學研合作,因此關鍵的問題是要通過學院、系部等多方面的協調,發揮校外實習基地在實踐教學中的作用,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到校外實習基地進行頂崗實習,不斷的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3.5完善實訓指導教師隊伍建設 實訓指導教師是實訓的組織者和執行者,負責根據專業技能規范和實踐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實施實踐教學,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各高校應定期組織法學教師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參加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專利代理人、商標代理人等專業水平的培訓和考試,不斷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推進“雙師雙能”工程,完善實訓指導教師隊伍建設。 所以,結合企業和社會對于法學人才的需求,以及畢業生的反饋,通過對課堂教學、實驗室、校內外實習基地、教師等方面的改革,以就業為導向的知識產權專業及相關法學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能有效的促進學校知識產權等相關法學專業及課程的發展,并有利于其他專業學生掌握法學知識增強就業綜合能力,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程南.法律應用能力培養中的教師定位——模擬法庭訓練所引發的思考[J]. 法制與社會,20xx,(9). [2]盧石梅.中美知識產權教育的比較急啟示[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xx,(8). [3]張軍.法學教育的反思與法學教改的前瞻[J]. 法制與社會,20xx,(3). [4]楊琳.高校視角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的知識產權教育架構研究[J]. 職教通訊,20xx,(36). [5]馬海霞.高校知識產權教育與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xx,(2). 論文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 就業導向 專業課 教學改革 論文摘要:職業教育是就業教育。專業課教學是職業教育教學的核心,體現職業教育特色,必須進行專業課教學改革。體現以就業為導向要從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教師等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高速發展,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也對勞動者的素質、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對人才規格的需求給職業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問題,中等職業教育教學工作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指出,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根據市場和社會需求,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專業課教學是職業教育教學的核心,是職業教育的特色所在,專業課教學如何適應基于就業導向的教學改革,如何適應當今社會對中等職業教育人才規格的需求,是中等職業教育專業課教學改革巫待解決的問題。 一、就業是中職學校專業課教學改革觀念更新的目標取向 多年來,各類中等職業學校和職教工作者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緊緊圍繞中職培養目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學生就業的多種途徑。但是,隨著工業化社會建設步伐的加快、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及社會對人才規格需求的不斷變化,中職生的就業問題越來越突出,尤其是當中職生結構性供給不足、就業能力不強時,專業課教學改革就成為中等職業學校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專業課教學改革首要的就是更新觀念。當前,不少中等職業學校、中職生及家長把中等職業教育看成是以升學為導向的教育,基于這種錯誤觀念,不少學校尤其是農村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課教學沿用了普通教育的教學模式,沒有突出職校專業課的教學特色。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必然是應試性人才而不是體現中職特點的技能型人才,這樣的人才就無法滿足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就業問題就會越突出。 中等職業教育是培養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中、初級專門人才。從培養目標上看,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升學不是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加強職業院校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高度重視實踐和實訓環節教學……”教育部也提出明確要求,對口招生計劃不得超過中等職業教育應屆畢業生的5%,也就是說,對口升學只是極少一部分學生的出路,大部分學生還是要就業。如果中等職業學校完全走升學的路子,完全按照升學的模式進行專業課教學,培養出來的學生根本滿足不了社會的需求。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職業教育是就業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是職業教育的主要任務。為達到培養目標的需求,滿足社會對職業教育人才規格的需求,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從傳統的不適應改革發展的思想禁錮中解脫出來,把就業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學改革觀念更新的目標取向。專業課在教學中要實現以下幾個轉變:一是實現從重知識向重能力方面轉變;二是實現從重理論向重操作方面轉變;三是實現由重視課堂教學向重視實踐活動轉變。努力促進職業教育與生產服務、社會服務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二、適應“雙證書”制和就業崗位需求的教學內容是專業課教學改革的根本 教學內容是教學過程的依據,是聯結學生和教師的媒介物。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課教學內容不能很好地適應就業崗位的實際需要,偏深、偏難,沒有突出專業課教學特色。中等職業教育是就業教育,學生的就業能力主要是靠專業課教學培養出來的,因此,基于就業導向的專業課教學內容應是專業課教學改革的根本。專業課教學應組建適應“雙證書”制和就業崗位需求的教學內容。一是組織適應“雙證書”需求的`教學內容。我國《職業教育法》明確規定:“實施職業教育應當根據實際需要,同國家制定的職業分類和職業等級標準相適應”,職業教育不但要與國家制定的職業分類和職業等級標準相適應的職業教育的課程(課程計劃、課程標準、課程內容),還必須與就業準人制度所確定的職業標準和職業技能鑒定規范的要求相互融通。因此,專業課教學內容應與職業資格證書接軌。二是組織適應職業崗位需求的模塊化課程內容。社會勞動力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實際上是崗位的需求。建立適應職業崗位需求的課程內容,是職業教育專業課教學改革發展的趨勢。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職業教育應打破傳統學科系統化的知識,按照能力本位,以技能為核心整合課程,使之與職業能力的培養緊密結合。對于專業課程內容,可按照專業的核心技能,將專業知識課、專業實踐課進行整合,形成相應的職業方向模塊。理論教學方面不求知識的系統性和全面性,以必須、夠用為度。要突出實踐操作,在實踐教學方面,按照職業崗位和工作能力的需求,要綜合多門技術和能力,強化綜合運用,最重要的內容還是傳授實際崗位需要的一些實際經驗,同時要注意引人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表現形式,為適應專業課教學內容的改革,在開發專業課教材時,要突出以能力為本位,開發適應教學實際的專業課教材。建立健全課程開發和教材編寫機制,實行國家和省(部)兩級規劃、兩級審定制度。允許地方、行業根據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組織開發和編寫具有地方和行業特色的課程和教材。學校也可結合實際開發校本教材。在教材內容上要克服理論偏深、偏難的弊端,適當壓縮理論比重,降低理論難度。教材體系結構要適應教學內容改革的需要,采用任務驅動、項目教學等的編排方式,并根據職業崗位對專業技能的要求安排實踐教學內容,加強技能訓練,重視技能操作,充分體現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的應用。 三、基于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專業課教學改革的關鍵 教學方法是為了達成一定的教學目標,教師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專門內容的學習活動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綜合。是教師、學生實現教學任務的憑借,是一個教學的技術系統。職業學校的教學方法是由培養目標的定向性、課程內容的使用性和教學過程的實踐性來決定的。教學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它處于一種動態之中,隨著教學實踐內、外部條件的變化以及教育科學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教學方法的改革是專業課教學改革的關鍵。長期以來,中等職業教育沒有擺脫兩種教育模式的影響:一是傳統模式。職業教育習慣于沿用傳統的教育形式,如“重教、輕學”、“重理論、輕實踐”等。二是普通教育模式。職業教育大多脫胎于普通教育,目前職業教育沿用普通教育模式很普遍,在專業課教學方法上,沒有突出職教特色。采用上述教學方法培養出來的學生,既缺乏就業能力,更缺乏創新能力。 職業教育是以專業教育為主,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目的,以主要獲取綜合職業能力為教學目標,強調操作行為,突出實踐環節。因此,專業課教學方法的改革,要擺脫傳統模式和普教模式,突出對職教專業課教學特殊規律的認識,突出專業課教學的實踐性、操作性特色,要把適應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改革作為專業課教學方法改革的方向。在探究專業課教學方法改革時,要注意運用“行為導向”理論。行為導向,實質上是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創造一種學與教、學生與教師互動的社會交往的情景,從而產生一種行為理論的假設。行為導向的教學論一方面呈現出師生之間互動的形式,另一方面還是一種傳遞現代教學內容的新手段,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最佳途徑之一。行為導向是以行為或工作任務為導向的一種職業教育教學思想,是由一系列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所構成的、培養學生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專業課教學的特色是實踐性,因此,行為導向教學論非常適合專業課教學的特點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實際。項目教學方法是基于行為導向的一種比較理想的教學方法,它是一種以“項目驅動”為主要形式,將實踐項目貫穿于教學的始終,用實踐項目進行新知識的引人,傳授知識時緊密結合實踐項目,讓學生親自進行項目制作,最終通過項目制作的成功,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中等職業學校在進行專業課教學中可結合本專業課實際,進行項目設想,制訂行動計劃,進行項目實施。基于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專業課教學改革的關鍵。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課教學應加強基于行為導向的項目教學方法的研究。 四、就業能力評價是專業課教學改革的指南 考試評價方式在教學工作中起著指揮棒作用,是教學工作的指南,考試評價過程是保障培養目標實現的關鍵環節之一。中等職業學校傳統的專業課教學評價方式是:在內容上以理論知識為主,在形式上采用閉卷,在衡量尺度上采用分數。這種評價方式過于注重學生的知識,忽視學生的技能;過分關注結果而忽視過程,忽視學生的發展和個性差異。這種評價方式無法評價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和就業能力。在這種指揮棒的作用下,學校的專業課教學就無法滿足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需要,更不利于培養目標的實現。因此,應加強專業課考試評價方式改革,充分發揮考試評價的指揮棒作用,把就業能力評價作為專業課教學改革的指南。基于就業導向的專業課考試評價要結合專業課教學特點,體現專業課特色,要注重學生的就業能力評價。要實現評價者由教師評價向教師、用人單位、家長共同參與評價轉變;評價內容從重知識考試、重學科標準轉向實踐操作能力的評價轉變;衡量尺度從重分數向重就業能力的評價轉變。逐步實現多元化評價方式,積極推行能力評價社會化。 五、“雙師型”教師是促進專業課教學改革的支撐 在探討基于就業導向的中職學校專業課教學改革時,專業課教師的師資水平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要使學生具有適應工作崗位需要的動手操作能力,滿足就業需要,專業課教師僅有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過硬的實際操作技能。結構合理、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提高專業課教學質量、實現培養目標的關鍵,而“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是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因此,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基于就業導向的專業課教學改革的一個支撐。目前,不少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課教學大都存在著專業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技能欠缺、“雙師型”教師嚴重不足等問題,這已經成為制約技能型人才培養和學生就業的瓶頸。《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指出:“要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專業實踐和考察,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這給如何加強職業學校師資隊伍建設指明了方向。因此,中等職業學校應加大師資培訓力度,提高專業課教師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雙師型”教師。一是要走出去。中等職業學校要選派專業課教師到去企業進行見習和實踐活動,或與企業合作開發科研項目,以提高專業教師的技能;二是學校可選派骨干專業教師到高等院校進修學習,以提高學歷層次;三是要請進來。根據專業需要聘請有一定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的企業專家或生產一線技術人員到學校指導,共同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四是學校要認真組織各項專業教師技能競賽活動,積極開展技能大比武活動,正確引導專業課教師努力鉆研業務,以促進專業技能的提高。 【就業理論】相關文章: 就業理論06-27 (優秀)就業理論15篇06-12 就業理論15篇(熱門)06-12 就業理論精華(15篇)06-12 (推薦)就業理論15篇06-12 就業理論實用(15篇)06-12 [集合]就業理論15篇07-20 就業理論15篇(實用)07-20 就業再就業工作總結05-04就業理論5
就業理論6
就業理論7
就業理論8
就業理論9
就業理論10
就業理論11
就業理論12
就業理論13
就業理論14
就業理論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