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勵志故事
高考勵志故事1
我知道有很多人由于成績差。都想放棄高考。很多人由于成績差,于是自暴自棄。
在這里我來說說我往年的高考閱歷。
我高中是在市重點中學。當時認為進了重點中學就有了保障。于是我開始上網,看小說。基本上每節課都拿著個電子詞典躲在后面看小說。放學了,先去網吧玩一個小時再回家。高二分班了。我是學理科的。當時學校一共16個理科班。還有8個文科班。頭兩個班是科技班。號稱清華班。
固然是這么說。每年考起清華的也就那么3~5個人。究竟我們這里不是什么大城市。 當初我被分進了最后5個班中。也就是全年級最差的幾個班。但我并沒有意識到什么。持續看小說,上網。一直連續到了高三。我那時的成績是200多分。從來沒超過300。 一直到了離高考還有260多天時。那時老師也不對我們抱任何盼望。只是天天跟我們說,你們加油吧,考個三本就行了。你們不要把目標定的太高,要實事求是。 那時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特別愛好香港。于是我就跟我的同學說我想去香港上大學。當時什么情形你們應當想得到。一個200多分的人想去香港。
所有人都笑我,說你這個樣子,能進大學就不錯了,還香港。 我也在網上查了一下香港。的確很難。而且學費要40萬左右。我就跟我父母說我想去香港,香港的學費好象要40萬。我家也不是很有錢。當時我媽媽聽了我說想去香港,非常愉快,她以為我終于想學習了。于是對我說,只要你考起香港,我就算把屋子賣了也要讓你去讀。當時我聽了十分激動,想起以前那么不愛學習,實在太對不起父母了。我把自己關在房里痛哭了一場。下定決心必定要好好學習。要發明一個奇跡。 我找了一個星期天,去書店買了大批的材料。開始認真學習了。那時離高考還有230天。我開始每天只睡7個小時。晚上12點到6點。中午再睡一小時。我在鬧鐘上貼了封條,天天不停的提醒自己要考香港。我把爸媽手機的背景也換成了香港。
我就這樣不停的學習,同時也忍耐同窗們的譏笑。他們笑我裝正經,
天天拿本書不知在看什么。他們的話我選擇一概不理。一個月后,考了一次月考。我依然200多分,沒有任何起色。同學們更加嘲笑我了。我依然不理。兩個月后,又一次月考,我考了280多。同學們持續嘲笑我,但我知道我已經有了提高,由于我以前一直是240左右。由于我落伍的太多,所以開端提高實在慢了點。直到第三個月。我終于突破了300分。同窗們繼續譏笑我,說,不錯啊,從哪抄來的啊。考了300分啊。我持續不理。那時真的非常苦。幾乎除了吃飯睡覺,我都呆在教室里。(我是住宿的)
第四個月,離高考還有100天左右。這次月考我考了400多,由于我這個班是最差的,所以400分排在了前5名。這時,同窗們不再譏笑我了,都驚奇我的進步。差班就是差班,全班似乎除了我沒一個人提高了。200多天前第一是400多分,現在,第一名還是400多。 老師找到我說,你進步很快,加點油,爭奪考個二本。這話我聽都懶得聽,在老師看來,差班的人似乎只配上二本。 固然我進了班上前5,但我知道我不能自豪,這是差班,在這個班上即使第一也絕不能證實什么。離高考還有100多天,我開始減少自己的睡眠時間,由以前的7小時變成6小時。我是十分不贊成熬夜的。
每天必需保證最少6小時的睡眠時光。 最后30天。學校組織最后一次模擬測驗。我考了590分。全班都驚呆了。老師也大為吃驚。也許她從沒見過差班的學生能上500的吧。但我知道我不能放松,我的目的是香港。590什么都不能證實。 最后一個月,我更加努力,甚至可以再減省去食堂走路的時間、洗衣服的時間……直到高考停止。我最后的成績641。當我知道成績時,我在笑,我在狂笑。我就這么躺在地上笑了一整天……我證實了我自己。我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差班一樣可以出好成績。 不是有人60天進步了400分嗎?我200天為什么不能?正由于你不相信能,所以你永遠都不可能勝利。一個勝利者是不會相信有不可能的。以為世界上有不可能的永遠都是失敗者。
你們問學習方式,我說了你們別不信,最重要的就是課本,做基礎題。我的數學老師就對我們說過,高考就是考基本,真正難的題就那么一兩道題,這些題又耗時分又少,假如想不出最好就放棄,真正能寫出來的人并未幾個。我數學125,最后一題我只寫了一問,后面兩問掃了一眼就直接廢棄了。填空也有2個空沒寫,但其它的題,我只能說只要你弄懂了課本,絕對沒問題。我說了,你想勝利首先就要相信自己能。然后給自己定個高目標。我相信也有人對你們說過,要實際一點,目標不要太高,盼望越大掃興就越大。
讓他見鬼去吧,沒有高目標哪來的動力,這也可能就是我那個班的人提不高的原因。他們把自己的目標只定在二本。所以他們經過200天的努力依然是400多分。 還有,你們千萬別放棄,還有180天,夠了。我可以告知你們,別看我們是學了三年,實在真正有用的也就那么點,你可以回想一下以前的課堂,是不是發現大部分時光老師都是在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話,有時一個內容反復了很多次。真正有用的東西,180天足夠了。
再說一點,學問是無止境的,但高考是有一個度的,你們可以看看你們學校的一些尖子生的成績,特別是那些650以上的,你可以發現他們很早前就已經是這個分數了。他們依然天天認真的學習,高考后他們成績依然在這個分數,為什么呢?由于他們已經站在了一個非常高的地位了,在這里他們很難再有所進步了,高考是考基本的,他們都會了,他們只是在攻困難,當然高考的困難不是隨意能做出來的。所以他們仍然只是原地踏步。所以我們一些成績比較差的不要被嚇到了,不要看見他們成績已經那么好了還在認真讀書。他們成績已經很難進步了,而你,只要把基本的弄懂,很輕易就能追上他們,即使不能超過也沒關系。比他們低幾十分有關系嗎?沒關系的,對你沒任何影響。
我現在在復旦,我沒有去香港,我不可能真的讓父母賣掉屋子。而且上海也是我憧憬的城市,固然我更愛好香港。 我說這些是讓大家知道,這世上沒有不可能,只要你肯去做。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差別在于一個提前就放棄了自己,而另一個則為了那所謂的不可能而斗爭。放棄的人永遠不會成功,而斗爭的人將完成在別人看來不可能的任務,成為別人眼里的天才!最后一句話請牢記!
高考勵志故事2
這個同學姓趙。我們姑且叫他為趙同學。
趙同學家里很貧困,父母常年在廣東打工,做的是泥水活,一年掙不了幾個錢。家里只有奶奶、趙同學與讀小學的妹妹在家。
趙同學讀高三的那一年,恰逢大雨,房屋遇到了山體滑坡倒塌了,奶奶被砸中了腰椎,從此站不起來,常年臥床與醫治。
趙同學的家在離縣城大約8公里的大山里。于是,趙同學向學校提出了白天在校學習,晚上回家照顧奶奶的要求,要不就得面臨輟學提前外出打工補貼家用的殘酷現實。學校考慮到他家的實際情況,同意了他的請求。
于是,趙同學每天下午5點半放學后,就騎上自行車趕回家,照顧奶奶和妹妹。一回到家,首先幫奶奶換屎尿盆子,然后是做飯、喂奶奶吃飯、燒水幫奶奶擦身子、洗干凈換下的衣服等,等忙完這些,大多都已是夜里11點了。這個時候,他才有空坐下來復習功課,經常復習到夜里1點多。然后5點起床,做好早飯,照顧好奶奶,6:50前趕回學校。如果家里有事,中午還得往家里跑一趟。
趙同學的省吃儉用,穿著樸素,在學校里是出了名的。有一次他的自行車壞了,在校門口等車,一老師見狀給了他50塊錢,叫他打車回家,后來,他選擇了步行回家,節省下那50元錢用來買了一本參考書,還買了一塊蛋糕給奶奶。
這樣的日子趙同學堅持了差不多一年!成績不但沒落下,反而還往前提高了不少,應了那句“逆境出人才”的話。
最后,趙同學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廈門大學金融學院。
這個不知道算不算勵志故事,但像趙同學那樣的學生,在當今社會真的是很少見了。對于那些學習條件優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同齡孩子來說,或許還有一點點的教育意義吧!
高考勵志故事3
低分學生高考逆襲的勵志故事, 從300分到641分
我知道有很多人由于成績差.都想放棄高考.很多人由于成績差,于是自暴自棄.
在這里我來說說我往年的高考閱歷.
我高中是在市重點中學.當時認為進了重點中學就有了保障..于是我開始上網,看小說.基本上每節課都拿著個電子詞典躲在后面看小說.放學了,先去網吧玩一個小時再回家.高二分班了.我是學理科的.當時學校一共16個理科班.還有8個文科班.頭兩個班是科技班.號稱清華班.
固然是這么說.每年考起清華的也就那么3~5個人..究竟我們這里不是什么大城市. 當初我被分進了最后5個班中.也就是全年級最差的幾個班.但我并沒有意識到什么.持續看小說,上網.一直連續到了高三.我那時的成績是200多分.從來沒超過300. 一直到了離高考還有260多天時.那時老師也不對我們抱任何盼望.只是天天跟我們說,你們加油吧,考個三本就行了.你們不要把目標定的太高,要實事求是. 那時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特別愛好香港.于是我就跟我的同學說我想去香港上大學.當時什么情形你們應當想得到.一個200多分的人想去香港..
所有人都笑我,說你這個樣子,能進大學就不錯了,還香港. 我也在網上查了一下香港.的確很難.而且學費要40萬左右.我就跟我父母說我想去香港,香港的學費好象要40萬.我家也不是很有錢.當時我媽媽聽了我說想去香港,非常愉快,她以為我終于想學習了.于是對我說,只要你考起香港,我就算把屋子賣了也要讓你去讀.當時我聽了十分激動,想起以前那么不愛學習,實在太對不起父母了.我把自己關在房里痛哭了一場.下定決心必定要好好學習.要發明一個奇跡.. 我找了一個星期天,去書店買了大批的材料.開始認真學習了..那時離高考還有230天.我開始每天只睡7個小時.晚上12點到6點.中午再睡一小時.我在鬧鐘上貼了封條,天天不停的提醒自己要考香港.我把爸媽手機的背景也換成了香港.
我就這樣不停的學習,同時也忍耐同窗們的譏笑.他們笑我裝正經,
天天拿本書不知在看什么.他們的話我選擇一概不理.一個月后,考了一次月考.我依然200多分,沒有任何起色.同學們更加嘲笑我了.我依然不理.兩個月后,又一次月考,我考了280多.同學們持續嘲笑我,但我知道我已經有了提高,由于我以前一直是240左右.由于我落伍的太多,所以開端提高實在慢了點..直到第三個月.我終于突破了300分.同窗們繼續譏笑我,說,不錯啊,從哪抄來的啊.考了300分啊.我持續不理..那時真的非常苦.幾乎除了吃飯睡覺,我都呆在教室里.(我是住宿的)
第四個月,離高考還有100天左右.這次月考我考了400多,由于我這個班是最差的,所以400分排在了前5名.這時,同窗們不再譏笑我了,都驚奇我的進步.差班就是差班,全班似乎除了我沒一個人提高了.200多天前第一是400多分,現在,第一名還是400多.. 老師找到我說,你進步很快,加點油,爭奪考個二本..這話我聽都懶得聽,在老師看來,差班的人似乎只配上二本.. 固然我進了班上前5,但我知道我不能自豪,這是差班,在這個班上即使第一也絕不能證實什么..離高考還有100多天,我開始減少自己的睡眠時間,由以前的7小時變成6小時..我是十分不贊成熬夜的.
每天必需保證最少6小時的睡眠時光.. 最后30天.學校組織最后一次模擬測驗.我考了590分..全班都驚呆了.老師也大為吃驚.也許她從沒見過差班的學生能上500的吧.但我知道我不能放松,我的目的是香港.590什么都不能證實.. 最后一個月,我更加努力,甚至可以再減省去食堂走路的時間、洗衣服的時間、、、、、、直到高考停止.我最后的成績641.當我知道成績時,我在笑,我在狂笑.我就這么躺在地上笑了一整天......我證實了我自己.我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差班一樣可以出好成績. 不是有人60天進步了400分嗎?我200天為什么不能?正由于你不相信能,所以你永遠都不可能勝利.一個勝利者是不會相信有不可能的.以為世界上有不可能的永遠都是失敗者.
你們問學習方式,我說了你們別不信,最重要的就是課本,做基礎題.我的數學老師就對我們說過,高考就是考基本,真正難的題就那么一兩道題,這些題又耗時分又少,假如想不出最好就放棄,真正能寫出來的人并未幾個.我數學125,最后一題我只寫了一問,后面兩問掃了一眼就直接廢棄了.填空也有2個空沒寫,但其它的題,我只能說只要你弄懂了課本,絕對沒問題.我說了,你想勝利首先就要相信自己能.然后給自己定個高目標.我相信也有人對你們說過,要實際一點,目標不要太高,盼望越大掃興就越大.
讓他見鬼去吧,沒有高目標哪來的動力,這也可能就是我那個班的人提不高的原因.他們把自己的目標只定在二本.所以他們經過200天的努力依然是400多分. 還有,你們千萬別放棄,還有180天,夠了.我可以告知你們,別看我們是學了三年,實在真正有用的也就那么點,你可以回想一下以前的課堂,是不是發現大部分時光老師都是在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話,有時一個內容反復了很多次.真正有用的東西,180天足夠了..
再說一點,學問是無止境的,但高考是有一個度的,你們可以看看你們學校的一些尖子生的成績,特別是那些650以上的,你可以發現他們很早前就已經是這個分數了.他們依然天天認真的學習,高考后他們成績依然在這個分數,為什么呢?由于他們已經站在了一個非常高的地位了,在這里他們很難再有所進步了,高考是考基本的,他們都會了,他們只是在攻困難,當然高考的困難不是隨意能做出來的.所以他們仍然只是原地踏步.所以我們一些成績比較差的不要被嚇到了,不要看見他們成績已經那么好了還在認真讀書.他們成績已經很難進步了,而你,只要把基本的弄懂,很輕易就能追上他們,即使不能超過也沒關系.比他們低幾十分有關系嗎?沒關系的,對你沒任何影響。
我現在在復旦,我沒有去香港,我不可能真的讓父母賣掉屋子.而且上海也是我憧憬的城市,固然我更愛好香港. 我說這些是讓大家知道,這世上沒有不可能,只要你肯去做.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差別在于一個提前就放棄了自己,而另一個則為了那所謂的不可能而斗爭.放棄的人永遠不會成功,而斗爭的人將完成在別人看來不可能的任務,成為別人眼里的天才!!!最后一句話請牢記!!!!
高考勵志故事4
馬云,一張棱角分明、消瘦奇特的臉龐,一派狂放不羈、特立獨行的做事風格,一副兩肋插刀、不計回報的古道熱腸;以"光明頂"命名公司會議室,與金庸密切交往,聚集互聯網英雄人物"西湖論劍"。馬云的種種言行,頗似一位縱橫商海江湖的大俠。
馬云之所以讓當今的無數草根創業者崇拜,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馬云也曾跟我們一樣,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高考屢戰屢敗、屢敗屢戰。試想,如果馬云在第二次高考失敗后,聽從了父母的勸告,去學習一門手藝,安安穩穩過他當臨時工的生活,那么,還會有今天的馬云,還會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嗎?
第一次高考,遭遇滑鐵盧。盡管馬云的英語在同齡人中顯得出奇的好,但他的數學卻實在太差,只得了1分,全面敗北。這之后他當過秘書、搬運工,后來踩著三輪車幫人家送書。有一次,他給一家文化單位送書時,撿到一本名為《人生》的小說。那是著名作家路遙的代表作。小說的主人公,農村知識青年高加林曲折的生活道路給馬云帶來了許多感悟。高加林是一個很有才華的青年,他對理想有著執著的追求,但在他追求理想的過程中,往往每向前靠近一步,就會有一種阻力橫在眼前,使他得不到真正施展才華的機會,甚至又不得不面對重新跌落到原點的局面。
從故事中,馬云深刻領悟到人生的道路雖然很漫長,但關鍵處往往只有幾步。在人生的道路上,沒有一個人的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這正印證了一句話:"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生活道路是如此的曲折、復雜,人們就應該坦然地去面對。于是,馬云下定決心,要參加第二次高考。那年夏天,馬云報了高考復讀班,天天騎著自行車,兩點一線,在家里和補習班間游走。
沒想到第二次高考依然失利。這一次,馬云的數學考了19分,總分離錄取線差140分,而且這一次的成績使得原本對馬云上大學還抱有一絲希望的父母都覺得他不用再考了。
那時候,電視劇《排球女將》風靡全國,可謂家喻戶曉。在那青澀但純潔的時代,小鹿純子的笑容激勵了整整一代人,當然也包括當時的馬云。不僅僅是因為她甜美的笑容,更多的是她永不言敗的精神。這種精神對馬云日后的影響十分深遠,"永不放棄"也成了馬云的一種精神象征,影響了每一個阿里人。小鹿純子的拼搏精神給了馬云巨大的激勵,他不顧家人的極力反對,毅然開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復習準備。由于無法說服家人,馬云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到了周日,為了激勵自己好好學習,特地早起趕一個小時的路到浙江大學圖書館讀書。
就在第三次高考的前三天,一直對馬云的數學成績失望的余老師對馬云說了一句話:"馬云,你的數學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著寫。"
考數學的那天早上,馬云一直在背10個基本的數學公式。考試時,馬云就用這10個公式一個一個套。從考場出來,和同學對完答案,馬云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結果,那次數學考試,馬云考了79分。歷經千辛萬苦,馬云終于考上了大學。
對馬云而言,人生路上的三次高考,早已成為他生命旅程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附:俞敏洪的高考勵志故事
1977年,家在農村的俞敏洪上高中以后,功課明顯跟不上。復習了10個月左右,俞敏洪參加了1978年的高考。當時的錄取分數線很低,他報考的常熟市師專的外語錄取分數線是38分,俞敏洪的英語卻只考了33分,別的幾門課成績也不理想。
高考失利之后,俞敏洪沒有特別失望,家里人也沒有給他什么壓力,反正考不上就在農村干活。俞敏洪在家里開手扶拖拉機、插秧、割稻,后來去大隊初中當了代課老師。
1979年俞敏洪再度參加高考,他的總分過了錄取分數線,但英語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師專的英語錄取分數線變成了60分,結果他再度落榜。
一天,俞敏洪高中時的一個英語老師告訴俞敏洪,江陰縣教育局準備辦個針對外語的高考輔導班。俞敏洪的母親到城里找了幾個親戚打聽,證實了這個消息,就讓俞敏洪去報名。俞敏洪和20多個男孩一起住在一個大房間里。老師指定俞敏洪當副班長,這對俞敏洪是一個很大的鼓勵。既然是副班長,學習就要認真,俞敏洪帶領大家一起拼命,早上帶頭起來晨讀,和大家一起背單詞、背課文、做題、討論,晚上10∶30熄燈以后,大家全舉著手電筒在被窩里背單詞。
1980年的高考開始了,英語考試的時間是兩個小時,俞敏洪僅僅用40分鐘就交了試卷。俞敏洪的英語老師大怒,迎面抽了俞敏洪一個耳光,說:"今年就你一個人有希望考上北大,結果被你自己給毀了。"他認為俞敏洪這么快就交卷,肯定沒有考好。分數出來以后,俞敏洪的英語成績是95分,高考總分387分。當年,北大的錄取分數線是380分。
高考勵志故事5
幾乎所有認識孫宇晨的人都覺得,他考入北大是個奇跡。
20xx年2月,他因獲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而參加北大自主招生面試時,面試官甚至不知道他所就讀的惠州一中位于哪個省份。
在這所在他之前從未有人考入過北大的學校里,他原本是理科生,但因物理成績始終徘徊在二三十分間而不得不改學文科。此后,他的成績有所好轉,但直到高三上學期結束時,仍然排在全年級100名開外。
大一時,他在《萌芽》雜志寫下《一道論證題》,試圖向人們證明“高中可以用一年的時間彌補任何的遺憾,只要你下定了決心”。他在文末留下自己的通信地址,邀請中學生和他一道證明這道題目。文章發表后兩年多里,他收到了接近1萬封信件。
而如今,他即將以北大歷史系總分排名第一的成績結束4年的本科學業。
沉浸于文學世界不可自拔成績在全班穩居倒數前十
整個中學階段,孫宇晨從來都不是老師和同學們眼中的“好學生”。初中時他就讀于一所寄宿制學校,他對3年初中生活的記憶,大多與網游有關。為了玩網游,他常常裝病回家休息,晚上趁父親熟睡后溜去網吧,再在清晨父親睡醒之前趕回家。
中考前他突然“覺醒”,用功學習了半年,跌跌撞撞地考入了惠州一中。
進入高中后,他對網游的熱情驟減,因為他發現了新的興趣點小說。受在大學中文系任教的父親影響,他接觸了王小波的作品,并因此開始瘋狂閱讀各類小說。他說:“沉溺于小說的每個人都不可避免有一個引誘者,我的引誘者就是王小波。”
在王小波“時代三部曲”的“引誘”之下,他整日沉浸于文學的世界中不可自拔。他如此形容自己的高一生活:
“將課表里的中英數政史地全部改成小說或者是文學;整天待在圖書館不出來;考語文的時候,花半個小時做作文的題目,然后花兩個小時寫一篇3000字的作文交上去,然后就被打了個10分;花一個星期的時間蹲在圖書館寫實驗小說,寫好交給大家評判,只要有一個人說不喜歡就燒掉,如果大家都喜歡就投稿,然后石沉大海;早上的早讀全部改成詩歌朗誦,在全班嘈雜的背古文環境下,舉起白話詩的大旗……”
與這種率性灑脫相伴隨的,是考試成績的紅燈高掛。這其實在所難免除了班主任的英語(論壇)課不方便逃課外,其他大部分時間他都在圖書館看小說。全班48個人,他的成績“穩居倒數前十”,老師們對他的期望是“保惠大(惠州大學)、沖汕大(汕頭大學)”。
那時的孫宇晨認為,應試教育和文學理想是對立的,因為二者的根本性質不同,一個是以機械的速度訓練為根本,一個要以才華為根本。在他看來,接受“全面平庸”的應試教育近乎“奇恥大辱”,“有限的時間與精力無法覆蓋諸多不擅長的學科,數學對于一個專于文史的人來說,真可謂是慘痛的悲劇。”他因此而并不在乎考試成績,即使全科掛紅燈也無所謂,只是害怕讓父母知道,“因為他們已經不好意思打我了,畢竟我已經長得比他們還高”。
必須縱身跳入應試教育的河水中盡管也許會將棱角沖刷干凈
帶著二三十分的數學、物理成績,孫宇晨在高二時不得不選擇轉為文科生。此時的他發現自己已不再像高一時那樣不帶任何功利性地“為了看書而看書”,而已經開始渴望得到別人的承認。他堅信自己有著過人的才能,而身邊的很多同學卻“不知道這世界上除了做題還有何物”。
但現實卻不斷地給他挫敗感,“400多分的成績,我連自我安慰的理由都找不出”。
他覺得應試教育總有些使他“備感恥辱”的等級化儀式和細節:按照學校規定,考試時的座位順序要按照上次考試的排名依次排定,他所在班級的教室是第一考場,而他每次考試都要提著書包“灰頭土臉”地挪至第三甚至第四考場。
一次考試時,他看到以往一直排在年級前五的同班女生也到了第三考場,他便有點幸災樂禍地去譏諷她,但那個女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我上次考試期間生病了,英語沒考。”
強烈的碰壁感使他開始考慮與常規的升學之路徹底決裂,他開始想辦法給自己找一條出路,一條不是高考(微博)的出路。那時的他覺得,參加高考是對應試教育的妥協,“是一種相當可恥的行為”。他堅信自己的才華能讓自己通過一條不用參加高考的路徑,進入理想的大學。
帶著極高的期望,他先后報名參加了第八屆新概念作文大賽和北京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結果卻黯然落選。這對他產生了極大的打擊,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必須縱身跳入應試教育的河水中,盡管它也許會將我這塊石頭的棱角沖刷干凈”。
他為自己定下五項要求:第一是把所有與應試無關的書全部搬回家,只留下一本胡適的晚年談話錄;第二是絕對不進圖書館,所有課程一堂都不能缺;第三是收起對老師的愛憎,以獲得應試的知識為目的;第四是保證晚自修的時間,3小時積極進行應試訓練;第五是制定每天的計劃,并嚴格完成。
帶著450分左右的模模擬考試成績和上述五項對自己的要求,孫宇晨進入了高三。他給自己偷偷定下沖刺目標:中山大學,“極限的非分之想”,則是中國人民大學,王小波的母校。
一年時間成功完成從三本到北大的沖刺
孫宇晨執行五項要求的初始階段,成效并不明顯。他覺得在應試教育體系之中,“壞學生”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比“好學生”更多的代價,“眾所周知,這年頭老師都不怎么愿意幫助后進生。”但他覺得自己已經沒有選擇,“就像一個人臨死的時候,他只想活,沒有其他的目的了。”在他看來,到了高三的沖刺期,方法已經是次要的,最關鍵的是態度和堅持。
漸漸地,他的成績逼近了600分,但增長勢頭也就此放緩。他的成績在590分至600分之間徘徊了很久,他意識到,自己陷入了瓶頸期。在廣東省,600分左右的高考成績將意味著他很有可能無法考上重點大學。
而就在此時,他獲得了第九屆新概念作文大賽的復試資格。當時距離高考,還有6個月。
老師和父母都勸他不要去上海參加復試,因為這將讓他缺課至少兩周,對于一個成績正處于瓶頸期亟須突破的高三學生而言,兩個星期的意義似乎不言自明。但孫宇晨覺得自己“理想主義開始重新萌動”,拋下所有顧慮,前往上海參加復試。
事實證明,他作出了正確的選擇。他順利拿到一等獎,隨后的高校見面會上,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程郁綴和招生辦公室主任劉明利看中了他身上的理想主義,給予了他參加北大自主招生的資格,可在高考時于錄取分數線下20分錄取。而這意味著,若想考入北大,他還需要在剩下的5個月內將成績再提高50分。
此后令他感到神奇的是,他此前最頭疼的英語,從參加完“新概念”后的第一次考試起就徹底沖破了瓶頸此前他的英語成績從未上過100分,而自那次考試起,就從未下過110分。而其他科目的成績,也都在穩步提升。
他后來如此解釋這種“完完全全的飛躍”:每個人的潛能其實往往是被過低的自我預期所壓抑,而過低的自我預期則源于外在制度壓迫。他覺得,應試教育的深層次問題在于分數崇拜,強調全面平庸。“在應試教育話語體系中,所謂好學生皆是成績好的,壞學生皆是成績壞的,分數評價變成了道德價值判斷,人格被分數體系不斷否定,破罐子破摔也不足為奇了。”在他看來,恰如其分的“新概念”一等獎肯定,是成功的關鍵性因素。
在他前進的腳步中,高考如期而至。他最終考出語文115分、數學132分、英語130分、綜合146分、歷史127分、總分650分的出色成績,成功完成了從三本向北大的沖刺。
在北大相對更加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中,他如魚得水。他先習中文,后學歷史,成績穩居歷史系第一。他擔任北大西學社社長,代表北大赴荷蘭海牙參加世界模擬聯合國大會,還曾獲演講十佳稱號。
在那篇引來近萬封回信的《一道論證題》的結尾,他如此寫道:“我相信自己的才華從來沒有被應試教育的河水沖刷殆盡,而是我真正成功地挑戰了應試教育。最后,我僅僅有兩點希望:一是希望有理想的人不要向現實低頭;二是希望大家一起幫我做這道題目,我希望它在你們每個人身上都成立。”
高考勵志故事6
影視界
湯唯
落榜后的三年努力
1997年,湯唯高考落榜,父母讓她進了職業模特隊。但他們說:“要想真正在演藝圈有前途,還得有文化!”于是,雖然身在模特隊,每天訓練、表演完畢,湯唯便會捧起書。
1998年,湯唯參加中戲暑期表演培訓班時,當時一位導演系的指導老師,建議她去考導演系。在一位導演系朋友的幫助下,她突擊學習導演系基礎知識,結果以專業課第三的成績拿到了準考證。然而,卻因文化課沒有通過再次落榜。
最終,歷經3年不懈努力,20xx年湯唯終于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看看她今日的成就,你便知道當年那份付出是值得的:20xx年出演《月滿軒尼詩》獲得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演員獎;20xx年憑借電影《晚秋》分別在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韓國影評獎等十余個評選中榮獲最佳女主角獎;20xx年主演《北京遇上西雅圖》榮獲上海影評人獎、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等獎項。
李安
二度落榜的“失意少年”
作為當今世界影壇華人導演的翹楚,誰能想到,在高考面前,李安也曾是個“失意少年”呢?
從高一起,李安便夢想成為一名導演。不過,他的求學路并不順利。第一年考大學,李安以六分之差落榜;第二年再度以一分之差落榜。據李安回憶,二度落榜時,整個家庭猶如遇到了世界末日。
直到第三年,李安終于如愿以償考上了藝專影劇科。據他形容,這是自己“靈魂第一次獲得解放”,那時他才發現,原來人生可以不是千篇一律的讀書與升學。在舞臺上,李安找到真正的自己,并最終在電影領域里大放異彩。
時至今日,李安在電影史上做出的貢獻已經無需多言:1995年,憑借《理智與情感》,獲得奧斯卡金像獎七項提名;1999年,因執導《臥虎藏龍》首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20xx和20xx年,憑借《斷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成為首位兩度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的亞洲導演。
傳媒界
王小丫
高考數學20分
1985年參加高考時,學習嚴重偏科的王小丫,數學只得了20分。第二年復讀,雖然最終考入了四川大學經濟系,但數學依舊沒有及格。不過,這并沒有影響王小丫后來的職業生涯。進入職場后,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成為中央電視臺的知名主持人。
孟非
數理化三科總分不及100分
1990年高考,孟非的語文成績僅次于江蘇省文科狀元,可數理化三科總成績還不到100分。落榜后的孟非,做過搬運工、報社印刷小工、保安。一個偶然的機會,孟非成了電視臺里的一名臨時接待員,并最終找到了通往傳媒行業的大門。
1992年至1996年,孟非在江蘇電視臺文藝部體育組擔任攝像,開始了新聞工作生涯。20xx年因主持《南京零距離》而成名,因《非誠勿擾》二全國皆知,到20xx年獲得第九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節目主持人“金鷹獎最佳主持人”獎,現在的孟非已經是家喻戶曉的“明星主持人”。
商界
馬云
和“數學”死磕
當無數創業者仰望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時,不少人并不知道他也曾是個失意的考生。
1982年,18歲的馬云迎來了生命里的第一次高考。雖然高考志愿是北京大學,但他那年的數學僅考了1分。
幾番糾結后,馬云開始了艱苦的復讀。再次走進高考的考場時,他的數學成績只有19分。20歲那年,他第三次走進考場。這一次,他的數學成績達到了79分,總分比本科線差了5分,并入讀杭州師范。
隨后,由于杭州師范英語系剛升到本科,報考學生不足,他成為幾個英語成績較好,可以直接專科直升本科的幸運學生之一。
如今,那個在高考中狼狽的少年,已經成為無數草根創業者的偶像。正是因為他曾經的失敗、平凡的出身和如今的輝煌成就,讓無數的普通人看到了觸手可及的夢想。如果當年,他在高考失利后選擇放棄,怎么會有今天風生水起的人生?
俞敏洪
英語33分的落榜生
復習了10個月左右,俞敏洪參加了1978年的高考。當時的錄取分數很低,他報考的常熟市地區師專外語錄取分數線是38分。然而,俞敏洪的英語卻只考了33分。
1979年,俞敏洪再次參加高考,他的總分過了錄取分數線,但英語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師專的錄取分數線變成了60分,再度落榜。
1980年高考,俞敏洪的英語是95分,總分387分。在老師的鼓勵下,他再次報了北大(微博)。當年,北大的錄取分數線是380分。8月底,俞敏洪的同學們幾乎都拿到了錄取通知書,他卻什么也沒收到。終于有一天,縣教育局長在電話中對俞敏洪說:“你的錄取通知下來了。”
那個曾經英語只考了33分的落榜生,在后來創辦了中國教育培訓領域的領頭羊: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
多數的錯與失,是因為不努力,不堅持,不挽留。然后告訴自己一切都是命運。
高考勵志故事7
他們現在都是叱咤風云的大佬級人物,但曾幾何時,他們也經歷過高考的洗禮,留下過一個個難忘的故事。
數學成績就1分的馬云
1982年,18歲的馬云迎來了生命里的第一次高考。不過馬云并沒因數學不好而退縮,反而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舉動,因為在他的報考志愿表上赫然寫著:x大學。
當那年的高考成績出來以后,馬云也算創造了個小奇跡,他的數學成績是1分。
心灰意冷的馬云和他一個表弟一起去賓館應聘服務生,結果因為長得有點兒歪瓜裂棗的意思,愣是讓老板給拒絕了。沒辦法,他通過找關系,才做了一份給出版社送書的活兒。也許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但是這時候路遙的《人生》改變了馬云的想法,馬云開始了艱苦的復讀,并在19歲那年,再次走進了高考的考場。不過他的數學成績嘛……高考成績出來以后,馬云的數學成績實現了同比1800%的迅猛增長——19分!
接著,馬云又開始了一邊打工一邊復習的日子。就這樣,到了馬云20歲那年,他毅然參加了第三次高考。在馬云高考的前一天,有一位姓余的老師對馬云說,就你這個數學成績,能考及格了我就把姓兒倒過來寫。無論這老師是什么心態,馬云是被刺激得夠嗆,他想出了一個絕招。
在考數學之前,馬云背下了10個基本數學公式,考試開始以后就一個一個往公式里套。用這種獨門絕技,馬云這次數學的考試成績還真就及格了——79分。
雖然馬云這回數學成績大幅提高,不過他總分數比本科線還是差5分。唉,也行啊,馬云心想,有所大學上就不錯了,管他是本科還是專科,也算圓了自己的一份堅持。就當馬云準備進杭州師范的時候,又發生了一件事。
當年杭州師范英語系由于剛升到本科,以至于報考的學生竟然不夠招生數。于是校領導做了一個令馬云感覺是天上掉餡餅的決定,那就是讓幾個英語成績好的專科生直升本科。于是,英語成績很牛的馬云光榮地以本科生的身份踏進了杭州師范。
高考狀元史玉柱
1962年,史玉柱出生在安徽北部懷遠縣城。初二之前,史玉柱成績不好,貪玩,愛看小人書,經常被媽媽訓。1977年恢復高考,史玉柱開始認真學習。
1980年,史玉柱以全縣總分第一,數學119(差1分滿分)的成績考入浙x大學數學系。但在浙x大學數學系剛過了一學期,史玉柱就放棄了成為陳景潤的理想。
“從圖書館借到《數論》,看了之后,我才了解到數學是那么難。”和周圍同學比聰明,也讓史玉柱壓力很大。“尤其是長x以南的,成績好的并不想上清華、北大,都去上了浙大,所以,我們那個班里聰明人太多,學習好的也太多了。”
就這樣,史玉柱的數學理想破滅了。他開始跑步,培養各種愛好。他每天從浙大跑到靈隱寺,18里,然后,再跑回來,堅持了4年。
英語從33分到95分的俞敏洪
1977年,因為一些不可抗原因,家在農村的俞敏洪高一下半學期才進入高中。上高中以后,俞敏洪功課明顯跟不上,但高考就要來臨了。復習了10個月左右,俞敏洪參加了1978年的高考。當時的錄取分數其實很低,他報考的常熟市地區師專外語錄取分數線是38分,俞敏洪的英語卻只考了33分,別的幾門也不理想。
高考失利之后,俞敏洪沒有特別失望,家里人也沒有給他什么壓力,反正不行就在農村干活。俞敏洪在家里開手扶拖拉機,x秧,割稻,后來去大隊初中當了代課老師。1979年俞敏洪再度參加高考,他的總分過了錄取分數線,但英語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師專的錄取分數線變成了60分,結果再度落榜。
一天,俞敏洪高中的一個英語老師告訴俞敏洪,xx縣教育局準備辦個專門針對外語高考的輔導班。俞敏洪的母親到城里找到幾個親戚打聽,x實了這個消息,就讓俞敏洪去報名。俞敏洪和20多個男孩一起住在一個連廁所都沒有的大房間里。老師指定俞敏洪當副班長,這對俞敏洪是一個很大的促進,既然是副班長,學習就要認真,俞敏洪帶領大家一起拼命,早上帶頭起來晨讀,和大家一起背單詞,背課文,做題,討論,晚上10點半熄燈以后,大家全部打著手電在被窩里背單詞。
1980年的高考開始了,英語考試時間是兩個小時,俞敏洪僅僅用了40分鐘就交了卷。俞敏洪的英語老師大怒,迎面抽了俞敏洪一耳光,說今年就你一個人有希望考上北大,結果被你自己給毀了。他認為俞敏洪這么快就交卷,肯定沒有考好。但是,俞敏洪確實只需要40分鐘。分數出來以后,俞敏洪的英語是95分,總分387分。當年,北大的錄取分數線是380分。
受姐姐影響的戲曲少年李彥宏
生于山西陽泉的李彥宏并不覺得自己小時候有多么大的志向,像所有心都玩野了的孩子一樣,每天看上去也都是忙忙碌碌的,但都不過是在“隨大流”罷了。李彥宏的父母在晉東化工廠工作,家境很普通,李彥宏有3個姐姐1個妹妹,他的靦腆溫和或許與姐姐們的寵愛有關。
父親常常帶李彥宏去看戲曲電影,為此他還一度迷上了戲曲。他的舞臺很小,只是家里的那張床。他常常把床單圍在腰里做戰裙,拿一根棍子當x耍,一個人不斷亮相。山西陽泉晉劇團招收學員時,他去了,劇院老師從一招一式中看到了一種靈氣,決定錄取他。
但李彥宏對戲曲的興趣很快就淡了。李彥宏的大姐在剛剛恢復高考的那年就考上了大學,引得四鄰艷羨。相比于學戲,上學因為正統而更具有吸引力。
19歲時,李彥宏奪得了山西陽泉市的高考狀元。在填報高考志愿時,高中時參加全國青少年程序設計大賽的他,毫無疑問地喜愛計算機,但是第一志愿卻不是北大計算機系,而是信息管理系,因為他考慮到:將來,計算機肯定應用廣泛,單純地學計算機恐怕不如把計算機和某項應用結合起來有前途。
如今看來,李彥宏當時的決定高瞻遠矚,令人敬佩。
高考勵志故事8
積極樂觀面對生活的小故事:生活不怕冷水擊,高考失利不氣餒
經歷了黑色七月,我并沒有取得自己夢想中的好成績,盡管分數上還說得過去,但只能進一所不起眼的大學。
經過半個年頭,我終于放了寒假。在家里的時候,父親向我問起了大學生活,我告訴他說:“其實真的很沒勁。”
我的父親是個鐵匠。他聽了我的話后,臉上一直很驚愕,沉默了半晌之后,轉過身用他那粗糙的手操起了一把大鐵鉗,從火爐中夾起一塊被燒得通紅通紅的鐵塊,放在鐵墊上狠狠地錘了幾下,隨之丟入了身邊的冷水中。
“滋”的一聲響。水沸騰了,一縷縷白氣向空中飄散。
父親說:“你看,水是冷的,然而鐵卻是熱的。當把熱的鐵塊丟進水中之后,水和鐵就開始了較量——它們都有自己的目的,水想使鐵冷卻,同時鐵也想使水沸騰。
生活好比是冷水,自己就是熱鐵,如果自己不想自己被水冷卻,就得讓水沸騰。父親樸實的話這么飽含哲理,令我回味無窮。
如果你不想被平庸無色的生活“冷卻”了你的斗志,你就得用生命的激情與辛勤的汗水把這盆冷水煮沸。生活不怕冷水擊,愈擊愈堅強,關鍵在于一顆心。心由境造,境由心生。心冷了,太陽都不再溫暖;心熱了,冰雪也會融化。
高考勵志故事9
從前有一戶人家的菜園擺著一顆大石頭,寬度大約有四十公分,高度有十公分。到菜園的人,不小心就會踢到那一顆大石頭,不是跌倒就是擦傷。兒子問:“爸爸,那顆討厭的石頭,為什么不把它挖走?”
爸爸這么回答:“您說那顆石頭喔?從您爺爺時代,就一直放到現在了,它的體積那么大,不知道要挖到到什么時候,沒事無聊挖石頭,不如走路小心一點,還可以訓練您的反應能力。”過了幾年,這顆大石頭留到下一代,當時的兒子娶了媳婦,當了爸爸。
有一天媳婦氣憤地說:“爸爸,菜園那顆大石頭,我越看越不順眼,改天請人搬走好了。”爸爸回答說:“算了吧!那顆大石頭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話在我小時候就搬走了,哪會讓它留到現在啊?”
媳婦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顆大石頭不知道讓她跌倒多少次了。有一天早上,媳婦帶著鋤頭和一桶水,將整桶水倒在大石頭的四周。十幾分鐘以后,媳婦用鋤頭把大石頭四周的泥土攪松。媳婦早有心理準備,可能要挖一天吧,誰都沒想到幾分鐘就把石頭挖起來,看看大小,這顆石頭沒有想像的那么大,都是被那個巨大的外表蒙騙了。
您抱著下坡的想法爬山,便無從爬上山去。如果您的世界沉悶而無望,那是因為您自己沉悶無望。改變您的世界,必先改變您自己的心態。阻礙我們去發現、去創造的,僅僅是我們心理上的障礙和思想中的頑石。
高考勵志故事10
轉眼之間,20xx年高考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回首走過的這段路,我心里的感慨還是蠻多的。回顧三年的高中生活:有泥淖,有坦途;有歡笑,有淚水;有激情,有惆悵……豐富多彩、匆忙但充實。很幸運,高考中我發揮得較好,意外地成了理科第一名。走過了高中生活,才發現枯燥中孕育著美麗,單調里萌生著希望。在此榮幸地和學弟學妹們談談學習,尤其是高中階段的學習,希望能夠對你們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我看高考
高考,在很多人眼里,是一場戰斗。走過高考,我卻只感覺,我們走過了人生道路中最坎坷的一段。前路,腳印深深淺淺,有我們跌跌撞撞的痕跡;今后的路,很長很長,或許會更泥濘,更艱難,但我們永遠不會停止對夢想的追逐。高考,讓我們感受到了放飛的夢想,感受到為追夢而付出的艱辛與快樂。
高考之后,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喜極而泣,有人失聲痛哭,甚至有人因長期的跋涉而疲倦至麻木,極致的喜與悲同時在千家萬戶上演。
面對此情此景,當我與幸運的朋友們一起歡呼時,我仍想對高考失利的朋友們說一句:“全力以赴,無怨無悔。”如果你哭過,笑過,跌倒過,爬起過,如果你竭盡全力地拼搏過,你決不是失敗者,相信自己!
高考,真的是個殘酷的詞語。為了高考,多少人放棄摯愛的業余愛好,一心扎進書本里;多少人家深夜里仍燈火輝煌。頭懸梁錐刺骨的努力,在殘酷的競爭面前,有時并不能保證自己實現夢想;可是請相信,每一次的奮斗,每一點一滴的努力,都會使我們離夢想近一些,再近一些。
堅持,永不言棄,總有一天,我們可以把夢想捧到手心,我們可以追到心中的太陽。
高考,是一個諸多因素的合成體:實力、方法、心態……甚至,還得靠一點點的運氣。高考就像一場博弈,每個人都是棋手,棋子也是自己。
這盤棋的輸贏很重要,重要到它可以影響一些人的命運;但它也沒有很多人所想的那般重要。因為,棋手輸了一場棋,人生仍有很多棋局正等待著棋手參與、主宰。高考這盤棋,不能決定我們的命運;主宰人生的,一直都是我們自己。永不放棄對夢想的追逐、對人生的探索,人生的棋局,精彩仍在繼續。
我一直堅信,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努力付出,全力以赴,奮力拼搏,堅持不懈的人,都會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盡情地翱翔。
(二)我的學習方法
有些人讀起書來很用功,一天到晚不停地做題,有時為了做題飯也不吃,晚上還經常開夜車。他們可謂是“勇者”中的“勇者”了。我非常佩服他們的精神,但對這種做法并不贊同。我覺得學習應該用巧勁,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四兩撥千斤”,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聯系以前我的做法,總結了以下幾點方法。
首先,要學會休息。這是學好的前提,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學習。休息有兩種:消極休息與積極休息。閉眼,什么都不想,趴在桌上打盹,或干脆躺在床上睡大覺都是消極休息。每天都要保證一定時間的有規律的睡眠。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在學習累了,身心都疲憊時可以打個小盹。
邱吉爾就是這樣做的。他往往在疲倦的時候小睡15~20分鐘,然后再精神百倍地投入工作。而積極休息是一種更好的休息方法,在學習累了的時候,可以聽聽音樂、打打球、下下棋、散散步之類的,使學習的那部分腦細胞得到充分的放松,這樣更有利于進一步的學習。
其次,要學會聽課,你若認為聽課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堂課45分鐘,把老師的每個字都聽清楚就行,那你可就想錯了。我認為聽課至少要包括課前預習、課堂聽課、做筆記及課后提問這幾個部分。課前應該把要上課的內容都預習一遍,不過也不用像自學那樣把所有的問題都弄懂,粗略看一遍就行了,然后找出自己不太明白的地方,做個記號,這樣帶著疑問去聽課。把聽課的重點放在有疑問的地方,邊聽邊思索,直到想通為止,若在課上來不及搞懂或又產生新的疑問,就可以在課下問老師,這樣爭取在當時弄懂所有疑問,以便于以后復習。另外,做筆記也要講究方法,書本上有的東西大可不必記,最多記錄個提綱,以便以后復習。而老師講課的思路,解題的方法,或是你自己的體會或想法,就盡量地記錄下來,因為這都是書上沒有的。只有這樣,筆記才成為筆記,而不是教科書的“手抄版”。另外,筆記每頁可留出一定空白,以后復習時也就可以隨時加入些心得或新的解題思路。
再有,要學會解題,這是學習的關鍵。因為考試考的就是你的解題能力。我不贊成一味盲目的題海戰術,而覺得應該按自己的特點選擇性地做題。題目的選擇,首先要全而精,各方面內容的題都要有。其次就要看你有哪些內容掌握得不夠,還不太熟練,就多選選那部分的題。至于題目難度,我建議多做基礎題及中等難度題,少做難題。因為高考中基礎題與中等難度題占大多數,且基礎打扎實了,難題也就更容易做了。做題也應按一定的方法。首先應該系統地做題,不應東做一道西做一道。其次,草稿要整潔,最好還給每道題編好號,有利于以后方便查找。另外,做錯的題也可以記錄下來,不時地看看,就容易避免犯已經犯過了的錯誤。若是做題時能有意識地把同一類型的題放在一起解或一題多解,舉一反三,這樣就更能取得好效果,不僅大大增強了你的解題能力,也有利于你頭腦中知識的系統化,使你將學到的知識掌握得更牢固。
最后,還要學會復習。你學到的東西并不會永遠記得。因此復習也是必不可少的。對于理科學生來說,死記硬背公式是行不通的,因為這樣做不僅容易忘記,面且就算死記住了也不會靈活運用它。要會有系統的復習。數學、物理都是建立在少數幾條公理、原理的基礎上的。公式與公式之間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一定的聯系。我們所要做的復習工作便是要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要懂得由一個公式推出另一個公式。這樣的話,我們頭腦中的知識點便像一張大網一樣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這樣就不會輕易的忘記。這時再去將每個知識點不斷鞏固、完善,形成一個完備的系統,復習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三)高考策略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如何在考場上正常發揮正是成敗與否的關鍵。我的體會是考前準備要充分,更重要的是心理的調整,考前切勿開夜車或是臨考仍在抱著書看,這樣一方面會搞的頭昏腦脹,考時沒有狀態,更會造成心理的緊張。造成心理緊張另一方面是對自己有過于明確的目標,最好的方法是此時就不要去想自己要爭第幾名,得多少分,而只管靜心做好每一道題,不放過應得的每一分。大考前即使確實緊張地睡不著覺也不要緊,關鍵不要有這種心理暗示:“完了,昨晚沒睡好,今天肯定沒精神,考不好了。”其實大家正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一兩個晚上沒睡好精力上是絕對可以挺過去的。
我的另一個考試策略就是穩健。做題要抓一次正確率,可以做得慢些,但做過去就盡量保證得分。沒把握的題劃個記號等全部做完再回頭檢查或補做。我一般留的全卷做完后的檢查時間很少。而實際上,你匆匆做完考卷,再翻回頭來寄希望于檢查整張卷,這相當于每道題做兩遍,是沒有時間的,而且做時匆匆,錯誤率必然高,隱患大,在查出題目有問題時若輕易改則可能對的改錯,若再核對一遍則更耗費時間,在心理上也有壓力。再有,考時做題要抓占總分80%的中、低檔題,該得分的絕不要丟。難題當然要做,但花過多時間在幾分上也不太值,而且一些題花上半個小時也未必有結果,不如把時間放在中檔題上保證得分,因此難題可適當取舍。
(四)結束語
以上就是我整個高中階段的真實體驗,或許我自己也可以算是一個“過來人”,這也是在人生最美好的三年中用心力和汗水所凝聚的一點“結晶”吧。我不是一個很聰明的學生,也算不上特用功,只是兩者兼顧一點,又在學習方法、策略上用點心,在信念上執著追求罷了。雖然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但希望它能對更多正在經歷我曾經歷過的生活的同學們有所借鑒和幫助;雖然,每個人的情況是不同的,但相同的是:路,在自己腳下!
高考勵志故事11
作者簡介:林麗淵,20xx年高考廣西文科狀元,畢業于廣西欽州市浦北中學。高考總成績672分。現就讀于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其實她是一個活潑開朗得“近乎無可救藥”的女孩,喜歡背著包呼啦啦的“橫掃血拼”大街小巷的各類店鋪和瘋玩種種不可思議的事。但為了實現她早已有之的大學夢想,高三時她全心全意做一個“無趣”的人,無趣地做了300套試卷。或許這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我們總能發現,自我覺醒與人生盛宴之間,存在著由此及彼的關系。北大的新生舞會上,想起高三“無趣的輝煌”,她笑靨如花。為了夢想,無趣點也蠻值得的!
《我們都不是神的孩子》
文/林麗淵
我不知道該用什么詞語來形容那段成就我夢想的日子,語言總是會在某種程度上限制情感的表達,高三的生活同樣夾雜著很多的味道,讓每一個認真走過了的人無法在回首時說出其中的.情感。
有歇斯每個人都底里的本源
從初中開始,我的夢,就是復旦大學。高三了,我似乎感覺伸出雙手就可以碰觸到我的夢想,每天無數次被灌輸高考這個概念,除了背水一戰,我別無選擇。我在床頭的小柜子上刻了幾個大字:殺進復旦!到現在我還記得那時的我“殺氣騰騰信誓旦旦”的樣子。每天起床后我就默念一次。我老老實實,安安靜靜地過著同樣的生活,心如止水。旅游,瘋狂網上購物,八卦,戀愛問題……都被我忍痛拋棄了,長達7年的Q齡也戛然而止。我真的不是一個能一邊娛樂一邊學習的人,厭倦總是有的,偶爾也為自己的小成功沾沾自喜。我對夢想的瘋狂在初入高三時達到了極限,所有的一切都在高考來臨之際幻化成自己早已認定的那個大學之夢,夢想的動力強大得讓我躊躇滿志躍躍欲試。
從老師公布高考復習進度表開始,我就拿出全新的本子開始記錄我的高三。在第一頁上,只有幾個字:復旦,等著我!第二頁,也只有一行字:我的高考目標——650分以上。第三頁,是一段話:“我知道,一切都會有的。我會擁有大考小考的失敗,但永遠不會放棄努力與夢想。環境只能影響我,不能決定我的未來。決定我的未來只有我自己。踏踏實實做好手邊的事,努力讓夢想照進現實。”這三頁,一直默默地支撐我整個的高三生活。就如我高中老師說的:飛不飛得出這漫漫大山,就看這次高考了。許多有夢想的同學和我一樣在心中默念著“必須贏下這場這場戰役”!
高三上學期,10月份,第一次月考來臨,也是從那刻起我開始感到高考的真實。國慶節放假的幾天,我一天也不敢邁出家門,從祖國生日那天開始,一直到4天后放假結束,每天早上7點起床,一直做作業到凌晨1點,其中的吃飯和午休都在書桌上完成。我悶在家里狠命學習,睜開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做好頭天晚上沒完成的數學題,累了就幻想著拿到復旦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情景。我真的那樣癲狂地甘愿做一個最老實的學生……后來我才知道,每個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我想,那年10月,我曾經歇斯底里過。
做個會思考的書呆子又何妨呢?
月考過后,學校的宣傳欄熱鬧起來,上面寫著許多關于高三的榜單和通知,突然覺得我的高二已經走遠了,遠得我看不到一點曾經的影子。我只站在那里發愣,明白了自己貼在書桌上的那句話不再有故做姿態的意味。高三,不是要求你做到在生活中學習,也不是讓學習滲透到生活中去,而是要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學習,盡量讓自己在每一個時間段里都有所得,所得的一定要利于高考。“為了高考,做個會思考的書呆子又何妨呢?”我想著。每天的日子在不停地重復,簡單充實,略顯乏味。但是沒有關系,我愿意,一切都值得!
早晨,爬到學校五樓教室時我氣喘吁吁睡眼朦朧,困了我就扯我同桌問問題:“把唐朝的文化史介紹一下……”或者面對著成堆發下來的還飄著油墨味的復習資料,有點神經質地發牢騷:“最近紙張是不是降價了,以至于學校毫不吝嗇地發了這么多?”隨后,在座位上翹著腳忘乎所以地抱著書捏著筆拼命背歷史,分朝代和專題背,背到連書都想扔到窗外去;中午吃飯時嘴里塞著飯同時翻看著下一步的學習任務,把自己想得比國家總理還忙;放學后在操場上慢跑,還逼自己邊跑邊背古文;晚上做一大堆數學題,像許多文章里面描述的一樣,旁邊放著一杯咖啡,其實有沒有咖啡無所謂,我也沒喝過幾次,或許僅僅是是一個象征性的東西罷了……這是我的一天,我不知道這樣的一天會不會讓別人很“鄙視”和覺得太夸張了,受不了。但我真的是這么過來的,我是一個尋常的高三生,深陷在高三里,只知道機械般地吃著飯,上著課,做著題,平靜得如同家鄉的小城,永遠都不會有什么大事發生。
苦,是從來不會白吃的
臨近高考那段時間,各種各樣品種繁多的試卷如約而至,輪番轟炸,躲都躲不了。月考已經不算什么了,每周一大考,三天一小考,這還只是學校的硬性規定,各科老師還商量著什么時候時機對頭了再來和同學們用試卷“交流交流以保持戰斗力”。從下學期開始我們年級的課程表全面改版,兩節課連堂上那絕對是正常情況。我們每天都會交上N張密密麻麻地聚集了自己近一年復習心血的試卷,也會收獲N張批了鮮紅分數的試卷。分數,這個具有強烈刺激性質又很值錢的家伙,在20xx年的春天,它的魄力足以讓包括我在內的所有高三學生震懾不已,即愛又恨。雖然我早已“身經百戰軟磨硬泡”地成為了考試老手,可遇到考試我還是擔心考不到好成績,“百煉沒有成鋼”的郁悶籠罩著每一次將來的測試:感覺自己為數學付出了許多個白天和黑夜,卻沒得到期望中的紅蘋果。文科綜合也是我刺痛我神經的一科,4分一道的選擇題,十幾分一道的簡答題,稍微一疏忽就眼睜睜地看著好好的分數突然沒了,像錯過一場華麗的邂逅,最終一無所獲。可即使這樣,我依舊每天嚷嚷著要考復旦,依舊每天拿著繁多的試卷仔細地做著,因為我的選擇是沒得選擇,所以我一直學啊學……
我喜歡有周期地學習,我的學習計劃性非常強。一般月考前兩個星期,我就會抽出一天時間把這兩個星期每天的日程都填滿,一步步循序漸進地復習,每科每天的任務都會很重。月考前的那兩個星期是我最累的時候,因此每一次月考后我都會犒勞自己一次,不管考得好與壞,只要我盡了最大的努力去復習。我一直都奉行著“苦,是從來不會白吃的”原則。我是超級shopping迷,飾品店是我的最愛,越是考不好,我就越喜歡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讓自己擁有美麗的小心情,然后躲在小房間里用塔羅牌和自己游戲,玩到我滿意為止,那是一件總是讓我充滿期待與驚奇的事情,這也許算是我高考無趣生活中最好的點綴。生活總得有點希望,比如你在狠命學習的時候,潛意識里要告訴自己,過了這個坎兒,會有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等著你,這時效率就會高很多,再難熬的分分秒秒也會覺得值得。
成績下來后,面對著“狀元”的身份,老師和爸媽的腦子里全是“北大北大”,一時間我自己變得不知所措,我終究放棄了我最初的夢想復旦,選擇了北大,北大的魄力對于每個高三生來說都是不可抗拒的。咨詢會那天,我特意去了復旦大學的展位看了好久,然后轉身默默離開……
高考后我整理了一年來用過的各種復習資料。學校印發的各科試卷擁擠著占滿了半個書架,自己去書店買的套題(就是那種一套一套的類型試卷和習題集):語文83套,英語52套,數學65套,文科綜合95套,除了文科綜合的簡答題沒有全部做完,其他試卷和套題都用紅藍黑三種顏色的筆記錄了很多的筆記及注意事項,4本數學資料書,我從頭到尾看了5遍,每一本都寫著日期和我的心情;英語的專項練習,閱讀做了兩大本,完型填空3本,語法及其他單項訓練3本,歷史5本課本,背了7、8次,地理的地圖,剪切了滿滿一本,被我剪成可以裝在口袋里的大小……別人總覺得我一直都是那么優秀的和一帆風順的,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生活是怎樣的,雖然我一點都不覺得痛苦,但辛酸還是包裹住我的身體,包裹住那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想哭的我。想起每個晚自習時看著忽明忽暗的教室外面的那個小巷,等著媽媽接我回家;想起了在數學遭遇瓶頸期時,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整整兩天都沒去學校面對著墻壁發呆六神無主的崩潰樣子。我一次次告訴自己這是上帝的巧妙安排,他讓我在高考前吃盡了苦頭,這樣我就可以在高考中順利過關了,也一次次在彷徨和迷茫中走了過來,因為我一直相信,我們的未來都不是夢,未來的成功與每個人都是等距離的,從來只有拼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現在我不知道該怎么說我的學習方法,也許我的方法就是一疊加一疊的“題海戰術”和一輪加一輪的總結(包括學習總結和自我總結)。
“一顆心,是絕對不會因為追求夢想而受傷的。求學之路的失落與得意、清晰與迷茫,最簡單的在于你擁有一個什么樣的心境。努力中會有失敗,會有失去勇氣的時候,但我必須努力,我正在努力,我需要堅強,需要沉默,需要意志。一切都只是過程,成功與快樂才是終點。生活可以是無趣的,但自己一定要快樂。我們都不是神的孩子,我們只是有夢的孩子。”高考后,我以此紀念我的高三。我決定在北大,在更遠的未來,繼續我“無趣”的生活,用微笑做面紗,像蝸牛般成長。
高考勵志故事12
李奇韋對爸爸媽媽發過脾氣以后在家里的小黑板上寫下反省的話,提醒自己感恩、克制
寶雞有一名特殊的學生,從小雙耳失聰,但他通過艱難地摸索,不但能開口講話,并能通過看口型讀懂對方所說的話語,就這樣,和別人一樣上課學習,今年他還參加了高考,理科557分,超過我省一本線40分,寶雞一男孩勵志感人 雙耳失聰高考超一本線40分。
服藥過敏導致聽力受損
見到李奇韋,一臉陽光般的笑容,使人無法把他和一個105分貝聽力重度殘疾者聯系在一起。
1992年出生的李奇韋在一歲半時,因服用阿司匹林過敏,聽覺神經受損,神經性耳聾無法修復。醫生說,佩戴助聽器經過康復治療,聾兒也可能開口說話,20xx高考信息《寶雞一男孩勵志感人 雙耳失聰高考超一本線40分》。
李奇韋開始了枯燥的康復訓練。每天,在老師的指導下吸氣、呼氣、伸舌頭、卷舌頭、用舌頭左右頂腮幫,嘴唇上上下下開合,用鼻子哼唱,大聲吶喊經過四年的康復訓練,李奇韋掌握了基本的發音方法,雖然吐字不清晰,但可以基本交流。
父母將他送到附近的小學,和正常的孩子一塊學習,上學沒幾天,李奇韋就發現自己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全班50多個學生,只有他一個人耳朵上掛著助聽器,加之有小朋友嘲笑他說話時口齒不清,他變得情緒低落起來。
高考勵志故事13
我知道有很多人由于成績差.都想放棄高考.很多人由于成績差,于是自暴自棄. 在這里我來說說我去年的高考經歷.
我高中是在市重點中學.當時以為進了重點中學就有了保障..于是我開始上網,看小說.基本上每節課都拿著個電子詞典躲在后面看小說.放學了,先去網吧玩一個小時再回家.高二分班了.我是學理科的.當時學校一共16個理科班.還有8個文科班.
頭兩個班是科技班.號稱清華班.雖然是這么說.每年考起清華的也就那么3~5個人..畢竟我這里不是什么大城市.
當初我被分進了最后5個班中.也就是全年級最差的幾個班.但我并沒有意識到什么.繼續看小說,上網.一直持續到了高三.我那時的成績是200多分.從來沒超過300.
一直到了離高考還有260多天時.那時老師也不對我們抱任何希望.只是每天跟我們說,你們加油吧,考個三本就行了.你們不要把目標定的太高,要實事求是.
那時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特別喜歡香港.于是我就跟我的同學說我想去香港上大學.當時什么情況你們應該想得到.一個200多分的人想去香港..所有人都笑我,說你這個樣子,能進大學就不錯了,還香港.
我也在網上查了一下香港.的確很難.而且學費要40萬左右.我就跟我父母說我想去香港,香港的學費好象要40萬.我家也不是很有錢.當時我媽媽聽了我說想去香港,非常高興,她認為我終于想學習了.于是對我說,只要你考起香港,我就算把房子賣了也要讓你去讀.當時我聽了十分感動,想起以前那么不愛學習,實在太對不起父母了.
我把自己關在房里痛哭了一場.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要創造一個奇跡.. 我找了一個星期天,去書店買了大量的資料.開始認真學習了..
那時離高考還有230天.我開始每天只睡7個小時.晚上12點到6點.中午在睡一小時.我在手機上設了鬧鐘,每天不停的提示自己要考香港.我把手機的背景也換成了香港.
我就這樣不停的學習,同時也忍受同學們的嘲笑.他們笑我裝正經,天天拿本書不知再看什么.他們的話我選擇一概不理.
一個月后,考了一次月考.我依然200多分,沒有任何起色.同學們更加嘲笑我了.我依然不理.兩個月后,有一次月考,我考了280多.同學們繼續嘲笑我,但我知道我已經有了進步,因為我以前一直是240左右.由于我落后的太多,所以開始進步實在慢了點..
直到第三個月.我終于突破了300分.同學們繼續嘲笑我,說,不錯啊,從哪抄來的啊.考了300分啊.我繼續不理..
那時真的非常苦.幾乎除了吃飯睡覺,我都呆在教室里.(我是住宿的)
第四個月,離高考還有100天左右.這次月考我考了400多,由于我這個班是最差的,所以400分排在了前5名.這時,同學們不再嘲笑我了,都驚訝我的進步.差班就是差班,全班似乎除了我沒一個人進步了.200多天前第一是400多分,現在,第一名還是400多..
老師找到我說,你進步很快,加點油,爭取考個二本..這話我聽都懶得聽,在老師看來,差班的人似乎只配上二本..
雖然我進了班上前5,但我知道我不能驕傲,這是差班,在這個班上即使第一也絲毫不能證明什么..
離高考還有100多天,我開始減少自己的睡眠時間,由以前的7小時變成6小時..我是十分不贊同熬夜的.每天必須保證最少6小時的睡眠時間。
高考勵志故事14
距離我高考那會兒已經過去五年,想想過去發生的那些真實的經歷如今也變成了自己口中的故事。我的高考是一場負氣的打賭,而且只有我一個賭徒在打賭。從初中到高中,我一直是藝術特長生,我們這群姑娘大部分都不怎么學習,初三以前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習,成績好有什么用?所以初中一直過得渾渾噩噩,這樣的我只是越來越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后來我有了不一樣的想法,我想考上好的大學,想去北京,想證明自己有能力。
高二那會兒,退了合唱團,不用每周再抽時間去演出排練,就專心投入考大學的“事業”。一邊上文化課一邊在外學專業課,我沒有選擇學音樂,而是想成為一名主持人(現在在做演員,人生沒有絕對呀哈哈),但不管怎么選屬性還是一名藝術生,所以在老師眼里自然冠上了成績不穩定的標簽。我所讀的高中,是省重點,因為特長生的緣故我以一個比較“差”的學校(也是這所省重點的兄弟學校)的學籍在現在的高中學習。那會兒的想法比較幼稚,覺得自己不是本校的學籍,總是有些丟人,以我當時的成績,考上重本分數線也是有可能的,于是去找班主任,想請求他幫助我把學籍轉成本校的,班主任回復得很直接:你是藝術生,成績這事不好說,而且我沒有這個權限,你可以找年級長商量一下。
后來我又鼓起十二分的勇氣和誠懇,請求年級長的幫助,并表示自己一定會努力不讓他們失望的。可是我沒有想過,他們從來不對我寄予希望,談何失望呢。后來我就在心底跟自己說,一定考上重本線,讓他們刮目相看。結局可想而知啦,記得高考成績出來之后不久,班主任有一次打電話給我,說他在跟兄弟學校的老師吃飯,他說很后悔當時沒給我轉學籍,不然我的分數就能算在現在的班上了,現在倒是給兄弟學校送去了一個重點分數,諸如此類的話。聽得出老師像是喝醉了。我笑著說沒關系,現在這些對我來說并不重要了。
如果當時老師們選擇了相信我,結局又會怎么樣呢。現在想想無論是賭氣還是對夢想的渴求,信念的力量真的很強大。只要自己還愿意相信,總是可以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呀。現在我已經大學畢業,繼續讀研。
高考勵志故事15
其實,并不在于一次機會,阿里巴巴的創始人和新東方的都曾經歷過兩次落榜,但他們都靠不變的及不懈的努力實現了自己的目標……
中國企業家網6月9日消息,高考在即,很多考生在給自己鼓勁,父母也告訴他們絕不能輸。其實,成功并不在于這一次機會,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云和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都曾經歷過兩次落榜。馬云第一次高考時的數學成績是1分,俞敏洪第一次高考時的英語成績是33分。他們都來自教育條件并不好的地區,他們都歷經人生的坎坷,但他們都靠不變的信念及不懈的努力實現了自己的目標……高考只是人生中一個小小的門檻,邁過去之前,不妨讓心靈先休息一下,放下壓力,也許會考得更好。
馬云大學圓夢之旅可以說“由生到死,再由死到生”,但終究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否極泰來”。
由于連續兩次高考失利,馬云無法說服父母讓他繼續復讀,只得一邊打工,一邊復習。就在第三次高考前三天,一直失望于馬云數學成績的余老師對馬云說了一句話:“馬云,你的數學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著寫。”
在高考數學的那天早上,馬云一直在背10個基本的數學公式。考試時,馬云就用這10個公式一個一個套。從考場出來,馬云和同學對數學題的答案后,很自信地說:“這次肯定能及格了!”成績單出來后,他的數學考了79分(當時數學滿分120分).
我考大學時的理想是上北大,但最后只上了杭州師范大學外語系,離本科差5分,但本科沒招滿人,就幸運地上了本科。而且考了3年。第一年高考數學考了1分,第二年19分。所以我覺得每個人只要不放棄終歸可以成功。
還有中國人干什么事情,總是抱太大的希望,我想對參加高考的學生說,我們不要對大學抱太大期望,我們要認識到我們需要什么,別人能夠給我什么。不要把所有的問題放在一個期待上,實現不了這個期待就抱怨它。
俞敏洪從小學到中學一直成績不好,高考考了三年,他從來沒著急過,因為急也沒有用,只能慢慢來,最后他考上了北京大學。俞敏洪一直強調要過有意義的人生。“一輩子能不能走出精彩,大學為你奠定了基礎,但不能決定你的一生。”
6月5日,俞敏洪在杭州進行公益演講,他說,成就感不是從上學到高考十八年,就為這一件事。
人一輩子的幸福來自什么?來自成就感!
人一輩子的幸福來自什么?來自成就感!家長為孩子找了工作買了房子,選了媳婦,給了金錢,但為什么孩子還是不幸福?因為你剝奪了孩子通過自己奮斗獲得成就感的權利!成就感來自日常每天!來自讀一本好書為家人做一頓好飯。樂觀和成就感來自每天.
未來我們95%孩子都會成為與社會相處的人,所以靠情商成功的人遠遠高于靠智商成功的人。靠智商成功的人,就是在一個領域達到了頂級狀態的人。當年他從北大辭職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知道自己成不了這種人,他是第二種:靠情商成功的人。
中學時,周鴻祎學習還行,但真要高考,“也犯嘀咕”。他靠著參加各種物理競賽得獎,躲過高考一劫,被保送去西安念大學。
“我從小懼怕考試,高考前獲得一個機會一不小心就混到大學了,后來上研究生也沒有參加考試(只加試了英語就差點累吐了)。不過,我還是非常遺憾沒有參加過高考,畢竟,高考是人生的一個里程碑,在我的記憶里,總也找不到高中和大學的分水嶺,這樣挺不好的,似乎人如果不參加高考,就可能談不上成熟。所以,我想對那些對高考感到緊張的人說,高考是人生的一個非常好的經歷,這是人一生中回憶的資本,能參加高考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高考勵志故事】相關文章:
高考的勵志故事12-21
經典的高考勵志故事12-30
女性高考勵志故事04-06
高考真實的勵志故事12-21
名人高考勵志故事01-06
有關高考的勵志故事12-31
2018高考勵志故事01-01
別怕高考的勵志故事03-22
高考勵志故事:身殘志堅考生的故事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