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新媒體人漲知識的22本書
最近書讀得太多連底兒都兜不住了,忍不住賣個騷,營銷、文案、運營、數據、心理、創意、互聯網、版權…… 讓我一氣兒嘚瑟個夠。
PART ONE
營 銷
《市場營銷》,科特勒
適合人群:三年工作經驗及以上的大婊貝
閱讀計劃:每晚抽出1小時,一月左右閱畢
雖然是本理論書,但要是沒個兩三年實操經驗,即使看了內容也記不住什么。相反地,有一定經驗的人可以在書中找到“妙方”,比如我自己看到書中許多實例之后,驀然發現一點,“用戶要的不僅僅是便利體驗,只能提供便捷服務的企業沒有足夠價值。”
《市場營銷》從頭到尾為你梳理了所有的知識點,特別適合在職場中用實力說話,但是對于某些具有歧義的知識點不能完全辨明的人。總之,對于那些想把野路子規范化的寶寶們很適用。
《營銷的16個關鍵詞》,葉茂中
適合人群:想拓寬營銷方面思路的人
閱讀計劃:閱讀較輕松,可利用一個周末的空閑讀完
這本最出彩的地方,在于書中大量特色實例,不少例子是你在其他地方沒見過的,新鮮有趣還開闊思路。不過作為實操大型營銷事件而聞名的葉茂中,在書里幾乎不提自己的實操過程,也許是認為生動的例子比枯燥的流水線更能引人深思吧。
《16個關鍵詞》里舉了一個勸說吸煙有害健康的廣告,讓小孩兒找抽煙的大人借打火機。大人拒絕了,說抽煙對身體不好。小孩兒回道,“你知道擔心我,那你自己呢?”——讓犯錯的人承認自己的錯誤很難,這個例子讓我印象挺深刻。
《魔鬼經濟學》,列維特和都伯納
適合人群:尋求搭建和完善營銷格局的炮友
閱讀計劃:全冊4本,每月讀完一本
營銷的最高境界,我認為是“懂得”。不僅懂得用戶不要什么,也同樣知道他們想要什么。懂得市場,懂得社會,懂得企業。《魔鬼經濟學》看似屬于經濟范疇的書籍,實際上由兩個門外漢通過兩雙世俗的眼睛共同完成。這是一套拋開所有理論,只想“懂得”世界的探索之書。
兩位作者總是給我別樣的思路,“誒?這件事原來可以(應該)這樣思考!” 用另一種眼光看待世界,其實只需要找出最普通和最簡單的角度。全書一共四冊,我目前看完三冊,本本驚艷。
PART TWO
文 案
《故事的解剖》,羅伯特·麥基
適合人群:寫作積累了一定技巧但思路不夠連貫的人
閱讀計劃:盡量在集中的時間內讀完,每天3小時共計一周
《故事的解剖》不談內容的規則,只談其原理。原理,總是比規則更深一步。作者不談怎樣寫故事,而是把故事拆分,從結構、事件、場景、幕各個環節闡述。
不僅限于故事的原理,還比如創意的原理,即“被感知”。能被感知的事物一定有其范圍,也就是說,創意的確要有個圈。不提作者“好萊塢編劇教父”的榮耀,《故事的解剖》的確是挺貴的一本書,亞馬遜網站上可以買,有時還會缺貨,且買且珍惜。
《金字塔原理》,芭芭拉·明托
適合人群:古今中外高矮胖瘦的文案人均適用
閱讀計劃:盡量在集中的時間內讀完,每天3小時共計一周,好好做筆記
已經推薦過無數次《金字塔的原理》,這次也是一樣。一般文字性的工作只靠苦逼呵呵地寫字磨練,更講究一種“感覺”,而沒有系統學習方法。
《金字塔》完全沖破了這個概念,用非常強有力的邏輯思維把文字撰寫的內容總結到位。它的萬能公式“背景-疑問-沖突-答案”真是走到哪里都可以用,用得熟練以后也就爛熟于心了。還有演繹和歸納寫、法的總結,分分鐘把文案工作者變成物理學家和大學數學教授,側面說明了擁有理科生思維對于文案益處多多。
《Neil French》,Neil French
適合人群:為內容尋找觀點和角度的苦逼文案人
閱讀計劃:書里文字不多,利用零碎時間閱讀即可
小馬宋的版本,他搜羅文案大師Neil Frech的作品并集合成書、高價賣出。書里有些內容需要結合時代分析,可惜小馬宋全文沒有一個備注,所以這本書看看電子書就好了。
Neil French非常抓人心,洞察力超強,他曾為Djarum雪茄寫過廣告語:“紳士們總是希望他們的親密伴侶個子高挑,身材苗條,膚色如蜜,衣衫漂亮,理想的話,還要一點辛辣。但直到現在,也只有那些富裕的人一次供得起六個。” 沒錯,說的就是六只一盒的Djarum雪茄。能把雪茄的外形類比成妖嬈女人的,真稀罕。
其他
文案的磨練不僅要靠文案大師和教授寫作技巧的書籍,經典小說的情節和語言也能提升寫作水平。
推薦《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和《陌生女人的來信》。《房思琪》中小動作和人物心理的語言描繪非常之奇特,但仔細一想又是那么地恰到好處。我相信作者不是精神病人,只是比一般人敏感。而讀《陌生女人》這類被改編成話劇并搬上舞臺的小說,肯定錯不了,原版小說也總是比舞臺上的人物更生動。
PART THREE
運 營
《運營筆記》,類延昊
適合人群:運營小白,欲鍛煉運營思維
閱讀計劃:每天早上讀一個章節,共8章
運營類書籍,我的評分普遍不高。個人覺得有些“科目”不必看書,去實踐就好,比如運營。當然我也篩選了三本從思維、實操和全局對運營小白有益的運營類書籍。
類類公眾號的文章我一直默默關注,相比于一篇文章的闡述,整本書的講解顯然費勁一些,這是大多數自媒體的通病。不過這不妨礙《運營筆記》當中的好觀點,比如“為什么要把大部分時間用來維護20%用戶?并不是因為只有20%用戶才對企業有貢獻,而是為了讓20%的人帶動另外80%的用戶一起玩嗨。”
《運營之光》,黃有璨
適合人群:運營小白,欲加緊運營實操
閱讀計劃:每天早上讀半個章節,共6個章節
作為用戶運營出身,類類的文章更偏思維,而黃有璨的《運營之光》更偏向實操。兩人的書籍都很實在,這也是我之所以會推薦的其中一個原因。
《運營之光》概括全面,包括用戶運營、新媒體運營、活動運營、App運營等有關運營的方方面面,適合小白們從0到1細細梳理。
《新媒體運營與營銷秘笈》,韋康博
適合人群:三年以內新媒體運營工作者
閱讀計劃:每天早上讀一個章節,共12章
很贊同書里一個觀點:新媒體營銷既要考慮到某個事件會火的傳播因素,也要避免觸碰“不會火”的地雷,雙管齊下。我也認為,欠缺考慮“不會火”的傳播因素是大多數自媒體寫不出10W+的真正原因。
PART FOUR
數 據
《深入淺出數據分析》,米爾頓
適合人群:自媒體人
閱讀計劃:每天早上讀一個章節,做筆記
很多自媒體,尤其是編輯出身的自媒體,壓根不在意數據。即使有人關注到數據一項,關注點也總是和實際有偏差。所以我特別翻出之前看過的這本《深入淺出》。
《深入淺出》能教你學會怎樣分析數據,比如怎樣設置控制組,怎樣管理混雜因素,還討論了數據和經驗相悖時,應該相信數據還是經驗。很多數據類的書籍里都討論過這個問題,包括下面那本《大數據時代》。
《大數據時代》,舍恩伯格
適合人群:互聯網行業從業者
閱讀計劃:閱讀輕松,連續每晚閱讀1小時,一周搞定
自從人人都知道了“大數據”,就開始質疑它:大數據不夠精確,有很多混雜數據不可能完全排除…… 任何事物都有利有弊,你還是得確切了解大數據的定義和發展,才有足夠的底氣去質疑它。
你知道大數據的核心是“預測”嗎?你知道大數據和統計學的'矛盾性嗎?你知道數據也是財產嗎?書中也明確了一點:大數據帶給我們的是參考答案,而非最終答案。互聯網離不開大數據,互聯網人要懂得大數據。
《數學之美》,吳軍
適合人群:對數字毫無概念,又想提起興趣的你
閱讀計劃:適合白天閱讀,預計閱讀時長為14小時
雖然我是理科生,無奈數學基礎不好,一直對數字提不起興趣。讓我改變對數字態度的,就是《數學之美》。吳軍的書讀起來有一種科技感,但不乏味。他對待知識點到為止的方式真是讓目標讀者松了口氣,畢竟寫得太深入或太淺薄都容易讓人反胃。
《數學之美》把數字和文字都看成是傳遞信息的媒介,人們對數字的戒心瞬間就松懈了。還有網絡爬蟲的原理,怎樣抓取網絡關鍵詞等等,都有涉及。
PART FIVE
心理/設計
《烏合之眾》,勒龐
適合人群:古今中外高矮胖瘦的所有新媒體運營
閱讀計劃:閱讀速度可以很快,但需時間消化文中的“前衛”觀點
黑色封皮這版是精簡版,我朋友當時買了另一版內容較全的《烏合之眾》,腸子都悔青了,說是未刪減版里有好多無關的廢話。所以,建議大家還是買精簡版吧。
《烏合之眾》書里主要說的是群體心理,這些觀點是我之前從未聽過的,人群中的個人會變得更加暴力包括智商下降,每個觀點光是聽聽就讓人感到震驚。群體心理也是網民心理,只有了解群體心理以后才能做到領導群體的心理和網民的心理。
《設計師要懂心理學》魏因申克
適合人群:想提高排版和配圖技能的寶寶
閱讀計劃:共100個要點,每個要點建議閱讀時長為5分鐘
曾經在某幾個平臺講課時,還有年初開始寫的部分文章內容,都借鑒了這本書的一些知識點。
推薦《設計師要懂心理學》這本書也有多次了,它給了我關于公眾號排版和配圖的思考,很多知識可以直接套用,比如最吸引人視覺的六件事有移動的物體,危險,人臉等等。排版和頁面的心理學不僅設計師要懂,新媒體人也不能落下。
《設計中的設計》原研哉
適合人群:對自我審美和創造力有要求的新媒體人
閱讀計劃:每天抽出零碎時間閱讀
書里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大腦在你身體的每一處。這話是深澤直人說的。藝術給人更震撼的享受,就是“身臨其境”的結果,不像文字,只能看;也不像音樂,只能聽。
《設計中的設計》圖文并茂,書中選取的優質設計產品也是挺有意思的,總是不知不覺中就把一本正經書當成漫畫書來看了……
PART SIX
創 意
《賴聲川的創意學》,賴聲川
適合人群:創意初級選手
閱讀計劃:每天系統化閱讀1個章節,16天閱畢
《賴聲川》引用了一句話:改變道路最快速的方式就是改變目的地。這話不僅用來描述職場,在創意的產生過程中同樣適用。創意就是通過“改變”想法而獲得。
賴聲川把本不可言喻的創意用一個等式表達了出來,等式左邊是智慧,右邊是技巧。智慧只能向內探尋,而一切能從外界環境中找到的,都只是技巧。
創意要向內看,要知道什么能做以及什么不能做;放下自我才會有創意…… 看了書里賴聲川日常產出創意的方式,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也許你看了同樣會有這種感覺。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李明玉
適合人群:創意入門者
閱讀計劃:每天抽出零碎時間閱讀,一周左右可以讀完
一本分析名家名畫的思考集,對于不了解藝術以及缺乏腦洞的人來說簡直如獲至寶。一般人不知道的創意法則,陌生法、放大法…… 都在李明玉分析畫作的時候展現出來。
《蔚藍詭計》路易斯和皮茨
適合人群:廣告創意人
閱讀計劃:每天抽出零碎時間閱讀,一周左右可以讀完
和賴聲川的創意學不同,《詭計》這本書一是從更高層的思維講起,二是限定在廣告圈,廣告人看了會更加感同身受。我第一次進入作者的世界,只覺得他是個神經病,書里他說因為方案不通過,準備當著客戶的面從樓上跳下。
到后來我覺得,《詭計》是一本讓廣告人重新審視自己的書,除了創意實例,還有價值觀的扶正,和初衷的探尋。
其他
創意、設計、藝術三者相通,懂藝術的人很可能變身成為創意達人。前幾天剛淘了兩本80年代的老舊書,一本是阿恩海姆的《藝術與視知覺》,另一本是蘇珊·朗格的《情感與形式》,兩本都是教人怎樣用邏輯去表述和感受藝術。
淘寶上購買復刻版比較便宜,想看正版書順帶收藏的,可以去孔夫子舊書網,價格大概60元左右。
PART SEVEN
互聯網/科技
《失控》,凱文·凱利
適合人群:互聯網從業者
閱讀計劃:每日一小步,一月一大步
凱文·凱利的圖書系列都可謂經典,他的另一本《必然》有這么一句:“我們從協作中受益越多,就會愈發歡迎政府中的社會化機制。未來的管理模式將會混合了從維基百科和瑞典民主社會主義模式中獲取的經驗。” 聽到這里我是又喜又悲。
他總能從生物學中探索到科技的味道,他還是職場教導者,“如果你做實驗知道它一定成功,你就學不到任何東西;如果你創業就知道一定成功,你就肯定沒有任何創新。” 完全不出錯,完全的肯定,是沒辦法創新的。
《跨界》,騰訊科技頻道
適合人群:需要行業指南的小婊貝
閱讀計劃:預計閱讀時間15小時,建議系統化閱讀
《跨界》明確了行業中一直存在卻被誤解的概念,就拿洞察需求的例子來說,其實就是分辨“更快的馬”中,究竟“馬”是需求?還是“更快”是需求?推及到“風口”概念,想必風口也是一種需求,而非見到風口就要飛的豪邁。
書里還提到“每一個細分領域,只有經歷泡沫,才能奠定它商業成立的基礎”,對這一點表示不能再贊同。《跨界》很多觀點是深入思考過的,權威性沒得說。
《你憑什么做好互聯網》,曹政
適合人群:互聯網從業者,職場小白
閱讀計劃:內容少,預計兩天完成
相比互聯網從業指南,曹政的小黃書更像是職場進階寶典:“拒絕很有道理的廢話”“擴大心理舒適區的三個辦法”,還有創業指南“數據分析和琢磨人性是商業思維的關鍵”;當然,互聯網的內容也是有的,“信息公開透明是互聯網的最大謊言”。
《你憑什么做好互聯網》里的所有內容都符合曹政本人身份,他既處在互聯網圈子,懂技術,懂職場,同時也正經歷創業。所以,這本書更像是他的一本散文集。
PART EIGHT
版 權
《著作權法》,王遷
適合人群:我的新媒體同胞們
閱讀計劃:集中在一月內讀完
現在大號最怕的,恐怕就是圖片版權人找上門來索要賠償了吧?有些圖片類公司就靠這行當混口飯吃,不過咱們也要做好自己,不侵權就沒有麻煩事發生。
我早前寫過一篇關于版權的文章,只是想說的太多,字數太有限,如果有時間的炮友們真心建議你們打開《著作權法》這本書,把內容從頭至尾看一遍。
王遷這版實例很多,便于理解,書里的文字也比較口語化,不會像一般教科書一樣枯燥無味,起碼我自己讀起來還是覺得挺有意思的。但要注意節制,不要想著一口氣讀完,否則會像我一樣白天讀夜夜夢,給自己太大壓力反倒不利于吸收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