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詩歌朗讀的技巧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接觸過詩歌吧,詩歌是按照一定的音節、韻律的要求,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學體裁。詩歌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詩歌朗讀的技巧,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詩歌需在不斷的誦讀中方能體現其神韻,現代詩歌更是如此。一般來說,朗讀現代詩歌要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深刻理解詩歌的思想內容,準確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
如徐志摩的名詩《再別康橋》,寫的是離愁別緒,其情感基調定在一個“愁”字上,而且,這愁,不是哀愁,不是濃愁,而是輕淡的柔愁,愁中又帶有一絲對康橋美景的沉醉,帶有一絲對母校眷戀的深情。
二、根據情感的需要,掌握朗讀的語速。詩歌朗讀的語速,有一定的規律可循:
如果表現的內容是歡快的、激動的或緊張的,速度要稍快一些;表現的內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稍慢一些;表現的內容是平鋪直述的,速度就要力求平穩、不緊不慢。” 如我們今天學習的 《我愛這土地》的語速要慢一些。
三、根據詩歌意境,確定輕讀重讀及聲音的長短。把握好誦讀的“輕、重、緩、急”,恰當地分好“音步”,產生鮮明的節奏感,才能將詩歌情感強調出來,才能將詩歌的韻味體現出來。
再以《再別康橋》為例:
輕輕地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地來;
我輕輕地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這整節詩比較輕柔,但輕柔之中依然有強調部分。其中,紅色詞可稍讀重一些;而下畫單線部分的三個“輕輕”雖然屬于這節詩中重點強調的部分,但根據詩歌意境來看,不能重讀。那么該怎么處理呢?我們可以這樣處理:語速放緩慢,聲音稍微拉長。這樣,兩種強調處理,各有不同,一種重讀,一種輕讀拉長,“歌”的韻味便出來了。
四、根據語境,正確處理詩句的停頓。
這樣才能使詩歌節奏鮮明,富有韻律美。一般說來,頓號后的停頓最短,逗號后的停頓長一點,分號和冒號后的停頓再長一點,句號、問號、感嘆號和省略號后的停頓更長一些。” 有時則需根據詩歌內容和語意關系來斷定。
總之,現代詩歌誦讀,具有很大程度的表演性。需要我們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投入真情,反復吟詠,方能讀出詩歌的感染力,用詩歌特有的魅力打動讀者。
今天早讀,我們共同學習了一首新的唐詩《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岑參
強欲登高去,
無人送酒來。
遙憐故園菊,
應傍戰場開。
這是一首言簡意賅的抒情詩。我勉強想登高飲酒,可是沒有人送酒來,遙想長安故園的菊花,該是在戰場的斷墻殘壁間寂寞地開放著。這首詩表現的不是一般的節日思鄉念親的之情,而是充滿對國事的憂慮和對戰亂中人民疾苦的關切。
豁達開放的人總愛把眼光投向景色最美麗的地方。戰士思鄉,濃烈而浪漫,條件的艱苦不妨礙精神的浪漫。精神的人是誰也奈何不了的。
例1《春曉》
這是一首格律詩,朗誦這首詩時,應該注意每個字都要吐音清晰,淌出詩的節奏。每行詩句都可處理為三處停頓: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念到“曉、鳥、少”時,字音要適當延長,略帶吟誦的味道,使聽眾能感覺出詩的音韻美和節奏感。
前兩句是寫詩人早上醒來后看到的景物,朗誦時要用柔和、舒緩的語調,音量不要過大。“鳥”字的尾音可稍向上揚,表現出詩人見到的是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明朗景象。后兩句寫詩人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風又下雨,不知園子里的花被打落了多少。在讀“花落知多少”時,要想象出落花滿園的景象。可重讀“落”字,再逐漸減輕“知多少”三個字的音量,表現出詩人對落花的惋惜心情。
例2《我的“自白”書》
這是陳然同志被捕以后在特務們逼迫他寫自白書時寫的。這首詩既是一個共產黨員崇高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又是對蔣家王朝必然滅亡的莊嚴宣判。全詩感情真摯,充滿了激情,充分表現了先烈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大義凜然的革命氣節。我們在朗誦這首詩的時候,要表現出作者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和對敵人極端蔑視的口氣,語調要高昂有力。
第一節,兩個“任”字表現了革命先烈不怕敵人毒刑拷打的堅強意志,要讀得重些:“不需要”三個字的語氣是堅定的:“哪怕胸口對著帶血的刺刀!”這個反問句,表示強調肯定的語氣,“血”字的尾音要稍微拖長,并且往下降,表現出對敵人殘酷屠殺的輕蔑。
第二節,“人”和“怕死鬼”形成對比,要讀得稍重:“自白”的尾音要拖長,表示出是所謂的自白的意思:“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一句要讀出反問的語氣。
第三節,是全詩的高潮,朗誦時要感情奔放,語調昂揚,要表現出共產黨人誓與敵人斗爭到底的英雄氣概和堅信革命必勝的樂觀主義精神。
如果我們能領會詩的意境,就能深刻感受作者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激起我們與詩的內容相應的感情,再恰當地掌握重音和停頓,朗誦時就會感情充沛,節奏鮮明,使聽眾受到強烈的感染。
例3《向日葵》
不知太陽上白天仰著臉——有啥秘密,瞧呀,瞅呀,引逗得你喲夜晚低著頭——那么好奇?思來想去……
這是一首歌謠詩,這首詩的想象很新穎、奇特,能充分展現少年兒童聰慧敏捷的思維特點,因而充滿純真稚嫩的兒童情趣。
這首詩開始就把向日葵擬人化了。由“我”向它提出一個十分有趣的問題,既是“我”的疑問,也會引起小聽眾認真地思索。朗誦這兩句時,速度不能太快,要注意自然停頓,以引起小聽眾的思考。
“不知/太陽上/有啥/秘密”,這一句重音應落在“不知”、“秘密”上,“知”和“啥”兩個字的尾音可以適當拖長。
第二句要強調“好奇”,需加重語氣,“奇”字的尾音要漸弱。
第三句可以結合兒童的天真、頑皮表現出來,語調輕快,頭部、眼神可適當轉動。
最后一句要和第三句形成鮮明對比,速度放慢,語調輕緩,注意停頓,給小聽眾留下聯想和回味的余地。
總之,朗誦詩歌時,要注意節奏鮮明,并根據作品的基本節奏采取相應的速度。該輕快的要朗誦得輕快些,該沉重的要朗誦得沉穩、稍慢些。就一首詩來說,朗誦速度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要根據表現作品內容的需要來決定,并具有一定的變化。
拓展:現代詩歌朗讀策略
大家都知道朗讀對于現代詩歌教學的重要意義,但現實狀況難如人愿,不知有幾個學生能朗讀好現代詩歌,更不知有幾個老師能優美而順暢地朗讀一首現代詩歌。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缺乏策略、方法、技巧的指導和示范。詩歌朗讀是一種操作性很強的行為,深高宏大的理論指導無可裨益,唯具體的操作策略方能導入正軌,如欲改變現代詩歌朗讀教學畸形落后之現狀,必須在教學策略上下功夫。以下從幾個方面分別探析這一話題。
一、感知課文內容
許多老師把朗讀當作初步感知課文的手段,一俟學生對課文有所體認,朗讀即刻休止,名義上進行了朗讀訓練,實際上這項訓練近于荒蕪。何不采取一種相反的策略,先讓學生粗略地默讀課文,稍作準備,再來朗讀,如此一來似更有目的性、更有成效。
問題是為朗讀進行的感知課文內容包含哪些方面?具體說來,一是把握作品的思想內容、作者的感情傾向,二是把握作品的抒情層次階段、起伏高低的步驟和脈絡。例如人教版高中新教材語文1第一單元是四首中國現代詩歌,相應的《教師教學用書》在單元總體說明中一開始就提示:
這4首詩……可以共用一個“情”字來概括:《沁園春 長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對丁香姑娘的朦朧愛情,《再別康橋》中對母校的綿綿別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對“母親”大堰河的赤子之情……情感“風景”可謂豐富多樣。
編寫者用精練的詞語高度概括了這些詩作的情感特點,這些感情基調也應成為朗讀者感情表達的基調。朗讀者事先應尋找相關提示,若無提示,自己要認真感受體會、總結提煉,以求朗讀內容、朗讀方式的定向的準確無誤。
再有,每首詩的情感傾向在大體一致的前提下,又呈現不同的層次,其間起伏高低參差互見。例如《沁園春 長沙》的主體感情是“革命豪情”,但我們在把握時不能簡單化,要認真體會這種豪情在全詞中的豐富復雜性。詞作上片寫景抒情,一開始展現一幅遼闊無比的壯麗畫面,革命豪情油然而生,可是一“悵”、一“問”表現了詞人心中的激昂沖動和疑慮憂思;詞作下片敘事抒情,多種情感混雜,既有回憶往事的沉醉,又有蔑視反動派的憤慨,還有要投身時代洪流中激情沖動。在朗讀時應該循著詩人的感情基調,努力表達這種基調下的多層次、多向度的豐富詩情,情感和聲調時而舒展,時而激烈;時而暢快,時而憤懣……
在對詩作的整體和分段把握之后,朗讀起來應該是心里有些底了。無數教學的經驗和教訓告訴我們,不要一上來就快速朗讀,要稍事準備,這樣可以提高朗讀的質量。或許有人說,這樣做是否增加教學新環節,降低教學效率?不然,這種準備工作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課文,切入課文的時間更短,探入課文更深,何談效率低下?
二、認真投入感情
如果說上述“感知課文內容”屬于客觀認知、理性思考的話,那么投入情感應屬于感興、感性、感覺的體驗,詩歌朗讀教學本來就是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相結合的一種綜合性很強的思維活動。
許多老師認為詩歌朗讀的關鍵在于技巧,或在于理解力,這種看法有一定道理,但又失之偏頗,還有比技巧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情感。情感是詩的基石(如明代謝榛《四溟詩話》“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道出了詩歌的本質),情感是詩人創作的出發點(如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明詩》說“詩者,持也,持人情性”,這里的“人”就是詩人),情感是溝通詩作、詩人、讀者、聽者之間的精神紐帶(如唐代白居易《與元九書》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直言情之于詩歌接受、傳播的重要性)。如果抽掉了詩歌朗讀中的情感要素,朗讀將變得索然無味,聽眾的“賞聽”期待成為負值,也就沒有一點感染力。
在詩歌朗讀活動中投入的情感可細分幾個層面:一是對讀詩有神圣感,認為這是崇高的精神活動,先要沉靜下來,凈化一下心靈;二是對詩人有親近感,通過朗讀走近詩人,親聆謦欬,仰慕詩人心靈境界;三是對詩作產生共鳴,消除與詩作的情感隔閡、時代隔閡、空間隔閡。
前面說的《沁園春 長沙》“革命豪情”,《雨巷》“朦朧愛情”,《再別康橋》“綿綿別情”,《大堰河——我的保姆》“赤子之情”,多種情感紛繁復雜,其實它們有某種共同性,那便是內蘊豐厚、情味永長,非全心投入不能傳達這些情感的豐富性、深刻性,乃至獨特性和差異性。若能在朗讀之始用情在先,情致高昂,必引人視聽、奪人心魄。
可惜當下詩歌教學的天下,能有幾位師生滿懷激情、深情、悲情、憂情、憤情地朗讀詩作,產生強烈的動情效果?
【詩歌朗讀的技巧】相關文章:
現代詩歌的朗讀技巧10-25
朗讀現代詩歌和散文的技巧03-01
關于六一的詩歌朗讀稿04-07
適合朗讀的散文詩歌04-06
朗讀愛情的歲月現代詩歌04-29
朗讀基調的把握和角色體味閱讀技巧04-18
中考語文詩歌鑒賞技巧08-11
詩歌景物描寫賞析技巧12-30
關于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