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詩歌的作文(8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詩歌吧,詩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且分行主要根據節奏,而不是以意思為主。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詩歌才是好的詩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詩歌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于詩歌的作文1
母愛綿綿如詩,溫婉且雋永。
窗外,寒風呼嘯,萬家燈火闌珊,明月高照。窗內,刺眼的白熾燈下,我在苦思冥想。一道題解了許久,各種條件仍是剪不斷,理還亂。心中涌出一股挫敗感,我拋了筆,煩悶的趴在桌上,周圍壓抑的空氣使我喘不過氣。如此日復一日枯燥的生活,我心煩意亂。
冷風拍打著窗子,毫無節奏。忽的,我聽到書頁相合的聲音,輕微,卻又夾雜著急促與關心。仿佛蓋過了嘈雜的風聲。突兀,卻使我的心緩緩平靜。是母親,她一直在我身后看書,從未離去,她太安靜了,以至于我幾乎忽視了她。可是我能感覺到,身后,有關心的目光。
“累了?”背后溫婉的聲音傳來,有著使人安心的魔力。“嗯。”不知怎的,鼻頭有些酸酸的,心中仿佛有無限委屈涌了上來。
我起身,向母親走去,疲倦的依偎在她的懷中,頭悶在她的臂彎里,閉上眼,貪婪的嗅著她身上的味道。“累了就歇會兒。”她輕柔的撫著我的肩膀。溫和的聲音在頭頂響起。我抬起頭,望著她慈祥的眸子,使我放松了許多。“好。”我又向她懷中蹭了蹭,略有些撒嬌道:“我渴了。”的確,方才不斷地讀題使我口干舌燥。母親笑了笑,朝桌上努了努嘴,并未言語。我疑惑地抬起頭,順著目光望去,原來,一杯白開水安靜地佇在燈下,柔和的光影折射到書桌上,有種靜謐般的美好。水冒著騰騰霧氣,暖熱了四周的空氣。我端起水杯,透過氤氳的霧氣,仍可清晰的望到那雙柔和的,帶笑的眼睛。
玻璃杯中的白開水,晶瑩剔透,將它無雜質的本心完全展現在我的面前。平淡無奇的它不渲染,不張揚。以那神圣的無色,靜立在我的桌前,同母親一樣,低調,且不引人注目。可她就在那兒,一直都在那兒,陪著我,直至深夜,無論秋夏春冬,寒來暑往。
無味的白開水,和著濃濃的母愛,有了甘甜的味道。無味的生活,有了濃濃的母愛,多了詩般的美好。
我回到桌前,又開始寫作業,面前,又放著一杯滿滿的白開水。身后,又傳來翻動書頁的聲音。
關于詩歌的作文2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其中,詩歌更是我們民族情感和智慧的凝結,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傳承和發揚!
詩歌是一種情感表達!現代人路過朋友的居所時,通常只會短暫停留。但是古人在訪客這件事上,卻頗有講究。孟浩然在《過故人莊》里道:“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主人相邀客人來聚,把酒言歡,離別之時,甚至約好了下次見面的時間。這樣的真情厚意,需要我們細細體味和感悟。
詩歌也體現了社會風情。“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天的喜悅就這樣被渲染出來了,在那個以農耕為主的年代,時令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便有了許多與節氣相關的文化留在了詩歌當中。“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時節的落寞悲戚,滿溢于詩句中。直至今日,中華民族清明祭祖的傳統還在代代延續,這與無數優秀詩文的傳播密不可分。
詩言志,在中國文化中,詩歌常常表達的是一種精神!有抒大志大勇者:“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這是一種壯士的豪情,一種勇者的無畏。有抒家國情懷者:“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一種為國效忠的誓言,一種心懷家國的英雄主義氣概。當然,也有抒個人精神者:“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這是一種品性,一種人生追求。
古往今來,無數詩歌抒發人文情愫,表達文化傳承,體現出優秀的民族精神。作為當代人,我們應該把這份優秀的文化瑰寶,代代傳承下去。
美國有全民讀詩日,他們認為,詩歌是一個民族的秘史,是全民的靈魂。中國將詩詞編于中小學課本之中,一點點地用詩歌熏陶著孩子們的心靈。從最簡單的“春眠不覺曉”到大開大合的“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每一首都是我們心靈深處的記憶。但這些還遠遠不夠。我們的社會,各行各業的人,都需要這樣的瑰寶來浸潤。于是,像“中國詩詞大會”這樣的節目應運而生了,既汲取了詩歌的精髓,又創新性地融入了現代人的生活。給傳統文化新包裝,使它順應時代,融入時代。
幾千年燦爛的中華文明,為我們留下了眾多的詩詞瑰寶。在當今傳媒手段千變萬化的時代,我們應用新方法、新視角、多樣式傳承詩歌和發揚詩詞文化,弘揚民族精神!
關于詩歌的作文3
會寫詩的人雖然不是很多,但也不是很少,詩是詩人心情的宣泄,是對生活、社會的認知與探索,也是對大千世界的求知與感悟。詩是一首歌謠,詩是一幅圖畫,詩是一種哲學。
真正的好詩不在于華麗的辭藻,不在于美觀的形式,也不在于整齊的韻律,更在嫻熟的技巧。只要能表達真實的感情,想人之不想,發現平常中的不平常,那就是真正的好詩。
不妨把詩比作雪,那么雪的下面是什么呢?雪的下面也許是腐爛的落葉,也許是希望的田野;也許是殘敗的花朵,也許是新生的嫩芽;也許是冰冷的土地,也許是澎湃的暖流。而詩真正要說的是雪下面的神奇的世界,那里有過去的美好回憶,有對現在的生活的描述。
現如今的社會,為了金錢,為了榮譽,為了地位,可以把黑的說成白,丑的說成美的,惡的說成善的。他們以詩為牟利工具,從而成為詩的奴隸。所以,現代的人為什么詩越寫越差,寫詩的人也越來越少,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有很多的詩人和學者,都說詩已經走到了詩的末路。越來越多的詩人都不知道自己寫詩的目的是什么,詩里到底寫了什么,表達了什么思想和人生觀。把狗屎當作蛋糕來賣,把荒唐當作意境來寫,把黑夜當作月光來吟。只會人云亦云,借花獻佛,無聊也變得優雅、意味深長。
人們都已淡忘了詩的本質,只是一味的冥思苦想,怎樣讓詩變得五彩斑余音繞梁、優雅高貴。把詩變成一種無聊的光怪陸離的奢侈品,一種可以買賣的商品,一種可以顯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如果僅僅為寫詩而寫詩,我情愿不去做一個詩人;如果僅僅為了贏得別人的贊譽而寫詩,我情愿去做一位普通的百姓;如果僅僅為了無聊而寫詩,我情愿去唱歌跳舞或溜冰。
我為何一直熱衷于寫詩、酷愛于寫詩,是因為唯有詩,才能表達我對自己乃至世界的認識;唯有詩,才能表達我與眾不同的思想與人生觀;唯有詩,才能表達我對生命的熱愛與珍重。
我想我的詩就是一場洋洋灑灑的雪,它蘊涵了對過去的回憶與向往,蘊涵了對現在的努力與探索,蘊涵了對將來的憧憬與規劃。我想即使我死了,我的思想,我的精神,我的詩歌,將會永遠的活著,雖然我是一個無名的詩人,可我卻無愧于一個詩人。
關于詩歌的作文4
人生,看透不如看淡。人生很多事,不是不懂,只是無奈。一輩子,只圖內心痛快,精神愉悅。那些想不通而頭痛,想通了又心痛的人和事,不如淡然視之。我們真實地活著,但并非每個人每件事都需較真到底。睜眼閉目,人生一世。花非花,霧非霧,淡看塵事即優雅。
人無完人,但要真誠真實;事無巨細,皆須盡心盡力;情無絕美,只求無怨無悔。這世界原本潔凈美麗,這人性原本善良質樸,這生活原本清澈單純。回歸自然,回歸自我,回歸一顆纖塵不染的凡心。
人生,多一份豁達,多一份灑脫;多一份付出,多一份回報;多一份努力,多一份希望。每個人都會意氣用事,又有誰不曾年少無知,陳年舊事總歸會忘記,鳳凰涅槃只為浴火重生。不同的凡人,別樣的煙火;異地的風景,別樣的美麗。就像微信朋友圈一樣,一方天地八方客,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的圈子,空間雖小,真情卻在這里展現,人品亦在這里檢驗,分享喜怒哀樂,品味酸甜苦咸。
喧囂的塵世紛紛擾擾,繁忙的生活夜以繼日。茍活塵世,唯愿作繭自縛防備他人;忙忙碌碌,不覺風塵仆仆兩鬢染霜。大千世界,人海茫茫。看不透,人際中的糾結,爭斗后的隱傷;看不透,喧囂中的平淡,繁華后的寧靜。忘不了,曾經的精彩,流金的歲月;忘不了,無辜的眼淚,生活的狼狽。靜靜的坐于時間的肩頭,看一串串離去的背影,匆匆的將落照霞光追隨,古城上方的時鐘滴答,漸漸的將光陰敲碎,等待著人們去細細品味。
生活如歌,有哀有樂,哼流年的韻味,或喜或愁,但且茍活;日子如茶,有淡有濃,品人生的滋味,或苦或甜,終須飲下。觀水的靜默,望山的偉岸,嘆歲月流轉。
讓自己看清,使心靈懂得。獨立,包容,銘記,忘卻。一路成長,一路迷茫,但又會始終咬牙堅持。只因平淡的歲月,會激勵自己的意志,去創造屬于自己的盛世繁華,而最終,這一切又將歸于繁華落盡的平淡。
華燈初上,十四歲的少年在肆意揮灑著詩意人生,美好年華。
關于詩歌的作文5
20xx年9月30日,我們國本小學舉行了“慶國慶、歌頌祖國”的詩歌朗誦會。
下午兩點,朗誦會正式開始。首先出場的是一年級的小弟弟小妹妹,然后依次是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和六年級。
別小看一、二年級的小弟弟、小妹妹們。他們十分認真,很有表情,朗朗有聲。“朗誦得真好!”我的這句話脫口而出,又見五年級三班的同學朗誦完了。接著,熊老師大聲對我們說:“快集合,馬上要朗誦了!” 我立即跑過去集合。
過了一會兒,六一班的同學完美的朗誦完了。我們班跨著大步走上舞臺。我望著臺下的同學們和老師們,心里砰砰直跳。王晗開始導讀了:“我們偉大的祖國如今國富民強……”接著,我們合唱題目“祖國,我為您唱只歌”。然后,正式朗誦了“祖國,我為您唱支歌,歌頌您輝煌的業績,歌頌您大好山河,黃河澎湃而去,長江滾滾而來,它們洗凈了您曾經受到的恥辱,迎來了光輝燦爛的二十一世紀……”詞一句一句的朗誦了,面對臺下地同學,我越來越緊張,生怕讀錯一個字,影響到班集體的榮譽。朗誦到第三段,我悄悄地看了一下旁邊的應佳佳,他認認真真地朗誦著,居然在這么重要的朗誦會中一點也不緊張。看了他,我不再緊張了,我和同學們抑揚頓搓深情地朗誦著。
啊!我仿佛看到了莊嚴的北京天安門,看到了宏偉的三峽水電站,五星紅旗在奧運會上冉冉升起,全國人民揚眉吐氣,喜氣洋洋歡度國慶。臺下的同學們,也隨著我們的朗誦看到了祖國蒸蒸日上,與時俱進的業績,為祖國而歌唱……朗誦完了,我們受到臺下同學們熱烈的掌聲。我們興奮地走下舞臺,繼續欣賞其他班的表演。
六三班朗誦完了,主持人公布了朗誦結果,我們班獲得了高年級組第一名!我們高興得跳起來。盡管天飄起了雨,但是我們還是盡情地歡呼、歌唱。
這真是一次很有意義的`朗誦會!
關于詩歌的作文6
當中國詩詞大會收獲了累計11億人次的觀眾,當人人都在網絡上續寫著“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當那些擁有千百首詩詞量的“神童”受到如明星般的追棒,當《飲水詞》成為炙手可熱的商品,當“詩人”變成新時代的光榮稱號,我們知道,詩歌回來了。
如今,眾多文化現象都在詮釋著詩歌的復興時,這賦予了科技制造駕輕就熟的中國一點文化的溫度,讓很多人都沾染了些詩歌的氣息,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當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時,不由得思考,詩歌真的回來了嗎?
那些累積11億人次的觀眾里,有多少個完整地看過一期節目?那些詩歌續寫的作者有多少是為了緊跟潮流?那些胸帶文墨的小神童們,有多少次央求父母說自己不想背詩?那些《飲水詞》的讀者們,有多少人瀏覽全書只為找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那些自恃清高的使人們,寫出了多少文詞華麗卻啼笑皆非的作品?紀念張棗、海子、余光中……他們作為被符號化的詩人,文學價值早就被扭曲和消費。西川懇求著發聲,海子老弟,別再讓你那些瘋瘋癲癲的崇拜者再來折磨我了。詩歌抱頭鼠竄,只能無力而堅定地說“我是無價的”。
悲哀莫過于斯。
詩歌是一種表達,但表達不都是詩歌。所以,沒有必要把更適合些散文的內容強行變成詩歌,沒有必要為了創作而創作,更沒有必要為了詩歌回歸而做出所謂努力的假象。
我常聽“有人天生就是詩人”,但不要忘了“有人天生就不是詩人”。詩歌是一個有意蘊的愛好,社會允許人的各不相同,更應允許愛好差異的存在。或許當所有人卸下那層自以為高貴的文化偽裝,只在閑暇時間不經意看到一句詩,感動于它精妙的表達,驚訝于和詩人相似的情感,分享這種找到共鳴的喜悅,才能見證是個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的可愛。
詩歌的回歸是一個長久的過程,不是經過大肆宣傳成為主流就能夠深入人心的。正如唐前經歷了一百多年的平淡,才出現了李杜兩座高山。中國與世隔絕早已緊密相連,在詩歌回歸的過程中,一定會有更多人像王蒙先生那樣,感嘆為了讀辛棄疾,下輩子還能做中國人。
關于詩歌的作文7
國慶節前夕,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太陽溫暖地照著大地,天空像被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小鳥在枝頭上歡快地叫著,我非常的高興,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因為我校要舉行詩朗誦比賽了。
早上,我帶著小凳來到學校。詩朗誦在九點半開始,我們班的同學早就在操場上等候了。不一會兒,校長鄭重地說:"詩朗誦比賽正式開始!"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終于輪到我們朗誦了,我此時的心情是非常地興奮,我們全班同學都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走向主席臺,我們胸前的紅領巾隨風飄蕩,同學們個個精神抖擻,臉上寫滿了精氣神兒。
這時,我們班長楊博涵說:"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祖國頌》。"說完我們就開始深情地吟誦……當我們朗誦到"祖國,你是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熱土啊!你是生我養我的母親"時,我不禁想起祖國是那么的偉大,那么的莊嚴,是祖國給予我們力量,給予我們智慧,給予我們成長……當我們讀到"一把鐵錘吶喊著要砸出一個新中國的黎明"時,那聲音是那么的嘹亮,仿佛響徹了整個天際,我不禁想起了許許多多的革命烈士,無論是戰爭時期,還是和平年代,他們總是會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如果沒有他們的拋頭顱灑熱血,又怎么會換來我們今天的和平?我們的祖國也不會變得像現在這樣強大。
當我們又讀到"祖國的春天啊!你正敞開胸襟接納著兒女們驛動的青春和堅定的信念"時,我仿佛看到了祖國寬廣的胸懷里裝著壯麗的山河,滾滾長江奔流不息,黃河翻滾著巨浪拍打著岸邊的巖石,連綿起伏,蜿蜒曲折的萬里長城展現在我的眼前……還有我們一張張純真可愛的笑臉。當我們聲情并茂地朗誦完時,頓時,臺下響起了一片排山倒海的掌聲。在大家肯定的目光中,我們從容地走下了主席臺……
雖然朗誦比賽結束了,但是我的內心卻久久不能平靜,我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無比的自豪,我愛我的祖國!我要為祖國貢獻出我的一切!
關于詩歌的作文8
近年,詩詞大會、詩歌節大受歡迎,詩刊、詩社數量激增;余光中等著名詩人得到了高度贊揚。詩歌這一古老的語言藝術在當代再次展現出其旺盛生命力,詩歌再次從文字殿堂走入人民的生活。
從詩經楚辭的低語,到律詩絕句的吟唱,再到宋詞元曲的傾訴,詩歌從文明的源頭隨波飄蕩激起佩環相碰的悅耳曲調。這是一種歷史傳承與文化烙印,每一個中國人,自小便種下了詩的種子,這種記憶或許會隨時間淡去,但只要有泉水澆灌,就能立刻蘇醒。詩詞大會等活動,如清泉,喚醒民眾對詩的向往與熱情。
另一方面,詩不僅是文化的烙印,也是情感的鑰匙。得意時是“春風得意馬蹄急”的欣喜,失意時是“一蓑煙雨任生平”的曠達。人生波折起伏,喜怒哀樂,我們都能從中找到共鳴。詩歌不是文學殿堂上供人瞻仰的珍寶,它飽含著生活的情感,是人們不可或缺的文化食糧。
詩歌藝術的復興背后,是民眾文化追求熱愛的再度覺醒。隨著物質生活趨向飽和,嬉笑的綜藝節目難以滿足現代國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民眾需要的是工作之余尋求寧靜持久的精神食糧。而詩歌這一古老深厚的藝術形式是最佳選擇,現代人在閱讀詩歌過程中,能于城市喧鬧之中找到一畝心靈的凈土,獲得心靈滋養與精神慰藉。人們在接受詩歌恩惠的同時,也將現代化的思想反哺詩歌。新時代的詩人,沿著先人足跡,擁動新思想的如椽大筆,寫就新時代的詩篇。詩歌大受歡迎,帶來的將是文化發展的春天。
同時,在看到詩歌大受歡迎的熱鬧光景外,不要忽視繁華后的荒涼,詩歌進入新世紀后,優秀詩人寥若星辰、傳世之作鮮見,這都是詩歌面臨的巨大困境。要突破圍城,不能只憑詩詞大會等活動的短暫狂歡,關鍵在于讓詩歌真正融入現代生活。活動只是開鑿泉眼,關鍵還在于之后能否細水長流。
與詩為友,擁詩入夢,將詩意寫入生活。
【關于詩歌的作文(8篇)】相關文章:
關于詩歌的作文(15篇)07-03
關于詩歌的作文15篇07-03
關于友誼的詩歌01-20
關于家鄉的詩歌01-15
關于梅花的詩歌01-14
關于誠信的詩歌01-14
關于聲音的詩歌01-13
關于兄弟的詩歌01-13
關于風的詩歌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