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如何適應生活
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準大學生,現在終于可以松口氣了,經歷了12年的寒窗苦讀,總算迎來了自己的大學生活。大學新生如何適應生活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建議,一起來看一下吧。
1.大學生活與中學的差異
1.1學習生活環境的改變。
1.1.1生活方式的差異
雖說如今已經有一些中學采取封閉式管理,即要求學生吃住學都在學校,但仍有很多中學對此并無強制要求,導致不少大學新生可能是第一次住校,第一次24小時和其他同學在一起。常言道,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個性、生活習慣、地方習俗等,處理不好這些差異,就有可能產生矛盾。另外,這些學生由于沒有離開過家,自理能力稍差,有些可能從沒洗過衣服,這種自理能力的缺乏同樣也會導致學生手足無措,從而變得自卑,不合群。
1.1.2學習方式的差異
大學是一個“自律”要求很高的地方,在這里老師不再像中學那樣管得具體、細致,督促你學習,輔導員和班主任更多的是通過指導、組織學生開展多種活動,培養與發展學生自主、自立、自理的精神,而教師的授課方式主要是指導性,而不是指令性的。另外,中學主要是課堂學習,而在大學里,學習的方式將逐漸從課堂學習為主轉為自學為主,即便是課堂學習,也需要通過自學方式“填補”與“發現”許多知識間的“網眼”與聯系。因此,大學新生應盡快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在這一點上,一些中學里“欠管”的學生反而能很好地適應,而那些在中學里靠家長、老師嚴管的同學,到了大學一下子失去了束縛,便隨之喪失了自控力,從而表現得自由散漫,終日無所事事。
1.1.3人際關系的差異
中學階段的人際關系,更多的是憑借自己情感的好惡單純地進行交往,體現出來的往往是所謂的“哥們義氣”。到了大學,人際交往的層次不斷提高,在最初發展情感基礎上的人際交往的前提下,必須注意發展同學之間在態度、價值觀與奮斗目標一致基礎上的人際交往;同時,還要拓展人際交往的范圍,即不僅進行物質性交往,還要進行文化性交往與精神性交往。另外,大學要求同學之間不能再像中學那般單純地講究“哥們義氣”,只和志同道合的人打交道,還要學會與不同情感喜好的人打交道。因為,大學是一個“小社會”,如果只跟志同道合的人打交道,就無法真正地磨煉自己,導致在畢業進入社會后無法很快地融入社會。
1.2角色的轉變。
1.2.1從佼佼者到普通人的轉變
在歷年接觸的新生中,總有這么一種現象,有些學生在第一次班會作自我介紹的時候會充分介紹自己中學時是多么的品學兼優,多么的受老師喜歡、同學羨慕,希望在大學中繼續充當老師的幫手、同學的楷模。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學習或一番競選后,他們的學習成績不再名列前茅或者并沒有當選自己心儀的職務后,就憂心忡忡,不知所措,日漸消沉,消極怠工,與之前判若兩人。這種學生就是我們常說的無法接受從佼佼者到普通人的轉變。
其實在任何一個群體中,普通人總是占絕大多數,更何況在大學,特別是重點大學,大家都是通過激烈的競爭,來到同一個校園的成功者,并沒有太多的差別,一時的成功并不能代表一世的成功。正所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沒有人能在任何群體中都保持佼佼者的狀態。從佼佼者到普通人的轉變,是絕大多數大學新生在初期的大學生活中都要經歷的一次重大的角色轉變。不管你承認與否,它總是客觀存在,不可回避的。只有接受它、挑戰它、戰勝它,才能成為真正的佼佼者。
以上是大學新生會遇到的一些差異和問題,如何有效地適應和處理這些差異和問題決定了新生能否很快適應大學生活。
2.適應大學生活的方法
2.1積極適應新的生活方式,正確處理宿舍關系。
在新的生活方式上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應是剛認識的舍友,融洽的室友關系,不僅能使你心情舒暢,有利于學習,也有利于身心健康,而且能在你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幫助你更快地適應大學生活。
(1)盡量與室友統一作息時間,在日常起居生活中給予包容和理解;
(2)不搞“小團體”;
(3)不侵犯室友的隱私;
(4)積極參加宿舍集體活動;
(5)拒絕零食和宴請;
(6)不圖一時之快;
(7)維護共同的生活環境,完成該做的雜務;
(8)學會贊美,不吝嗇對別人的夸獎;
(9)用合理的方式解決日常矛盾。
2.2合理安排時間,建立新的生活規律。
合理的生活規律會使人的生活井井有條,處理事情時不至于緊張不安。因此對于大學新生,建立起新的合理的生活學習規律,對于盡快適應大學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明確自身的目標,并細分到每年、每月、每日、每時乃至每分,根據所定目標制訂計劃;
(2)合理分配作息時間;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合理安排課堂學習、自我學習、業余生活等在一天中所占比重。
2.3積極參加班級、社團等集體活動,正確處理人際關系。
大學各社團及班級組織的活動是最好的人際交往平臺,許多活動還能提供與外界社會接觸的機會,幫助新生更快地接觸到各類人群,更快地學會如何處理人際關系。
(1)根據自己的喜好參加一到兩個社團,積極參加社團組織的活動;
(2)在班級、社團活動中主動與他人溝通,不要過分擔心自己與其他同學在生活方式、知識的深廣度及價值觀方而存在的差異,要主動介入,學會分享;
(3)真誠待人,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的工作應積極參與,不要推諉;
(4)在與不同性格、特點的同學的交往中,要注意求大同,存小異,彼此間要多一些溝通、諒解,少―些埋怨、猜疑。要相互尊重,多看別人的優點,誠心誠意地對待別人。
2.4正確認識角色的轉變。
正確認識自身角色的轉變,以平常心接受從佼佼者轉變為普通人,有助于緩解、減輕心理負擔和生活壓力,更快地適應大學生活。
(1)對“佼佼者”和“普通人”進行辯證的思考。兩者并不是絕對的,沒有永遠的佼佼者也不會有永遠的普通人。“爭當佼佼者”,是前進的動力,而“我應當是佼佼者”,則是前進的阻力。要丟掉“佼佼者”的包袱,正視自己“普通人”的身份,用普通人的眼光看待自己,做一個佼佼的普通人;
(2)正視現實,勇于接受挫折的挑戰;
(3)合理地通過健康的途徑進行宣泄;
(4)客觀評價自我,確立新的自我;
(5)重塑自我,超越舊我。
大學生面臨新的環境,新的開端,新的挑戰。初入校園的新生唯有做到積極適應新的生活學習方式、合理安排時間、建立新的生活規律、積極參加班級、社團等集體活動、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正確認識角色的轉變,才能更快地適應大學生活,為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學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模式,必須盡快調整好自己,適應大學生活,那么大學與高中有哪些不同?
1、生活環境不同
大學生活是集體生活,又是獨立生活,要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
首先,思想上要獨立。不要再妄想父母或他人的幫助,清楚明白地告訴自己要學會獨立,自己的事自己做。不要嫌學校的條件不好或不夠好,不要嫌日常打掃太麻煩,這些都是一個人生存在世的基本能力要求,而且這些事你是為自己做的,沒什么可抱怨的。
其次,充分熟悉校園環境。接受了這個環境就在適應的路上邁出了一大步,例如每一間食堂都去試試,找出最好吃的一家;每家超市都去轉轉,比出哪家更物美價廉;甚至還可以向學長及老師“取經”。
一些大學的校園論壇或是官博、官微,會開設新生專欄,專為新生答疑解惑,小鮮肉們有時間多去這些地方瞧瞧。人的恐懼感經常是因為陌生而導致的,環境其實也像人與人的相處一樣,熟悉了就好了。
大一開學不久,各社團就開始擺攤“招新”了。大學的社團名目繁多,但社團活動會對你的個人時間、身體素質和經濟狀況有一定要求,選擇參加時一定不要盲目。根據自己的特點和愛好謹慎地選擇一兩個社團參加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學生會或是社團的的工作和學習有沖突時,自己需要學會平衡。
另外,大一的聚會、聯誼可能會比較多,一般都是些社團、同鄉會等,這些活動可以讓你更加了解大學生活,幫助你適應,也擴大你的交友圈。學長學姐能幫助你更好的成長,少走彎路。但同樣的,自己需要有基本的判斷分辨能力,凡事要有主見,不能太過依賴他人。
外地的學生可以利用大一的時候多出去走走,因為只有大一才有那么多時間和心情。
2、學習環境不同
大學與高中學習大不同,大學的課程是按照課表來進行的,雖然同專業同學的必修課是一樣,但因為大家的選修課不一樣,所以每個同學都有專屬于自己的課表。
涉及的內容多了
高中階段,我們一般只學習10門左右的課程,而且有兩年時間都把精力放到高考科目上了,老師主要講授一般性的基礎知識。而大學四年每個學期學習的課程基本不相同,內容多,學習任務遠比中學重得多。
一般來說,大學一、二年級主要學習公共課程和基礎課程,大學三年級主要學習專業基礎課和部分專業課以及選修課,大學四年級重點學習專業課和進行畢業設計、找工作。
老師監管的力度少了
高中時期,一切聽從老師指揮,老師教學生是“手拉手”領著教;而在大學提倡自主學習,上課的老師來自學校不同的院系,師生之間接觸時間很少,只在上課時見見面,且有的課程就只上幾周課,大量的課外時間要自己安排。
課程的進度快了
大學教師講課一是介紹思路多,詳細講解少。主要講授重點、難點內容,而且許多教師都使用多媒體授課,授課進度比較快,一節課可能要講一章或幾章的內容,聽課的同學連翻書的時間都沒有。二是抽象理論多,直觀內容少。三是課堂討論多,課外答疑少。四是參考書目多,課外習題少。
大學老師課堂上講授的內容很寬,老師要講的東西很難能找到一本能全面覆蓋的書,所以有的老師會在開課時列出好幾本書目。上課時這本書講這幾章,那本書講那幾章。同學們看書時也不能死扣教材,要學會篩選著看。
沒有你固定的上課教室了
高中時,教室、座位、同學都是固定的,但在大學,每個班沒有固定的屬于自己獨享的教室,有時1、2節課可能在這一棟樓的某個教室,但3、4節課又可能會到另一棟樓去,上自習也要自己找教室。
和你一起上課的同學也是不一樣的,基本情況是:公共基礎課跟著學校里別的專業的同級學生一起上;專業課跟著本專業的同級學生一起上;公共選修課則會和不同專業、不同年級的學生一起上。
學習的方法變了
沒有了督導員似的高中老師跟前跟后,督促學習;沒有了父母一刻不停地嘮叨學習;沒有了鋪天蓋地的作業練習。“放羊式”的大學學習方式可能會讓很多新生一時間無法適應,其實從現在開始,就要自己管自己。
你該做的是:學習要自主
大學老師的角色定位是“引路人”,大學的課堂時間非常有限,一些同學會抱怨大學老師講課太快,內容不夠詳盡,這其實是對大學的教學方式認識不足所致。簡而言之,自學是大學學習的主要特征,大學課堂學的是“知識的精要”,不僅上課所學的要靠你的自覺性去消化吸收,整個的知識體系也要靠自己去補充完善。
你該做的是:制訂學習計劃
制訂一個學習計劃,以月或周為單位(便于執行),列明具體的科目和計劃學習的內容,例如“要閱讀的書目”“每天背英語單詞的數量”“教材每章的小結復習”等等。
將“學習計劃表”貼在書桌前,還可以添上幾句學習名言鼓勵自己。制定計劃時,不要急功近利,如果將計劃排得過于密集,讓計劃難以完成,結果不是不了了之,就是實施起來疲憊不堪,所以要考慮到它的可行性。
人際關系環境不同
很多大學生帶著良好的人際關系期望與同學交往,但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語言、個性、生活環境有較大差異,所以在交往過程中很多學生逐漸失去了耐心和寬容。“太自私了”“太難相處了”……可能很多人都會感慨大學的人際關系復雜。
請記得一味地抱怨別人和慨嘆世態并不能幫你找到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捷徑,要把時間花在如何解決上。大學室友是最有可能成為摯友的人,因此我們需要善待室友,學會尊重、寬容、忍讓、關心。
自我中心主義是宿舍集體生活的大忌,必須堅決摒棄。宿舍集體生活不可能像一個人生活這么自由。特別是“夜貓子”要注意,你需要調整一下自己的生活規律。
多為別人考慮一下,千萬不要影響室友休息。同時,要善于辨別哪些朋友你可以深交,哪些只是點頭之交。盡量找些優秀的人做你的朋友,你會受益匪淺。
最后,希望大家好好享受這美妙的大學時光,請記住:適應大學的過程,是重新遇見自己的旅程!
【大學新生如何適應生活】相關文章:
如何引導新生適應大學生活07-31
如何適應大學學習生活11-22
大一新生如何適應大學生活09-06
大一新生怎樣適應大學生活09-06
如何適應職場角色10-19
適應中學生活09-11
適應生活童話故事07-27
適應大學生活心得體會(精選18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