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到大三一定要思考并做完的5件大事
大學不留遺憾,大一到大三一定要思考并做完的5件大事,否則大四就來不及了。大四的簡歷, 實際上不是用文字編寫出來的, 而是靠大一到大三的一點一滴的行動書寫出來的。一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簡歷, 來自于你從大一到大三所忙碌的五件大事: 學術、 技能、 社團、 實習、 考證。
一、 學術: 拿什么證明你的“學習力”
知名的招聘單位, 一般會把學術成績當作一個重要的篩選標準, 以下這個問題在著名外企的網絡申請表中幾乎是一個必問的問題:
Please indicate your academic standing during each period of education that applies to you. Top 10% of students? Top 25% of students? Lower half of students? (你的學習成績排名第幾?綜合排名前10%, 25%還是中等偏下?)
招聘單位為什么這么重視你的成績?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1) 成績證明了你的“學習力”.學習力, 與領導力、 創造力等重要素質一樣, 是任何大公司都極其看重的員工素質。 著名的西門子公司就把“學習力”列為應屆畢業生必須具備的九種職場素質之首(學習能力、 溝通能力、 關注客戶的能力、 結果導向能力、 戰略能力、 指導和幫助下屬的能力、 環境感應能力、 動手能力、 團隊能力)。
(2) 成績證明了你的競爭力。成績優秀的學生素質更高, 這個規律至少在90%的情況下是正確的。
(3) 成績證明了你的“上進心”.如果在學習中沒有爭上游的心態, 你怎么可能在職場爭上游?
(4) 成績證明了你的責任心。學生的天職就是學習, 如果你現在就不在乎自己的學習天職, 你怎么可能在未來在乎自己的工作天職?
如果你現在是大一到大三的學生, 想一想這個問題, 拿什么證明你的“學習力”?
二、 技能: 為職場“量身而學”
多數大學生在“被動”地學習各種技能, 既然學校要求我過四級或六級, 那么我自然要拼命學習才能通過考試; 既然學校給我安排了電腦課程, 那么我自然要學習如何使用WORD, EXCEL, PPT……
被動式學習可能會導致你的技能與市場脫軌, 或者說和市場結合得不夠緊密。 比如說,當你費勁地拿到了四級證書, 卻發現招聘方要求的是“四級并且口語流利”;當你自以為EXCEL用得相當不錯, 屈臣氏的銷售助理筆試竟然要求你用兩個EXCEL表格的數據進行運算, 然后自動生成第三個表格!
職場總是這樣清清楚楚地對技能提出要求:
Citigroup(花旗銀行)招聘“信用卡客戶服務專員”: 能夠講廣東話
中國移動招聘人力資源助理實習生: 會使用SPSS統計方法
如果你從大一開始研究招聘啟事, 那么你有三年半的時間“量身定做”自己所需要的技能; 如果你從大四開始準備, 你可能只有一個月甚至于一天的時間去準備!
所以說, 大一到大三的學生們, 從今天開始研究招聘啟事, 然后, 按照招聘啟事的要求, “量身而學”去掌握各種技能吧!
三、 社團:爭取做到“又大又專”
21世紀的大學生不再滿足于做書蟲, 而是注重發展自己的興趣, 張揚自己的個性。激揚青春, 盡情揮灑!這就催生了大學校園里林林總總的社團和組織: 愛心社、 DIY工作室、 E時代夢想工作室、青年志愿者協會; 以及各種熱門主題的校園活動: 環保手工藝品設計大賽、 “小靈通杯”DV大賽、 三下鄉、 雅芳校園代理……
縱觀新畢業生的求職簡歷, 每個人都羅列一大堆社團活動, 令人眼花繚亂。那么, 招聘方到底看重哪些社團活動呢?
1. 大, 永遠是硬道理
既然每個人都能羅列出一大堆社團活動, 用人單位的胃口自然也越來越大。面試官會反復詢問你所策劃的活動的規模、 參與人數、 你所調動的人數和資源以及社會影響等等。相比之下, 面試官更傾向于錄用策劃過大型項目的申請人。相比之下, “邀請北大青鳥印度專家來我校舉辦講座”肯定不如“與廣東發展銀行合作舉辦‘點亮愛心’千人募捐活動”那樣吸引招聘方的眼球。
2. 專業社團, 更勝一籌
無論什么樣的社團活動都能夠鍛煉大學生的領導能力、 溝通能力、 組織能力等等, 但是在招聘方的心目中, 你所參加的社團往往代表了你的性格、 興趣甚至求職趨向。
下面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 希望你在未來也能成為此類故事中的主角:
學林, 2006屆中山大學通訊專業碩士畢業生, 在校期間是中大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校園培訓機構)的副主席兼講師。主要憑借這一背景, 學林被IBM的ITS部門錄用為Systems Services Representative Trainee.以下是他面試的一些片段:
招聘方: 你是否在較大的項目中承擔了工作?如果是, 你承擔了什么工作?
學 林: 我一直在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擔任職務, 從助教到講師, 最后競選為副主席。
招聘方: 你在項目中是否有過創新?
學 林: 有過。我第一次組織了“思科八校巡展”, 使得報名參加培訓的學生成倍增長。在此之前, 我們一直只在中大內部宣傳, 沒有主動到其他學校推銷。
招聘方: 你如何組織你的團隊?
學 林: 我先后組織招聘過60多名學生員工。關于組織團隊, 我認為首先要以身作則, 要求小組成員做到的, 自己要先做到, 哪怕是不遲到、 不早退之類的小事情。第二是要有技術上的權威, 這樣才能贏得大家的信賴和尊敬。第三是溝通與傾聽, 我們的團隊里很多都是班級里面的尖子生, 智商很高, 也都愿意表達自己的意見, 說得正確的我必須采納, 否則他可能就不干了!本科生尤其年輕氣盛。他如果說錯了我也得找到證據說服他……
學林在整個面試過程中, 基本都是在和面試官講述自己在思科網絡技術學院的活動。由于同屬IT領域, 面試官非常認同他的經歷。試想一下, 如果他主要參與的社團是“體育部”, 面試官會有同樣的認同感嗎?
大學生應該根據自己未來的求職方向, 有目的地選擇一些和自己未來職位有關的專業性社團, 比如說:
文秘專業的學生可以考慮加入:
(1) 公關禮儀協會
(2) 廣播站
(3) 組織知名企業進行講座和培訓
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可以考慮:
(1) 網站設計或者電腦硬件維護等協會
(2) 到某個專業的IT公司(再小都可以)真正參與一個項目的開發
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可以考慮:
(1) 演講辯論協會
(2) 大學生創業行動等協會
希望做老師的學生可以考慮:
(1) 演講學會
(2) 辯論團(新東方永遠不會拒絕曾經是演講團或者是辯論團主力的求職者, 他至少會得到一次試講的機會!)
3. 當leader, 勝過當member
這是一個典型的外企書面題目: How many times in total were you president or leader of an organization, club, team, or committee while you were working on any university degree? Please write the name and year for each group below. Once? Twice? Three times or more?
從這個題目的設置上, 招聘方清楚表明了招聘的意圖: 你說你參加了某社團, 那么你到底是個普通的member還是一個head? 你做過幾個學生組織的head? 其實招聘方的心里話是: 如果你真的是學生領袖級的人物, 真的很有leadership, 那么在四年大學生活中, 應該不只一次擔任過主席或副主席、 會長、 班長、 足球隊長等職位。
無論leadership還是team work spirit, 都是企業考查的重點。而關鍵在于, 具有leadership的人, 往往都非常擅長team work, 既能做領導, 也能被領導。而且, 這種人才往往能給企業帶來鮮活的沖擊力, 做出卓越的貢獻。
我的一個學員朋友, 為了當“頭兒”, 從學生會中撤出來, 跑去建設一個新成立的IT俱樂部, 作為三名員工之一, 她自然在大三的時候榮升主席之職。曲線救國的策略, 給她的簡歷增添了光輝的一筆。
大學生朋友們, 如果你的眼中只有四大、 P&G、 IBM這些超級企業, 從現在開始努力吧。多做leader, 把自己打造成校園排行榜top 1%!
四、 實習: 以實習積累“實力”
大學生從實習中能獲得什么?
(1) 實現“實習——畢業——求職”三級跳。如果你的實習單位相當不錯, 再如果你的實習表現令老板非常滿意, 你就可能直接拿到offer, 圓滿實現“實習——畢業——求職”的三級跳。
(2) 獲得職場前輩寶貴的指導。我們經常在韓劇中看到新來的員工恭恭敬敬地叫老員工“前輩”, 因為工作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前輩對本行業的就業秘密和長期職業發展了如指掌, 他手中也積累了寶貴的人脈資源。如果能獲得前輩的幫助, 哪怕僅僅是一些經驗的分享、 找工作的指導, 你都很有可能少走一兩年的彎路!
(3) 積累經驗!如果你實習的工作性質和你的`求職目標一致, 那么即使短短一周的實習, 也能讓你積累一定的經驗。
然而, 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 真正的實習經歷往往讓大學生失望至極。首先是大學生自己的原因, 他們找一個和自己本專業八竿子打不著的行業去實習。 其次, 用人單位都知道實習生是“飛鴿牌”的, 所以往往隨便讓他們干一點秘書忙不完的活兒, 甚至讓他們清茶報紙打發日子。前輩對你雖是客客氣氣, 但其實是對你這個“來也匆匆, 去也匆匆”的過客敬而遠之。
現在, 我們借用幾個真實的案例, 分析一下實習的真正意義。
案例一:
小楊, 華農大學2006年畢業生, 計算機軟件專業。在廣東佳和軟件公司銷售部實習。小楊被安排的工作內容是打電話, 每天按照黃頁挨家公司打電話, 詢問對方是否有上軟件系統的打算。工作了僅僅5天, 小楊突然“失蹤”(連招呼也沒打就再也沒露面)。而在簡歷上, 小楊寫自己是個“有責任心的”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案例一分析:
小楊此次實習的失敗, 是因為他犯了以下幾個錯誤:
(1) 眼高手低。小楊學的是軟件, 但是他最不喜歡從事軟件開發, 因為與機器打交道顯示不出他善于交際的特長。于是他希望能夠做銷售, 或討價還價, 或觥籌交錯, 或天南海北地出差, 多么富有挑戰!然而現實實在令他大失所望, 一上班就打開黃頁, 挨個公司打電話: “你好, 是計算中心吧?請問貴公司有上ERP的想法嗎?” 此種行為豈不浪費人才!難道我大學4年學出來就是為了給你打電話?!小楊的種種想法在大學生中非常普遍, 也就是所謂的“眼高手低”, 看不起簡單的重復性的工作。 可是哪一份工作不是重復性的?麥當勞重復地炸著薯條, 就像給自己炸出一根根金條。 佳和公司每年幾千萬的營業額, 不都是一個電話一個電話打出來的?
(2) 淺嘗輒止。小楊只要耐下心來, 仔細觀察一下周圍的老銷售, 他就會發現, 老銷售們所過的生活, 和小楊的理想非常貼近: 電話要打, 酒要喝, 差要出, 價要討。萬丈高樓平地起, 最初的工作一定是無聊的、 重復性的, 那是因為你只是火車上的一個螺絲釘。往往企業越大, 你越覺得自己渺小。可是, 只要你努力奮斗, 你就會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你會從火車尾被挪到火車頭, 左右著火車行進的方向, 你的視野開闊了, 你看到了碧綠的原野和原野邊美麗的姑娘, 這就是成就感!
(3) 不敢溝通。如果你對工作不滿意, 你完全可以找總經理吐吐苦水、 談談困惑。三十八歲頭發就快要全部光榮退休的總經理, 急切地需要從教育下一代中感受生命的活力。他會鼓勵你說: “蓋茨不也是從車庫起家的嗎?俞敏洪不也刷過糨糊嗎?我老人家十年前不也天天打電話嗎?而且, 如果你不喜歡做銷售, 也可以考慮到北京總部去做開發……”在困難面前, 不要選擇逃避, 要敢于向老板說出你的困惑, 反正你是實習生嘛, 如果這個老板連容忍抱怨的氣度都沒有, 那你再選擇閃人也不遲。英文里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When things get you down, don't go and hide, come and talk to your boss. That's what he is here for.
案例二:
小張, 廣東工業大學2007年畢業生, 通訊專業。因為同學們都認為小張經常有一些新想法、新思維, 他一直都幻想自己有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市場開拓人員, 成為某個大公司的品牌經理, 而且他暗暗地將目標鎖定在“寶潔市場部”.在校期間也參與了一些大公司在校園舉行的促銷活動, 但總覺得不夠過癮。經過多方尋找, 他在暑假來到同班同學父親的朋友開的電腦銷售公司, 如愿進入神秘的市場部打雜。暑假是電腦銷售的旺季, 小張很幸運地參與了所有的市場活動: 在路邊搭臺做road shows, 設計買電腦送打印機的宣傳活動, 甚至發小廣告等等。經過一個暑假的實習, 小張發現喜歡上了這種蠻“刺激”的工作, 所以他堅定了自己放棄通訊工程本行的想法, 一心一意去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熟悉品牌推廣和促銷策劃的專業人才!
案例二分析:
顯然, 小張從暑期實習中獲益良多, 至少, 他從“想改行”變成了“堅決改行”, 確定了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從實習中, 他了解到了市場工作的實質性內容, 發現了這份工作和自己興趣和特長的結合點, 增強了自信心。就這樣, 從大三開始, 小張已經開始走上了自己的“職業發展之路”, 而他的很多同班同學, 仍然在廣泛地把簡歷投遞給各種各樣的公司, 仍然在抉擇著: 向左走?向右走?
案例三:
小趙和學校幾個同學一起到一個很大的外貿公司實習, 被分配給幾個業務員做助手。 這是個有國營特色的企業, 同事們都互相稱呼對方為“老張” “老王”, 幾個同學入鄉隨俗也采用了這種“老X”的稱呼。小趙被派給了老李, 但是不論別人怎么叫, 他一直很尊敬地稱老李為“李老師”.他主動見事就做, 跟著老李跑銀行和商檢交單, 到海關報驗。盡管老李說因公外出可以打出租車, 小趙一個人外出而且不趕時間的時候一律選擇乘坐公共汽車。有好幾次, 老李接國際長途, 小趙就默默地坐在一邊“旁聽”, 細心地揣摩他如何同外商交談。有時則悄悄地給老李遞一支筆, 或續上水, 或記錄一些數據。這些細小之處, 既給老李帶來了工作上的便利, 也表現出新人對“前輩”的尊重, 在實習期結束的時候老李向公司申請把小趙留作助手。
案例三分析:
實習生在公司里, 姿態擺得越低就越容易成功, 門你來開, 茶你來倒, 純凈水你來換, 打印好的文件你來拿, 就像剛剛進門的新媳婦一樣, 眼睛里有活兒, 手里不閑著。新人對“前輩”, 也如同新人對公婆一樣, 無論如何尊重都不過分。小趙無疑就是靠這種低姿態取勝的。
上面的這幾個案例, 一定充分地說明了正確實習的重要性。
五、考證:對考證熱做“冷思考”
大學生要考很多證書:英語四級、英語六級,計算機二級、中級程序員、OFFICE認證,商務英語中級、商務英語高級,CGA、CPA、ACCA,當然你專業相關的幾個證得考了。
總有同學問我證書是否有用,我的回答千篇一律:“當然有用!”但是,我也一定千篇一律地再反問他:“你考證花了多少時間?如果不考證,你會用這個時間來做什么事情?”考證最大的投資不是金錢,而是大學生最最寶貴的時間。可惜很多大學生沒有意識到時間的稀缺,他們覺得即使不考證,也把時間浪費掉了,那還不如做個有為青年,好好學習,天天拿證!
面對考證熱,我們針對其“熱因”要進行如下的“冷思考”:
熱因一: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心,證書代表俺的技能!
冷思考:有證無“技”者大有人在!根據筆者的教學和咨詢經驗,有英文六級證書而絕對通不過英文面試的申請者,至少占到十之六七,更別提人手一份的四級證書了!職場上最需要的英語技能是什么?能聽會說就可以,絕對不是高要求,但是為什么絕大部分學生只有到了大三下學期才惶惶然跑到新東方:“老師,怎樣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聽力、口語水平?”暈!
熱因二:他有證書我沒有,招聘方肯定對他青睞有加!
冷思考:你是否在招聘啟事的頭條看到:“務必有XX證書”?只要招聘啟事里沒有提到XX證書,那么XX證書就不能置你于劣勢!有一些專業是需要拿證書的,比如做會計的要拿CPA.但是很多招聘技術人員的用人單位對所謂的很多證書并不感興趣。他只關心一點:你是否做過相關的項目,招聘原則非常簡單,就是“我要什么你就給我什么,而不是非得用一堆證書去變相證明你的能力。”在簡歷上列上一兩個像樣的項目,能在簡介時把項目描述得頭頭是道(盡管你很可能只是給這個項目打雜的小嘍),在某種程度上要比專業證書更加吸引招聘方的眼球。
熱因三:有了考證的壓力,學習起來有動力。困了,累了,來考證!
冷思考:首先肯定你是有為青年!然而大學生的動力,不應該是拿證,而應該是如何讓自己具備更多更精深的職場武功,比方說,練習如何在公眾場合發表演講?如何把自己打扮得看著順眼而不是像愛因斯坦?你是否因為考證而忽略了更重要的求職準備?比如做幾份兼職,確定一下自己未來的職業興趣,多參加招聘會、交易會了解自己感興趣的行業動態等等。
希望我們的冷思考能讓你停一停,想一想,我的時間花得值得嗎?我學到招聘方需要的技能了嗎?
我希望同學們看到這篇文章后,不僅僅是看看,而要去行動!沒有行動的發奮努力=0
去做,去真正找到自己的職業方向,找到你的能力和興趣雙匹配的職業!
同學們,從迷惘到豁然開朗只有一步之遙!
【大一到大三一定要思考并做完的5件大事】相關文章:
一定要學會思考初二作文03-09
從一到無窮大讀書心得08-19
《成大事者這樣思考》讀后感05-19
一個沒做完的夢04-13
讀《人生為一大事來》有感范文05-18
《從一到無窮大》讀書心得體會03-14
做完錯事后01-09
一定要自強07-11
一定要坦誠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