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成功故事分享
不是每一個 創業 者都一定能成為大企業家,而每一個大企業家卻都是從普通創業者而來。 下面為大家分享了創業成功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創業成功故事1
說起蘇繡,人們一定會聯想到距昆明數千公里外的蘇州,繡娘們端坐窗前飛針引線,成就美輪美奐的刺繡藝術品。但其實在昆明,就有一位練就了一身蘇繡絕技的90后小伙,不但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還帶動40多位當地“繡工”實現創業就業。他就是把民間工藝轉化為生產力,借助刺繡帶動鄉鄰脫貧致富的小伙李云晨。
8年苦學成就云南“繡郎”
2012年8月,蘇州市第二屆“姑蘇繡娘”技能競賽舉行,在這次比賽上,首次出現了男生的身影,他就是來自昆明的90后小伙李云晨。這次比賽中,李云晨憑借高超的技藝引起了蘇州當地媒體的高度關注,被冠以云南“繡郎”的名頭。
其實在“姑蘇繡娘”比賽上嶄露頭角前,李云晨已經在蘇州學習了4年蘇繡技藝。李云晨說,他從16歲第一次接觸到刺繡,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比較愛好繪畫和中國傳統文化,接觸到刺繡后,就把這門手藝當做業余愛好自己學習。” 李云晨說,他曾在昆明跟不少師傅學習刺繡技藝,還曾經到楚雄、貴州等地學習。“我感覺刺繡是一項很有前景的民間技藝,但目前做的人非常少,是個空白的市常”18歲,立志要把刺繡的興趣愛好做成事業的李云晨,決定前往蘇州學習蘇繡。
蘇繡作為中國四大名繡之首,以圖案秀麗、繡工細致、針法多變為特色,代表著刺繡技藝的最高水準。李云晨來到蘇州后,四處尋訪蘇繡高手,足跡遍布江南各地,曾經師從姚慧芬女士學藝。李云晨說,學藝非常辛苦,“我白天在名師的繡莊學習,晚上還要接同行委托加工的活,每天5點起床,常常要工作到次日凌晨。”
刺繡是一門細致活,一幅作品需要半年才能完成,如果要把人物、動物、風景畫的刺繡技藝都學全,需要數年乃至數十年的時間。為了縮短學習的周期,李云晨在繡莊工作時,常常借“上廁所”的時間,“路過”其他繡工身邊,細心學習其他人擅長的刺繡技法。“學習蘇繡的過程太漫長,我正是靠著渴望學習的態度,花了3年的時間,學到了別人10年才能學到的東西。”
經過8年的苦學,李云晨不僅掌握了蘇繡技藝,還首創了國畫潑墨亂真刺繡,擅長運用自創的加點交叉針法,創造出國畫潑墨的寫意刺繡。多年來,李云晨創作的刺繡作品,多次在各大藝術展獲獎。
帶動家鄉人開創事業
技術突飛猛進,在業內也獲得了較高認可后,2013年,放棄蘇州的工作機會和良好平臺,李云晨決定回到家鄉昆明,“回到家鄉,就是想把這門手藝發展起來,帶動更多人借刺繡脫貧。”
刺繡是一門有著近三千年歷史的民間技藝,是我國古代“女紅”中的一種,懂得刺繡的人曾經遍布各地,在李云晨的老家官渡區陶李村,幾乎家家戶戶的婦女都懂得刺繡。回到昆明后,李云晨把自己的工作室開在了陶李新村。在李云晨看來,這些昆明本土的繡工已經有刺繡的功底,只需要稍加培訓,灌輸現代刺繡工藝的理念,就能夠繡出比較令人滿意的作品。
陶李新村的陶阿姨已經年逾五旬,因為從小身體殘疾,生活來源全靠她的手藝,打毛衣、刺繡都是一把好手。李云晨得知陶阿姨有刺繡基礎之后,主動找到她尋求合作。“我把蘇繡作品帶給陶阿姨看,仔細講解蘇繡的工藝特點,并且演示蘇繡的技法。”陶阿姨悟性極高,一看就會,沒多久已能獨立縫制刺繡旗袍等消費品。
“陶李村就有很多人會刺繡,只是在做工工藝方面沒有蘇繡這么精深,大家都把刺繡當作業余愛好,沒有潛心投入。”李云晨說,開辦工作室的當務之急就是培訓當地繡工。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工作室的專職繡工已經有14人,業余兼職的繡工也有近30人。其中專職固定員工主要以加工藝術品刺繡為主,兼職繡工以繡制旗袍、圍巾、挎包等消費品為主。
談起開辟日用品刺繡項目的初衷,李云晨分析,日用品刺繡的優勢一是價格更加親民,可以讓更多的人去了解接受蘇繡技藝,其次是可以帶動更多的繡工加入,實現收益。
今年79歲的嚴奶奶是工作室里年齡最大的繡工,老人家繡出的蘇繡牡丹花絲巾做工細膩,受到不少客戶的好評。李云晨說,陶李新村不少中老年婦女沒有其他收入來源,生活并不富裕,“刺繡在家就能做,一年下來可以掙一萬多元,這對于他們來說是份不少的收益,大家都很有積極性。”
讓更多的人脫貧致富
把民間工藝轉化為生產力,借助刺繡帶動鄉鄰脫貧致富,李云晨開辟出的這條新路子,也引起了昆明市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
2014年,李云晨帶著他的作品參加昆明文博會,他的發展模式引起了昆明市婦聯的注意;去年11月,昆明首個“婦”字號的.創業孵化平臺——昆明婦女創業創新示范中心揭牌成立,李云晨的刺繡工作室受邀入駐雙創中心。
走進位于呈貢上海東盟商務大廈的昆明婦女創業創新示范中心,李云晨刺繡工作室占據了數十平米的獨立空間,展示有李云晨的不少代表作品,還設有專門的工作區域,繡工們正在專心致志地創作刺繡作品。李云晨說:“昆明婦女創業創新示范中心讓我們免費使用辦公場地,這里也是一個很好的展示交流平臺。”每周都會有來自各地的客商到中心參觀,也帶來了一些商機,作品找到了更多銷路。
李云晨表示,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到刺繡行業中來,是下一步的主要目標,“潑墨亂針刺繡的欣賞價值、藝術價值和升值空間都比較大,但目前團隊里的14名繡工,只有2人掌握這個技藝,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他希望在政府有關部門的幫助下,發動昆明當地更多的人參與到刺繡行業中來,通過不斷的培訓,培養出更多的昆明“繡娘”,發揚獨特刺繡技藝的同時,帶動更多人脫貧致富。
精準“施針”發揮群眾作用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同時,要發揮貧困群眾主體作用,激發群眾的創造精神。
昆明市官渡區陶李村脫貧之路,就是精準扶貧的生動體現。做到了從實際出發,找準對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對癥下藥、精準出招。李云晨在帶領鄉親致富的過程中,抓住了“人”這個根本,精準施招,授人以漁,灌輸現代刺繡工藝的理念,培訓當地繡工,讓大家學好技藝,不出村就能致富,提高了大家的積極性,激發了群眾的創造力,是昆明扶貧攻堅戰役中一個典型、生動的創新戰例。
官渡區陶李村脫貧之路,是“發揮貧困群眾主體作用”的最好注腳。
做好新形勢下的扶貧開發工作,加快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既要“輸血”,更要“造血”。想方設法增強貧困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把人的發展作為根本目的,扶貧先“扶智”,注重發揮貧困群眾的主體作用,幫助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脫貧致富。群眾有了用武之地,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加上具有“造血”功能的產業,就能夠從根本上拔窮根,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脫貧開發之路。
近年來,昆明在扶貧開發中,立足基本市情,在工作思路、資金投入、工作抓手、機制創新等方面加大力度,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要清醒認識到,目前全市貧困人口數量大、貧困程度深、致貧因素多的狀況尚存,實現脫貧致富依然任務艱巨。
陶李村脫貧之路,結合自己的村情,符合農民的意愿,也許不可復制,但經驗完全可以借鑒,比如“發揮貧困群眾主體作用”的做法,就值得各地學習推廣。
創業成功故事2
從對電子商務的懵懂無知到做校園跨境電商先行者,他將電子產品和汽車配件出售到美國、俄羅斯、歐洲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年收入10余萬元。近日,武昌理工學院商學院電子商務1301班的劉歡被學院評為“每月一星”的創業之星。他的創業經歷,讓老師和同學們紛紛稱贊。
高考失利走向社會學經驗
發現不足重返校園學知識
劉歡出生于1992年,湖北黃岡人,2011年,他高考失利,考上一個不滿意的大學,就產生了放棄學業、外出闖蕩一番的念頭。在幾經思考之后,他毅然的選擇了離開校園,去社會闖蕩,準備在公司上班積累經驗和資金后,再開始自己的創業路。
當時,國內的電子商務已逐漸興起,劉歡在京東底下的拍拍網工作了一年,在工作中他發現自己很多專業的東西都不會,依舊需要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劉歡談道:“在拍拍網工作的一年中由于專業的知識吃了很多苦頭,即使每天加班還是趕不上別人的進度。那段時間讓我覺得很累并且也意識到沒有專業的知識是很難有發展的空間的,所以我有了返回學校繼續學習的念頭。”
作出決定的劉歡又重返了學校,復讀了一年,最終考上了武昌理工學院。進入大學的他目標明確,選擇了自己想要發展的方向,2013年9月,他走進武昌理工學院,成為了該校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
學以致用選擇創業
做校園跨境電商先行者
進入大學后的劉歡在自己的專業課上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在學校組織的有關電子商務專業的講座和研討會中,得到了很多新的感悟和體會。大一下學期,劉歡在學校舉行的電子商務孵化基地的創業項目中產生了再次創業的.沖動。他說,“我要學以致用,在創業中將理論運用到實踐。”
2013年,國內電子商務已經很熱門,涌現出各種各樣的網店。而在拍拍網工作了一年的劉歡,發現國內電子商務存在很多弊病,就決定做跨境電商,將國內的商品出售給國外。當時,跨境電商在國內不為大多數人所知,學校也還沒有開設跨境電商這門學科,也沒有比較專業的人士可以指引他,劉歡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成功,懷著試一試的心態,用自己工作一年的積蓄作為資金,開啟了他的跨境電商創業之路。
創業之路并沒有那么順利,在開始創業的幾個月里,一筆業務也沒有的狀況讓劉歡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但是他并沒有放棄,依舊堅持了下來。出現了問題就需要去解決問題,而當時他只有一個人,沒有人可以給他意見,也沒有人告訴他該怎么做。他說道:“在創業初期的那段時間,實際上我是比較迷茫的,沒有人可以指導我,只能通過自己的摸索去一步步嘗試。”
劉歡一個人從產品質量、物流質量、服務質量等方面一個一個去思考為什么沒有銷量,最終他發現物流服務對于跨境電商是很重要的。劉歡說:“由于是將商品郵寄到國外,所以物流的速度不能太慢。如果物流速度慢了就沒有競爭力了。”意識到問題后的劉歡在與物流公司的協商中一步步解決了物流問題,而他的創業之路在開始半年后終于迎來了第一筆訂單。隨著第一筆訂單的開始,他的創業之路也越來越順利。在2015年一年中,他的銷售量達到了35萬元,取得了30%的凈利潤。
產品通過網絡售往四十多個國家
年收入10余萬元
現在已經大三的劉歡,創業之路已逐步走上了正軌,而他又增加了兩個幫手,成為了他繼續創業路上的合伙人。現在他的工作目標比之前更穩定一些,主要將電子產品和汽車配件出售到國外,出口范圍正在一步步擴大,包括美國、俄羅斯、歐洲等四五十個國家和地區。現年收入已達到十多萬元,而這個數字正在逐漸增長。如今,他早已可以自己支付學費和生活費,并且還能時常往家里寄錢貼補家用。劉歡說,“我準備買車,并將創業項目入駐漢口北,希望以后可以將這個項目做得更大。”
在創業上獲得成功的劉歡還有著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在校學生,雖然創業花費了他很多的時間,但是對于學業他也從來沒有松懈過。在學校他一直都是認認真真學習專業課的知識,沒有因為自己的創業時間而耽誤了學校的課業。他的素質導師秦靜老師評價道:“他為人低調沉穩,對自己的創業道路規劃也很明確。盡管自己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在創業這塊,但平常基本上很少缺課。即使有事情也會及時請假報備,嚴格遵守學校的管理制度。”
回想自己的創業之路,劉歡感觸最深的就是需要堅持。他認為無論什么事情,只要堅持下去就會取得成效,正是他的堅持讓他取得了創業的初步成功。“我希望有了創業念頭的學弟學妹們都堅持下去,對于在學校的創業大賽,創新比賽中產生的一些好的想法,比賽后也應該繼續下去,而不是在比賽獲獎后就把它們放在一邊。要相信自己,堅持就會有收獲。”劉歡對學弟學妹們建議道。
創業成功故事3
說到廚師,不少人腦海里浮現的是身材略胖、服裝油膩、一張或年輕或老邁的男人臉,總之,如果你見過女孩王瀟瀟,肯定猜不到這個長相標致、打扮時尚的90后女孩,竟然是位烹飪高手。
回家創業
美女自制私房菜
今年23歲的王瀟瀟是一個特別熱愛美食的女孩,自從辭去成都的工作回達州創辦私房菜以來,她的私房菜已銷往全國各地,深受“好吃嘴”的喜愛。由于顏值高、廚藝佳,被朋友稱為“最美廚娘”。
王瀟瀟的父母從事餐飲行業已十余年,從小耳濡目染的她特別喜歡美食,也喜歡自己做美食。“7歲時我就自己在家炒土豆片了。”王瀟瀟說,對于做菜,并沒有人刻意教過她,就是憑著自己的感覺做,“結果做出來還不錯。”
2014年,王瀟瀟從學校畢業后,在成都輕松找到工作。工作之余,她常常自制美食犒勞自己,每次做好后都開心地在朋友圈里曬圖,得到朋友們稱贊。不少朋友還特意跑到她家“蹭吃”,品嘗過后大呼過癮。王瀟瀟心想,“既然我有這個手藝,為何不自己創業呢”。說干就干,王瀟瀟到菜市場買來新鮮食材,嘗試著做冷吃兔、口水雞、香辣牛肉等冷吃系列,結果一次性成功。
接下來,王瀟瀟辭去工作開始專心做起了私房菜的微信營銷推廣。剛開始,生意并不怎么好,問的人多,買的人少。為了拓展客戶,她招了三四名隊員做推廣,慢慢生意有了起色。從選食材、加配料、再到制作,這一切都是她親力親為,忙時,常常要熬通宵。
“一個人在外,父母很擔心我的身體和安全,想讓我回來。”今年4月,王瀟瀟回到達州,雖然父母在達州經營著農家樂,她接手經營也沒問題,但她還是決定繼續創業,做自己喜歡、擅長的事。于是,王瀟瀟開始擴展新品種,并大量招代理,凡是吃過她美食的朋友或是顧客都愿意無償為她宣傳或成為她的代理,目前她的微信代理已有近百人。
追求綠色環保
堅持自己的`夢想
在王瀟瀟推廣的私房菜中,共有6個品種,包括酸辣魷魚、蒜泥泡椒鳳爪、香辣牛肉、冷吃兔、秘制口水雞等冷吃系列,還有4種口味的牛軋糖。
“我喜歡美食,也喜歡在各地品嘗美食。”王瀟瀟坦言,她最喜歡旅游,更是一個地道的吃貨,每到一個地方,吸引她的永遠都是美食。由于喜歡吃,她發現,現在很多食品為追求鮮、香,添加了太多的添加劑,讓人吃著很不放心。因此在制作美食時,她追求的是綠色環保,無添加、無防腐劑。
從食物的選材到配料的購買,再到加工制作、成品包裝……每一個環節,她都追求品質。“我都是現買現做,做好后用最快的速度派單發貨。”為讓顧客在第一時間吃到最新鮮的美食,無論同城還是外地,她都選擇順豐快遞,并且在包裝袋中放上冰袋、紙巾,發貨前還會仔細檢查每一個包裝袋。“這是我的理念也是我的原則。”
如今,隨著人脈的積累、顧客的好評,王瀟瀟每天都會接到幾十甚至上百個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她上午采購、中午制作,下午發貨,每天忙得不亦樂乎。每次做菜時,她都穿上廚師服一個人玩轉廚房,“為了鍛煉手勁,我還在堅持健身。”
王瀟瀟說,雖然私房菜做得有聲有色,但她還有更大的夢想,“我想在3年內擁有一家食品公司,做出自己的口碑和品牌。”
創業成功故事4
當常人眼中的“90后”還代表著浮躁和幼稚時,這個詞卻悄悄地與財富結了緣。湖南伢子劉盼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90后”,他在挫敗中勤勉努力,敢于顛覆傳統,從一個985高校碩士華麗轉身,到包點行業創新創業,他欲用自己獨特創富模式,打造國內真正的品牌包子店。
90后伢子逆襲考取985碩士
顛覆傳統畢業不找工作只賣包子
劉盼,1990年出生于湖南邵陽武岡,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從小懂事的他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2008年高考,他因發揮失常無緣進入重點大學,于是選擇就讀湖北的一個普通二本院校。劉盼坦言:“當時真有些不甘心,但是家里的條件不允許我復讀,若要逆襲,就只能自己今后努力了。”
走進大學的第一天,劉盼就暗下決心一定要考個研究生,讀一所985高校來彌補高考的失利,憑著這股不服輸的闖勁,本科期間他一直是班上的學霸。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他閑暇時間做過家教、擺過地攤、發過傳單,也向學弟學妹們推銷了生活用品。雖然大學的兼職比較辛苦,但劉盼表示這培養了他較強的服務意識,也為今后進入餐飲行業打下了基礎。
2012年,劉盼一舉考取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圓夢之后,他仍不忘提升自我,成功擔任湖南大學營銷戰略與品牌研究所研究員。劉盼告訴記者,自己喜歡吃包子,從大學起就常常在街上買包子吃,經過仔細觀察包子店生意后他發現,包子不僅是一種便捷的食品,而且受眾范圍涵蓋各個階層,市場消費很大。
研三那年,當其他同學在為找工作、考公務員四處奔波的時候,他卻堅持去包子店打工。“雖然包子人人皆知,但真正的品牌包子店卻寥寥無幾,要想打造品牌包子店,首先就要學好制作安全健康營養包點的手藝。”劉盼表示,2015年還未畢業的他在長沙開出了一家包子鋪,很多同學都大感震驚:你一個985的碩士,怎么去賣包子了?
創業失敗選擇重頭再來
靠幾張商業計劃書打動500強高管
但劉盼還是認定了這條道路,創業之初,他把自己多年做兼職賺的錢都投了進去,甚至還向人借了錢,完全就是放手一搏。劉盼告訴說:“當時每天除了睡覺幾乎都在忙乎包子這個事情,打豆漿、和面、包包子、上蒸籠,我每天在招呼顧客之外必須重復幾百次的動作。”
靠著拼命三郎般的干勁和不服輸的精神,頭幾個月里,劉盼開的小店生意極好,成功淘到了第一桶金。嘗到創業甜頭的他,通過眾籌模式另外開了2家包子店,但因為缺乏連鎖管理經營,多家包子鋪擴張經營失敗。
“一夜回到解放前”,讓劉盼領略到了創業過程之艱辛。“當時,家里人都勸我像其他同學一樣考個公務員或在大型企業找個工作,但是我始終有一顆在包點行業創業的'初心。與安逸的生活相比,我更愿意去嘗試挑戰。”為此他沉下心,重新對整個包點行業進行市場分析,決定把包點往區域性的連鎖品牌發展,并且做了詳細的項目運營方案。
“初生牛犢不怕虎”,劉盼拿著幾張商業計劃書四處奔波,尋找人生中的伯樂。一個相當不錯的結果是,從起初大家都對他拒之千里,到能引起部分人愿意傾聽這個90后的創業想法,持之不懈的他最終打動了在品牌策劃、營銷推廣、產品研發和互聯網運營方面有所建樹的幾位大咖,成功爭取這些500強的高管作為自己的合伙人以及投資人。2015年底,劉盼這個團隊基于中國傳統包點工藝,融合地方特色美味,通過互聯網產品思維打造的新型包子餐飲品牌——四川包村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成都亮相。
產品命名創新融入互聯網基因
“包村長”首家店鋪獲300萬天使投資
“我們的產品命名具有互聯網基因,根據包村長的品牌定位——源于農村,小人物大夢想,所有的產品均有農村的味道,更接地氣。”劉盼興奮地說,開業當天有著全新“LOGO”標志的包點店,選用生態健康的綠色食材,用傳統工藝手工精制的包點,一經推出頗受顧客追捧,當日的營業額突破4000元。而“村長馬蹄鮮肉包”、“翠花酸菜包”、“嫂子醬肉包”、“吃完早餐去奮斗”、“人有多大膽鍋有多高產”等新奇詞匯成為了成都八里小區居民的談資。
為了便于區別傳統包子鋪,劉盼發揮研究生所學特長,專門為“包村長”店面制定了5S標準化管理,所有物品都有標定的儲物區域。“我們研發了獨特面粉以及餡料,制作的包子褶子數量嚴格控制為14-16個,出產一律凈重100克。”劉盼表示,捏好一個包子容易,但他要做的是在保持包子口感的同時,實現標準化與流水線作業,要比其他包子鋪更有特色,更具逼格。
生意火了,“包村長”也引來了上門尋求加盟的創業者。眼見時機成熟,劉盼采取直營店和加盟的方式向外擴張,面向全國各地開設分店和發展加盟商。劉盼透露,包村長首家店開業后便獲得鼎豐資本天使投資人300萬的投資,目前已有近20家客戶和包村長簽約。2016年3月,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華人教授看了劉盼的創業事跡,頗為感動,更是特意回國考察包村長,滿意后表示后期將包村長推向澳洲國際市場。
“我要讓包子飛遍全國,在各省都有包村長的連鎖店!”談及未來,劉盼信心滿滿,“我們會堅持以中央廚房+冷鏈配送+門店連鎖管理的模式,先以四川和重慶為重心,以成都為核心,以上海、杭州、深圳、廣州和北京等地布點,穩步推進全國市場。爭取3-5年內,實現公司在新三板上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