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讓你少奮斗10年的3件事
知乎上有個話題叫做:為什么畢業三四年后,同學之間的差距會拉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可以讓你少奮斗10年的3件事,歡迎閱讀參考!
1、專業,你的核心競爭力
羅振宇曾提出“U盤化人生”的概念: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
這種生活方式,把所有人們不看好的不穩定因素,變成了優勢。
于是許多年輕人開始認為,工作不在尋求安穩,而在追求價值,只要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穩不穩定不重要。
這一點絕對沒有錯。
但是一定有個前提:肚子里得有貨,至少在一個領域能夠做到專業。
當今社會,各行各業競爭都無比激烈,對專業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然而也有不少人只滿足于泛泛地了解一些知識和掌握一些技能,學什么都淺嘗輒止,表面上看起來什么都懂。
其實這樣的人,早就失去了核心競爭力,因為工作能力平庸,很容易被他人取代。
在外企做HR的表姐曾跟我說過一件事:
2015年時,她們公司在一所大學通過招聘會,招到了兩位網絡工程專業畢業的學生。
同學A和B起初擔任的都是網絡維護工程師一職。
同學A對于網絡維護方面了解一點皮毛,但沒興趣認真鉆研,以致于都工作整整兩年了,他仍然沒有學會公司的全部網絡技術。
后來他被調到了軟件研發部門,依然對專業知識保持著淺嘗輒止的態度,工作能力始終得不到部門上司的認可,最終不得不離職。
同學B做了半年網絡維護工程師的工作,掌握了一點皮毛技術后,向人事提議轉到隔壁部門去做程序員的工作。
剛學會編程,做了半年程序員的工作后,又沒有了繼續鉆研的熱情,再次向人事提出想轉到公司的銷售部門,這一次,人事拒絕了,他不得不辭職。
初涉職場的年輕人,總是有這樣的心態:
剛學到一點東西,就以為自己無所不通,而實際上卻是只知其表不知其理。
任何工作都有它的奧妙之處,只有深入了解,你才能掌握它的精髓。
梭羅曾說過:“判斷一個人的學識,就要看他主動把事情弄清楚的程度。”
有的人做事習慣淺嘗輒止,部分原因是態度不認真。
另外一部分原因則是以為自己掌握了全部相關技能,錯誤地把自己學到的淺薄功夫當成了過硬本事。
同學A屬于前者,而同學B屬于后者。
職業技能在精,不在多,扎扎實實掌握一項專業技能比大致通曉多項職業技能要強得多。
因為這個時代,專業才是你最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2、拒絕線性思維
線性思維,說的是用單向的'直線模式思考問題的方式,它的軌道是單一的,是一種極為刻板的靜態思考模式。
在知乎上,曾看到一個答主分享自己留學時出車禍的事情: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車子開到半路拋錨了,他猜想是自己油耗盡了,于是下車檢查油箱。
因為沒帶手電筒,手機又放在駕駛室,他懶得去拿。
正好順手摸了下口袋,掏出了點煙時用的打火機。
于是他點了打火機,用來照明。
隨著一聲巨響,他失去了知覺。
路過的一名好心司機及時把他送到了醫院,醒來時他渾身動彈不得。
那場大火后,他的車當場燒毀了,本人身上嚴重燒傷,萬幸的是,命保住了。
后來談起那段引火燒身的日子,他依舊心有余悸。
“我當時想借著打火機的光,看看油箱里還剩沒剩油,根本沒想到打火機的火能把車引爆。”
這是典型線性思維惹的禍。
思路只沿著單一的方向走,必然會導致思考問題不周。
按照這種方式來處理問題,往往是致命的。
實際上,長期以來,我們總是習慣于使用線性思維來看待世界。
用非黑即白的標準簡單地劃分事物的性質,卻忽略了灰色地帶的存在,否定了其他的可能性。
世界在本質上是非線性的,它是多維度、立體的、變化的。
所以我們面對問題時,不能只沿著一條思路思考,而是要多層次,多維度地分析問題,全面培養自己的發散思維。
3、短視,你最大的敵人
讓我們先來做一道簡單的選擇題:
有關調查發現,居然不少人更愿意今天就得到200元,而對遙遠的三年后5倍的收益滿不在乎。
這種現象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奇怪,但卻深刻揭示了大多數人思維上的誤區。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傾向:
寧愿選擇眼前較小的利益,而不愿意等待日后較大的收益。
這種貪圖眼前利益,而不考慮長遠利益的短視思維,稱之為“雙曲貼現”。
電視劇《歡樂頌》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樊勝美。
原生家庭給她的生活拖了后腿,但在上海打拼多年,為何在職場中也不能獲得成功?
后來有一集,安迪的內心獨白讓我瞬間醍醐灌頂。
“安迪終于明白為什么樊勝美在上海這么多年,只能坐到那個位置,因為樊勝美是辦公室的老油子。”
目光短視,格局太小。
雖然通曉人情事故,但是沒有責任感,挑不起大梁。
樊勝美在職場上遇到事情,第一想到的就是自保,只顧眼前的利益,不做長遠打算。
這種類型的人認為今天比明天重要,今日的利益才是最真實可靠的。
研究員曾在美國和哥倫比亞的4歲孩童身上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給每個孩子發了一塊棉花糖,告訴他們如果誰能忍住15分鐘不把棉花糖吃掉,就能得到第二塊糖。
兩個國家的孩子反應大抵一致。
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在得到第一塊糖后立即把它們吃掉了。
僅剩三分之一的孩子抵制住了誘惑,拿到了第二塊棉花糖。
很多年后,研究員回訪了那些接受過棉花糖實驗的孩子,發現當年那些能抵御住誘惑的孩子長大后普遍更成功。
有人常說“明白很多道理,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其實,你缺的只是跨越“雙曲貼現”的勇氣。
明知道只有“管住嘴、邁開腿”才能減肥,但因為不會馬上奏效,有人便寄希望于淘寶上所謂的奇效減肥藥,期待立竿見影;
明知道只有“死磕自己”才能成長,但因為不會馬上奏效,有人沉迷于各種“成功學”,期待不努力就能成功......
人們往往會高估短期收獲,而低估了長期收獲。
只有改變短視的思維模式,你才能在將來走得更長遠。
【可以讓你少奮斗10年的3件事】相關文章:
姑娘你沒幾年可以奮斗勵志文章01-18
24條人生經驗,看懂了讓你少奮斗30年05-18
你的明天不會少08-20
你是可以失敗的11-17
不是我少你的散文欣賞04-05
珍惜可以奮斗的日子作文09-01
或許可以,少扶一把的日志04-29
我因你而奮斗12-07
書可以改變你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