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下冊數學的課件(精選6篇)
課件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經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任務分析,教學活動結構及界面設計等環節,而加以制作的課程軟件。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下冊數學的課件,希望對你有幫助!
五年級下冊數學的課件 篇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眾數的意義和作用,會找一組數據的眾數。
2、能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的能力。
3、初步體會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的區別。
4、體會眾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眾數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難點:初步體會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的區別,能針對不同情境正確選擇統計量表示。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認識眾數
師:同學們,在上數學課之前,老師想了解你們填寫成語的能力,大家想一想表現給老師看看。請看屏幕:( )所周知 萬( )一心 ( )志成城
師:三個成語都有一個相同的字,那就是“眾”
“眾”的含義是什么?(是大多數的意思)
師:同學們的語文基礎知識還挺扎實的,這節課我們所學的內容就跟“眾”字有關。
師:同學們,在上新課之前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就是同學們手上的計算器在還沒用到之前我們先不去碰它,能做得到嗎?
師:同學們,你們每個人都喜歡體育運動嗎?
生:喜歡。
師:喜歡體育運動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因為它能讓人強身健體。
老師發現,我們很多學生特別喜歡打籃球,而且他們的球技也不錯,老師這兒有一組學生的投籃練習成績,請看屏幕:
10個學生每個學生投10個球,練習成績如下:單位(個)
5 5 6 1 5 2 5 5 5 5
你們能同桌合作,算出這組數據的平均數和中位數嗎?
平均數是:4.4 中位數是: 5
師:你們是怎樣算出平均數呢?
生:把一組數據的所有數加起來再除以個數,就得到.師:大家也是這樣算嗎?
師:這么說平均數和一組數據的所有數都關系,反映是的一組數據的整體水平。(板書:平均數 整體水平 和所有數據有關)
師:中位數呢,你們又是怎么求?
生:(5+5)÷2=5
師:說得真好,大家也是這樣求嗎?你們在求出中位數前,是先怎樣整理這組數據?
生:按大小排列順序。
師:這么說中位數和數據的排列位置有關,因為中位數處于一組數據的中間位置,所以它反映的是這組數據的什么水平?它不受偏大或偏小數據的影響。(中等水平或一般水平)(板書:中位數 一般水平或(中等水平) 和數據的排列位置有關)
師;你認為用哪種統計量表示這組數據的水平比較合適?知道是為什么嗎?
(生:用中位數5表示這組數據的的成績比較合適,因為大部分同學投籃的個數集中在5個。而平均數4.4明顯地比大部分數據小,因為受到偏小數1和2的影響.在這組數據中偏低了.)
4、課件出示 觀察這組數據,認識眾數。
師:剛才我們一起回憶了平均數,中位數的知識。在統計中平均數,中位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狀況。除了它們,還有一個數也能表示這組數據的情況。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
師:現在我們再看這組投籃數據,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組數據有什么特點?哪個數據最特殊?出現了多少次?(5出現的次數最多)
師:你們的眼睛真明亮,5出現的次數超過了整組數據的一半,也就是說投下5個球的人數最多。
師:同學們,像這樣,在這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我們就把它叫做這組數據的眾數。這就是這節課我們學習的內容。(板書:眾數)
根據你們的理解,你們認為“眾數”這兩個字,(板書:眾數)哪個字最關鍵。眾是什么意思呢?還記得嗎?(板書:出現的次數最多。)
師:同學們,5就是這組數據的眾數,因為在這一組數據中它出現的次數最多,眾數5也可以反映這組數據的水平?它反映是的什么水平呢?
師:在家看看,這組同學投籃的個數集中在中哪個數?(5)所以我們說眾數5反映了同學們投籃成績的集中水平?(板書:集中水平)它受到偏大或偏小數據的影響嗎?
師:下面讓我們繼續在生活中了解眾數吧!
二、依據情境,理解眾數
1、選演員
師:同學們,還有一個多月“六一”兒童節就要到了,我相信大家一定很期盼這一天的到來。五(3)班的同學為了慶祝“六.一”兒童節,要選10名同學組成一個舞蹈隊。如果你是舞蹈老師那么你覺得在選擇舞蹈隊員時,一般應該考慮到哪些問題?(學生回答)
(1)(課件出示)師下面是20名舞姿比較好的侯選隊員的身高情況(單位:米)
1.32 1.33 1.44 1.45 1.46 1.46 1.47 1.47
1.48 1.48 1.49 1.50 1.51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根據以上數據,要從中選出10名同學組成舞蹈隊,你認為舞蹈隊員的身高是多少比較合適?你能試著幫老師選一選嗎?請看大屏幕的要求:
(2)同桌合作探究要求:
1、先仔細觀察這一組數據,看看有什么特點?并同桌合作用計算器算出平均數,中位數,找出眾數。填在學習卡上。
2、同桌合作,從中選出你們認為比較合適的10名同學的身高,填在學習卡上。
3、你選擇的依據是什么?
(3)匯報交流。師:現在哪一桌來說說你的答案。生:回答。
(4)做出決策
師:通過剛才的匯報交流,你覺得應該根據平均數,中位數、眾數這三個統計量中的哪一個來選隊員的身高好?(師:為什么你們都不根據平均數,中位數來選擇舞蹈隊員呢?)生:答。
師:的確你們說的那樣。請看屏幕:
課件出示:
ⅰ平均數(1.475M)
① 按照平均數,這些隊員身高是多少比較合適?
② 哪十名隊員的身高在1.475M左右?
ⅲ 眾數(1.52M)
哪十名隊員的身高在1.52M左右?
師:同學們,你選出來的隊員身高的確是最標準的.不知同學們是否發現,剛才你們所選舞蹈隊員的身高就是按哪個統計量來選的?(眾數5)。按照眾數來選隊員,身高基本一樣,很勻稱,整個舞蹈隊形讓人感到很整齊、很美觀!
(過渡:從這一個例子可以看出來,除了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在我們的生活中也同樣有重要的作用。)
2、1分鐘跳繩比賽
學校舉行1分鐘跳繩比賽,五(1)班、五(2)班、五(3)班8名參賽選手的成績如下,請分別找出這三組數據的眾數。
五(1)班:120 150 105 150 150 186 150 150 ( )
五(2)班:183 108 183 216 196 183 216 216 ( )
五(1班:126 157 169 200 198 224 115 215 ( )
師:在找這三組數據的眾數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
板書:在一組數據中,眾數可能不止一個,也可能沒有眾數。(不唯一,可能沒有)
三、聯系情境,應用眾數
師:看來同學們對眾數有了一定的了解,現在請你
1、給鞋店經理當參謀
紅蜻蜓鞋店在一段時間內銷售了某種女鞋30雙,其中各種尺碼的銷售情況如下:
尺碼
34 35 36 33 38 39 40
(1)如果你是鞋店的經理,你會關心哪個數據?(從中你有什么發現)
(2)你對鞋店的經理有什么建議?
(過渡:商品的銷售也要用到眾數的知識。由此看來,生活中真少不了眾數呀!除了這些,生活中還有很多事例用到眾數知識,只要你是生活的有心人,就會發現。)
綜合練習。
師:同學們,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認識了平均數、中位數、眾數三個統計量,你們能試著用它們來解決一些問題嗎?請繼續看題。(課件出示)
2、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1)、如果一組數據的眾數是7,那么這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是7。( )
(2)、一組數據的平均數一定大于眾數。( )
(3)、一組數據的平均數、中位數、眾數可能相同。( )
(4)、眾數能夠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 )
結束語:同學們,到現在我們已經認識了平均數,中位數,眾數三個統計量,那么你們對它們有多少了解呢?也就是說你懂得了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的哪些知識。
3、請同學們分析判斷,看看使用平均數、中位數、眾數中哪一個統計量比較合適。
(1)調查同學們最喜歡的動畫片。 ( )
(2)五(1)班有50人,五(2)班有45人,
比較兩個班的數學成績。( )
(3)在學校演講比賽中,小紅想知道自己處于 中位數
什么水平。( )
(4)面包店老板想知道哪種面包銷售最好。 ( )
師:像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很多,在實際問題中,我們要學會根據題目中的要求和具體的問題靈活選擇。
四、平均數、中位數、眾數的區別和聯系。
(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對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有一定的認識,那它們有什么區別與聯系呢?你們能說說嗎?可能結合老師的板書說說)看來這節課同學們的收獲可真不少。
眾數和我們前面學過的平均數、中位數,一樣,也是反映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一個統計量。但這三量描述的角度和適用范圍有所不同。綜合大家的意見,老師總結如下,請看屏幕。(課件出示):
平均數:平均數是應用最廣泛,用它作為一組數據的代表,比較可靠和穩定,能夠反映一組數據整體水平。因為它與一組數據的每一個數都有關系,所以受組內偏大或偏小數據的影響。
中位數:中位數在一組數據的排序中處于中間的位置,在統計學分析中常扮演著“分水嶺”角色。它不受偏大或偏小數據的影響,能較好的反映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但它也有美中不足,需要對所有數據按一定的順序進行排列才能找出。
眾數:眾數是對各數據出現的次數的考察,它也不受偏大或偏小數據的影響,能夠較好地反映一組數據的集中情況。眾數能給我們解決問題帶來更大的方便。
師:課下,同學們運用我們這節課所學的知識完成最第4題的練習。
五、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大家學得開心嗎?知道大家學得開心,老師就放心了。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五年級下冊數學的課件 篇2
教學重點:
經歷觀察過程,根據從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體的三視圖,推測出小正方體的拼搭方式。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法與直觀演示法。
教學準備:
若干個小正方體、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根據從某個角度觀察得到的平面圖形,拼搭出立體圖形的方法,這節課,我們再來研究怎樣根據從多個角度觀察得到的三視圖來拼搭立體圖形。
教師出示從正面觀察某立體圖形得到的平面圖形,如 。
請同學們猜一猜,它是由幾個小正方體組合而成的,并說明理由。
學生紛紛發表意見,有的說是2個,有的說3個……
師:看來要了解物體的真面目只看一面是不夠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根據三視圖擺立體圖形。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1.投影出示例2。
2.分小組探究。
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準備若干個小正方體木塊。
師:現在每個小組都有若干個小正方體木塊,請你們自主探究一下,怎樣拼搭,能拼搭成符合蘭蘭看到的三視圖的立體圖形,看一看哪個小組最先完成并說一說是怎樣擺的。
學生分組探究,教師巡視指導。
3.探究結果匯報。
我們拼搭的圖形為 。因為蘭蘭從正面看得到的平面圖形和從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圖形都是由2個小正方形組成的長方形,因此說明這個立體圖形只有一層,并且它的前面是2個小正方體,它的左面也是2個小正方體。而從上面看是兩排,它的前排是2個小正方體,第二排是一個小正方體并且應該在左邊,因此我們組拼成了上面的圖形。
師生共同評價總結:各小組都能積極地思考,動手動腦解決問題,并說出了自己的思考過程。
3.即時練習。
指導學生完成教材第2頁“做一做”。
學生根據題意自行操作,教師巡視及時發現學生在拼擺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及時指導。
三、鞏固練習
1.第3題:呈現了從不同方向觀察一個立體圖形得到的三個圖形,讓學生用正方體搭出相應的立體圖形。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然后組織全班同學討論并流拼搭的方法。注意引導學生有步驟、簡潔地進行操作。
2.第4題: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組織交流。
對于第(2)小題,學生完成練習后,教師讓學生展示不同的擺法,通過交流,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只看到一面是無法確定物體的形狀。
3.第5題:可以讓學生先直接作出判斷,再組織交流。
4.第6題:讓學生根據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判斷所觀察的物體是什么立體圖形,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不能只根據一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就確定是什么立體圖形。如果搭成的圖形從正面看,最少需要3個正方體,還可能是4個、5個……
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或在方格紙上畫出,從不同的方向觀察自己所搭的立體圖形得到的圖形;還可以讓學生小組活動,由一名學生增加所給的條件,使其他人能準確地擺出這個立體圖形。
5.第7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并根據題意要求動手擺一擺,以此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四、課堂小結,梳理提升
這節課,我們研究了根據物體的三視圖拼搭立體圖形,同學們都能積極地動手參與,積極地思考。在按照物體的三視圖進行拼搭時,先根據平面圖分析出要拼搭的立體圖形共有幾層.要拼搭的立體圖形共有幾排,再根據平面圖形確定每層和每排的小正方體的個數和位置。
板書設計:
從多個角度觀察立體圖形
先根據平面圖分析出要拼搭的立體圖形有幾層;
然后確定要拼搭的立體圖形百幾排;
最后根據平面圖形確定每層和每排的小正方體的個數。
五,作業:
教輔相關練習。
五年級下冊數學的課件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培養驗算的習慣。
2.滲透轉化的思想,培養學生應用舊知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分析、判斷、歸納的能力。
3.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受到環保的教育。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得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正確計算和應用。
教學難點:
正確地進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及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提出問題
1.回憶舊知,做好鋪墊
師:前段時間我們都在學習分數,(板書:分數)關于分數,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知識?
2.設趣導入,提出問題
⑴學生自報最簡分數
師:現在,請你說一個自己喜歡的最簡分數。如
⑵學生提出研究問題
師:如果選擇這兩個分數,(圈出兩個能化成有限小數的異分母分數如:12 ,25 )我們可以研究他們什么?(生:比較它們的大小、它們的和是多少、它們的差是多少)
今天,我們就繼續來研究分數加減法。板書:加減法
3.引導比較,揭示課題。
師:仔細觀察這些算式,跟前面剛學的有什么不同?下面,我們就來研究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板書:異分母
二、自主探究,嘗試體驗
(一)質疑問題,滲透方法
師: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碰到新問題,我們該怎么辦?。
(二)初次嘗試,體驗方法
師:那么請大家選擇第一道來做一做。
1.學生獨立嘗試。
2.匯報結果。(師:誰來說一下?)
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再加減。(若沒有過程,教師應提醒學生把過程寫出來)
研究通分如:12 +25 =510 +410 =910
師:(指著通分過程問。)這一步我們在干嗎?為什么要通分?(強調:只有計數單位相同才可以相加減。)
師: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三)二次嘗試,熟悉方法
下面,我們就用這通分的方法來算一下這兩道題。
12 +57 = 57 -49 =
1.學生獨立嘗試。
2.匯報結果。
3.反饋交流。
(四)自選計算,鞏固方法。
師:下面,就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任選一題做在自己本子上,注意格式!
匯報反饋(學生口答形式)
(五)引導驗算,培養習慣
師:要想知道自己有沒有做對,可以怎么辦?怎么驗算?(挑最后一道題驗算)學生說,教師板書。
過渡:看來我們X X班同學真的很會學習!老師真佩服你們!下面,就讓我們一鼓作氣,來看看今天的知識能解決什么問題?請看大屏幕。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基礎題
課本113頁的第2題,讓學生獨立做在書上,集體訂正。
2.對比題
是非審判庭。逐題出示
23 -49 =29 ( ) 710 -35 =45 ( )
師:對的請你說說怎么算的?錯的說明理由。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回憶一下,今天,我們學了什么?怎么算的?為了保證計算正確,你覺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
五、課堂作業
課本3頁的第3題。
五年級下冊數學的課件 篇4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30~32頁例1、例2和“試一試”、例3和“試一試”“練一練”,第35頁練習五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倍數和因數,能判斷兩個自然數間的因數和倍數關系;學會找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的方法,能按順序找出100以內自然數的所有因數,10以內自然數的所有倍數;了解一個數的因數、倍數的特點。
2.使學生經歷探索求一個數的因數或倍數的方法、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特點的過程,體會數學知識、方法的內在聯系,能有條理地展開思考,培養觀察、比較,以及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發展數感。
3.使學生主動參與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動,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樂于思考、勇于探究等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認識因數和倍數。
教學難點:
求一個數的因數、倍數的方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準備12個同樣大的正方形學具。
教學過程:
一、操作引入,認識意義
1.操作交流。
引導:你能用12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嗎?請同桌兩人合作拼一拼,看看每排擺幾個,擺了幾排,想想有幾種拼法,用算式把你的拼法表示出來。 學生操作,用算式表示,教師巡視。
交流:你有哪些拼法?請你說一說,并交流你表示的算式。
結合學生交流,呈現不同拼法,分別板書出積是12的三道乘法算式(包括可以板書除法算式)。
2.認識意義。
(1)說明:我們先看4×3=12。根據4×3-12,我們就可以說:4和3都是12的因數;反過來,12是4的倍數,也是3的倍數。
(2)啟發:現在讓你看另外兩個算式,你能說一說哪個是哪個的因數,哪個是哪個的倍數嗎?同桌互相說說看。
(3) 小結:從上面可以看出,在整數乘法算式里,兩個乘數都是積的因數,積是兩個乘數的倍數。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內容:因數和倍數。(板書課題)在研究因數和倍數時,所說的數一般指不是O的自然數。[在課題下面板書:(指不是0的自然數)]
3.做“練一練”第1題。
先要求分別看乘法算式說說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因數,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倍數。
再讓學生把乘法算式改寫成除法算式,(分別板書除法算式)然后分別看除法算式說說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因數,哪個數是哪個數的倍數。
二、導探究,學會方法
1.找一個數的因數。
(1)出示例2,要求學生找出36的所有因數,并思考是怎樣找的。
讓學生自己找36的'因數,并把所有因數記錄下來。有困難時可以和同學商量。
交流:36的所有因數有哪些?說說你是怎樣找的。
根據學生的交流,呈現各人找出的因數,并按交流的方法板書所有因數。 比較:你認為這里每人找因數的方法,哪個比較好一點?為什么?
追問:想一想,怎樣找一個數的因數可以做到不重復、不遺漏?說明:找36的所有因數,可以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想哪兩個數的積是36,一對一對地找,也就是這樣想:先想1和36,寫在因數的兩端;(板書)再想2和18.3和12.4和9、(5可以嗎?為什么?)6和6,相同的只要寫一個。中間還有嗎?(結合說明板書成:36的因數有:1,2,3,4,6,9,12,1 8,36 。)
追問:你能說說找一個數的所有因數時,怎樣可以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嗎? 讓學生按這樣的方法把例2里36的因數補充完整。
提問:現在你能說出36的全部因數了嗎?(指名按順序說一說)
說明:一個數的所有因數,還可以用一個圈表示,請大家看課本上的表示方法,看看是怎樣用圖表示的。
追問:這個圈里表示的是什么?(呈現36因數的集合圖)
(2)完成“試一試”。
讓學生獨立找出1 5和16的所有因數,教師巡視、指導。
交流:15有哪些因數,按怎樣的方法想的?16呢?(按一對一對的順序板書結果)
(3)發現特點。
2.找一個數的倍數。
(1)引導:我們已經學會了找一個數的因數,那怎樣找一個數的倍數呢?現在請你找出3的倍數,把它們記錄下來。大家獨立試一試。 學生自己找3的倍數并且記錄下來。
(2)完成“試一試”。
(3)發現特點。
三、練習鞏固,應用拓展
1.做“練一練”第2題和第3題。
2.做練習五第1題。
3.做練習五第2題。
4.做練習五第3題。
5.做練習五第4題。
6.填充。
(1)7的倍數最小是( ),7的因數最大是( )。
(2)一個數有因數3,它一定是( )的倍數。
(3)8是2的( )數,2就是8的( )數。
四、課堂總結,交流收獲
提問:這節課你認識了什么知識,學到了什么方法?在學習過程中有哪些收獲和體會?
五年級下冊數學的課件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實際情境中,認識并體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眾數,并解釋其實際意義。
能力目標:根據具體的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數據的不同特征。
情感目標:感受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統計意識,發展統計觀念。
【教學重、難點】
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眾數。
【教學策略】
在討論與交流的基礎上,體會每種統計圖的特點。
【教學準備】
各種統計圖、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用舊知識導入。誰知道什么叫平均數?怎樣求平均數?
指名回答,其他同學評議和補充。有時候平均數不能很好的代表這組數的集中趨勢,因此需要新的統計量,我們這一節課就來學習新的統計量。板書課題《中位數和眾數》。
二、學習新課。
1、出示某超市工作人員月工資統計表:
理 副經理 員工A 員工B 員工C 員工D 員工E 員工F 員工G 員工H 員工L
月工資 3000 2000 900 800 750 600 600 600 600 650 500
2、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用哪一個數示工作人員月工資的平均水平?
3、用平均數為什么不行?
(月平均工資1000元可是大多數員工根本達不到,因此不合理)
4、引入中位數和眾數。
將工資從小到大排列去中間的一個就是中位數;出現一組數據中次數最多的成為這組數據的眾數。
注意:中位數或眾數雖然不受極端數據的影響,但他們不能利用所有的數據信息,有時也不能完全反映出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
三、鞏固目標。
1、認一認。
2、試一試。這組數據個數是偶數,怎樣求它們的中位數呢?引導學生討論。
3、教師小結:當一組數據的個數是偶數時,中位數取中間兩個書的平均數。
四、課堂總結,教師評價。
五、布置作業:
課時作業設計
板書設計:
中位數和眾數
中位數:
將一組數據從大到小排列,中間的數稱為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眾數:
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稱為這組數據的眾數。
五年級下冊數學的課件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4-96頁的例1、例2,以及相應的“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十八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系分數的意義,初步掌握用分數表示具體情境中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方法,會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進一步加深對可能性大小的認識。
2、使學生在學習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感受數學思考的嚴謹性與數學學習的趣味性。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用分數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學難點:
在認識事件發生的不確定現象中感受統計概率的數學思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老師把一個紅色乒乓球和一個白色乒乓球放入黑色袋子里,讓你摸一摸,它們的可能性相等嗎?
生:相等。
師:如果放入兩個紅球和一個白球,可能性相等了嗎?
生:不相等。
師:我們這節課來研究用分數來表示它們的可能性的大小。(板書課題:可能性的大小)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學例1
談話導入:同學們喜歡打乒乓球嗎?如果讓你來當裁判,你會用什么方法決定由誰先發球?
出示例1場景圖,提問:裁判在做什么?(猜球。場景再現)
師:用猜左右的方法決定由誰先發球公平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后小結: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猜對或猜錯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指出:用猜左右的方法決定由誰先發球時,每個運動員猜對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來表示。
師:你是怎樣理解這里的1/2?
(評析: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游戲活動中引導學生探索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從“猜左右爭奪發球權”的活動展開,既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又能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使學生圍繞這個問題展開思考和交流。)
2、同步練習
拿出裝有一個紅球和一個白球的袋子,問:從中任意摸出一個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生:1/2 師:如果口袋里再放入一個紅球,任意摸一個,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又是幾分之幾?
生:1/3 師:袋子里都只有一個白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怎么會不同呢?
生:第一次口袋里只有兩個球,第二次口袋里有三個球。
追問:如果再往袋里放入一個白球,任意摸一個,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又是幾分之幾?如果要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1/5,口袋里該怎樣放球?
小組討論,學生匯報:放5個球,其中白球1個。
(評析:通過學生熟悉的摸球活動,引導學生認識到:有幾個球,摸到其中一個球的可能性就是幾分之一,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思考方法。)
3、教學例2
出示例2中的實物圖,讓學生說說這6張牌各是什么牌,幫助學生區分“紅桃”與“黑桃”。
師:把這些牌一下反扣在桌上,從中任意摸一張,摸到紅桃A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討論后明確:一共有6張牌,紅桃A有1張,摸到紅桃A的可能性是1/6。
一共有6張牌,摸到每張牌的可能性都是1/6。
師:你還想提什么問題?
小組討論交流匯報。
生1:從中任意摸一張,摸到“2”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生2:摸到方塊2的可能性是1/6,摸到草花2的可能性是1/6,摸到“2”的可能性是1/3。
生3:一共有6張牌,“2”有兩張,摸到“2”的可能性是2/6,也就是1/3。
生1:從中任意摸一張,摸到“紅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生2:這6張牌中,紅桃有3張,摸到紅桃的可能性是3/6,也就是1/2。
對比練習:紅桃A、紅桃2、紅桃3、黑桃A、黑桃2五張,從中任意摸一張,摸到“紅桃”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請學生自己提問題,自己說可能性。
匯報1:摸到A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匯報2;摸到紅色牌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匯報3:摸到黑桃3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
(評析: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從6張牌中任意摸到一張,每一張牌被摸到的可能性都是1/6,從而為解答下面的問題奠定認識基礎。教學時,鼓勵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以促使學生更加透徹地把握問題的實質,豐富學生對基本思考方法的體驗。)
4、同步練習
①學生口答第(1)題中的幾個問題
②學生討論:如果指針轉動80次,可能有多少次停在紅區域?
指出:由于停在紅區域的可性是1/8,所以指針轉動80次,可能停在紅區域的次數是80次的1/8,也就是10次。
③追問:如果把轉盤上的指針轉80次,停在紅區域的次數一定是10次嗎?
生:可能是10次,也可能多于或少于10次。
(評析:通過練一練,讓學生先用分數表示指針轉動后,停在每種顏區域的可能性,再根據可能性推算指針轉動80次,可能停在各種區域的次數。進一步加深對用分數表示的可能性大小的認識。)
三、綜合練習,實踐運用
1、做練習十八第一題
先讓學生根據題意連一連,再指名說說思考的過程。
追問:任意摸一個球,摸到紅球的可能性分別是多少?
2、做練習十八第二題
①學生讀題后,引導學生列表整理題中的條件。
紅色正方體6個面上的數:1、2、3、4、5、6;
綠色正方體6個面上的數:1、1、2、2、3、3;
藍色正方體6個面上的數:1、2、2、3、3、3。
②組織比較:正方體都是6個面,為什么拋紅色正方體,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6,而拋綠色正方體,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3?
③學生完成第(2)小題后,組織比較:拋藍色正方體,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為什么不一樣?
3、摸球比賽
師:紅球4個,黃球3個,如果摸到紅球算老師贏,摸到黃球算你們贏,你們愿意嗎?
生:不愿意。
師:為什么?
生:摸到的紅球可能性是4/7,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是3/7,比賽不公平。
(評析:通過練習,讓學生判斷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使學生進一步積累用分數表示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經驗,加深對可能性大小的認識。通過計算可能性的大小判斷游戲規則是否公平,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有利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總評:
在游戲活動中引導學生探索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先從“猜左右爭奪發球權”的游戲活動展開,既有利于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興趣,又能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在對可能性定性描述的基礎上,有意義地接受“猜對或猜錯的可能性都是1/2”。然后借助摸牌游戲情境,讓學生收集數據,并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自主探索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幾分之幾。并通過練習,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應用學習過可能性的知識解釋一些相關的日常生活現象,提出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有所增強。
【五年級下冊數學的課件(精選6篇)】相關文章:
高二數學下冊課件06-03
五年級下冊語文的課件12-21
五年級語文下冊課件01-17
五年級下冊《有趣的測量》課件09-15
五年級下冊語文書課件01-12
五年級下冊語文冊課件01-08
五年級語文下冊做課件01-06
五年級語文下冊貓課件12-30
五年級下冊語文《貓》課件12-27
五年級下冊語文優秀課件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