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上冊《天馬》優秀教案設計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作者從“天馬”的藝術價值、外形特點、名稱由來及象征意義等四個方面介紹了“天馬”這個藝術珍品,贊揚了西漢時期人民卓越的創造能力及“天馬”震撼人心的藝術價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上冊《天馬》優秀教案設計,歡迎參考~
教學目標
1.朗讀,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體會天馬作文中國旅游的圖形標記的象征意義。
2.積累文中的優美詞匯和語句,反復誦讀。
3.體會作者嚴謹、生動的表達方法,學習作者此語表達的準確性、嚴謹性、負責性。
教具準備:課件、電腦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本單元的主題是“馬”。馬,因為它的性格粗獷、堅毅又積極進取,所以一直得到人們的頌揚和贊美。
出示“駿馬奔騰圖”。
1.讓學生用一句話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2.讓學生看課文插圖“天馬”,用一句話說說你見到的這匹“天馬”是怎么樣的?
3.(激起學習興趣)想不想了解作者陳樹青怎樣描寫“天馬”的?
板書:天馬(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
要求: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不認識的生字、詞,用方便可行的方法解決。
②不理解的地方畫出“問題泡泡”。
2.指名朗讀,其他同學認真聽,注意讀音是否正確。
①糾正讀音。
②你對哪些詞不理解?誰來解答?你是怎樣得出答案的?(學習方法的指導)
③你認為哪個字容易寫錯?怎么樣些才漂亮?
3.快速默讀課文,說說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為什么以“天馬”作為中國旅游的圖形標記?為什么不采用“馬踏飛燕”、“青銅奔馬”等稱呼?“天馬”一出土,為什么全國震驚?……)(質疑方法的指導)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為什么以天馬為中國旅游的圖形標記?仔細讀讀課文的2-6自然段,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理解。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學交流一下。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解決問題,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歷史悠久——漢代的藝術作品,剛出土就震驚全國轟動世界,因其造型獨特、工藝精湛,造成很大的影響。
藝術品中的杰作——樣子:體態輕盈、神形兼備、生動、感受到力量、激發人們的聯想,高超的設計構思令人叫絕,細微之處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和風格。
象征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國——中國,正在騰空飛速前進。
4.通過讀書我們都知道,天馬原來有個非常形象、優雅的名字——“馬踏飛燕”,后來為什么改了?
5.哦,原來是這個原因啊!(了解飛廉),我們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對待工作非常認真,有著非常嚴謹的工作態度,對待藝術品反復研究,給我們還原了最接近真實情況的歷史。
6.出示投影:
我們不敢肯定漢明帝迎取的就是這件工藝品,但至少可以說,這種題材的工藝品在當時就是非常珍貴的。
把這個句子大聲多讀幾遍,說說你從加點的部分體會到了什么?
小結:作者在這里是非常謹慎的說法,不是十分肯定。并不是因為作者說話模棱兩可,而是因為作者也無從考察史實是不是這樣,所以表達上非常嚴謹、準確,體現了作者細致負責的寫作態度。
四、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用詞要生動、準確、寫作態度要細致負責、感受到了“天馬”是藝術珍品、象征意義,作旅游標記的原因,掌握了快速閱讀的方法。)
五、作業
1.“日積月累”中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四字詞,請你把它們抄寫兩遍,掌握寫法,注意再從課文中找一些類似的四字詞,抄寫兩遍。
2.熟讀課文,做到有感情的朗誦。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聽寫生字、詞。
2.說說為什么以“天馬”作為中國旅游的圖形標志?
3.全班齊讀課文。
二、積累、運用
1.你昨天都搜集了哪些四字詞?能不能說說它們的意思?怎么用?
2.通過預習和昨天的學習,我們已經掌握了課文中的內容。課文主要圍繞“天馬”展開敘述,你們認為課文圍繞這一點講了那幾方面的內容呢?(旅游標記;介紹來歷;介紹外形;名稱由來;點明意義。)
3.同學們談得很好,課文基本上是按照“總——分——總”的說明順序來描寫“天馬”的。請同學們把自己對課文層次的理解整理成提綱筆記寫下來。
4.再讀課文,說說讀了課文之后,你對馬有了哪些新的了解?(不僅是人類的`好朋友,而且象征了不斷進取的精神。)
板書設計:
歷史悠久
天馬 體態輕盈 神形兼備 嚴謹
旅游標記 藝術品杰作 生動、力量、聯想 細致
含義深刻 令人叫絕、中國特色和風格 負責
名稱的由來
【教學總結】
在《天馬》這課的教學中,讓我感觸頗深,到底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作者從藝術價值、外形特點、名稱由來以及象征意義等四個方面介紹了作為中國旅游圖形標記的天馬。學生在本篇課文的課前參與時,表現出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并通過第一課時的梳理,理清了文章的寫作順序提出了一些問題。在課堂學習中,他們通過質疑、研討、朗讀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從而找到了學習中的喜悅,體會了合作學習的快樂,并將許多好詞佳句在不知不覺中積淀了下來。但是在理解“天馬”所蘊含的象征意義時,有部分孩子產生了困難度。教授完課后,我回過頭來看:發現“天馬”的寓意,也可作為龍馬精神來理解。什么是“龍馬精神呢?龍馬,是指傳說中的駿馬。龍馬精神,形容健旺非凡的精神。它是龍崇拜的鄉鎮,是我國東漢時代龍文化寫實主義表現手法的具體體現,反映了中國傳統龍文化的時代痕跡。在遠古時代,各地的民族文化存在著各具特征的原始的地方變體龍形。馬龍就是其中之一,”馬踏飛廉“上的馬,其實就是馬龍。崇龍的這種民俗心理經過伏羲、炎帝、黃帝不斷強化,成為中華民族融合過程的共同心理。炎黃子孫是龍的傳人,龍的騰飛一直是中華民族振興和奮發向上的心理象征(龍作為一種理念中的神物,現實中并沒有實物存在)《周禮.夏官.庾人.》中有”馬八尺以上為龍“的說法,而這種八尺高頭大馬在《立即.月令》中就成了“蒼龍”。天子出巡,往往就是“乘鸞路,駕蒼龍”。這樣就將現實中的馬,變成了想象中的龍,成為馬龍文化崇拜的文化特征。將馬視為龍,,據說與漢武帝的個人因素很有關系。漢武帝一生金戈鐵馬,開疆拓土,擊敗匈奴,是一個比較講現實的人,但它又是一個“神仙謎”,總想成仙,,特別羨慕黃帝能乘龍飛升。當他翻開《易經》學習時,才恍然大悟,原來人們所謂的龍,不就是馬嗎?他曾在馬背上呼風喚雨,開拓疆土,對馬的奇功深有體會。當然,能飛升的馬不是一般的馬,而是神馬——龍,加上他求神的卜辭中也曾明白地有過“神馬當從西北來”,受此鼓舞,漢武帝不惜血本,動用幾十萬大軍,萬里跋涉,連年征戰,目的就是從大腕搞幾匹“汗血寶馬”——他心中的龍。上有所好,下有所投。一時間整個社會上原始的馬龍崇拜思想膨脹起來。從文人、道家到一般的百姓都將龍、]馬視為一體。因為在遠古,龍是可以“乘此以行九野”“至四海”的神物。神物坐騎不可得,而現實中唯一可以與之相比的就是駿馬了。還算現實的漢武帝,也就降而求其次,把功夫花在了尋找神馬上。于是,出現了“伏羲氏有天下,龍馬負圖處于河”之說。整個社會從皇帝到庶民都相信了馬就是龍。這種影響一直持續到“馬踏飛廉”的創作年代。由此可見,這是人們崇拜神馬,實際上就是崇拜龍。反映到藝術創作上,自然就有了“馬踏飛廉”的杰作問世。明白了這一點后,我將這一課外小知識補充了給學生。果然,課堂上遺留下的困惑迎刃而解。想起那天在教研時,教研員吳老師說本冊書雖然單元少了,但書中所包含的文化內容和跨度卻相當大。要想讓學生在書中真正學有所悟,學有所獲,作為教師,必須在備課時將教材內外的知識吃透,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給學生呈現一堂精彩的課堂。
【五年級語文上冊《天馬》優秀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上冊《天馬》ppt06-23
五年級上冊語文《天馬》教案08-14
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上冊《天馬》教案設計07-17
五年級上冊語文《天馬》優質教學設計06-01
北師大版語文五年級上冊《天馬》教案08-15
五年級語文天馬教案12-28
《天馬》語文的教學反思01-22
《天馬》的五年級語文教案03-02
《天馬》的語文教學反思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