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課件(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課件,課件要明確教學目標、要突出重點難點、要有靈活的教學形式、教學對象要有針對性。那么優秀的課件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桂林山水課件(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桂林山水課件 1
一、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生字,會認8個生字,會寫6個字。體會“波瀾壯闊、水光瀲滟、無瑕、翡翠、峰巒雄偉、山脈逶迤、奇峰羅列、重巒疊嶂、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光怪陸離”等詞語的意思,自主積累詞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體會課文的語言美,感悟“桂林山水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含義。
4、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二、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體會課文的語言美。
三、 教學難點:
課文中一些詞語和引用的詩句較難理解,是教學的難點。
四、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描寫桂林風光的文章和圖片資料。
2、桂林山水的課件、圖片。
五、教學時數: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資料,激發興趣。
1、同學們,老師布置大家課前搜集有關描寫桂林風光的文章和圖片資料,現在,把你的資料拿出來和大家交流分享吧。
學生交流資料,教師簡介桂林山水:桂林在廣西壯族自治區。1985年,桂林山水被評為全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據考證,大約在3.6億到3.4億年前,桂林一帶是汪洋大海。今天遍布這一帶的石灰巖,就是那時候在海水中形成的。約3.2億年前,這里上升為陸地。堅硬的石灰巖經過幾百萬年的風化和水流作用,形成了無數突兀奇峰,流經石灰巖地區的漓江泥沙很少,江水特別清澈,再加上這里氣候溫暖濕潤,有利于植物生長,使得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
2、導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提問:“甲天下”是什么意思?(“甲”是指“第一”,“甲天下”是天下第一的意思。)
為什么說“桂林山水甲天下”?下面,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語。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在不懂的詞語下做個標記,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朗讀課文,正音。指導讀準加點字的字音,并思考怎樣記住這些字。
漓lí江擴kuò散峰巒luán雄偉山脈mài比擬nǐ重巒疊dié嶂危峰兀wù立竹筏徐xú行
(2)提出不懂的詞語,大家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說說詞語的意思。 用自己的話說說對詞語的理解,如:
翡翠:綠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澤。
瑕:玉石上的斑點;無瑕,是說玉很純凈,沒有斑點。
水光瀲滟:形容在陽光照耀下水波流動的樣子。
山脈逶迤:形容山脈彎彎曲曲向前延伸的樣子。
奇峰羅列:各種各樣奇特的山峰排列著。
重巒疊嶂:山連綿不斷,山峰像屏障一樣重重疊疊。
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直地立著。
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光怪陸離:形容事物奇異而多樣,色彩繁雜
三、朗讀課文,整體把握。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思考:在課文的語言和寫法上你想說些什么?
2、討論:課文的語言很美,運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 課文按“總——分——總”的方式寫。
四、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漓江的水美。
1、自由練習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浮現畫面,然后同桌交流,談談各自的感受。
2、組織交流,各自談體會。
3、結合學生的發言,引導感悟課文的語言。
(1)拿出自己搜集到的桂林山水的圖片或文字資料,觀察圖畫或讀一讀這些資料。課件展示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光瀲滟的西湖和漓江。問: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呢?
(2)指名朗讀,討論:
漓江水的特點是:靜、清、綠。課文用“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從感覺上突出了“靜”;用“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從視覺上突出了“清”;用“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這一形象的比喻,突出漓江的水綠得純凈可愛。
4、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指導朗讀:“真”字可讀重些,表達作者驚喜贊嘆的語氣。
試背這一段。
五、學習遷移,自學第三自然段。
1、啟發自學方法:剛才我們學習了寫漓江水的這一段,大家回想一下是如何學習的?(看圖畫、讀課文、想象、體會)按上面的方法自學第四自然段。
學生讀課文、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自學效果:
(1)課件展示峰巒雄偉的千山、山脈逶迤的燕山和桂林的山,并同步配樂朗讀課文,使學生在看畫面時可以形象地體會“奇峰羅列、形態萬千”“翠屏”“重巒疊嶂”“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意思。
(2)討論桂林的山的特點:奇、秀、險。
(3)自由練習朗讀,教師指導朗讀,然后組織朗讀比賽。
(4)試背這一自然段。
六、指導寫字。
1、自學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擴、羅”較容易寫。“巒、碧、綿”可以用部件組合的方法來記。“碧”注意上面的“王、白”和下面的“石”,寫得一樣寬。“綿”在“連綿”中是“綿
延、連續不斷”的意思,所以是“纟”旁,不要與木字旁的“棉”混淆。“卷”字的最后兩筆分別是“”和“乚”,不要寫錯。
2、每個字寫兩遍。
七、作業。
繼續搜集有關桂林風光的圖片資料,特別是關于桂林山洞的圖片資料,自學課文余下部分。
桂林山水課件 2
一、教材分析
本文的作者使用了詩一樣美的語言,描繪了我國奇麗的景色,表達了對祖國山河的贊美之情。真可謂是一篇寫景抒情,情文并茂的佳作。
文章的層次清晰,結構完整。全文是按總起——分述——綜合的順序寫的。先總寫桂林的山水甲天下,然后寫漓江的水之美,再寫桂林的山之美,最后一段總結觀賞印象。第二節和第三節,采取了基本相同的結構和句式,表現了一種整齊的美,復沓的美,寫法上很具特色,其次,文章首尾呼應,突出了中心,使文章結構十分嚴謹。
作者對桂林的山水,觀察得很細致,因而抓住了景色的特點,在具體地描寫中,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并運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把獨特的姿容描繪了出來,把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展現在讀者面前,令人心馳神往。
此外,文章遣詞造句簡潔優美,各段之間銜接自然、緊密,文章雖短小,讀后使人回味無窮。
二、教學要求
1、通過讀、背,領會課文描寫的意境,使學生得到美的陶冶,激發他們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通過觀察比較,概括事物特點的方法,并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的寫作方法。
3、復習比喻句。學習通過對看到的、感到的、想到的進行描寫的方法,并把句子寫具體。
4、學會生字,理解“危峰兀立”、“形態萬千”、“波瀾壯闊”、“連綿不斷”的意思。
三、教案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檢查生字詞預習情況,正音正字。
2、通讀全文,了解大意。
3、學習第一、第二小段。
教學進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在我們偉大祖國的北方,有聞名于世的萬里長城,在祖國的南方廣西的東北部,也有一處聞名于世的風景區,同學們知道是哪兒嗎?(板書:)
(二)檢查字詞預習情況,正音正字。
1、在學習課文以前,先看一看大家生字詞掌握的情況。(出示小黑板)
2、為生字注漢語拼音,要求學生讀準字音。指導學生抓住生字特點,分析字形,掌握字形。
3、比較“翡翠”兩個字。兩字中都有“羽”,要注意,寫在下面作底時,羽字有鉤;寫在上面作頭時,羽字無鉤。
4、比較多音字“卷、佛、蒙”,通過組詞使學生掌握上述三字在課文中的讀音。
(三)指名朗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
作者按什么順序寫觀賞的?(作者按觀察順序,分為四段寫的。先寫作者為什么觀賞,再寫觀賞桂林的水,接著寫桂林的山,最后寫對的總印象。文章是按:總起——分述——綜合的順序寫的)
(四)分析理解內容:
1、讀第一小段。說說“觀賞”一詞是什么意思?(觀賞:觀察、欣賞)
2、美好的事物才會吸引人去觀賞,作者觀賞的是什么?(觀賞的是桂林的山水)
為什么桂林的山水吸引作者去觀賞?(因為甲天下。甲是居第一。之秀麗是天下數第一的)
歸納:第一小節開門見山,寫出作者為什么觀賞桂林的山水。
3、讀第二小段,想一想,作者為什么先寫水?(因為作者泛舟漓江,離水最近,看得最清)
4、作者泛舟漓江之上,為什么不落筆就寫漓江的水,而要先寫大海和西湖?(作者本意是要寫漓江的水,卻先用簡略的語言寫出大海具波瀾壯闊之美;西湖具水平如鏡之美,它們各有特色,這樣寫的目的是為了用映襯的手法,把漓江之水的特點表現出來,給讀者留下更深的印象)
5、作者用了哪些詞語強調了漓江的水更有特色?(“卻”字是轉折詞,表明作者不寫大海,也不寫西湖,而要寫漓江。“從沒”二字表明漓江的水不同于一般的水,作者游歷雖廣,但“從沒”見過這樣的水,說明漓江的水更具特色,更美)
6、認真默讀課文,指出漓江的水有些什么特點,用簡練的詞概括一下。(漓江的特點是“靜、清、綠”)
這三個字雖點出漓江水的特點,但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嗎?(不能,因為寫得不具體,沒說明程度、樣子)
課文用了什么句式,具體寫出了漓江水的特點?(作者用了一個包括三個分句的排比句,具體寫出了漓江水的特點靜、清、綠)
7、熟讀這個排比句,體會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漓江水的?(靜:本來江水流動,卻讓你感覺不到,可見靜的程度。清: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水清明、純凈。綠:仿佛是一塊無瑕的翡翠。無瑕:瑕,玉上的斑點。這是一個比喻句,寫出漓江水綠得純,綠得美,綠得可愛)
8、作者泛舟漓江,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是漓江的水靜。最后一句“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說明了這種感受)
歸納:作者抓住了漓江水的特點,具體描寫了它靜、清、綠。
9、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小節,并體會文中所描寫的意境。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學習第三、第四小段。
2、朗讀全文。
3、填空練習。
教學進程:
1、指名朗讀第一、二小段,并概括段意。
2、指名讀第三小段,大家考慮:這段的寫法和哪段相似?(與第二小段相似。作者本意是寫桂林的山,卻從“峰巒雄偉的泰山”,“紅葉似火的香山”入筆,也是用映襯的手法,突出桂林的山別具一格)
3、指導學生自學第三小段。根據第二小段描寫水的方法,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樣描寫山的。(要求學生邊讀,邊想,邊在書上劃出有關詞句)
組織大家發言討論,進行歸納:
先抓住桂林山的特點:“奇、秀、險”,再具體進行分析。奇:拔地而起,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開頭兩句正面描寫,中間一連打了三個比喻,最后以“形態萬千”收攏。“形態萬千”的意思是:形狀、姿態多種多樣。寫出了桂林的山突兀崢嶸,座座山仿佛是大自然的造型藝術的杰作)
秀:翠綠的屏障、新生的竹筍。(比喻突出了桂林的山色特點,蒼翠欲滴,色彩鮮明)
險: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危峰兀立的意思是:山峰高聳直立)
歸納:這一段作者同樣用了一個包括三個分句的.排比句,寫出了桂林山的三個特點:奇、秀、險,而這三點分別從山形、山色、山勢進行了具體的描寫。每個分句都是通過豐富的想象,使用了恰當的比喻。讀起來生動,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小段,并體會文中所描寫的意境。
5、指名讀第四小段。這段寫了什么?(寫的是作者觀賞獲得的總印象)
“畫卷”是什么?(有畫軸的大畫,卷起來稱畫卷。課文指桂林優美的風景像畫兒一樣)
為什么作者最后用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樣兩句詩來概括?與開頭一句關系如何?(作者把桂林的山、水、云霧、綠樹紅花、竹筏小舟融合在一起,用一個長句子寫出來,勾勒出一幅彩色圖。作者泛舟漓江,如入畫中,并把讀者也領入那無限美妙的境界中去了。結尾詩句與開頭詩句前后呼應,使文章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歸納:本段寫出結合的美景。
6、要求學生朗讀全文,要親切、抒情,并領會文中描寫的意境。
7、總結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文描寫了奇麗的景色,贊美了“甲天下”,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感情。
8、小結本課的寫作特點:
本文的層次清晰,結構嚴謹。開頭先總起“甲天下”,然后分述漓江的水、桂林的山,最后把山水結合起來,加以概括。首尾呼應,突出了中心。
本文觀察仔細,抓住景物的特點,加以具體描寫。想象豐富,比喻生動,作者又使用了詩一樣的語言,借景抒情,使文章的字里行間充滿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眷戀之情。
填空練習:(出示小黑板)
1、漓江的水真( )啊,( )得讓你( );漓江的水真( )啊,( )得可以看見( );漓江的水真( )啊,( )得仿佛那是一塊( )。
2、桂林的山真( )啊,一座座( ),各不相連,像( ),像( ),像( ),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 )啊,像( )的屏障,像( )的竹筍,色彩(),( )水中;桂林的山真( )啊,( ),怪石( ),好像一不小心就去栽倒下來。
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熟練地背誦課文。
3、抄課文第三節中的比喻句,說說它們各把什么比作什么?
4、仿照課文描寫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寫法,先概括抓住特點,然后具體描寫,寫校園或公園環境特點。(片斷練習)
板書設計
四、教學提示
1、這是一篇散文,是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在本文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受到語文韻律的美,文章結構的美,以及祖國山河壯麗的美,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2、本課教學中要通過詞句的理解,讓學生展開聯想與想象。例如: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從而體現桂林山奇峰羅列、形態萬千的壯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理解能力。
3、本課教學中要加強朗讀指導,在掌握本文結構特點的基礎上指導背誦。
4、要使用電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語言文字,如幻燈、錄音等。
桂林山水課件 3
教學目的:
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圖文對照,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練習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一、整體感知
觀察圖畫,說一說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中,你的感受?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你最喜歡哪一部分內容?為什么?
二、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指讀課文、正音、解詞
波瀾壯闊:指大海波浪翻滾,景象壯觀。
翡翠:綠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澤。
拔地而起:從地面上突起。
屏障:像屏風那樣遮擋著的東西。
危峰兀立:危,高;兀立,直立。高高的山峰聳立著。
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2)通過預習,說一說你最喜歡課文的哪一部分內容?為什么?
(3)小組交流預習后的初步感受。
(4)學生質疑問難。
2.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導入語:(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它以其高大堅固、氣魄雄偉成為世界上的一個偉大奇跡,成為外國人到中國不能不去的旅游區。在我們祖國的南方也有一個外國旅游者不能不去的地方,它就是以山水清秀聞名的桂林。這節課我們就學習《桂林山水》。(板書課題)
(2)出示彩圖,同時播放課文朗讀錄音進行范讀,對圖文進行整體感知,引導學生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而后讓學生感受。
3.出示圖、結合課后題進行提問。
(1)先整體觀察,再部分觀察。分部觀察時先看水,后看山,最后把山、水和游人結合起來進行觀察。
(2)在分別看水和山時注意它的特點,邊看邊想象,用欣賞的方法看。
(3)說說觀察內容時要說出從哪兒看出來的?(桂林山水清秀玲瓏,優美動人。漓江的水平靜、清澈;桂林的山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有象山、老人山、駱駝山等,山圍繞著水,水倒映著山,山水交融在一起;江面上幾只小船青山、綠水、紅花、小舟匯成一幅錦繡山河的美景。)
(4)學生試說圖意。
①請學生說說漓江的水。
(深綠色的漓江水,從眼前伸向遠方,平靜、清澈。近處漁人的竹筏和小船,兩只貨船平穩地行駛。對岸幾條木船靜靜地停靠著。遠處有一只大船牽引著小木船正緩緩地開來。每座山在水中的倒影都平直清晰,山形、山色、山林都一一再現于水中。)
②請學生說說桂林的山。
(近處的`三座山,左邊的像駱駝,右邊像大象,中間的像老人;遠處的山拔地而起,奇峰羅列,形態萬千。這些山大小高低不一,顏色各異,色彩明麗,有的危峰兀立,有的怪石嶙峋,有的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③請學生說說山水交融的情景。
4.圖文對照,理解課文,討論分段。
(1)指名朗讀課文。
(2)分小組討論,課文中哪些內容與課文中的插圖配合、分別介紹了桂林山水的什么特點?你讀懂了什么?
(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介紹了漓江的水靜、清、綠和桂林山的奇、秀、險的特點。)
(3)另外幾節主要寫什么?
(課文的第1自然段講作者蕩舟漓江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課文的第4自然段講桂林的山水美,猶如一幅完整而美麗的畫卷。)
(4)討論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
第二段(第2自然段)講桂林的水。
第三段(第3自然段)講桂林的山。
第四段(第4自然段)講桂林的山水美。
(5)按分好的段落指名朗讀課文。
5.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練習朗讀課文。
桂林山水課件 4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2、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在多層次、不同方式的朗讀訓練中理解課文內容,領悟和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錦繡河山的思想感情,培養愛美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
2、想象畫面,感受桂林山水獨特的美。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桂林山水圖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六課《桂林山水》,齊讀課題說說“桂林山水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設計意圖:課題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是對文章內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凝練與概括。本文的題目是“桂林山水”,因此從題目上看,課文重點介紹的是桂林的山和水,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方向性,從而在整體上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課文每一自然段寫了什么。
【設計意圖:強調閱讀要求,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訓練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和思考概括能力。】
2、檢查生字詞(多媒體出示)
波瀾壯闊 水平如鏡 無暇的翡翠
峰巒雄偉 駱駝 危峰兀立
【設計意圖:檢測學生的識字情況,利用電子白板的探照燈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借助多媒體和白板的切換功能形象而直觀的理解部分詞語。】
(1)第一組詞語是描寫什么的?(水)課文第幾自然段寫的是水?具體寫的是什么地方的水?
(2)第二組詞語是描寫什么的?(山)課文第幾自然段寫的是山?具體寫的是什么地方的山?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梳理出二、三自然段的主要內容,進行簡潔的板書設計。】
3、知道了二、三自然段的`主要內容,那其他兩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呢?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甲天下”是什么意思?誰能連起來說說“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的意思?(甲:位居第一)多媒體出示桂林山水圖片。
【設計意圖:對于農村的學生來說,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不能親身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是一大遺憾。因此我利用多媒體的演示功能,讓學生看到優美的桂林山水圖片,從而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有效理解“甲”的意思。】
4、指名讀最后一自然段,說說最后一自然段講了什么內容?用文中的那句話可以概括?(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多媒體出示桂林山水圖片。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讀和欣賞圖片,讓學生感受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5、總結本文的寫作順序。(總---分---總)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作者的寫作結構,學習習作方法運用于自己的文章中。】
三、鞏固提升
1、請同學們默讀第二自然段,畫出描寫漓江水的句子,并用一個字來概括其特點。
(1)指名說漓江水的特點。(板書:靜、清、綠)
【設計意圖:有效訓練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以及概括能力。】
(2)指名讀,教師給予評價。(播放漓江水的圖片)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的播放功能,使學生形象而直觀的欣賞表現漓江水之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男女比賽讀,老師學生接讀。
【設計意圖:多種形式的朗讀方法,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4)總結作者寫作方法和寫作特點。
(5)課堂小練筆(白板出示)
A、賀蘭山真高啊,高得()。
B、寧夏的沙湖真美啊,美得()。
【設計意圖:利用課文中對漓江水的描寫,延伸到身邊的自然景物中,進行有效的寫話練習。】
2、學生自學第三自然段,匯報:那些句子是描寫桂林的山的,桂林的山有哪些特點?
(板書:奇、秀、險)
(1)進行想象寫話“像……像……”理解“奇峰羅列,形態萬千”的意思。
【設計意圖:讓學生說桂林的山除了像“老人、巨象……”還像什么,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從而理解“奇峰羅列和形態萬千”兩個詞語。】
(2)看圖片理解詞語“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等詞語。(多媒體出示)
【設計意圖:借助圖片深入理解詞語的意思。】
(3)指名讀、師生接讀描寫桂林山的句子,給予評價。
(4)試背誦第三自然段內容。
【設計意圖:利用作者的寫作方法,以及描寫桂林山特點的四字詞語,加深學生的記憶力而輕松背誦課文。】
3、總結:
是啊,這樣的山為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影著這樣的山,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四、作業布置
1、摘抄課文中優美的詞語和句子。
2、學習本課的寫作方法,寫一篇描寫景物的作文。
板書設計:
總:甲天下
桂林山水
水:靜、清、綠
分
山:奇、秀、險
總:舟行碧波上,船在畫中游
桂林山水課件 5
一、直接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課《桂林山水》,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同學們,你們知道桂林在哪兒嗎?
二、交流資料:
是的,看!這是中國地圖,廣西壯族自治區位于我國的南部,而桂林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境內的東部。
師:有多少同學到過桂林?(學生舉手)無論是你親自看到還是你查找資料誰來介紹一下你眼中的桂林?你們說的讓老師和其它同學都想去了,下面我們就跟隨作家陳淼去游覽桂林吧。
三、看視頻,初步感知課文。
同學們,我們跟隨作家陳淼的視角觀賞了桂林,那里的山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師:好。那就拿起書,帶著你的喜歡讀出桂林山水的美吧!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出自己的喜歡之情。
四、品讀課文
通過你們的朗讀,我聽出了你們的喜歡,課文當中有一句話總寫了桂林山水的美,是哪一句?真棒!那桂林到底美在哪里呢?
(一)學習課文的二三自然段
請同學自學課文2、3段,劃出有關的句子,并說說你的體會或者感受,并美美地讀出來。
全班交流:
預設一:
漓江的水真靜啊……板書:靜、清、綠
看,這就是漓江的水,此時此刻你會發出怎樣的感嘆?是呀,真的讓不我們不由感嘆:
漓江的`水真靜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綠啊!
多么美的漓江呀,現在我們就來一次遐想旅行,漓江邊有只小船,我們坐上這只小船蕩舟漓江,觀賞著漓江的水。現在請你閉上眼睛,好好跟著老師的讀書聲來欣賞吧。 (師配樂朗讀。)睜開眼睛,誰來說一下你剛才的感受?你們感覺到怎樣?
師:漓江的水不光靜,不光清,還很綠。你們看這句:綠得像無瑕的翡翠,“翡”字上面是什么字,下面是什么字?
師:翡翠是什么?是玉石。這種玉石是很綠的。玉石上面如果有一個斑,那叫什么?(瑕。)
漓江的水像一塊玉石,無斑斑點點的叫什么?是呀,像無瑕的翡翠,漓江的水就這么美。誰能讀出來?指名讀!
你們讀出了漓江的美,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對比喻和排比,這樣可以加強語勢,給我們很深的印象,這樣寫就突出了漓又靜又清又綠的氣勢,老師給你們配上樂,看能不能把這種氣勢讀出來。按圖背一背試試!
同學們,第二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你能用關聯詞把寫漓江水特點的幾個字組成一個句子嗎?
(漓江的水又靜又清又綠。漓江的水不但靜,而且又清又綠,這就是小節的內容。)
看本段開頭,為什么要寫“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
對,這種寫法就叫“襯托”!
下面就請你再把這一段美美地讀一讀吧!
繼續交流!
“桂林的山……”體會出山的特點“奇、秀、險”。
本段你還有什么發現嗎?(引出也用了“襯托”的手法)
本段中你們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來?
香山:是一座山的名字,在北京。香山上的紅葉很多,很有名。紅葉就是楓樹葉。
連綿起伏:有些山一座連著一座,這叫是連綿起伏!
拔地而起:而有些山好像是從地里拔出來高高挺立著可以用個什么詞來說?
各不相連:桂林有些山是一座一座分開不連在一塊的(邊說邊畫老人山、駱駝山、象鼻山),叫什么?
師:(指圖)你們看,這些山的形狀像什么?桂林的山的形狀有的像老人,有的像駱駝,有的像大象,變化很多,句子中用哪個詞來形容?而這些山峰在別的地方也沒有呀,這么多奇特的山峰,就叫奇峰羅列, “羅”是散開,“列”是排列。?
危峰兀立:又高又陡的山峰就是危峰。又高又陡的山聳立著叫什么?
怪石嶙峋:嶙峋本來的意思是山石重重疊疊。石頭、山石重重疊疊就叫怪石嶙峋。
屏障:就是屏風。
峰巒:就是山峰一個接一個連綿不斷。
是的,一個中心詞語就是句子的靈魂,這些詞讓我們感受到桂林的山就是如此的神奇,就讓我們讀出來吧!指名讀,齊讀!
(二)學習最后一段和第一段提升
同學們,看桂林的水這么靜、這么清、這么綠,桂林的山這么奇、這么險、這么秀,我們不由得感嘆,齊讀最后一段!
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是的,同學們,我們坐上小船在碧波上游蕩,看到兩岸美麗的景色,我們就像在美麗的畫中游覽一樣。所以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再讀這句話。你現在能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
其實后面還有一句“陽朔山水甲桂林”,陽朔是桂林的一個縣,那么意思是說?齊讀一遍。
同學們,現在我們看全文,第一段主要總寫了桂林山水,第二三自然段分別寫了桂林的山和水,第四段又是總寫了桂林山水,所以本文的構段方式是——總分總。
桂林山水課件 6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重點句子.
2.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受到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愛美的情趣。
3.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方法、培養觀察力和理解、表達能力。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歸納中心思想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2.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三、課時安排
四、教學步驟
教學目的
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圖文對照,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練習給課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一.整體感知
觀察圖畫,說一說進入圖文描繪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中,你的感受?課文是怎樣評價桂林山水的?你最喜歡哪一部分內容?為什么?
二.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1.指讀課文、正音、解詞
波瀾壯闊:指大海波浪翻滾,景象壯觀。
翡翠:綠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澤。
拔地而起:從地面上突起。
屏障:像屏風那樣遮擋著的東西。
危峰兀立:危,高;兀立,直立。高高的山峰聳立著。
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2)通過預習,說一說你最喜歡課文的哪一部分內容?為什么?
(3)小組交流預習后的初步感受。
(4)學生質疑問難。
桂林山水課件 7
詞語解釋:
波瀾壯闊:指大海波浪翻滾,景象壯觀。
翡翠:綠色的硬玉,半透明,有光澤。
拔地而起:從地面上突起。
屏障:像屏風那樣遮擋著的東西。
危峰兀立:危,高;兀立,直立。高高的山峰聳立著。
怪石嶙峋:奇形怪狀的石頭重重疊疊的樣子。
段義:
第一段(第1自然段)講作者觀賞桂林山水的原因。
第二段(第2自然段)講桂林的水。
第三段(第3自然段)講桂林的山。
第四段(第4自然段)講桂林的山水美。
根據課文解答以下問題:
①請說說漓江的水。
(深綠色的漓江水,從眼前伸向遠方,平靜、清澈。近處漁人的'竹筏和小船,兩只貨船平穩地行駛。對岸幾條木船靜靜地停靠著。遠處有一只大船牽引著小木船正緩緩地開來。每座山在水中的倒影都平直清晰,山形、山色、山林都一一再現于水中。)
②請說說桂林的山。
(近處的三座山,左邊的像駱駝,右邊像大象,中間的像老人;遠處的山拔地而起,奇峰羅列,形態萬千。這些山大小高低不一,顏色各異,色彩明麗,有的危峰兀立,有的怪石嶙峋,有的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找依據理解“靜”:
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
找依據理解“清”:
作者在談到漓江水清的時候,說“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
表現漓江“綠”的句子:
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理解“無瑕”的意思:
觀察,這個“瑕”字是王字旁,王字旁的字通常和寶貝有關系。這漓江的水啊,在作者的眼里就像一塊寶玉一樣,綠得晶瑩、綠得圓潤。
課后問題:
(1)課文描寫了什么?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課文描寫了桂林山水奇特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河山的思想感情。)
(2)課文是怎樣一步一步描寫桂林山水的?參照板書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課文先總后分再總結的方法來描繪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是總起,然后分別介紹桂林的水和山,最后綜合桂林山水相依,互為輝映的奇異景色。)
(3)結尾的詩句與課文第一、二兩段的哪些句子有聯系?在全文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與課文第一段中“我們乘著木船蕩舟漓江,來觀賞桂林的山水”與課文第二段中“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后移”這兩個句子緊密聯系,可以說,結尾的詩句是這兩個句子的延續與總結,使全文的結構顯得十分緊湊完整。)
(4)課文為什么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這是因為作者有敏銳的觀察力,抓住了桂林山水與眾不同的特點,用比喻、聯想、想象把桂林山水的秀麗景色展現在我們眼前,所以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課后作業: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漓江的水的特點是( )、( )、( )。
桂林的山的特點是( )、( )、( )。
2.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這句話用了( )的修辭方法。
把( )比作了( )。
桂林山水課件 8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認識生字、新詞。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讀中入景,讀中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漓江江水、桂林山水獨特的美。
教學難點:通過自讀自悟,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桂林山水的掛圖或有關錄象等。學生外出旅游拍的風景照。
教學設計:
一、故事導人,激發興趣;
1.同學們,去年暑假,老師有幸去廣西桂林游玩一趟,那滿眼的畫山繡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使人心曠神怡。那里的山石、河流、小橋、樹木幾乎都流傳著一段段動人的神奇故事。如父子巖,據說古時候有姓龍的父子兩人,他們的造船手藝非常高超,造的船不但糧食裝得多,行駛起來也跟箭一樣快。不料,一個姓萬的員外看中了他們的手藝,著他們替他趕造一條大船,準備搜刮老百姓的糧米,用來獻給皇帝買官做。糧米被他搜刮空了,豈不要餓死老百姓嗎?龍家父子不肯干。他們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就慕名來到桂林,藏到這兒的巖洞里,因為缺吃的,最后餓死了。父子巖就這樣得了名。另外,桂林山水的.綺麗景色中還有象鼻山、斗雞山、磨米山、寡婆橋、望夫石……同學們有沒有興趣去欣賞呢?再聽聽那神奇的故事呢?
2.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去觀賞桂林山水,去領略它獨特的美。坐穩你們的小船,我們出發了。
二、整體感知,帶人情境。
1.范讀課文。(播放桂林山水的錄像)
2.此時,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讓學生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3.小結,并引讀第一節。怪不得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板書:甲天下)
三、精讀第二節,體會感情。
1.自由朗讀。
要求:把最吸引你、最美的地方用筆劃出來,好好地練一練,把感受到的美用朗讀表達出來,說說你為什么這么讀。
2.交流朗讀,在讀中體會水的:“靜”、“清”、“綠”。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1)通過范讀、指名讀、齊讀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靜、清、綠。(“靜”這句讀得輕而緩慢,讓人感到水在輕輕地慢慢地流;“清”這句讀出驚喜,讀得讓大家都看見江底的沙石;“綠”這句讀出贊嘆之情。)
(2)感悟作者表達“綠”的精妙。
引導學生把“無瑕的翡翠”與“碧綠的草坪、“綠色的玻璃”加以比較,體會作者描寫的形象性和對漓江水的喜愛之情。
(3)讀了這句話,你對漓扛的水有怎樣的印象?請概括地說。(板書:靜清、綠)
1.中體會作者具體形象描寫景物特點的方法。
(1)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靜啊!
漓江的水真清啊!
漓江的水真綠啊!
這樣概括地寫,不是也能把特點寫明白嗎?
(2)和原句對比讀,說說哪句話給你的印象更為深刻?
小結:是的,我們寫作文的時候,不僅要說出景物的特點,還要作具體、生動、細致的描寫,這樣寫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出示文字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漓江的水很清,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呢!
漓江的水可真綠,多像一塊無暇的翡翠。
和原句對比讀,你有什么感覺?
(4)指導朗讀,把你感受到的美讀出來。
(5)再次播放錄象,音樂伴奏,學生有感情朗讀。
4.激情點撥
既然這一節寫的是漓江水的靜、清、綠,為什么這節開頭,還寫大海和西湖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讓學生理解對比寫法可以襯托漓江水獨特的美。)
5.理清敘述順序,指導學生背誦。
(1)這段話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體寫漓江水的特點,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寫出了水的靜。
(2)播放畫面,音樂伴奏,學生試背。
四、學法遷移,自學課文第三節。
1.小結學法。
剛才,我們感受了漓江的秀麗風光,是通過讀讀、劃劃、練練、說說的方法來學的,下面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以小組交流的形式自學第三節。
2.出示要求。
出示文字:讀讀:讀第三節。
劃劃:劃出最美的句子。
練練:讀出美的感受。
說說:值得學習的寫法。
(扶放結合,注重學法的遷移。)
3.朗讀比賽。
要求:①把感受到的美讀出來
②讀給一個老師或同學聽
③記住他們對你朗讀的評價。
4.全班交流,并請進步特別大的同學為畫面配音,其他同學欣賞。
(讓學生讀給老師或同學老師聽,恰似給疲勞的學生注入了興奮狀態,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朗讀興趣,課堂氣氛瞬間進入了高潮。與老師或同學一對一、面對面的交流,其效果不言而喻。另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待人接物、語言交際、心理素質等綜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真可謂一舉多得,設計絕妙。)
5.談談值得學習的寫法。
(對比;抓住特點具體地寫;用整齊的句式)(板書:奇、秀、險)
(圍繞教單目標,讀寫結合。讓學生悟出寫作方法。)
五、以讀代講學習第四節。
1.范讀。播放錄象,音樂伴奏。
2.激情點撥。
是的,桂林的水美得就像幅畫,這幅畫有83公里,所以說是連綿不斷的畫卷。這幅畫是誰畫的?(生答:大自然)大自然可真是神奇,它用手中的彩筆把桂林山水描繪得這般如詩如畫、如夢如幻,讓我們感到如癡如醉。(板書:美如畫)
3.出示動畫,文字,生齊讀最后一節,音樂伴奏。
讓我們把美景深深地印在心里吧!
(對于《桂林山水》這樣的精品,只有多讀,方能領悟文中之意,體會文中之情,讓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共鳴,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六、讀寫結合,延伸課外。
1.其實,同學們也游覽過很多名勝。讓學生交流所帶來的風景照或自己所了解的名勝古跡。
2.說一說,仿照第2、3節的寫法,抓住景物的特點,學習用整齊的句式具體地描寫。
教后記: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提到聽故事,可能沒有一個小孩是不感興趣的。在授課前,花極短的時間,用繪聲繪色的語言,講述一則引人人勝的小故事,學生的注意力定會一下子全部集中起來,同時也縮短了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桂林山水課件 9
一、說教材
《桂林山水》是一篇典型的寫景的文章,全文共四個自然段,以總分總的結構,抓住桂林的水靜、清、綠和桂林的山奇、秀、險的特點,生動得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語言優美流暢,描述生動逼真,贊美了祖國的錦繡河山,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水的思想感情。很顯然,這是一篇適合對小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好教材!
二、說教學目標
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養成獨立識字的能力,閱讀能力也也在不斷提高,能初步養成與他人閱讀感受的習慣。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學情的分析,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考慮,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會讀會認會寫瀾、瑕、翡、巒等生詞,理解并積累波瀾壯闊、無瑕、峰巒雄偉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精彩語段,把握文章大意
3;領會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4;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說教法學法
語文是培養學生通說讀寫能力的科學,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理解并運用祖國文字的能力。《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關系,閱讀的重點培養學生理解、觀察、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法學法:
在教法上,第一我會利用導語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用朗讀感悟情境,用聲音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讓學生入境動情!第二,我會采用“讀、找、品、誦”為主要訓練方式,鼓勵學生多讀,在讀中促悟,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
在學法上,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注重學生的交流合作觀察體會,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精神,促進學生發展。
四、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在上課前,我會這樣導入,先出示多張桂林山水美景的課件圖片,然后問學生,這是哪里呢,你們覺得這里漂亮嗎?揭示課題《桂林山水》。接著再問學生,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桂林山水到底在祖國的哪里呢,它有哪些迷人的風景呢等等。在這這里,我通過出示圖片,使他們進入一定的情景,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這樣就能很自然的講解下一環節的教學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整體感知
在上一環節中,學生們自己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引起他們旺盛的求知欲,引導他們在課文中尋找答案。由于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我會要求學生先聽教師的配樂朗讀,用聲音渲染情境,盡量讓學生做到身臨其境。在這過程當中我要求學生完成兩個任務,學習本文的生字詞和將文章分段。接著讓學生自己流利、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把讀不通的句子,課文中的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在教室不斷點拔得過程中,我們就會明白課文以總分總的關系共分為三大段
3、細讀課文,合作探究,自主學習
首先,我讓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并提問“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觀賞”又是什么意思,這一段在全文當中有什么作用!
第二自然段主要寫了桂林的水的特點,我主要采用讀——找——品——誦的學習方式
先讓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讓學生找出描寫漓江水特點的詞語和句子。也就是文章的這句話,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率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提問,這句話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對四年級學生來水,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是司空見慣的,所以很快就能回來出來。
提問,課文明明是寫漓江的水,為什么還要寫大海,西湖的水呢?讓學生明白,原來這里是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使漓江的水的特點更突出啊!
為了有利于學生更容易的品讀,誦讀,我會通過教師的泛讀,學生的自由朗讀,指名讀,分組讀等多種形式來感受漓江水的魅力
教師做總結,這段主要運用了對比,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漓江水的靜,清,綠描寫的如此生動形象。我們在平時的寫作中也要適時的運用
教學描寫桂林山奇、秀、險的特點,我同樣也運用讀——找——品——誦的方式,讓學生自學第三自然段。重點是學習對詞語的理解,通過配樂朗讀,出示課件圖片等多個方法讓學生聲情并茂、有感情朗讀,體會桂林山的奇特與魅力
最后是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我會以讀代講,讓學生找出描寫山水的詞語,結合課文中的插圖來有感情的朗讀。插圖與文章相輔相成,給學生以直觀的形象,更有利于將學生帶入那優美的畫卷,讓學生體會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再聯系課后問題三,讓學生談談自己對桂林山水的感受,以此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總之,在這一部分當中,我主要是通過創設情境,指導學生朗讀,通過把握文章的重點語句,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4、拓展練習,總結全文
桂林山水課件 10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叫《桂林山水》,(板書:桂林山水)一看到這個“林”字,你就會想到什么多?
生:樹多。
師:那么,顧名思義,“桂林”是什么樹多呢?
生:桂樹多。
師:是啊,桂樹成林,“桂林”這座城市,名字里似乎都散發著一種芬芳。你們知道它位于哪個省或者是自治區嗎?
生:在廣西。
師: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課文已經讀過了,我來檢查一下同學們對于課文中的詞語掌握得怎么樣?
(指名讀兩組詞語,第一組為地名,第二組為形容詞,讀后讓學生兩組詞搭配起來學。)
師:搭配得非常準確,說明你課前進行了認真的預習,對課文內容很熟悉。想一想:“波瀾壯闊”是什么意思呢?
生:很有氣勢的樣子。
師:是說什么有氣勢啊?
生:波浪。
師:你們知道“波”是“波浪”的意思,“瀾”呢?(生答不出來)“瀾”這個字也是三點水旁,看來和水有關系,它的意思是大波浪。現在誰能說說“波瀾壯闊”是什么意思?
生:波浪翻滾,一浪接著一浪,非常壯觀,有氣勢。
師:說得真準確,表達得真清楚。我們知道有的詞語是極富有情意的,你能讀出這個短語背后的'情意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什么叫“峰巒雄偉”呢?“峰”——
生:山峰。
師:“巒”呢?
生:山巒。
師:那到底什么叫“巒”?你們伸出手來跟著老師一起做動作(邊做動作邊說:巒,就是一座挨著一座,連綿起伏的山。)你能讀出它的氣勢嗎?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我們再來看這樣一組詞語:(出示:真靜啊真清啊真綠啊)誰會讀?(指名讀,教師指導讀好“啊”字的變音。)現在把它們放到課文中,你試試還會讀嗎?(出示句子并指導學生讀準確)
師:朗讀是要找感覺的,其實你不必刻意去想它怎么變音,摸索到一點規律后自然就讀好了。我們再來看這組詞語,你自己試試能不能讀好。
(生練習朗讀描寫桂林山水的詞語和句子)
師:接下來我想再來了解一下同學們課文讀得怎么樣。這篇課文有四個自然段,我請三位同學來讀,請你想一想:這是為什么?(指名三位同學分別讀第一自然段,第二、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
師:為什么課文是四個自然段,我請三位同學來讀呢?
生:因為第二、三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講了桂林山水的特點。
生:這樣一來就把課文分成了三大段,第一自然段為一段,第二、三自然段為一段,第四自然段為一段。
師:你能給大家說說依據是什么嗎?
生:第一自然段是總結。
師:上來就總結嗎?
生:不是,是總述。
生:接著是具體的敘述。
師:與總起相對的應該是什么?
生:分述。最后一個自然段是總結。
師:說得好。也就是說,我們通過讀書把課文分成了三大部分,分別是總起、分述、總結。這樣課文的結構咱們就理清楚了。(邊引領學生小結邊板書)
【桂林山水課件】相關文章:
桂林山水文字課件07-23
桂林山水課文的課件(通用10篇)05-17
桂林山水甲天下課件09-11
桂林山水游06-23
桂林山水作文03-05
桂林山水作文04-11
《桂林山水》教學設計09-12
《桂林山水》說課08-04
桂林山水小學作文12-21
游桂林山水作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