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課件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件1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寫景物的記敘文。記敘了作者七月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邊陲天山風景的喜愛之情。先總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著分述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異美景;最后作者抒發了對天山美景的贊美之情。
學情分析:
學生對天山不了解,只能通過圖片向學生展示天山優美的景色,并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積累好詞好句。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借助字典,讀懂詞句的意思,積累佳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
3、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
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準備:
天山景色、圖片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唐代大詩人李白有詩云:“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詩人筆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讓我們隨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自讀自悟
1、我能把課文讀流利
2、我能讀準下列詞語
戈壁灘白緞山澗飛瀉洄水渦俯視五彩斑瀾
飲馬無限生機白皚皚撐開枝丫馬蹄濺起
重重疊疊幽靜縈繞五彩繽紛綿延矯健馬鞍
3、我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4.我還知道作者是按什么方法來介紹天山哪些景物的。
三、合作、探究
1、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
2、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a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
b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寫的?
3、第三段集中寫天山的原始森林。主要抓住森林的哪些特點來寫的?
4、朗讀四自然段: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點進行描繪的?
四、積累自己喜歡的字詞和句子。
板書設計:
4七月的天山
走進天山:雪峰溪流
游覽的順序、再往前走、森林
感受大自然的美、熱愛祖國、壯麗河山
再往前走:野花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件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和“蝙蝠、橫七豎八”等詞。
2、朗讀課文,能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
3、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于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4、搜集并能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信息搜集與處理能力。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教育學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飛行的秘密是怎樣探索出來的。是如何發現了這個謎,又是如何解開這個謎的,科學家又如何仿生創造而為人類造福的。
2、教學難點。
對蝙蝠利用超生波導飛,飛機的雷達導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總是比較抽象,宜用電教手段,實施直觀教學,使抽象的原理講述變成直觀的形象演示。
三、教學準備。
蝙蝠、雷達的圖片,仿生學資料,生字卡片。
四、教學時間:二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
同學們,你們認識圖片上的事物嗎?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們的情況?
2、蝙蝠和雷達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我們一塊兒來學習11課。(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排除字詞障礙。
2、師檢測讀生字和課文的情況;特別強調注意“蝙、熒”的讀音。
3、自己默讀課文,試著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4、生反饋: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些什么?
5、可以用課題拓展法蝙蝠與雷達到底有什么關系呢?
(三)生自主學習。
1、請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找出關聯詞,說說從這個關聯詞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問,請練習疑問句的讀法。
2、科學家做了幾次實驗?每次實驗的方式是怎樣的?結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結論呢?請自讀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解決以上問題。你可以通過填表,也可以通過在書上作符號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讀情況。
4、請生上臺介紹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謎的。
5、從“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終于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的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從哪些詞體會到的?
是啊,科學家揭開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費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達到底有什么聯系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件3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應將心比心。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你坐在擁擠的公交車上時,這時突然上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當你在路上行走時,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對這樣的情形,你會怎么做?今天,我們將學習《將心比心》這篇課文,學完課文以后,也許你就會毫不猶豫地告訴老師答案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讓生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同桌互相幫助解決。
2、同桌之間相互進行朗讀檢查,糾正讀錯或讀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課文主要講了哪兩件將心比心的事?
4、齊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后,合作自學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從這一段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想這一段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用橫線標示出來。
3、齊讀第三自然段,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對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紋線勾出文中阿姨和母親說的話,仔細讀一讀,你體會到了什么?
5、學完課文,你對課文中的阿姨和母親想說些什么嗎?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7、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課后拓展。
1、以“將心比心”為題,寫一寫生活中遇到的類似的事情。
2、創設情境,補充對話。
①在擁擠的公交車上,一位小朋友給抱著孩子的阿姨讓座。
②在人來人往的超市里幫素不相識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買的東西。
③大街上,幫助一位殘疾的叔叔撿他掉在地上的東西。
板書設計:
阿姨奶奶、將心比心
母親護士、將心比心
人人、將心比心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件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先扶后放的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小組合作學習。
3、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徐帥樸實無華、平易近人、嚴格要求子女,甘為人民公仆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研讀第二則小故事,幫助學生理解“布衣”的含義,結合人物的情緒變化進行個性化的朗讀。
教學準備:
音樂、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入手,談話導入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板書課題)課前已經預習了課文,說說這布衣元帥指的是誰?(出示課件)
質疑:你覺得元帥平時的衣食住行會是什么樣?布衣指的又是什么?
引語:徐向前為什么會被稱為“布衣元帥”,我們一起到文中去了解一下。
二、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現在我們檢查一下同學們的讀文情況:邊聽邊思考:
1、指出讀錯的字音。
2、用心觀察這篇課文與以往所學的文章有什么不同?
師:其實3個小故事表達的都是同一個主題,那就是第一自然段的.內容。(課件)這是全文的總起段。在這段話中你覺得哪兩個詞語最能概括徐帥的精神品質。(板書:功高蓋世、樸實無華)能用上這兩個詞語,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嗎?
三、精讀第二個故事《看門老人》
這三個故事中哪個故事充分體現了“徐帥比普通人還普通的布衣情懷”?我們就一起走進《看門老人》請大家看閱讀提示。
(一)默讀“看門老人”這個故事。
(二)畫:新娘在去見徐帥時想到了什么?令她沒想到的是什么?(做好標注)
(三)想:從新娘的想法前后變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抓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
(四)讀:結合自己的體會有感情地朗讀描寫新娘想法的句子。(讀出自己的感受)學生匯報,老師指導。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件5
教學目標:
1、通過老師介紹、自學、同桌討論等學習形式,豐富對《三字經》21—26節內涵的了解,學習古代名人圣賢刻苦學習的精神。
2、朗讀、背誦《三字經》21—26節。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同學們,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燦爛的文化,其中《三字經》就是中國古代流傳最為廣泛的讀本之一,這本書的內容豐富多彩,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識,而且讀起來瑯瑯上口,便于背誦。
2、這幾天我們已經學習了《三字經》下篇1—20節,先分小組來背一下。(學生背誦)
3、這部分《三字經》講述了歷史朝代的更替演變,你從中了解了哪些歷史知識呢?(學生匯報交流)
二、新課
1、《三字經》從21節開始講述歷名人圣賢的故事。今天我們學習21—26節,相信同學們的收獲會更大。
2、先請大家把書翻到104頁,再對照拼音,把這些內容讀正確,讀流利。
3、自讀,指名讀,正音。
4、先看21節,這里的“仲尼”指的就是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孔子的學問很大,被人們尊稱為“圣人”,他還有三千個弟子呢!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受人們敬仰的大教育家,他曾經拜一個7歲的孩子做老師呢,這個孩子的名字就叫“項橐”,這就叫“師項橐”。同學們想不想聽聽這段有趣的故事呢?(老師講故事)課題研討教案
5、古代的圣賢都如此勤學好問,我們普通人更應該勤奮學習。
6、指名讀“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齊讀。
7、22節中講的“趙中令”是指一個名叫“趙普”的人,宋太祖趙匡胤做皇帝時他擔任中書令,身居宰相高位。關于“趙中令”趙普勤奮學習的事,我想請我們班的***同學來介紹一下。
8、齊讀“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
9、下面4節中還講了很多人勤奮學習的故事,因為內容比較多,所以我們分小組來學習。第一組學習23節,第二組學習24節,第三組學習25節,第四組學習26節。你先讀讀《三字經》,再讀讀下面的文字說明,想一想你學習的這一節內容中講了哪些感人的故事?用筆圈出人物的名字,用橫線畫出感人的事情。
10、學生對照資料自學。
11、指名交流,同時朗讀相關內容。
三、總結深化
1、看來我們今天的收獲真的很多很多,不僅認識了許多古代名人,而且了解了他們勤奮學習的感人故事,誰能帶著對這些人的敬意來朗讀《三字經》。(指名讀,齊讀)
2、同學們,其實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很多勤奮學習的老師和同學,我們不僅要向古代名人圣賢學習,更要向身邊的人學習。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件6
教學目的:
1、 通過有表情的朗讀,體會大自然的這份充滿生機的和諧之美。
2、 能正確讀寫課后十個詞語,掌握8個生字“腿、莓、式、刷、喚、咧、牧、獻”等。
3、 能在文中找到表示聲音的詞,融入自己的感受把它們讀好,并能聯系上下文,展開想象,給省略好處填充內容。
4、 能仿照3——5自然段的樣子,說說6、7自然段。
教學重點:
1、 指導朗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
2、 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這首大自然萬物和諧共存之歌的美。
教學難點:
在讀中感悟,展開想象的翅膀,能仿照3——5自然段的樣子,說一段話。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1、 同學們,你們一定看見過下雨,那你們聽到過小雨唱歌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30《雨兒在歌唱》。
2、 誰來讀讀課題,指名讀,齊讀。
二、 初讀課文:
1、 雨兒都唱了些什么歌?快打開書讀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拼讀音節,把字音讀準。
2、 檢查詞語(課件):
歌唱 小腿 草莓 獻給 喚醒
大哈欠 伸懶腰 游泳池
彎彎曲曲 紅紅綠綠 各式各樣
3、剛才同學們讀的時候,有兩個長句有點兒難,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讀讀。
A:開放得真像游泳池里的/各式各樣的陽傘一樣美呢……
B:大自然獻給我們/一片紅紅綠綠的/會唱歌的雨……
4、同桌兩個人合作讀一遍全文。
要求:(1)聽對方的讀音如果有不準的幫助糾正。
(2)要把語句讀通順。
(3)讀完后標好自然段。
5、這課書共有幾個自然段?
6、指名讀。其他同學找一找你最喜歡雨兒在什么地方唱的歌?聽完后,請你用筆在書上畫下來。
三、 品讀課文:
1、 指名說,你最喜歡雨兒在什么地方唱的歌?
2、 同學說,老師板書。(小溪、草地、土地)
3、 分別學習:(隨機出示課件)
(1) 學習雨兒在小溪里唱歌:
A:指名讀,其他同學想一想,雨兒唱的是一首什么樣的歌?你從哪看出來的?
B:同學從字、詞、句中談感悟。
C:處理省略號。
D:這是什么季節的雨阿?
E:指導朗讀。個別讀,齊讀。
(2) 學習雨兒在草地上唱歌。
(3) 學習雨兒在土地上唱歌。
4、 過渡:雨阿,雨阿,滿世界會唱歌的雨,快拿好書齊讀后4個自然段。
? ? ??四、拓展:
1、為什么說大自然獻給我們的雨是紅紅綠綠的雨?
2、雨兒在小溪里、草地上、土地上會唱歌,雨兒還會在什么地方唱什么樣的歌呢?
3、同學自己思考。
4、 小組討論。
5、 照書上2、3、4自然段的樣子說一段話。
板書設計:
30雨兒在歌唱
小溪里 丁丁丁
草地上 沙沙沙
土地上 刷刷刷
…… ……
教學思路:
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豐富的想象、細膩的描寫、美妙的文字,為我們創設出了一副生機勃勃的大自然畫面。這么美的文章,我覺得從孩子的讀入手,讓孩子們在讀中去感悟這首“春之歌”。
1、開始初讀部分我采用了自己讀、同桌讀和指名讀,這里不僅是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同時讓孩子們進一步的在讀中體會大自然的美。
2、品讀部分采用讓孩子們自由選擇所喜歡的段落來學習,學習的中心是“雨兒唱的是一首什么樣的歌?你是從哪看出來的?”讓孩子們圍繞中心找詞、句,讀詞、句,說感悟,再有感情的讀,來達到學習的目標。
3、拓展部分既給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空間,又是寫話的訓練好時機。讓學生的課堂學習和生活緊密聯系。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件7
教材分析
《三字經》把中華傳統美德、道德規范和文明修養熔為一爐,其思想性、教育性、知識性、可讀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一朵奇葩。本課所節選的內容是常識知識,古人用簡短精練的語言總結出了“六谷、六畜、七情、五色、五味”分別是什么。教學過程中完成本課的識字教學任務的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多朗讀、背誦,在反復的吟誦中體會《三字經》語言的特點。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了解“六畜、五色、六谷、五味”分別是什么。
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或識字教學課件。
(二)教學過程
1.識字與寫字
“黍”為谷物名,指黍米,性黏,可供食用或釀酒。《管子》:“黍者,谷之美者也。”甲骨文的“黍”字像禾上結著累累果實而下垂的樣子,有的禾下加水,表示可用黍米釀酒的意思。黍即黃米。
“菽”豆類的總稱。
“稷”古代稱一種糧食作物,有的書說是黍一類的作物,有的說是谷子,古代以稷為百谷之長,因此帝王奉祀為谷神。
“豕”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豬。它是人類最早飼養的家畜之一。甲骨文的“豕”字,長嘴短腳,肚腹肥圓,尾下垂,正是豬的形象描繪。不過在古代,“豕”和“豬”是略有區別的:“豕”指大豬,而“豬”指小豬。
古文的“曰”字,像口中加一橫或一曲畫之形,表示從口里發出聲音,即說話的意思。“曰”的本義為說、道,引申為叫、叫做,又引申為“為、是”,含有判斷之義。
“咸”字從戌從口。從甲骨文、金文看,戌是一種長柄大斧,口為人口,在這里表示人頭。大斧砍人頭,所以咸的本義為殺戮。《說文解字》:“咸,皆也,悉也。”把“咸”字釋作皆、都、悉、盡之義,這其實也是咸字本義“殺盡”的引申。
“赤”古文的“赤”字,由大、火會意,其本義即指大火。火焰赤紅,故又引申指紅色。《說文解字》:“赤,南方色也。從大從火。”按照古代五行學說,南方屬火,其色為赤,故許慎解釋為“南方色”。此外,“赤”字還有空凈,赤裸等義。
2.朗讀指導
本文節選自《三字經》,顧名思義,每句三字,屬兒歌節奏,因此朗朗上口。讀課文時,適宜打著節拍來讀,可以用手、用腳打著拍子讀(稱為“手舞足蹈”法);也可以同桌互相拍手讀……教師在指導朗讀時要以節奏和速度為重點,讀得歡快、有力。
3.活動提示
(1)“讀一讀,說一說,寫一寫。”這一活動的安排是對課文的鞏固和再現。讓學生在熟練朗讀課文的基礎上,總結出“六畜、五色、六谷、五味”分別是什么。教師可以把學習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背一背、寫一寫。
(2)“猜一猜,講一講。”這是一次小型的綜合學習活動。學生在前幾冊的學習中,對“字理識字”這種識字的方法并不陌生,看圖猜字這一活動受到很多學生的喜歡,同時又要求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根據猜出來的字編寫一個小故事。圖中的漢字分別是:井、炙、獵、射、涉。
4.課時安排:1課時。
相關資料
建議讓學生背誦《三字經》全文。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件8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感受鄉村孩子淳樸自然、歡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積累文中的優美語言。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導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有過鄉村生活的經歷嗎?想了解鄉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嗎?那我們就一起來讀讀《麥哨》這課文,讀完后,相信你一定有美好的感受。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應”“和”“樂”多音字在本課的讀音;注意“肺”“嚼”“裹”的字形特點。
2、同桌互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描寫的鄉村孩子的生活是怎樣的?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鄉村孩子淳樸可愛,鄉間景色美麗親切,孩子的活動豐富多彩,孩子的情感熱烈活躍。)
3、同桌交流,小組交流。
細讀課文,品味語言
1、默讀課文,畫出你最喜歡的部分,試著有感情地讀一讀。
a、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
(這是一個比喻句,這里把“孩子們的臉蛋”比作了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月季花,這樣形象生動的語言,會產生一種意境的美)
b.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
(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將一個五彩斑斕的田間世界再現出來,同時
也蘊涵著一種豐收的喜悅)
c、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里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
(“簡直”表示完全如此,這里運用對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軟,也寫出了孩子們的玩耍是那樣地貼近自然,更寫出了作者由衷的贊嘆。閱讀時,要讀出贊嘆的語氣)
2、把你最喜歡的、感受最深的部分讀聽。
感受全文,積累語言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課外拓展,豐富語言
按照本組課文的讀書方法,閱讀選讀課文中的《可愛的草塘》和《同步閱讀》中的相應文章。
【四年級下冊語文課件】相關文章:
九年級下冊語文課件:秋水03-21
初三下冊語文課件03-26
五年級下冊的語文課件03-26
高二下冊語文課件03-16
八年級下冊語文課件03-21
三年級下冊語文課件03-24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件03-27
一年級下冊語文課件大全03-21
新一年級下冊語文課件03-21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課件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