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中化學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同學們學習哪些知識?是否知道甲烷呢?
課題:
高中化學必修1《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一課時)
內容標準:
了解甲烷的主要性質。制作簡單有機分子的結構模型。
學習目標:
(1)認識甲烷的分子結構,了解其主要性質,認識取代反應的主要特點。
(2)通過甲烷分子模型拼插及性質研究,初步體會有機物分子結構特點及其對性質的影響,初步學習對有機物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通過對甲烷主要用途的了解,體會有機物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初步培養對有機化學領域的學習興趣。
評價設計:
1.寫出甲烷的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拼插甲烷的分子模型。通過投影展示,檢測目標一的達成情況。
2.用模型模擬甲烷與氯氣反應的過程,書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評價方式:小組內評價,計入學生學習過程性評價)
3.通過學生對相關活動的參與,關注學生學習目標3的落實情況。
教學活動:
一、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播放“河南澠池巨源煤業瓦斯爆炸事故”新聞視頻。“瓦斯”,其主要成分是什么?提到甲烷,是不是必然跟“瓦斯爆炸”、“礦難”等令人心痛的詞匯聯系到一起,甲烷對人類還有沒有什么積極的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新聞事件,引出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引導學生從多方面認識甲烷,感知甲烷對人類的積極作用,為本節課內容的學習和討論積累素材。
二、提出問題 明確任務
1.天然氣能通過幾千公里管道從西部運送到東部,這體現了甲烷的什么性質?
2.瓦斯爆炸與其主要成分——甲烷的性質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怎樣防止煤礦作業中瓦斯爆炸事故的發生?
3.天然氣除用作工業和民用燃料以外,它還有什么其他方面的積極用途?這又與甲烷的什么性質有關?
【設計意圖】提出與前面素材聯系緊密但學生又不容易解決的問題,調動學生參與探究的欲望和思維的積極性。
三、探究合作 釋疑破難
活動1:學生根據甲烷分子中C、H元素的化合價,分析討論甲烷可能具有的性質,并匯報。讓學生觀察演示實驗:將甲烷分別通入含石蕊的H2SO4溶液、含酚酞的NaOH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回答現象并作出解釋,進一步提出:甲烷的這種穩定性是由什么因素所決定的?然后由學生分別寫出甲烷的分子式、電子式、結構式,分小組拼插甲烷的分子模型。學生展示教師點評,讓學生明確正四面體結構的穩定性。
【設計意圖】從化學組成和化合價的角度分析預測物質的性質并驗證,培養學生自覺用理論知識作出科學假設的能力和運用實驗驗證假設的意識,同時檢測學習目標1的達成情況。
活動2:提出問題,甲烷具有穩定性,為什么還會發生瓦斯爆炸,這與甲烷的什么性質有關?從而引出甲烷的可燃性,由學生書寫甲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總結天然氣作為燃料的主要優點。
在上面活動的基礎上,思考總結煤礦作業發生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安全措施。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實驗,感知甲烷燃燒的真實情況,并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提出的問題,讓學生初步體驗學習的成就感。
活動3:學生觀察甲烷與氯氣發生反應的實驗錄像并陳述,觀看甲烷與氯氣反應過程的動畫演示。在觀察理解的基礎上,分組用模型模擬甲烷與氯氣反應的過程,書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投影展示。師生共同總結取代反應的特點,引導學生課下對比取代反應與置換反應的區別。
【設計意圖】用實驗錄像代替課堂演示,增強實驗的可視性。通過觀看動畫演示和拼插模型,讓學生充分了解甲烷取代反應的特點,關注學生學習目標2的達成情況。
活動4:學生總結甲烷的主要用途。并根據觀察,結合經驗,概括甲烷的主要物理性質。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性質角度再次認識甲烷的用途,明確性質和用途的關系;通過對甲烷物理性質的概括,培養學生認識物質的科學態度。通過本活動,關注學習目標3的有關要求。
四、知識拓展 遷移應用
1.城市居民使用的管道氣體燃料中,有天然氣(主要成分是CH4)和“煤氣”(主要成分是CO和H2)。現有一套適用于管道煤氣的灶具要改用于天然氣時,需將進風口改大還是改小,如不改造進風口,可能產生什么不良后果?
2.天然氣現已成為一種重要的家用燃料。為安全使用天然氣,防止事故的發生,你認為在使用天然氣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對應用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分析、思考的能力。
五、反思評價 小結提升
總結歸納本節課的主要知識要點,并引導學生認識其中所蘊含的化學學科思想和方法。
【設計意圖】梳理本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明確各部分知識之間的關系,加深對有關化學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作業:
1.完成學案“診斷練習”。
2.上網查閱資料了解“可燃冰”在全球的分布情況及應用前景,對其綜合利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課后作業,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并引導其運用網絡等多媒體手段對科學前沿的認識和了解,激發學生課后學習和探究的興趣。
[高一化學課件必修一]相關文章:
1.高一化學課件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