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語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通用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語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語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 1
教學目標:
通過朗讀、品析唐詩,理解詩人的情感變化,感受其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說明:這是七年級“唐詩精華”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對于七年級的學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夠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并以此為依據,沉浸文本,指導朗讀,做到“讀中悟,悟中讀”,從而更好的理解文本。
教學重點:
通過體會詩人的情感變化進行詩歌的朗讀訓練
教學難點:
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含義
教學方法:朗讀、品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情境激趣)引出白居易的詩
二、釋題
(講清“酬”、“初逢”、“見贈”三個詞語)
三、品析 朗讀
1、讓學生自由小聲的朗讀,初步感知應該用什么樣的感情去朗讀?(聯系課文,闡明理由)
2、從劉禹錫的詩文中,你感覺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補充有關劉禹錫的詩文)
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含義是什么?
(與白居易贈詩中的“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對應著講。)
四、小結
回頭總結詩人的心情脈絡,注明朗讀起伏節奏
(板書)
昂揚樂觀
凄涼
傷感苦悶
五、作業超市
1、背誦并默寫
2、圍繞“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內涵和現實意義寫一段話
3、課外尋找一首自己喜歡的唐詩,體會詩人情感,有感情的朗讀
八年級語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 2
教學目標:
1。能根據上下文語境解釋“棄置”“空吟”“翻似”“歌”“長”等字詞的意思。
2。能簡單地評析“用典”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能正確選擇和確認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產生認同感。
4。能有感情地背誦詩歌。
教學重點:
名句辨析:
能說出詩中名句的含義及所包含的哲理。
教學過程:
一、背景導入————劉柳貶謫
《小石潭記》是一篇著名的貶謫文學作品,其作者是誰?柳宗元有個一生最要好的朋友,也被貶官,也寫出名篇。他們在詩壇上并稱“劉柳”,他是誰?劉禹錫多次遭貶后,還遇到了同樣遭貶的白居易,后人稱他們是“劉白”,同是天涯淪落人,于是就有了本文的故事。
二、朗讀白詩————感受大意
《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你為我舉杯滿酒同飲共醉,我為你拿起筷子擊盤吟詩。可惜你寫詩才華堪稱國手也是徒然無用,命運不由人出不了頭誰都無可奈何。放眼望去處處風光你卻長守寂寞,滿朝文武個個升官你卻獨自蹉跎。我也深知你才高名重,遭遇點不幸不算什么,但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損失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三、辨體解題————朗讀探究
1。面對白居易的同情和悲嘆,劉禹錫是怎樣酬答的呢?從題目“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可見那些信息?重點字詞解析探究。酬、樂天、見、贈。
酬答,白居易,久別重逢,見: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樣,相當于“我”。闊別重逢,酒宴寫詩,白居易先贈詩,劉禹錫后酬詩。可見,這是一首酬贈詩。
2。朗讀詩歌,體會思想感情是不是悲嘆?教師范讀、學生范讀,集體朗讀。
存疑?感情基調似乎不僅僅是悲嘆,似乎與白詩不同。到底是什么呢?引出下文具體分析。
四、朗讀探究————理解詩意
1。朗讀前兩句。首聯“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承接白詩的哪句話而言?寫出了什么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二十三年折太多。
探究關鍵詞:巴山楚水、凄涼、二十三年、棄置。這兩句意思是寫作者自己被貶謫到巴山楚水這些荒涼的地區,二十三年被朝廷拋棄置放在那里。劉禹錫想改革時弊,遭到打擊,被貶到凄涼荒僻之地,其間苦楚可以想見。
首聯直抒胸臆。“凄涼地”和“棄置身”兩句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把詩人抑制已久的心酸憤懣之情表現了出來。
2。朗讀前四句。頷聯運用了哪兩個典故?請借助注釋把它找(概括)出來,并說說所表達的感情。
明確:向秀作賦的典故和王質爛柯的典故。“懷舊”句表達了對受迫害的故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悼念和對統治者的不滿;“到鄉”句抒發了詩人對歲月流逝、人事變遷的感慨。既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又表現了世態的變遷,以及回歸之后生疏而悵惘的心情。“翻似”,倒好像,有抑郁不平、憤憤不平的意思。
3。朗讀前六句。賞析頸聯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1)此聯針對白詩的哪兩句話而言?
這兩句針對白居易贈詩中“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兩句而發。
(2)如何理解此聯的字面意思?
明確:沉舟側畔,千帆競發,病樹前頭,萬木爭春。
(3)顯然,本文不是寫景詠物為目的的詩歌,“沉舟”和“病樹”指什么呢?
明確:“沉舟”和“病樹”是比喻久遭貶謫的詩人自己。那他想表達的思想是什么?請看劉禹錫的人生寫照:
【補充1】
l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沙沉。
l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l一落名宦途,浩如乘風船。
l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云睡眼開。
l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至此,劉禹錫的真正思想才顯露出來。原來白詩的意思是您長守寂寞獨自蹉跎,真令人悲嘆不已;而劉詩的意思是反過來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出開朗、豁達、樂觀、坦蕩的氣魄和襟懷。
(4)作為哲學家劉禹錫的又一個注解,此聯被后人賦予的的哲理意義是什么?
【補充2】“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劉禹錫寫給白居易的,24字標題)
明確: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展,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4。朗讀八句詩。尾聯“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針對白詩的哪兩句而言?歌一曲、暫、長的意思是什么?
明確: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此聯點明酬贈之意,同時又與友人共勉,體現出作者振作精神、頑強不屈、堅忍不拔的氣概。事實上,戰斗精神一直充盈在劉禹錫的血脈中,請看:
【補充3】《贈看花諸君子》(被貶10年后):“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他以玄都觀比當時的朝廷,巧借點綴春光的“輕薄桃花”曲筆展意,說滿朝中紅極一時的權貴都是自己被貶后才爬上去的。這首詩引得朝中權貴群起而攻之,劉禹錫再次被貶到連州去當刺史。
【補充4】《再游玄都觀》(被貶24年后):“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詩人以昂揚不屈的口吻,再次顯示了他堅持真理、堅忍不拔的精神。
5。全詩總結:白居易對劉禹錫的遭遇抱有同情和悲嘆,而本文前四句承接白詩,后四句翻出新意,表達出不同于白居易的思想。下面請選擇前后文各四句的感情基調或色彩:傷感、雄健、低沉、慷慨、昂揚、沉郁、豪放、高昂、感慨、雄渾、憤慨、哀嘆、憤懣、豪邁。
前文:傷感、低沉、沉郁、憤慨、感慨、哀嘆、憤懣
后文:雄健、慷慨、昂揚、豪放、高昂、雄渾、豪邁
五、緣情探旨——剛健有為
面對白居易的同情和勸慰,詩人劉禹錫的情感變化是沉郁中見豪放,語調變化是從低沉到高昂。這種雄渾豪邁的詩歌風格讓白居易大吃一驚,贊佩不已,你知道他稱呼劉禹錫別名是什么嗎?——“詩豪”(語文書P56)。我們嘗試用這種“沉郁中見豪放”、“從低沉到高昂”的情感和語調來朗誦詩歌。
這正是:《學習酬贈詩有感》樂天贈詩悲愁腸,夢得酬詩志昂揚,進退得失奈若何,人生需要正能量!
板書:
首聯:抒情——凄涼、棄置——辛酸憤懣
頷聯:用典——向秀作賦、王質爛柯——悲痛感嘆
頸聯:比喻——沉舟、病樹——開朗豁達
尾聯:點題——歌一曲、長精神——堅忍不拔
八年級語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 3
教學目的:
1、詩歌中表達的憤激和滄桑感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中名句所包含的新陳代謝的自然哲理,以及現在對名句的新的理解
3、對學生進行詩歌賞析的`訓練,學習寫簡單的賞析文章。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訓練體會詩歌表達的意境和深刻含義。
教學方法:朗讀、賞析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重現情景,導入新課。
敬宗寶歷二年(826)冬,劉禹錫罷和州刺史后,回歸洛陽,途經揚州,與罷蘇州刺史也回洛陽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經歷遭遇,使兩人有了共同的語言。席間,白居易把箸擊盤吟詩一首,為劉禹錫的長期被貶鳴不平。劉禹錫回憶往事,感慨萬千。
席間,白居易(略顯醉態):劉兄。你遠在巴山楚水凄涼之地,過著寂寞的生活,滿朝那么多官員,唯獨你多次被貶外任;我深知你才高名重,卻偏偏遭逢不公的對待,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來來來!你為我倒酒,我為你擊盤而歌!(邊舉杯喝酒,邊用筷子擊盤吟誦)
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劉禹錫(眼含熱淚):白兄。好久不見了。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你老了我也老了,青春年華就這樣逝去了。我在邊遠之地寂寞倒是不覺得苦啊!苦的是我滿腔熱情無處可施啊!心中可感慨萬千了。
二、解題。
酬,這里是酬謝的意思。樂天,白居易的字。對“初逢”二字,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未見過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別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哪一種理解,現在尚無定論。我個人采用的是第二種理解。“席上見贈”是對白居易的詩的回贈之說。
三、教師范讀課文,師生共同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提醒學生這首詩的節奏和韻律
八年級語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 4
教學目的:
1、詩歌中表達的憤激和滄桑感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中名句所包含的新陳代謝的自然哲理,以及現在對名句的新的理解
3、對學生進行詩歌賞析的訓練,學習寫簡單的賞析文章。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訓練體會詩歌表達的意境和深刻含義。
教學方法:朗讀、賞析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本劇表演:情景表演激趣,導入新課。
時間:早上
地點:揚州
人物:劉禹錫、白居易。(由學生們推選兩個表演出色的學生來演)
服裝和道具:報紙折的.唐朝的帽子兩頂。紙折疊的腰帶兩根;酒壺一個,酒杯兩個,盤子一個。
表演背景:(由班上一個同學來介紹):敬宗寶歷二年(826)冬,劉禹錫罷和州刺史后,回歸洛陽,途經揚州,與罷蘇州刺史也回洛陽的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經歷遭遇,使兩人有了共同的語言。席間,白居易把箸擊盤吟詩一首,為劉禹錫的長期被貶鳴不平。劉禹錫回憶往事,感慨萬千。我們表演就從這里開始。
臺詞:白居易(略顯醉態):劉兄。你遠在巴山楚水凄涼之地,過著寂寞的生活,滿朝那么多官員,唯獨你多次被貶外任;我深知你才高名重,卻偏偏遭逢不公的對待,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來來來!你為我倒酒,我為你擊盤而歌!
(邊舉杯喝酒,邊用筷子擊盤吟誦)
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劉禹錫(眼含熱淚):白兄。好久不見了。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你老了我也老了,青春年華就這樣逝去了。我在邊遠之地寂寞倒是不覺得苦啊!苦的是我滿腔熱情無處可施啊!白白在這個偏僻的地方浪費了我的青春!不過,我們還要往前走。今天我聽了白兄的一首詩,很是感慨!罷罷罷!我也吟詩一首來酬和一下。
(筷子擊盤吟誦):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感謝兩位同學的精彩表演。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詩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板書)
二、解題。
酬,這里是酬謝的意思。樂天,白居易的字。對“初逢”二字,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未見過面,初次相逢;另一是久別之后,初次相逢。到底是哪一種理解,現在尚無定論。我個人采用的是第二種理解。“席上見贈”是對白居易的詩的回贈之說。
三、放配樂音樂背景教師范讀課文,師生共同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提醒學生這首詩的節奏和韻律
八年級語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 5
教學目的:
1、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體會景物描寫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3、識記每篇文章的出處,作者及所處的年代。
4、背誦詩詞。
教學過程
解題唐敬宗寶歷二年,劉禹錫從和州返洛陽,途經揚州時,遇到了白居易。在筵席上白居易寫了一首詩贈他,他就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首詩作為答謝。
樂天是白居易的字。
朗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注意讀出節奏,感情。
1、作家作品簡介:
這首詩選自《全唐詩》,作者劉禹錫(77—842),字夢得,洛陽(現河南省洛陽)人,唐代詩人。他曾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政治改革,失敗后,一再遭貶。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劉禹錫被罷去和州刺史,北歸京師,途經揚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對劉長期遭受貶謫表示同情。劉禹錫寫了這首詩答謝他。酬,答詩。使君,是對刺史的稱呼。
2、思考:
1、詩的開頭兩句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是什么意思?
這兩句意思是寫作者自己被貶謫到巴山楚水這些荒涼的地區,二十三年就如同棄置在道旁一樣。劉禹錫想改革時弊,遭到打擊,被貶到凄涼荒僻之地。這兩句寫出了作者長期被貶的憤慨心情。
2、本文運用了典故,請同學們把它找出來。
本文有兩個典故,一個是聞笛賦,一個是爛柯人。
3、名句賞析:
①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詩人在二十余年的貶謫生活中,多次遷徙邊遠地區,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邊遠地區。在當時這些地方都是很荒僻偏遠的。
②懷舊空吟聞窗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聞笛賦”指西晉向秀所作的《思舊賦》。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滿當時掌握政權的司馬氏集團而被殺。一次向秀經過亡友嵇康的舊居,聽見鄰人吹笛,不勝悲嘆,于是寫了《思舊賦》。意思為想起當年因政治改革失敗被殺被貶的朋友,不勝懷念。“爛柯人”指晉人王質。據《述異記》王質入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便停下來觀看。等到棋局終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爛。回到村里,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此處作者以王質自比,寫自己被貶離京雖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卻有隔世之感。這兩句活用典故抒發自己長期被貶的心境。
③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沉舟”“病樹”為詩人自喻。這兩句針對白居易贈詩中“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兩句而發。白詩的意思是您是個這么有才能的人長期被貶邊遠地區,寂寞地閑望山水風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職將由誰來承擔呢?而劉詩答的意思是雖然我一人被貶遠遷,但后繼者仍大有人在。何必為我一人可惜?顯示了詩人開朗的胸懷。也有人認為這句是對比了自己的沉淪與新貴的得勢,詩人的憤激之情達到了頂點。(兩種觀點各有依據,講授時不必強求理解的一致性)
④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點明酬贈之意,同時又友人共勉。體現出作者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
本詩是劉禹錫回贈白居易的詩作,詩中曲折地表達了詩人遭受政敵打擊,長期遠貶異地的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聯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4、主題:《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通過寫自身的坎坷遭遇和無限感慨,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和進取精神。
附: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為我行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5、作業
1、完成課后相關練習
2、默寫背誦詩歌
3、關于本文的主題。本文既表現了作者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的思想感情,也表現了詩人堅定的信念和樂觀的精神。
4、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本意和比喻義是什么?
這兩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樹比喻作者自己,是抒發詩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陳代謝的哲理,使詩句具有了普通意義。后人用此句,并不和詩人原意契合,而指新生事物無比美好,社會總是向前發展。
八年級語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結合注釋解釋全文大意,并能初步體會是中蘊含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獨立思考、討論、對文章中關鍵內容的探究等過程,體會文章語言的優美和表達的精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詩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堅韌不拔的意志。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有感情地朗讀、獨立思考、討論、對文章中關鍵內容的探究等過程,體會文章語言的優美和表達的精妙。
三、教學方法
問答法、自主思考、小組討論、PPT輔助教學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應該都聽說過,詩詞在古代交際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會友送別,游遷升貶都會寫詩寫詞感懷一番,收到的人,還常常再和一首。歷史上留下了很多這樣內容的詩。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首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二)初讀感知
1.用ppt出示劉禹錫簡介如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河南洛陽人。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并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杰”,并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陋室銘》《竹枝詞》《楊柳枝詞》《烏衣巷》等名篇。(板書標題)
2. 介紹本詩的寫作背景:
此詩作于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返洛陽,二人在揚州初逢時,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詩贈與劉禹錫,劉禹錫寫此詩作答。
3.用ppt出示白居易當年所作之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4.簡單描述白詩大意。
5.初讀全詩,結合文中注釋解釋全文大意
(在巴山楚水這些凄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沉船的旁邊正有千艘船駛過,病樹的前頭卻也是萬木爭春。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
(三)深入研讀
1.我們要理解本詩的內涵及情感,就須將本詩放在特定的背景中去理解。那么我們對比白詩,來看看劉詩第一聯為什么要這樣寫?
(劉禹錫這首是酬答詩,接過白居易詩的話頭,寫自己謫居在巴楚荒地,已經二十三年了。一來一往,有唱有和,顯出朋友之間推心置腹的親切關系。)
2.第二段有什么典故?暗含了怎樣的'情感?
(“聞笛賦”西晉向秀嵇康是好朋友,嵇康被殺后,向秀路過嵇康的家鄉,聽到有人吹笛,悲從中來,作出《思舊賦》;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的路上偶遇兩童子下棋,就在一旁觀看,童子下完棋后,斧頭已經腐爛,王質下山后發現已過百年,同輩人皆已故去。此兩句表明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又暗示了世態的變遷,抒發回歸之后物是人非,生疏惆悵的心情。)
3.本詩的第三聯是千古名句,請同學們對比兩首詩品析一下這兩句。
(白詩中“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是說同輩的人都升遷了,只有你在荒涼的地方寂寞地虛度了年華。為劉禹錫抱不平。對此,劉禹錫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來酬答。以沉舟、病樹自喻,略有惆悵,又相當達觀。反而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感到不平,對世事變遷和宦海沉浮,表現出豁達的襟懷。此外,因為這兩句詩形象生動,今日常被人引用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4.第四聯質樸清新平實,這兩句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因第三聯傷感低沉的情調,第四聯便順勢點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題意。詩人也沒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筆鋒一轉,又相互勸慰,相互鼓勵了。表明作者對生活并未完全喪失信心。詩中雖然感慨很深,但讀來給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卻是振奮。)
(四)鞏固提高
我們學過的詩中,常常蘊含一些人生的哲理,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過或者你聽說過哪些類似的詩句?簡述說明了哪些道理?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由《游山西村》等等)
(五)小結作業
小結:回顧全文生重點詞句及大意。情感升華: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 九,可與人言無二三。遇到挫折后,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嘆息抱怨,而是勇敢豁達地繼續生活下去
作業:課下請學生選擇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寫一段200字左右的賞析。下節課點評。
五、板書設計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首聯 唱和
頷聯 用典
頸聯 達觀
尾聯 振奮
八年級語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 7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理解詩人的情感,感受詩歌的情感美和意境美。
2、品析詩歌,感受詩人百折不撓的樂觀精神和偉大品格。
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理解詩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
感受詩人百折不撓的樂觀精神和偉大人格。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簡介詩歌寫作背景。
1、談話:今天我們要學習劉禹錫的一首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借此來認識一下這位不服輸不言敗執著而又樂觀的一代詩豪。
2、學生讀注解,介紹本詩創作背景
劉禹錫曾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政治改革——永貞革新。失敗后,一再遭貶。寶歷二年(826年)冬,劉禹錫在和州刺史(刺史是唐朝對州最高長官的稱呼,相當于太守)任期滿,被召回京。返回洛陽途中,經過揚州,與蘇州刺史任滿罷職也回洛陽的白居易相逢。
兩人才華橫溢,經歷相似(被貶),他鄉相逢,格外興奮。在相逢后的一次酒席上,兩人詩詞唱和(席間唱和、相互酬答,是當時文人慣例的雅興和禮節)。白居易寫了《醉贈劉二十八使君》一詩贈給劉禹錫,對他長期被貶表示同情。劉禹錫讀后便寫了《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來酬答白居易。
二、指導朗讀。
1、學生自讀(要求:讀注解,圈點勾畫自己已讀懂或未讀懂的內容)
2、教師范讀。學生聽讀老師朗讀的語調和情緒。
3、生齊讀師領讀全詩。
4、學生自讀這首詩,然后指名讀。
三、結合誦讀,體會詩人感情。
1、朗讀全詩,找到關鍵詞,說說詩人的處境。
凄涼地棄置身
2、試揣摩詩人此時的情感
凄涼:詩人參與改革,本是為國為民,誰料卻被貶到這荒涼的地方,心中自然感到抑郁悲涼。凄涼的不是“巴山楚水”這個地方,而是詩人的內心。
棄置:詩人這一被貶就是整整的二十三年,人生又有幾個這樣的二十三年啊?最可能有所作為的一段大好時光就這樣虛度了,詩人感覺自己就像被朝廷拋棄了一樣,內心中的酸楚與痛苦簡直無法言傳。
3、在這漫長的二十三年中,詩人是怎樣度過的呢?詩人內心的情感又如何呢?懷舊空吟
空:詩人“懷舊”應該是懷念當初一同參與改革的舊友,可自己身處“巴山楚水”,又怎能與舊友相見,再三吟誦《思舊賦》又有何用?更何況這些舊友多受到迫害,很多已不在人世。一個“空”,隱含了詩人內心的無奈和對統治者迫害舊友的不滿。
4、無數個漫漫長夜,詩人思緒萬千。二十三年的離別,二十三年后重回故鄉,等待他的是什么呢?
翻:回到家鄉,本應該倍感親切,家鄉的人與物都是自己一生的.眷戀啊。可二十三年的別離,家鄉變化太大了,已經無人相識。“翻”在這應該是“卻”的意思,寫出了自己回到家鄉恍如隔世的感覺,暗示自己被貶時間之長,這其中同樣滿含著的是酸楚與痛苦啊。
談話拓展:物是人非啊!這不由得讓我們想到賀知章的詩《回鄉偶書》(展示比較)
5、朗讀前四句,讀出詩人心中的感情。(突出“凄涼”“棄置”“空”“翻”)
6、詩人的遭遇,引起了朋友的不平,白居易在酒酣耳熱之際擊盤而歌。(展示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7、指導學生誦讀后四句詩,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引導學生發現:由沉郁到昂揚)通過誦讀表現出來。
8、深入體會“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句,感受詩人豁達樂觀的胸懷。此時的詩人想到了什么?
“寄浮游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茫茫宇宙間,你我只不過是一蚍蜉而已,我劉夢得今日雖已是“沉舟病樹”,可我之后,依舊千帆競發,萬物爭春啊!一個為國家前途而遭受不白之貶長達二十幾年的人,還能淡定的說出這般理智的話,可見其內心是多么的強大多么頑強!多么的積極和樂觀。后人對這一千古名句推崇備至,一是詩句中包含著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更重要的是他內心的豁達樂觀和不屈不撓不怕打擊的倔強意志。
9、《酬樂天詠老見示》: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不要說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呢!這里詩人用一個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種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意思是說:不要說日到桑榆已是晚景了,而撒出的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呢!這里詩人用一個令人神往的深情比喻,托出了一種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10、帶有感情的再讀后四句詩。
11、再讀完整的詩。引導學生注意詩中詩人情感的變化;前四句要讀的沉郁艱澀,后四句要讀的昂揚樂觀。
四、總結歸納。
劉禹錫通過這首詩感慨世事滄桑,抒發了被貶的悲憤,又表現了詩人對仕宦升沉、世事變遷的豁達襟懷。表現出劉禹錫對未來充滿信心,奮發昂揚地重新投入新生活的熱情,體現了劉禹錫歷經磨難而百折不撓的樂觀精神。這就是劉禹錫。
五、試背整首詩,結束本課學習。
板書設計: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凄涼千帆過
棄置萬木春
空歌一曲
翻長精神
憤懣凄苦豁達樂觀
八年級語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 8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詞。
2、了解詩人。
3、把握詩歌的內容及其思想感情。
4、感受詩歌的藝術魅力,認識詩人細膩、豐富的感情體驗。
教學重點:
1、朗讀并背誦。
2、把握詩歌的內容及其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鑒賞詩歌
教學方法:講授法、自主學習法、討論法、任務驅動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詩人以詩傳情,以詩言志,今天我們來學習劉禹錫的作品。
二、作家作品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作品集為《劉賓客集》
三、復習詩歌鑒賞方法
1、賞意象(描繪了什么?)
2、抓特點(怎么描繪的?)
3、賞語言(品味關鍵詞,抓寫作手法。)
4、體會詩中的意境和詩人情感。
四、寫作背景
劉禹錫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改革,失敗后被貶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應召回京。冬天途經揚州,與同樣被貶的白居易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一首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相贈:“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在詩中,白居易對劉禹錫被貶謫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劉禹錫寫了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回贈白居易。
五、朗讀課文
1、聽讀課文。
2、全班齊讀課文。
六、學習詩歌。
(1)注釋。
(2)譯文
61548;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翻譯:
61548;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翻譯:
61548;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翻譯:
61548;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翻譯:
(3)賞析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顯示自己對世事變遷和仕宦升沉的豁達襟懷,表現了詩人的堅定信念和樂觀精神,同時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劉禹錫這首酬答詩,接過白居易詩的話頭,著重抒寫這特定環境中自己的感情。白的贈詩中,白居易對劉禹錫的遭遇無限感慨,最后兩句說:“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一方面感嘆劉禹錫的不幸命運,另一方面又稱贊了劉禹錫的才氣與名望。這兩句詩,在同情之中又包含著贊美,顯得十分委婉。因為白居易在詩的末尾說到二十三年,所以劉禹錫在詩的開頭就接著說:“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自己謫居在巴山楚水這荒涼的地區,算來已經二十三年了。一來一往,顯出朋友之間推心置腹的親切關系。
接著,詩人很自然地發出感慨道:“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說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聞笛賦”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質爛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又表現了世態的變遷,以及回歸之后生疏而悵惘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
白居易的贈詩中有“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這樣兩句,意思是說同輩的人都升遷了,只有你在荒涼的地方寂寞地虛度了年華,頗為劉禹錫抱不平。對此,劉禹錫在酬詩中寫道:“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沉舟側畔,有千帆競發;病樹前頭,正萬木皆春。他從白詩中翻出這二句,反而勸慰白居易不必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憂傷,對世事的變遷和仕宦的升沉,表現出豁達的襟懷。這兩句詩意又和白詩“命壓人頭不奈何”、“亦知合被才名折”相呼應,但其思想境界要比白詩高,意義也深刻得多了。二十三年的貶謫生活,并沒有使他消沉頹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詩里所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猶滿天。”他這棵病樹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為這兩句詩形象生動,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賦予它以新的意義,說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正因為“沉舟”這一聯詩突然振起,一變前面傷感低沉的情調,尾聯便順勢而下,寫道:“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點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題意。詩人也沒有一味消沉下去,他筆鋒一轉,又相互勸慰,相互鼓勵了。他對生活并未完全喪失信心。詩中雖然感慨很深,但讀來給人的'感受并不是消沉,相反卻是振奮。
總體來說,詩的首聯以傷感低沉的情調,回顧了詩人的貶謫生活。頷聯,借用典故暗示詩人被貶時間之長,表達了世態的變遷以及回歸以后人事生疏而悵惘的心情。頸聯是全詩感情升華之處,也是傳誦千古的警句。詩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樹”,意思是自己雖屢遭貶低,新人輩出,卻也令人欣慰,表現出他豁達的胸襟。尾聯順勢點明了酬答的題意,表達了詩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堅韌不拔的意志。
(4)思想內容
詩人被貶回來后心情惆悵,但并沒有沉淪,他襟懷豁達,同時又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
七、課堂總結。
八、布置作業。
1、練習冊。
2、背誦默寫全文。
八年級語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 9
教材分析:
劉禹錫是唐朝文學家、詩人、哲學家、政治家,他的七律《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盡管是初一年級的閱讀課文,卻是初三年級的中考默寫篇目,也是鑒賞篇目。也就是說從應試的角度看,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結合本單元剛剛學習過白居易的《詩二首》,和下一單元即將學習的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再結合劉禹錫、白居易以及柳宗元這三位好友的共同遭遇,我們不禁會思考:為什么有才華,為民請命的古代文人常常會遭到貶謫的命運,他們是如何面對這種人生打擊的。
本首詩歌的教學,既要符合本單元的要求,即讀讀背背,賞析詩歌的意思,還想通過介紹劉禹錫個人的際遇、與兩位好友的關系、三人相似的人生經歷,來引發學生思考,并感受像劉禹錫這類的古代文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撓,曠達開朗,奮發自勵的情懷。
教學目的:
1、背誦詩歌,理解詩歌的內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2、體會詩中名句所包含的新陳代謝的自然哲理,以及現在對名句的新的理解;
3、懂得古代文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撓,曠達開朗,奮發自勵的情懷。
教學重點:
背誦詩歌,理解詩歌的內容。
教學方法:
朗讀、賞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詩人的別號:
李白:詩仙(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杜甫:詩圣(露成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白居易:詩魔(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白居易寫詩刻苦成魔一般,當時的人們稱他“詩魔”。詩人間也有互送別稱的,白居易就曾送人“詩豪”的別稱。)
提問:詩豪是誰呢?(劉禹錫)
2、劉禹錫的簡介:(先讓學生說說所知道的情況)
陋室主人劉禹錫:
中唐詩人,洛陽人,文學家、詩人、哲學家、政治家,字夢得,晚年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被白居易稱為“詩豪”。于詩與白居易合稱為“劉白”,二人唱和詩結集為《劉白唱和集》。于文與柳宗元合稱為“劉柳”。作品有《劉賓客集》《劉夢得文集》。
二、釋題。
白居易和劉禹錫同朝為官,相互認識么?關系如何?(學生根據詩歌題目回答)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板書):
酬:答謝,這里指以詩回贈。樂天:白居易的字。見: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樣。如:見諒,見教。見贈:白居易贈送給劉禹錫的詩作。即:酬謝白居易在揚州初逢時的席上贈送給我的詩作。
(PPT出示白居易的贈詩)
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這四句詩,對劉禹錫二十三年的坎坷遭遇,表示了無限感慨和不平——你遠在邊遠之地,過著寂寞的生活,滿朝那么多官員,唯獨你多次被貶外任;我深知你才高名重,卻偏偏遭逢不公的對待,這二十三年,你失去的太多了。怨憤與對友人的同情溢于言表,見其直率與坦誠,亦見其與劉禹錫友情之深厚。
唐敬宗寶歷二年(827年),劉禹錫罷和州刺史任回洛陽,途中在揚州遇見了從蘇州刺史任上回洛陽的白居易。兩位詩友闊別多年后初次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賦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相贈,對劉長期遭受貶謫表示同情。劉禹錫排行二十八,“使君”是對州郡長官的尊稱,因此白居易稱劉為“劉二十八使君”。劉禹錫也寫下了一首詩作為酬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回贈之作《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三、指導朗讀詩歌。
1.學生聽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要求聽準字音,把握誦讀節奏。
2、自由誦讀詩歌,根據自己對詩文的理解,初步了解詩人的經歷。
四、指導理解賞析。
首聯,第一、二句:“巴山楚水”:泛指今四川省一帶,這里指詩人的貶居之地。棄置身:棄置,拋棄,這里指被貶官離京。棄置身,被拋棄的人。三字表達了詩人對自己被朝廷冷落的不滿。詩一開頭回首往事,抒發感慨。
(板書:首聯回首往事,抒發感慨)
永貞元年(805),王叔文革新失敗被殺,劉禹錫被貶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古代屬楚國,多水)司馬。815年曾被招回長安,因游玄都觀看桃花作《戲贈看花諸君子》詩譏刺權貴,又被貶為連州(在今廣東省西北部)刺史,后又轉任夔州(今重慶奉節縣,古代屬巴國,多山)、和州刺史。二十三年:作者從805年被朝廷貶職,到827年重新回京任職,其間共二十三年。回想二十多年來兩度遭貶,一直在遠離京城的荒僻之地為官,心中感慨萬端。
在遭貶謫的日子里,詩人的心態如何,生活狀態怎樣?
(PPT出示)
戲贈看花諸君子
唐劉禹錫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頷聯:第三、四句:懷舊:懷念老朋友。聞笛賦:指晉人向秀所作《思舊賦》。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滿當時掌握政權的司馬氏集團而被殺。一次向秀經過亡友嵇康、呂安的'舊居,聽見鄰人吹笛,不勝悲嘆,于是寫了《思舊賦》。詩人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來,許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誦“聞笛賦”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來恍如隔世,覺得人事全非,不再是舊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質爛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貶謫時間的長久,又表現了世態的變遷,以及回歸之后生疏而悵惘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
(板書:頷聯運用典故,世事變遷)
了解白居易、劉禹錫、柳宗元三人的經歷:
白居易:(772~846),800年29歲時與元稹同中進士,815年被貶謫為被貶為江州司馬。后任杭州刺史,晚年任太子賓客,太子太傅。
劉禹錫:(772-842),與柳宗元同年中進士,805被貶朗州司馬,晚年(827)回到洛陽,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
柳宗元:(773—819),793年20歲中進士,805年貶邵州刺史,又出為柳州刺史。
頸聯:第五、六句:表達的思想感情頗為曲折復雜。針對白居易的同情和嘆惋,詩人吟出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嘆息,說自己已如“沉舟”、“病樹”,只好看著別人紛紛在仕途上奔忙,不必為自己的的“寂寞”、“蹉跎”介懷,以此來寬慰白居易。
人教版:“以‘沉舟’‘病樹’作為反襯,描繪出千帆競發、萬木爭春的富于生機的景象,表現了詩人對仕宦升沉、世事變遷的豁達襟懷。”
“千帆”和“萬木”則比喻在他貶謫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貴們。這一聯本是劉禹錫感嘆身世的憤激之語。
原意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樹木的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運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展,蘊涵哲理。現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板書:頸聯千古名句,表達胸襟)
(PPT出示)
白居易: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柳宗元:“雖萬受擯棄,不更乎其內。”
劉禹錫:
再游玄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尾聯:第七、八句:正因為“沉舟”這一聯詩突然振起,一變前面傷感低沉的情調,尾聯便順勢而下,寫道:“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點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題意。意思是說,今天聽了你的詩歌不勝感慨,暫且借酒來振奮精神吧!劉禹錫在朋友的熱情關懷下,表示要振作起來,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現出堅韌不拔的意志。詩情起伏跌宕,沉郁中見豪放,是酬贈詩中優秀之作。(板書:尾聯點睛之筆,表達意志)
四、為民請命的古代文人常常會遭到貶謫的命運,他們是如何面對這種人生打擊的?
屢遭打擊而始終不屈。有著在逆境中不屈不撓,曠達開朗,奮發自勵的情懷。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多遍,背誦出來,當堂默寫。
六、小結。
詩中運用了層層遞進的手法,首聯自敘被貶的遭遇,為全詩定下基調,頷聯悼念戰友,自己回故鄉的情景,使憤激之情更進一步深化,頸聯把自己的沉淪和新貴們的得勢進行對比,使自己的憤激之情達到了頂點,尾聯急轉直下,以自勉、自勵來結束全詩。全詩言簡意深,憤激而不淺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悵而不頹廢,堪稱劉禹錫的代表作品。
七、作業。
(1)抄寫并默寫這首詩。
(2)完成校編配套練習。
八年級語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 10
教學目的要求:
1.反復誦讀,理解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哲理。
2.聯系學過的送別詩,進行比較鑒賞。
3.背誦、默寫這首詩。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教學目的要求1、3
難點:教學目的要求2
教學課時數:
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導入課文
背誦《贈汪倫》、《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導入
二、學生自由讀古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三、說說讀這首詩的初步感受。
四、講解古詩《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從詩的標題看,這是劉禹錫寫給白居易的回贈之作。兩位詩友闊別多年后在揚州初次相逢,白于筵席上贈詩相贈,
劉乃作此酬答。詩中曲折地表達了詩人遭受政敵打擊,長期遠貶異地的憤慨不平的心情。
詩的開頭一、二句回首往事,抒發感慨。
三、 四句用兩個典故表達回歸之后的感受。
五、六句以“沉舟”“病樹”自比,固然感到憂傷,卻又相當達觀。
末兩句點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題意。
五、小結
在這首詩里,詩人抒寫長期貶居生活的艱辛和對世事滄桑、親朋凋零的傷感,含蓄地表達了內心的不平。但詩人并未
因此消沉下去,而是振作精神面向未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聯,以生動的.藝術形象,表現出積極
進取的人生態度,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
六、學生背誦學過的送別詩。
簡要說說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異同。
七、當堂背誦、默寫這首詩。
【八年級語文《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教案】相關文章: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古詩及賞析03-11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原文及賞析10-18
二上語文《贈汪倫》教學設計及反思08-08
八年級語文上《泰山日出》教案08-15
八年級語文上《草》教案設計08-20
八年級語文上《日出》教案設計08-20
八年級語文上《云海》教案設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