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日月明》教學反思(精選18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么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日月明》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1
《日月明》一課包含13個生字和一篇提示會意字構字特點的小韻文及三個會寫字,既要使學生把韻文讀得朗朗上口,又要使學生興趣盎然地認字,還要工整的寫字,可以說并非易事。學習本課前,我根據文本特點、學生實際情況、課標要求將課文學習目標設定為: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在熟讀課文的同時認識13個生字。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同時我將本課的重點和難點預設如下:
1、教學重點: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2、教學難點: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初步感知會意字的構字特點。
為了設計好這節課,我設計了以“明、鮮”兩字引路,學生合作學習其它會意字的思路。我出示“日”“月”的圖畫,而后出現“明”時,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他們有的說“明”是由“日”和“月”組成的;有的說“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緊接著我出示了“鮮”字,問他們“看到它,你又發現了什么?”時,學生們有的說:“魚肉很好吃,羊肉也很好吃。”有的還說:“魚肉、羊肉都很有營養”。他們主動的.學習,帶給我驚喜。當同桌合作學習完之后就是集體反饋交流,你發現了什么秘密?由扶到放的這一過程,由于我沒有做好恰當的鋪墊,導致學生在合作學習之后集體反饋環節學習其他會意字時產生了困難。
1、模模糊糊的知道前面幾個字的字形相加就是最后一個的字形了。
2、對于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前面的字形的意思的組合就是最后一個字的意思,基本上沒有領會。
這時我立馬補上,帶領孩子一起理解。如教到“田力男”時,我告訴孩子們,古時候男人們都在田里耕種,女人則在家紡織,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很多男孩子驕傲地說:“男人力氣比女人大,所以男人就在田里干活。”我笑笑說:“那平時班上有體力活,我們的男孩子就要多出力哦。”一陣歡笑;教到“滅”字時,平時最調皮的任意提問:“老師,滅火要用水,為什么上邊不是‘水’字呀?。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我馬上給同學們看滅的來歷,圖片上可以看出是拿一床棉滅火和一根樹枝滅火,這平鋪的棉絮和樹枝就像是火字上面的“一”。
通過反復的炒“回鍋肉”,學生基本上理解到了會意字的構字特點。而課后雙橫線中的13個生字已無需課后去單獨集中想辦法識記了,課文學完后,我采取了開火車的方法,復習鞏固所學生字。
最后,我把《日月明》中的會意字和《口耳目》中的象形字做了對比復習。把語文本體性的知識,連成網絡鏈。
反思這節課的教學,首先,在識字過程中,可以適當滲透些識字知識與識字方法,漢字中有大量的會意字,讓學生掌握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對于初步培養學生獨立識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教生字時一定要將字音、字形與字義結合起來教。這樣,學生就能很快認識并運用這些字,并能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學生產生濃厚的識字興趣,他們才會到生活中去主動識字,把所學字運用到生活中去,從而培養了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其次,我感受到我的語言是不夠兒童化的,教學語文顯得僵硬呆板。環節之間的過度也不自然。致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直提不起來。
第三,心理學家奧托指出:“我們所有的人都有驚人的創造力。”作為教師要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想,去問,去說,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和興趣。雖然認識到了這一點,但是我的引導卻不夠,特別是由扶到放的這一合作學習的銜接鋪墊,我做得不夠好,才會使學生后面的學習產生困難。
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感受到了對于年輕教師的語文教學而言,是師生相互緊密聯系,相互促進的。學生出現新問題,帶領老師前去學習,去探索,去解決,老師又把自己所學傳授給孩子。而不是單方面的老師教給學生知識。
于我而言,語文教學之路曲折而蜿蜒,還有很多的地方需要改進。但是,我相信,前進的方向是光明的??
《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2
《日月明》是一篇識字韻文,它通過韻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韻文的詞串壓韻,讀起來瑯瑯上口,便于誦讀記憶。
我在教學此課時,我利用了課件,讓學生觀察課件中的圖片,明白“日與月合起來是明”,然后進行識字方法的指導,學生掌握得蠻快的,于是我利用動作、語言描述、動畫課件演示,生活情景創設等手段加強漢字與客觀事物的聯系,提高了識字的效率,同時,也保持了孩子識字的.興趣。
還根據課件的引導,讓學生看圖猜字,學生興趣很濃,教學效果也蠻好,還進行了課外拓展,學生積累的生字蠻多的,例:三石磊,三金鑫,人云會等等。說明孩子已經掌握了識字的方法。對以后孩子的識字又多了一個識字的方法。
《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3
王云樹《日月明》一課共有13個生字,其中11個生字是會意字,所編排的韻文也朗朗上口,易讀易記,所以在備課時我個人認為學習會很容易的。但在實際上課時,學生的表現距離我預期的效果有很大差距。細分析,以下幾點值得反思:
首先,因為本課都是一些會意字,在備課時認為學生借助韻文在讀書過程中就能明白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所以對于本課的生字并沒有進行詳細的`講解高估了學生的實際水平。
其次,在處理本課生字上與以往相比過于倉促,學生認讀時間短、形式單一,以至于拿出某個生字,還有部分學生不認識。
鑒于以上不足,再來教學這樣的會意字,我會做好以下工作:
1、首先結合韻文讓學生明白會意字的構字特點,:以“明”為例,先引導學生了解“日”、“月”所表達的事物,再進一步引導太陽也好,月亮也好,它們都會發光,給人帶來光明,所以這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就成了“明”。
2、結合漢字字形“表意”的特點進行教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會意字最大的特點就是字形表意,例如:“休”字,一人靠在樹上歇歇腳,就是“休”字。聯系字義識記和分辨字形這種方法比較簡便,經過一段時間的示范引導,學生就能基本掌握。學生掌握了這種方法,他們就能自主識字,提高識字能力。
3、拓展延伸。漢字是非常有意思的,但對孩子來說,卻是非常抽象的,如何將抽象的字符變得有意思起來,在結合漢字的構字特點、
基本規律的同時,增強識記的趣味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日月明》這一課,學完文中的會意字,還可以拓展想一想:自己認識的、熟悉的還有哪些類似的字。如:三口品,三日晶等等。
識字教學對于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不容易,對老師來說更是一個挑戰,在教學中,只有不斷反思,才能找準突破口,帶領學生扎扎實實識字,掌握有效的識字方法。
《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4
一、教學優點
1。運用了多樣的識字方法。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題。課堂上,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獨立、合作探討學習方式,并通過一些“小老師領讀、闖關游戲、借助圖片猜字”等提高孩子的興趣,形成人人都想要參加的局面。
2。結合識字和課文。本課的主要重點就是識字,但生字和文章又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把生字和文章結合起來,讓學生自己把兒歌引導出來,最后用多種形式反復誦讀,學生便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下讀得順、記得牢。
二、不足的地方
1。卡片的利用不夠充分,孩子初步認識時拼的不太好,可是在學完這課后,還有一些時間,可是讓孩子們再重復拼一拼,效果會更好,整個課堂也會更完整一些。
2。在課堂的`結尾有拓展的內容可以讓孩子把這些內容再加到課文中,或讓孩子自己發現字形的變化,孩子的興趣會更高。
三、改進的措施
以后會不斷地學習和努力,也會不斷地探索,爭取上出一堂更完美的課。
《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5
中國的漢字非常有意思,很多都是由兩個字合起來的,本篇課文就根據漢字構字規律所編寫的一首非常有趣的兒歌,讀來朗朗上口。在教學設計中,我們必須徹底摒棄單調的認讀、繁瑣的分析,巧妙地借助教材這一載體,精心設計多種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朗讀中自主識字,在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
(一)創設情境愉悅識字《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識字寫字”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因此,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要力求做到入情入境,牢牢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征,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在實際教學中,我通過看圖、游戲等一系列識字活動,讓學生在寬松、自然的狀態下進入情境,進入課文,去發現構字規律,掌握漢字結構,從而感悟漢字文化,積累語言文字。
(二)以讀為本讀中感悟閱讀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中,我讓學生直接面對文本,主動地去讀,讀準生字、讀通課文、讀懂意思;興致勃勃地去讀,讀出情感。以達到在多種形式的反復朗讀中認識漢字,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三)小組交流合作探究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堂上,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以獨立或隨機組合的方式組成學習小組,選擇自己已經知道或者含糊不清的一些生字的意思,在小伙伴中進行交流,形成人人爭當小老師的局面。這樣,同學之間互幫互學,深化了對知識的認識;大膽交流,提高了交往能力。他們的團體合作意識被調動起來了,從而充分體驗合作的愉快。
(四)提煉生活仿作創新提煉生活,想象模仿,是實現學生與文本對話的.保證。教學《日月明》之前,我引導學生當一回“小小調查員”,通過電腦、電視、畫報、兒歌等多種途徑去了解漢字的特點,讓他們在學習課文之前,就對課文內容有個初步的了解,巧妙地架設起文本與生活的橋梁。在教學《日月明》時,我以課文為憑借,由淺入深地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識字經驗,模仿課文中的句式,進行語文訓練,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豐富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開啟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靈活地處理教材,能較好地拓展語文教學的空間,有利于讓學生在廣闊的生活中學語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在努力實踐著讓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也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6
識字二第四課《日月明》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喜愛,并掌握一些識記漢字的方法。
備課時,我考慮到本課課文沒有情節,不知學生會不會感到枯燥?雖然課文短小、瑯瑯上口,但是學生會不會掌握后就對他不感興趣了?要怎樣使學生在課堂上不僅對課文感興趣,并能主動地學習,更能以課文為磚,拋磚引玉,激發學生喜歡識字,在課外更主動地學習漢字。
于是我設計了教學過程:
我先出示字卡日、月、魚、羊、小、土、大等已學過的獨體字。然后,我把字卡日月拿在手上,故作驕傲地說:我能把這兩個字合成一個字。我故意拖長聲音,靈活的學生馬上接上:明!我因勢利導:明是什么意思呢?是光明的`意思,太陽和月亮都有光亮,合起來就是明。我表揚這位學生,并乘機激勵學生自主要求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其余的內容。于是我放手讓學生小組學習,我到各小組中指導,和他們一起討論。
匯報時,鈺欣搶先舉手:老師我知道一就像一張浸水的被子,蓋在火上,火就滅了。他還運用了消防知識。有的說:手放在眼上就是看。還把手放在眼前,邊說邊比劃著。大家七嘴八舌地將這把自己想到地說出來,唯獨沒人說休字。我因勢利導:人干活累了,靠在樹邊在干什么?休息!大家不約而同地說。哲宇舉手說:老師,我發現了一個秘密。明是左右結構,塵是上下結構。我乘機表揚了他:哲宇真聰明,能積極動腦筋,發現了別人沒發現的秘密。并擁抱了他,學生們羨慕不已,又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創新意識、認真觀察品質的教育。
這節課上得很輕松,我基本上是在做一個旁觀者,只是時不時給學生們點撥一下。課堂主要交給了學習的主人學生們,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體現了輕松愉快、自主探知。
《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7
《日月明》這一課,節奏明快,音韻和諧,這篇短短的韻文,揭示了會意字的構字特點,讓人隱約感受到中國人造字的智慧。本節課要求學生會認的生字比較多,但是這些生字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屬于會意字。因此,在教學時我也緊扣這一主題,舍棄了以往單調的認讀、繁瑣的分析,力求在一系列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引領學生自主探究到會意字的特點,進而識記生字,提高識字效率。
一、“明”字鋪路,引領學生初步感知會意字特點
教學片斷:
師:(課件出示發光的日、月圖片)這是什么?
生:太陽和月亮。
師:也就是“日”和“月”。同學們,你們能不能說說,你們看到的日和月都是怎么樣的呀?可以看著圖片說說。
生:很亮,會發光的。
師:真會觀察!是呀,太陽給大地帶來光明,晚上,月亮反射太陽的光亮也給大地帶來了光明。那日和月在一起會怎么樣呀?
生:更加明亮了!
師:是呀,他們倆在一起就更明亮了!所以“日”和“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新字,那就是“明”,誰能猜猜這是什么意思?
生:應該是明亮、光明的意思吧。
師:你很會思考,看到了光明的日和月,我們馬上就能聯想到“明”的意思。
在我們學過的漢字中,有許多字是由兩個或幾個漢字組成的,有趣的是它的意思就是由這幾個漢字意思的組合,這樣的漢字有個名字——會意字。今天我們就要去學習許多這樣的字。現在請你打開書自己讀讀。注意讀準字音!
在本節課中,13個要求會認的生字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屬于會意字,而如果單純的對孩子講述什么是會意字,相信不少學生會存在理解與認知上的困難,因此本節課,我打算先進行“明”字的'教學,“扶”著學生在引導中逐漸發現和感受到“明”字會意的特點,由此來引路。
在導入時,我先出示“日”“月”的圖畫,并伴隨發光的效果,使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讓他們直觀的感受到這兩物會發亮發光,帶給大地光明,然后順勢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的特點,有了前面的圖片感知,學生一下子就能說出。而后,我出示“明”這個字,學生也馬上能將他們的發現表達出來,他們有的說“明”是由“日”和“月”組成的;有的說“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從孩子們的回答中,我知道,他們已經感知到了“明”的意思,初步領略到了此類漢字表意的特點,然后我順勢告訴孩子們,這樣的字就稱為會意字。因為有了前面對“明”字的感知作鋪墊,孩子們對“會意字”的理解有了共同的起點,理解起來應該也不至于那么抽象。這樣,我想比一上課就跟孩子們說,“今天要學習會意字”的方式更加自然。
二、字謎游戲,鼓勵學生自主中識記生字
教學片斷:
師:在讀課文時,你發現了什么?先在小組里說一說。
小結:是呀,大家看,這篇課文很有意思,在你讀課文的同時,其實里面一些字的字形你就記住了,現在請你再認真的讀一遍課文,等下我們進行“猜字謎”的游戲。
生:自讀課文。
師:看看圖,猜猜這是什么字,并且請你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1、識記“鮮”:
師:點擊出示魚和羊的圖片,學生猜猜是什么字。
生:這個是“鮮”字,這個字里面有一個魚字和一個羊字,因為魚(肉)和羊(肉)味道都很鮮美,所以我猜它念“鮮”。
師:(激動)你根據鮮字的組成來記住這個字的,這真是一個記住會意字的好辦法!
2、識記本課其余的會意字
無論是何種教學,對學生的教育都應該是一個“扶”到“放”的過程。通過一個會意字“明”的學習,預計孩子們對會意字已經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感受,緊接著,我利用一個“猜字謎”的環節,通過游戲這種新穎有趣的載體,放手讓孩子們去學習,鼓勵他們自主思考,自主發現,進一步感知會意字的特點,同時記住這些生字。
在這一環節中,孩子們的表現也讓我欣喜,我發現,很多孩子會主動去思考了。比如,教學“鮮”時,我出示了一條魚和一頭羊,讓學生猜字,同時說說字的意思,一個孩子立馬說出了:“這個字里面有一個魚字和一個羊字,因為魚(肉)和羊(肉)味道都很鮮美,所以我猜它念“鮮”。”表述的具體而完整,措辭恰當,并且富有邏輯性。我對孩子的的發言贊揚了一番,也以此鼓勵其他孩子也能學著他的樣子說一說。再如教到“田力男”時,我告訴孩子們:“古時候一般男人們都在田里耕種,你們知道是為什么嗎?”很多男孩子驕傲地說:“男人力氣比女人大,所以男人就在田里干活。”學生聯系他們已有的生活體驗,說的頭頭是道、不亦樂乎,在融洽的對話中,也達到了識記生字的目的。
不足:“扶”和“放”梯度性體現的不夠明顯,放手的不夠,游戲環節還是有較為明顯的牽引性。游戲環節,讓孩子猜字謎,都是先出示圖片,如上面一個滅火器,下面一團火,讓學生猜猜是什么字,并說說理由。其實,這樣的方式還是從會意字的構成方面給了學生太多提示,學生說原因,也很容易能夠說出來,“放”得不明顯。
其實,我想猜字謎環節是否可以作為“扶”和“放”的過渡階段。字謎可以猜,但不用全猜,適當的猜幾個,起到提點學生去關注字的構成的作用,接著,可以適當總結學法,并以此激發學生去學習其他生字,如:“剛剛的游戲中,同學們通過觀察生字的構成,聯想到這個字的意思,接著猜出這個生字,這是一個好方法。如果我們反一反,老師直接把字告訴你,你能不能用剛剛的方法,說一說它的意思呢?”
直接出示生字,再說說意思,其實就是引導學生從字的構成上感知字義,如果沒有前面游戲環節做鋪墊,學生也許不會主動去觀察字的構成。這樣,游戲環節的設置也就起到了作用,成為了“扶”和“放”的過渡橋梁,而且學生識字的自主能動性也能體現的更加明顯。
《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8
教材說明中,告訴我們:《日月明》是一篇根據會意字構字規律編排的識字課文。“日月明,田力男,小大尖,小土塵……”,通過朗朗上口的短句,揭示了會意字的構字特點,學生在誦讀中可以感受到漢字構字的有趣,進而激發起更大的識字熱情。另外課文節奏明快,音韻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易于誦讀記憶。前四句采用三字一頓的形式,后兩句是五字句式,進一步詮釋“眾、林”等字的構字含義,揭示了“團結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的主題。
依據以上教材說明,我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便于學生識字記憶,我采用了比較傳統的識字方法,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讓學生先認字,不會的就拼讀音節,這樣學生很快就認識了所有的生字。我再采用多種形式的讀:指名讀、齊讀、開火車讀,以加深記憶。等學生們都認識了這些字以后,我讓學生找找這些字有什么特點,有的小朋友很聰明的,很快就發現了很多字都是由兩個簡單的`字合起來的,或有三個簡單的字合起來的。那我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問他們你也能試著編一編新的字嗎?這時候孩子們的積極性可高了,你一言我一語地就說開了。于是我趁熱打鐵讓他們小組交流看誰說的字多?孩子們交流的熱烈愉快。然后我提問,學生回答,組成了很多的字,看來孩子們的組字、識字能力很強啊。有的說我看見飯店的牌子上也有這樣的字:三個羊,三個牛,等等。學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看見的會意字也都說了出來。如,品字形結構的“鑫、淼、晶、磊”。還有的說字謎讓大家猜字,真是一堂生動有趣、又無拘無束的識字課啊。
《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9
識字二第四課《日月明》是一篇識字韻文,它通過韻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本課主要是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喜愛,并掌握一些識記漢字的方法。備課時,我想:怎樣才能把枯燥的識字課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漢字呢?于是我就在激趣方面入手。
激趣先是體現在新課導入環節。新課導入是課堂教學的首要環節,也是課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課的一開始我就讓學生觀察古人用來表示事物的圖,并讓他們寫出相應的漢字,告訴他們這些叫象形字。象形識字課顯然為本課會意識字做了很好的鋪墊,實現新舊知識的鏈接,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很快進入學習狀態。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識記字形并發現會意字的結構特點,我采用了圖文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發現會意字的規律性的東西,使學生舉一反三地學習課文其他會意字。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圖畫的出示和我的一些肢體語言能讓學生直觀地理解字意,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原本設計是先扶著學習“明”和“鮮”,再放手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其他的會意字。可當學生在匯報時沒有結合圖畫和會意字的結構特點來談的時候,我就沒有更好地去引導,反而顯得有些緊張由自己一人包辦。因此,這時學生的積極性有所減弱,表現為注意力不夠集中;老師講課也顯得啰嗦了,以致后來時間顯得較為倉促。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讓我深深地感到要想上好一節課,備課時每一個環節的設計必須要細,必須要考慮到學生可能會出現的情況以及應對的策略。只有這樣課堂教學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這也是我要努力的方面。
《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10
興趣是促學的動力,是成功的先驅。小組合作學習要想發揮其合作功能,教師首先應創設教學情景,使學生產生合作興趣。這樣學生才有可能積極合作,共同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在低年級教學目標中,有這樣一條: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這種喜歡和愿望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育行動中去激發,去培養。我在教《日月明》這一課的`生字時,我先將生字卡片一一掛在黑板上,讓孩子們四人一小組合作,想辦法記字,孩子們紛紛出主意,想辦法。只聽見一會兒這個說:“我會記這個字。”一會兒那個說:“這個字是班上的名字。”學生興趣濃厚,個個臉上洋溢著成功的喜悅。我又問孩子們:“誰來說說你交了哪個朋友了?”孩子們紛紛舉手,一個小男孩站起來:“老師,我記住了晶,我可以給它編兒歌:三日晶,亮晶晶。”另一個孩子迫不急待站起來:“我還可以給晶打個謎語:一天一天又一天,天天太陽都出來。”……多么富有童趣的聲音!這聲音源自快樂,源自喜歡!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這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對孩子求知識是何等重要!
《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11
《日月明》一課由13個生字和一篇提示會意字構字特點的小韻文組成,它通過韻文的形式提示了一些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教學中,既要使學生把韻文讀得朗朗上口,又要使學生興趣盎然地認字。所以在備課時,我反復閱讀教材,領會其特點,設計并制作好課件幫學生理解。
一、創設情境、快樂識字
上課時,當我以課件出示“日”“月”的圖畫,而后出現“明”時,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他們有的說“明”是由“日”和“月”組成的;有的說“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緊接著我出示了“鮮”字,問學生:“看到它,你又發現了什么?”時,學生們有的說:“魚肉味道鮮美,羊肉味道也很鮮美,‘鮮’應表示更鮮美了。”有的還說:“魚肉、羊肉都很有營養,‘鮮’就代表好吃,還很有營養。”他們的主動與活躍帶給了我驚喜。
二、舉一反三,聞一知十
在教學《日月明》時,我以課文為憑借,由淺入深地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識字經驗,模仿課文中的句式,進行語文訓練,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豐富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開啟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靈活地處理教材,能較好地拓展語文教學的空間,有利于讓學生在廣闊的生活中學語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在努力實踐著讓學生與文本進行深層次的對話,也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樣枯燥的漢字學習為有趣的游戲和生動的'故事,使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識字興趣。還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找一找有趣的漢字,并試著用畫畫、出字謎等方式將漢字的有趣之處表現出來,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同時注重拓展延伸。學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看見的會意字說了出來。如,“苗、災、采、掰”;品字形結構的“鑫、淼、晶、磊”。
我想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12
本篇韻文節奏明快,音韻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易于朗讀記憶。在實際教學中,可以采用以讀促悟的方式,在學生理解會意字的造字規律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識字,理解字義,同時通過形象化的圖片感知會意字,領略漢字的趣味性。
1.在本課教學中,由于本文節奏鮮明,讀起來朗朗上口,所以突出了以讀促悟的教學策略,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跟讀、同桌互讀、小組讀、男女生競賽讀等形式,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讀,達到感悟韻文內容,感知會意字特點的效果。
2.充分利用多媒體這一教學手段,從學生的思維特點出發,以形象直觀的圖片輔助教學,利用簡單、易懂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使學生在讀文的基礎上對會意字的認識更清晰化、具體化,更有效地落實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3.指導寫字時,能夠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認真觀察每個漢字書寫的規律及間架結構,引導學生發現漢字的形體美,進而培養其獨立書寫漢字的能力。
《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13
《日月明》這一課,節奏明快,音韻和諧。這篇短短的韻文,揭示了會意字的構字特點,讓人隱約感受到中國人造字的智慧。
一、教學效果:
在導入時,我先出示“日”“月”的圖畫,并伴隨發光的效果,使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讓他們直觀地感受到這兩物會發亮發光,帶給大地光明,然后順勢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的特點。有了前面的圖片感知,學生一下子就能說出。而后,我出示“明”這個字,學生也馬上能將他們的發現表達出來,他們有的說“明”是由“日”和“月”組成的;有的說“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從孩子們的回答中,我知道,他們已經感知到了“明”的意思,初步領略到了此類漢字表意的特點,然后我順勢告訴孩子們,這樣的字就稱為會意字。因為有了前面對“明”字的感知作鋪墊,孩子們對“會意字”的理解有了共同的起點,理解起來應該也不至于那么抽象。這樣,相比一上課就跟孩子們說,“今天要學習會意字”的方式更加自然。教學生字時,我還會直接出示生字,再說說意思,其實就是引導學生從字的構成上感知字義,如果沒有前面游戲環節作鋪墊,學生也許不會主動去觀察字的構成。這樣,游戲環節的設置也就起到了作用,成為了“扶”和“放”的過渡橋梁,而且學生識字的自主能動性也能體現得更加明顯。
二、成功之處:
要充分利用課文中揭示會意字特點的韻文,反復讀文中識字,在短短的40分鐘內完成本節課的重點教學目標:認識13個生字。怎樣才能讓學生很快記住這些生字呢?我想利用會意字的特點,讓學生互相說一說記字的方法,并且說說對字的理解,也許會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我在引導學生識記“尖、塵”后,就讓學生合作說一說怎樣記住其他的字,然后匯報交流。一些字學生識記得很不錯,但是其他的'字,學生受原來識字方法的影響,總是說不到會意字的構字方法上來,如:說到“眾”,受從的影響,學生說上邊的一個人是領頭的,下邊的兩個人是跟在他后頭的,所以眾的意思是兩個人跟著一個人。
三、不足之處:
我過多地強調了會意字,讓學生讀文太少,也就是忽略了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如果當時在設計教學時,以韻文為依托,來認識生字、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也許更符合學生的學習認知情況。
四、改進措施:
1、識字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識字積累,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進行自主性和創造性的學習,鼓勵學生自己想辦法識記漢字,并且要發揮學生的互幫互助,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
2、要慢慢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教師要經常檢查,使預習對學生的識字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14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對祖國的語言文字滿腔熱情滿腔愛。不一往情深,就鉆不進去,就不能體會其中的奧妙,就不可能獲得真知。學生學語文,也是同樣的道理。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產生濃厚的感情,就能深入其中,就能刻苦地研究,怎么激發他們熱愛的感情呢?本堂識字課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因而在教學中就有了閃光點。
在教學開始,我先讓學生說說“日”和“月”分別指什么?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明白“明”是指很亮的意思。然后讓學生試說,也許是漢字的有趣的構字規律打動了他們,學生的回答很讓人驚奇。他們是這樣理解的':
滅:有人用水管澆火,上面的“一”就是水龍。
看:用手遮在眼睛上,能看得更遠。
男:一個男人在田里干力氣活,所以田力是男。
我真是沒想到,孩子的理解竟是如此接近古人的造字規律,本以為要大講特講的教學環節,竟是孩子如此輕而易舉地理解了,對于不能理解的孩子來說仍是不理解的,但至少也說明了這些構字是那么地接近我們的生活,確實是從生活中而來。
《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15
《語文課程標準》第一學段對識字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所以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識字量大,幾乎每一課都編排了十幾個生字。識字編排很有特點,往往是一篇小韻文中包含十幾個生字。就拿《日月明》一課來說吧,13個生字和一篇提示會意字構字特點的小韻文,既要使學生把韻文讀得朗朗上口,又要使學生興趣盎然地認字,可以說并非易事。為了設計好這節課,我一面反復閱讀教材,領會其特點,一面又翻看了《漢字的演變》一書。一切準備就緒,我真是不知道課堂上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
第二天,當我在黑板上出示“日”“月”的圖畫,而后出現“明”時,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他們有的說“明”是由“日”和“月”組成的;有的說“日”很亮,“月”也很亮,“明”就更亮了。緊接著我出示了“鮮”字,問他們“看到它,你又發現了什么?”時,學生們有的說:“魚肉很好吃,羊肉也很好吃,‘鮮’應表示更好吃了。”有的還說:“魚肉、羊肉都很有營養,‘鮮’就代表好吃,還很有營養。”他們的主動與活躍帶給我驚喜。學生主動學習其它會意字時,主動學習意識強烈,敢想,敢說,尤其問題意識濃厚,如有的學生說:“男人力氣比女人大,所以男人就在田里干活。”平時最調皮的'洪瑋騁問:“老師,滅火要用水,為什么上邊不是‘水’字呀?”他這一問,我還真是沒想到,我誠懇地夸獎他:“你可真善于觀察、思考,這個問題老師還真沒想到呢?”還沒等我說完,羅逸豪則高高地舉起了手,他站起來說:“我知道!‘一’表示一個大蓋子,蓋到火上,火就能滅。”他們精妙的想像,精彩的回答,大膽地發問著實又給了我一個驚喜。一節課在極為融洽、民主,學生熱情高漲的氛圍中愉快地進行著,使教者與學者都身心愉悅。
首先,作為一名面對新課程挑戰的教師要學會去向書本學習,學習理論,開闊視野,尋找解決的辦法后,再回到課堂。同時使我深深感覺到自身的知識儲備太少,還這么滿足不了學生的需要。這就要求自己要多讀書,多積累。因為課改下的課堂很難預料會出現什么樣的突發情況,一旦需要,才不至于臨時抱佛腳,也只有“厚積”才會“薄發”。
其次,使我更加認識到:老師立足于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思想。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具體的指導中悟出方法,悟出路子,然后再丟開老師這根“拐杖”,自己獨立前行。心理學家奧托指出:“我們所有的人都有驚人的創造力。”作為教師要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想,去問,去說,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和興趣。這一節課中要求學生掌握14個會意字,而我只引導學生學習了兩個,剩下的12個字,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學會,也讓我看到了他們驚人的創造力。
第三,作為今天的教師應該擺脫掉“弟子不能賢于師”的說法,以及好為人師的指導。在教學中要保持一種與學生共同學習、探索的心態,嘗試著俯下身子,與學生平等對話、交流。
《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16
《日月明》一課全部是會意字,讀起來朗朗上口。在課堂上,不僅讓學生記住字形,更要讓他們根據字形理解字的意思,明白造字規律,感受我國漢語言文字的魅力。于知識性與趣味性為一體是我追求的目標。
上課伊始,我先出示字卡"日,月,魚,羊,小,土,大"等已學過的獨體字.然后,我把字卡"日""月"拿在手上,故作驕傲地說:"這兩個字能合成一個字,你知道它讀什么嗎?"我故意拖長聲音,學生馬上接上:"明!"我因勢利導:"'明'是什么意思呢""是光明的意思,太陽和月亮都有光亮,合起來就是明."我表揚這位學生,并乘機激勵學生自主要求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其余的內容.于是我放手讓學生小組學習,我到各小組中指導,和他們一起討論.
匯報時,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就“滅”字就有許多中說法,有的說:"老師我知道'一'就像一張浸水的被子,蓋在'火'上,火就'滅'了."有的說:“火小的時候人們蓋上土,把火撲滅,上面的一橫就像是土。”還有的說:“上面一橫像水,因為消防員都是用水滅火的。”他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運用了消防知識,孩子們靈活的思維令我嘖嘖稱贊。
有的還把手放在眼前,邊說邊比劃著,說:"手放在眼上就是看."大家七嘴八舌地將這些把自己想到地說出來,唯獨沒人說"休"字.我因勢利導:"人干活累了,靠在樹邊在干什么""休息!"大家不約而同地說.于是,我在黑板上畫了一棵樹,一個靠在大樹上躺著的人,學生看了馬上笑了,因為一個簡單的.簡筆畫就讓他們感受到了我們的祖先造字的偉大。
在朗讀教學中,采取自由讀、對讀,邊拍手邊讀等多種形式反復讀,在讀中不斷和生字見面,鞏固生字,也在讀的過程中發現會意字的構字規律,在充分朗讀后我就讓學生在自己認識的漢字中尋找會意字,有些學生找出了一些,我又讓他仿照課文的形式編成韻文,這時我發現學生不能像課文那樣說,比如“雙”字,他們就說:“二個又字”,我又引導,后面學生才說“二又雙”。
這節課上得很輕松,我基本上是在做一個"旁觀者",只是時不時給學生們點撥一下.課堂主要交給了學習的主人——學生們,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體現了輕松愉快,自主探知,感受到了漢字的無窮魅力。
由此突破一年級學生不敢張嘴,不敢說話,找不到交際話題的難點。讓他們在輕松、愉快、自如的語言環境下,生生互動,鍛煉敢說、想說、樂說、會說的語言交際能力。
《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17
1、教學主要任務完成,主要教學目標也基本達成,課堂氣氛比較活躍,課堂掌控能力相較之前有進步,課堂節奏也稍微快了一些。
2、教學目標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沒有完成,學生雖然覺得漢字有趣,但是沒能激發出其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3、教學環節有遺漏之處,教學設計沒有把教材中的“讀讀想想”放進去,這是教師考慮不周之處。教學過程中以識字和寫字為重點教學,卻過于忽略學生的'思想情感的培養。
4、教學中將“會意字”滲透在課文講解中,沒有獨立提出來,沒有展示這個概念,學生知道兩個字可以組成一個字,也知道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卻不知道這種字叫“會意字”。課外拓展沒有做好。
5、實際教學過程與教學設計較多地方不符,雖然有些地方是根據課堂情況修正,基本框架也沒有變化,但是課堂效率因此也降低了。
《日月明》教學反思 篇18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課文《日月明》節奏明快,音韻和諧。教了這節課后,我體會很深,反思如下:
一、謎語導入,激發熱情
一年級的組織教學是非常關鍵的,特別是第一學期,孩子們剛入學,對不感感興趣的東西他們會表現出不耐煩,甚至在課堂上和同學吵鬧。因此,我在課前安排了兩個“日”、“月”的謎語,并且通過動畫的形式讓學生理解“日”與“月”結合組成了一個新的生字寶寶“明”,從而教學本堂課的第一個生字,引導學生注意讀音,通過字意的理解來記住生字。
在課上,很多小朋友都能很快地猜出謎語的謎底,特別是“日”、“月”這兩個生字比較容易,因此在交流的時候顯得很亂,沒有及時組織好課堂紀律,在理解“明”的意思時,一位小朋友通過組詞“明亮”理解了它的意思,因此,我也讓其他小朋友通過擴詞,如:“明天”、“光明”等來記住生字。
二、整體感知,故事貫穿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一點也不假。這節課上的教學內容“會意字的'構成”是非常有趣的,但如果學生沒有體會到“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合成一個字,并合起來表示這個字的意思的字”就是會意字,那么識字就會變得很無趣,學生識字的愿望就會大打折扣,更不要說對字的構成產生興趣了。
于是,我利用現代版《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將本節課的所有會意字串連起來在整體感知環節,將識字的內容改成了故事而已,檢查完預習情況之后,我就給孩子們講起了故事,邊講邊出示今天要學習的生字,孩子們的聽講也極為認真,都被故事吸引了。之后的學習生字,他們的興趣也很濃厚,還在等待著接下來的故事。看來,能吸引孩子們的,永遠都是孩子們的興趣,這也告訴我,在平時的教學中,如果能夠關注孩子們的興趣,相信在課堂教學效果也會事半功倍了。
三、多種方法,學習生字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孩子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在本節課上,由于教材內容是讓學生初步理解會意字的構成,所以,我通過看圖解字、編順口溜、詞語拓展等形式為孩子們營造了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如:教學“鮮”時,先讓孩子們觀察魚和羊的圖片,孩子們想到了美味的魚湯和羊肉,興致頓起,再出示“鮮”時,孩子們就理解了其意思,編了這樣的順口溜“有魚又有羊,味道真鮮美!”,記住了生字。
而在理解“尖”這個生字時,首先請孩子們觀察“尖”的字形,孩子們理解了“尖”是由“小”與“大”這兩個部件構成的,還利用了“上小下大”來記住生字。但是,我覺得孩子們還小,可以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去體會,于是,我出示了一些“尖尖”的事物圖片,并引導學生用“尖尖的( )”、“( )尖”兩種形式來說一說話,既訓練了孩子的說話能力,也更好的理解了生字“尖”,感受更加深刻了。
這節課上,也有很多的不足,比如:教學“看”時,我沒有重點強調上面的部件“手”與“目”組合時需要有一些小小的變化,孩子們也沒有關注。另外,教學“看”時,我強調了手的動作,而忽略了“目”的意思。在書寫時,也沒有及時組織課堂紀律,很多孩子的注意力沒有集中到黑板上,寫的時候沒有一定的方向性。
【《日月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一年級《日月明》教學反思05-04
一年級語文日月明教學反思03-17
從前的月明散文07-18
月明思故鄉09-22
今夜月明作文05-20
《夸父追日》語文教學反思07-21
兩小兒辯日教學反思(精選10篇)01-02
守得云開見月明08-27
月明星稀造句02-06